八.施工组织设计
1.投标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结合工程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技术组织措施,同时应对关键工序、复杂环节重点提出相应技术措施,如冬雨季施工技术、减少噪音、降低环境污染、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等。
(2)结合工程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3)结合工程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4)结合工程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5)结合工程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
(6)结合工程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资源配备计划: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情况、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情况、劳动力计划等。
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时应采用文字并结合图表形式说明施工方法,除采用文字表述外可附下列图表,图表及格式要求附后。
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国家能源集团包头能源万利一矿
2023-2024 年矿务工程
(1标段)
施工组织设计
招标编号:CEZB230305478
投 标 人:武汉宏信矿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日 期:二0二三年七月十六日
目 录
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原则............................................................................................................ 1
第一节 编制依据................................................................................................................... 1
第二节 编制原则................................................................................................................... 2
第二章 工程概况......................................................................................................................... 4
第一节 工程概述及工期说明............................................................................................... 4
第三章 施工方案及工艺............................................................................................................ 5
第一节 施工前准备工作及要求............................................................................................. 5
第二节 砼底板施工方案....................................................................................................... 5
第三节 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12
第四章 劳动组织及施工进度计划........................................................................................... 16
第一节 劳动组织................................................................................................................. 16
第二节 施工进度计划......................................................................................................... 17
第三节 进度保证措施......................................................................................................... 17
第五章 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等目标的实现及保障措施.............................................. 20
第一节 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安排及施工准备............................................................. 20
第二节 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24
第三节 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40
第四节 现场突发事件应急措施......................................................................................... 43
第五节 文明施工、标准化及环境保护措施..................................................................... 85
第六节 工程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94
第七节 施工进场及材料供应计划................................................................................... 100
第八节 新降造措施及缩短工期专项措施....................................................................... 101
第九节 农民工工资发放保障措施(试行)................................................................... 103
第十节 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06
第六章 生产系统..................................................................................................................... 110
第一节 运输系统............................................................................................................... 110
第二节 通风系统............................................................................................................... 110
第三节 供电系统............................................................................................................... 110
第四节 供水、排水系统................................................................................................... 111
第五节 防灭火系统........................................................................................................... 111
第六节 压风自救............................................................................................................... 111
第七节 供水施救系统....................................................................................................... 112
第八节 通讯系统............................................................................................................... 112
第九节 人员定位安全管理系统....................................................................................... 112
第十节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113
第七章 工作面工程质量及现场管理................................................................................... 113
第一节 工程质量计划和标准........................................................................................... 113
第二节 工作面文明生产管理标准................................................................................... 114
第八章 工作面灾害防治及应急方案................................................................................... 118
第一节 灾害预防措施....................................................................................................... 118
第二节 灾害应急方案....................................................................................................... 120
第三节 避 灾 路 线......................................................................................................... 124
第九章 工作面安全技术措施............................................................................................... 124
第一节 车辆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124
第二节 机电设备安全技术措施....................................................................................... 125
第三节 综合防尘安全技术措施....................................................................................... 129
第四节 防火安全技术措施............................................................................................... 129
第五节 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129
第六节 敲帮问顶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129
第七节 停送电安全技术措施........................................................................................... 130
第八节 高空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131
第九节 电气焊安全技术措施........................................................................................... 132
第十节 冬、雨季及防风沙、防雷电施工措施............................................................... 134
第十一节 装载机运行安全技术措施................................................................................. 135
第十二节 设备检修安全技术措施..................................................................................... 136
第十三节 危险源分布及管控措施..................................................................................... 137
第十四节 施工准备技术措施............................................................................................. 137
第十五节 “一通三防”安全技术措施............................................................................. 138
第十六节 压风自救系统安全保障措施............................................................................. 139
第十七节 供水施救系统安全保障措施............................................................................. 139
第十八节 人员定位系统故障处理安全技术措施............................................................. 140
第十九节 铺设管路安全技术措施..................................................................................... 140
第二十节 预防瓦斯煤尘爆炸安全技术措施..................................................................... 141
第二十一节 瓦斯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141
第二十二节 通风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正常运行安全技术措施......................................... 141
第二十三节 使用风动工具安全技术措施......................................................................... 142
第二十四节 搭设作业平台安全技术措施......................................................................... 143
第二十五节 使用风钻安全技术措施................................................................................. 143
第二十六节 施工锚索安全技术措施................................................................................. 144
第二十七节 砼季节性其他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45
第二十八节 手拉葫芦安全操作规程............................................................................... 146
第二十九节 人工抬运措施............................................................................................... 146
第三十节 个人防护措施................................................................................................... 147
第十章 应急预案..................................................................................................................... 147
第一节 瓦斯、煤尘事故应急预案................................................................................... 147
第二节 顶板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153
第三节 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59
第四节 矿井水灾专项事故应急预案............................................................................... 165
第十一章 规章制度................................................................................................................ 171
第一节 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 171
第二节 安全办公会议制度............................................................................................... 185
第三节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 186
第四节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 187
第五节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制度................................................................... 191
第六节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192
第七节 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制度............................................................................... 204
第八节 紧急情况停产撤人管理制度............................................................................... 222
第九节 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224
第十节 矿井地测防治水管理制度................................................................................... 242
第十一节 地测资料、技术报告审批制度....................................................................... 247
第十二节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 248
第十三节 水害预测预报制度........................................................................................... 249
第十四节 交接班制度....................................................................................................... 252
第十二章 工程竣工与回访保修........................................................................................... 253
第一节 工程竣工............................................................................................................... 253
第二节 回访与保修........................................................................................................... 253
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254
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256
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257
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258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259
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260
1.投标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结合工程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技术组织措施,同时应对关键工序、复杂环节重点提出相应技术措施,如冬雨季施工技术、减少噪音、降低环境污染、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等。
(2)结合工程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3)结合工程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4)结合工程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5)结合工程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
(6)结合工程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资源配备计划: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情况、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情况、劳动力计划等。
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时应采用文字并结合图表形式说明施工方法,除采用文字表述外可附下列图表,图表及格式要求附后。
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国家能源集团包头能源万利一矿
2023-2024 年矿务工程
(1标段)
施工组织设计
招标编号:CEZB230305478
投 标 人:武汉宏信矿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日 期:二0二三年七月十六日
目 录
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原则............................................................................................................ 1
第一节 编制依据................................................................................................................... 1
第二节 编制原则................................................................................................................... 2
第二章 工程概况......................................................................................................................... 4
第一节 工程概述及工期说明............................................................................................... 4
第三章 施工方案及工艺............................................................................................................ 5
第一节 施工前准备工作及要求............................................................................................. 5
第二节 砼底板施工方案....................................................................................................... 5
第三节 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12
第四章 劳动组织及施工进度计划........................................................................................... 16
第一节 劳动组织................................................................................................................. 16
第二节 施工进度计划......................................................................................................... 17
第三节 进度保证措施......................................................................................................... 17
第五章 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等目标的实现及保障措施.............................................. 20
第一节 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安排及施工准备............................................................. 20
第二节 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24
第三节 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40
第四节 现场突发事件应急措施......................................................................................... 43
第五节 文明施工、标准化及环境保护措施..................................................................... 85
第六节 工程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94
第七节 施工进场及材料供应计划................................................................................... 100
第八节 新降造措施及缩短工期专项措施....................................................................... 101
第九节 农民工工资发放保障措施(试行)................................................................... 103
第十节 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06
第六章 生产系统..................................................................................................................... 110
第一节 运输系统............................................................................................................... 110
第二节 通风系统............................................................................................................... 110
第三节 供电系统............................................................................................................... 110
第四节 供水、排水系统................................................................................................... 111
第五节 防灭火系统........................................................................................................... 111
第六节 压风自救............................................................................................................... 111
第七节 供水施救系统....................................................................................................... 112
第八节 通讯系统............................................................................................................... 112
第九节 人员定位安全管理系统....................................................................................... 112
第十节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113
第七章 工作面工程质量及现场管理................................................................................... 113
第一节 工程质量计划和标准........................................................................................... 113
第二节 工作面文明生产管理标准................................................................................... 114
第八章 工作面灾害防治及应急方案................................................................................... 118
第一节 灾害预防措施....................................................................................................... 118
第二节 灾害应急方案....................................................................................................... 120
第三节 避 灾 路 线......................................................................................................... 124
第九章 工作面安全技术措施............................................................................................... 124
第一节 车辆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124
第二节 机电设备安全技术措施....................................................................................... 125
第三节 综合防尘安全技术措施....................................................................................... 129
第四节 防火安全技术措施............................................................................................... 129
第五节 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129
第六节 敲帮问顶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129
第七节 停送电安全技术措施........................................................................................... 130
第八节 高空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131
第九节 电气焊安全技术措施........................................................................................... 132
第十节 冬、雨季及防风沙、防雷电施工措施............................................................... 134
第十一节 装载机运行安全技术措施................................................................................. 135
第十二节 设备检修安全技术措施..................................................................................... 136
第十三节 危险源分布及管控措施..................................................................................... 137
第十四节 施工准备技术措施............................................................................................. 137
第十五节 “一通三防”安全技术措施............................................................................. 138
第十六节 压风自救系统安全保障措施............................................................................. 139
第十七节 供水施救系统安全保障措施............................................................................. 139
第十八节 人员定位系统故障处理安全技术措施............................................................. 140
第十九节 铺设管路安全技术措施..................................................................................... 140
第二十节 预防瓦斯煤尘爆炸安全技术措施..................................................................... 141
第二十一节 瓦斯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141
第二十二节 通风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正常运行安全技术措施......................................... 141
第二十三节 使用风动工具安全技术措施......................................................................... 142
第二十四节 搭设作业平台安全技术措施......................................................................... 143
第二十五节 使用风钻安全技术措施................................................................................. 143
第二十六节 施工锚索安全技术措施................................................................................. 144
第二十七节 砼季节性其他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45
第二十八节 手拉葫芦安全操作规程............................................................................... 146
第二十九节 人工抬运措施............................................................................................... 146
第三十节 个人防护措施................................................................................................... 147
第十章 应急预案..................................................................................................................... 147
第一节 瓦斯、煤尘事故应急预案................................................................................... 147
第二节 顶板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153
第三节 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59
第四节 矿井水灾专项事故应急预案............................................................................... 165
第十一章 规章制度................................................................................................................ 171
第一节 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 171
第二节 安全办公会议制度............................................................................................... 185
第三节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 186
第四节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 187
第五节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制度................................................................... 191
第六节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192
第七节 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制度............................................................................... 204
第八节 紧急情况停产撤人管理制度............................................................................... 222
第九节 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224
第十节 矿井地测防治水管理制度................................................................................... 242
第十一节 地测资料、技术报告审批制度....................................................................... 247
第十二节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 248
第十三节 水害预测预报制度........................................................................................... 249
第十四节 交接班制度....................................................................................................... 252
第十二章 工程竣工与回访保修........................................................................................... 253
第一节 工程竣工............................................................................................................... 253
第二节 回访与保修........................................................................................................... 253
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254
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256
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257
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258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259
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260
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原则
第一节 编制依据
一、编制根据国家能源集团包头能源万利一矿2023年—2024年矿务工程招标文件、图纸及其答疑。
二、验收规范、规程及质量标准
《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 5009—94)
《煤矿井巷工程施工规范》(GB50511-2010)
《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3-2010)
《煤矿井巷工程施工标准》GB/T50511-2022
《煤矿建设安全规范》AQ 1083-2011
三、施工安全管理规范、规程及规定
《煤矿安全规程》(2022版)标准执行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万利一矿工程施工设计图》
《煤矿防治水规定》
《压风自救系统、空压机及配套设备操作规程》
《风险管理手册》
《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AQ1020-2006》
《煤矿井下供电的三大保护细则》
《煤炭工业设计规范》(GB50215-2015)
《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指南》
《煤矿安全工程设计》
国家及行业关于工程建设现行的工程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条例。
第二节 编制原则
一、建设总体目标
根据本工程特点和工程的重要性,我们组织施工的指导思想是科学管理,严格要求,文明施工和采用先进的施工手段。
集中技术熟练的施工队伍,以项目法施工管理为基础,认真贯彻执行公司质量方针,围绕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四大目标,优质、高速地完成本工程施工任务。
项目经理部结构将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领导班子,具有丰富的理论、施工经验。形成以理论指导实践,能吃苦耐劳,能打大仗硬仗的强有力的组织管理班子。
二、安全目标
安全目标:一般轻伤率控制在1‰以下,杜绝一切重大、死亡事故。
为了达到此目标,我们结合本工程实际,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责任制,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坚持实行标准化管理,项目经理部、施工队设专职安全员,班组设兼职安全员。各项经济承包有明确的安全指标和包括奖惩办法在内的保证措施。签证各级安全责任制。
三、质量目标
本工程的质量目标:合格。
保证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诺和投标承诺。
分部分项工程合格率100%。
质量目标分解:
单位工程质量观感达到“好”,且质量控制资料、分项工程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完整。
单位工程分部工程的质量观感均达到“好”,且质量控制资料、分项工程的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完整。
分部工程所包括的分项工程质量合格,检验批验收记录完整。
检验批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质量检验合格。
四、工期目标
计划安排合理施工过程控制、多专业施工配合、进度计划控制、与各方的协调等方面管理出发,发挥我公司综合实力,统筹兼顾,总体部署,以确保工期目标的顺利实现。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按期完工。
五、环保目标
在组织施工中,认真贯彻执行关于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各项规定,严格按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执行,确保文明施工。
自临时设施建设至现场施工、工程竣工全过程,项目安全、文明施工领导小组严格按安全、文明施工的评分标准要求进行管理,以保证实现“优良样板工地”目标。
工程竣工验收后,确保在10天内撤场,并恢复原占用的施工场地。
六、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目标
从业人员定期健康体检率100%;从业人员职业健康合格率100%;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监测率100%;无职业病发生;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率100%。
按国家及建设部有关规定执行,做到依法施工,文明施工,杜绝违法施工、野蛮施工事件发生。
做到现场布局合理,施工组织有序,材料堆码整齐,设备停放有序,标识标志醒目,环境整洁干净,实现施工现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确保达到项目建设工地标准化管理达标工地。
现场配备简单的急救及医疗设备。
营造良好的文明氛围,具体包含文明教育宣传、综合治理结果、娱乐宣传以及班组建设。
八、施工部署、施工方案、方法、工艺先进科学,符合环保要求。
九、加强施工管理,控制工程造价。
本工程施工按照我单位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进行程序化管理,结合本工程特点详细制定管理程序及实施计划。施工管理的指导思想是:“安全保工期,优质创信誉,管理求效益,全面争第一”。反应在实施过程中的实质工作表现是:突出“加强”两个字,加强安全教育、加强现场安全施工;狠抓一个“实”字,人员、机械落实,施工组织落实,各项管理务实;立足一个“先”字,开工及进度率先,安全生产工程质量争先。质量管理按ISO9001质量保证模式进行,以“高起点、严要求、创全优”作为在本工程中实现“严格执行标准,追求行业一流,竭诚优质服务,全面信守合同”这一质量方针及标书中所制定的质量目标的指导思想,全面实施投标书所制定的质量保证措施,对质量责任实行法人负责制和项目经理负责制。安全管理实行项目经理、工程队长、生产班级三级责任制,重点确保班组安全,最终实行标书所制定的安全目标。按上述总体思路作为编制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的指导思想。
第二章 工程概况
第一节 工程概述及工期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次招标的工程主要为井下砼底板、管路安装工程。砼底板工程包括砼底板、清淤泥、铺垫石子、人工起底;安装工程包括¢108管路安装、¢159管路安装、铺设高压电缆等。 具体为:
2、安装工程:安装¢108管路安装112000m;安装¢159管路安装8000m;铺设高压MYPTJ3*50mm²电缆8000m;铺设高压MYPTJ3*185mm²电缆4000m;回收高压MYPTJ3*50mm²电缆8000m。
二、工期
国家能源集团包头能源万利一矿2023年—2024年矿务工程(1标段)计划工期为签订合同之日起-2024 年 12 月 31 日。
第三章 施工方案及工艺
第一节 施工前准备工作及要求
一、准备工作
1.按照包头能源、万利一矿和我公司相关规定要求地面场地布置、临建搭设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统一要求、统一部署、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行。
2.组织施工人员对施工组织设计及其他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学习并考试,对带班队长、班组长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3.从甲方处领取相关的支护材料及其他辅助材料,办理入井相关审批手续。
4.对施工使用的工器具进行相关性能的检查、准备。
5.组织施工人员熟悉井下施工环境。
二、施工条件
该工程砼底板工程、安装工程均采用机械化完成。
第二节 砼底板施工方案
一、准备工作
1.组织施工人员对施工组织设计及其他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学习并考试,对带班队长、班组长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2.储存一定数量的材料。
3.组织施工人员熟悉井下施工环境。
二、施工条件
该分项工序是在巷道形成的条件下进行。
1.依据测量人员所放设巷道腰线进行巷道清理淤泥及杂物、如遇巷道局部需调整或调坡,涉及需起底、垫底时,根据实际情况和甲方具体要求施工,确定水沟凿岩深度和宽度。
2.以巷道腰线,按施工图纸设计要求引放好模板支设位置,应注意水沟方位尺寸。
3.根据标准要求,结合实际,一次模板支设宽度不大于5m。
4.水沟模板和底板模板支设保证与巷道腰线平行。
5.确保模板接缝的严密及支撑的稳固以防漏浆、跑模;同一条平缝上的“U”型卡,不宜向同一方向上卡。
6.如需预埋,预埋件必须位置准确,安放牢固。
7.料场配料、搅拌严格按设计配合比上料、拌料;对于水量的控制(采用定量容器加水控制);
8.对于原材料上料前,用专用筛网进行过筛、清除杂物等;
9.砼搅拌要均匀,保证砼塌落度控制在30mm~50mm;确保砼质量;
三、施工工艺
整体流程为:放线→调坡(横向坡度、纵向坡度)→清理淤泥→标高复核→垫底→模板安装→模板验收→摊铺混凝土→振捣→提浆抹面→拉毛→补边、补水沟→养护。
四、施工方案
1.清理淤泥、垫底招标文件在摊铺混凝土之前,需要垫底处先将淤泥清到实底,再实测巷道高度进行垫底。如巷道高度达不到要求则进行起底处理,起底厚度小于300mm的必须人工处理;厚度大于300mm 的用起底机起底处理,起底超挖厚度不得大于200mm。对于垫底在10cm 之内用2-4cm 碎石做垫层、10-15cm 用 3-7cm 碎石做垫层,超过 20cm 用砂浆片石做垫层,砂浆片石必须浇灌饱满、片石必须立茬。
2.模板安装
(1)根据设计及施工要求选用相应规格的模板,为了保证底板平整度一次
支模长度不小于100米,非水沟侧底板高于水沟侧底板50mm,防止巷道积水,
双边支模。
(2)模板的支撑及固定:模板的固定,采用50mm*50mm小木方顶棍配合使
用固定。钢模必须要求边线平直,以保证成形砼的厚度和平整度,同时也为保证
成型砼和排水沟的线条的顺直。
(3)支模要求:在机掘硬底板上架设,架设模板部分必须处理平整以确保
所施工砼底板在巷道的厚度和平整度,为保证路面平整度和施工方便,支模宽
度为5.0米,边沟留设不得大于0.4米。
3.砼底板混凝土选用商砼
4.混凝土的摊铺混凝土摊铺前,对基础的处理必须符合要求,并对模板的轴线位置,标高、坡度、混凝土的厚度进行检验复核,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施工;混凝土的摊铺应保证均匀性,密实性及结构的整体性。
5.混凝土的振捣
振捣机械选用 ZNF50 型气动手持内部振动器和振动梁震动。
振捣点的布置图
6.抹面、拉毛
混凝土路面提浆后,用震动滚子拉平,然后用抹子抹平,抹面不能出现明显的坑洼及波浪;拉毛时要等到泌上的水渗下后,混凝土表面湿润时进行,根据实际情况不可早也不可迟,拉毛的底板要做到条纹明显、规整,不允许出现无规则条纹现象。
7.混凝土养护
井下比较潮湿并基本保持常温,混凝土底板可采用自然养护法,养护时要做
好混凝土底板的保护工作,要专人看管。遇到淋水区域必须用塑料布遮挡混凝土路面,以防止淋水造成的坑洼现象。在所有可能进入混凝土路面的通道口设置“养护期间,禁止通行”警示牌,72小时内严禁上人踩踏和行车碾压。
五、浇筑砼地板施工方案
1.施工工艺:施工准备(巷道形成、安全等具备施工条件) →底板处理(清淤泥、局部拉底、垫底)→底板联合检查验收→支模(含水沟)→模板验收(纵向顺直,横向水平)→砼浇筑→养护→竣工验收。
2.施工方法
2.1.采取后退式施工,即由内向外施工,地坪施工每循环段处理长度不小于60m 。
2.2.底板基础整平期间,用装载机配合人工进行清淤泥、杂物,对于底板局部低凹处,先用片石充填找平,当垫层厚度大于200mm时,应采取局部加强措施,即在天然砂砾石中渗入一定量的水泥(按重量比10%拌入水泥)拌合采用人工拌合,人工铺摊,或者用M10片石砂浆充填找平,确保砼底板的承载力。对局部凸起部分的地方必须拉底,拉底采用炮掘,拉底的目的是使纵向减少变坡点,横向保证水平。清出的淤泥及煤(矸)渣及时排出地面。
2.3.底板、基础处理完毕后,必须报请甲方、监理,进行现场核实验收,达到施工规范要求时,然后进行模板安装。
3.模板安装:模板采用定型(槽型)钢模,模板安装时,按放设中线及设计要求尺寸把模板放在基层上,用水平管检查其横向水平高差,同截面内模板高差应小于5mm,纵向应拉线检查,保证50m内边沿顺直,当进行下一循环支模时,纵向拉线点应前移10m,并用巷道中线控制;使两次支模交接处保持顺直。模板校核完毕后,沿模板纵向两侧每隔2m用钢钎打入基层加以固定。为了保证巷道砼底板施工质量,底板沿纵向分两次支模浇筑,确保砼底板的平整度。
4.砼振捣方法:采用振动梁、平板振动器和插入式振动棒,不得碰撞模板、水沟预埋件等,振动棒振捣时应快插慢拔,移动距离一般为350~500,即不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范围,插入深度为200~300,振捣时间为20~30s,使砼不在有下沉泛气泡为止。振捣完后,用刮杠刮平及抹子抹平拉毛,模平中应控制高度及平整度,拉毛中要掌握适当时机,拉毛顺直美观。
5.砼养护
5.1.砼浇筑完毕后12h内进行覆盖,并浇水养护,浇水次数以达到能保持砼表面湿润状态,养护不得少于28d。
5.2.采用钢管、铁丝、木条等搭防水塑料棚进行顶板淋水保护砼;
6.砼工程的质量要求:要求内密外美,不能有蜂窝麻面、裂纹等现象,几何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砼强度试块按要求每50m取样、留制一组,标养;砼的强度检查以28d标准养护试块的抗压极限强度为准,同批试块的抗压极限平均值不低于设计标号。
7.砼铺底质量保证
7.1.巷道铺底在砼浇筑后,必须保证振捣密实,保证配合比操作人员仔细严密配比。
7.2.砼浇筑前及时将基底未洒水或过于干燥的地方进行洒水。
7.3.在砼垫层找平中严格操作、认真找平。
7.4.铺设砼时必须根据所拉腰线掌握砼的铺设厚度,振捣再次拉腰线检查平整度,去高填平后,用木刮杠以水平桩为标准进行刮平。
7.5.由于巷道砼垫层面积较大,必须进行分段进行浇筑,以防止裂缝产生。
7.6.根据设计断面尺寸、中腰线位置,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及要求进行修帮挂线,做好基础底脚的挖设。
7.7.砼铺底顺序:巷道铺砼一次性铺设,铺设宽度为巷道净宽度。
7.8.砼铺底施工时应控制好水灰比,使砼表面润湿光泽,无干斑或滑移流淌现象。
7.9.发现砼表面干燥松散或裂纹时,应及时清除二次浇筑。
7.10.铺底浇筑完毕后应实行每班洒水养护。砼在终凝2h后应洒水养护,同一砼区域内洒水养护期不得少于7d。
7.11.砼铺底工作结束后,必须进行质量复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汇报处理。
7.12.在巷道顶部淋水较大处施工地坪十,必须布置横向水沟,横向水沟使用10#槽钢进行加工,长度为6.5m。
7.13.为保证巷道地坪后期正常使用,特在施工时每隔200m施工一处伸缩隙,宽度为15mm,长度为5m。
7.14.及时采集现场砼掺拌料制作砼强度检测试块(每组60m)。
7.15.砼铺底质量允许误差及基本要求:
7.15.1.铺底上表面至腰线允许误差,合格:-30~+50mm,优良:0~+20mm;
7.15.2.表面洁净,无裂纹、脱皮、和起砂等现象;
7.15.3.坡度符合设计要求,不倒泛水、不渗漏、无积水;
7.15.4.接茬平整误差小于15mm;
7.15.5.表面平整误差小于10mm。
六、施工要求
因掘进巷道遇水底板易泥化,前期投标人在各掘进头后方按照掘进进度和矿方要求紧
跟掘进工作面在行人侧双边支模半断面施工砼底板,宽度能满足掘进期间各工程车安全行
车要求,非水沟侧边沟采用砼材料同样要及时回填并跟紧工作面,施工完毕的砼表面要求干净卫生无杂物。后期待整条巷道掘进完毕后投标人按要求留设水沟单边支模一次性施工剩余半断面砼底板。为了确保砼底板质量,在砼底板前需要清理淤泥并铺垫石子,按清理淤泥,铺垫石子平均厚 0.08m 计入工程量。无特殊情况下砼材料标号均为 C25,砼表面要求拉毛收面处理,纹理清晰,整齐划一。砼底板厚度及水沟留设宽度以矿方设计要求为准。
其他要求
(1)投标人依据混凝土规范、矿方提供的施工图纸组织施工,确保施工进度与施工质
量。
(2)巷道局部底板不平整或无法满足巷道净高要求时,要及时起底处理、平缓过度,
确保符合巷道净高要求,砼底板起伏不大于 3°,局部起底所产生的物料(煤、岩、砼)根据矿方要求分类运输至指定地点。
(3)清淤主要为清除底板淤泥、杂物、垃圾等。清淤必须彻底,清完淤泥后底板见硬
底,符合施工要求。
(4)铺垫石子主要是指砼底板垫层、前后坑洼处路面找平。石子粒径为2-4cm,垫石
子前必须先将底板浮货、淤泥、积水清理干净。
(5)水沟侧模板低于另一侧 30-50mm,保证砼路面积水自流在水沟内,砼表面无积水。
支模后巷道净高度满足设计要求,施工使用模板全部为钢模板。
(6)砼浇筑过程中,必须使用振动棒和振动梁振捣密实,确保砼表面平整、无蜂窝、
空洞、麻面现象。
(7)浇筑完成后砼面要进行抹面并拉毛处理,抹面不能出现明显的坑洼及波浪,拉毛
要做到条文明显、整齐划一。
(8)如遇巷道顶板淋水,必须全断面采取防淋水措施,防护措施不得低于3天,确保砼底板工程质量。
(9)不得一边清理淤泥积水,一边浇筑施工,报验工程量必须大于8小时工作量,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施工。
第三节 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一、准备工作
(一)技术性准备:
1、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阅读图纸及有关资料,熟悉所安装技术要求。
2、审查校核与安装有关图纸。
3、编制施工措施并认真贯彻学习。
4、核对安装有关图纸尺寸,出现问题及时向建设单位汇报。
5、学习各安装部件的质量标准、安全规范等。
6、按施工要求备齐施工工具、材料等。
(二)标高线及十字中心线确定:
由测量人员根据矿方提供的安装管路、电缆标高线放线,同时放出管道支架、电缆钩的位置,放线要准确。
(三)现场准备:
1、认真勘察现场,合理组织施工人员,编制安装施工措施,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对施工所用的临时设施,设备与工具进行准备,联系矿方勘察了解施工现场的风源、水源与电源,布置临时设施与设备。
3、做好各项物资材料、机具准备工作,确保安装按计划顺利进行。
4、与时安排组织人员,在各工序间合理流动,责任到人,责任到岗,确保管路安装工程按期完成。
二、施工条件
该工程是在巷道形成的条件下进行。
三、施工工艺
管路安装:施工准备→定位测量放线→管支架预制加工→管支架、管道及阀门等运输→管支架安装→管道安装→阀门、管件等安装→设置标志标示→管路打压试验→竣工验收。
电缆铺设:激光放线→打眼施工→电缆钩安装→电缆敷设→标准化施工。
四、管路安装施工方案
(1)供水管路安装:从矿方主管道三通直接接出,随巷道掘进延伸管路(预计单头每天掘进 30-40m),每 50 米安设一个 DN100 三通支头,支头为 KJ19 球阀,每 200 米加设一个国标 Z41H-25DN100 闸阀(国标 Z41H-25DN100 闸阀甲供,管路安装的其他材料全部由投标人自备,包括铝制法兰垫环、螺栓等),每 100 米设置管路标识,标明管路规格、用途、长度、载体、流向、管路编号等。包含巷道开口处与大巷管路交汇处必须贴顶制作龙门,龙门制作、管路对接、延管等工作全部由投标人完成。
(2)排水管路安装:从主管道三通直接接出,随巷道掘进延伸(预计单头每天掘进30-40m),排水三通根据现场需要设置(三通支头为 DN40,配 DN40 逆止阀,预计设置 200个,每 200 米加设一个国标 Z41H-25DN100 闸阀,φ159 管路使用国标 Z41H-25DN150 闸阀),管路安装的其他材料全部由投标人自备,包括铝制法兰垫环、螺栓等),每 100 米设置管路标识,标明管路规格、用途、长度、载体、流向、管路编号等。巷道开口处与大巷管路交汇处必须贴顶制作龙门,龙门制作、管路对接、延管等工作全部由投标人完成。
(3)压风管路安装:从主管道三通直接接出,随巷道掘进延伸(预计单头每天掘进30-40m),每 50 米安设一个 DN100 三通支头,支头为 KJ19 球阀,每 200 米加设一个国标Z41H-25DN100 闸阀(国标 Z41H-25DN100 闸阀甲供,管路安装的其他材料全部由投标人自备,包括铝垫、螺栓等),每 100 米设置管路标识,标明管路规格、用途、长度、载体、流向、管路编号等。巷道开口处与大巷管路交汇处必须贴顶制作龙门,龙门制作、管路对接、延管等工作全部由投标人完成。
(4)注浆、注氮管路安装:从主管道三通直接接出,随巷道掘进延伸(预计单头每天掘进 30-40m),每 500 米加设一个国标 Z41H-25DN100 闸阀(国标 Z41H-25DN100 闸阀甲供,管路安装的其他材料全部由投标人自备,包括铝制法兰垫环、螺栓等),每 100 米设置管路标识,标明管路规格、用途、长度、载体、流向、管路编号等。巷道开口处与大巷管路交汇处必须贴顶制作龙门,龙门制作、管路对接、延管等工作全部由投标人完成。
(5)所有管路均为中压管路,管路加工及安装所需要的全部材料由投标人自备,按照永久管路进行安装,管托架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加工,每 3m 一组吊挂,管路与管路间采用铝垫螺栓连接,管路法兰使用 8 组螺栓母连接。
五、电缆铺设施工方案
电缆铺设:在掘进巷道设置配电时铺设动力及风机高压电缆,在掘进顺槽掘至2000 米时铺设动力高压电缆。共计铺设MYPTJ3*50+3*25+3*2.5高压电缆8000米,铺设MYPTJ3*185+3*75+3*2.5 高压电缆 4000 米,回收 MYPTJ3*50+3*25+3*2.5 高压电缆 8000 米。铺设电缆前需吊挂电缆钩,电缆钩吊挂至现有电缆钩下方,MYPTJ3*50高压电缆使用68电 缆钩,MYPTJ3*185高压电缆使用100电缆钩,电缆每1m 一组电缆钩进行吊挂。
六、施工要求
(1)管路安装时,避免出现的划痕、掉漆、变形现象,管路连接紧固,不得出现漏风、漏水现象,管路使用 8 组螺栓连接。
(2)管路安装要平直、紧贴煤帮,尽量保证一条直线,内侧距煤帮不得超过 200mm,距顶板不得超过 200mm。
(3)掘进辅运顺槽标准配置四趟 Φ108 管路,一趟供水、一趟排水、一趟压风管路、一趟注氮管路,胶运顺槽标准配置四趟 Φ108 管路,一趟供水、一趟排水、一趟压风管路、一趟注浆管路。根据工作面涌水量要求,42305 辅运顺槽及42306辅运顺槽铺设Φ159 排水管路。
(4)顺槽管路通过 4 联管托架钩安装,托架眼距离硬化巷道底板高度不低于 1.7m,未硬化过底板的巷道托架眼距离巷道底板高度不低于 2m;回撤通道管路安装要求:辅回撤管路采用管托架贴顶吊挂,排水管路遇倒车硐室口必须安设排水三通,三通支头为 DN40,配 DN40 逆止阀,主回撤及切眼管路采用管托架安装,托架眼距离巷道底板高度不低于1.7m。
(5)帮壁管托架安装要均受力,不得有失效托架,要求每 3±50mm 米安设一个托架,同时必须保证托架螺纹钢插入煤壁长度不得小于 600mm。
(6)压力表安装,供水管路要在供水管路的起点、终点和便于工作人员观察的地方安装压力表(0-4.0MPa),压风管路在顺槽口及工作面末端需安装压力表(0-1.0MPa)。
(7)压风管路末端加设挡板,配备 3 个 KJ19 支头,进水管路末端加设挡板,配备 1个 DN51 支头、1 个 DN25 支头、1 个 KJ19 支头,排水管路每个三通支管的末端处安装逆止 阀,巷道中部水仓对接主排水管路的,三通出口 DN40,需接 DN40 逆止阀,逆止阀要安装在水泵出口处;各分支排水管路对接主排水管路时,要加装逆止阀。
(8)闸阀安装:顺槽管路要在供水管、排水管、压风管每 200 米安设闸阀(国标Z41H-25DN100)一台,辅回撤通道及切眼,在巷道头尾各安设闸阀一台、注浆及注氮管路每 500 米安设闸阀一台。
(9)辅运巷所有管路附件,要紧贴帮壁安装,并进行固定,防止车辆撞坏,胶运巷所有管路附件的安装必须便于操作。
(10)顶龙门安装,要左右超出巷道净宽 2 米,顶板平行贴顶(0—50mm),3 条及 3条以上管路安装时,龙门垂直段、平行段都要紧贴帮壁、顶(0-50mm),相邻 2 根管路边缘距离不得大于 200mm,顶龙门顶部管路要用托架固定锚杆或锚索上,龙门单侧各管路安装三通球阀,便于巷道内连接供排水。暂定顶龙门 22 组,具体以实际施工为主。其中20组 DN100 龙门,2 组 DN150 龙门;DN100 龙门每组 3 趟 DN100 管路;DN150 龙门每组为一趟 DN150 管路。
(11)未尽事宜执行《万利一矿管路安装标准》。
第四章 劳动组织及施工进度计划
第一节 劳动组织
项目部管理人员25名,施工人员配备78人。为了充分利用工时,采用各工种平行作业与顺序作业相结合的作业形式。各工种之间尽可能组织平行作业,即将工作面的工人按生产需要分成若干工种,各工种各负其责,互相配合。详见工作面劳动组织表。
第二节 施工进度计划
该工程计划工期为17个月,合同签订之日—2024年12月31日,为确保工期、安全、质量,应科学、合理、有序的安排工期。
工期计划仅供参考,如遇国家政策调整或建设方的要求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保证按矿方要求完成任务。
第三节 进度保证措施
本工程要求工期很紧,要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确保施工进度,以总进度网络为依据,按不同施工阶段、不同专业工种分解为不同的进度分目标,以各项技术、管理措施为保证手段,进行施工全过程的动态控制。
1、目标
确保在计划工期内完成任务,力争提前竣工。
2、进度控制的方法:
(1)按施工阶段分解,突出控制节点。
以关键线路和次关键线路为线索,以网络计划中心起止为控制点,在不同施工阶段确定重点控制对象,制定施工细则。达到保证控制节点的实现。
(2)按分部工程分解,明确分项目标。
以总进度网络为依据,明确各个分部工程的目标,通过合同责任书落实分包责任,以分头实现各自的分项目标来确保总目标的实现。
(3)按单位工程分解,确定交接时间。
在各单位工程之间,要进行综合平衡,并强调相互间的衔接配合,确定相互交接的日期,强化工期的严肃性,保证工程进度不在本工序造成延误。通过对各道工序完成的质量与时间的控制达到保证各单位工程进度的实现。
(4)按总进度网络计划的时间要求,将施工总进度计划分解为月进度、每周进度。
3、强化进度计划管理
(1)工程开工前,必须严格根据施工合同的工期要求,提出工程总进度计划,并在对其是否科学、合理,能否满足合同规定工期要求等问题,进行认真细致论证。
(2)在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的控制下,施工过程中,坚持逐月(周)编制出具体的工程施工计划和工作安排,并对其科学性、可行性进行认真的推敲。
(3)工程计划执行过程中,如发现未能按期完成工程计划,必须及时检查分析原因,立即调整计划和采取补救措施,以保证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实现。
4、施工进度的控制
施工进度计划的控制是一个循环渐进内的动态控制过程,施工现场的条件和情况千变万化,项目经理部要及时了解和掌握与施工进度有关的各种信息,不断将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比较,一旦发现进度拖后,要分析原因,并系统分析对后续工作会产生的影响。调整有施工管理经验的人员担任管理工作,并针对技术、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后勤保障工作配置两位项目副经理主抓分项工作。
(1)建立严格的《施工日记》制度,逐日详细记录工程进度,质量、设计修改、工地洽商等问题,以及工程施工过程必须记录的有关问题。、
(2)坚持每天(晚会)的生产会议,由工程施工总负责人主持,各专业工程施工班、组负责人参加的工程施工协调会议,听取关于工程施工进度问题的汇报,协调工程施工外部关系,解决工程施工内部矛盾,对其中有关施工进度的问题,提出明确的计划调整意见。
(3)各级领导必须“一干二观三计划”,提前为下道工序的施工,做好人力、物力和机械设备的准备,确保工程一环扣一环地紧凑施工。对于影响工程施工总进度的关键项目、关键工序,主要领导和有关管理人员必须跟班作业,必要时组织有效力量,加班加点突破难点,以确保工程总进度计划的实现。
5、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
在施工生产中影响进度的因素纷繁复杂,如设计变更、技术、资金、机械、材料、人力、水电供应、气候、组织协调等等,要保证目标总工期的实现,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克服上述影响进度的诸多因素,其中从技术措施入手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
(1)设计变更因素:是进度执行中最大干扰因素,其中包括改变部分工程的功能引起大量变更施工工作量,以及因设计图纸本身欠缺而变更或补充造成增量、返工,打乱施工流水节奏,致使施工减速、延期甚至停顿。针对这些现象,项目经理部要通过理解图纸与业主意图,进行自审、会审和与设计院交流,采取主动姿态,最大限度地实现事前预控,把影响降到最低。
(2)保证资源配置:
A.劳动力配置:在保证劳动力的条件下,优化工人的技术等级和思想、身体素质的配备与管理。以均衡流水为主,对关键工序、关键环节和必要工作面根据施工条件及时组织抢工期及实行三班作业。
B.)材料配置: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要求及时进货,做到既满足施工要求,又要使现场无太多的积压,以便有更多的场地安排施工。项目部建立有效的材料市场调查和采购、供应部门。
C.)机械配置:为保证本工程的按期完成,我们将尽可能地利用车间行车和矿建施工的机械。另外要做好施工机械的定期检查和日常维修,保证施工机械处于良好的状态。
D.资金配备:根据施工实际情况编制月进度报表,根据合同条款申请工程款,并将工程款合理分配于人工费、材料费等各个方面,使施工能顺利进行。
E.后勤保障:后勤服务人员要作好生活服务、材料供应工作,重点抓好吃、住两大难题,工地食堂的饭菜要保证品种多、味道好,同时开饭时间要随时根据施工进度进行调整。
(3技术因素:
A.实行工种流水交叉,循序跟进的施工程序,抢工期间分三班作业。
B.发扬技术力量雄厚的优势,大力应用、推广“三新项目”(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运用GB/T19001:2008国际标准、TQC、网络计划等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或工具为本工程的施工服务。
第五章 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等目标的实现及保障措施
第一节 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安排及施工准备
根据本工程特点和工程的重要性,我们组织施工的指导思想是科学管理,严格要求,文明施工和采用先进的施工手段。
集中技术熟练的施工队伍,以项目法施工管理为基础,认真贯彻执行公司质量方针,围绕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四大目标,优质、高速地完成本工程施工任务。
项目经理部结构将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领导班子,具有丰富的理论、施工经验。形成以理论指导实践,能吃苦耐劳,能打大仗硬仗的强有力的组织管理班子。
一、质量目标
本工程的质量目标:合格。
保证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诺和投标承诺。
分部分项工程合格率100%。
质量目标分解:
单位工程质量观感达到“好”,且质量控制资料、分项工程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完整。
单位工程质量观感均达到“好”,且质量控制资料、分项工程的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完整。
分部工程所包括的分项工程质量合格,检验批验收记录完整。
检验批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质量检验合格。
二、安全目标
安全目标:一般轻伤率控制在1‰以下,杜绝一切重大、死亡事故。
为了达到此目标,我们结合本工程实际,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责任制,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坚持实行标准化管理,项目经理部、施工队设专职安全员,班组设兼职安全员。各项经济承包有明确的安全指标和包括奖惩办法在内的保证措施。签订各级安全责任制。
三、工期目标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项目计划工期参照、执行招标文件工期要求。
四、环保目标
在组织施工中,认真贯彻执行关于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各项规定,严格按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执行,确保文明施工。
自临时设施建设至现场施工、工程竣工全过程,项目安全、文明施工领导小组严格按安全、文明施工的评分标准要求进行管理,以保证实现“优良样板工地”目标。
工程竣工验收后,确保在10天内撤场,并恢复原占用的施工场地。
五、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目标
从业人员定期健康体检率100%;从业人员职业健康合格率100%;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监测率100%;无职业病发生;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率100%。
六、文明施工目标
文明施工目标:万利一矿要求标准。
按国家及建设部有关规定执行,做到依法施工,文明施工,杜绝违法施工、野蛮施工事件发生。
做到现场布局合理,施工组织有序,材料堆码整齐,设备停放有序,标识标志醒目,环境整洁干净,实现施工现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确保达到项目建设工地标准化管理达标工地。
现场配备简单的急救及医疗设备。
营造良好的文明氛围,具体包含文明教育宣传、综合治理结果、娱乐宣传以及班组建设。
七、施工组织机构、队伍的部署及划分
1.组织机构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我公司将把本工程列为公司重点工程。
我公司将选派多次承担过类似工程施工,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具有精品意识的同志任项目经理,选派具有丰富施工经验、作风过硬的骨干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
2.项目经理部的组成
项目经理部主要由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副经理及以下各职能部门组成。
3.项目经理部主要成员岗位职责
3.1.项目经理
遵守国家有关工程建设和城市管理政策法规,执行施工技术管理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履行承包合同。
负责本工程项目部的全面工作,并保证施工合同在本工程项目的全面实施。
主持项目经济成本分析,负责项目上的资金合理使用,负责工程成本责任目标的实现和项目经营合同的各项管理工作。
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协调会议,并组织工程项目内部的各项协调会议。
组织编制和实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计划及技术管理,降低成本,安全生产,坚持文明施工。
按项目部内部分工,分管财务、经营合同和项目人员的政治思想工作,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
组织制定本项目管理规章制度,加强项目管理和班组建设。
3.2.项目总工程师
在项目经理和上级部门指导下,对工程技术质量管理全面负责,是质量的直接责任者。
认真贯彻国家技术标准、规范、规程,执行公司及项目技术质量管理规章制度,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检查。
按项目经理部分工,分管项目工程管理部和施工技术部工作,组织项目工程建立建全项目技术质量管理制度、责任制和质量保证体系以及例会制度,负责全面质量管理和计量工作,处理各种技术质量问题。
主持编制工程项目质量计划和工程质量策划工作,编制项目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参加图纸会审、做好单位工程技术交底及安全施工工作。
制定推广“四新”降低成本措施,参加项目经济活动分析,提高技术管理水平。
领导项目工程管理部和施工技术部管理及质量、安全、试验、计量测量部门工作,确保项目技术、质量、效益指标的完成。
组织参加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安全和创标准化文明施工工地的检查,确保本工程项目达到工程验收一次合格,达到优良标准。
3.3.项目副经理
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分管机械材料部、安全保卫部、办公室工作并直接负责工程施工计划落实,并在质量、工期、安全、成本等方面负责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使生产顺利进行。
认真熟悉图纸,严格按设计图要求、施工组织设计和规范、规程组织工程施工,搞好劳动力、材料、机具设备的合理安排和使用,杜绝返工、浪费,保证工程质量、合同工期的实现,提高工程综合经济效益。
搞好安全生产现场管理,争创标准化文明工地,坚持安全生产,杜绝重大伤亡、火灾及设备事故的发生。
领导并参加工程项目进度、安全和创标准化文明工地的检查,并主持各项评比工作,负责组织制定相关奖惩制度,确保工程项目按期一次性交验合格。
八、总体施工安排及主要阶段工期
1.总体施工安排
根据我方对施工现场目前的状态以及立项的必要性的了解,确定该工程列为我公司的重点工程,突出重点,确保总体工期目标,展开全标段的施工组织安排。
在本标段的施工组织上,项目经理、副经理及技术负责人由我公司从事过类似工程的有丰富经验的人员担任。
2.主要阶段工期
根据招标工程范围、工程性质、井下巷道布置情况以及条件,从整体工期安排:我方将喷砼、砼底板两大项目的转接点处作为关键性工期控制节点;
从分项工期安排:我方将喷砼、砼底板作为关键工序;
从实际实用性考虑安排:我方将运输巷道、通风巷道作为重中之重工序。
九、施工准备
1.施工动员
召集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召开开工动员大会,从思想意识角度提高参加本工程施工的责任感、荣耀感和使命感,提高施工人员的思想高度和对本工程的认识。
工程开工前,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现行规范、有关本新建工程的建设标准以及建设部等相关部门的各项管理办法与规定。利用施工准备期间,对全体参建员工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施工动员普及率达到100%。
2.施工准备
2.1.人员、机械准备
根据合同承诺成立适合本工程特点的精干高效的组织机构。施工人员及物资设备根据合同承诺及工程施工进度需要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要求,分期分批进入现场,并根据需求随时调整。
施工人员大部分从我公司所在地抽调,其他特殊工种及个别人员从我方在其他即将完工的工地抽调。用于施工的大型机械设备将在开工前由所在地运至施工现场,其它施工设备主要从我方所在地和我方即将竣工的施工现场调整引入。
2.2.技术准备
技术人员将中标后一周内陆续进入施工现场。首批施工人员进驻现场后即开始进行技术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分内业技术准备和外业技术准备。
内业技术准备包括:组织技术人员审核施工图纸,澄清问题;熟悉施工规范、验收标准;核对地形地质资料,研究和优化施工技术方案,编写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临时工程施工设计,编写施工工艺标准、保证措施及施工作业指导书;根据建设单位管理办法,制定本项目技术管理办法。对重点工序制定施工安全方案和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制定质量管理计划,健全项目质量保证体系,成立QC小组,针对质量控制重点开展攻关活动。成立技术、信息中心,对本标段工程重难点施工技术和工艺提前进行专项研究,提出施工方案,建立高技术的信息管理系统并试运行。
外业技术准备包括:现场详细调查、报请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有关人员进行工程交接桩与复测,保护并加密桩点,建立平面与高程控制网。对工程材料料源调查与比选,各种仪器、仪表及设备的调试检验,办理计量合格证书,进行状态标识。建立检测试验中心,配置试验仪器与设备,安装调试;进行原材料取样分析、试验,提出试验报告,做好喷砼混凝土配合比。
2.3.办公室设施准备
迅速搭建生产生活之临时设施,为迅速开工做好准备。租用当地民房和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人员及先遣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10天内达到与建设单位、设计、监理联网办公,形成系统办公能力。
第二节 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一、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我公司的质量方针是“科学管理,信守承诺,精心施工创名牌,为用户提供满意的工程和服务”。
本工程质量目标:合格工程。
二、质量保证体系及组织机构
质量保证体系是按科学的程序运转,其运转的基本方式是PDCA的循环管理活动,它是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把经营和生产过程的质量有机地联系起来,而形成一个高效的体系来保证施工质量达到工程质量的保证。
首先,以我们提出的质量目标为依据,编制相应的分项工程质量目标计划,这个目标计划应使在项目参与管理的全体人员均熟悉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在目标计划制定后,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编制相应的工作标准予施工班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方式、方法的调整,以使工作标准完善。
再次,在施工过程中,无论是施工工长还是质检人员均要加强检查,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以使所有质量问题解决于施工之中,并同时对这些问题进行汇总,形成书面材料,以保证在今后或下次施工时不出现类似问题。
最后,在实施完成后,对分部工程进行全面检查,以发现问题,追查原因,对不同产生原因进行不同的处理方式,从人、物、方法、工艺、工序等方面进行讲座并产生改进意见,再根据这些改进意见而使施工工序进入下次循环。
三、质量保证体系图及组织机构图
二、质量管理岗位责职
根据质量保证体系图,建立岗位责任制和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分工职责,落实到人,保证体系高效地运转,按既定的质量目标圆满地完成施工任务。
1、项目经理
(1)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工程质量管理全面负责,保证项目质量达到创优目标。
(2)建立健全项目内部的各种责任制,明确人员职责,充分发挥参与项目建设人员的积极性。
(3)贯彻执行企业质量方针,组织工程质量策划和质量计划的编制、执行及修改。
(4)合理配置并组织落实工程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员、施工机具设备、物资及资金等),按质量体系要求组织项目的施工生产。
(5))组织工程有关实施人员的培训。
2、项目技术负责人
(1)项目技术负责人是项目工程质量管理的主要责任人,对施工质量的全过程进行管理。
(2)组织编制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审核特殊工序的施工方案,保证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先进性。
(3)制订本工程的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计划,审核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作业指导书或专题施工方案。
(4)指导、协调各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保证每位施工人员都明确自己的质量职责。
(5)负责工程的技术复核工作,参与工程质量事故和不合格品的处理,组织质量事故技术处理方案的编制,并采取措施,预防不合格品的出现;
(6)负责组织重要材料质量检验和试验工作。负责对工程的过程检验、最终检验和试验的组织工作。
(7)负责与质检站、甲方各职能部门的联系,了解技术要求,并作交底和安排。
(8)组织对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进行检查、自评。
(9)安排进行工程图册、文件、资料的分配、签收,保管及日常处理。
(10)开展质量教育,保证公司的各项制度正常执行。
3、质量员
(1)负责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是本工程质量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具体实施各项质量管理工作。
(2)对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进行检查、监督。对每道施工工序都按有关规范、标准进行检验,控制不合格品的产生。负责本项目质量控制措施的落实。
(3)依据专业工程师编制的过程检验计划,编制施工关键工序标识卡,根据工序标识卡对各施工工序进行检查、控制。
(4)严格执行“质量否决权”,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情况有现场处置权,对检查出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并限期整改。
(5)组织制定不合格品的处理方案,并对方案的可行性、实施效果进行验证、监督。
(6)负责分项分部工程的检查验收与项目自评工作。
4、技术员
(1)全面负责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企业和项目部的有关技术管理的规定,负责执行和落实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和措施。
(2)组织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编制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特殊的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并组织实施。
(3)组织参与图纸会审,负责督促检查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整理图纸和技术资料,归档。
(4)组织编制质量保证措施及相应的应急方案,并组织实施。
(5)认真执行质量保证体系中的规定。
(6)参加不合格品的处理方案编制,负责制定、检查、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
(7)负责工程技术文件资料、质量记录的管理和控制。组织技术人员对交工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5、各专业工程师
(1)是专业质量管理目标的责任人和落实人。
(2)参与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计划的编制,编制专业施工方案。
(3)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编制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卡,负责技术复核工作。
(4)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题,督促施工班组作好自检和质检员做好专检工作。随时指出作业班组的不规范操作,对质量达不到要求的,督促其整改。
(5)负责工程技术资料的积累和汇总工作。
6、材料员
(1)全面负责工程的物资供应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政策和企业有关物资管理的规定,确保物资供应满足工程进度和质量要求。
(2)认真贯彻执行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规定,做好材料供应厂家的资格审查工作,对厂家提供的样品组织专业工程师进行确认,并报送总承包方、业主、监理进行审批。
(3)组织对进场材料进行检验,确保进场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
(4)材料进场后,按总图的规划,落实材料现场堆放、保管、挂牌、标识。采取措施防止合格材料进场后出现物理、化学变化,导致材料变形、变质影响工程的使用。
(5)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组织落实施工机具设备进场和退场。
(6)组织编制现场施工机具设备的检查、保养、维修计划,建立现场设备台帐。
(7)定期对施工机具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并随时掌握现场施工设备的运转情况,对出现故障的设备及时组织人员进行修理。确保每台机器均处于最佳状态,保证工程施工的进度及质量。
三、质量控制计划
对质量的控制我们将严格遵循我们制定的质量控制程序对工程质量实施全过程控制,把质量控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事前、事中、事后。通过这三阶段来对本标段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进行有效的阶段性质量控制。
一、事前控制阶段
事前控制是在正式施工活动开始前进行的质量控制,事前控制是先导。事前控制, 主要是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编制《质量保证计划》,制定现场的各种管理制度,完善计量及质量检测技术和手段。对工程项目施工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进行质量检查和控制,并编制相应的检验计划。进行设计交底,图纸会审等工作,并根据本标段工程特点确定施工流程、工艺及方法。对本标段工程将要采用的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均要审核其技术审定书及运用范围。
二、事中控制阶段
事中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是关键。主要有:
1、完善工序质量控制,把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都纳入管理范围。及时检查和审核质量统计分析资料和质量控制图表,抓住影响质量的关键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
2、严格工序间交换检查,作好各项隐蔽验收工作,加强交检制度的落实,对达不到质量要求的前道工序决不交给下道工序施工,直至质量符合要求为止。
3、对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按相应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进行检查、验收。
4、审核设计变更和图纸修改。同时,如施工中出现特殊情况,隐蔽工程未经验收而擅自封闭,掩盖或使用无合格证的工程材料,或擅自变更替换工程材料等,项目总工程师有权向项目经理建议下达停工令。
三、事后控制阶段
事后控制是指对施工过的产品进行质量控制,是弥补。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单位工程,单项工程进行检查验收。整理所有的技术资料,并编目、建档。在保修阶段,对本标段工程行维修。
四、各施工要素的质量控制技术要求和措施
1.施工计划的质量控制技术要求和措施
项目经理部在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阶段性进度计划、月施工进度计划等控制计划时,应充分考虑人、财、物及任务量的平衡,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施工计划,合理配备各施工段上的操作人员,合理调拨原材料及各周转材料、施工机械,合理安排各工序的轮流作息时间,在确保工程安全及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工期抓上去。
鉴于本工程施工难度较大,故在施工中应树立起工程质量为本工程的最高宗旨。如果工期和质量两者发生矛盾,则应把质量放在首位,工期必须服从质量,没有质量的保证也就没有工期的保证。
综上所述,无论何时都必须在项目经理部树立起安全质量放在首位的概念,但工程施工难度大,就要求项目部内的全体管理人员在施工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熟悉施工工艺,了解施工流程,编制科学、简便、经济的作业指导书,在保证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编制每周、每月直至整个总进度计划的各大小节点的施工计划,并确定其保质、保量地完成。
2.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技术要求和措施
施工技术的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决定了施工质量的优劣。发放图纸后,内业技术人员会同施工工长先对图纸进行深化、熟悉、了解,提出施工图纸中的问题、难点、错误,并在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时予以解决。同时,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对在施工过程中,质量难以控制,或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新的施工工艺才能达到保证质量目的的内容进行摘录,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深入研究,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从而在技术上对此类问题进行质量上的保证,并在实施过程中予以改进。
施工班组长在熟悉图纸、施工方案或作业指导书的前提下,合理地安排施工工序、劳动力,并向操作人员作好相应的技术交底工作,落实质量保证计划、质量目标计划,特别是对一些施工难点、特殊点,更应落实至班组每一个人,而且应让他们了解本次交底的施工流程、施工进度、图纸要求、质量控制标准,以便操作人员心里有数,从而保证操作中按要求施工,杜绝质量问题的出现。技术、质量的交底工作是施工过程基础管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内容。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将采用二级交底模式进行技术交底。
第一级为技术经理,根据经审批后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对本工程的施工流程、进度安排、质量要求以及主要施工工艺等向项目全体施工管理人员,进行交底。第二级为施工工长向班组进行分项专业工种的技术交底。
交底必须采用书面确认形式,具体可分如下几个方面:
(1)当项目部接到设计图纸后,负责人和项目经理必须组织项目部全体人员对图纸进行认真学习,并督促建设单位组织设计交底会。
(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毕并送审确认后,由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经理牵头,项目工程师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书面交底,列出监控部位及监控要点。
(3)本着谁负责施工谁负责质量、安全工作的原则,各分管工种负责人(生产经理、施工员、质检员、翻样)在安排施工任务的同时,必须对施工班组进行书面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必须做到交底不明确不上岗,不签证不上岗。
3.施工操作中的质量控制技术要求和措施
施工操作人员是工程质量的直接责任者,故对施工操作人员自身的素质要有严格的要求,在对操作人员加强质量意识的同时,加强管理,以确保操作过程中的质量要求。
首先,对每个进入本项目施工的人员,均要求达到一定的技术等级,具有相应的操作技能,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对每个进场的劳动力进行考核,同时,在施工中进行考察,对不合格的施工人员坚决退场,以保证操作者本身具有合格的技术素质。
其次,加强对每个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自觉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在质量控制上加强其自觉性。
再次,施工管理人员,特别是工长及质监人员,应随时对操作人员所施工的内容、过程进行检查,在现场为他们解决施工难点,进行质量标准的测试,随时指出达不到质量要求及标准的部位,要求操作者整改。
最后,在施工中各工序要坚持自检、互检、专业检制度,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做到工前有交底,工中有检查,工后有验收的“一条龙”操作管理方式,以确保工程质量。
4.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技术要求和措施
施工材料的质量,尤其是用于结构施工的材料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结构安全,故在各种材料进场时,必须要求供应商随货提供产品的合格证或质保书,有必要提供进场许可证的必须提供进场许可证;同时对钢材、阀门等及时做复试和分析报告,只有当复试报告、分析报告等全部合格方能允许用于施工。发现问题立即与供货商联系,直到退货。
对于甲方提供材料,我们同样以以上办法进行严格控制。无论是甲方提供还是自购材料,如不合格,坚决退货,不得在施工现场出现。
为保证材料质量,要求材料管理部门严格按本单位有关文件、规定及相关质量体系文件进行操作及管理。对采购的原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等,均要建立完善的验收及送检制度,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现场,更不允许不合格材料用于施工。
在材料供应和使用过程中,必须做到“四验”、“三把关”。即“验规格、验品种、验数量、验质量”、“材料验收人员把关、技术质量试验人员把关、操作人员把关”,以保证用于本工程上的各种材料均是合格优质的材料。
5.施工中的计量管理技术要求和措施
计量工作在整个质量控制中是一个重要的措施,在计量工作中,我们将加强各种计量设备的检测工作,按要求对各操作程序绘制相应的计量网络图,使整个计量工作符合国家的计量规定的要求,使整个计量工作完全受控,从而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1)技术组负责本项目所有计量器具的鉴定、督促及管理工作。
(2)现场计量器具必须确定专人保管、专人使用。他人不得随意动用,以免造成人为损坏。
(3)损坏的器具必须及时申报修理调换,不得在失效下工作。
(4)计量器具要定期进行校验。
6.质量记录
(1)项目部在施工全过程中积累的原始记录和资料,均按规定分册填写、汇总。
(2)设专职资料员定期收集各横向部门、分包单位提供的各类表格和资料,按要求归档、装订,供监理和质监站检查。
四、质量控制的目标
质量体系建立和完善后,如果没有资源、要素作为保证,体系的运行就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必须对施工过程的五大要素的保证措施进行明确和落实。
一、劳动力的保证
施工中人的因素是关键。无论从管理层到施工作业层,人的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根据项目的情况,我们拟采取以下保证措施:
1、做好宣传工作,使全体施工人员牢固树立起“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质量意识,确保工程质量创优目标的实现。
2、选派优秀的工程管理人员和施工技术人员组成项目管理班子,实施和管理本工程。同时选派技术精良的专业施工班组,配备先进的施工机具和检测设备,进场施工。
3、选派技术精良的专业施工班组,进场施工。
4、建立完善的质量负责制,使每位参与本项目施工的人员都明确自己的质量目标和责任,使工作有的放矢。
二、施工机具、检测设备的保证
现代化的施工,机械设备的装备率越来越高,施工的速度及质量对施工机械的依赖性也越来越高,现场设备的装备情况、设备的先进性及设备的完好性,对工程施工的质量影响越来越大。
1、建立施工机械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及各种机械操作规程,对现场的机械做到定人定机的管理,对每个人的职责进行明确,保证现场机械的管理处于受控状态。
2、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组织施工机械进场,对所有进场的机械进行检查,并进行全面的保养,掌握各机械的性能状态,建立现场机械台帐。
3、施工期间,定期对施工机械进行检查,随时掌握现场机械的使用情况及机械的状态情况。确保机械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为施工生产服务,并使现场的机械得到充分的利用。
4、对出现故障的机械,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如无法短时间内修复,满足不了施工的需要,应立即组织新的机械进场,以满足现场施工的需求。
三、材料的优质保证
材料质量的保证是整个工程质量保证的一个先决条件,因此对材料质量的控制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工程材料选用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内在质量及产品的外观质量,为确保工程所用材料的质量,材料将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确定。
1、乙供材料、设备在呈报业主、监理审批之前,先对厂家提供的样品由项目专业工程师进行自审,在自审合格的基础上再呈报。编报程序如图所示。
乙供材料设备编报程序
2、甲供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甲供材料在安装前进行验收,并对其进行外观、材质、规格等的检验,如不符合要求,应向业主、监理代表提出,在得到处理意见后方可使用。如甲供材料在安装后在进行系统试验或进行系统调试时,发现材料不合格时或设备运行有异样时,则及时通知业主、监理对材料进行调换或建议通知供货厂家派人对设备重新进行调试至正常。
其控制流程如图所示。
甲供材料控制流程
3、材料进场后使用前质量保证措施
(1)材料在使用前按设计要求核对其规格、材质、型号,材料必须有制造厂的合格证明书或质保书,材料的运输、入库、保管过程中,实施严格的控制措施,每道工序均有交接制度。
(2)材料的入库后实行标化和分类、分规格堆放及管理,同时防止变形,防止受潮霉变等措施,材料出库检验和办理领用手续。
(3)材料出库后,在施工现场妥善保管,存放地点安全可靠,如材料堆放的场地可能产生积水,在下面必须垫上枕木。材料堆放要求整齐,并挂上标识牌。
(4)材料使用前进行严格检查,包括外观检查、附着物的清除。
(5)对不合格材料的控制。一旦发现材料不能满足或可能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将其与合格材料相隔离,在自检过程中如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整改。
(6)对发出的材料要进行建档跟踪,重要材料的使用部位要处于可追溯的受控状态。
五、根治质量通病、确保合格竣工的措施和手段
一、目的
确保工程使用的各种材料,施工过程中的半成品和最终产品符合国家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及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满足国家、行业、地方政府主管部门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和甲方要求。
二、职责
项目经理部在编制《项目质量计划》时,同步编制施工过程各阶段的监视和检测计划。
三、监视和检测工作程序
1、入场物资的监视和检测
(1)应进行监视和检测的材料是:钢材、电缆、高压电气设备、桥架、 阀门。
(2)原材料、半成品进场后,由库管员按“物资计划”的有关要求进行验质、验数、验材质合格证与产品说明书。满足上述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2、施工过程的监视和检测
(1)质检员按规定对工序产品(皮带硫化头、各种阀门、强度螺栓等)抽样送检,未经检验或经检验为不合格时,不得进入下道工序。
(2)隐蔽工程应经现场监理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
(3)检验批、分项工程的监视和检测
3、单位(子单位)工程的监视和检测
(1)单位(子单位)工程竣工验收,按合同要求在验收前应全部完工,不得漏项。
(2)单位(子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前,由项目经理组织工程、技术、质量等部门进行自查,符合设计和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后填写《竣工报告》,在验收前一周内通知局相关部门。
(3)总部工程部接到项目经理部上报的《竣工报告》后,组织质量、技术部门进行复检(观感质量评定),初验合格后,在《竣工报告》上签字盖章,由项目经理部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竣工报告。
(4)项目经理部配合建设单位做好工程备案工作以及工程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
4、监视和测量记录
(1)产品实现过程中的监视和检测均应做好记录,加以保存。
5、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
(1)原材料不合格的识别和处置
a经试验发现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进场原材料,项目物资部门根据项目经理部不合格品控制主管责任部门发出的“不合格品通知单”或进场原材料的外观检查等不合格情况,实施处置并填写不合格物资处置记录。
b本单位材料部门、技术部门、质检部门负责对进场不合格的原材料进行识别,并决定采取的处置方法。
c不合格品在没有决定处置方法以前,库管员不得发放适用,并对不合格品进行明确标识,有条件时应予以隔离。
d 项目物资部负责人对不合格物资的处置进行监督。
(2)加工半成品不合格的识别和处置
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员、质检、材料等相关人员对预制构件加工、铁件加工、预埋件等加工半成品出现的不合格品进行识别,并决定采取的处置办法,如:返工,以达到规定的要求;报废。
(3)工程质量不合格的识别和处置
a工程质量不合格品的识别
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经监视和测量发现不合格品后,按不合格品性质的定义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会同有关人员进行确认。
b工程质量不合格品的处置
“一般不合格品”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评审结论意见,组织有关人员提出处置办法并监督实施。
处置办法分为三类:返工、返修、或不经返修作让步接收。不合格品控制应做到:
不合格检验批不予验收,且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并由本单位各级质量部门或项目质检员签发整改通知;
六、工程质量保证制度
第三节 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一、工程管理目标
本工程的管理目标是:万利一矿安全文明工地要求等级标准。
二、安全管理体系
我公司拥有系统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和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保证现场的施工安全文明施工,减少或者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工程顺利地进行施工。
三、安全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的安全保卫制度,严格执行总公司安全岗位责任制。
2.本工程设项目经理兼安全生产负责人,下设专职安全员一名,负责检查督促安全施工检查,防患于未然。
3.健全施工现场安全施工设施,“三宝”利用及“四口”防护落实到操作者的心中,项目经理的各项决策,工程施工方案的选择等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
4.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制定出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电气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治安、防火、防爆制度、安全交底制度、安全技术措施等。
5.由项目经理组织安全人员及各职能部门定期抽查安全生产情况,发现隐患,及时定人员、定措施、定时间落实解决,事后检查。
6.机械设备进场后,经主管部门与矿方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使用前进行试运行。
7.现场临电系统按三相五线制,3级漏电保护系统配置,在装修阶段,室内施工照明采用220V电压供电。
8.施工现场有从事明火操作的人员,事先向安全员开动火证,提出用火申请,制定防火措施。
9.施工现场杜绝现场施工人员吸烟,进入施工现场按规定要求佩戴好安全帽。
10.从事各项施工的操作人员一律遵守本岗位安全职责,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11.污泥泵房地下室顶板设备安装口处,沿外围设防护栏杆安全网封闭。
12.做好周一教育,周六检查工作及新工人入厂三级教育,增强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
四、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1.组织措施
1.1.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严格执行煤矿井巷工程施工有关规范、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对施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
1.2.建立健全以项目经理为主要安全生产责任者的各级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安检组、安全网员的安全监督作用,做到层层落实,实现下级对上级负责,逐级联保安全责任制,对现场24小时不失控,对施工中出现的安全质量问题,及时采取跟踪解决措施,杜绝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
1.3.严格执行一工程一措施的管理制度,单位开工前将工程特征、技术要求、施工程序、操作要求和达到的质量标准及安全注意事项等,认真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切实贯彻执行。
1.4.在编制施工作业计划的同时,要编制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下发至班组,组织认真学习。
1.5.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不安全的事故隐患,杜绝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对重点作业场所应悬挂安全警示标志。
1.6.坚持每周一次的安全质量检查活动,严格执行各岗位的交接班制度。
1.7.做好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合理安排场内临时设施,确保场地内排水沟畅通,施工通道符合安全畅通并认真维护。
2.场外临时用电管理措施
2.1.建立现场临时用电检查制度,按照现场临时用电管理规定对现场的各种线路和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并将检查、抽查记录存档。
2.2.本工程电缆敷设在基坑周边,直接敷设的深度不应小于0.6m,并在电缆上下各均匀敷设不小于50mm厚的细砂。然后覆盖砖等硬质保护层。
2.3.施工机具、车辆及人员,应与内、外电线路保持安全距离,达不到规范规定的最小距离时,必须采用可靠的防护措施。
2.4.配电系统必须实行分级配电,即分为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和开关箱三级,现场内所有电闸箱的内部设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箱内电器必须可靠、完好,其选型、定值符合有关规定,开关电器应标明用途。电闸箱内电器系统须统一式样、统一配置,箱体统一刷涂桔黄色,并按规定设置围拦和防护棚,流动箱与上一级电闸箱的联接,采用外插联接方式。
2.5.独立的配电系统必须按部颁标准采用三相五线制的接零保护系统,非独立系统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接零或接地保护方式,各种电气设备和电力施工机械的金属外壳、金属支架和底座必须按规定采取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护。
2.6.在采用接地和接零保护方式的同时,必须设两级漏电保护装置,实行分级保护,形成完整的保护系统,漏电保护装置的选择应符合规定。
2.7.各种高大设施必须按规定装设避雷装置。
2.8.电动工具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工具的电源线、插头和插座应完好,电源线不得任意接长和调换,工具的外绝缘应完好无损,维修和保管由专人负责。
2.9.地面施工场地室内临时照明采用36V安全电压,一般场所的照明应在电源侧装设漏电保护器,并应有分路开关和熔断器,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和金属支架必须作保护接零。
第四节 现场突发事件应急措施
1、编制目的
为了能在矿井建设施工过程中有效的预防和防治灾害的发生以及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地控制事态的发展,有效地组织抢险救灾,最大限度地保护现场人的生命安全,防止事故的扩大蔓延,保障人民的生命和国家的财产安全,努力使事故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特编制本预案。
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消防法》及国务院302号令等有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基本方针,制定本预案。
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矿建企业发生的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包括大型设备安装、提升运输、火灾、水灾、瓦斯、防片帮及井筒防坠等。
4、应急工作原则
事故救援应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煤矿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矿井专业救援队伍应急救援第一响应者的作用,会同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协同应对,将日常管理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
5、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5.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5.1.1为保障重大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预案的高效有序实施,项目部成立应急救援机构,应急救援体系要时刻处于高度戒备状态,保证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时能够随时迅速高效启动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5.1.2项目部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领导组,组长由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安全、技术的担任,成员由项目部各组室负责人组成,办公室设在项目部。
5.1.3项目部应急救援工作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要与距施工地点最近的救护中心及城市事故应急救援中心医院建立联系,且保持通讯畅通,以便事故发生时请求紧急救援。
5.2、救援机构职责
5.2.1救援指挥领导组职责
①发生重大事故时,组织有关部门及相关人员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迅速展开现场抢险救援工作,防止事故扩大,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②在预案实施过程中,根据事态的发展变化情况,配合上级救援组织及时对预案进行调整和完善。
③筹备好事故救援所需的各类设备物资器材人员和资金,以备事故发生时紧急调用。
④负责与施工点最近的救护中心和救援中心医院建立联系,为协议救援单位提供施工地点矿井通风系统图和矿井灾害预防计划。
⑤负责事故发生时,联系协议救援单位的支援抢救工作。
⑥做好事故发生后本施工点的稳定工作,协助上级部门做好事故善后处理并做好工地的生产恢复工作。
⑦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弄清事故原因,确定整改措施,使继续参与施工的职工受到教育。
5.2.2组长职责
①根据事故的发生状况,及时传达上一级应急救援命令,协调现场急救援预案的联合实施。
②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和灾害预防计划,负责应急救援的现场全面指挥协调工作。
③负责与协议单位现场救援负责人协调指挥救援工作。
④协助上级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和生产的恢复工作。
5.2.3副组长职责
①协助组长全面实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灾害预防计划。
②配合协议救援单位,做好救援所需设备、物资、器材、人员和资金调度工作。
③及时掌握事故发展的动态,汇报现场救援指挥中心,以便及时调整救援预案,减少事故损失。
④弄清事故原因,配合上级制定整改方案,使施工人员得到教育,尽快恢复生产。
5.2.4办公室职责
①配合上级救援组织与协议救援单位及其它外部单位之间的关系协调。
②配合上级调度好救援车辆,为救援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条件。
③及时传达上级救援命令,及时掌握事故动态,使上令下达,下情上达。
5.2.5安监部门职责
①负责建立重大事故隐患记录,督促项目部灾害预防计划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
②协助技术部门制定和修改灾害预防计划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负责监督灾害预防计划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事故救援过程中的实施。
③负责传达救援现场救援指令,协调救援过程中的现场内部关系。
④配合上级调查组作好事故的调查工作,查明事故原因,提出事故处理意见。
⑤督促做好事故的预防工作和安全技术措施的定期检查工作。
⑥负责配合上级部门总结事故教训和应急救援经验。
5.2.6工程技术部门职责
①依据工程特点,与协议救援单位协商编制切实可行的灾害预防计划及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②为协议救援单位提供灾害预防计划及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③了解事故动态,掌握事故发展趋势,汇报现场救援中心,以便及时调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报总工程师批准实施。
④收集整理事故救援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及参数,并做好原始记录,为以后的事故救援积累经验。
5.2.7机电部门职责
①做好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特种设备的采购储备和保养工作,确保重大事故发生时所需特种设备,能够迅速投入救援使用。
②负责事故救援过程中的机电设备的调用。
③负责事故救援过程中机电设备的运转保养维护,确保事故救援过程中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
5.2.8物资供应部门职责
①做好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特种物资和器材的采购、储备和保管工作,确保重大事故发生时所需特种物资和器材,能够迅速投入救援使用。
②负责事故救援过程中的物资和器材的调用。
5.2.9经营部门职责
①为重大事故应急救援设立专项资金。
②为重大事故应急救援过程提供资金保障。
③做好事故损失财产统计和相关的索赔工作。
5.2.10劳动人事部门职责
①负责事故救援过程中所需人员的调配。
②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
③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为事故受害者亲属提供补偿。
5.2.11调度部门职责
①及时了解日常安全生产过程中事故隐患的动态,并告知相关部门和相关领导。
②督促项目部对事故隐患进行整改。
③配合上级协调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期间的各项工作,保证应急救援体系在救援过程中的高效运转。
④及时传达应急救援过程中的各项指令,及时汇报救援现场反馈的每一个信息。
5.2.12灾害发生时现场人员职责
①根据事故的性质和现场情况,在现场干部和老工人的带领下采取有效救援措施,开展现场救援工作,防止事故扩大。
②采取有效方式汇报调度。
③救灾无效时,沿避灾线路撤退等待救援。
④通知波及区域或可能波及区域的人员撤离。
⑤遵守纪律,听从指挥,沉着冷静,不大喊大叫。
6、应急救援规章制度
6.1、值班制度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正常情况时每班均安排1名领导组成员值班,值班地点为项目部安调室。事故救援期间领导组成员按三八制值班,每班至少有2人值班,且有1人为当班总负责。
6.2、检查制度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组成员,必须参加每旬一次的施工现场重大安全隐患检查,并制定整改方案,定人、定时间、定措施落实。重大安全隐患检查的内容包括:灾害预防计划及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及灾害预防计划及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所需的设备、物资、器材、人员和资金状况。
6.3、例会制度
在安全生产正常的情况下,每旬召开一次由组长主持的领导组成员参加的安全隐患检查例会,针对检查存在的问题进行逐项整改落实。事故救援期间,由组长主持召开每天一次的救援工作协调例会,及时解决救援现场出现的各类问题;会议成员包括:事故救援领导组成员以及协议救援单位相关负责人。
7、灾害辩识和风险评价
根据工程的施工特点,可能发生事故的重大隐患有:立井提升、瓦斯、火工品。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以上重大隐患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可能造成10万元以上经济损失。项目部对重大事故隐患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工程的进展情况,及时进行事故隐患评价,及时对救援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8、通报程序和报警系统
井下发生重大事故后,灾区人员采取最有效的传报方法通知项目部,项目经理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汇报处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组组长和应急救援领导办公室,由组长下达启动事故应急救援指令并上报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同时联系协议救援单位应急救援中心进行现场施救。
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方针,把施工安全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行之有效地贯彻到各个环节中去。同时安全工作的特点又体现在它是一项需要持之以衡地、需要全员参加的复杂的系统工作。
一、安全方针及目标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在组织施工生产时先落实安全保护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2、抓好安全教育;严肃安全纪律;规范安全行为;净化作业环境,禁止野蛮施工,防止施工扰民。
3、遵守国家、行业以及当地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定,认真执行国家和行业的标准。
4、发生事故立即采取措施保护现场,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并应分别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查清事故原因,确定事故责任,按照“四不放过”原则拟定改进措施,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5、安全生产目标
达到五无目标,即“无死亡事故,无重大伤人事故,无重大机械事故,无火灾,无中毒事故”。
二、安全管理执行标准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遵照下列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和各工种岗位责任制进行施工。
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2、《安全生产法》
3、《煤矿安全规程》(2022版)
4、《煤矿建设安全规范》(AQ 1083-2011)
5、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指令文件等
三、安全管理体系及及职责
一、安全管理体系
二、安全组织机构职责
1、负责工程项目整体安全生产工作,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劳动保护等法律法规和本项目工程的各种安全制度措施,并负责监督检查执行落实;
2、定期制定安全工作计划,并负责贯彻实施;
3、组织定期、不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经常进行自检和抽检,制止“三违”,发现施工生产过程中的危及职工生命、健康和单位财产的重大危险时,有权停止作业,组织职工撤离现场并报告领导;
4、组织协助有关部门和单位制订或修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章制度,并对其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5、参加开工审查、竣工验收和试运转工作,督促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设施及环境保护设施按“三同时”原则予以落实;
6、参加对新工入、复工等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和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安全生产宣传,会同有关部门搞好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工作,并对本单位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7、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发放个人防护用品和防暑降温用品,并对防护用品的质量和职工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8、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落实好环境保护工作;
9、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搞好劳逸结合,做好女职工的特殊劳动保护工作;
10、参加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进行伤亡事故的登记、统计、分析、报告、预防工作。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提出预防事故措施;
三、安全生产岗位职责
1、项目经理安全职责
⑴项目经理是项目部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项目施工全过程的安全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⑵贯彻落实安全法规和规章制度,结合工程特点和施工性质,组织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并监督其实施。
⑶根据工程需要按规定配备一定数量且具备相应业务水平的安全管理人员,建立专门的管理体系,积极支持其开展工作。
⑷做好对下属作业队伍的考察评估工作,做到聘用手续完善。确保管理体制健全,具备与工程施工相适应的能力,并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在与作业队伍签订合同时,要明确其安全文明施工的责任指标和要求,并规定考核办法。
⑸组织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工作。监督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及设施、设备验收制度的实施。当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施工时,组织落实相应的安全措施,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安全设施。
⑹督促或组织项目部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大检查,对发现的各类问题要定时、定人、定措施认真整改;对上级安全监督部门的整改通知,认真组织落实,及时报告执行结果。
⑺发生因工伤亡事故时,做好现场保护和伤员抢救工作。除及时上报外,要积极组织或配合有关部门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事故调查分析和处理,并且吸取教训,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⑻定期组织召开项目部安全生产例会,分析现场安全形势,处理施工过程中有关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的重大问题。
2、技术负责人安全职责
⑴对项目部的安全技术责任,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程、规范、标准及上级安全技术文件。
⑵编制或审批施工方案时,要注重安全技术措施的针对性,并且主持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⑶针对施工的不同阶段(如季节性施工),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组织专题安全教育培训。
⑷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时,事先提出职业健康安全技术措施,并向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交底。
⑸组织对大型设施、设备的检查、验收,并督促使用者做好使用中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
⑹参加总包括组织的安全与文明施工定期检查,对施工中存在的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从技术上提出整改意见和解决办法。
⑺参加因工伤亡事故或重大未遂事故的调查分析,从技术上分析发生事故的原因,提出措施和整改意见。
3、项目安全员安全职责
⑴认真执行国家、地方政府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的法律、法规及公司有关安全制度和规定。
⑵结合项目具体情况,制定项目的职业健康安全工作实施细则,做好项目安全检查记录,定期向项目经理提供工程安全动态报告。
⑶监督项目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措施组织、实施施工生产,确保安全工作的落实。
⑷督促、指导项目完善安全管理措施,搞好施工现场安全达标,检查、考核措施的落实。
⑸监督项目所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品、施工机具、相关设施的安全状况,对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发出整改通知,并监督复查落实 。
⑹根据施工生产的进度,有责任向施工人员提出当前分部分项工程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并提出预防措施。
⑺检查项目安全管理资料的编制、收集和整理情况。
⑻协助工程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⑼做好与业主、地方安全监理站、监理单位的互相联络,协助项目进行工程安全等级的评定工作。
⑽对新进场工人进行安全知识教育。
⑾项目上督促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⑿监督特种作业持证上岗工作。
⒀在现场设置安全标识。
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加强事故隐患督促整改。
⒂协助上级主管部门处理各种工伤事故。
⒃填写安全日记,做好各种记录,并保存记录。
⒄负责责任范围内的安全记录及管理工作。
4、项目班组长安全职责
⑴认真执行上级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生产规定,对所管理工作范围的安全生产负直接管理责任。
⑵认真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操作规程,针对生产任务特点,向各班组及外包队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履行签认手续,并对执行情况经常检查,随时纠正违章作业。
⑶经常检查所工作范围的作业环境及各种设备、设施的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对重点、特殊部位施工,必须检查作业人员及各种设备设施状况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并监督其执行,做到不违章指挥。
⑷对所管工作范围应用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严格执行申报、审批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停止使用,并上报项目经理。
⑸发生工伤事故及未遂事故、重大环境因素要立即上报,并保护事故现场,配合事故调查。
⑹支持安全监督员的工作,认真听取、积极整改安全监督员和作业人员提出的整改意见和建议。
四、防违章措施和手段
一、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实施措施
1、危险源识别、评价与更新
在工程开工前,对现场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建立危险源台帐,并组织相关人员对所识别的危险源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评价(如采取矩阵法来评价等),评价出现场的重大风险。并制定管理标准和措施。
当现场情况发生变化时,要适时更新危险源台帐,并根据更新的危险源台帐重新评价出重大风险。
2、制定管理措施和标准
对各个分项工程按照任务进行分析,按照人、机、环、管建立危险源识别表,并针对危险源制定管理标准和措施,对管理对象进行提炼,制定管理人安全责任制。
3、制定重大风险应急预案
针对评估出的重大以上风险,制定其相应的应急预案,在应急预案中明确应急准备和响应小组成员及其分工情况、应急联络通讯录、应急准备工作内容、紧急响应程序(包括事故报告程序、紧急救援程序等)、紧急救援方法等主要内容。
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1、安全生产责任制
(1)项目部必须建立健全各级、各职能部门及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装订成册,项目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还应挂墙。
(2)项目部与施工队组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工程各项经济承包合同中必须有明确的安全生产指标,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中必须有明确的安全生产指标、有针对性的安全保证措施、双方责任及奖惩办法。
2、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1)建立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必须与下达施工任务同时进行。各工种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技术交底,固定作业场所的工种可定期交底,非固定作业场所的工种可按每一分部(分项)工程或定期进行交底。新进场班组必须先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再上岗。
(2)安全技术交底内容应包括工作场所的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等,既要做到有针对性,又要简单明了。
(3)安全技术交底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双方履行签字手续。
3、安全检查
(1)项目部必须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明确检查方式、时间、内容和整改、处罚措施等内容,特别要明确工程安全防范的重点部位和危险岗位的检查方式和方法。检查次数公司每月不少于一次,项目部每月不少于三次。
(2)各种安全检查(包括被检)做到每次有记录,对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做到定人、定时、定措施进行整改,并要有复查情况记录。被检的必须如期整改并上报检查部门,现场应有整改回执单。
(3)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必须如期完成,并上报公司和有关部门。
4、安全教育
(1)建立公司和施工现场的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和档案,明确教育岗位、教育人员、教育内容。
(2)建立现场职工安全教育卡。新进场工人须进行公司(72学时)、项目部(32学时)、班组(24学时)的“三级”安全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操作岗位。
(3)安全教育内容必须具体,有针对性。
5、班前安全活动
(1)施工现场应建立班组班前安全活动制度。
(2)班组应开展班前三上岗(上岗交底、上岗检查、上岗教育)和班后下岗检查,班前必须进行危险源辨识活动。
(3)班组班前活动和检查、讲评活动等应有记录并有考核措施。
6、特种作业持证上岗
(1)施工现场必须按工程实际情况配备特种作业人员和中小型机械操作工,建立特种作业人员和中小型机械操作工花名册。
(2)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有关部门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操作证应按规定年限复审,不得超期使用。
(3)中小型机械操作工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公司可自行组织培训),考核发证工作由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实施。
7、 安全标志
(1)安全标志应按图挂设,特别是主要施工部位、作业点和危险区域及主要通道口均应挂设相关的安全标志。
(2)施工机械设备应随机挂设安全操作规程牌。
(3)各种安全标志应符合国家《安全标志》的规定,制作美观、统一。
三、安全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安全工作是矿山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它与工程质量紧密联系,相辅相成。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和“三不生产”的原则。要教育全体职工牢固树立安全质量意识。建立以企业法人代表总负责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坚持现场安全质量检查制度,现场安全质量评估制度。形成专业管理与群防群治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保证体系。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群众性的安全网和安全监督岗制度,坚持安全活动周制度,严格执行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措施。严格遵照《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和各工种岗位责任制进行施工。
1、凡从事本工程作业的职工及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各自专业施工安全规程,所有施工人员,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要牢固树立“施工必须安全”的思想,科学管理,讲求实效,以确保施工顺利完成。
2、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及《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
3、建立项目部安全保证体系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建立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做到依法办事;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安全事故发生的能力;及时开展安全大检查,消除隐患;建立安全组织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在施工中严格执行。在生产时本着“抓生产必须抓安全,不安全不生产”的指导思想。按照“五项”(综合治理、管生产必须管安全、一票否决权、从严治理、标准化管理)原则。
(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安全副经理为副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有专职安全负责人组成立安全部门对本工程进行安全的监察和管理工作,并配备专职安全员,同时在每个班组内设置安全员,从而形成一个安全保证体系。
(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主要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施工的方针政策、法令、规章制度和上级有关规定,组织和推动施工中的安全工作。
(3)专职安全员的职责是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安全施工的规定,推动和组织安全工作,在业务上接受上一级安全管理部门的领导。
(4)班组安全员协调班长组织安全活动,进行现场安全检查,组织班组学习安全规程、制度及上级颁发的有关文件,对不遵守规章和制度的人员进行批评和教育,指导班组人员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等。
(5)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群众性的安全网和安全监督岗制度,坚持安全活动周制度,严格执行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措施。
4、经常开展安全检查
项目部每月组织一次安全大检查,每旬组织一次由各部门参加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指派专人限期处理。
5、编制施工作业规程,并严格监督、贯彻执行,建立各工序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张贴、悬挂。
6、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遵守劳动纪律。
7、建立健全职工安全技术培训机制,加强对职工的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水平和安全思想意识,确保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切实保证安全生产。
8、制定和落实各岗位和各工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责任。
9、提高安全技术和安全设施装备水平,向本质安全化施工迈进。
10、把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管理。
11、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现场管理,严格规范管理、施工、操作行为,积极推进本质安全化、质量标准化、施工文明化。
12、加强通风工作,瓦检员检查瓦斯浓度符合规定的情况下,方可进行下步工作。
13、坚持班前会的安全教育形式,树立在安全管理工作方面人人有现的思想,提高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意识,使员工们主动参与监督安全工作。在作业过程中能够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自觉执行安全技术措施,有义务提出健全安全防范措施的合理化建议,有权利监督作业过程中发生或发现的违规行为,并制止其继续发展,使安全管理工作达到人人参与的目的。
14、所有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安全规程进行操作,不得违章指挥,违章操作。不得违犯劳动纪律,服从指挥,坚守岗位。
15、搬运时,人人要量力而行,几个人一起搬运一台设备时,要同心同力,思想集中,在吊卸较大的重物时,由专业起重工统一指挥。
16、井上、下联络信号,必须清晰、准确无误。
17、加强运输车辆的管理,施工用车辆必须符合交通安全规定及车辆完好标准。强化驾驶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使经济利益与安全责任制、自我行为与法律挂钩,加强对驾驶人员的安全思想教育,使其自觉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自我完善安全预防设施,保证车辆安全运行。
18、加强监督管理机制,队长、安检员应每班班前对参加作业车辆进行井外安全常规检查,定期在井下进行抽检,达到安全管理工作受控的目的。
19、用车运输设备、材料时,严禁非驾驶员开车,严禁客货混装和超载,材料搬运、管道运输不得超高、超宽、超长。下长材时,必须进行捆绑牢固。
20、卸下的设备应垫好,防止滚动伤人和碰坏设备。
21、所用的手动和可携式的动力工具和设备在使用前都应检查,不合格的工具绝对不能使用。
22、井下使用焊接和气割工作时,要有安全措施,并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结束后应仔细清理现场方可离人。
23、加强机电设备的管理,定期检修,按制度维护,使机电设备达到操作安全、性能良好,杜绝失爆的要求。在作业过程中严格按规定进行操作,各工种应牢记自己的岗位职责,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24、井下电器设备必须实现“三专两闭锁”,电气设备必须有可靠的绝缘保护、接地保护,检查电器设备时,严禁带电作业。
25、临时用电必须按照工程施工用电安全要求进行接线审批。
26、电器操作,严格按电工操作安全规程进行操作。
27、停送电操作,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申请批准。
附:安全保证体系图。
第一节 编制依据
一、编制根据国家能源集团包头能源万利一矿2023年—2024年矿务工程招标文件、图纸及其答疑。
二、验收规范、规程及质量标准
《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 5009—94)
《煤矿井巷工程施工规范》(GB50511-2010)
《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3-2010)
《煤矿井巷工程施工标准》GB/T50511-2022
《煤矿建设安全规范》AQ 1083-2011
三、施工安全管理规范、规程及规定
《煤矿安全规程》(2022版)标准执行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万利一矿工程施工设计图》
《煤矿防治水规定》
《压风自救系统、空压机及配套设备操作规程》
《风险管理手册》
《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AQ1020-2006》
《煤矿井下供电的三大保护细则》
《煤炭工业设计规范》(GB50215-2015)
《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指南》
《煤矿安全工程设计》
国家及行业关于工程建设现行的工程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条例。
第二节 编制原则
一、建设总体目标
根据本工程特点和工程的重要性,我们组织施工的指导思想是科学管理,严格要求,文明施工和采用先进的施工手段。
集中技术熟练的施工队伍,以项目法施工管理为基础,认真贯彻执行公司质量方针,围绕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四大目标,优质、高速地完成本工程施工任务。
项目经理部结构将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领导班子,具有丰富的理论、施工经验。形成以理论指导实践,能吃苦耐劳,能打大仗硬仗的强有力的组织管理班子。
二、安全目标
安全目标:一般轻伤率控制在1‰以下,杜绝一切重大、死亡事故。
为了达到此目标,我们结合本工程实际,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责任制,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坚持实行标准化管理,项目经理部、施工队设专职安全员,班组设兼职安全员。各项经济承包有明确的安全指标和包括奖惩办法在内的保证措施。签证各级安全责任制。
三、质量目标
本工程的质量目标:合格。
保证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诺和投标承诺。
分部分项工程合格率100%。
质量目标分解:
单位工程质量观感达到“好”,且质量控制资料、分项工程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完整。
单位工程分部工程的质量观感均达到“好”,且质量控制资料、分项工程的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完整。
分部工程所包括的分项工程质量合格,检验批验收记录完整。
检验批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质量检验合格。
四、工期目标
计划安排合理施工过程控制、多专业施工配合、进度计划控制、与各方的协调等方面管理出发,发挥我公司综合实力,统筹兼顾,总体部署,以确保工期目标的顺利实现。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按期完工。
五、环保目标
在组织施工中,认真贯彻执行关于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各项规定,严格按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执行,确保文明施工。
自临时设施建设至现场施工、工程竣工全过程,项目安全、文明施工领导小组严格按安全、文明施工的评分标准要求进行管理,以保证实现“优良样板工地”目标。
工程竣工验收后,确保在10天内撤场,并恢复原占用的施工场地。
六、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目标
从业人员定期健康体检率100%;从业人员职业健康合格率100%;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监测率100%;无职业病发生;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率100%。
- 文明施工目标
按国家及建设部有关规定执行,做到依法施工,文明施工,杜绝违法施工、野蛮施工事件发生。
做到现场布局合理,施工组织有序,材料堆码整齐,设备停放有序,标识标志醒目,环境整洁干净,实现施工现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确保达到项目建设工地标准化管理达标工地。
现场配备简单的急救及医疗设备。
营造良好的文明氛围,具体包含文明教育宣传、综合治理结果、娱乐宣传以及班组建设。
八、施工部署、施工方案、方法、工艺先进科学,符合环保要求。
九、加强施工管理,控制工程造价。
本工程施工按照我单位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进行程序化管理,结合本工程特点详细制定管理程序及实施计划。施工管理的指导思想是:“安全保工期,优质创信誉,管理求效益,全面争第一”。反应在实施过程中的实质工作表现是:突出“加强”两个字,加强安全教育、加强现场安全施工;狠抓一个“实”字,人员、机械落实,施工组织落实,各项管理务实;立足一个“先”字,开工及进度率先,安全生产工程质量争先。质量管理按ISO9001质量保证模式进行,以“高起点、严要求、创全优”作为在本工程中实现“严格执行标准,追求行业一流,竭诚优质服务,全面信守合同”这一质量方针及标书中所制定的质量目标的指导思想,全面实施投标书所制定的质量保证措施,对质量责任实行法人负责制和项目经理负责制。安全管理实行项目经理、工程队长、生产班级三级责任制,重点确保班组安全,最终实行标书所制定的安全目标。按上述总体思路作为编制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的指导思想。
第二章 工程概况
第一节 工程概述及工期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次招标的工程主要为井下砼底板、管路安装工程。砼底板工程包括砼底板、清淤泥、铺垫石子、人工起底;安装工程包括¢108管路安装、¢159管路安装、铺设高压电缆等。 具体为:
- 招标工程量
2、安装工程:安装¢108管路安装112000m;安装¢159管路安装8000m;铺设高压MYPTJ3*50mm²电缆8000m;铺设高压MYPTJ3*185mm²电缆4000m;回收高压MYPTJ3*50mm²电缆8000m。
二、工期
国家能源集团包头能源万利一矿2023年—2024年矿务工程(1标段)计划工期为签订合同之日起-2024 年 12 月 31 日。
第三章 施工方案及工艺
第一节 施工前准备工作及要求
一、准备工作
1.按照包头能源、万利一矿和我公司相关规定要求地面场地布置、临建搭设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统一要求、统一部署、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行。
2.组织施工人员对施工组织设计及其他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学习并考试,对带班队长、班组长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3.从甲方处领取相关的支护材料及其他辅助材料,办理入井相关审批手续。
4.对施工使用的工器具进行相关性能的检查、准备。
5.组织施工人员熟悉井下施工环境。
二、施工条件
该工程砼底板工程、安装工程均采用机械化完成。
- 施工要求
第二节 砼底板施工方案
一、准备工作
1.组织施工人员对施工组织设计及其他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学习并考试,对带班队长、班组长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2.储存一定数量的材料。
3.组织施工人员熟悉井下施工环境。
二、施工条件
该分项工序是在巷道形成的条件下进行。
1.依据测量人员所放设巷道腰线进行巷道清理淤泥及杂物、如遇巷道局部需调整或调坡,涉及需起底、垫底时,根据实际情况和甲方具体要求施工,确定水沟凿岩深度和宽度。
2.以巷道腰线,按施工图纸设计要求引放好模板支设位置,应注意水沟方位尺寸。
3.根据标准要求,结合实际,一次模板支设宽度不大于5m。
4.水沟模板和底板模板支设保证与巷道腰线平行。
5.确保模板接缝的严密及支撑的稳固以防漏浆、跑模;同一条平缝上的“U”型卡,不宜向同一方向上卡。
6.如需预埋,预埋件必须位置准确,安放牢固。
7.料场配料、搅拌严格按设计配合比上料、拌料;对于水量的控制(采用定量容器加水控制);
8.对于原材料上料前,用专用筛网进行过筛、清除杂物等;
9.砼搅拌要均匀,保证砼塌落度控制在30mm~50mm;确保砼质量;
三、施工工艺
整体流程为:放线→调坡(横向坡度、纵向坡度)→清理淤泥→标高复核→垫底→模板安装→模板验收→摊铺混凝土→振捣→提浆抹面→拉毛→补边、补水沟→养护。
四、施工方案
1.清理淤泥、垫底招标文件在摊铺混凝土之前,需要垫底处先将淤泥清到实底,再实测巷道高度进行垫底。如巷道高度达不到要求则进行起底处理,起底厚度小于300mm的必须人工处理;厚度大于300mm 的用起底机起底处理,起底超挖厚度不得大于200mm。对于垫底在10cm 之内用2-4cm 碎石做垫层、10-15cm 用 3-7cm 碎石做垫层,超过 20cm 用砂浆片石做垫层,砂浆片石必须浇灌饱满、片石必须立茬。
2.模板安装
(1)根据设计及施工要求选用相应规格的模板,为了保证底板平整度一次
支模长度不小于100米,非水沟侧底板高于水沟侧底板50mm,防止巷道积水,
双边支模。
(2)模板的支撑及固定:模板的固定,采用50mm*50mm小木方顶棍配合使
用固定。钢模必须要求边线平直,以保证成形砼的厚度和平整度,同时也为保证
成型砼和排水沟的线条的顺直。
(3)支模要求:在机掘硬底板上架设,架设模板部分必须处理平整以确保
所施工砼底板在巷道的厚度和平整度,为保证路面平整度和施工方便,支模宽
度为5.0米,边沟留设不得大于0.4米。
3.砼底板混凝土选用商砼
4.混凝土的摊铺混凝土摊铺前,对基础的处理必须符合要求,并对模板的轴线位置,标高、坡度、混凝土的厚度进行检验复核,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施工;混凝土的摊铺应保证均匀性,密实性及结构的整体性。
5.混凝土的振捣
振捣机械选用 ZNF50 型气动手持内部振动器和振动梁震动。
- 操作方法
- 振捣点的布置
振捣点的布置图
6.抹面、拉毛
混凝土路面提浆后,用震动滚子拉平,然后用抹子抹平,抹面不能出现明显的坑洼及波浪;拉毛时要等到泌上的水渗下后,混凝土表面湿润时进行,根据实际情况不可早也不可迟,拉毛的底板要做到条纹明显、规整,不允许出现无规则条纹现象。
7.混凝土养护
井下比较潮湿并基本保持常温,混凝土底板可采用自然养护法,养护时要做
好混凝土底板的保护工作,要专人看管。遇到淋水区域必须用塑料布遮挡混凝土路面,以防止淋水造成的坑洼现象。在所有可能进入混凝土路面的通道口设置“养护期间,禁止通行”警示牌,72小时内严禁上人踩踏和行车碾压。
五、浇筑砼地板施工方案
1.施工工艺:施工准备(巷道形成、安全等具备施工条件) →底板处理(清淤泥、局部拉底、垫底)→底板联合检查验收→支模(含水沟)→模板验收(纵向顺直,横向水平)→砼浇筑→养护→竣工验收。
2.施工方法
2.1.采取后退式施工,即由内向外施工,地坪施工每循环段处理长度不小于60m 。
2.2.底板基础整平期间,用装载机配合人工进行清淤泥、杂物,对于底板局部低凹处,先用片石充填找平,当垫层厚度大于200mm时,应采取局部加强措施,即在天然砂砾石中渗入一定量的水泥(按重量比10%拌入水泥)拌合采用人工拌合,人工铺摊,或者用M10片石砂浆充填找平,确保砼底板的承载力。对局部凸起部分的地方必须拉底,拉底采用炮掘,拉底的目的是使纵向减少变坡点,横向保证水平。清出的淤泥及煤(矸)渣及时排出地面。
2.3.底板、基础处理完毕后,必须报请甲方、监理,进行现场核实验收,达到施工规范要求时,然后进行模板安装。
3.模板安装:模板采用定型(槽型)钢模,模板安装时,按放设中线及设计要求尺寸把模板放在基层上,用水平管检查其横向水平高差,同截面内模板高差应小于5mm,纵向应拉线检查,保证50m内边沿顺直,当进行下一循环支模时,纵向拉线点应前移10m,并用巷道中线控制;使两次支模交接处保持顺直。模板校核完毕后,沿模板纵向两侧每隔2m用钢钎打入基层加以固定。为了保证巷道砼底板施工质量,底板沿纵向分两次支模浇筑,确保砼底板的平整度。
4.砼振捣方法:采用振动梁、平板振动器和插入式振动棒,不得碰撞模板、水沟预埋件等,振动棒振捣时应快插慢拔,移动距离一般为350~500,即不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范围,插入深度为200~300,振捣时间为20~30s,使砼不在有下沉泛气泡为止。振捣完后,用刮杠刮平及抹子抹平拉毛,模平中应控制高度及平整度,拉毛中要掌握适当时机,拉毛顺直美观。
5.砼养护
5.1.砼浇筑完毕后12h内进行覆盖,并浇水养护,浇水次数以达到能保持砼表面湿润状态,养护不得少于28d。
5.2.采用钢管、铁丝、木条等搭防水塑料棚进行顶板淋水保护砼;
6.砼工程的质量要求:要求内密外美,不能有蜂窝麻面、裂纹等现象,几何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砼强度试块按要求每50m取样、留制一组,标养;砼的强度检查以28d标准养护试块的抗压极限强度为准,同批试块的抗压极限平均值不低于设计标号。
7.砼铺底质量保证
7.1.巷道铺底在砼浇筑后,必须保证振捣密实,保证配合比操作人员仔细严密配比。
7.2.砼浇筑前及时将基底未洒水或过于干燥的地方进行洒水。
7.3.在砼垫层找平中严格操作、认真找平。
7.4.铺设砼时必须根据所拉腰线掌握砼的铺设厚度,振捣再次拉腰线检查平整度,去高填平后,用木刮杠以水平桩为标准进行刮平。
7.5.由于巷道砼垫层面积较大,必须进行分段进行浇筑,以防止裂缝产生。
7.6.根据设计断面尺寸、中腰线位置,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及要求进行修帮挂线,做好基础底脚的挖设。
7.7.砼铺底顺序:巷道铺砼一次性铺设,铺设宽度为巷道净宽度。
7.8.砼铺底施工时应控制好水灰比,使砼表面润湿光泽,无干斑或滑移流淌现象。
7.9.发现砼表面干燥松散或裂纹时,应及时清除二次浇筑。
7.10.铺底浇筑完毕后应实行每班洒水养护。砼在终凝2h后应洒水养护,同一砼区域内洒水养护期不得少于7d。
7.11.砼铺底工作结束后,必须进行质量复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汇报处理。
7.12.在巷道顶部淋水较大处施工地坪十,必须布置横向水沟,横向水沟使用10#槽钢进行加工,长度为6.5m。
7.13.为保证巷道地坪后期正常使用,特在施工时每隔200m施工一处伸缩隙,宽度为15mm,长度为5m。
7.14.及时采集现场砼掺拌料制作砼强度检测试块(每组60m)。
7.15.砼铺底质量允许误差及基本要求:
7.15.1.铺底上表面至腰线允许误差,合格:-30~+50mm,优良:0~+20mm;
7.15.2.表面洁净,无裂纹、脱皮、和起砂等现象;
7.15.3.坡度符合设计要求,不倒泛水、不渗漏、无积水;
7.15.4.接茬平整误差小于15mm;
7.15.5.表面平整误差小于10mm。
六、施工要求
因掘进巷道遇水底板易泥化,前期投标人在各掘进头后方按照掘进进度和矿方要求紧
跟掘进工作面在行人侧双边支模半断面施工砼底板,宽度能满足掘进期间各工程车安全行
车要求,非水沟侧边沟采用砼材料同样要及时回填并跟紧工作面,施工完毕的砼表面要求干净卫生无杂物。后期待整条巷道掘进完毕后投标人按要求留设水沟单边支模一次性施工剩余半断面砼底板。为了确保砼底板质量,在砼底板前需要清理淤泥并铺垫石子,按清理淤泥,铺垫石子平均厚 0.08m 计入工程量。无特殊情况下砼材料标号均为 C25,砼表面要求拉毛收面处理,纹理清晰,整齐划一。砼底板厚度及水沟留设宽度以矿方设计要求为准。
其他要求
(1)投标人依据混凝土规范、矿方提供的施工图纸组织施工,确保施工进度与施工质
量。
(2)巷道局部底板不平整或无法满足巷道净高要求时,要及时起底处理、平缓过度,
确保符合巷道净高要求,砼底板起伏不大于 3°,局部起底所产生的物料(煤、岩、砼)根据矿方要求分类运输至指定地点。
(3)清淤主要为清除底板淤泥、杂物、垃圾等。清淤必须彻底,清完淤泥后底板见硬
底,符合施工要求。
(4)铺垫石子主要是指砼底板垫层、前后坑洼处路面找平。石子粒径为2-4cm,垫石
子前必须先将底板浮货、淤泥、积水清理干净。
(5)水沟侧模板低于另一侧 30-50mm,保证砼路面积水自流在水沟内,砼表面无积水。
支模后巷道净高度满足设计要求,施工使用模板全部为钢模板。
(6)砼浇筑过程中,必须使用振动棒和振动梁振捣密实,确保砼表面平整、无蜂窝、
空洞、麻面现象。
(7)浇筑完成后砼面要进行抹面并拉毛处理,抹面不能出现明显的坑洼及波浪,拉毛
要做到条文明显、整齐划一。
(8)如遇巷道顶板淋水,必须全断面采取防淋水措施,防护措施不得低于3天,确保砼底板工程质量。
(9)不得一边清理淤泥积水,一边浇筑施工,报验工程量必须大于8小时工作量,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施工。
第三节 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一、准备工作
(一)技术性准备:
1、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阅读图纸及有关资料,熟悉所安装技术要求。
2、审查校核与安装有关图纸。
3、编制施工措施并认真贯彻学习。
4、核对安装有关图纸尺寸,出现问题及时向建设单位汇报。
5、学习各安装部件的质量标准、安全规范等。
6、按施工要求备齐施工工具、材料等。
(二)标高线及十字中心线确定:
由测量人员根据矿方提供的安装管路、电缆标高线放线,同时放出管道支架、电缆钩的位置,放线要准确。
(三)现场准备:
1、认真勘察现场,合理组织施工人员,编制安装施工措施,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对施工所用的临时设施,设备与工具进行准备,联系矿方勘察了解施工现场的风源、水源与电源,布置临时设施与设备。
3、做好各项物资材料、机具准备工作,确保安装按计划顺利进行。
4、与时安排组织人员,在各工序间合理流动,责任到人,责任到岗,确保管路安装工程按期完成。
二、施工条件
该工程是在巷道形成的条件下进行。
三、施工工艺
管路安装:施工准备→定位测量放线→管支架预制加工→管支架、管道及阀门等运输→管支架安装→管道安装→阀门、管件等安装→设置标志标示→管路打压试验→竣工验收。
电缆铺设:激光放线→打眼施工→电缆钩安装→电缆敷设→标准化施工。
四、管路安装施工方案
(1)供水管路安装:从矿方主管道三通直接接出,随巷道掘进延伸管路(预计单头每天掘进 30-40m),每 50 米安设一个 DN100 三通支头,支头为 KJ19 球阀,每 200 米加设一个国标 Z41H-25DN100 闸阀(国标 Z41H-25DN100 闸阀甲供,管路安装的其他材料全部由投标人自备,包括铝制法兰垫环、螺栓等),每 100 米设置管路标识,标明管路规格、用途、长度、载体、流向、管路编号等。包含巷道开口处与大巷管路交汇处必须贴顶制作龙门,龙门制作、管路对接、延管等工作全部由投标人完成。
(2)排水管路安装:从主管道三通直接接出,随巷道掘进延伸(预计单头每天掘进30-40m),排水三通根据现场需要设置(三通支头为 DN40,配 DN40 逆止阀,预计设置 200个,每 200 米加设一个国标 Z41H-25DN100 闸阀,φ159 管路使用国标 Z41H-25DN150 闸阀),管路安装的其他材料全部由投标人自备,包括铝制法兰垫环、螺栓等),每 100 米设置管路标识,标明管路规格、用途、长度、载体、流向、管路编号等。巷道开口处与大巷管路交汇处必须贴顶制作龙门,龙门制作、管路对接、延管等工作全部由投标人完成。
(3)压风管路安装:从主管道三通直接接出,随巷道掘进延伸(预计单头每天掘进30-40m),每 50 米安设一个 DN100 三通支头,支头为 KJ19 球阀,每 200 米加设一个国标Z41H-25DN100 闸阀(国标 Z41H-25DN100 闸阀甲供,管路安装的其他材料全部由投标人自备,包括铝垫、螺栓等),每 100 米设置管路标识,标明管路规格、用途、长度、载体、流向、管路编号等。巷道开口处与大巷管路交汇处必须贴顶制作龙门,龙门制作、管路对接、延管等工作全部由投标人完成。
(4)注浆、注氮管路安装:从主管道三通直接接出,随巷道掘进延伸(预计单头每天掘进 30-40m),每 500 米加设一个国标 Z41H-25DN100 闸阀(国标 Z41H-25DN100 闸阀甲供,管路安装的其他材料全部由投标人自备,包括铝制法兰垫环、螺栓等),每 100 米设置管路标识,标明管路规格、用途、长度、载体、流向、管路编号等。巷道开口处与大巷管路交汇处必须贴顶制作龙门,龙门制作、管路对接、延管等工作全部由投标人完成。
(5)所有管路均为中压管路,管路加工及安装所需要的全部材料由投标人自备,按照永久管路进行安装,管托架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加工,每 3m 一组吊挂,管路与管路间采用铝垫螺栓连接,管路法兰使用 8 组螺栓母连接。
五、电缆铺设施工方案
电缆铺设:在掘进巷道设置配电时铺设动力及风机高压电缆,在掘进顺槽掘至2000 米时铺设动力高压电缆。共计铺设MYPTJ3*50+3*25+3*2.5高压电缆8000米,铺设MYPTJ3*185+3*75+3*2.5 高压电缆 4000 米,回收 MYPTJ3*50+3*25+3*2.5 高压电缆 8000 米。铺设电缆前需吊挂电缆钩,电缆钩吊挂至现有电缆钩下方,MYPTJ3*50高压电缆使用68电 缆钩,MYPTJ3*185高压电缆使用100电缆钩,电缆每1m 一组电缆钩进行吊挂。
六、施工要求
(1)管路安装时,避免出现的划痕、掉漆、变形现象,管路连接紧固,不得出现漏风、漏水现象,管路使用 8 组螺栓连接。
(2)管路安装要平直、紧贴煤帮,尽量保证一条直线,内侧距煤帮不得超过 200mm,距顶板不得超过 200mm。
(3)掘进辅运顺槽标准配置四趟 Φ108 管路,一趟供水、一趟排水、一趟压风管路、一趟注氮管路,胶运顺槽标准配置四趟 Φ108 管路,一趟供水、一趟排水、一趟压风管路、一趟注浆管路。根据工作面涌水量要求,42305 辅运顺槽及42306辅运顺槽铺设Φ159 排水管路。
(4)顺槽管路通过 4 联管托架钩安装,托架眼距离硬化巷道底板高度不低于 1.7m,未硬化过底板的巷道托架眼距离巷道底板高度不低于 2m;回撤通道管路安装要求:辅回撤管路采用管托架贴顶吊挂,排水管路遇倒车硐室口必须安设排水三通,三通支头为 DN40,配 DN40 逆止阀,主回撤及切眼管路采用管托架安装,托架眼距离巷道底板高度不低于1.7m。
(5)帮壁管托架安装要均受力,不得有失效托架,要求每 3±50mm 米安设一个托架,同时必须保证托架螺纹钢插入煤壁长度不得小于 600mm。
(6)压力表安装,供水管路要在供水管路的起点、终点和便于工作人员观察的地方安装压力表(0-4.0MPa),压风管路在顺槽口及工作面末端需安装压力表(0-1.0MPa)。
(7)压风管路末端加设挡板,配备 3 个 KJ19 支头,进水管路末端加设挡板,配备 1个 DN51 支头、1 个 DN25 支头、1 个 KJ19 支头,排水管路每个三通支管的末端处安装逆止 阀,巷道中部水仓对接主排水管路的,三通出口 DN40,需接 DN40 逆止阀,逆止阀要安装在水泵出口处;各分支排水管路对接主排水管路时,要加装逆止阀。
(8)闸阀安装:顺槽管路要在供水管、排水管、压风管每 200 米安设闸阀(国标Z41H-25DN100)一台,辅回撤通道及切眼,在巷道头尾各安设闸阀一台、注浆及注氮管路每 500 米安设闸阀一台。
(9)辅运巷所有管路附件,要紧贴帮壁安装,并进行固定,防止车辆撞坏,胶运巷所有管路附件的安装必须便于操作。
(10)顶龙门安装,要左右超出巷道净宽 2 米,顶板平行贴顶(0—50mm),3 条及 3条以上管路安装时,龙门垂直段、平行段都要紧贴帮壁、顶(0-50mm),相邻 2 根管路边缘距离不得大于 200mm,顶龙门顶部管路要用托架固定锚杆或锚索上,龙门单侧各管路安装三通球阀,便于巷道内连接供排水。暂定顶龙门 22 组,具体以实际施工为主。其中20组 DN100 龙门,2 组 DN150 龙门;DN100 龙门每组 3 趟 DN100 管路;DN150 龙门每组为一趟 DN150 管路。
(11)未尽事宜执行《万利一矿管路安装标准》。
第四章 劳动组织及施工进度计划
第一节 劳动组织
项目部管理人员25名,施工人员配备78人。为了充分利用工时,采用各工种平行作业与顺序作业相结合的作业形式。各工种之间尽可能组织平行作业,即将工作面的工人按生产需要分成若干工种,各工种各负其责,互相配合。详见工作面劳动组织表。
工种 | 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 | ||
早班 | 中班 | 夜班 | |
项目部经理 | 1 | ||
安全副经理 | 1 | ||
机电副经理 | 1 | ||
生产副经理 | 1 | ||
技术副经理 | 1 | ||
技术员 | 2 | ||
资料员 | 1 | ||
预算员 | 1 | ||
材料员 | 1 | ||
安全员 | 1 | 1 | 1 |
施工员 | 1 | 1 | 1 |
质量检查员 | 1 | ||
库管 | 2 | ||
厨师 | 2 | ||
卫生工 | 2 | ||
服务员 | 2 | ||
队长 | 1 | ||
跟班副队长 | 1 | 1 | 1 |
电工 | 1 | ||
防爆车司机 | 3 | 3 | 3 |
砼工 | 8 | 8 | 8 |
安装工 | 8 | 8 | 8 |
防爆装载机司机 | 1 | 1 | 1 |
地面拌料工 | 2 | 2 | 2 |
搅拌机司机 | 1 | 1 | 1 |
电焊工 | 1 | ||
地面维修工 | 1 | ||
看澡堂烧锅炉 | 2 | ||
小计 | 51 | 26 | 26 |
合计 |
103 |
该工程计划工期为17个月,合同签订之日—2024年12月31日,为确保工期、安全、质量,应科学、合理、有序的安排工期。
工期计划仅供参考,如遇国家政策调整或建设方的要求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保证按矿方要求完成任务。
第三节 进度保证措施
本工程要求工期很紧,要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确保施工进度,以总进度网络为依据,按不同施工阶段、不同专业工种分解为不同的进度分目标,以各项技术、管理措施为保证手段,进行施工全过程的动态控制。
1、目标
确保在计划工期内完成任务,力争提前竣工。
2、进度控制的方法:
(1)按施工阶段分解,突出控制节点。
以关键线路和次关键线路为线索,以网络计划中心起止为控制点,在不同施工阶段确定重点控制对象,制定施工细则。达到保证控制节点的实现。
(2)按分部工程分解,明确分项目标。
以总进度网络为依据,明确各个分部工程的目标,通过合同责任书落实分包责任,以分头实现各自的分项目标来确保总目标的实现。
(3)按单位工程分解,确定交接时间。
在各单位工程之间,要进行综合平衡,并强调相互间的衔接配合,确定相互交接的日期,强化工期的严肃性,保证工程进度不在本工序造成延误。通过对各道工序完成的质量与时间的控制达到保证各单位工程进度的实现。
(4)按总进度网络计划的时间要求,将施工总进度计划分解为月进度、每周进度。
3、强化进度计划管理
(1)工程开工前,必须严格根据施工合同的工期要求,提出工程总进度计划,并在对其是否科学、合理,能否满足合同规定工期要求等问题,进行认真细致论证。
(2)在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的控制下,施工过程中,坚持逐月(周)编制出具体的工程施工计划和工作安排,并对其科学性、可行性进行认真的推敲。
(3)工程计划执行过程中,如发现未能按期完成工程计划,必须及时检查分析原因,立即调整计划和采取补救措施,以保证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实现。
4、施工进度的控制
施工进度计划的控制是一个循环渐进内的动态控制过程,施工现场的条件和情况千变万化,项目经理部要及时了解和掌握与施工进度有关的各种信息,不断将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比较,一旦发现进度拖后,要分析原因,并系统分析对后续工作会产生的影响。调整有施工管理经验的人员担任管理工作,并针对技术、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后勤保障工作配置两位项目副经理主抓分项工作。
(1)建立严格的《施工日记》制度,逐日详细记录工程进度,质量、设计修改、工地洽商等问题,以及工程施工过程必须记录的有关问题。、
(2)坚持每天(晚会)的生产会议,由工程施工总负责人主持,各专业工程施工班、组负责人参加的工程施工协调会议,听取关于工程施工进度问题的汇报,协调工程施工外部关系,解决工程施工内部矛盾,对其中有关施工进度的问题,提出明确的计划调整意见。
(3)各级领导必须“一干二观三计划”,提前为下道工序的施工,做好人力、物力和机械设备的准备,确保工程一环扣一环地紧凑施工。对于影响工程施工总进度的关键项目、关键工序,主要领导和有关管理人员必须跟班作业,必要时组织有效力量,加班加点突破难点,以确保工程总进度计划的实现。
5、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
在施工生产中影响进度的因素纷繁复杂,如设计变更、技术、资金、机械、材料、人力、水电供应、气候、组织协调等等,要保证目标总工期的实现,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克服上述影响进度的诸多因素,其中从技术措施入手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
(1)设计变更因素:是进度执行中最大干扰因素,其中包括改变部分工程的功能引起大量变更施工工作量,以及因设计图纸本身欠缺而变更或补充造成增量、返工,打乱施工流水节奏,致使施工减速、延期甚至停顿。针对这些现象,项目经理部要通过理解图纸与业主意图,进行自审、会审和与设计院交流,采取主动姿态,最大限度地实现事前预控,把影响降到最低。
(2)保证资源配置:
A.劳动力配置:在保证劳动力的条件下,优化工人的技术等级和思想、身体素质的配备与管理。以均衡流水为主,对关键工序、关键环节和必要工作面根据施工条件及时组织抢工期及实行三班作业。
B.)材料配置: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要求及时进货,做到既满足施工要求,又要使现场无太多的积压,以便有更多的场地安排施工。项目部建立有效的材料市场调查和采购、供应部门。
C.)机械配置:为保证本工程的按期完成,我们将尽可能地利用车间行车和矿建施工的机械。另外要做好施工机械的定期检查和日常维修,保证施工机械处于良好的状态。
D.资金配备:根据施工实际情况编制月进度报表,根据合同条款申请工程款,并将工程款合理分配于人工费、材料费等各个方面,使施工能顺利进行。
E.后勤保障:后勤服务人员要作好生活服务、材料供应工作,重点抓好吃、住两大难题,工地食堂的饭菜要保证品种多、味道好,同时开饭时间要随时根据施工进度进行调整。
(3技术因素:
A.实行工种流水交叉,循序跟进的施工程序,抢工期间分三班作业。
B.发扬技术力量雄厚的优势,大力应用、推广“三新项目”(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运用GB/T19001:2008国际标准、TQC、网络计划等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或工具为本工程的施工服务。
第五章 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等目标的实现及保障措施
第一节 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安排及施工准备
根据本工程特点和工程的重要性,我们组织施工的指导思想是科学管理,严格要求,文明施工和采用先进的施工手段。
集中技术熟练的施工队伍,以项目法施工管理为基础,认真贯彻执行公司质量方针,围绕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四大目标,优质、高速地完成本工程施工任务。
项目经理部结构将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领导班子,具有丰富的理论、施工经验。形成以理论指导实践,能吃苦耐劳,能打大仗硬仗的强有力的组织管理班子。
一、质量目标
本工程的质量目标:合格。
保证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诺和投标承诺。
分部分项工程合格率100%。
质量目标分解:
单位工程质量观感达到“好”,且质量控制资料、分项工程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完整。
单位工程质量观感均达到“好”,且质量控制资料、分项工程的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完整。
分部工程所包括的分项工程质量合格,检验批验收记录完整。
检验批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质量检验合格。
二、安全目标
安全目标:一般轻伤率控制在1‰以下,杜绝一切重大、死亡事故。
为了达到此目标,我们结合本工程实际,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责任制,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坚持实行标准化管理,项目经理部、施工队设专职安全员,班组设兼职安全员。各项经济承包有明确的安全指标和包括奖惩办法在内的保证措施。签订各级安全责任制。
三、工期目标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项目计划工期参照、执行招标文件工期要求。
四、环保目标
在组织施工中,认真贯彻执行关于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各项规定,严格按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执行,确保文明施工。
自临时设施建设至现场施工、工程竣工全过程,项目安全、文明施工领导小组严格按安全、文明施工的评分标准要求进行管理,以保证实现“优良样板工地”目标。
工程竣工验收后,确保在10天内撤场,并恢复原占用的施工场地。
五、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目标
从业人员定期健康体检率100%;从业人员职业健康合格率100%;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监测率100%;无职业病发生;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率100%。
六、文明施工目标
文明施工目标:万利一矿要求标准。
按国家及建设部有关规定执行,做到依法施工,文明施工,杜绝违法施工、野蛮施工事件发生。
做到现场布局合理,施工组织有序,材料堆码整齐,设备停放有序,标识标志醒目,环境整洁干净,实现施工现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确保达到项目建设工地标准化管理达标工地。
现场配备简单的急救及医疗设备。
营造良好的文明氛围,具体包含文明教育宣传、综合治理结果、娱乐宣传以及班组建设。
七、施工组织机构、队伍的部署及划分
1.组织机构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我公司将把本工程列为公司重点工程。
我公司将选派多次承担过类似工程施工,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具有精品意识的同志任项目经理,选派具有丰富施工经验、作风过硬的骨干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
2.项目经理部的组成
项目经理部主要由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副经理及以下各职能部门组成。
3.项目经理部主要成员岗位职责
3.1.项目经理
遵守国家有关工程建设和城市管理政策法规,执行施工技术管理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履行承包合同。
负责本工程项目部的全面工作,并保证施工合同在本工程项目的全面实施。
主持项目经济成本分析,负责项目上的资金合理使用,负责工程成本责任目标的实现和项目经营合同的各项管理工作。
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协调会议,并组织工程项目内部的各项协调会议。
组织编制和实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计划及技术管理,降低成本,安全生产,坚持文明施工。
按项目部内部分工,分管财务、经营合同和项目人员的政治思想工作,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
组织制定本项目管理规章制度,加强项目管理和班组建设。
3.2.项目总工程师
在项目经理和上级部门指导下,对工程技术质量管理全面负责,是质量的直接责任者。
认真贯彻国家技术标准、规范、规程,执行公司及项目技术质量管理规章制度,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检查。
按项目经理部分工,分管项目工程管理部和施工技术部工作,组织项目工程建立建全项目技术质量管理制度、责任制和质量保证体系以及例会制度,负责全面质量管理和计量工作,处理各种技术质量问题。
主持编制工程项目质量计划和工程质量策划工作,编制项目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参加图纸会审、做好单位工程技术交底及安全施工工作。
制定推广“四新”降低成本措施,参加项目经济活动分析,提高技术管理水平。
领导项目工程管理部和施工技术部管理及质量、安全、试验、计量测量部门工作,确保项目技术、质量、效益指标的完成。
组织参加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安全和创标准化文明施工工地的检查,确保本工程项目达到工程验收一次合格,达到优良标准。
3.3.项目副经理
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分管机械材料部、安全保卫部、办公室工作并直接负责工程施工计划落实,并在质量、工期、安全、成本等方面负责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使生产顺利进行。
认真熟悉图纸,严格按设计图要求、施工组织设计和规范、规程组织工程施工,搞好劳动力、材料、机具设备的合理安排和使用,杜绝返工、浪费,保证工程质量、合同工期的实现,提高工程综合经济效益。
搞好安全生产现场管理,争创标准化文明工地,坚持安全生产,杜绝重大伤亡、火灾及设备事故的发生。
领导并参加工程项目进度、安全和创标准化文明工地的检查,并主持各项评比工作,负责组织制定相关奖惩制度,确保工程项目按期一次性交验合格。
八、总体施工安排及主要阶段工期
1.总体施工安排
根据我方对施工现场目前的状态以及立项的必要性的了解,确定该工程列为我公司的重点工程,突出重点,确保总体工期目标,展开全标段的施工组织安排。
在本标段的施工组织上,项目经理、副经理及技术负责人由我公司从事过类似工程的有丰富经验的人员担任。
2.主要阶段工期
根据招标工程范围、工程性质、井下巷道布置情况以及条件,从整体工期安排:我方将喷砼、砼底板两大项目的转接点处作为关键性工期控制节点;
从分项工期安排:我方将喷砼、砼底板作为关键工序;
从实际实用性考虑安排:我方将运输巷道、通风巷道作为重中之重工序。
九、施工准备
1.施工动员
召集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召开开工动员大会,从思想意识角度提高参加本工程施工的责任感、荣耀感和使命感,提高施工人员的思想高度和对本工程的认识。
工程开工前,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现行规范、有关本新建工程的建设标准以及建设部等相关部门的各项管理办法与规定。利用施工准备期间,对全体参建员工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施工动员普及率达到100%。
2.施工准备
2.1.人员、机械准备
根据合同承诺成立适合本工程特点的精干高效的组织机构。施工人员及物资设备根据合同承诺及工程施工进度需要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要求,分期分批进入现场,并根据需求随时调整。
施工人员大部分从我公司所在地抽调,其他特殊工种及个别人员从我方在其他即将完工的工地抽调。用于施工的大型机械设备将在开工前由所在地运至施工现场,其它施工设备主要从我方所在地和我方即将竣工的施工现场调整引入。
2.2.技术准备
技术人员将中标后一周内陆续进入施工现场。首批施工人员进驻现场后即开始进行技术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分内业技术准备和外业技术准备。
内业技术准备包括:组织技术人员审核施工图纸,澄清问题;熟悉施工规范、验收标准;核对地形地质资料,研究和优化施工技术方案,编写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临时工程施工设计,编写施工工艺标准、保证措施及施工作业指导书;根据建设单位管理办法,制定本项目技术管理办法。对重点工序制定施工安全方案和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制定质量管理计划,健全项目质量保证体系,成立QC小组,针对质量控制重点开展攻关活动。成立技术、信息中心,对本标段工程重难点施工技术和工艺提前进行专项研究,提出施工方案,建立高技术的信息管理系统并试运行。
外业技术准备包括:现场详细调查、报请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有关人员进行工程交接桩与复测,保护并加密桩点,建立平面与高程控制网。对工程材料料源调查与比选,各种仪器、仪表及设备的调试检验,办理计量合格证书,进行状态标识。建立检测试验中心,配置试验仪器与设备,安装调试;进行原材料取样分析、试验,提出试验报告,做好喷砼混凝土配合比。
2.3.办公室设施准备
迅速搭建生产生活之临时设施,为迅速开工做好准备。租用当地民房和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人员及先遣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10天内达到与建设单位、设计、监理联网办公,形成系统办公能力。
第二节 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一、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我公司的质量方针是“科学管理,信守承诺,精心施工创名牌,为用户提供满意的工程和服务”。
本工程质量目标:合格工程。
二、质量保证体系及组织机构
质量保证体系是按科学的程序运转,其运转的基本方式是PDCA的循环管理活动,它是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把经营和生产过程的质量有机地联系起来,而形成一个高效的体系来保证施工质量达到工程质量的保证。
首先,以我们提出的质量目标为依据,编制相应的分项工程质量目标计划,这个目标计划应使在项目参与管理的全体人员均熟悉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在目标计划制定后,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编制相应的工作标准予施工班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方式、方法的调整,以使工作标准完善。
再次,在施工过程中,无论是施工工长还是质检人员均要加强检查,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以使所有质量问题解决于施工之中,并同时对这些问题进行汇总,形成书面材料,以保证在今后或下次施工时不出现类似问题。
最后,在实施完成后,对分部工程进行全面检查,以发现问题,追查原因,对不同产生原因进行不同的处理方式,从人、物、方法、工艺、工序等方面进行讲座并产生改进意见,再根据这些改进意见而使施工工序进入下次循环。
三、质量保证体系图及组织机构图
二、质量管理岗位责职
根据质量保证体系图,建立岗位责任制和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分工职责,落实到人,保证体系高效地运转,按既定的质量目标圆满地完成施工任务。
1、项目经理
(1)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工程质量管理全面负责,保证项目质量达到创优目标。
(2)建立健全项目内部的各种责任制,明确人员职责,充分发挥参与项目建设人员的积极性。
(3)贯彻执行企业质量方针,组织工程质量策划和质量计划的编制、执行及修改。
(4)合理配置并组织落实工程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员、施工机具设备、物资及资金等),按质量体系要求组织项目的施工生产。
(5))组织工程有关实施人员的培训。
2、项目技术负责人
(1)项目技术负责人是项目工程质量管理的主要责任人,对施工质量的全过程进行管理。
(2)组织编制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审核特殊工序的施工方案,保证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先进性。
(3)制订本工程的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计划,审核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作业指导书或专题施工方案。
(4)指导、协调各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保证每位施工人员都明确自己的质量职责。
(5)负责工程的技术复核工作,参与工程质量事故和不合格品的处理,组织质量事故技术处理方案的编制,并采取措施,预防不合格品的出现;
(6)负责组织重要材料质量检验和试验工作。负责对工程的过程检验、最终检验和试验的组织工作。
(7)负责与质检站、甲方各职能部门的联系,了解技术要求,并作交底和安排。
(8)组织对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进行检查、自评。
(9)安排进行工程图册、文件、资料的分配、签收,保管及日常处理。
(10)开展质量教育,保证公司的各项制度正常执行。
3、质量员
(1)负责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是本工程质量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具体实施各项质量管理工作。
(2)对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进行检查、监督。对每道施工工序都按有关规范、标准进行检验,控制不合格品的产生。负责本项目质量控制措施的落实。
(3)依据专业工程师编制的过程检验计划,编制施工关键工序标识卡,根据工序标识卡对各施工工序进行检查、控制。
(4)严格执行“质量否决权”,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情况有现场处置权,对检查出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并限期整改。
(5)组织制定不合格品的处理方案,并对方案的可行性、实施效果进行验证、监督。
(6)负责分项分部工程的检查验收与项目自评工作。
4、技术员
(1)全面负责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企业和项目部的有关技术管理的规定,负责执行和落实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和措施。
(2)组织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编制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特殊的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并组织实施。
(3)组织参与图纸会审,负责督促检查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整理图纸和技术资料,归档。
(4)组织编制质量保证措施及相应的应急方案,并组织实施。
(5)认真执行质量保证体系中的规定。
(6)参加不合格品的处理方案编制,负责制定、检查、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
(7)负责工程技术文件资料、质量记录的管理和控制。组织技术人员对交工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5、各专业工程师
(1)是专业质量管理目标的责任人和落实人。
(2)参与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计划的编制,编制专业施工方案。
(3)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编制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卡,负责技术复核工作。
(4)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题,督促施工班组作好自检和质检员做好专检工作。随时指出作业班组的不规范操作,对质量达不到要求的,督促其整改。
(5)负责工程技术资料的积累和汇总工作。
6、材料员
(1)全面负责工程的物资供应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政策和企业有关物资管理的规定,确保物资供应满足工程进度和质量要求。
(2)认真贯彻执行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规定,做好材料供应厂家的资格审查工作,对厂家提供的样品组织专业工程师进行确认,并报送总承包方、业主、监理进行审批。
(3)组织对进场材料进行检验,确保进场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
(4)材料进场后,按总图的规划,落实材料现场堆放、保管、挂牌、标识。采取措施防止合格材料进场后出现物理、化学变化,导致材料变形、变质影响工程的使用。
(5)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组织落实施工机具设备进场和退场。
(6)组织编制现场施工机具设备的检查、保养、维修计划,建立现场设备台帐。
(7)定期对施工机具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并随时掌握现场施工设备的运转情况,对出现故障的设备及时组织人员进行修理。确保每台机器均处于最佳状态,保证工程施工的进度及质量。
三、质量控制计划
对质量的控制我们将严格遵循我们制定的质量控制程序对工程质量实施全过程控制,把质量控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事前、事中、事后。通过这三阶段来对本标段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进行有效的阶段性质量控制。
一、事前控制阶段
事前控制是在正式施工活动开始前进行的质量控制,事前控制是先导。事前控制, 主要是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编制《质量保证计划》,制定现场的各种管理制度,完善计量及质量检测技术和手段。对工程项目施工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进行质量检查和控制,并编制相应的检验计划。进行设计交底,图纸会审等工作,并根据本标段工程特点确定施工流程、工艺及方法。对本标段工程将要采用的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均要审核其技术审定书及运用范围。
二、事中控制阶段
事中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是关键。主要有:
1、完善工序质量控制,把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都纳入管理范围。及时检查和审核质量统计分析资料和质量控制图表,抓住影响质量的关键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
2、严格工序间交换检查,作好各项隐蔽验收工作,加强交检制度的落实,对达不到质量要求的前道工序决不交给下道工序施工,直至质量符合要求为止。
3、对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按相应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进行检查、验收。
4、审核设计变更和图纸修改。同时,如施工中出现特殊情况,隐蔽工程未经验收而擅自封闭,掩盖或使用无合格证的工程材料,或擅自变更替换工程材料等,项目总工程师有权向项目经理建议下达停工令。
三、事后控制阶段
事后控制是指对施工过的产品进行质量控制,是弥补。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单位工程,单项工程进行检查验收。整理所有的技术资料,并编目、建档。在保修阶段,对本标段工程行维修。
四、各施工要素的质量控制技术要求和措施
1.施工计划的质量控制技术要求和措施
项目经理部在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阶段性进度计划、月施工进度计划等控制计划时,应充分考虑人、财、物及任务量的平衡,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施工计划,合理配备各施工段上的操作人员,合理调拨原材料及各周转材料、施工机械,合理安排各工序的轮流作息时间,在确保工程安全及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工期抓上去。
鉴于本工程施工难度较大,故在施工中应树立起工程质量为本工程的最高宗旨。如果工期和质量两者发生矛盾,则应把质量放在首位,工期必须服从质量,没有质量的保证也就没有工期的保证。
综上所述,无论何时都必须在项目经理部树立起安全质量放在首位的概念,但工程施工难度大,就要求项目部内的全体管理人员在施工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熟悉施工工艺,了解施工流程,编制科学、简便、经济的作业指导书,在保证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编制每周、每月直至整个总进度计划的各大小节点的施工计划,并确定其保质、保量地完成。
2.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技术要求和措施
施工技术的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决定了施工质量的优劣。发放图纸后,内业技术人员会同施工工长先对图纸进行深化、熟悉、了解,提出施工图纸中的问题、难点、错误,并在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时予以解决。同时,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对在施工过程中,质量难以控制,或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新的施工工艺才能达到保证质量目的的内容进行摘录,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深入研究,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从而在技术上对此类问题进行质量上的保证,并在实施过程中予以改进。
施工班组长在熟悉图纸、施工方案或作业指导书的前提下,合理地安排施工工序、劳动力,并向操作人员作好相应的技术交底工作,落实质量保证计划、质量目标计划,特别是对一些施工难点、特殊点,更应落实至班组每一个人,而且应让他们了解本次交底的施工流程、施工进度、图纸要求、质量控制标准,以便操作人员心里有数,从而保证操作中按要求施工,杜绝质量问题的出现。技术、质量的交底工作是施工过程基础管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内容。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将采用二级交底模式进行技术交底。
第一级为技术经理,根据经审批后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对本工程的施工流程、进度安排、质量要求以及主要施工工艺等向项目全体施工管理人员,进行交底。第二级为施工工长向班组进行分项专业工种的技术交底。
交底必须采用书面确认形式,具体可分如下几个方面:
(1)当项目部接到设计图纸后,负责人和项目经理必须组织项目部全体人员对图纸进行认真学习,并督促建设单位组织设计交底会。
(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毕并送审确认后,由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经理牵头,项目工程师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书面交底,列出监控部位及监控要点。
(3)本着谁负责施工谁负责质量、安全工作的原则,各分管工种负责人(生产经理、施工员、质检员、翻样)在安排施工任务的同时,必须对施工班组进行书面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必须做到交底不明确不上岗,不签证不上岗。
3.施工操作中的质量控制技术要求和措施
施工操作人员是工程质量的直接责任者,故对施工操作人员自身的素质要有严格的要求,在对操作人员加强质量意识的同时,加强管理,以确保操作过程中的质量要求。
首先,对每个进入本项目施工的人员,均要求达到一定的技术等级,具有相应的操作技能,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对每个进场的劳动力进行考核,同时,在施工中进行考察,对不合格的施工人员坚决退场,以保证操作者本身具有合格的技术素质。
其次,加强对每个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自觉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在质量控制上加强其自觉性。
再次,施工管理人员,特别是工长及质监人员,应随时对操作人员所施工的内容、过程进行检查,在现场为他们解决施工难点,进行质量标准的测试,随时指出达不到质量要求及标准的部位,要求操作者整改。
最后,在施工中各工序要坚持自检、互检、专业检制度,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做到工前有交底,工中有检查,工后有验收的“一条龙”操作管理方式,以确保工程质量。
4.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技术要求和措施
施工材料的质量,尤其是用于结构施工的材料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结构安全,故在各种材料进场时,必须要求供应商随货提供产品的合格证或质保书,有必要提供进场许可证的必须提供进场许可证;同时对钢材、阀门等及时做复试和分析报告,只有当复试报告、分析报告等全部合格方能允许用于施工。发现问题立即与供货商联系,直到退货。
对于甲方提供材料,我们同样以以上办法进行严格控制。无论是甲方提供还是自购材料,如不合格,坚决退货,不得在施工现场出现。
为保证材料质量,要求材料管理部门严格按本单位有关文件、规定及相关质量体系文件进行操作及管理。对采购的原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等,均要建立完善的验收及送检制度,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现场,更不允许不合格材料用于施工。
在材料供应和使用过程中,必须做到“四验”、“三把关”。即“验规格、验品种、验数量、验质量”、“材料验收人员把关、技术质量试验人员把关、操作人员把关”,以保证用于本工程上的各种材料均是合格优质的材料。
5.施工中的计量管理技术要求和措施
计量工作在整个质量控制中是一个重要的措施,在计量工作中,我们将加强各种计量设备的检测工作,按要求对各操作程序绘制相应的计量网络图,使整个计量工作符合国家的计量规定的要求,使整个计量工作完全受控,从而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1)技术组负责本项目所有计量器具的鉴定、督促及管理工作。
(2)现场计量器具必须确定专人保管、专人使用。他人不得随意动用,以免造成人为损坏。
(3)损坏的器具必须及时申报修理调换,不得在失效下工作。
(4)计量器具要定期进行校验。
6.质量记录
(1)项目部在施工全过程中积累的原始记录和资料,均按规定分册填写、汇总。
(2)设专职资料员定期收集各横向部门、分包单位提供的各类表格和资料,按要求归档、装订,供监理和质监站检查。
四、质量控制的目标
质量体系建立和完善后,如果没有资源、要素作为保证,体系的运行就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必须对施工过程的五大要素的保证措施进行明确和落实。
一、劳动力的保证
施工中人的因素是关键。无论从管理层到施工作业层,人的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根据项目的情况,我们拟采取以下保证措施:
1、做好宣传工作,使全体施工人员牢固树立起“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质量意识,确保工程质量创优目标的实现。
2、选派优秀的工程管理人员和施工技术人员组成项目管理班子,实施和管理本工程。同时选派技术精良的专业施工班组,配备先进的施工机具和检测设备,进场施工。
3、选派技术精良的专业施工班组,进场施工。
4、建立完善的质量负责制,使每位参与本项目施工的人员都明确自己的质量目标和责任,使工作有的放矢。
二、施工机具、检测设备的保证
现代化的施工,机械设备的装备率越来越高,施工的速度及质量对施工机械的依赖性也越来越高,现场设备的装备情况、设备的先进性及设备的完好性,对工程施工的质量影响越来越大。
1、建立施工机械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及各种机械操作规程,对现场的机械做到定人定机的管理,对每个人的职责进行明确,保证现场机械的管理处于受控状态。
2、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组织施工机械进场,对所有进场的机械进行检查,并进行全面的保养,掌握各机械的性能状态,建立现场机械台帐。
3、施工期间,定期对施工机械进行检查,随时掌握现场机械的使用情况及机械的状态情况。确保机械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为施工生产服务,并使现场的机械得到充分的利用。
4、对出现故障的机械,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如无法短时间内修复,满足不了施工的需要,应立即组织新的机械进场,以满足现场施工的需求。
三、材料的优质保证
材料质量的保证是整个工程质量保证的一个先决条件,因此对材料质量的控制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工程材料选用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内在质量及产品的外观质量,为确保工程所用材料的质量,材料将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确定。
1、乙供材料、设备在呈报业主、监理审批之前,先对厂家提供的样品由项目专业工程师进行自审,在自审合格的基础上再呈报。编报程序如图所示。
乙供材料设备编报程序
2、甲供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甲供材料在安装前进行验收,并对其进行外观、材质、规格等的检验,如不符合要求,应向业主、监理代表提出,在得到处理意见后方可使用。如甲供材料在安装后在进行系统试验或进行系统调试时,发现材料不合格时或设备运行有异样时,则及时通知业主、监理对材料进行调换或建议通知供货厂家派人对设备重新进行调试至正常。
其控制流程如图所示。
甲供材料控制流程
3、材料进场后使用前质量保证措施
(1)材料在使用前按设计要求核对其规格、材质、型号,材料必须有制造厂的合格证明书或质保书,材料的运输、入库、保管过程中,实施严格的控制措施,每道工序均有交接制度。
(2)材料的入库后实行标化和分类、分规格堆放及管理,同时防止变形,防止受潮霉变等措施,材料出库检验和办理领用手续。
(3)材料出库后,在施工现场妥善保管,存放地点安全可靠,如材料堆放的场地可能产生积水,在下面必须垫上枕木。材料堆放要求整齐,并挂上标识牌。
(4)材料使用前进行严格检查,包括外观检查、附着物的清除。
(5)对不合格材料的控制。一旦发现材料不能满足或可能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将其与合格材料相隔离,在自检过程中如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整改。
(6)对发出的材料要进行建档跟踪,重要材料的使用部位要处于可追溯的受控状态。
五、根治质量通病、确保合格竣工的措施和手段
一、目的
确保工程使用的各种材料,施工过程中的半成品和最终产品符合国家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及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满足国家、行业、地方政府主管部门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和甲方要求。
二、职责
项目经理部在编制《项目质量计划》时,同步编制施工过程各阶段的监视和检测计划。
三、监视和检测工作程序
1、入场物资的监视和检测
(1)应进行监视和检测的材料是:钢材、电缆、高压电气设备、桥架、 阀门。
(2)原材料、半成品进场后,由库管员按“物资计划”的有关要求进行验质、验数、验材质合格证与产品说明书。满足上述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2、施工过程的监视和检测
(1)质检员按规定对工序产品(皮带硫化头、各种阀门、强度螺栓等)抽样送检,未经检验或经检验为不合格时,不得进入下道工序。
(2)隐蔽工程应经现场监理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
(3)检验批、分项工程的监视和检测
3、单位(子单位)工程的监视和检测
(1)单位(子单位)工程竣工验收,按合同要求在验收前应全部完工,不得漏项。
(2)单位(子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前,由项目经理组织工程、技术、质量等部门进行自查,符合设计和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后填写《竣工报告》,在验收前一周内通知局相关部门。
(3)总部工程部接到项目经理部上报的《竣工报告》后,组织质量、技术部门进行复检(观感质量评定),初验合格后,在《竣工报告》上签字盖章,由项目经理部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竣工报告。
(4)项目经理部配合建设单位做好工程备案工作以及工程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
4、监视和测量记录
(1)产品实现过程中的监视和检测均应做好记录,加以保存。
5、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
(1)原材料不合格的识别和处置
a经试验发现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进场原材料,项目物资部门根据项目经理部不合格品控制主管责任部门发出的“不合格品通知单”或进场原材料的外观检查等不合格情况,实施处置并填写不合格物资处置记录。
b本单位材料部门、技术部门、质检部门负责对进场不合格的原材料进行识别,并决定采取的处置方法。
c不合格品在没有决定处置方法以前,库管员不得发放适用,并对不合格品进行明确标识,有条件时应予以隔离。
d 项目物资部负责人对不合格物资的处置进行监督。
(2)加工半成品不合格的识别和处置
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员、质检、材料等相关人员对预制构件加工、铁件加工、预埋件等加工半成品出现的不合格品进行识别,并决定采取的处置办法,如:返工,以达到规定的要求;报废。
(3)工程质量不合格的识别和处置
a工程质量不合格品的识别
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经监视和测量发现不合格品后,按不合格品性质的定义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会同有关人员进行确认。
b工程质量不合格品的处置
“一般不合格品”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评审结论意见,组织有关人员提出处置办法并监督实施。
处置办法分为三类:返工、返修、或不经返修作让步接收。不合格品控制应做到:
不合格检验批不予验收,且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并由本单位各级质量部门或项目质检员签发整改通知;
六、工程质量保证制度
序号 | 制 度 | 内 容 |
1 | 技术交底制度 | 每个工种、每道工序施工前要组织进行各级技术交底。包括项目总工对工长的技术交底和工长对班组长、班组长对作业班组的技术交底。各级交底以口头进行,并有文字记录。 |
2 | 样板制度 | 每个分项工程或工种(特别是量大面广的分项工程),都要在开始大面积操作前做出示范样板。统一工艺标准操作要求,实现质量目标。样板末通过验收前不得进行下下一步施工。 |
3 | “三检”制度 | 在施工中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的制度 |
4 | 施工挂牌制度 | 项目负责人、各工序工种负责人、特殊岗位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
5 | 质量否决制度 | 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分项、分部工程必须进行返工。对达不到质量目标要求的分项工程流入下道工序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
6 | 成品保护制度 | 应当象重视工序的操作一样重视成品的保护,否则,造成损失由下道工序操作者及管理人员负责。 |
7 | 质量例会制度 | 项目质量部负责人每周召开质量例会,对上周工程施工质量状况作一全面总结,对将要新开始的分项工程进行技术准备,指出应注意预防的质量通病,提出预控措施。 |
8 | 质量奖罚制度 | 实行奖惩公开制,制定详细切合实际的奖罚制度和细则,贯穿工程施工全过程。对严格按质量标准施工的班组和人员进行奖励,对未达质量要求和整改不认真的班组进行处罚。 |
9 | 质量文件记录制度 | 各类现场操作记录及材料试验记录、质量检验记录等要妥善保管。特别是各类工序接口的处理,应详细记录当时的情况,理清各方的责任。 |
10 | 不合格品的处理制度 | 凡原材料、半成品或构件等检查不合格时,要及时进行登记、标识、清退出场、绝不使用;凡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主控项目不合格品”必须按标准要求重做,绝不心慈手软,轻意通过。 |
11 | 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制度 | 施工组织设计必须按照质量管理文件的要求进行审批,才能生效实施。 |
12 | 技术复核、隐蔽工程验收制度 | 技术复核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技术复核计划,明确复核内容、部位、复核人员及复核方法;凡分项工程的施工结果被后道施工所覆盖,均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隐蔽验收的结果必须填写在“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内,作为档案资料保存。 |
13 | 计量器具管理 | 现场计量器具必须确定专人保管、专人使用。他人不得随意动用,以免造成人为损坏;计量器具要定期进行校对鉴定,严禁使用无证量具。 |
14 | 一次通过验收制度 | 要求作业班组必须加强自检,保证工长和质量员一次通过验收,达到监理一次验收通过,避免返工,返修出现。 |
15 | 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 项目部设专职资料员,施工全过程中积累的原始记录和资料,均按省市规定的质量管理及施工竣工验收综合资料、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资料、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及主要功能抽查资料、竣工图部分中,各类统一表格填写、汇总的。 |
16 | 回访维修制度 | 根据建筑法、建筑工程管理条例及施工合同对工程进行回访维修。 |
第三节 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一、工程管理目标
本工程的管理目标是:万利一矿安全文明工地要求等级标准。
二、安全管理体系
我公司拥有系统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和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保证现场的施工安全文明施工,减少或者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工程顺利地进行施工。
三、安全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的安全保卫制度,严格执行总公司安全岗位责任制。
2.本工程设项目经理兼安全生产负责人,下设专职安全员一名,负责检查督促安全施工检查,防患于未然。
3.健全施工现场安全施工设施,“三宝”利用及“四口”防护落实到操作者的心中,项目经理的各项决策,工程施工方案的选择等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
4.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制定出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电气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治安、防火、防爆制度、安全交底制度、安全技术措施等。
5.由项目经理组织安全人员及各职能部门定期抽查安全生产情况,发现隐患,及时定人员、定措施、定时间落实解决,事后检查。
6.机械设备进场后,经主管部门与矿方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使用前进行试运行。
7.现场临电系统按三相五线制,3级漏电保护系统配置,在装修阶段,室内施工照明采用220V电压供电。
8.施工现场有从事明火操作的人员,事先向安全员开动火证,提出用火申请,制定防火措施。
9.施工现场杜绝现场施工人员吸烟,进入施工现场按规定要求佩戴好安全帽。
10.从事各项施工的操作人员一律遵守本岗位安全职责,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11.污泥泵房地下室顶板设备安装口处,沿外围设防护栏杆安全网封闭。
12.做好周一教育,周六检查工作及新工人入厂三级教育,增强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
四、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1.组织措施
1.1.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严格执行煤矿井巷工程施工有关规范、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对施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
1.2.建立健全以项目经理为主要安全生产责任者的各级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安检组、安全网员的安全监督作用,做到层层落实,实现下级对上级负责,逐级联保安全责任制,对现场24小时不失控,对施工中出现的安全质量问题,及时采取跟踪解决措施,杜绝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
1.3.严格执行一工程一措施的管理制度,单位开工前将工程特征、技术要求、施工程序、操作要求和达到的质量标准及安全注意事项等,认真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切实贯彻执行。
1.4.在编制施工作业计划的同时,要编制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下发至班组,组织认真学习。
1.5.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不安全的事故隐患,杜绝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对重点作业场所应悬挂安全警示标志。
1.6.坚持每周一次的安全质量检查活动,严格执行各岗位的交接班制度。
1.7.做好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合理安排场内临时设施,确保场地内排水沟畅通,施工通道符合安全畅通并认真维护。
2.场外临时用电管理措施
2.1.建立现场临时用电检查制度,按照现场临时用电管理规定对现场的各种线路和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并将检查、抽查记录存档。
2.2.本工程电缆敷设在基坑周边,直接敷设的深度不应小于0.6m,并在电缆上下各均匀敷设不小于50mm厚的细砂。然后覆盖砖等硬质保护层。
2.3.施工机具、车辆及人员,应与内、外电线路保持安全距离,达不到规范规定的最小距离时,必须采用可靠的防护措施。
2.4.配电系统必须实行分级配电,即分为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和开关箱三级,现场内所有电闸箱的内部设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箱内电器必须可靠、完好,其选型、定值符合有关规定,开关电器应标明用途。电闸箱内电器系统须统一式样、统一配置,箱体统一刷涂桔黄色,并按规定设置围拦和防护棚,流动箱与上一级电闸箱的联接,采用外插联接方式。
2.5.独立的配电系统必须按部颁标准采用三相五线制的接零保护系统,非独立系统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接零或接地保护方式,各种电气设备和电力施工机械的金属外壳、金属支架和底座必须按规定采取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护。
2.6.在采用接地和接零保护方式的同时,必须设两级漏电保护装置,实行分级保护,形成完整的保护系统,漏电保护装置的选择应符合规定。
2.7.各种高大设施必须按规定装设避雷装置。
2.8.电动工具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工具的电源线、插头和插座应完好,电源线不得任意接长和调换,工具的外绝缘应完好无损,维修和保管由专人负责。
2.9.地面施工场地室内临时照明采用36V安全电压,一般场所的照明应在电源侧装设漏电保护器,并应有分路开关和熔断器,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和金属支架必须作保护接零。
第四节 现场突发事件应急措施
1、编制目的
为了能在矿井建设施工过程中有效的预防和防治灾害的发生以及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地控制事态的发展,有效地组织抢险救灾,最大限度地保护现场人的生命安全,防止事故的扩大蔓延,保障人民的生命和国家的财产安全,努力使事故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特编制本预案。
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消防法》及国务院302号令等有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基本方针,制定本预案。
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矿建企业发生的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包括大型设备安装、提升运输、火灾、水灾、瓦斯、防片帮及井筒防坠等。
4、应急工作原则
事故救援应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煤矿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矿井专业救援队伍应急救援第一响应者的作用,会同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协同应对,将日常管理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
5、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5.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5.1.1为保障重大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预案的高效有序实施,项目部成立应急救援机构,应急救援体系要时刻处于高度戒备状态,保证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时能够随时迅速高效启动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5.1.2项目部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领导组,组长由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安全、技术的担任,成员由项目部各组室负责人组成,办公室设在项目部。
5.1.3项目部应急救援工作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要与距施工地点最近的救护中心及城市事故应急救援中心医院建立联系,且保持通讯畅通,以便事故发生时请求紧急救援。
5.2、救援机构职责
5.2.1救援指挥领导组职责
①发生重大事故时,组织有关部门及相关人员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迅速展开现场抢险救援工作,防止事故扩大,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②在预案实施过程中,根据事态的发展变化情况,配合上级救援组织及时对预案进行调整和完善。
③筹备好事故救援所需的各类设备物资器材人员和资金,以备事故发生时紧急调用。
④负责与施工点最近的救护中心和救援中心医院建立联系,为协议救援单位提供施工地点矿井通风系统图和矿井灾害预防计划。
⑤负责事故发生时,联系协议救援单位的支援抢救工作。
⑥做好事故发生后本施工点的稳定工作,协助上级部门做好事故善后处理并做好工地的生产恢复工作。
⑦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弄清事故原因,确定整改措施,使继续参与施工的职工受到教育。
5.2.2组长职责
①根据事故的发生状况,及时传达上一级应急救援命令,协调现场急救援预案的联合实施。
②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和灾害预防计划,负责应急救援的现场全面指挥协调工作。
③负责与协议单位现场救援负责人协调指挥救援工作。
④协助上级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和生产的恢复工作。
5.2.3副组长职责
①协助组长全面实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灾害预防计划。
②配合协议救援单位,做好救援所需设备、物资、器材、人员和资金调度工作。
③及时掌握事故发展的动态,汇报现场救援指挥中心,以便及时调整救援预案,减少事故损失。
④弄清事故原因,配合上级制定整改方案,使施工人员得到教育,尽快恢复生产。
5.2.4办公室职责
①配合上级救援组织与协议救援单位及其它外部单位之间的关系协调。
②配合上级调度好救援车辆,为救援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条件。
③及时传达上级救援命令,及时掌握事故动态,使上令下达,下情上达。
5.2.5安监部门职责
①负责建立重大事故隐患记录,督促项目部灾害预防计划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
②协助技术部门制定和修改灾害预防计划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负责监督灾害预防计划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事故救援过程中的实施。
③负责传达救援现场救援指令,协调救援过程中的现场内部关系。
④配合上级调查组作好事故的调查工作,查明事故原因,提出事故处理意见。
⑤督促做好事故的预防工作和安全技术措施的定期检查工作。
⑥负责配合上级部门总结事故教训和应急救援经验。
5.2.6工程技术部门职责
①依据工程特点,与协议救援单位协商编制切实可行的灾害预防计划及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②为协议救援单位提供灾害预防计划及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③了解事故动态,掌握事故发展趋势,汇报现场救援中心,以便及时调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报总工程师批准实施。
④收集整理事故救援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及参数,并做好原始记录,为以后的事故救援积累经验。
5.2.7机电部门职责
①做好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特种设备的采购储备和保养工作,确保重大事故发生时所需特种设备,能够迅速投入救援使用。
②负责事故救援过程中的机电设备的调用。
③负责事故救援过程中机电设备的运转保养维护,确保事故救援过程中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
5.2.8物资供应部门职责
①做好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特种物资和器材的采购、储备和保管工作,确保重大事故发生时所需特种物资和器材,能够迅速投入救援使用。
②负责事故救援过程中的物资和器材的调用。
5.2.9经营部门职责
①为重大事故应急救援设立专项资金。
②为重大事故应急救援过程提供资金保障。
③做好事故损失财产统计和相关的索赔工作。
5.2.10劳动人事部门职责
①负责事故救援过程中所需人员的调配。
②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
③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为事故受害者亲属提供补偿。
5.2.11调度部门职责
①及时了解日常安全生产过程中事故隐患的动态,并告知相关部门和相关领导。
②督促项目部对事故隐患进行整改。
③配合上级协调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期间的各项工作,保证应急救援体系在救援过程中的高效运转。
④及时传达应急救援过程中的各项指令,及时汇报救援现场反馈的每一个信息。
5.2.12灾害发生时现场人员职责
①根据事故的性质和现场情况,在现场干部和老工人的带领下采取有效救援措施,开展现场救援工作,防止事故扩大。
②采取有效方式汇报调度。
③救灾无效时,沿避灾线路撤退等待救援。
④通知波及区域或可能波及区域的人员撤离。
⑤遵守纪律,听从指挥,沉着冷静,不大喊大叫。
6、应急救援规章制度
6.1、值班制度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正常情况时每班均安排1名领导组成员值班,值班地点为项目部安调室。事故救援期间领导组成员按三八制值班,每班至少有2人值班,且有1人为当班总负责。
6.2、检查制度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组成员,必须参加每旬一次的施工现场重大安全隐患检查,并制定整改方案,定人、定时间、定措施落实。重大安全隐患检查的内容包括:灾害预防计划及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及灾害预防计划及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所需的设备、物资、器材、人员和资金状况。
6.3、例会制度
在安全生产正常的情况下,每旬召开一次由组长主持的领导组成员参加的安全隐患检查例会,针对检查存在的问题进行逐项整改落实。事故救援期间,由组长主持召开每天一次的救援工作协调例会,及时解决救援现场出现的各类问题;会议成员包括:事故救援领导组成员以及协议救援单位相关负责人。
7、灾害辩识和风险评价
根据工程的施工特点,可能发生事故的重大隐患有:立井提升、瓦斯、火工品。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以上重大隐患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可能造成10万元以上经济损失。项目部对重大事故隐患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工程的进展情况,及时进行事故隐患评价,及时对救援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8、通报程序和报警系统
井下发生重大事故后,灾区人员采取最有效的传报方法通知项目部,项目经理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汇报处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组组长和应急救援领导办公室,由组长下达启动事故应急救援指令并上报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同时联系协议救援单位应急救援中心进行现场施救。
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方针,把施工安全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行之有效地贯彻到各个环节中去。同时安全工作的特点又体现在它是一项需要持之以衡地、需要全员参加的复杂的系统工作。
一、安全方针及目标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在组织施工生产时先落实安全保护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2、抓好安全教育;严肃安全纪律;规范安全行为;净化作业环境,禁止野蛮施工,防止施工扰民。
3、遵守国家、行业以及当地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定,认真执行国家和行业的标准。
4、发生事故立即采取措施保护现场,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并应分别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查清事故原因,确定事故责任,按照“四不放过”原则拟定改进措施,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5、安全生产目标
达到五无目标,即“无死亡事故,无重大伤人事故,无重大机械事故,无火灾,无中毒事故”。
二、安全管理执行标准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遵照下列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和各工种岗位责任制进行施工。
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2、《安全生产法》
3、《煤矿安全规程》(2022版)
4、《煤矿建设安全规范》(AQ 1083-2011)
5、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指令文件等
三、安全管理体系及及职责
一、安全管理体系
二、安全组织机构职责
1、负责工程项目整体安全生产工作,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劳动保护等法律法规和本项目工程的各种安全制度措施,并负责监督检查执行落实;
2、定期制定安全工作计划,并负责贯彻实施;
3、组织定期、不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经常进行自检和抽检,制止“三违”,发现施工生产过程中的危及职工生命、健康和单位财产的重大危险时,有权停止作业,组织职工撤离现场并报告领导;
4、组织协助有关部门和单位制订或修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章制度,并对其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5、参加开工审查、竣工验收和试运转工作,督促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设施及环境保护设施按“三同时”原则予以落实;
6、参加对新工入、复工等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和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安全生产宣传,会同有关部门搞好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工作,并对本单位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7、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发放个人防护用品和防暑降温用品,并对防护用品的质量和职工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8、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落实好环境保护工作;
9、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搞好劳逸结合,做好女职工的特殊劳动保护工作;
10、参加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进行伤亡事故的登记、统计、分析、报告、预防工作。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提出预防事故措施;
三、安全生产岗位职责
1、项目经理安全职责
⑴项目经理是项目部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项目施工全过程的安全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⑵贯彻落实安全法规和规章制度,结合工程特点和施工性质,组织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并监督其实施。
⑶根据工程需要按规定配备一定数量且具备相应业务水平的安全管理人员,建立专门的管理体系,积极支持其开展工作。
⑷做好对下属作业队伍的考察评估工作,做到聘用手续完善。确保管理体制健全,具备与工程施工相适应的能力,并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在与作业队伍签订合同时,要明确其安全文明施工的责任指标和要求,并规定考核办法。
⑸组织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工作。监督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及设施、设备验收制度的实施。当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施工时,组织落实相应的安全措施,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安全设施。
⑹督促或组织项目部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大检查,对发现的各类问题要定时、定人、定措施认真整改;对上级安全监督部门的整改通知,认真组织落实,及时报告执行结果。
⑺发生因工伤亡事故时,做好现场保护和伤员抢救工作。除及时上报外,要积极组织或配合有关部门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事故调查分析和处理,并且吸取教训,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⑻定期组织召开项目部安全生产例会,分析现场安全形势,处理施工过程中有关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的重大问题。
2、技术负责人安全职责
⑴对项目部的安全技术责任,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程、规范、标准及上级安全技术文件。
⑵编制或审批施工方案时,要注重安全技术措施的针对性,并且主持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⑶针对施工的不同阶段(如季节性施工),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组织专题安全教育培训。
⑷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时,事先提出职业健康安全技术措施,并向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交底。
⑸组织对大型设施、设备的检查、验收,并督促使用者做好使用中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
⑹参加总包括组织的安全与文明施工定期检查,对施工中存在的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从技术上提出整改意见和解决办法。
⑺参加因工伤亡事故或重大未遂事故的调查分析,从技术上分析发生事故的原因,提出措施和整改意见。
3、项目安全员安全职责
⑴认真执行国家、地方政府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的法律、法规及公司有关安全制度和规定。
⑵结合项目具体情况,制定项目的职业健康安全工作实施细则,做好项目安全检查记录,定期向项目经理提供工程安全动态报告。
⑶监督项目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措施组织、实施施工生产,确保安全工作的落实。
⑷督促、指导项目完善安全管理措施,搞好施工现场安全达标,检查、考核措施的落实。
⑸监督项目所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品、施工机具、相关设施的安全状况,对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发出整改通知,并监督复查落实 。
⑹根据施工生产的进度,有责任向施工人员提出当前分部分项工程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并提出预防措施。
⑺检查项目安全管理资料的编制、收集和整理情况。
⑻协助工程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⑼做好与业主、地方安全监理站、监理单位的互相联络,协助项目进行工程安全等级的评定工作。
⑽对新进场工人进行安全知识教育。
⑾项目上督促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⑿监督特种作业持证上岗工作。
⒀在现场设置安全标识。
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加强事故隐患督促整改。
⒂协助上级主管部门处理各种工伤事故。
⒃填写安全日记,做好各种记录,并保存记录。
⒄负责责任范围内的安全记录及管理工作。
4、项目班组长安全职责
⑴认真执行上级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生产规定,对所管理工作范围的安全生产负直接管理责任。
⑵认真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操作规程,针对生产任务特点,向各班组及外包队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履行签认手续,并对执行情况经常检查,随时纠正违章作业。
⑶经常检查所工作范围的作业环境及各种设备、设施的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对重点、特殊部位施工,必须检查作业人员及各种设备设施状况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并监督其执行,做到不违章指挥。
⑷对所管工作范围应用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严格执行申报、审批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停止使用,并上报项目经理。
⑸发生工伤事故及未遂事故、重大环境因素要立即上报,并保护事故现场,配合事故调查。
⑹支持安全监督员的工作,认真听取、积极整改安全监督员和作业人员提出的整改意见和建议。
四、防违章措施和手段
一、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实施措施
1、危险源识别、评价与更新
在工程开工前,对现场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建立危险源台帐,并组织相关人员对所识别的危险源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评价(如采取矩阵法来评价等),评价出现场的重大风险。并制定管理标准和措施。
当现场情况发生变化时,要适时更新危险源台帐,并根据更新的危险源台帐重新评价出重大风险。
2、制定管理措施和标准
对各个分项工程按照任务进行分析,按照人、机、环、管建立危险源识别表,并针对危险源制定管理标准和措施,对管理对象进行提炼,制定管理人安全责任制。
3、制定重大风险应急预案
针对评估出的重大以上风险,制定其相应的应急预案,在应急预案中明确应急准备和响应小组成员及其分工情况、应急联络通讯录、应急准备工作内容、紧急响应程序(包括事故报告程序、紧急救援程序等)、紧急救援方法等主要内容。
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1、安全生产责任制
(1)项目部必须建立健全各级、各职能部门及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装订成册,项目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还应挂墙。
(2)项目部与施工队组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工程各项经济承包合同中必须有明确的安全生产指标,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中必须有明确的安全生产指标、有针对性的安全保证措施、双方责任及奖惩办法。
2、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1)建立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必须与下达施工任务同时进行。各工种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技术交底,固定作业场所的工种可定期交底,非固定作业场所的工种可按每一分部(分项)工程或定期进行交底。新进场班组必须先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再上岗。
(2)安全技术交底内容应包括工作场所的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等,既要做到有针对性,又要简单明了。
(3)安全技术交底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双方履行签字手续。
3、安全检查
(1)项目部必须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明确检查方式、时间、内容和整改、处罚措施等内容,特别要明确工程安全防范的重点部位和危险岗位的检查方式和方法。检查次数公司每月不少于一次,项目部每月不少于三次。
(2)各种安全检查(包括被检)做到每次有记录,对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做到定人、定时、定措施进行整改,并要有复查情况记录。被检的必须如期整改并上报检查部门,现场应有整改回执单。
(3)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必须如期完成,并上报公司和有关部门。
4、安全教育
(1)建立公司和施工现场的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和档案,明确教育岗位、教育人员、教育内容。
(2)建立现场职工安全教育卡。新进场工人须进行公司(72学时)、项目部(32学时)、班组(24学时)的“三级”安全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操作岗位。
(3)安全教育内容必须具体,有针对性。
5、班前安全活动
(1)施工现场应建立班组班前安全活动制度。
(2)班组应开展班前三上岗(上岗交底、上岗检查、上岗教育)和班后下岗检查,班前必须进行危险源辨识活动。
(3)班组班前活动和检查、讲评活动等应有记录并有考核措施。
6、特种作业持证上岗
(1)施工现场必须按工程实际情况配备特种作业人员和中小型机械操作工,建立特种作业人员和中小型机械操作工花名册。
(2)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有关部门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操作证应按规定年限复审,不得超期使用。
(3)中小型机械操作工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公司可自行组织培训),考核发证工作由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实施。
7、 安全标志
(1)安全标志应按图挂设,特别是主要施工部位、作业点和危险区域及主要通道口均应挂设相关的安全标志。
(2)施工机械设备应随机挂设安全操作规程牌。
(3)各种安全标志应符合国家《安全标志》的规定,制作美观、统一。
三、安全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安全工作是矿山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它与工程质量紧密联系,相辅相成。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和“三不生产”的原则。要教育全体职工牢固树立安全质量意识。建立以企业法人代表总负责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坚持现场安全质量检查制度,现场安全质量评估制度。形成专业管理与群防群治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保证体系。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群众性的安全网和安全监督岗制度,坚持安全活动周制度,严格执行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措施。严格遵照《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和各工种岗位责任制进行施工。
1、凡从事本工程作业的职工及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各自专业施工安全规程,所有施工人员,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要牢固树立“施工必须安全”的思想,科学管理,讲求实效,以确保施工顺利完成。
2、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及《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
3、建立项目部安全保证体系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建立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做到依法办事;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安全事故发生的能力;及时开展安全大检查,消除隐患;建立安全组织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在施工中严格执行。在生产时本着“抓生产必须抓安全,不安全不生产”的指导思想。按照“五项”(综合治理、管生产必须管安全、一票否决权、从严治理、标准化管理)原则。
(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安全副经理为副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有专职安全负责人组成立安全部门对本工程进行安全的监察和管理工作,并配备专职安全员,同时在每个班组内设置安全员,从而形成一个安全保证体系。
(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主要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施工的方针政策、法令、规章制度和上级有关规定,组织和推动施工中的安全工作。
(3)专职安全员的职责是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安全施工的规定,推动和组织安全工作,在业务上接受上一级安全管理部门的领导。
(4)班组安全员协调班长组织安全活动,进行现场安全检查,组织班组学习安全规程、制度及上级颁发的有关文件,对不遵守规章和制度的人员进行批评和教育,指导班组人员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等。
(5)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群众性的安全网和安全监督岗制度,坚持安全活动周制度,严格执行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措施。
4、经常开展安全检查
项目部每月组织一次安全大检查,每旬组织一次由各部门参加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指派专人限期处理。
5、编制施工作业规程,并严格监督、贯彻执行,建立各工序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张贴、悬挂。
6、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遵守劳动纪律。
7、建立健全职工安全技术培训机制,加强对职工的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水平和安全思想意识,确保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切实保证安全生产。
8、制定和落实各岗位和各工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责任。
9、提高安全技术和安全设施装备水平,向本质安全化施工迈进。
10、把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管理。
11、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现场管理,严格规范管理、施工、操作行为,积极推进本质安全化、质量标准化、施工文明化。
12、加强通风工作,瓦检员检查瓦斯浓度符合规定的情况下,方可进行下步工作。
13、坚持班前会的安全教育形式,树立在安全管理工作方面人人有现的思想,提高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意识,使员工们主动参与监督安全工作。在作业过程中能够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自觉执行安全技术措施,有义务提出健全安全防范措施的合理化建议,有权利监督作业过程中发生或发现的违规行为,并制止其继续发展,使安全管理工作达到人人参与的目的。
14、所有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安全规程进行操作,不得违章指挥,违章操作。不得违犯劳动纪律,服从指挥,坚守岗位。
15、搬运时,人人要量力而行,几个人一起搬运一台设备时,要同心同力,思想集中,在吊卸较大的重物时,由专业起重工统一指挥。
16、井上、下联络信号,必须清晰、准确无误。
17、加强运输车辆的管理,施工用车辆必须符合交通安全规定及车辆完好标准。强化驾驶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使经济利益与安全责任制、自我行为与法律挂钩,加强对驾驶人员的安全思想教育,使其自觉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自我完善安全预防设施,保证车辆安全运行。
18、加强监督管理机制,队长、安检员应每班班前对参加作业车辆进行井外安全常规检查,定期在井下进行抽检,达到安全管理工作受控的目的。
19、用车运输设备、材料时,严禁非驾驶员开车,严禁客货混装和超载,材料搬运、管道运输不得超高、超宽、超长。下长材时,必须进行捆绑牢固。
20、卸下的设备应垫好,防止滚动伤人和碰坏设备。
21、所用的手动和可携式的动力工具和设备在使用前都应检查,不合格的工具绝对不能使用。
22、井下使用焊接和气割工作时,要有安全措施,并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结束后应仔细清理现场方可离人。
23、加强机电设备的管理,定期检修,按制度维护,使机电设备达到操作安全、性能良好,杜绝失爆的要求。在作业过程中严格按规定进行操作,各工种应牢记自己的岗位职责,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24、井下电器设备必须实现“三专两闭锁”,电气设备必须有可靠的绝缘保护、接地保护,检查电器设备时,严禁带电作业。
25、临时用电必须按照工程施工用电安全要求进行接线审批。
26、电器操作,严格按电工操作安全规程进行操作。
27、停送电操作,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申请批准。
附:安全保证体系图。
项目部安全保证体系图
|
四、安全检查、控制措施
根据《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结合具体情况,制定了安全大检查制度。
1.检查时间及组织
公司、项目部实行二级安全大检查,公司每季、项目部每月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
公司总经理或安全生产副总经理负责组织公司安全大检查,决定参加人员和检查方式。
项目部经理或安全员亲自组织检查,相关部门和施工队队长参加检查。
2.检查范围
项目部对所辖范围内的所有工程、设备、安全设施及后勤进行全面系统的安全检查,不留死角。
每次安全大检查前,安全监察部门根据具体情况及有关要求,提前写出安全大检查组织形式、主要检查内容和重点,报领导审批实施。
安全检查后,要组织召开安全现场办公会,对查出的问题和隐患按三定原则落实处理,项目部按时整改后,由项目部安全经理复查并及时把安全大检查回执返回安监部。
3.建立完整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体系,并在实际中加强控制,从而实现安全生产目标。
公司、处设安全管理机构,由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和负责安全的领导、总工程师、工会主席及各有关负责人组成;项目部成立相应的 安全管理机构;班组设立安全检查员,形成自上而下的安全目标管理网络。
在抓好“三大规程”贯彻执行的同时,必须抓好以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层层分解,具体落实到人。上至主要负责人,下到每位员工,人人都有明确的安全任务、职责和权限。
在自检的基础上对每个单位、每个部门、每位员工安全生产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根据发现的问题和新情况,及时解决偏离目标的问题;并进行阶段性考核、评定。
五、安全教育、考核和责任追究
设有职工教育培训中心,坚持“统筹规划、分类管理、统一实施、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公司人力资源部统一管理,职工教育培训中心组织实施。
1、教育培训方式及时间
项目部级培训在项目部会议室进行,由项目部支部书记组织,项目经理、生产、技术经理、机电经理和处驻项目部安检站站长参加;队级培训在队会议室室内进行,由技术员组织,队长、安全副队长、队书记等参加。
(1)安全教育采用不定期方式。经常性安全教育的形式有:班前会、班后会、安全活动日、安全生产会议、分析总结会、宣传画及标语、标志、标实、多媒体教学等。
(2)公司培训中心负责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资格培训,其它人员的安全培训由处培训中心组织实施。
(3)安全管理人员的再培训由处培训中心负责,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少于16学时。
(4)班组长、安全员的安全培训,由处人力资源部、培训中心根据施工特点不定期轮流培训,并组织培训考试。
(5)新工人安全教育培训时间不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少于20学时,职工转岗应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由处培训中心组织考核,合格后发放上岗资格证。
2、教育培训内容
(1)安全管理人员都必须学习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规程、标准、制度,应急救援预案和本岗位相关的知识。
(2)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按公司培训中心有关规定执行,必须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章、安全规定、三大章程、标准。学习本工种的操作规程及有关设备、仪器、仪表的操作和排除故障的方法。
(3)其它作业人员都必须学习有关规章、安全规定、三大规程、安全技术理论知识、矿井灾害发生规律及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了解事故发生预兆,学习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学习和掌握井下自救的基本知识。
3、考核方法
(1)日常检查:由处成立的考核小组对各施工生产单位实行经常性的检查、督导,对日常检查不合格项,检查督导人员填写《职工教育培训相关资料报送审核通知单》进行整改,同时也将此作为量化考核的参考补充资料。
(2)组织考核:培训量化考核每半年一次。考核通过听汇报,审数据,查记录,询问职工等形式进行,对每次考核依照《职工教育培训目标管理量化考核表》评分。
(3)评分方法:考核实行百分制,计算考核分数,填入《职工教育培训工作量化考核通知书》,(一式三份,安监部、培训中心、项目部各执一份)。两次考核成绩加权平均计算出年度综合评比总分作为年度培训考核奖惩的依据。
教育培训结束后,人力资源部要对开展的培训进行考核,对培训的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等进行综合评价。对没有完成培训任务的,追究其相应的责任。
六、预控防范措施
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各类事故发生,针对各项目部工程不同特点,依据《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和《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特制定灾防计划和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1、加强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素质
2、领导重视,抓好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
3、加强工程技术和施工质量管理,以质量保安全
4、加大设备技术改造力度和提高设备管理水平,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转,加大安全投入,保证各种安全设施的实施。
5、推行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实现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落到实处
6、配备专职地测工程技术人员、加强地质条件的分析预报和测量工作。
7、组织应急救援演练,测试应急管理系统的充分性和保证所有要素都能全面应对任何应急情况。
七、安全专项控制
1、有害气体防治措施
(1)项目部必须建立瓦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和其它有害气体检查制度。
(2)瓦斯检查工必须携带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和有害气体检测仪。安全监测工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或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
(3)工作面的瓦斯浓度检查次数每班至少2次。
(4)工作面二氧化碳浓度应每班至少检查2次。
(5)瓦斯检查人员必须执行瓦斯巡回检查制度和请示报告制度,并认真填写瓦斯检查班报。每次检查结果必须记入瓦斯检查班报手册和检查地点的记录牌上,并通知现场工作人员。瓦斯浓度超过规定时,瓦斯检查工有权责令现场人员停止工作,并撤到安全地点。
(6)通风值班人员必须审阅瓦斯班报,掌握瓦斯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向调度室汇报。
(7)通风瓦斯日报必须送项目经理、技术副经理审阅,对重大的通风、瓦斯问题,应制定措施,进行处理。
(8)在采空区施工时、必须设专职瓦斯检查员经常检查有毒有害气体。
2、防止顶板冒落措施
(1)严禁超控顶作业,根据岩性变化及时进行永久支护。
(2)采取前探梁、液压点柱等临时支护措施,防止围岩大面积跨落。
(3)认真进行敲帮问顶工作,安排专人监护顶板,发现冒顶预兆,立即撤人。
3、顶板离层监控措施
(1)顶板离层检测仪的布置:
施工过程中,选用LBY-2型顶板离层检测仪,自开口处开始,在巷道顶板中部每200m安设一台。
(2)顶板离层检测仪的安装:
1)用Φ36mm的钻头在顶板上打眼,眼的深度应比锚杆设计长度大500mm。
2)用端部带槽的安装杆将上部锚固器1推至眼底,轻拉一下细钢丝绳,确认锚固器已锚住。
3)用端部带槽的安装杆将上部锚固器2推至锚固剂(水泥卷)设计位置下端,轻拉一下细钢丝绳,确认锚固器已锚住。
4)将套管组件3 (其下端为固定点3)插入钻孔空口,同时将细钢丝绳从刻度尺端向外拉,确保两个刻度尺指示环移动顺畅,不受任何卡阻,并确认套管组件己固定在钻空中。
5)将刻度尺4用与其相连的钢丝绳固定好,截去多余的钢丝绳,确认刻度尺不受卡阻。
6)将刻度尺5用与其相连的钢丝绳固定好,截去多余的钢丝绳,确认刻度尺不受卡阻。
7)记录下固定点3与刻度尺4之间、刻度尺4与刻度尺5之间的两个数据,即为顶板里层指示仪的初始数据。
(3)数据检测及资料整理分析:
1)巷道内要悬挂顶板离层指示仪管理牌板,每7d由专人进行填写,内容齐全,文字清晰。
2)区队内要有正规的顶板离层指示仪监测记录表,检查人上井后要及时填写,一式两份,每周向技术组送交一份备查。
4、避灾线路
在井下各施工巷道每隔50m和各个交岔点处必须标识巷道名称和避灾逃生方向,工作面一旦发生瓦斯煤尘爆炸、火灾、水灾等灾害事故后,所有人员要迅速沿避灾线路撤离并与地面取得联系。
八、车辆运输管理措施
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预防车辆事故发生,针对各工程不同特点,制定如下措施。
1、机动车辆的司机必须有驾驶证,并在入井前经过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取得入井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入井。
2、司机必须遵守本矿的有关规定,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交通规则》、《司机操作规程》及黄玉川煤矿车辆管理的相关规定,否则按三违处理或加倍处罚。
3、车辆必须为矿方指定的井下防爆运输车辆。
4、凡入井的车辆必须完好,灯光信号齐全,刹车制动灵敏可靠,不能有漏油现象,要配置灭火器、车辆定位仪、警示牌等辅助安全设施。
5、机动车辆在井下出现故障而灭火,必须拉到地面后再检修。
6、机动车辆在巷道内行驶的速度不得超过20km/h。
7、机动车辆同一方向行驶时必须至少保持100米的安全距离。
8、机动车辆巷道内会车时必须遵守:空车停重车行。
9、机动车辆在巷通内行驶必须有足够的照明,车辆在行至巷道口、硐室口、转弯处或噪声大的地段及前方有车辆处,人员或视线有障碍时,都必须减速并鸣笛示警。
10、机动车辆必须定期检修、车队每班检查,安监员要随时检查,矿有关.
11、机动车必须按规定装载,严禁超重、超高、超宽。
五、安全风险评估(包含车辆)
根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手册中将危险源分布情况及现场实际情况,制订本工程管理标准和管控措施,明确责任岗位,确保技术、人员、资金有保障。为保证本工程安全可靠施工,风险管控工作有效开展,并落到实处。
一、安全风险评估小组及职责
组 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安全负责人
成 员:技术员 安全员 施工员 质量员 各班组组长
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组织对本工程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并制定出评估成果;
2.负责组织制定风险管控措施、岗位职责及规范;
3.负责落实本工程风险管控措施及行为规范;
4.负责组织各班组及员工对风险评估成果、岗位职责及规范方面的培训;
5.负责组织对风险评估成果、岗位职责及规范进行动态更新。
二、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科学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以治理隐患、防止大事故为目标,以落实责任为重点,全面排查治理隐患,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重大危险源监控的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实现对机电风险超前预控,规范安全风险,有效防范和遏制重大事故的发生。
三、目标任务
通过制定本工程危险源安全风险评估、预警防控,使安全隐患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杜绝和遏制事故的发生。
安全风险评估成果
根据《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结合具体情况,制定了安全大检查制度。
1.检查时间及组织
公司、项目部实行二级安全大检查,公司每季、项目部每月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
公司总经理或安全生产副总经理负责组织公司安全大检查,决定参加人员和检查方式。
项目部经理或安全员亲自组织检查,相关部门和施工队队长参加检查。
2.检查范围
项目部对所辖范围内的所有工程、设备、安全设施及后勤进行全面系统的安全检查,不留死角。
每次安全大检查前,安全监察部门根据具体情况及有关要求,提前写出安全大检查组织形式、主要检查内容和重点,报领导审批实施。
安全检查后,要组织召开安全现场办公会,对查出的问题和隐患按三定原则落实处理,项目部按时整改后,由项目部安全经理复查并及时把安全大检查回执返回安监部。
3.建立完整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体系,并在实际中加强控制,从而实现安全生产目标。
公司、处设安全管理机构,由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和负责安全的领导、总工程师、工会主席及各有关负责人组成;项目部成立相应的 安全管理机构;班组设立安全检查员,形成自上而下的安全目标管理网络。
在抓好“三大规程”贯彻执行的同时,必须抓好以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层层分解,具体落实到人。上至主要负责人,下到每位员工,人人都有明确的安全任务、职责和权限。
在自检的基础上对每个单位、每个部门、每位员工安全生产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根据发现的问题和新情况,及时解决偏离目标的问题;并进行阶段性考核、评定。
五、安全教育、考核和责任追究
设有职工教育培训中心,坚持“统筹规划、分类管理、统一实施、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公司人力资源部统一管理,职工教育培训中心组织实施。
1、教育培训方式及时间
项目部级培训在项目部会议室进行,由项目部支部书记组织,项目经理、生产、技术经理、机电经理和处驻项目部安检站站长参加;队级培训在队会议室室内进行,由技术员组织,队长、安全副队长、队书记等参加。
(1)安全教育采用不定期方式。经常性安全教育的形式有:班前会、班后会、安全活动日、安全生产会议、分析总结会、宣传画及标语、标志、标实、多媒体教学等。
(2)公司培训中心负责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资格培训,其它人员的安全培训由处培训中心组织实施。
(3)安全管理人员的再培训由处培训中心负责,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少于16学时。
(4)班组长、安全员的安全培训,由处人力资源部、培训中心根据施工特点不定期轮流培训,并组织培训考试。
(5)新工人安全教育培训时间不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少于20学时,职工转岗应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由处培训中心组织考核,合格后发放上岗资格证。
2、教育培训内容
(1)安全管理人员都必须学习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规程、标准、制度,应急救援预案和本岗位相关的知识。
(2)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按公司培训中心有关规定执行,必须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章、安全规定、三大章程、标准。学习本工种的操作规程及有关设备、仪器、仪表的操作和排除故障的方法。
(3)其它作业人员都必须学习有关规章、安全规定、三大规程、安全技术理论知识、矿井灾害发生规律及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了解事故发生预兆,学习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学习和掌握井下自救的基本知识。
3、考核方法
(1)日常检查:由处成立的考核小组对各施工生产单位实行经常性的检查、督导,对日常检查不合格项,检查督导人员填写《职工教育培训相关资料报送审核通知单》进行整改,同时也将此作为量化考核的参考补充资料。
(2)组织考核:培训量化考核每半年一次。考核通过听汇报,审数据,查记录,询问职工等形式进行,对每次考核依照《职工教育培训目标管理量化考核表》评分。
(3)评分方法:考核实行百分制,计算考核分数,填入《职工教育培训工作量化考核通知书》,(一式三份,安监部、培训中心、项目部各执一份)。两次考核成绩加权平均计算出年度综合评比总分作为年度培训考核奖惩的依据。
教育培训结束后,人力资源部要对开展的培训进行考核,对培训的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等进行综合评价。对没有完成培训任务的,追究其相应的责任。
六、预控防范措施
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各类事故发生,针对各项目部工程不同特点,依据《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和《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特制定灾防计划和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1、加强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素质
2、领导重视,抓好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
3、加强工程技术和施工质量管理,以质量保安全
4、加大设备技术改造力度和提高设备管理水平,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转,加大安全投入,保证各种安全设施的实施。
5、推行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实现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落到实处
6、配备专职地测工程技术人员、加强地质条件的分析预报和测量工作。
7、组织应急救援演练,测试应急管理系统的充分性和保证所有要素都能全面应对任何应急情况。
七、安全专项控制
1、有害气体防治措施
(1)项目部必须建立瓦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和其它有害气体检查制度。
(2)瓦斯检查工必须携带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和有害气体检测仪。安全监测工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或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
(3)工作面的瓦斯浓度检查次数每班至少2次。
(4)工作面二氧化碳浓度应每班至少检查2次。
(5)瓦斯检查人员必须执行瓦斯巡回检查制度和请示报告制度,并认真填写瓦斯检查班报。每次检查结果必须记入瓦斯检查班报手册和检查地点的记录牌上,并通知现场工作人员。瓦斯浓度超过规定时,瓦斯检查工有权责令现场人员停止工作,并撤到安全地点。
(6)通风值班人员必须审阅瓦斯班报,掌握瓦斯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向调度室汇报。
(7)通风瓦斯日报必须送项目经理、技术副经理审阅,对重大的通风、瓦斯问题,应制定措施,进行处理。
(8)在采空区施工时、必须设专职瓦斯检查员经常检查有毒有害气体。
2、防止顶板冒落措施
(1)严禁超控顶作业,根据岩性变化及时进行永久支护。
(2)采取前探梁、液压点柱等临时支护措施,防止围岩大面积跨落。
(3)认真进行敲帮问顶工作,安排专人监护顶板,发现冒顶预兆,立即撤人。
3、顶板离层监控措施
(1)顶板离层检测仪的布置:
施工过程中,选用LBY-2型顶板离层检测仪,自开口处开始,在巷道顶板中部每200m安设一台。
(2)顶板离层检测仪的安装:
1)用Φ36mm的钻头在顶板上打眼,眼的深度应比锚杆设计长度大500mm。
2)用端部带槽的安装杆将上部锚固器1推至眼底,轻拉一下细钢丝绳,确认锚固器已锚住。
3)用端部带槽的安装杆将上部锚固器2推至锚固剂(水泥卷)设计位置下端,轻拉一下细钢丝绳,确认锚固器已锚住。
4)将套管组件3 (其下端为固定点3)插入钻孔空口,同时将细钢丝绳从刻度尺端向外拉,确保两个刻度尺指示环移动顺畅,不受任何卡阻,并确认套管组件己固定在钻空中。
5)将刻度尺4用与其相连的钢丝绳固定好,截去多余的钢丝绳,确认刻度尺不受卡阻。
6)将刻度尺5用与其相连的钢丝绳固定好,截去多余的钢丝绳,确认刻度尺不受卡阻。
7)记录下固定点3与刻度尺4之间、刻度尺4与刻度尺5之间的两个数据,即为顶板里层指示仪的初始数据。
(3)数据检测及资料整理分析:
1)巷道内要悬挂顶板离层指示仪管理牌板,每7d由专人进行填写,内容齐全,文字清晰。
2)区队内要有正规的顶板离层指示仪监测记录表,检查人上井后要及时填写,一式两份,每周向技术组送交一份备查。
4、避灾线路
在井下各施工巷道每隔50m和各个交岔点处必须标识巷道名称和避灾逃生方向,工作面一旦发生瓦斯煤尘爆炸、火灾、水灾等灾害事故后,所有人员要迅速沿避灾线路撤离并与地面取得联系。
八、车辆运输管理措施
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预防车辆事故发生,针对各工程不同特点,制定如下措施。
1、机动车辆的司机必须有驾驶证,并在入井前经过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取得入井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入井。
2、司机必须遵守本矿的有关规定,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交通规则》、《司机操作规程》及黄玉川煤矿车辆管理的相关规定,否则按三违处理或加倍处罚。
3、车辆必须为矿方指定的井下防爆运输车辆。
4、凡入井的车辆必须完好,灯光信号齐全,刹车制动灵敏可靠,不能有漏油现象,要配置灭火器、车辆定位仪、警示牌等辅助安全设施。
5、机动车辆在井下出现故障而灭火,必须拉到地面后再检修。
6、机动车辆在巷道内行驶的速度不得超过20km/h。
7、机动车辆同一方向行驶时必须至少保持100米的安全距离。
8、机动车辆巷道内会车时必须遵守:空车停重车行。
9、机动车辆在巷通内行驶必须有足够的照明,车辆在行至巷道口、硐室口、转弯处或噪声大的地段及前方有车辆处,人员或视线有障碍时,都必须减速并鸣笛示警。
10、机动车辆必须定期检修、车队每班检查,安监员要随时检查,矿有关.
11、机动车必须按规定装载,严禁超重、超高、超宽。
五、安全风险评估(包含车辆)
根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手册中将危险源分布情况及现场实际情况,制订本工程管理标准和管控措施,明确责任岗位,确保技术、人员、资金有保障。为保证本工程安全可靠施工,风险管控工作有效开展,并落到实处。
一、安全风险评估小组及职责
组 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安全负责人
成 员:技术员 安全员 施工员 质量员 各班组组长
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组织对本工程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并制定出评估成果;
2.负责组织制定风险管控措施、岗位职责及规范;
3.负责落实本工程风险管控措施及行为规范;
4.负责组织各班组及员工对风险评估成果、岗位职责及规范方面的培训;
5.负责组织对风险评估成果、岗位职责及规范进行动态更新。
二、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科学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以治理隐患、防止大事故为目标,以落实责任为重点,全面排查治理隐患,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重大危险源监控的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实现对机电风险超前预控,规范安全风险,有效防范和遏制重大事故的发生。
三、目标任务
通过制定本工程危险源安全风险评估、预警防控,使安全隐患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杜绝和遏制事故的发生。
安全风险评估成果
任务 | 任务具体工序描述 | 危险源/危险因素 |
风险 类型 |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 | 管理标准 | 管理措施 | |
1.开班前会 | 1.班前会安全培训和工作安排 | 1.班前会工作安排不合适 | 人 | 班前会工作安排不合适,造成员工在井下作业过程中发生事故 |
1.班长必须熟悉本班员工的技能掌握情况; 2.班长必须询问、了解安全生产情况及存在问题; 3.班长在班前会上对每项工作的分配要布置合理,有针对性,不得安排作业人员从事无相应技能的工作; 4.班长不允许安排无经验、技能的新员工独立工作,必须要分配一名老员工带领新员工。 |
1.项目经理参加各班组的班前会,对班前会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 项目经理不定期对井下新员工工作情况进行检查。 |
|
2.班前会安全讲解不到位 | 人 | 未讲解或讲解不到位造成员工入井后,在作业过程中发生事故 |
1.班长在班前会上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知识培训,包括岗前风险评估,每日一题等内容; 2.班长在班前会上必须对员工进行作业规程及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培训。 |
1. 项目经理随机参加班前会,对班前会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项目部对班长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提高班长业务素质。 |
|||
3.作业人员未参加或未注意听班前会 | 人 | 不能落实班前会的要求,在作业过程中发生事故 | 1.作业人员必须参加班前会,认真听取生产工作安排与安全注意事项,当自己不具备所安排工作的技能时,应立即向班长提出,要求更换工作内容。 |
1.班长对于未参加班前会人员不准参加当班作业; 2.项目经理通过参加班前会,对不认真听取班前会的作业人员进行处罚 |
|||
2.入井前准备 | 1.上岗准备 | 1.未持证上岗 | 人 | 不熟悉本岗位工作易造成错误操作出现事故。 | 1.所有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
1.施工人员必须培训合格,持证上岗、劳保齐全 2.保安员不定期检查发现未按要求作业,现场整改,并对责任人进行处罚。 |
|
2.更换工作服 |
1.未完全更换工作服,或更换了化纤衣服 | 人 | 化纤衣服产生静电,造成瓦斯事故 | 1.作业人员入井前必须更换单位统一发放的工作服,禁止穿戴化纤衣服入井。 | 1.项目经理发现井下作业人员穿化纤衣服作业,对其进行相应处罚; | ||
2.带烟火入井 | 人 | 造成瓦斯事故 | 1.入井人员不得带烟火入井。 |
1.项目经理发现入井人员带烟火入井,进行相应处罚; 2.严格按入井要求规定入井 |
|||
3.领矿灯、自救器,便携式瓦斯检查仪 | 1.未领自救器或未检查自救器完好情况 | 人 | 发生瓦斯事故后,不能逃生 | 1.入井人员入井前必须主动领取自救器,同时检查并确认自救器外观无破损、封条无开封、无过期(使用有效期为3年)。 |
1.项目经理发现入井人员未带自救器或自救器不完好的,进行相应处罚; 2.严格按入井要求规定入井。 |
||
2.自救器不完好 | 机 | 发生紧急情况,不能逃生 | 1.自救器外观无破损、无变形、封条无开封、无过期(使用有效期为3年)。 | 1.入井人员入井前必须检查并确认自救器外观无破损、封条无开封、无过期(使用有效期为3年)。 | |||
3.未检查矿灯,或检查不到位 | 人 |
1.矿灯失爆,造成事故 2.作业时,矿灯不亮,影响作业或发生事故 |
1.入井人员领用矿灯后,检查并确认矿灯各零部件齐全、开关接触良好、不灭灯; 2.灯碗玻璃不松动、无破损现象,灯线无破损,出线口密封良好,长度不少于1m,接线必须使用线鼻子; 3.充电达到额定容量,方可使用。 |
1.使用前对矿灯的完好状况进行检查,不完好的矿灯不得使用; 2.项目经理发现入井人员携带不完好的矿灯,责令立即升井,更换矿灯; |
|||
3.多人配合作业 | 1.多人配合作业 | 1.多人作业配合不当 | 人 | 造成碰伤人员 | 1.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作业时,必须指定专人指挥,作业时集中精力、密切配合、互叫互应、行动一致,用力要均匀,不得用力过猛、幅度过大或盲目乱扔。 | 1.跟班人员对多人作业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未按要求作业时,立即制止、批评教育。 | |
4.操作手动葫芦起吊 | 1.选择手拉葫芦 | 1.未选择合适的手动葫芦 | 机 | 起吊中手动葫芦大链断裂,伤害作业人员或损坏设备 | 1.起吊作业人员根据所吊物品的重量,选择额定吊装能力高于物品重量150%的手动葫芦。 |
1.加强起吊作业人员业务学习,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 2.班长、保安员在现场对起吊作业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选择手动葫芦不合适的,立即制止。 |
|
2.检查起吊手拉葫芦 | 2.未检查手拉葫芦或检查不到位 | 人 | 未及时发现起吊用具的质量存在问题,起吊中吊具损坏,造成事故 |
1.手动葫芦操作人员使用手动葫芦前必须检查手动葫芦的磨损情况,其它部位磨损减少到原直径的90%以下时不得使用; 2.检查手动葫芦的链环有无扭曲、严重锈蚀或积垢,如链环出现扭曲、严重锈蚀或有积垢不能排除时不得使用; |
1.班长应在现场跟踪检查起吊过程,发现有违章行为,立即制止作业人员停职作业; 2.班长、项目经理对起吊作业进行动态检查,发现起吊前未按规定进行检查,对责任人进行相应处罚。 3.检查大小链的磨损情况,如磨损减少到原尺寸10%以上时不得使用; 4.检查链轮,如有松动或打齿现象等缺陷时不得使用; |
||
3.摘挂手拉葫芦 | 3.单人摘挂手拉葫芦,易发生手拉葫芦掉落 | 人 | 摘挂过程中出现问题,手拉葫芦掉落,造成事故;砸伤作业人员 |
1.摘挂5吨以上手拉葫芦时,要两人协同作业; 2.摘挂过程中,两人需站在安全可靠位置,周围及脚下无障碍物 |
1.班长现场监护,发现顶板、棚腿存在隐患时,要立即整改; 2.起吊尽量避开压力集中区,无法避开时,根据现场情况加大临时支护; | ||
4.作业人员选择安全起吊位置和站立位置 | 1.起吊点选择不当 | 人 | 不能及时发现巷道片帮、顶板冒落,造成人员伤害 |
1.起吊点承载能力与载荷匹配。 2.井下严禁使用锚杆起吊 |
1、现场班长监护 2.跟班项目经理和保安员要对现场进行监督。 |
||
2.起吊操作站位选择不当 | 人 | 人员站在有危险的地点,出现断链事故时伤害作业人员 |
1.起吊作业人员操作前,必须检查顶板、巷帮情况,选择顶板、巷帮完好的地点进行操作; 2.起吊作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不得站在起吊物件上方或进入物件下方 |
1.使用手拉葫芦起吊时,起吊作业人员必须在操作前选择好自身的撤离路线。; 2.班长、保安员对起吊作业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未站在安全位置进行起吊作业的,应立即停止作业,选择合适站立位置后,方可起吊。 |
|||
5.操作手拉葫芦 | 1.用力不均匀,猛拉 | 人 | 小链断裂,手拉葫芦和物件脱落,砸伤作业人员 | 1.用手拉葫芦起吊时,操作人员用力均匀; 2.发现拉不动时,不可猛拉; 3.停止作业,查明原因后,方可继续作业 |
1.起吊物件先试吊,确认无任何问题后,方可正式起吊。 2.起吊索具连接牢固,找准方向及物件可能滑移的方向; |
||
6.多人操作配合 | 1.多人操作时配合不当 | 人 | 造成个别索具受力不均,导致断链,造成人员伤害 |
1.多人进行起吊操作时,起吊、下放设备必须同步,用力均匀、缓慢起吊,由专人指挥; 2.作业中现场负责人必须检查各吊链的受力情况,发现受力不均匀时,应该指挥操作人员及时进行调整; |
1.如果发现吊链、链环有异常响声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按撤离路线撤离。; 2.班长、安监员在现场对起吊作业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未按标准进行起吊作业的,应立即停止其作业。 3.严禁用人平衡被起吊重物 |
||
5.井下电气焊接 |
1.检查瓦斯 | 1.未进行瓦斯含量检查 | 环 | 未进行瓦斯检查,其浓度超过5%时,遇到高温火源,发生瓦斯爆炸,造成人员伤亡。 | 1.由专职的瓦检员进行全工作过程中的瓦斯检查,当瓦斯浓度在规定范围之内时,方可作业。 |
1.由专职的瓦检员进行全工作过程中的瓦斯检查,当瓦斯浓度在规定范围之内时,方可作业; 2.由通风队专职的瓦检员进行瓦斯检查,并在现场随时检查; 3.由安检员在现场监督措施执行情况。 |
|
2.清理作业点周围的可燃性材料,并用水冲洗地面,进行降尘 | 1.电气焊时,点燃其周围的可燃性材料 | 人 | 电气焊时,点燃其周围的可燃性材料或煤尘,发生火灾。 |
1.彻底清除作业点周围的燃性材料和煤尘; 2.在焊接或切割的物件下方用不燃性材料隔离起焊渣和高温金属件。 |
1.彻底清除作业点周围的燃性材料和煤尘; 2.在焊接或切割的物件下方用不燃性材料隔离起焊渣和高温金属件; 3.由保安员在现场监督执行情况; 4.在焊接或切割的同时,在作业点不断洒水。 |
||
3.准备好消防器材 | 1.灭火器、沙子、水管未准备或准备不足 | 人 | 灭火器、沙子、未准备或准备不足,发生火灾时不能及时扑灭火灾。 |
1.作业点配备两台8Kg完好的灭火器。 2.准备充足水源。 |
1.作业点配备两台8Kg完好的灭火器和防火砂; 2.从供水管路上接一根水管到作业点。 |
||
4.焊接工件 | 1.电焊机、电缆及焊把不完好 | 人 | 电焊机、电缆及焊把不完好,造成人员触电。 | 1.开工前由班长进行检查,保证电焊机、电缆及焊把的完好。 | 1.开工前由班长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电工处理。 | ||
2.未佩带劳动保护用品或衣着不符合要求 | 人 | 未佩带劳动保护用品或衣着不符合要求,焊接时产生的热金属烧伤人。 |
1.衣着要利落,袖口要扎紧,辅助作业人员要保持好距离。 2.作业人员必须使用相应的防护眼镜、面罩、口罩。 |
1.人员必须经过经营办培训合格,且持证上岗; 2.焊接工作时戴电焊手套; 3.衣着要利落,袖口要扎紧,辅助作业人员要保持好距离。 |
|||
5.气割工件 | 1.气带与割枪连接不好,在气割过程中,气体发生泄露或气带脱落 | 人 | 气带与割枪连接不好,在气割过程中,气体发生泄露或气带脱落,导致气体燃烧而烧伤人员 |
1.气带与割枪的连接用专用的连接件进行连接。 2.正确佩带防护帽.防护手套。穿阻燃.无油污的工作服。 |
1.人员佩戴电焊手套; 2.开工前仔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
2.未佩带劳动保护用品或衣着不符合要求 | 管 | 未佩带劳动保护用品,气割时产生的热金属燃烧及火焰伤人。 | 1.作业时,必须一人作业,一人监护。 |
1.戴手套和防护镜; 2.衣着要利落,袖口要扎紧,辅助作业人员要保持好距离; 3.人员必须经过焊工培训,且持证上岗。 |
|||
6.清理工作现场 | 1.搬运材料时姿势不正确 | 人 | 人员受伤 |
1.搬运时两人协作口号要统一; 2.采取正确的搬运姿势,两人协作。 |
1.加强搬运人员自主保安意识,防止其伤害自己和他人。 | ||
6.地面装运 | 1.防爆车运输设备 | 1.重心不平衡,放置不稳 | 人 | 设备倾倒,损伤车辆 | 1.使用汽车运输设备时,设备重心与车辆重心应尽量重合; 2.不平的地方用木板垫好。 3.设备稳定后,操作人员方可进入车厢将设备调正,操作人员进入车厢时,要与设备保持一定距离,且不能处于设备下落和倾倒方向的位置。 4.在往汽车上摆放物件时,首先,在车间内使用吊车将物件吊稳,慢慢将物件吊入拉运物件车辆的车箱内,尽量降低物件和车厢底板之间的距离,操作人员进入车厢时,要与物件保持一定距离,且不能处于物件下落和倾倒方向的位置,物件装运完毕后,作业人员严禁在车上逗留 | 1.运输怕碰易损设备时,要将其捆绑牢固,四周撑戗好。 2.车间内装运设备或物件时,管理人员指派专人指挥。 3.装运时,司机必须随时和作业人员进行沟通 | |
2.作业人员佩戴安全防护用品 | 1.未带安全帽 | 人 | 地面起吊物件或在车间内行走时碰上头部 | 1.车间作业人员必须按地面车间管理规定,按要求佩戴安全防护用品。 | 1.车间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由管理人员进行劳动防护用品检查,不佩戴合格严谨上岗; 2.车间作业人员加强自主保安意识,提高自我防范; 3.做到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 ||
3.车间内搬运设备或物件 | 1.未轻拿轻放随意乱扔 | 人 | 对设备或物件造成损伤 | 1.地面车间安撤工必须检查所搬运设备捆绑是否牢固。2.确定所搬运路线脚下没有障碍物。3.作业前工作人员必须戴防护手套等劳动保护用品。4.搬运部件时两人必须配合默契,轻拿轻放5.搬运物件时尽量使其靠近身体,避免需要弯腰或扭转身体的搬运工作。 | 1.搬运时需轻拿轻放,严禁随意乱扔; 2.设备零部件,用人力装车,摆放整齐,不得乱扔,要轻拿轻放。 3.车间主任负责监督检查,发现未按要求作业立即制止,整改后方可继续作业。车间主任经常对员工进行安全继续教育。 | ||
4.设备、材料升、入井 | 1.设备、材料捆绑不牢固 | 人 | 造成设备材料滚动或设备材料掉落伤人 |
1.作业人员在拉运设备材料前检查确认设备捆绑无任何问题; 2.行驶时要匀速,确保运送设备材料无损坏。 |
1.班长、保安员进行动态检查,发现作业人员未将所拉运的设备材料捆绑牢固,责令立即改正。 | ||
5.卸车 | 1.车辆未停稳卸车 | 人 | 车辆未停稳卸车,容易造成人员挤伤 | 1.必须将车辆停在地势平坦处,方可卸车。 2.车辆使用木楔式阻车防止车辆下滑。。 | 1.卸车时,物件在没有落稳前,严谨人体任何部位深入物件下方或可能滑移的方向;2.人力抗、拉、抬时要事先清理行走路线,做到步调一致。 | ||
2.卸车时人员违反操作规程 | 管 | 容易造成人员伤害 | 1.作业人员在卸车时必须轻拿轻放,禁止随便乱扔 | 1.保安员、班长对作业人员卸车时进行监督检查,对违章作业者进行相应处罚。 | |||
3.设备卸车时,车辆附近有人 | 人 | 车辆侧翻,造成人员伤害 |
1.设备卸车时,车两侧及下方禁止有人。 2.班长加强现场监护,卸车前首先清理人员,无关人员禁止进入施工现场 |
1.卸车前,班长必须确认车两侧无人。 2.带班项目经理要随时检查现场安全情况,平板车两侧范围内无闲杂人员及设备,确保卸车时安全; | |||
7.电气设备安装 | 1.检查现场作业环境 | 1、现场未定置管理,可燃物随意堆放,电气焊引起火灾 | 人 | 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现场制定各项安装管理制度,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执行。 施工材料码放整齐,电气焊作业时有专人值守。 |
1、工作现场做好防火措施,现场物件应定置管理。 | |
2、误入带电间隔引致高压触电 | 人 | 损坏设备及致使人员伤亡 | 1、设备停送电时,必须执行停电票制度,对设备进行设备接线要对其进行验电、放电。 | 1、未有明显的断开点及安全设施不能作业 | |||
2.设备安装 | 1、电气设备吊装 | 人 | 钢丝绳断裂、滑脱 | 起吊作业前对绳索进行检查 | 1.安全员、班组在现场进行监督,起吊设备时要进行试吊,并对起吊用具进行检查 | ||
2、高空作业不使用安全带 | 人 | 高空坠落,人员伤亡 | 高空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及其安全设施要牢固。 | 1、安全员对施工人员进行督导检查。 | |||
3、电气设备运行 | 操作机构误动作、停电、人员触电 | 人 | 误操作,停电财产损失 |
设备送电前,对其设备进行全面检查。 作业前应验电,精心操作。 |
1、送电前专职人员要对设备进行检查,并做好沟通工作。 | ||
停送电无接地保护措施,触电人员伤害 | 人 | 人员触电、烧伤 |
施工人员按操作规程作业。 现场加强监护。 |
1、安全员及施工管理人员加强现场监护。 | |||
8.车辆运输 | 车辆 | 车辆制动失灵 | 机 |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 作业前检查 | 1、安全员及施工管理人员加强现场监护。 | |
车辆追尾 | 人 |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
人员未执行井下车辆管理制度 2.司机时刻注意观察信号指示。两机车或两列车同向行驶间距不得少于100米。 3过弯道、道岔、硐室口或前方有行人时,必须鸣笛示警,并减速行驶 |
安全员及施工管理人员加强现场监护。 |
六、安全生产标准化(包含车辆)
为强化我项目部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完善机构,明确职责;建立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提高我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实施精细化管理,达到煤矿安全生产标准。
一、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责任体系
(一)、组织机构与职责及工作要求:
1、成立安全生产标准化领导小组:
组 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 总工程师 安全负责人
成 员:技术员 施工员 安全员 质量员 各班组组长
2、领导小组职责:
(1)全面组织开展和推进我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2)确定我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目标和达标规划。
(3)对我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资金投入进行研究。
(4)对我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决定。
(5)每月定期组织一次各单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大检查。
(二)、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
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要求。
(1)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体系,明确生产技术科负责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2)制定年度安全风险辩识评估工作方案,和专项安全风险辩识评估。
(3)建立安全风险定期检查分析工作机制,检查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评估管控效果,完善管控措施。
(4)建立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应用机制,将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应用于指导生产计划、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应急救援预案以及安全技术措施等技术文件的编制和完善。
(5)编制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方案,管控责任明确,人员、技术、资金有保障。
(6)跟踪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执行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7)及时公告重大安全风险。
(8)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开展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定期组织安全风险知识培训。
2、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要求。
(1)建立健全全员、全过程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体系。
(2)制定事故隐患分级标准,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分级,按事故隐患等级进行治理、督办、验收。
(3)建立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制度,发现重大事故隐患立即向当地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书面报告,并制定治理方案。
(4)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工作机制,制定排查计划,明确排查内容和排查频次,排查范围覆盖生产各系统和各岗位。
(5)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台账和重大事故隐患信息档案。
(6)按规定对事故隐患进行分级治理。
(7)对事故隐患治理实施分级督办,对未按规定完成治理的事故隐患,及时提高督办层级,加大督办力度。
(8)及时通报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情况,接受监督。
(9)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记录统计、过程跟踪、逾期报警、信息上报的信息化管理。
(10)建立事故隐患统计分析制度,定期对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情况进行汇总分析。
(11)定期组织安全管理技术人员进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相关知识培训。
3、各施工班组要求。
(1)开展各班组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
(2)煤矿各类产品合格证、矿用产品安全标志、防爆合格证等证标齐全。
(3)设备综合完好率、小型电器合格率、矿灯完好率、设备待修率和事故率等达到规定要求。
(4)机械设备及系统能力满足安全生产需要;机械设备完好,各类保护、保险装置齐全可靠。
(5)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推进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
(6)防爆电气设备无失爆;电气设备完好,各种保护设置齐全、定值合理、动作可靠。
(7)管理机构健全,制度完善,责任落实;设备台账、技术图纸等资料齐全.
(8)机电设备设施技术性能测试、检验及探伤等及时有效。
(9)现场设备设置规范、标识齐全,设备整洁;管网设置规范,无跑、冒、滴、漏;机房、硐室以及设备周围卫生清洁;消防器材、绝缘用具齐全有效。
(10)管路拆除安装、电缆拆除安装、胶带机拆除安装等达到矿上安全生产的标准。
4、车辆运输组要求。
(1)负责开展车辆运输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
(2)运输线路符合标准要求;保证车能按规定的速度安全、平稳运行。
(3)运输设备 设备完好率符合要求;保护装置齐全、灵敏、可靠。
(4)安全设施齐全、可靠,安装规范,正常使用。
(5)管理机构健全,制度完善;设备设施定期检测检验。
(6)施工车辆达到黄玉川矿安全标准化要求。
(7)车辆在施工过程中按黄玉川矿安全标准化要求执行。
(8)作业场车辆干净整洁。
5、后勤组要求。
(1)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机构。
(2)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完善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3)定期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工作。
(4)实施由专门人员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地点、监测周期、监测方法符合规定要求。
(5)做好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和岗位调整工作;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存。
(6)及时安排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保障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伤残等级鉴定所需资料。
(7)工会组织依法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维护劳动者的职业卫生合法权益。
6、安全培训和应急管理。
(1)按照规定对有关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
(2)特种作业人员取得相应的安全资格后方可上岗作业;其他从业人员应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3)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
(4)制定班组建设规划、目标,保障班组安全建设资金,完善班组安全建设措施。
(5)明确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分管负责人。
(6)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7)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按照规划和计划组织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实施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二、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工作目标:
1、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的原则,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基础工作,抓好现场管理,消除事故隐患。
2、建立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3、达到煤矿队伍为施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
三、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方案
1、加大宣传力度,使每个职工了解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利用每天班前会,认真组织学习“新标准、新办法”,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认识。
3、召开一次专题会议,贯彻学习本工作方案,明确每个人任务和职责,从思想上增强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刻认识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安全保障水平的根本途径。
4、以新增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做好新老标准的对接,逐步完善各种资料。
5、对照安全生产标准化,组织制定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
6、对照安全生产标准化,组织制定和完善各种记录、台帐。
7、各班组要照标准,认真组织开展好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要职责明确,责任落实,逐项落实到工作之中
8、在原有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基础上,以及对照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查找井下各大系统存在的重大隐患与问题。对查出的隐患与问题,按专业分工进行彻底整改,对存在重大不安全隐患的由专人负责、落实到人、限期进行整改,必要时采取停产整顿的措施。
9、每月在项目经理的组织下针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对各班组及部门进行大检查。
10、每月安全生产标准化矿验收检查时,各单项检查小组要认真检查评分。对存在的问题由安全负责人进行汇总,实行编号,并由安全员迅速制定措施组织落实整改。严格执行安全隐患整改消号制度。
11、每个月确定一项主题活动,提高各专项达标进度,从而推进全达标。
1)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主题活动,完善这两项基础资料工作和井下现场管理,为井安全生产打好基础。
2)开展机电、运输、安全培训和应急管理达标主题活动,对运输设备、设施进行彻底检查维护,做到制度完善,责任落实;各种资料、记录齐全,评分达标。
12、要高度重视月度主题活动,严格按计划安排工作,月度活动结果纳入全年考核,不达标的不予奖励。
13、每月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进行分析、总结、考核,提出确保目标实现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保证措施和工作要求,并落实专人进行监督检查。
14、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做到日常化,正常化。班组长以上干部要严格抓好现场管理,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消除事故的隐患。
15、在基本达标完善的基础上,各班组按标准要求强化监督力度,继续深化标准化工作,由点到面对照标准要求详细全面不留死角全面进行整改,力求做到精细化、标准化。
16、在取得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的持续改进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管理措施,规范员工安全行为,持续保持并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长效机制。
四、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评比及奖惩办法:
1、总体目标实现
安全生产标准化各班组奖励500元,否则按此金额标准进行处罚。
2、每月检查验收奖惩办法:
领导小组每月对各班组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全月安全生产情况,确定各班组的考核结果。
具体办法:
(1)安全生产标准化领导小组依照《黄玉川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每月月底前对各班组进行严格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得出考核得分。
(2)领导小组根据检查出的隐患、黄玉川矿领导发现的隐患及问题、在各班组安全生产标准化基础分上进行扣分,得出各专业组标准化最终得分,根据各专业组最终得分进行评级。
(3)出现以下情况,根据专业组责任否决当月标准化奖励。
(4)领导小组根据班组标准化最终得分进行等级评定,达到三级标准分的为合格,低于三级标准分的为不合格。
3、领导小组办公室可根据各班组本月生产过程中标准化工作开展情况,对相关班组组进行500~1000元的奖励。
五、工作要求
1、建立和保持:煤矿是创建并持续保持标准化标准的责任主体。应通过实施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范行为、控制质量、提高装备和管理水平、强化培训,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达到并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保障安全生产。
2、安全生产标准化投入:
必须保障安全生产标准化经费,改进和完善安全生产条件。
3、严格责任,加强领导,由各部门领导全面负责。狠抓责任落实,明确责任人。搞好宣传发动,充分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重点内容及专业知识等,使广大职工干部正确认识质量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4、加强培训力度,提高思想和技术素质。落实从业人员准入制度,并结合准入制度制定培训计划,对全体职工进行培训,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职业技能和思想素质,使干部职工说标准话,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按标准管理和操作,从根本上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
5、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长效机制。注重工作实效,强化督导,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重点放在现场,充分发挥班组在安全生产中的主导作用;注重过程控制,防止重考评、轻建设,重结果、轻过程,务求取得实效。
6、做好总结,及时反馈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强化安全基础管理的重要手段,各部门及班组要及时总结分析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及时向安全生产标准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
第五节 文明施工、标准化及环境保护措施
一、现场文明施工及标准化
1.施工现场设置施工区标志牌,标明工程名称,工程量及施工单位,并设有五图一表。
2.现场材料分类堆放整齐,并标明材料名称、规格、型号及数量,搅拌、喷浆设备用完后应立即清洗,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3.施工管理人员均应挂牌上岗,入井人员须身穿工作服头戴安全帽,持证上岗。
4.各施工巷道作业人员必须保持巷道卫生,电器设备要保持干净。
5.施工现场无杂物、无积水,严禁随地大小便;巷道内各种缆、管、线悬吊整齐、美观。巷道设置垃圾箱,杂物、垃圾必须入箱。
6.张贴企业标语及横幅,树立企业形象,鼓舞工人干劲,美化施工现场。
7.与甲方及监理人员积极配合,与地方政府及群众保持良好的关系,举止大方,语言文明。
8.按甲方指定地点弃渣,经常对施工现场、运输道路进行撒水,减少扬尘,保护生态环境。
二、文明施工措施
1.抓好文明施工,促进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是企业管理水平和职工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且和安全生产、优质、高效是一种辩证的关系。
2.施工期间要制定文明施工措施,搞好文明施工活动,以促进安全生产。
3.将项目部的管理机构、主要职能挂牌上墙,在井口房外侧挂设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示意牌板,安全方针、质量目标立于施工现场醒目处。
4.房内要设置注意烟火、戴安帽和防止坠物警标。操作规程、交接班。
5.抓好“两堂一舍”的管理,食堂干净卫生,责任落实到人。
6.抓好工广场地的管理,地面材料、设备摆放整齐,要害场所有管理制度并上墙,场地经常保持干净、无积水,各类材料、各种器具分类摆放整齐,并登记建帐。
7.每次搅拌好喷浆料后,将搅拌机及现场清理干净。
8.车间内照明、通风良好,管线网布置合理整齐,电缆沟盖板齐全,沟内无积水。设备清洁完好,铭牌标志清晰,安全装置可靠。
9.搞好职工的多种形式的娱乐活动、职工日常培训工作,以提高职工的精神文明素质。
10.在项目部领导下,开展文明施工竞赛活动,每月评比一次,促进文明施工的整体提高。
11.组织职工开展多种多样的业余文体活动,严禁打架和赌博。
三、办公区文明施工措施
1.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立围护设施,并设置封闭式围护设施和警示标志,保持施工现场周边安全、整洁、畅通。
2.在施工现场明显部位设置施工公告牌、工程概况牌、施工进度牌、安全纪律牌、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3.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佩带证明其身份的证卡。
4.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设置临时设施、机具设备、堆放建筑材料,保证出入口道路及场内通畅、整洁。
5.现场临时围墙,高度不底于2m,并达到稳固、整洁、美观的目的。现场内设置绿化带,力求景观化。
6.料场区域与生活区域严格分隔,场容场貌整齐、整洁、有序、文明,材料区域堆放整齐,有安全保卫措施;施工区域和危险区域设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
7.现场内外道路派专人洒水清扫,保持畅通,无积水。
8.现场生活区域设施齐全、设置合理、管理完善、责任包干,宿舍统一使用低压电,日常生活用品力求统一并设置整洁,现场办公室、更衣室、厕所等应有专人负责打扫,保持整齐清洁。
9.现场垃圾应装入容器、定点放置,有专人管理,定时清除。
10.加强对进场工人的安全文明意识教育,共同维护现场文明工地的建设。
11.对现有围墙按公司手册要求进行统一粉刷,做到牢固、美观、封闭完整的要求。
12.为美化环境,在主要出入口和围墙边进行绿化和摆放盆花。
13.在主要大门口明显处设置标牌,标牌写明工程名称、建筑面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地负责人,开工日期、竣工日期等内容,字迹书写规范、美观,并经常保持整洁完好。
14.大门口内设一图四牌:施工现场平面图、施工公告牌、安全纪律牌、施工进度牌、施工概况牌。
除按上述要求进行环境美化外,还应对现场内已有绿化进行维护,初步考虑在现有绿化带旁搭设与绿化带相同高度的围护,既能美化环境,又能保护环境,且经常性派专人进行浇水、看管,以免受到破坏。
15.施工阶段,定时对道路进行淋水降尘,控制粉尘污染。
16.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细颗粒散体材料,安排在库内存放或严密遮盖,运输时要防止遗洒、飞扬,卸运时采取措施,减少污染。
17.现场内所有交通路面和物料堆放场地全部铺设砼硬化路面,做到黄土不上天。
18.在出场大门处设置车辆清洗冲刷台,车辆经清洗后出场,严防车辆携带泥沙出场造成道路的污染。
19.现场内设置的食堂和宿舍,由专人负责管理,确保卫生和安全符合规定。
20.确保雨水管网与污水管网分开使用,严禁将非雨水类的其它水体排进雨水管网。
21.现场交通道路和材料堆放场地统一规划排水沟,控制污水流向,设置沉淀池,污水经沉淀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线,严防施工污水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线或流出施工区域污染环境。
22.加强对现场放油品和化学品的管理,对存放油品和化学品的库房进行防渗漏处理,采取有效措施,在储存和使用中,防止油料跑、冒、滴、漏污染水体。
23.地面施工临时场地时采用低噪音砼振捣棒,振捣砼时,有专业的人员操作。
24.除特殊情况外,如在居民区附近时,在每天中午12时至下午2时、晚上22时,严格控制噪声作业,对砼搅拌机、电锯、柴油发电机等强噪音设备,以隔音棚遮挡,实现降噪。
25.加强环保意识的宣传。采用有力措施控制人为的施工噪声,严格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噪音扰民。
26.车辆进出设计院应限速,禁止鸣号,严格控制运输车辆进出时间,进出车辆应清洗,以免污染院内环境。
四、环境保护措施
我们将依据ISO14001—(2004)环境管理标准和我公司环保手册,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制定环境方针、环境目标和环境指标,配备相应的资源,遵守法规,预防污染,节能减废,实现施工与环境的和谐,达到环境管理标准的要求,确保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并最大限度地达到施工环境的美化,选择功能型、环保型、节能型的工程材料设备,不仅在施工过程中达到环保要求,而且要确保本工程成为使用功能完备的绿色建筑。
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1.贯彻国家及地方有关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及标准,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2.施工组织设计中必须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措施,并根据工程进度情况,及时补充相应的污染治理措施。施工现场必须平整坚实,主要道路要硬化处理,设专人清扫,洒水、降尘,工地大门应设专人检查出场车辆。防止车辆带泥和遗散。
3.施工现场使用的锅炉、茶炉、大灶执行“三同时”手续,在重点环境保护地区所设的茶炉、大灶禁止烧散煤。
4.电锯、电刨、砂轮锯、搅拌机、振动器、空压机等应控制噪声声源,必须采取封闭式作业,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减少人为噪声。
5.搅拌机废水、食堂污水必须经沉淀、隔油后外排入市政管线,现场储存油漆、油料要妥善保管,防止渗漏而污染水源。
6.经常检查环境保护设施的使用情况,对不按规定使用的污染治理设施,随意停用、拆卸设施的人员按有关规定处罚。
7.经常开展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作业人员环境意识。
环境保护教肓制度
环境保护知识必须纳入工人的“三级教育”内容,教育覆盖面达到100%。
8.施工现场所涉及的污染治理岗位作业人员,未经教育、培训和考核,不得上岗从事管理工作。
9.施工现场必须定期对不同岗位班组作业人员,进行针对性的环境保护知识教育和培训,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
10.每次培训考核后要汇总登记,将培训考核人员试卷、标准答案及成绩汇总表一并归档备查。
11.开展多种形式的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保护检查制度
12.项目经理部每月不少于三次定期检查,各施工班组每日班前班后普查。
13.检查要以防止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为重点,查责任制落实情况,查治理措施执行情况,查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查污染治理效果,查现场违规情况。
14.每次检查以后必须进行全面评估,对违规行为提出批评或处罚,并做好记录,归档备查。
15.对检查出的问题,实现“三定”原则,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日期及整改负责人,并按期进行复查,填写检查整改记录表。
16.定期对施工噪声及烟尘黑度进行检测,及时了解污染情况,加强噪声和烟尘治理工作。
17.现场环境管理岗位责任制
17.1.项目经理
17.1.1.贯彻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和地方有关施工现场环境保护规定,对施工现场环境保护负直接领导责任。
17.1.2.认真学习《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指导项目部管理人员、班组成员开展施工现场环境保护。
17.1.3.定期组织对项目全体人员的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
17.1.4.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自我保障体系,落实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和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支持环境保护管理人员的工作。
17.1.5.监督、检查项目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对现场环境保护管理实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
17.1.6.自觉接受上级有关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妥善处理,检查整改过程中的“三定”落实情况。
17.2.环境保护负责人
17.2.1.贯彻执行国家及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和标准,对现场环境保护工作负直接责任。
17.2.2.协助项目经理落实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岗位责任制及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17.2.3.协助项目经理编制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并组织实施。
17.2.4.协助项目经理对现场人员进行环境保护知识的教育、考核,推广和使用环境保护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17.2.5.负责组织对环境保护设施的安装、维修、检查,保证环境保护设施的正常进行。
17.2.6.负责对施工噪声、烟尘的定期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落实整改。
17.2.7.负责落实施工现场环境保护“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17.2.8.负责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内业资料的建档和管理工作。
17.2.9.定期对现场污染源设施进行检查,提出整改意见并进行复查,对违反环境保护制度、措施的人员提出处理意见。
17.3.班组作业人员
17.3.1.严格执行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法规、制度,对本岗位施工中环境保护工作负责。
17.3.2.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参加项目部组织的环境保护污染的控制。
17.3.3.从事喷浆料的搅拌、食堂炊事、油料油漆作业人员,应做好沉淀池、隔离池,防跑、冒、滴、漏的管理工作;进行水泥、白灰等易扬尘作业和垃圾清理,应按现场扬尘控制措施的规范操作。
17.3.4.严格控制噪声污染,防止施工扰民。控制机械噪声:人为噪声控制:施工区、生活区内不得大声喧哗,不抛掷、不敲击钢铁物件。
五、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为防止建筑施工作业污染和扰民,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环境保护措施。
1.防止大气污染
1.1.将现场内的堆土、堆砂用帆布或密目网等进行重叠式覆盖。
1.2.临时地面现场内的道路、空地全部硬化,循环道路用C20混凝土浇筑,其他区域地面用5OOmm×5OOmm的方砖铺设,局部附以绿化。
1.3.清理施工垃圾时,采用容器吊运的办法,严禁任何人随意凌空抛散,采用封闭垃圾站存放垃圾,并将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区分存放,及时清运。外运时覆盖严密,确保不沿途撒落。
1.4.施工现场设专人清扫保洁,使用洒水设备定时洒水降尘。
1.5.在喷浆料车清处洗设置沉淀池。在料车出场前,由专人对车辆进行清洗,以防止车轮带泥出现场上路行驶。
1.6.对水泥、白灰等易扬尘材料,实行轻卸慢放,用封闭式库存的办法,以减少扬尘的产生。
1.7.施工作业面做到活完脚下清,及时将建筑垃圾装入容器,吊运至垃圾站处理。
1.8.冬季保温措施采用防火草帘,不使用岩棉被,防止岩棉扬尘。
1.9.施工现场的施工区、生活区不得焚烧化学、橡胶、油料等物品,以防产生有害、有毒的烟尘污染大气,造成毒害。
2.防止水污染
2.1.在小型搅拌机前台、喷浆料运输车清洗处,设置沉淀池,使排放的废水先经过池内,二次沉淀后再排入市政府污水管线,或回收用于洒水降尘。
2.2.针对食堂就餐人员多的因素,我们设置食堂污水隔油池,食堂产生的污水须经隔油池处理后,排放到下水管道,并设专人管理,定期掏油(每周两次),以防止污染水体。
2.3.对现场存放的油料、油剂等,实行专库存放,专人管理,库内不存放其他物料,库房地面和墙面均做防漏的特殊处理。在使用上实施定人限额领用的办法。设立专项检查,以防止跑、冒、滴、漏而产生污染。
2.4.禁止有毒、有害废弃物用作土方回填,以免污染地下水和环境。
3.防止噪声污染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制定的降噪声制度。在施工过程中实施以下措施,以防止噪声污染。
3.1.人为噪声控制
3.1.1.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污染的管理制度,增强全体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提高防止噪声扰民的自觉性,减少人为噪声污染。
3.1.2.在施工现场以及宿舍,严禁大声喧哗吵闹、高声歌唱或敲击工具、餐具等。
3.1.3.作业中搬运物件,必须轻拿轻放,严禁抛掷物件而造成噪声。
3.1.4.信号指挥人员在晚22时后,早上6时前,如有起重作业,只可使用对讲机,不得用哨子指挥吊运作业。
3.2.强噪声机械的降噪措施
3.2.1.对施工现场内的强噪声机械实行封闭式作业,即对电锯、电刨、砂轮机、切割机等设备搭设封闭式机械棚,对地泵实施搭设隔声棚的措施,以减少强噪声的扩散。
3.2.2.搅拌机采用低频低噪型。由专业人员操作,以防止发出强噪声而污染环境、扰民。
3.2.3.加强施工现场的噪声监测:按《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一12524)实施长期监测,专人监测,专人管理,发现有超过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的,立即对现场超标因素进行整改,真正达到施工噪声不扰民的目的。
六、实行分类管理
1.避免泄漏现象
1.1.现场储存、使用的化学品(油漆、涂料)和含有化学成分的其他材料,控制泄漏、遗洒挥发。
1.2.对所有油料、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爆固体、自燃物品、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等材料严格进行采购、运输、存放、发放和使用控制管理。
1.3.如发生大面积的遗洒、燃烧、爆炸等事故,按照《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的预案实施应急处理。
1.3.1.施工过程做到落地清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1.3.2.对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区别处置的方法。固体废弃物应严格分类,按划分的相应贮存区域和贮存方式,整齐合理堆放,并有明确标识。
1.3.3.有毒、有害废弃物单独放置在密闭容器内或对其进行全封闭,并注明“有害”字样。
1.3.4.木材等木作工程现场可再次利用的无毒无害废弃物,可就地回收使用;钢筋、包装容器等木作工程现场不能再次利用的可回收无毒无害废弃物,应向公司经营科报批后处理。
1.3.5.可回收有毒有害废弃物,如废油桶、废塑料布、废灭火器等向公司经营科和安全设备科报批后处理。
1.3.6.对不可回收利用的无毒无害废弃物,应经工程科审批后委托垃圾清运单位处理,并与其签订清运垃圾合同。
1.3.7.对不可回收利用的有毒有害废弃物,应根据国家法规,采用密闭容器存放,防止二次污染。
1.3.8.生活废弃物经公司安全设备科审批、施工废弃物经公司经营科审批后,委托有资质的清运处置单位进行处理。
1.3.9.项目部每月两次对固体废弃物的控制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每季度向总公司工程部、经营部、安全设备部汇报。
七、定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对所有的班组成员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和文明施工教育,定期进行大课育,并用板报、讲座的形式进行广泛宣传。组织应知应会考核,以提高全体职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共同为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尽自己应尽的义务。
八、文物和地下障碍物保护措施
在施工中发现古墓、古建筑遗址等文物及化石或其他有考古、地质研究等价值的物品时,应立即保护好现场并于4h内以书面形式通知监理及甲方,甲方应于收到书面通知后24h内报告当地文物管理部门,按文物管理部门的要求采取妥善保护措施。甲方承担由此发生的费用,顺延延误的工期。
如发现后隐瞒不报,致使文物遭受破坏,责任者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施工中发现影响施工的地下障碍物时,应于8h内以书面形式通知监理及甲方, 同时提出处置方案,甲方收到处置方案后24h内予以认可或提出修正方案。甲方承担由此发生的费用,顺延延误的工期。
所发现的地下障碍物有归属单位时,甲方应报请有关部门协同处置。
第六节 工程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一、总体进度计划与里程碑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1.总体进度计划
本工程计划总工期为17个月,考虑到施工期内要经历雨季和冬季的不利因素,合理部署总进度安排,充分利用我公司的客观优势,做到质优期短。
2.为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将整体工期分解为以下里程碑,以里程碑的分步实现来保证总工期目标的完成。
3.保证措施
3.1.若中标,我公司将按照招标文件内容进行并承诺,并按照施工总体进度进行统畴安排,做好临建设施;同时按设计施工图纸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深入施工现场做好开工前施工做好充分准备。
3.2.我公司保证按施工平面布置图进行施工现场布置,同时根据各施工段做好机械设备和施工人员进场安排,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工期。
3.3.我公司严格按万利一矿统一标准要求进行现场布置,同时确保施工进度。
3.4.抓好施工黄金季节的计划安排,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根据优化的网络安排,
从技术、设备、劳力上保证关键线路的需要,实施交叉作业,同时抓好非关键线路,同步展开,整体推进工程进度。
3.5.建立健全完善的技术保障体系,确保施工生产顺利进展和加速施工进度,实行总工程师质量总负责的技术责任制,配备足够的有施工技术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除编制好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外,对关键工序还必须编写施工方案;认真执行技术交底制,实行分项工程施工前的现场技术交底制度,技术交底必须成为施工生产的依据,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加快施工进度。
3.6.提高分项工程质量一次合格率,减少不应有的返工。
3.7.加强现场指挥调度,减少施工干扰。
3.8.安排好职工生活,开展劳动竞赛,加快工程进度。
3.9.认真遵守国家和地方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各项法规,加强同招标人、设计、监理的联系,加强与地方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四邻百姓的联系、协调、合作,减少扰民和民扰。
3.10.加强工程进度的计划性:
3.10.1.施工期间建立进度控制的组织系统,按进度控制计划进行阶段工程
进度目标分解,确定其进度目标,编制月、旬作业计划,做到日保旬,旬保月,并做好施工进度记录。
3.10.2.加强施工中进度控制,将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对比,及时调整。
3.10.3.建立现场会、协调会制度,每周召开一次现场会,每天召开生产调
度协调会,加强信息反馈,及时协调各工种进度,确保工期目标实现。
3.10.4.采用“四新”技术,保证工程进度: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并充分利用我单位现有的先进技术和成熟的工艺保证质量,提高工效,保证进度。
3.10.5.加强成品保护工作:
3.10.6.做好成品保护工作,减少不必要的返工、返修浪费,加快施工进度。
3.10.7.对全体员工加强教育,晓之以理,在施工过程中做到自觉自律。在每天的班前会上,要求班长要强调职工的成品保护意识,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3.10.8.建立一套严格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做到成品保护有制度,成品保护工作有人负责。
3.10.9.建立完善的计划保证体系为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先后秩序记忆充分说明工程施工计划安排情况,根据我公司多年施工总承包实践总结出具有实际操作的多级计划管理体系,即:
3.10.10.一级总体控制计划:表述各专业工程的各阶段目标,提供给甲方、监理、
设计和总分包相关承包商,采用计算机进行计划管理,实现对各专业工程计划实施监控及动态管理,本次投标提供一级总控计划(初步)。
3.10.11.二级进度控制计划:以专业工程的阶段目标为依据,分解成该专业工程的具体实施步骤,以达到满足一级总体控制计划的要求,便于对该专业工程进度进行组织、安排和落实,有效控制工程进度。
3.10.12.三级进度控制计划:是以二级进度计划为依据,进一步的分解二级进度控制计划进行流水施工和交叉施工的计划安排,一般是以月度的形式提供给甲方、监理、
设计和相关承包商及其基层管理人员,具体控制每一个分项工程在各个流水段的工序工期。三级计划将根据实际进展情况提前一周提供该计划和上月计划情况分析和下月计划安排。
3.10.13.月、周、日计划:是以文本格式和横道图的形式表述作业计划,计划管理人员随工程例会下发,并进行检查、分析和计划安排。通过日计划确保周计划、周计划确保月计划、月计划确保阶段计划、阶段计划确保总体控制计划的控制手段,使阶段目标计划考核分解到每一日、每一周。项目经理部根据详细计划进度及现场施工动态,对人力、
财力、物力给予充分的保证;从技术施工方案中给予有针对性且可操作性的保障。从而有力保证各分项施工进度在计划进度控制中。所有计划管理均采用计算机进行严格的动态管理,从而不折不扣地实现预期的进度目标,达到控制工程进度的目的。
二、施工进度网络图
1.进度控制和管理措施
1.1.一般规定
1.2.项目进度控制应以实现施工合同约定的进度目标为最终目标。
1.3.项目进度控制应建立以项目经理为责任主体,由项目经理部各部门负责人和施工队长参加的项目进度控制体系。
1.4.项目进度控制一般以进度计划形式体现。
2.项目进度控制程序
2.1.根据《工程施工合同》确定的开工日期、竣工日期和总工期确定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目标。
2.2.目标分解,即根据工程项目工艺关系、组织关系、搭接关系、起止时间、环境条件、资源情况确定并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2.3.项目部编制施工进度总计划,并负责编制或审核施工队施工进度计划。
2.4.组织实施施工进度计划。
3.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
3.1.施工进度计划一般是指建设工程项目综合性的施工进度计划。它是用来确定建设工程项目中所包含的各单位工程的施工顺序、施工时间及相互衔接关系的计划,是依据施工合同约定、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而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分为总进度计划、以及在总进度计划指导下的分进度计划。
3.2.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的内容有:编制说明、施工进度(总进度和分进度)计划表、单位工程施工计划的分析及控制措施、网络计划及重要节点。
3.3.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的依据有:施工总方案;资源供应条件;各类定额资料;合同文件;工程项目建设总进度计划;工程动用时间目标;建设地区自然条件及有关技术经济资料等。
3.4.施工总进度计划的编制步骤和方法如下:
3.4.1.计算工程量:根据批准的工程项目一览表,按单位工程分别计算其主要实物工程量和人工、施工机械及建筑材料的需要量。计算出的工程量应填入工程量汇总表。
3.4.2.确定各单位工程的施工期限:各单位工程的施工期限应根据合同工期确定,同时还要考虑建筑类型、结构特征、施工方法、施工管理水平、施工机械化程度及施工现场条件等因素。
3.4.3.确定各单位工程的开竣工时间和相互搭接关系主要应考虑以下几点:
3.4.3.1.尽量做到均衡施工,以使劳动力、施工机械和主要材料的供应在整个工期范围内达到均衡。
3.4.3.2.尽量提前建设可供工程施工使用的永久性工程。
3.4.3.3.急需和关键的工程先施工,以保证工程项目如期交工。对于某些技术复杂、施工周期较长、施工困难较多的工程,亦应安排提前施工,以利于整个工程项目按期交付使用。
3.4.3.4.施工顺序必须与主要生产系统投人生产的先后次序相吻合。
3.4.3.5.应注意季节对施工顺序的影响,使施工季节不导致工期拖延,不影响工程质量。
3.4.3.6.注意主要工种和主要施工机械能连续施工。
3.4.4.用横道图或网络图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施工总进度计划应安排全工地性的流水作业。全工地性的流水作业安排应以工程量大、工期长的单位工程为主导,组织若干条流水线,并以此带动其他工程。
3.3.5.分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分施工进度计划是在总进度计划方案的指导下,根据甲方规定的工期和各种资源供应条件,对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施工起止时间及衔接关系进行合理安排的计划,分进度计划要以满足总网络目标为准。其编制的主要依据有:施工总进度计划;单位工程施工方案;合同工期或定额工期;施工定额;施工图和施工预算;施工现场条件;资源供应条件等。
4.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
1.施工进度计划经规定程序批准后是通过以下步骤实施的:
1.1.编制施工材料、构配件、工程设备进场计划。
1.2.编制项目季、月度施工生产计划、审核作业队月度施工生产计划。
1.3.检查实际工程进度,记录每周、日施工现场发生的干扰因素和排除措施的实施情况,检查的主要内容:工程量与工作量;材料、劳动力与机械使用情况;进度偏差及管理;影响进度的特殊原因及分析。
1.4.调整施工进度计划的主要内容:增减工作内容;工程量增减;阶段性时间改变;持续时间延长或压缩;逻辑关系变化(即各项工程的施工先后顺序)。
1.5.对施工队伍进度控制,采用施工任务单和资源调整来保证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帮助作业队解决项目进度控制中的相关问题。
2.建立项目例会和施工日志制度
2.1.项目例会:及时了解与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协调、平衡施工中的各环节、各专业、各工序,为工程准点、按质完工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项目经理组织项目部有关人员和施工队负责人、技术、质量、安全及相关人员召开项目例会,必要时邀请监理、业主参加。项目部资料员负责项目例会纪要的整理、发放及与会人员的签到并形成书面纪要,项目经理签发到各有关作业队并存档。项目例会应解决如下问题:
2.1.1.上周例会议定事项的落实情况,分析原因。
2.1.2.检查上周进度完成情况、工程质量情况制定整改措施;提出下一阶段进度计划及落实措施。
2.1.3.安排布置下周工作,提出具体工作要求。
2.1.4.需要协调的有关事项及解决方案。
2.2.从工程项目开工之日起,项目经理应指定人员负责填写整个项目的施工曰志(公司平台日志要求每人均需填写)。施工日志包括以下内容:
2.2.1.工程开、竣工日期以及主要分部工程的施工起止日期。
2.2.2.技术资料及技术交底等事项。
2.2.3.工程准备情况:包括临时设施、人员、机具、材料的准备、图纸会审的主要问题记录、业主交与施工单位的中心点、标高点的记录及复测。
2.2.4.材料、半成品的检验与试验。
2.2.5.主要材料、设备及其资料的到货情况。
2.2.6.设计变更的日期及主要内容。
2.2.7.记录工程测量情况。
2.2.8.记录工程自检、专检情况(特别是隐蔽工程记录)。
2.2.9.工序的交接记录。
2.2.10.业主、监理代表现场确认的有关事宜。
2.2.11.工期紧急情况下采取的特殊措施和施工方法。
2.2.12.施工现场有关的工程进展情况。
2.2.13.质量、安全、机械事故的情况、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的记录。
2.2.14.有关领导或职能部门对工程所作的生产、技术方面的决定或建议。
2.2.15.气候、气温、地质等自然灾害以及其它特殊情况(如停电、停水、停工待料)的记录。
三、为保证工程施工能够按照工期计划进行,项目部对施工工期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1.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开工前制定周密的施工准备计划,对准备工作建立严格的责任和检查制,做到有计划、有分工、有布置、有检查,确保工程按期完成。公司全力保证优先安排人力、物力,做好劳动力、材料进场部署,确保工程按计划完成。
2.加强质量管理
在项目部中,建立周密的质量计划,推行质量责任制度,加强质量意识,保证工程质量。工程分部分项一次验收成优,避免工程因质量事故而返工,用高质量保证施工进度计划的落实。
3.推动全面计划管理
根据总施工进度计划制定详细的月、周计划;切实保证计划的科学性、严肃性。根据总的进度要求,公司每月编制进度计划,在计划的编制时要充分考虑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以保证计划的有效性、可行性,经济科学性;项目部每周制订相应的周计划,如发现周计划与总控进度计划相比有滞后现象时,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制订详细的工期补救计划,以保证总的形象进度的实现。
采用网络计划跟踪技术和动态管理的方法,坚持周计划内每日工作量保持平衡,周生产协调会,周技术协调会,保证施工计划的实施。
精心组织指挥得力,加强现场的控制协调工作,超前预测,并及时解决好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劳动力、机具、设备、工序交接、材料和资金等方面的矛盾,使施工紧张、有序、有条不紊地进行。
为保证计划的实施,各部门密切配合协调一致,材料、设备供应、劳动力调配,外加工订货提前安排,专业施工队伍的配合等。
开工前要认真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全部临时设施、材料堆放、机械停放位置要充分考虑各阶段施工需要,最大限度避免二次搬运。
项目部、施工班组严格按施工程序、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规范要求安排施工,上道工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防止出现不合格品后层层返工的现象。
4.选用经济、适用的先进施工机械,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为实现工期目标积累时间。
5.各施工交叉段及环节中互相配合,确保工程施工的连续性。
6.在项目的施工中,因喷砼工程量大,空压机决定本工程的施工期,采用目前比较先进的空压机,实行平行作业,从而保证了整个项目施工按期完成。
第七节 施工进场及材料供应计划
一、施工进场计划
接到中标通知书后3天,我单位将认真按照拟配备的管理人员、施工队伍及投入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组织进场,按照甲方要求不耽误工程开工及接续任务,必须做到甲方要求开工,人员、机械、设备全部到位,马上组织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加强投入保障力度,直至项目工程竣工结束。
二、材料供应计划
自购材料每月根据剩余材料及进度计划成巷的1.3倍作计划,每月25号前提供下月材料计划,并跟踪付诸实施,材料每月由队内材料员作计划,统一组织采购,不得影响工程正常使用,在材料库、材料场地妥善保存。
第八节 新降造措施及缩短工期专项措施
一、降造措施
1.制定成本控制指标
1.1.工期指标:按合同控制工期,组织好工序,尽量提前完成施工任务,降低成本。
1.2.安全指标:安全事故控制在0%内,并无重大事故发生。
1.3.机械: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提高生产率。
1.4.劳动指标:实行承包制,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生产率。
1.5.主材节约指标:限额领料,每天统计进出材料,加强用料管理,尽量减少二次倒运损耗。指标水泥1.8%,石子2%,砂1%。
2.节约措施
2.1.定型模板,提高模板周转次数,节约木模费用。合理安排生产,提高劳动利用率和机械设备的周转率,缩短工期。
2.2.控制好质量关保证一次达合格,可减少返工费用且能缩短工期。
2.3.水泥节约措施:在搅拌站搭设水泥库,以减少水泥倒运损耗。也可避免受潮损耗。在使用过程中有散灰及时清理使用,砼浇灌时要随时检查,防止漏灰、跑模等浪费,各工序要及时联系,防止超拌,造成浪费。施工操作中洒漏的砼及时清扫利用。
二、缩短工期专项措施
加快工程进度、缩短施工工期,最终要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工艺、新技术及新材料的产生和应用,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方法来达到。施工企业在采用常规工期保证措施的基础上,可根据具体情况,可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进行预测、决策 、目标管理,采用统筹网络技术,强调系统工程管理办法。具体措施如下:
1.要进行科学的施工部署。对大型工程区分出相对独立的施工区,在每个施工区内划分出施工流水段,以便按“平面流水、立体交叉”作业原则施工,提高作业效率。
2.合理确定施工顺序。各分部(子分部)或分项工程客观工艺流程必须遵守,不能颠倒 ,要考虑满足资源平衡、工艺间隔、保证质量、安全操作、施工机械和季节影响的要求。施工顺序的确定必须经过认真地计算,科学地安排施工流水,以达到快速、有序、均衡施工的目的。
3.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要搞好施工现场的整体布置和劳动组织,尽可能多地采用新材料、 新工艺、新技术、新机具和充分利用现代化施工机械,以提高生产效率;另外,在征得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同意的前提下,多采用一些合理变更以提高施工效率。
4.相关辅助计划需配套。应编制配套的辅助计划,如:机械选用计划、物资供应计划、劳动工资计划、财务成本计划、技术措施计划等。做到“长计划、短安排”,根据总的控制进度进行有效地管理。
5.根据施工实践经验,可以采用节点控制法的科学管理程序来管理进度,并以充足的机具、周转材料以及班组劳动力的投入来保证。
6.及时检查小结进行纠偏。及时对照计划要求,检查、总结执行的效果,及时发现执行计划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现场查出的问题,在了解清楚的基础上,强调就地处理解决问题。还要通过调查研究,找出带有倾向性、全局性的问题提供依据。一旦在某个节点中工期被延长,务必在下个节点控制工期中调整部署,加强投入的人、机、料等,即在下一环节弥补,确保月计划的完成。不断地、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控制,以日保周、以周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季,最终确保施工进度按计划实施并争取提前。
7.合理加快工程进度的技术管理措施,也可与施工班组签订工期合同,引进奖励机制,根据各工程的操作特点和计划工作的目标,落实项目内部层层责任制,按期奖励、逾期处罚,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
8.公司财务对工程项目实行专款专用,必要时考虑垫付资金,保证工程用款,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9.注意的原则性问题:
9.1.应在保证工质量的前提下,要特别强调“百年大计,质量第一”,防止片面抓工程进度而粗制滥造的做法。
9.2.应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安全措施要超前于施工进度,施工作业计划安排时,尽可能考虑劳力作业均衡,减少作业者的疲劳,确保作业者在安全状态下作业。
9.3.应在考虑技术经济效果的基础上进行,贯彻“经济、适用”的原则,为求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
9.4.应按基本建设程序合理组织施工,特别强调不能未经审批、未经验收 (隐蔽工程、中间结构等)即擅自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第九节 农民工工资发放保障措施(试行)
一、总则
1. 为规范农民工工资支付行为,预防和解决施工企业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2.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做好农民工工资发放工作,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3.本办法适用于万利一矿矿务工程。
二、组织机构
1.为加强对万利一矿矿务工程项目农民工工资支付的管理,项目部成立项目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 长: 项目经理
副组长: 项目副经理
成 员: 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各科室主要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综合办公室,办公室主任, 办公室副主任,负责监督农民工工资支付、工程款清欠等具体管理工作。还有各项目组相关人员,建设单位各相关人员等。
2.特成立以上以项目经理为组长、主管工程的副经理为副组长的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领导工作小组。按照本办法的要求,制定本标段农民工工资支付的具体方案和实施细则。项目经理部必须有一名专职干事,负责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督管理工作,财务部门必须至少有一名财务人员,专门负责农民工工资的发放工作。
三、管理职责
1.施工单位是农民工用工主体单位,是劳动合同签订唯一甲方,对农民工工资的支付负直接责任,全面负责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的用工管理。
2. 建设单位、项目部和监理单位对农民工工资的支付负监管职责。
四、监管办法
1.在工地醒目的位置,设立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告示牌,明确农民工工资发放制度,公开举报电话和各级责任人。
2.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施工单位按照制式合同,与农民工签定用工合同,规定工资支付标准、支付方式、支付周期和日期及特殊情况下工资支付内容。项目经理、施工作业班组、劳务分包单位等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不得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
3.各施工单位制定农民工工资支付办法,具体要点如下:
3.1.施工单位必须对使用的农民工建册管理,随时掌握农民工的数量。项目经理部必须直接管理施工现场的农民工,不得通过“包工头”代管。
3.2.施工单位支付农民工工资,应根据工班上报的考勤表或产品计件表,按双方签定的合同,编制工资支付表,如实记录支付单位、支付时间、支付对象(姓名、身份证编号)、支付数额等工资支付情况。每月安排项目经理部农民工管理专职干事和一名专职财务人员,根据工资支付表将工资发放至本人并签名,或委托银行发放农民工工资,不得通过“包工头”代发。
3.3.每期计量支付时施工单位应将有上期各月农民工签字的工资支付表上报驻地办核查,否则不得进行计量支付。
3.4.若当月农民工工资发放发生举报并调查属实,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下期计量支付,直至问题解决。
3.5.农民工签字的工资支付表应保存至交工验收后备查。
4.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加强对农民工工资发放工作的日常检查,组织施工、建设单位定期对农民工人数、工资标准、工资兑付等情况进行检查,随时掌握各标段农民工数量和工资发放情况。管理处将把施工单位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与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和施工单位的信誉评价挂勾考核。
5.设立农民工工资保证金。
5.1.为保证农民工工资的正常支付,按合同规定,承包人在收到中标通知书后签订合同协议前,应向业主提交承包人杜绝转包、违法分包和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承诺,在每期支付报表中扣除当期支付金额的2%,作为承包人按期支付农民工工资的保证金。
5.2.施工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而又为未用其他办法兑付农民工工资,管理处将有权动用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支付拖欠的农民工工资。
5.3.在交工验收42天后,施工单位已全部付清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将全部返还施工单位。
5.4.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五、保障措施
为了保证民工工资及施工机械费,我公司做了多项保证措施: 我公司为民工设立了绿色通道及意见箱,民工有意见或事情可直接到公司找相关单位,并且为其大力解决难题。
1.我公司各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保证农民工工资及时发放、让农民工劳有所得,也促进了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为了保证工人工资得到保障,我公司单独开设了农民工调查小组。专门调查解决农民工拖欠、纠纷等现象,一经发现公司将对其严厉处罚,做到”工程清工资清”,决不拖欠民工一分钱。
2.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管理下,我公司督促施工单位与民工签订了劳动合同,保证民工及时拿到自己的辛苦钱,也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展。
3.保证按月发放工资,要求每月准时发放民工工资。
我公司设立民工工资专用帐户,预存、预留工资款,避免了由于工程中一些复杂问题而造成资金困难,使的工资迟迟发不下去。建立专用帐户正是能保障工程在危急时候能够保证民工工资户。为认真贯彻落实各上级主管部门关于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的民工工资及施工机械费问题的要求,我公司承诺:决不位拖欠民工工资。
六、具体措施
1.施工单位与所有民工签订劳动合同。
2.开设专门帐户,由公司财务派专人专管,保证工程款的专款专用。
3.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制订出民工工资支付计划表。
4.将民工工资的支付情况纳入项目经理部的各项考核指标中进行统一考核。
5.严格按行政主管部门规定,足额发放农民工工资,及时支付施工机械费,如果发生拖欠现象,无条件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处罚,无条件接受建设单位直接从拨付的工程款中扣除所欠农民工工资或施工机械费。
七、施工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处理
1.对施工单位进行处罚,对相关驻地办通报批评;
2.将施工单位的情况反映给当地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建议进行行政处罚。
本办法由万利一矿矿务工程施工项目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十节 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具体详见:《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手册》、及其防治措施。另要根据矿井工程施工特点,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具体制定相关措施。
为强化我项目部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完善机构,明确职责;建立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提高我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实施精细化管理,达到煤矿安全生产标准。
一、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责任体系
(一)、组织机构与职责及工作要求:
1、成立安全生产标准化领导小组:
组 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 总工程师 安全负责人
成 员:技术员 施工员 安全员 质量员 各班组组长
2、领导小组职责:
(1)全面组织开展和推进我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2)确定我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目标和达标规划。
(3)对我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资金投入进行研究。
(4)对我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决定。
(5)每月定期组织一次各单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大检查。
(二)、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
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要求。
(1)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体系,明确生产技术科负责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2)制定年度安全风险辩识评估工作方案,和专项安全风险辩识评估。
(3)建立安全风险定期检查分析工作机制,检查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评估管控效果,完善管控措施。
(4)建立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应用机制,将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应用于指导生产计划、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应急救援预案以及安全技术措施等技术文件的编制和完善。
(5)编制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方案,管控责任明确,人员、技术、资金有保障。
(6)跟踪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执行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7)及时公告重大安全风险。
(8)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开展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定期组织安全风险知识培训。
2、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要求。
(1)建立健全全员、全过程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体系。
(2)制定事故隐患分级标准,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分级,按事故隐患等级进行治理、督办、验收。
(3)建立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制度,发现重大事故隐患立即向当地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书面报告,并制定治理方案。
(4)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工作机制,制定排查计划,明确排查内容和排查频次,排查范围覆盖生产各系统和各岗位。
(5)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台账和重大事故隐患信息档案。
(6)按规定对事故隐患进行分级治理。
(7)对事故隐患治理实施分级督办,对未按规定完成治理的事故隐患,及时提高督办层级,加大督办力度。
(8)及时通报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情况,接受监督。
(9)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记录统计、过程跟踪、逾期报警、信息上报的信息化管理。
(10)建立事故隐患统计分析制度,定期对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情况进行汇总分析。
(11)定期组织安全管理技术人员进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相关知识培训。
3、各施工班组要求。
(1)开展各班组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
(2)煤矿各类产品合格证、矿用产品安全标志、防爆合格证等证标齐全。
(3)设备综合完好率、小型电器合格率、矿灯完好率、设备待修率和事故率等达到规定要求。
(4)机械设备及系统能力满足安全生产需要;机械设备完好,各类保护、保险装置齐全可靠。
(5)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推进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
(6)防爆电气设备无失爆;电气设备完好,各种保护设置齐全、定值合理、动作可靠。
(7)管理机构健全,制度完善,责任落实;设备台账、技术图纸等资料齐全.
(8)机电设备设施技术性能测试、检验及探伤等及时有效。
(9)现场设备设置规范、标识齐全,设备整洁;管网设置规范,无跑、冒、滴、漏;机房、硐室以及设备周围卫生清洁;消防器材、绝缘用具齐全有效。
(10)管路拆除安装、电缆拆除安装、胶带机拆除安装等达到矿上安全生产的标准。
4、车辆运输组要求。
(1)负责开展车辆运输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
(2)运输线路符合标准要求;保证车能按规定的速度安全、平稳运行。
(3)运输设备 设备完好率符合要求;保护装置齐全、灵敏、可靠。
(4)安全设施齐全、可靠,安装规范,正常使用。
(5)管理机构健全,制度完善;设备设施定期检测检验。
(6)施工车辆达到黄玉川矿安全标准化要求。
(7)车辆在施工过程中按黄玉川矿安全标准化要求执行。
(8)作业场车辆干净整洁。
5、后勤组要求。
(1)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机构。
(2)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完善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3)定期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工作。
(4)实施由专门人员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地点、监测周期、监测方法符合规定要求。
(5)做好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和岗位调整工作;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存。
(6)及时安排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保障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伤残等级鉴定所需资料。
(7)工会组织依法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维护劳动者的职业卫生合法权益。
6、安全培训和应急管理。
(1)按照规定对有关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
(2)特种作业人员取得相应的安全资格后方可上岗作业;其他从业人员应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3)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
(4)制定班组建设规划、目标,保障班组安全建设资金,完善班组安全建设措施。
(5)明确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分管负责人。
(6)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7)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按照规划和计划组织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实施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二、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工作目标:
1、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的原则,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基础工作,抓好现场管理,消除事故隐患。
2、建立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3、达到煤矿队伍为施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
三、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方案
1、加大宣传力度,使每个职工了解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利用每天班前会,认真组织学习“新标准、新办法”,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认识。
3、召开一次专题会议,贯彻学习本工作方案,明确每个人任务和职责,从思想上增强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刻认识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安全保障水平的根本途径。
4、以新增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做好新老标准的对接,逐步完善各种资料。
5、对照安全生产标准化,组织制定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
6、对照安全生产标准化,组织制定和完善各种记录、台帐。
7、各班组要照标准,认真组织开展好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要职责明确,责任落实,逐项落实到工作之中
8、在原有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基础上,以及对照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查找井下各大系统存在的重大隐患与问题。对查出的隐患与问题,按专业分工进行彻底整改,对存在重大不安全隐患的由专人负责、落实到人、限期进行整改,必要时采取停产整顿的措施。
9、每月在项目经理的组织下针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对各班组及部门进行大检查。
10、每月安全生产标准化矿验收检查时,各单项检查小组要认真检查评分。对存在的问题由安全负责人进行汇总,实行编号,并由安全员迅速制定措施组织落实整改。严格执行安全隐患整改消号制度。
11、每个月确定一项主题活动,提高各专项达标进度,从而推进全达标。
1)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主题活动,完善这两项基础资料工作和井下现场管理,为井安全生产打好基础。
2)开展机电、运输、安全培训和应急管理达标主题活动,对运输设备、设施进行彻底检查维护,做到制度完善,责任落实;各种资料、记录齐全,评分达标。
12、要高度重视月度主题活动,严格按计划安排工作,月度活动结果纳入全年考核,不达标的不予奖励。
13、每月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进行分析、总结、考核,提出确保目标实现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保证措施和工作要求,并落实专人进行监督检查。
14、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做到日常化,正常化。班组长以上干部要严格抓好现场管理,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消除事故的隐患。
15、在基本达标完善的基础上,各班组按标准要求强化监督力度,继续深化标准化工作,由点到面对照标准要求详细全面不留死角全面进行整改,力求做到精细化、标准化。
16、在取得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的持续改进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管理措施,规范员工安全行为,持续保持并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长效机制。
四、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评比及奖惩办法:
1、总体目标实现
安全生产标准化各班组奖励500元,否则按此金额标准进行处罚。
2、每月检查验收奖惩办法:
领导小组每月对各班组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全月安全生产情况,确定各班组的考核结果。
具体办法:
(1)安全生产标准化领导小组依照《黄玉川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每月月底前对各班组进行严格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得出考核得分。
(2)领导小组根据检查出的隐患、黄玉川矿领导发现的隐患及问题、在各班组安全生产标准化基础分上进行扣分,得出各专业组标准化最终得分,根据各专业组最终得分进行评级。
(3)出现以下情况,根据专业组责任否决当月标准化奖励。
(4)领导小组根据班组标准化最终得分进行等级评定,达到三级标准分的为合格,低于三级标准分的为不合格。
3、领导小组办公室可根据各班组本月生产过程中标准化工作开展情况,对相关班组组进行500~1000元的奖励。
五、工作要求
1、建立和保持:煤矿是创建并持续保持标准化标准的责任主体。应通过实施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范行为、控制质量、提高装备和管理水平、强化培训,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达到并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保障安全生产。
2、安全生产标准化投入:
必须保障安全生产标准化经费,改进和完善安全生产条件。
3、严格责任,加强领导,由各部门领导全面负责。狠抓责任落实,明确责任人。搞好宣传发动,充分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重点内容及专业知识等,使广大职工干部正确认识质量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4、加强培训力度,提高思想和技术素质。落实从业人员准入制度,并结合准入制度制定培训计划,对全体职工进行培训,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职业技能和思想素质,使干部职工说标准话,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按标准管理和操作,从根本上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
5、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长效机制。注重工作实效,强化督导,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重点放在现场,充分发挥班组在安全生产中的主导作用;注重过程控制,防止重考评、轻建设,重结果、轻过程,务求取得实效。
6、做好总结,及时反馈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强化安全基础管理的重要手段,各部门及班组要及时总结分析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及时向安全生产标准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
第五节 文明施工、标准化及环境保护措施
一、现场文明施工及标准化
1.施工现场设置施工区标志牌,标明工程名称,工程量及施工单位,并设有五图一表。
2.现场材料分类堆放整齐,并标明材料名称、规格、型号及数量,搅拌、喷浆设备用完后应立即清洗,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3.施工管理人员均应挂牌上岗,入井人员须身穿工作服头戴安全帽,持证上岗。
4.各施工巷道作业人员必须保持巷道卫生,电器设备要保持干净。
5.施工现场无杂物、无积水,严禁随地大小便;巷道内各种缆、管、线悬吊整齐、美观。巷道设置垃圾箱,杂物、垃圾必须入箱。
6.张贴企业标语及横幅,树立企业形象,鼓舞工人干劲,美化施工现场。
7.与甲方及监理人员积极配合,与地方政府及群众保持良好的关系,举止大方,语言文明。
8.按甲方指定地点弃渣,经常对施工现场、运输道路进行撒水,减少扬尘,保护生态环境。
二、文明施工措施
1.抓好文明施工,促进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是企业管理水平和职工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且和安全生产、优质、高效是一种辩证的关系。
2.施工期间要制定文明施工措施,搞好文明施工活动,以促进安全生产。
3.将项目部的管理机构、主要职能挂牌上墙,在井口房外侧挂设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示意牌板,安全方针、质量目标立于施工现场醒目处。
4.房内要设置注意烟火、戴安帽和防止坠物警标。操作规程、交接班。
5.抓好“两堂一舍”的管理,食堂干净卫生,责任落实到人。
6.抓好工广场地的管理,地面材料、设备摆放整齐,要害场所有管理制度并上墙,场地经常保持干净、无积水,各类材料、各种器具分类摆放整齐,并登记建帐。
7.每次搅拌好喷浆料后,将搅拌机及现场清理干净。
8.车间内照明、通风良好,管线网布置合理整齐,电缆沟盖板齐全,沟内无积水。设备清洁完好,铭牌标志清晰,安全装置可靠。
9.搞好职工的多种形式的娱乐活动、职工日常培训工作,以提高职工的精神文明素质。
10.在项目部领导下,开展文明施工竞赛活动,每月评比一次,促进文明施工的整体提高。
11.组织职工开展多种多样的业余文体活动,严禁打架和赌博。
三、办公区文明施工措施
1.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立围护设施,并设置封闭式围护设施和警示标志,保持施工现场周边安全、整洁、畅通。
2.在施工现场明显部位设置施工公告牌、工程概况牌、施工进度牌、安全纪律牌、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3.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佩带证明其身份的证卡。
4.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设置临时设施、机具设备、堆放建筑材料,保证出入口道路及场内通畅、整洁。
5.现场临时围墙,高度不底于2m,并达到稳固、整洁、美观的目的。现场内设置绿化带,力求景观化。
6.料场区域与生活区域严格分隔,场容场貌整齐、整洁、有序、文明,材料区域堆放整齐,有安全保卫措施;施工区域和危险区域设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
7.现场内外道路派专人洒水清扫,保持畅通,无积水。
8.现场生活区域设施齐全、设置合理、管理完善、责任包干,宿舍统一使用低压电,日常生活用品力求统一并设置整洁,现场办公室、更衣室、厕所等应有专人负责打扫,保持整齐清洁。
9.现场垃圾应装入容器、定点放置,有专人管理,定时清除。
10.加强对进场工人的安全文明意识教育,共同维护现场文明工地的建设。
11.对现有围墙按公司手册要求进行统一粉刷,做到牢固、美观、封闭完整的要求。
12.为美化环境,在主要出入口和围墙边进行绿化和摆放盆花。
13.在主要大门口明显处设置标牌,标牌写明工程名称、建筑面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地负责人,开工日期、竣工日期等内容,字迹书写规范、美观,并经常保持整洁完好。
14.大门口内设一图四牌:施工现场平面图、施工公告牌、安全纪律牌、施工进度牌、施工概况牌。
除按上述要求进行环境美化外,还应对现场内已有绿化进行维护,初步考虑在现有绿化带旁搭设与绿化带相同高度的围护,既能美化环境,又能保护环境,且经常性派专人进行浇水、看管,以免受到破坏。
15.施工阶段,定时对道路进行淋水降尘,控制粉尘污染。
16.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细颗粒散体材料,安排在库内存放或严密遮盖,运输时要防止遗洒、飞扬,卸运时采取措施,减少污染。
17.现场内所有交通路面和物料堆放场地全部铺设砼硬化路面,做到黄土不上天。
18.在出场大门处设置车辆清洗冲刷台,车辆经清洗后出场,严防车辆携带泥沙出场造成道路的污染。
19.现场内设置的食堂和宿舍,由专人负责管理,确保卫生和安全符合规定。
20.确保雨水管网与污水管网分开使用,严禁将非雨水类的其它水体排进雨水管网。
21.现场交通道路和材料堆放场地统一规划排水沟,控制污水流向,设置沉淀池,污水经沉淀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线,严防施工污水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线或流出施工区域污染环境。
22.加强对现场放油品和化学品的管理,对存放油品和化学品的库房进行防渗漏处理,采取有效措施,在储存和使用中,防止油料跑、冒、滴、漏污染水体。
23.地面施工临时场地时采用低噪音砼振捣棒,振捣砼时,有专业的人员操作。
24.除特殊情况外,如在居民区附近时,在每天中午12时至下午2时、晚上22时,严格控制噪声作业,对砼搅拌机、电锯、柴油发电机等强噪音设备,以隔音棚遮挡,实现降噪。
25.加强环保意识的宣传。采用有力措施控制人为的施工噪声,严格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噪音扰民。
26.车辆进出设计院应限速,禁止鸣号,严格控制运输车辆进出时间,进出车辆应清洗,以免污染院内环境。
四、环境保护措施
我们将依据ISO14001—(2004)环境管理标准和我公司环保手册,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制定环境方针、环境目标和环境指标,配备相应的资源,遵守法规,预防污染,节能减废,实现施工与环境的和谐,达到环境管理标准的要求,确保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并最大限度地达到施工环境的美化,选择功能型、环保型、节能型的工程材料设备,不仅在施工过程中达到环保要求,而且要确保本工程成为使用功能完备的绿色建筑。
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1.贯彻国家及地方有关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及标准,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2.施工组织设计中必须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措施,并根据工程进度情况,及时补充相应的污染治理措施。施工现场必须平整坚实,主要道路要硬化处理,设专人清扫,洒水、降尘,工地大门应设专人检查出场车辆。防止车辆带泥和遗散。
3.施工现场使用的锅炉、茶炉、大灶执行“三同时”手续,在重点环境保护地区所设的茶炉、大灶禁止烧散煤。
4.电锯、电刨、砂轮锯、搅拌机、振动器、空压机等应控制噪声声源,必须采取封闭式作业,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减少人为噪声。
5.搅拌机废水、食堂污水必须经沉淀、隔油后外排入市政管线,现场储存油漆、油料要妥善保管,防止渗漏而污染水源。
6.经常检查环境保护设施的使用情况,对不按规定使用的污染治理设施,随意停用、拆卸设施的人员按有关规定处罚。
7.经常开展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作业人员环境意识。
环境保护教肓制度
环境保护知识必须纳入工人的“三级教育”内容,教育覆盖面达到100%。
8.施工现场所涉及的污染治理岗位作业人员,未经教育、培训和考核,不得上岗从事管理工作。
9.施工现场必须定期对不同岗位班组作业人员,进行针对性的环境保护知识教育和培训,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
10.每次培训考核后要汇总登记,将培训考核人员试卷、标准答案及成绩汇总表一并归档备查。
11.开展多种形式的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保护检查制度
12.项目经理部每月不少于三次定期检查,各施工班组每日班前班后普查。
13.检查要以防止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为重点,查责任制落实情况,查治理措施执行情况,查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查污染治理效果,查现场违规情况。
14.每次检查以后必须进行全面评估,对违规行为提出批评或处罚,并做好记录,归档备查。
15.对检查出的问题,实现“三定”原则,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日期及整改负责人,并按期进行复查,填写检查整改记录表。
16.定期对施工噪声及烟尘黑度进行检测,及时了解污染情况,加强噪声和烟尘治理工作。
17.现场环境管理岗位责任制
17.1.项目经理
17.1.1.贯彻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和地方有关施工现场环境保护规定,对施工现场环境保护负直接领导责任。
17.1.2.认真学习《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指导项目部管理人员、班组成员开展施工现场环境保护。
17.1.3.定期组织对项目全体人员的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
17.1.4.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自我保障体系,落实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和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支持环境保护管理人员的工作。
17.1.5.监督、检查项目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对现场环境保护管理实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
17.1.6.自觉接受上级有关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妥善处理,检查整改过程中的“三定”落实情况。
17.2.环境保护负责人
17.2.1.贯彻执行国家及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和标准,对现场环境保护工作负直接责任。
17.2.2.协助项目经理落实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岗位责任制及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17.2.3.协助项目经理编制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并组织实施。
17.2.4.协助项目经理对现场人员进行环境保护知识的教育、考核,推广和使用环境保护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17.2.5.负责组织对环境保护设施的安装、维修、检查,保证环境保护设施的正常进行。
17.2.6.负责对施工噪声、烟尘的定期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落实整改。
17.2.7.负责落实施工现场环境保护“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17.2.8.负责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内业资料的建档和管理工作。
17.2.9.定期对现场污染源设施进行检查,提出整改意见并进行复查,对违反环境保护制度、措施的人员提出处理意见。
17.3.班组作业人员
17.3.1.严格执行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法规、制度,对本岗位施工中环境保护工作负责。
17.3.2.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参加项目部组织的环境保护污染的控制。
17.3.3.从事喷浆料的搅拌、食堂炊事、油料油漆作业人员,应做好沉淀池、隔离池,防跑、冒、滴、漏的管理工作;进行水泥、白灰等易扬尘作业和垃圾清理,应按现场扬尘控制措施的规范操作。
17.3.4.严格控制噪声污染,防止施工扰民。控制机械噪声:人为噪声控制:施工区、生活区内不得大声喧哗,不抛掷、不敲击钢铁物件。
五、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为防止建筑施工作业污染和扰民,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环境保护措施。
1.防止大气污染
1.1.将现场内的堆土、堆砂用帆布或密目网等进行重叠式覆盖。
1.2.临时地面现场内的道路、空地全部硬化,循环道路用C20混凝土浇筑,其他区域地面用5OOmm×5OOmm的方砖铺设,局部附以绿化。
1.3.清理施工垃圾时,采用容器吊运的办法,严禁任何人随意凌空抛散,采用封闭垃圾站存放垃圾,并将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区分存放,及时清运。外运时覆盖严密,确保不沿途撒落。
1.4.施工现场设专人清扫保洁,使用洒水设备定时洒水降尘。
1.5.在喷浆料车清处洗设置沉淀池。在料车出场前,由专人对车辆进行清洗,以防止车轮带泥出现场上路行驶。
1.6.对水泥、白灰等易扬尘材料,实行轻卸慢放,用封闭式库存的办法,以减少扬尘的产生。
1.7.施工作业面做到活完脚下清,及时将建筑垃圾装入容器,吊运至垃圾站处理。
1.8.冬季保温措施采用防火草帘,不使用岩棉被,防止岩棉扬尘。
1.9.施工现场的施工区、生活区不得焚烧化学、橡胶、油料等物品,以防产生有害、有毒的烟尘污染大气,造成毒害。
2.防止水污染
2.1.在小型搅拌机前台、喷浆料运输车清洗处,设置沉淀池,使排放的废水先经过池内,二次沉淀后再排入市政府污水管线,或回收用于洒水降尘。
2.2.针对食堂就餐人员多的因素,我们设置食堂污水隔油池,食堂产生的污水须经隔油池处理后,排放到下水管道,并设专人管理,定期掏油(每周两次),以防止污染水体。
2.3.对现场存放的油料、油剂等,实行专库存放,专人管理,库内不存放其他物料,库房地面和墙面均做防漏的特殊处理。在使用上实施定人限额领用的办法。设立专项检查,以防止跑、冒、滴、漏而产生污染。
2.4.禁止有毒、有害废弃物用作土方回填,以免污染地下水和环境。
3.防止噪声污染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制定的降噪声制度。在施工过程中实施以下措施,以防止噪声污染。
3.1.人为噪声控制
3.1.1.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污染的管理制度,增强全体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提高防止噪声扰民的自觉性,减少人为噪声污染。
3.1.2.在施工现场以及宿舍,严禁大声喧哗吵闹、高声歌唱或敲击工具、餐具等。
3.1.3.作业中搬运物件,必须轻拿轻放,严禁抛掷物件而造成噪声。
3.1.4.信号指挥人员在晚22时后,早上6时前,如有起重作业,只可使用对讲机,不得用哨子指挥吊运作业。
3.2.强噪声机械的降噪措施
3.2.1.对施工现场内的强噪声机械实行封闭式作业,即对电锯、电刨、砂轮机、切割机等设备搭设封闭式机械棚,对地泵实施搭设隔声棚的措施,以减少强噪声的扩散。
3.2.2.搅拌机采用低频低噪型。由专业人员操作,以防止发出强噪声而污染环境、扰民。
3.2.3.加强施工现场的噪声监测:按《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一12524)实施长期监测,专人监测,专人管理,发现有超过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的,立即对现场超标因素进行整改,真正达到施工噪声不扰民的目的。
六、实行分类管理
1.避免泄漏现象
1.1.现场储存、使用的化学品(油漆、涂料)和含有化学成分的其他材料,控制泄漏、遗洒挥发。
1.2.对所有油料、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爆固体、自燃物品、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等材料严格进行采购、运输、存放、发放和使用控制管理。
1.3.如发生大面积的遗洒、燃烧、爆炸等事故,按照《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的预案实施应急处理。
1.3.1.施工过程做到落地清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1.3.2.对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区别处置的方法。固体废弃物应严格分类,按划分的相应贮存区域和贮存方式,整齐合理堆放,并有明确标识。
1.3.3.有毒、有害废弃物单独放置在密闭容器内或对其进行全封闭,并注明“有害”字样。
1.3.4.木材等木作工程现场可再次利用的无毒无害废弃物,可就地回收使用;钢筋、包装容器等木作工程现场不能再次利用的可回收无毒无害废弃物,应向公司经营科报批后处理。
1.3.5.可回收有毒有害废弃物,如废油桶、废塑料布、废灭火器等向公司经营科和安全设备科报批后处理。
1.3.6.对不可回收利用的无毒无害废弃物,应经工程科审批后委托垃圾清运单位处理,并与其签订清运垃圾合同。
1.3.7.对不可回收利用的有毒有害废弃物,应根据国家法规,采用密闭容器存放,防止二次污染。
1.3.8.生活废弃物经公司安全设备科审批、施工废弃物经公司经营科审批后,委托有资质的清运处置单位进行处理。
1.3.9.项目部每月两次对固体废弃物的控制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每季度向总公司工程部、经营部、安全设备部汇报。
七、定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对所有的班组成员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和文明施工教育,定期进行大课育,并用板报、讲座的形式进行广泛宣传。组织应知应会考核,以提高全体职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共同为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尽自己应尽的义务。
八、文物和地下障碍物保护措施
在施工中发现古墓、古建筑遗址等文物及化石或其他有考古、地质研究等价值的物品时,应立即保护好现场并于4h内以书面形式通知监理及甲方,甲方应于收到书面通知后24h内报告当地文物管理部门,按文物管理部门的要求采取妥善保护措施。甲方承担由此发生的费用,顺延延误的工期。
如发现后隐瞒不报,致使文物遭受破坏,责任者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施工中发现影响施工的地下障碍物时,应于8h内以书面形式通知监理及甲方, 同时提出处置方案,甲方收到处置方案后24h内予以认可或提出修正方案。甲方承担由此发生的费用,顺延延误的工期。
所发现的地下障碍物有归属单位时,甲方应报请有关部门协同处置。
第六节 工程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一、总体进度计划与里程碑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1.总体进度计划
本工程计划总工期为17个月,考虑到施工期内要经历雨季和冬季的不利因素,合理部署总进度安排,充分利用我公司的客观优势,做到质优期短。
2.为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将整体工期分解为以下里程碑,以里程碑的分步实现来保证总工期目标的完成。
3.保证措施
3.1.若中标,我公司将按照招标文件内容进行并承诺,并按照施工总体进度进行统畴安排,做好临建设施;同时按设计施工图纸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深入施工现场做好开工前施工做好充分准备。
3.2.我公司保证按施工平面布置图进行施工现场布置,同时根据各施工段做好机械设备和施工人员进场安排,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工期。
3.3.我公司严格按万利一矿统一标准要求进行现场布置,同时确保施工进度。
3.4.抓好施工黄金季节的计划安排,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根据优化的网络安排,
从技术、设备、劳力上保证关键线路的需要,实施交叉作业,同时抓好非关键线路,同步展开,整体推进工程进度。
3.5.建立健全完善的技术保障体系,确保施工生产顺利进展和加速施工进度,实行总工程师质量总负责的技术责任制,配备足够的有施工技术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除编制好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外,对关键工序还必须编写施工方案;认真执行技术交底制,实行分项工程施工前的现场技术交底制度,技术交底必须成为施工生产的依据,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加快施工进度。
3.6.提高分项工程质量一次合格率,减少不应有的返工。
3.7.加强现场指挥调度,减少施工干扰。
3.8.安排好职工生活,开展劳动竞赛,加快工程进度。
3.9.认真遵守国家和地方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各项法规,加强同招标人、设计、监理的联系,加强与地方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四邻百姓的联系、协调、合作,减少扰民和民扰。
3.10.加强工程进度的计划性:
3.10.1.施工期间建立进度控制的组织系统,按进度控制计划进行阶段工程
进度目标分解,确定其进度目标,编制月、旬作业计划,做到日保旬,旬保月,并做好施工进度记录。
3.10.2.加强施工中进度控制,将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对比,及时调整。
3.10.3.建立现场会、协调会制度,每周召开一次现场会,每天召开生产调
度协调会,加强信息反馈,及时协调各工种进度,确保工期目标实现。
3.10.4.采用“四新”技术,保证工程进度: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并充分利用我单位现有的先进技术和成熟的工艺保证质量,提高工效,保证进度。
3.10.5.加强成品保护工作:
3.10.6.做好成品保护工作,减少不必要的返工、返修浪费,加快施工进度。
3.10.7.对全体员工加强教育,晓之以理,在施工过程中做到自觉自律。在每天的班前会上,要求班长要强调职工的成品保护意识,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3.10.8.建立一套严格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做到成品保护有制度,成品保护工作有人负责。
3.10.9.建立完善的计划保证体系为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先后秩序记忆充分说明工程施工计划安排情况,根据我公司多年施工总承包实践总结出具有实际操作的多级计划管理体系,即:
3.10.10.一级总体控制计划:表述各专业工程的各阶段目标,提供给甲方、监理、
设计和总分包相关承包商,采用计算机进行计划管理,实现对各专业工程计划实施监控及动态管理,本次投标提供一级总控计划(初步)。
3.10.11.二级进度控制计划:以专业工程的阶段目标为依据,分解成该专业工程的具体实施步骤,以达到满足一级总体控制计划的要求,便于对该专业工程进度进行组织、安排和落实,有效控制工程进度。
3.10.12.三级进度控制计划:是以二级进度计划为依据,进一步的分解二级进度控制计划进行流水施工和交叉施工的计划安排,一般是以月度的形式提供给甲方、监理、
设计和相关承包商及其基层管理人员,具体控制每一个分项工程在各个流水段的工序工期。三级计划将根据实际进展情况提前一周提供该计划和上月计划情况分析和下月计划安排。
3.10.13.月、周、日计划:是以文本格式和横道图的形式表述作业计划,计划管理人员随工程例会下发,并进行检查、分析和计划安排。通过日计划确保周计划、周计划确保月计划、月计划确保阶段计划、阶段计划确保总体控制计划的控制手段,使阶段目标计划考核分解到每一日、每一周。项目经理部根据详细计划进度及现场施工动态,对人力、
财力、物力给予充分的保证;从技术施工方案中给予有针对性且可操作性的保障。从而有力保证各分项施工进度在计划进度控制中。所有计划管理均采用计算机进行严格的动态管理,从而不折不扣地实现预期的进度目标,达到控制工程进度的目的。
二、施工进度网络图
1.进度控制和管理措施
1.1.一般规定
1.2.项目进度控制应以实现施工合同约定的进度目标为最终目标。
1.3.项目进度控制应建立以项目经理为责任主体,由项目经理部各部门负责人和施工队长参加的项目进度控制体系。
1.4.项目进度控制一般以进度计划形式体现。
2.项目进度控制程序
2.1.根据《工程施工合同》确定的开工日期、竣工日期和总工期确定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目标。
2.2.目标分解,即根据工程项目工艺关系、组织关系、搭接关系、起止时间、环境条件、资源情况确定并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2.3.项目部编制施工进度总计划,并负责编制或审核施工队施工进度计划。
2.4.组织实施施工进度计划。
3.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
3.1.施工进度计划一般是指建设工程项目综合性的施工进度计划。它是用来确定建设工程项目中所包含的各单位工程的施工顺序、施工时间及相互衔接关系的计划,是依据施工合同约定、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而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分为总进度计划、以及在总进度计划指导下的分进度计划。
3.2.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的内容有:编制说明、施工进度(总进度和分进度)计划表、单位工程施工计划的分析及控制措施、网络计划及重要节点。
3.3.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的依据有:施工总方案;资源供应条件;各类定额资料;合同文件;工程项目建设总进度计划;工程动用时间目标;建设地区自然条件及有关技术经济资料等。
3.4.施工总进度计划的编制步骤和方法如下:
3.4.1.计算工程量:根据批准的工程项目一览表,按单位工程分别计算其主要实物工程量和人工、施工机械及建筑材料的需要量。计算出的工程量应填入工程量汇总表。
3.4.2.确定各单位工程的施工期限:各单位工程的施工期限应根据合同工期确定,同时还要考虑建筑类型、结构特征、施工方法、施工管理水平、施工机械化程度及施工现场条件等因素。
3.4.3.确定各单位工程的开竣工时间和相互搭接关系主要应考虑以下几点:
3.4.3.1.尽量做到均衡施工,以使劳动力、施工机械和主要材料的供应在整个工期范围内达到均衡。
3.4.3.2.尽量提前建设可供工程施工使用的永久性工程。
3.4.3.3.急需和关键的工程先施工,以保证工程项目如期交工。对于某些技术复杂、施工周期较长、施工困难较多的工程,亦应安排提前施工,以利于整个工程项目按期交付使用。
3.4.3.4.施工顺序必须与主要生产系统投人生产的先后次序相吻合。
3.4.3.5.应注意季节对施工顺序的影响,使施工季节不导致工期拖延,不影响工程质量。
3.4.3.6.注意主要工种和主要施工机械能连续施工。
3.4.4.用横道图或网络图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施工总进度计划应安排全工地性的流水作业。全工地性的流水作业安排应以工程量大、工期长的单位工程为主导,组织若干条流水线,并以此带动其他工程。
3.3.5.分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分施工进度计划是在总进度计划方案的指导下,根据甲方规定的工期和各种资源供应条件,对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施工起止时间及衔接关系进行合理安排的计划,分进度计划要以满足总网络目标为准。其编制的主要依据有:施工总进度计划;单位工程施工方案;合同工期或定额工期;施工定额;施工图和施工预算;施工现场条件;资源供应条件等。
4.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
1.施工进度计划经规定程序批准后是通过以下步骤实施的:
1.1.编制施工材料、构配件、工程设备进场计划。
1.2.编制项目季、月度施工生产计划、审核作业队月度施工生产计划。
1.3.检查实际工程进度,记录每周、日施工现场发生的干扰因素和排除措施的实施情况,检查的主要内容:工程量与工作量;材料、劳动力与机械使用情况;进度偏差及管理;影响进度的特殊原因及分析。
1.4.调整施工进度计划的主要内容:增减工作内容;工程量增减;阶段性时间改变;持续时间延长或压缩;逻辑关系变化(即各项工程的施工先后顺序)。
1.5.对施工队伍进度控制,采用施工任务单和资源调整来保证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帮助作业队解决项目进度控制中的相关问题。
2.建立项目例会和施工日志制度
2.1.项目例会:及时了解与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协调、平衡施工中的各环节、各专业、各工序,为工程准点、按质完工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项目经理组织项目部有关人员和施工队负责人、技术、质量、安全及相关人员召开项目例会,必要时邀请监理、业主参加。项目部资料员负责项目例会纪要的整理、发放及与会人员的签到并形成书面纪要,项目经理签发到各有关作业队并存档。项目例会应解决如下问题:
2.1.1.上周例会议定事项的落实情况,分析原因。
2.1.2.检查上周进度完成情况、工程质量情况制定整改措施;提出下一阶段进度计划及落实措施。
2.1.3.安排布置下周工作,提出具体工作要求。
2.1.4.需要协调的有关事项及解决方案。
2.2.从工程项目开工之日起,项目经理应指定人员负责填写整个项目的施工曰志(公司平台日志要求每人均需填写)。施工日志包括以下内容:
2.2.1.工程开、竣工日期以及主要分部工程的施工起止日期。
2.2.2.技术资料及技术交底等事项。
2.2.3.工程准备情况:包括临时设施、人员、机具、材料的准备、图纸会审的主要问题记录、业主交与施工单位的中心点、标高点的记录及复测。
2.2.4.材料、半成品的检验与试验。
2.2.5.主要材料、设备及其资料的到货情况。
2.2.6.设计变更的日期及主要内容。
2.2.7.记录工程测量情况。
2.2.8.记录工程自检、专检情况(特别是隐蔽工程记录)。
2.2.9.工序的交接记录。
2.2.10.业主、监理代表现场确认的有关事宜。
2.2.11.工期紧急情况下采取的特殊措施和施工方法。
2.2.12.施工现场有关的工程进展情况。
2.2.13.质量、安全、机械事故的情况、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的记录。
2.2.14.有关领导或职能部门对工程所作的生产、技术方面的决定或建议。
2.2.15.气候、气温、地质等自然灾害以及其它特殊情况(如停电、停水、停工待料)的记录。
三、为保证工程施工能够按照工期计划进行,项目部对施工工期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1.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开工前制定周密的施工准备计划,对准备工作建立严格的责任和检查制,做到有计划、有分工、有布置、有检查,确保工程按期完成。公司全力保证优先安排人力、物力,做好劳动力、材料进场部署,确保工程按计划完成。
2.加强质量管理
在项目部中,建立周密的质量计划,推行质量责任制度,加强质量意识,保证工程质量。工程分部分项一次验收成优,避免工程因质量事故而返工,用高质量保证施工进度计划的落实。
3.推动全面计划管理
根据总施工进度计划制定详细的月、周计划;切实保证计划的科学性、严肃性。根据总的进度要求,公司每月编制进度计划,在计划的编制时要充分考虑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以保证计划的有效性、可行性,经济科学性;项目部每周制订相应的周计划,如发现周计划与总控进度计划相比有滞后现象时,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制订详细的工期补救计划,以保证总的形象进度的实现。
采用网络计划跟踪技术和动态管理的方法,坚持周计划内每日工作量保持平衡,周生产协调会,周技术协调会,保证施工计划的实施。
精心组织指挥得力,加强现场的控制协调工作,超前预测,并及时解决好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劳动力、机具、设备、工序交接、材料和资金等方面的矛盾,使施工紧张、有序、有条不紊地进行。
为保证计划的实施,各部门密切配合协调一致,材料、设备供应、劳动力调配,外加工订货提前安排,专业施工队伍的配合等。
开工前要认真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全部临时设施、材料堆放、机械停放位置要充分考虑各阶段施工需要,最大限度避免二次搬运。
项目部、施工班组严格按施工程序、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规范要求安排施工,上道工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防止出现不合格品后层层返工的现象。
4.选用经济、适用的先进施工机械,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为实现工期目标积累时间。
5.各施工交叉段及环节中互相配合,确保工程施工的连续性。
6.在项目的施工中,因喷砼工程量大,空压机决定本工程的施工期,采用目前比较先进的空压机,实行平行作业,从而保证了整个项目施工按期完成。
第七节 施工进场及材料供应计划
一、施工进场计划
接到中标通知书后3天,我单位将认真按照拟配备的管理人员、施工队伍及投入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组织进场,按照甲方要求不耽误工程开工及接续任务,必须做到甲方要求开工,人员、机械、设备全部到位,马上组织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加强投入保障力度,直至项目工程竣工结束。
二、材料供应计划
自购材料每月根据剩余材料及进度计划成巷的1.3倍作计划,每月25号前提供下月材料计划,并跟踪付诸实施,材料每月由队内材料员作计划,统一组织采购,不得影响工程正常使用,在材料库、材料场地妥善保存。
第八节 新降造措施及缩短工期专项措施
一、降造措施
1.制定成本控制指标
1.1.工期指标:按合同控制工期,组织好工序,尽量提前完成施工任务,降低成本。
1.2.安全指标:安全事故控制在0%内,并无重大事故发生。
1.3.机械: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提高生产率。
1.4.劳动指标:实行承包制,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生产率。
1.5.主材节约指标:限额领料,每天统计进出材料,加强用料管理,尽量减少二次倒运损耗。指标水泥1.8%,石子2%,砂1%。
2.节约措施
2.1.定型模板,提高模板周转次数,节约木模费用。合理安排生产,提高劳动利用率和机械设备的周转率,缩短工期。
2.2.控制好质量关保证一次达合格,可减少返工费用且能缩短工期。
2.3.水泥节约措施:在搅拌站搭设水泥库,以减少水泥倒运损耗。也可避免受潮损耗。在使用过程中有散灰及时清理使用,砼浇灌时要随时检查,防止漏灰、跑模等浪费,各工序要及时联系,防止超拌,造成浪费。施工操作中洒漏的砼及时清扫利用。
二、缩短工期专项措施
加快工程进度、缩短施工工期,最终要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工艺、新技术及新材料的产生和应用,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方法来达到。施工企业在采用常规工期保证措施的基础上,可根据具体情况,可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进行预测、决策 、目标管理,采用统筹网络技术,强调系统工程管理办法。具体措施如下:
1.要进行科学的施工部署。对大型工程区分出相对独立的施工区,在每个施工区内划分出施工流水段,以便按“平面流水、立体交叉”作业原则施工,提高作业效率。
2.合理确定施工顺序。各分部(子分部)或分项工程客观工艺流程必须遵守,不能颠倒 ,要考虑满足资源平衡、工艺间隔、保证质量、安全操作、施工机械和季节影响的要求。施工顺序的确定必须经过认真地计算,科学地安排施工流水,以达到快速、有序、均衡施工的目的。
3.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要搞好施工现场的整体布置和劳动组织,尽可能多地采用新材料、 新工艺、新技术、新机具和充分利用现代化施工机械,以提高生产效率;另外,在征得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同意的前提下,多采用一些合理变更以提高施工效率。
4.相关辅助计划需配套。应编制配套的辅助计划,如:机械选用计划、物资供应计划、劳动工资计划、财务成本计划、技术措施计划等。做到“长计划、短安排”,根据总的控制进度进行有效地管理。
5.根据施工实践经验,可以采用节点控制法的科学管理程序来管理进度,并以充足的机具、周转材料以及班组劳动力的投入来保证。
6.及时检查小结进行纠偏。及时对照计划要求,检查、总结执行的效果,及时发现执行计划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现场查出的问题,在了解清楚的基础上,强调就地处理解决问题。还要通过调查研究,找出带有倾向性、全局性的问题提供依据。一旦在某个节点中工期被延长,务必在下个节点控制工期中调整部署,加强投入的人、机、料等,即在下一环节弥补,确保月计划的完成。不断地、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控制,以日保周、以周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季,最终确保施工进度按计划实施并争取提前。
7.合理加快工程进度的技术管理措施,也可与施工班组签订工期合同,引进奖励机制,根据各工程的操作特点和计划工作的目标,落实项目内部层层责任制,按期奖励、逾期处罚,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
8.公司财务对工程项目实行专款专用,必要时考虑垫付资金,保证工程用款,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9.注意的原则性问题:
9.1.应在保证工质量的前提下,要特别强调“百年大计,质量第一”,防止片面抓工程进度而粗制滥造的做法。
9.2.应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安全措施要超前于施工进度,施工作业计划安排时,尽可能考虑劳力作业均衡,减少作业者的疲劳,确保作业者在安全状态下作业。
9.3.应在考虑技术经济效果的基础上进行,贯彻“经济、适用”的原则,为求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
9.4.应按基本建设程序合理组织施工,特别强调不能未经审批、未经验收 (隐蔽工程、中间结构等)即擅自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第九节 农民工工资发放保障措施(试行)
一、总则
1. 为规范农民工工资支付行为,预防和解决施工企业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2.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做好农民工工资发放工作,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3.本办法适用于万利一矿矿务工程。
二、组织机构
1.为加强对万利一矿矿务工程项目农民工工资支付的管理,项目部成立项目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 长: 项目经理
副组长: 项目副经理
成 员: 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各科室主要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综合办公室,办公室主任, 办公室副主任,负责监督农民工工资支付、工程款清欠等具体管理工作。还有各项目组相关人员,建设单位各相关人员等。
2.特成立以上以项目经理为组长、主管工程的副经理为副组长的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领导工作小组。按照本办法的要求,制定本标段农民工工资支付的具体方案和实施细则。项目经理部必须有一名专职干事,负责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督管理工作,财务部门必须至少有一名财务人员,专门负责农民工工资的发放工作。
三、管理职责
1.施工单位是农民工用工主体单位,是劳动合同签订唯一甲方,对农民工工资的支付负直接责任,全面负责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的用工管理。
2. 建设单位、项目部和监理单位对农民工工资的支付负监管职责。
四、监管办法
1.在工地醒目的位置,设立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告示牌,明确农民工工资发放制度,公开举报电话和各级责任人。
2.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施工单位按照制式合同,与农民工签定用工合同,规定工资支付标准、支付方式、支付周期和日期及特殊情况下工资支付内容。项目经理、施工作业班组、劳务分包单位等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不得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
3.各施工单位制定农民工工资支付办法,具体要点如下:
3.1.施工单位必须对使用的农民工建册管理,随时掌握农民工的数量。项目经理部必须直接管理施工现场的农民工,不得通过“包工头”代管。
3.2.施工单位支付农民工工资,应根据工班上报的考勤表或产品计件表,按双方签定的合同,编制工资支付表,如实记录支付单位、支付时间、支付对象(姓名、身份证编号)、支付数额等工资支付情况。每月安排项目经理部农民工管理专职干事和一名专职财务人员,根据工资支付表将工资发放至本人并签名,或委托银行发放农民工工资,不得通过“包工头”代发。
3.3.每期计量支付时施工单位应将有上期各月农民工签字的工资支付表上报驻地办核查,否则不得进行计量支付。
3.4.若当月农民工工资发放发生举报并调查属实,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下期计量支付,直至问题解决。
3.5.农民工签字的工资支付表应保存至交工验收后备查。
4.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加强对农民工工资发放工作的日常检查,组织施工、建设单位定期对农民工人数、工资标准、工资兑付等情况进行检查,随时掌握各标段农民工数量和工资发放情况。管理处将把施工单位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与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和施工单位的信誉评价挂勾考核。
5.设立农民工工资保证金。
5.1.为保证农民工工资的正常支付,按合同规定,承包人在收到中标通知书后签订合同协议前,应向业主提交承包人杜绝转包、违法分包和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承诺,在每期支付报表中扣除当期支付金额的2%,作为承包人按期支付农民工工资的保证金。
5.2.施工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而又为未用其他办法兑付农民工工资,管理处将有权动用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支付拖欠的农民工工资。
5.3.在交工验收42天后,施工单位已全部付清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将全部返还施工单位。
5.4.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五、保障措施
为了保证民工工资及施工机械费,我公司做了多项保证措施: 我公司为民工设立了绿色通道及意见箱,民工有意见或事情可直接到公司找相关单位,并且为其大力解决难题。
1.我公司各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保证农民工工资及时发放、让农民工劳有所得,也促进了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为了保证工人工资得到保障,我公司单独开设了农民工调查小组。专门调查解决农民工拖欠、纠纷等现象,一经发现公司将对其严厉处罚,做到”工程清工资清”,决不拖欠民工一分钱。
2.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管理下,我公司督促施工单位与民工签订了劳动合同,保证民工及时拿到自己的辛苦钱,也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展。
3.保证按月发放工资,要求每月准时发放民工工资。
我公司设立民工工资专用帐户,预存、预留工资款,避免了由于工程中一些复杂问题而造成资金困难,使的工资迟迟发不下去。建立专用帐户正是能保障工程在危急时候能够保证民工工资户。为认真贯彻落实各上级主管部门关于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的民工工资及施工机械费问题的要求,我公司承诺:决不位拖欠民工工资。
六、具体措施
1.施工单位与所有民工签订劳动合同。
2.开设专门帐户,由公司财务派专人专管,保证工程款的专款专用。
3.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制订出民工工资支付计划表。
4.将民工工资的支付情况纳入项目经理部的各项考核指标中进行统一考核。
5.严格按行政主管部门规定,足额发放农民工工资,及时支付施工机械费,如果发生拖欠现象,无条件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处罚,无条件接受建设单位直接从拨付的工程款中扣除所欠农民工工资或施工机械费。
七、施工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处理
1.对施工单位进行处罚,对相关驻地办通报批评;
2.将施工单位的情况反映给当地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建议进行行政处罚。
本办法由万利一矿矿务工程施工项目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十节 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具体详见:《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手册》、及其防治措施。另要根据矿井工程施工特点,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具体制定相关措施。
第六章 生产系统
本章主要介绍运输系统、通风系统、供电系统、供水、防尘系统、排水系统、通信联络系统、人员定位安全管理系统、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压风自救系统、紧急避险系统、供水施救系统以及消防洒水等系统。
第一节 运输系统
施工所需原材料,中粗砂、石子及水泥,地面投搅拌站,然后将搅拌好的砼,用防爆车拉入井下施工地点卸车,然后进行施工。
矿务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煤渣、淤泥、废砖等由中标单位自行处理,排矸场地由甲方指定。
辅助运输路线入井:地面→副斜井→辅助运输大巷→施工地点。
辅助运输路线升井:施工地点→辅助运输大巷→副斜井→地面。
1.装载运输机具
30防爆装载机3台,2台工作,1台备用;
防爆车6台,4台工作,2台备用。
2.装运要求
工作面采用防爆装载机装矸,防爆车运矸,矸石运至地面排矸场。装载机装矸时,所有人员不得进入装矸现场,并在所有通往施工点的路口设好警示,防爆车进入装矸现场司机不得离开驾驶室,装载机司机与防爆车司机靠鸣笛作为装矸过程中的联络信号,如装载机司机与防爆车需沟通时,装载机、防爆车必须熄火。进入装矸现场的防爆车装车时,车辆熄火。防爆车在起动前,转向前,会车时和有人时应鸣笛,倒矸时应慢速均匀,严格执行“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制度。
第二节 通风系统
根据招标文件说明,施工的矿务工程所需新鲜风流矿井全风压通风系统,无需另外配套通风系统。
第三节 供电系统
根据招标文件说明,工程所需电源取自井下巷道沿线1140v/660v配电点,1140v/660v配电点的设备安装和运行维护均由甲方负责,施工供电设备及电缆自行解决。
(一)闭锁设施
井下供电系统必须设置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闭锁保护灵敏可靠,并设专职电工定期进行维护。
(二)机电设备管理要求
1、掘进队应设有兼职的设备管理员,负责本单位的设备管理工作,做到资料、图纸、台账齐全。
2、严格执行设备包机制度,电工、岗位工必须经培训合格取得特种作业证方可操作、检修设备,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交接班制及巡回检查制。
3、制定设备日检、周检、旬检、月检、季检及年检项目,并严格执行。检修时间要得到保证,严格执行设备检修制度,设备大修情况要记入设备档案。
4、所有设备都必须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和完好标准进行使用与维护,暂不使用的设备应及时升井,并按设备说明书要求妥善保管,定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严防由于锈蚀或其它保管、保养不当造成设备的失效或报废。
5、因人为因素如违章操作、未定期检修维护保养、保养不善等原因造成设备损坏的,按制度进行处罚。
第四节 供水、排水系统
工作面所需供排水设备由施工单位自行解决,就近利用矿井现有供排水系统。
第五节 防灭火系统
1.各施工地点采用灭火器和沙土来防灭火,为了防止设备缆线火灾,在移动设备上配备两具灭火器。集中放油脂的地方配备两具灭火器和两个沙箱;临时设备配电硐室内配备两具灭火器和两个沙箱。
2.配电硐室配备两具灭火器和两个沙箱。每个沙箱装有不少于0.2m3的消防沙。沙箱内沙袋数量不少于20袋。
3.使用阻燃胶带,各施工点设置了烟雾自动洒水系统。
4.防灭火系统共用供水系统管网,大巷每50m设一消防三通,并用Φ25mm胶管引到行人侧。
第六节 压风自救
施工的地点压风自救系统所需设备由施工单位自行解决,就近与矿井现有压风自救系统连接。
(一)系统的管理和维护
1、所有压风设备安装前必须经过检查,符合要求后再安装使用。
2、加强压风自救系统管理维护,防止损坏压风自救系统。由矿机电队负责压风系统设备的检修、维护和保养工作,由矿方负责压风管路的日常管理、维护,做到风管不漏气、无积水、无堵塞。
3、全面做好压风自救系统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可靠使用。
第七节 供水施救系统
施工的地点供水施救系统所需设备由施工单位自行解决,就近与矿井现有压风自救系统连接。
(一)系统的管理和维护
巷道内供水自救管路的维护由矿方维护,保证无跑冒滴漏现象,保证水质清洁、在出现灾情时能确保系统正常工作。
第八节 通讯系统
根据招标文件说明,施工的地点通讯所需设备由施工单位自行解决,就近与矿井现有通讯系统连接。
通讯联络系统除满足正常生产作业时的信息交流外,在井下发生重大灾变时可以实现灾区人员与地面指挥人员的信息交流,为科学有效地进行施救提供条件。矿的通讯系统,由井上、下安装固定电话完成的。
1、 通信系统安装位置
在施工地点需安设安装防爆电话1部,确保井上、下通讯联络畅通。
第九节 人员定位安全管理系统
(一)人员定位分站及定位器安装位置
利用矿井现有人员定位系统。
(二)系统的管理及维护
1、人员定位管理系统,通过电脑显示可以清晰、全面的监测到工作面内所有人员的位置范围,并能动态、实时显示井下作业人员状况和分布情况。
2、系统具备查询入井人员信息、井下超时滞留等情况时警示和自动声光报警功能。
3、在遇紧急情况长按报警按钮,发出呼救信息,生产指挥中心也可以对井下人员发出警报。
4、人员定位系统由矿生产指挥中心负责安装与维护。
5、非专业人员不得随意移动、搬迁、改动人员定位分站及设施。
6、施工人员入井前检查定位仪的完好,严禁携带不完好的定位仪入井,严禁员工携带他人定位仪入井。
7、生产指挥中心设专职人员负责人员定位系统的日常管理工作。负责对员工定位仪完好检查等工作。
8、所有入井人员必须携带识别卡。入井作业人员对定位卡丢失、损坏的要及时上报生产指挥中心专职人员,严禁不携带定位卡人员入井。
第十节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就近利用矿井现有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第七章 工作面工程质量及现场管理
第一节 工程质量计划和标准
一、工程质量标准及技术要求
1.巷道掘进必须严格按照测量组所测放线进行施工,并严格按照本施工组织设计掘进施工,起底要求底板平整;
2.砼底板、喷浆后,巷道净高不小于设计规定;
3.喷浆要求挂线喷浆,巷道顶帮要平整、无凸凹,喷层厚度不小于设计,表面质量平整密实,墙基无裸露;工程质量合格;
4.地坪平整、无淤泥、无积水、无搓衣板、车辆行走方便;表面平整密实,无蜂窝
麻面,振捣密实,厚度不小于设计,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工程质量合格;
5.巷道水沟要平直,过渡要平滑,符合标准要求;
二、锚杆、锚索支护质量要求(喷浆时发现有需要补打支护或地质条件差,需补锚网支护时)
1.锚索极限拉断力270KN,锚杆50KN;
2.锚杆扭矩:锚杆不小于100N.m;
3.锚杆方向:应垂直于顶板或在75°-105°之间,遇裂隙时,锚杆要尽量垂直于裂隙面;帮锚杆垂直巷帮布置,托盘垂直于顶底板;
4.树脂:均使用MSK28/60、MSK23/60、MSZ23/60型树脂;
5.间排距:锚杆、锚索的间、排距误差不大于±100mm;
6.锚索树脂搅拌时间10-12s,严禁随意截短树脂或钢绞线。锚索应尽量与岩面层面垂直布置,外露长度从锁具算起不得大于150mm;
三、联网要求
1.顶网间搭接要求:两顶钢筋网之间压茬部分为150mm,顶网应在巷道中间铺设,要求网片搭接要严密,无漏顶处,帮网与顶网链接处无网兜;
2.帮网间搭接要求:帮网与帮网之间搭接150mm,帮网搭接处每200mm间距用14#双股铁丝绑扎一道,采用双排迈步式绑扎,并且绑扎后多余的铁丝露头部分应折回朝向帮壁;
3.顶、帮网搭接及绑扎要求:两帮网要求向上与顶网搭接,压茬部分不少于150mm,搭接部分必须不大于200mm绑扎一道14#双股铁丝;
4.凡巷道起底完成的地方,严禁有露顶、破顶等现象。
四、其它标准要求
1.巷道内的各种设施安装必须符合安装标准,管线吊挂平整,设备摆放整齐,物料分类码放,设备卫生整洁。
2.起底过程中巷道底板必须平整,及时清理巷道煤(矸)渣,由于巷道底板起伏导致巷道积水时,应及时设泵排水。
3.巷道内的浮矸由装载机司机及时清理装到防爆车上外运,杂物必须及时清理到垃圾箱内,实现动态达标。
4.各检修工应将自己在检修过程中所产生的杂物及时清理,旧件及时回收,巷道内各种物料由杂工码放整齐,且挂好标志牌。
第二节 工作面文明生产管理标准
一、作业地点综合防尘措施
1.工作面巷道应设喷雾及除尘装置,喷雾水压力不小于4Mpa,除尘设备要完好,滤网定期清理;
2.作业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3.设备除尘与维护规定
3.1.设备实行包机制度,包机人负责设备的日常检修与维护;
3.2.设备内外要保持干净,外部无浮尘,内部积尘及时清理,设备要清扫干净达到内外洁净、无死角、无锈蚀,周围环境整洁;
3.3.工具、零件、要放置整齐,管道、电缆要有条理,外部积尘定期清扫并有记录;
3.4.按时进行机电、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确保机电安全;
3.5.设备定期进行大检查,消除一切隐患,保证施工设备正常运行;
3.6.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超负荷使用设备,防护装置齐全可靠,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
二、巷道文明卫生管理
1.巷道内无杂物、淤泥、积水;
2.浮煤(矸)必须清理干净;
3.材料、工具码放整齐,挂牌管理;
4.管线吊挂整齐,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5.工具箱内外干净、整洁,各种牌板保持清洁;
6.工作面内杂物垃圾及废物品及时升井回收。
三、顶板管理
1.严格认真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2.顶板不完好不施工;
3.及时处理离层顶板,伞檐,片帮煤;
4.遇到构造带及时加强支护;
四、图表、标识、牌板管理
1.作业场所设有施工平面图和避灾路线图等(五图一表),且与现场实际相符。交接班管理制度明确;
2.工作面材料码放整齐,标识清晰、准确且干净整洁;
3.避灾路线、警示标识悬挂位置醒目、内容齐全明确;
4.进工作面要求吊挂工作面情况及危险源牌板。
五、机电设备管理
1.巷道内无失爆电气设备;
2.机电设备定期检查维护,达到完好标准,各种保护齐全;
3.设备安装位置合理,卫生清洁,挂牌管理,开关上架;
4.井下各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六、记录管理
1.各种记录要按时填写;
2.记录本要按时更换;
3.不得有替填和乱填现象的发生;
4.记录要如实填写,有问题及时汇报。
七、 “一通三防”管理标准
必须保证工作面的“一通三防”系统完好可靠,否则不能开工。
1.瓦斯管理:
1.1.工作面和其它工作地点做到无瓦斯积聚和瓦斯超限;
1.2.配合工作面兼职瓦检员和准备队工作;
1.3.使用维护好所辖区域的通风设施;
1.4.入井流动电钳工、班组长、队干必须携带标校准确的便携仪。
2.防尘防火管理:
2.1.按规定安设防尘管路。巷道内管路每隔100m设一个三通阀门或快速接头,阀门、扳手、手轮齐全,开启灵活。胶管不得落地;
2.2.必要时,工作面的喷雾装置雾化程度好,能覆盖巷道全断面,并能正常使用;
2.3.严格禁止明火;
2.4.工作面及巷道内浮煤(矸)厚度不超过100mm,工作面在2m2内浮煤平均厚度不超过30mm;
2.5.井下作业人要佩戴防尘口罩,生产时工作面人员戴上口罩;
2.6.工作面挂设避灾路线图,工作面所有人员熟悉避灾路线。
八、机电设备、机电硐室质量管理标准
1.禁止带电检修或带电搬迁电气设备(包括电缆和电线),电缆要有走向和用途牌,五小电器要有五小电器牌,严禁出现过期的防爆电器;
2.停电检修时,应将所有开关的把手闭锁、上机械闭锁并使用专用锁具,并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牌,实行“谁上锁谁解锁”制度;
3.高压停、送电严格执行两票制度;
4.非专职人员,不得擅自操作电气设备;
5.电气设备不应超过额定值运行;
6.电缆连接应使用接线盒,同型电缆如果直接连接,必须采用冷补,接线盒不得用铁丝吊挂;
7.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构架,必须有接地保护;
8.防爆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修理必须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项要求。防爆性能受到破坏的电气设备,应立即处理或更换,不得继续使用;
9.井下供电应做到无鸡爪子、无羊尾巴、无明接头;防护装置齐全;坚持使用风动锚杆机机综合保护,坚持使用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装置;
10.施工设备移动时,必须派专人看护电缆,防止压坏、扯断电缆。同时,严防碰撞巷道内设施;
11.装载机的刹车装置要完好,动作可靠、灵敏;
12.停止作业时,各种行走设备都要停放在支护完好的顶板下,停放地点要求底板干燥、空间宽畅。所有操作手把都打在关机位;
13.设备安装时,要专人指挥,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统一协调,重件起吊时,必须使用相应吨位的倒链和钢丝绳,利用可靠的支点,人员要站在安全地带;
14.固定设备的转动和传动部分,都必须加装护罩或遮栏,防止人员碰触危险;
15.所有的电气设备各项保护必须完好,禁止甩保护运行;
16.机电设备完好,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状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
17.严格执行包机制,日常维护保养实现标准化、规范化,有健全的技术档案,各类设备设立运行记录、检修记录、事故记录和实验记录等;
18.机电设备现场管理按照“掌握运行状态、有良好的运行环境、配件准备齐全、配件和部件更换及时”的原则,抓好机电设备的现场管理;
19.机电硐室整洁、干燥,通风良好。
九、现场交接班管理标准
1.交接班时,工作面各岗位人员必须在交接班地点进行交接班,严格执行“手拉手”、岗位对口交接班制度,并做好交接班记录;
2.交班队长(班长)要向接班队长(班长)详细说明上一班现场生产环境情况和设备运行情况,对于异常情况要在现场进行“手指口述”说明;
3.完成交接班后,交班队长(班长)要对本班人员进行清点,确认人员到齐后方可统一乘座本班接班车升井,严禁将人员滞留井下,特殊情况有人加班时,必须由交班队长(班长)告知接班队长(班长),接班队长确认后,交班人员方可离去;
4.确认所有交班人员全部撤离后,接班队长(班长)根据上班交接内容和本班工作任务强调本班安全注意事项,并组织本班员工进行危险源再辨识;
5.进入工作面前,先由接班队长(班长)带领老工人对工作面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并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发现不安全隐患,应立即处理,必要时撤出人员和设备;
6.在确认工作面安全后,其它人员方可进入工作面作业,同时密切注意顶板及围岩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第八章 工作面灾害防治及应急方案
第一节 灾害预防措施
一、通风设施和通风系统管理
1.要保证施工工作面的风量满足要求,否则不得开工;
2.施工过程中需改变原通风系统时,必须制定合理的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3.由通风组每10d对工作面进行一次全面测风,同时测瓦斯、二氧化碳浓度。并根据测风结果采取措施进行风量调节,使工作面风速符合规定;
4.车辆及人员经过风门时,两侧风门不能同时打开,人员经过风门后,必须及时关闭风门。
二、瓦斯管理
1.每班设专职瓦检员,瓦检员应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每班至少检查三次,不得空班漏检,不得弄虚作假。如工作面出现瓦斯或其它有害气体异常,必须及时将信息反馈到矿生产指挥中心;
2.每班瓦检员发现井下通风、瓦斯、煤尘等隐患要及时汇报。若情况危急,须责令立即停止一切工作,撤出工作面所有人员;
3.作业现场要进行电焊、气割时,要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由矿总工程师审批,贯彻落实后,方可进行。瓦检员必须对工作现场的瓦斯进行检查;
4.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0%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5.工作面及其他巷道内,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内积聚的瓦斯浓度达到2.0%时,附近20m内必须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6.跟班队长,班长、电钳工和单岗作业人员,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仪。瓦斯检查员必须携带光学瓦斯检测仪;
7.瓦斯检查应做到井下记录牌、检查手册、瓦斯日报(台帐)三对口;
8.隔爆设施必须按要求进行安装和及时维护。
三、防灭火管理
1.外因火灾的防治
1.1.电气设备、油料集中处应配备两具MFDZ8型灭火器,作业人员必须熟知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并熟知本工作面灭火器材的存放地点,存放一个不小于0.2m3的沙箱;材料和配电硐室配备两个MFDZ8型灭火器和一个不小于0.2m3并装满砂子的沙箱。
1.2.进行焊接作业时,应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中的规定,并另外编写安全技术措施报矿长批准,严格按措施执行;电气焊操作者须持证上岗,特别是现场指挥者、瓦斯检查工作、消防洒水管路、灭火器要到位,否则不准开工。
1.3.井下使用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包括用过的棉纱、布头和纸)等的存放,都必须装在盖严的铁桶内。使用后剩余的齿轮油、液压油必须运回地面,严禁在井下存放。
1.4.井下配电硐室附近20m范围内严禁堆放任何可燃性材料。
1.5.严禁任何人在井下使用灯泡或电炉取暖。
1.6.机电设备应正确选用熔断丝、正确使用好各种保护,以便电源短路、过载、接地时能及时切断电源。严禁使用不防爆和防爆性能不合格的电器设备,电缆接头必须使用防爆接线盒,防止产生电气火花引起火灾。
1.7.为防止摩擦火花引起火灾,应做好井下机械运转部位的保养和维护工作。综掘机割煤时要喷雾洒水,防止因摩擦生热引起火灾。
2.内因火灾的防治
2.1.因冒顶而产生的空洞必须及时充填。
2.2.巷道内的浮煤必须在支护完成后进行重新清理。
四、粉尘管理
1.喷雾应保持正常使用,喷雾使用的水压不得小于4MPa;
2.定期冲洗巷道,冲洗时要对巷道的顶、底、两帮、管线上的煤尘要冲洗干净,防止粉尘堆积,由检修班负责;
3.粉尘超标的作业地点,必须立即进行洒水消尘,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尘口罩。
五、顶板管理
1.队内成立顶板管理领导小组,队长任组长,跟班副队长、技术员、班长任成员。由队长负责每月召开一次顶板管理小组会,研究讨论施工现场顶板管理情况,组织职工学习顶板管理的有关知识;
2.现场工作人员在井下发现顶板有异常,地质条件有变化时,应及时将情况汇报队领导,并有权责令立即停止一切工作,采取措施处理;
3.加强工作面的矿压观察(尤其在抹角位置),防止冒顶;
4.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危岩、活矸必须挑下并采取临时支护措施,严禁空顶作业;
5.每班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并且有跟班队长和班长担任,一人探顶、一人观察,探顶人员必须站在有支护的顶板下,用专用工具敲帮问顶,同时保证避灾路线畅通;
6.坚持正规循环作业,严禁任何人员在空顶下作业,严格按规程要求控制空顶距离。
六、矿井水管理
1.若工作面发生透水预兆(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声、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异状)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报告生产指挥中心。如果情况危急,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害威胁地点的人员;
2.工作面发生涌水或供水管跑水时,应尽快关掉水阀门,还要将工作面机电设备转移至巷道较高处,利用现有的条件设泵排水,防止发生水灾;
3.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3.1.若工作面发生水灾事故,人员必须按指定的避灾路线撤离;
3.2.排水系统必须完好,且紧跟工作面。
第二节 灾害应急方案
若工作面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组织人员抢救,并汇报生产指挥中心,若情况危急,工作面人员快速按避灾路线撤离。
一、发生瓦斯和煤尘爆炸事故的处理措施
1.迅速组织人员撤退,现场的队干部在瓦检员、安监人员的配合下撤到安全地点,设好警戒,切断电源,并立即向生产指挥中心汇报灾情,听从安排;
2.发生事故时,直接受灾区影响的人员要沉着、冷静,处于上风侧的人员应迎着风流撤退;处于下风流的人员,应佩戴好自救器,尽快按避灾路线撤至新鲜风流中。在撤退过程中,如遇爆炸冲击或火焰袭来时,应立即背向冲击波,俯卧底板或水沟内,设法避灾或等待援救。灾区附近工作人员闻声后,按避灾路线向上风侧撤退;
3.如果撤退过程中遇到因事故造成巷道堵塞无法通过时,由跟班队长、班长负责集中人员统一行动,选择安全的新鲜风流地点,并经常敲击水管传递救援信息,等待救援。
二、发生火灾时的征兆及处理措施
1.自燃预兆
1.1.视觉:出现雾气,或在巷道壁上挂有平行水珠;
1.2.气味感觉:巷道内出现煤油味、汽油味、松节油或焦油味,此时煤炭氧化已到后期阶段;
1.3.温度感觉:煤温、水温、巷道内空气温度升高;出现头痛、疲倦等不适的感觉。
2.发生外因火灾的处理措施:
2.1.发生火灾初期,现场的队干、班长要立即汇报矿生产指挥中心,并听从通风人员的统一指挥,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就地灭火,通风瓦检人员负责检查灭火地点的瓦斯及火灾产生的气体,保证灭火工作的安全进行;
2.2.直接灭火无效,火势无法控制的,由队干部、通风瓦检员组织受灾区威胁范围内人员撤至安全地点,同时汇报生产指挥中心。
3.发生内因火灾的处理措施:
工作面发生煤层自燃时处理措施,采取放顶挖除火源;采取注水、注浆直接灭火;火势失控时应远距离封闭。
三、发生水灾的征兆及处理措施
1.透水预兆
帮部挂红,挂汗,顶板裂隙表面有暗红色水锈;工作面压力增大,片帮冒顶,煤层里有吱吱的水声,甚至有向外喷水现象;工作面空气变冷,有淡淡的雾气,使人感到发冷。
2.发生水灾时处理措施
2.1.井下某地点发生透水事故时,现场工作人员除立即向生产指挥中心汇报外,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设法堵住出水处,防止事故扩大;
2.2.如水势过大,无法救灾,应点清人数,组织人员按避灾路线撤至较高地点。来不及撤出时,保持冷静,设法在安全地点躲避,等待水势减缓再撤至安全地点,不要进入涌水地点附近的水平巷道或较低处的独头巷道中。下部的唯一出口已被涌水淹没无法撤退时,应只留一盏照明,其余矿灯全部关闭,以备再次撤退使用,并不断敲打铁器,发出求救信号;
2.3.水灾发生后要根据透水位置,水量组织排水,并保证所有排水设备不被淹没;
2.4.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四、发生冒顶事故的征兆及处理方法
1.冒顶、片帮预兆
1.1.冒顶预兆:工作面压力增大,顶板裂隙由小到大,帮部变形,片帮增多,顶板淋水量增加;
1.2.片帮预兆:帮部有响声,帮部裂隙,从帮部中弹出石块,帮部变形。
2.发生冒顶事故的处理方法。
2.1.发生冒顶事故时,要求所有人员迅速撤离到支护完好的地点。查明冒顶范围内被埋压、堵截的人数和所处位置,立即汇报生产指挥中心,同时现场工作人员应组织抢救人员和处理冒顶;
2.2.发生冒顶时,应保证冒顶区正常通风。如一时不能恢复正常通风,可利用供排水管路向被埋压、堵截人员输送新鲜风流,同时迅速组织救灾。
五、工作面发生灾害现场人员应急处理办法
1.及时汇报(告)
汇报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现象、人员撤离与被困情况及人员所在具体位置,现场是否在进行抢险,有无灾害扩大的可能。
2.积极抢救(救)
根据灾害发生的地点和灾害类型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2.1.火灾事故
立即切断工作面非本质安全电源,局部通风系统保持原状(即风机停止运转的不开启,风机开启的不停止),佩戴自救器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
2.2.水灾事故
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在现场领导和老工人的带领下,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迅速进行抢救工作。如突水凶猛、水流急速时,现场人员立即避开出水口和泄水流,躲避到硐室内、拐弯巷道或其他安全地点。如来不及转移躲避时,可抓牢固定物体,防止被涌水打倒和冲走。如是老空水涌出,现场人员应立即佩好自救器,在未确定所在地点的有害气体成分时,严禁摘掉口具和鼻夹。
2.3.瓦斯煤尘事故
当灾害发生时,保持镇静,不要乱喊乱跑;爆炸瞬间,要屏住呼吸,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有毒的高温气体,避免中毒和灼伤气管、内脏。背朝声响和气浪传来的方向,伏卧底板或水沟内;头部要尽量低、双手置于身体下面、闭眼,尽可能用衣物等盖严身体裸露部位。
2.4.冒顶事故
当冒顶后,若有人员被困,没有被困的人员在确认不会发生二次冒顶,且巷道通风、后路畅通的情况下,留专人观察监护顶板。对受伤人员按照“三先三后”原则开展救助工作。若判断可能会发生二次冒顶或通风不良、可能诱发瓦斯爆炸等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撤离现场到安全地点,并随时汇报撤离情况。
3.安全撤离(跑)
3.1.当火灾无法控制时,在瓦检员和跟班队干的带领下立即按照避灾路线进行安全撤离,撤到无有害气体污染的新鲜风流中,并与生产指挥中心随时联系告知人员撤离情况;
3.2.水灾撤离时,人员应靠近巷道一侧行走,抓牢固定物体,尽量避开压力水头和泄水主流,防止被水中滚动的矸石和木料撞伤。并尽可能与生产指挥中心联系告知撤退路线和目的地。撤退中迷失方向时,应朝着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并在巷道岔口留设指示行进方向的明显标志;
3.3.在瓦斯煤尘爆炸冲击波过后,迅速佩戴自救器,寻找最短的路线进入新鲜风流中,尽快逃离灾区。
4.妥善避灾(躲)
当无法撤离时,立即搭建避难硐室,封堵硐口,隔绝有害气体进入硐室,人员静躺,保留一盏灯照明,等待救援。发现救援人员时,敲管或晃灯发出求救信号。
第三节 避灾路线
一、煤尘、瓦斯爆炸及火灾避灾路线
工作面→进风巷→辅助运输大巷→副斜井→地面。
二、水灾及顶板事故避灾路线
当工作面发生水灾后,视水势大小,迅速展开避灾行动:
1.当工作面水势大,无法救灾时,工作面作业人员迅速撤退到地势较高的地方,抓住就近铁管或锚索等固定物,等待救援或水势减小后逃生。
2.当水势小时,工作面作业人员迅速撤离,具体路线为:
工作面→进风巷→辅助运输大巷→副斜井→地面。
具体以矿井规划布置及系统为准。
其他地点发生瓦斯、煤尘爆炸、火灾事故,应通过就近通道撤至上述避灾路线,然后从避灾线路撤离事故发生地点。
工作面发生冒顶、片帮以及局部塌方等事故时,避灾路线由带班队长、班长根据现场情况而定;必须及时避灾,紧急救灾,把灾害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第九章 工作面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节 车辆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1.运输必须使用防爆车;
2.车辆发车前,必须检查车辆方向、制动车闸是否灵活可靠;开车前必须关上车门或挂上防护链;
3.在开车前发出开车信号;运行中,严禁将头或身体的任何部位探出车外;司机离开座位时,必须切断电源,扳紧车闸,但不得关闭车灯;
4.防爆车运送的物料长度不得大于6m,装车高度不得超过驾驶室高度;
5.严禁人货混装,严禁扒车和跳车,车辆必须配备有效灭火器;
6.防爆车运输物料时必须注意巷道中的设施、设备,在行近巷道口、弯道、岔道、坡度较大、噪声大或靠近工作面等地段,以及前面有车辆或视线有障碍时,必须减速慢行并发出警号;
7.设备材料装好后,要绑扎结实,并挂有警示标示牌;
8.驾驶员离开驾驶室前必须停车熄火并做到可靠制动;驾驶员严禁将车辆交他人驾驶。
第二节 机电设备安全技术措施
1.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检修设备时,开关把手在切断电源时必须闭锁,并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字样的警示牌。只有执行这项工作的人员才有权取下此牌送电。
2.操作井下电气设备应遵守下列规定:
2.1.非专职人员不得擅自操作电气设备;
2.2.电气设备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必须接触的部分必须有良好的绝缘。
3.容易碰到的、裸露的带电体及机械外露的转动和传动部分,必须加装护罩或遮拦等防护设施。
4.电气设备不应超过额定值运行,防爆电气设备入井前应检查其“产品合格证”、“防爆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安全性能;检查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准入井。
5.空压机必须使用设有检漏、漏电闭锁、短路、过负荷、断相、远距离启动和停止风动锚杆机机功能的综合保护装置。每班使用前,必须对风动锚杆机机综合保护装置进行一次跳闸试验。
6.工作面配电点的位置和空间必须能满足设备检修和巷道运输、防爆车通过及其他设备安装的要求,并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7.井下电缆的选用应遵守下列规定:
7.1.电缆敷设地点的水平差应与规定的电缆允许水平差相适应;
7.2.电缆应带有供保护接地用的足够截面的导体;
7.3.电缆主线芯的截面应满足供电线路负荷的要求。
8.敷设电缆(与手持式或移动式设备连接的电缆除外)应遵守下列规定:
8.1.电缆吊挂必须用电缆钩;
8.2.巷道中悬挂的电缆应有适当的弛度,并能在意外受力时自由坠落;其悬挂高度应保证电缆在防爆车吊道时不受撞击,在电缆坠落时不落在轨道上;
8.3.电缆钩的悬挂间距不得超过3m。
9.电缆不得悬挂在风筒或水管上,不得遭受淋水。电缆上严禁悬挂任何物件、电缆与风筒、水管在同一侧铺设时,必须铺设在管子上方,并保持0.3m以上的距离。
10.电缆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0.1.电缆与电气设备的连接,其芯线必须使用齿形压线板或线鼻子与电气设备进行连接;
10.2.不同型号的电缆之间严禁直接连接,必须经过符合要求的接线盒、连接器或母线盒进行连接;
10.3.同形橡套电缆之间的连接必须修补连接(包括绝缘、护套以损坏的橡套电缆的修补),必须采用阻燃材料进行硫化热补或与热补有同等效能的冷补;在地面修补的橡套电缆必须经浸水耐压试验,合格后方可下井使用;在井下冷补的电缆必须定期升井试验;
10.4.3台以上的电气设备必须设置局部地极,可设置在巷道水沟内或其他就近的潮湿处。设置在水沟内的局部接地极应用面积不小于0.6m2、厚度不小于3mm的钢板或具有同等有效面积的钢管制成,并平方于水沟深处。设置在其他地点的局部接地极,可用直径不小于35mm、长度不小于1.5m的钢管制成,管上应至少钻有2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孔,并全部垂直埋入底板;也可用直径不小于22mm、长度为1m的2根钢管制成,每根钢管上应钻1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孔,两根钢管相距不得小于5m,并联后垂直埋入底板,垂直埋深不得小于0.75m。
11.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修理,必须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项技术要求。防爆性能遭受破坏的电气设备,必须立即处理或更换,严禁继续使用.
12.井下过流保护的整定值必须与计算值一致,灵敏度不合格的推广使用相敏保护,各类过流保护要按规定进行电气试验,下井前必须进行同流试验。
13.严禁甩掉、停用井下各种电气保护。非专业人员严禁操作检漏电器,各硐室内的检漏续电器必须加锁,使用中的检漏续电器要按规定进行电容电流的补偿调整,严格执行日检和远方试验制度。
14.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停电必须挂牌,工作前进行验电、放电,严禁带电作业。
15.使用中的各种电缆必须按照规程要求吊挂,严禁用铁丝吊挂。经过检修的电缆必须进行浸水试验,耐压合格后方可下井。
16.存在下列问题的电气设备不得下井使用:
16.1.绝缘座破裂导致接线柱松动、接线柱变形或螺纹滑扣;
16.2.导电螺栓、螺母锈蚀超过规定;
16.3.喇叭嘴不配套或断裂、缺损;
16.4.防爆结合面锈蚀、划痕超过规定;
16.5.开关本体与外壳不配套,转盖与外壳不配套,缺手把或转动不灵活,开关内腔上方导电螺栓与接线鼻连接不牢;
16.6.开关的机械闭锁失效;
16.7.开关内缺电源隔离罩、电源危险牌、防尘罩;
16.8.开关底托架断裂或固定不牢;
16.9.没有经过指定的电气设备防爆检查员检查出具的防爆合格证;虽有合格证但检验期超过6个月或没盖检查员编号章;
16.10.电机护罩与电机外壳固定不牢。
17.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和铠装电缆接线盒的外接地螺栓应齐全、完整合格,不得锈蚀。
18.机械部分的主要连接部件或受冲击荷载容易松动部位的螺母应使用防松螺母(备帽)或其他防松装置。电气部分紧固用的螺栓、螺母应有防松装置,弹簧垫圈应紧靠螺母安设。
19.同一部件的紧固(包括平垫、弹簧垫)规格应一致。
20.螺母拧紧后,螺栓螺纹应露出螺母1-3个螺距,不得在螺母下面加多于的垫圈或螺母来减少螺栓的伸出长度。
21.电气设备的隔爆外壳应清洁、完整无损,并有清晰的防爆标志。有下列情况者为失爆:
21.1.外壳有裂纹、开焊、变形长度超过50mm,同时凹凸深度超过5mm;
21.2.防爆壳内外有锈皮脱落;
21.3.闭锁装置不全、变形损坏起不到机械闭锁作用;
21.4.隔爆室的观察窗的透明板松动、破裂,或使用普通玻璃;
21.5.防爆电机接线盒内缺隔爆绝缘座;
21.6.改变隔爆外壳原设计安装形状,造成电气间隙或爬电距离不符合规定。
22.电缆引入装置接线嘴应完整、齐全、紧固,密封良好。
23.工作面电气设备要加强管理和维修,施工完后必须把电缆放在干燥的地点,并要盘好电缆。
24.电气设备必须使用综合保护开关、风电闭锁等安全保护装置;自动停电时,待查明原因、确认无误后,在人工送电。
25.井下所有电气设备必须达到“MA”标志。
26.作业人员必须是经过专业培训,并且持证上岗。
27.现场作业人员必须具备消防安全知识,能熟练使用消防灭火器材。
28.作业时跟班队领导一定要进行现场统一指挥,在现场将措施落实到位。
29.工作场所必须选择在安全地点,若有板磷皮、片帮必须处理彻底,必要时设临时支护,在综采工作面作业必须将护帮板打出去。
30.作业之前利用清水对作业地点前后10m内煤尘、浮煤进行冲洗清理,气割、焊接结束后再次冲洗。
31.瓦斯浓度不得超过0.5%,只有在检查证明作业地点附近20m范围内巷道部和支护背板后无瓦斯积存时,方可进行作业。
32.机电设备管理质量标准:
32.1.正常使用设备必须编号挂牌,明确责任人。
32.2.每个班都必须保证设备在生产过程中正常运转和良好的工作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处理,并向队里汇报。
32.3.设备的日常维护必须配备专职的机电检修人员,并经过专门技术培训,取得上岗证。设备按照点检制度和完好标准维护,责任落实、承包到人。
32.4.机械、电气设备必须符合完好标准,并认真填写好记录。
32.5.固定电缆吊挂符合《安全规程》规定,在用固定设备台,设备台应完好,防爆电气设备及“五小”电气防爆率100%。
32.6.机电设备安放在板完好、无淋水的地方,并且摆放整齐,开关必须上架。
32.7.移变硐室地面必须用阻燃材料覆盖,设置铁栅栏和照明,入口处应该悬挂“非工作人员严禁入内”和“高压危险”牌,所有设备和电缆标志牌必须齐全、标识清楚,有停送电牌,无人职守的变电所必须上锁。
32.8.配电点机电硐室各配备四具8kg干粉灭火器和两个0.5m3沙箱和适量的沙袋。
32.9.各种设备整定的实际值和标识卡数值必须一致。各台设备上必须有锁。
32.10.变电硐室和机电达标严格按《公司机电考核办法》执行。
第三节 综合防尘安全技术措施
1.打眼工佩戴防尘口罩;
2.巷道经常清尘,无粉尘积聚现象;
3.防尘管路必须接至工作面,每100m设置三通一个,以便及时降尘。
第四节 防火安全技术措施
巷道喷砼过程中采用机电设备施工,防火重点是防设备、电缆和人为火灾。
1.电器设备着火时,首先切断电源,用沙子、岩粉灭火;
2.因机械摩擦生热、油脂、纱布或其他原因引发火灾,利用水管灭火。
第五节 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人员应坚持经常性的敲帮问制度,特别是在顶板不完好的情况下、应及时支护锚杆以便清除危岩、排除隐患。
2.在顶板不完好的情况下施工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2.1.施工时应由2名有经验的人员担任,1人观察顶板和退路,1人应站在安全地点,观察人应站在施工人员的侧后面,并保证退路畅通;
2.2.找应从支护完好的地点开始,由外向里先部、后两帮依次进行,找范围内严禁其他人员进入;
2.3.施工人员应戴手套,用长把工具找时,应防止煤矸顺杆而下伤人;
2.4.帮遇有大块断裂煤矸离层时,应首先设置临时支护,保证安全后在顺着裂隙、层理慢慢地找下去,不得硬刨强挖。
第六节 敲帮问顶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巷道的顶板及两帮煤(岩)体因受采动的影响,应力分布发生变化,不完整的煤(岩)体易脱离整体而发生冒顶、片帮事故,为保证安全作业,特制订以下措施:
1.对巷道顶板、煤帮进行敲帮问顶是防止冒顶和片帮伤人事故的有效措施,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工作由跟班副队长和班长负责。
2.通过对煤壁、顶板进行敲击来判断煤(岩)体是否完整,如敲击声清脆、回弹性好,则表明煤(岩)体完整;如敲击声沉闷、有空响声,回弹性差,则表明煤(岩)体不完整,顶板有离层,煤壁有片帮的可能。
3.各班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交接班必须交代清楚当班的顶、帮状况,接班班长和跟班队长对工作面100m范围内(不含采空区)巷道使用钢钎和刨锤认真检查一遍,将隐患排除,确保安全后方可进入。
4.敲帮问顶专用工具为刨锤和钢钎,刨锤用于敲击顶、帮来判断顶、帮情况,用钢钎将片帮煤(岩)顶板鳞片、活矸、活煤撬下,并将敲帮问顶情况记入敲帮问顶记录本。
5.敲帮问顶时必须两人操作,一人监护,一人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站在顶帮完好、退路通畅地方,观察顶、帮的人要站在操作人的侧面,敲帮问顶工具与顶板及帮成45°,敲帮问顶时要保证退路畅通,以防煤块掉落伤人。处理顶、帮原则:先外后里,先顶后帮,先上后下,先近后远。
6.处理人员发现顶板有冒落或片帮现象时,观察冒落和片帮面积、厚度,并预测冒落的方向和位置,选择顶板完好、落煤点2.0m以外的地方站立。
7.通过敲帮问顶发现已支护过巷道顶板出现空响、离层、掉渣等现象需再采取补充支护。
8.工作面、沿途巷道有片帮迹象时,跟班队长或班长必须用敲帮问顶专用工具将活煤、活矸处理掉,难以处理的地方需要挂帮网支护。
9.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支护前负责处理顶板离层、活矸、片帮。经处理后,由外往里推进支护,严禁由里向外支护或隔排支护。如顶煤小于500mm、顶板有构造、淋水、顶板破碎不完整等采取特殊支护。
10.各岗位工对自己作业区域内的巷道顶板、抹角、两帮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汇报,不易处理的危险区域设危险警示标志。
第七节 停送电安全技术措施
在停电后未闭锁、挂牌、上锁引起他人误送电伤人,为保证安全作业,特制定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1.一般规定
1.1.机电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经考试合格后,并获得井下电工特殊工种操作证,方可作业;
1.2.井下电工必须按规定持证上岗,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
1.3.非专职电工或值班电工不得进行停、送电的工作;
1.4.在停送电作业时,必须遵守停电闭锁和悬挂标示牌并用专用锁锁住手把等规定程序,严禁带电作业;
1.5.对井下高压电气设备进行检修及对重要线路和重要工作场所进行停、送电时,都必须使用工作票,并按工作票规定的内容进行工作。
2.安全技术措施
2.1.电气设备停电时,必须严格执行“停电挂牌,专人看管,谁停谁送”的十二字方针,中间不得换人,严禁约时停、送电;
2.2.停电后,必须有瓦检员在现场检查,只有瓦斯浓度小于1%时,方可进行验电、放电工作;
2.3.操作高压电气设备时,必须佩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上进行,且绝缘用具必须经打压实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4.停、送电操作时,必须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在整个过程中,监护人必须始终在工作现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认真进行监护,及时纠正违反安全的动作;
2.5.电气设备在验电、放电前,不得用手触摸;验电时必须用与电气设备同电压等级的验电笔进行;
2.6.电气设备故障跳闸后,必须查明故障原因并处理后方可送电;
2.7.电气设备检修后,不得开盖送电试验,必须检查电气设备的完好并恢复其防爆性能后方可送电试验;
2.8.停风、停电的采掘工作面,未经瓦斯检查,不准送电;
2.9.电气设备的保护失灵后,不准送电;有故障的线路不准强行送电。
第八节 高空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凡是中心在距离底板大于2m的地点作业的均属于高空作业。参与高空作业人员存在站位不稳,登高架不牢固,高空坠落的危险,为此,特制定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1.参与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2.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使用合适的工具,登高前检查工具是否完好可靠,使用的材料应防止坠落,不得乱扔。
3.在行人上方作业时,应搭设防护棚,以防落物伤人。
4.高空焊接时,下方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5.使用梯子等工具高空作业时,工具必须搭稳,并有专人负责扶稳梯子。
6.登高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挂在稳定的结构件上。
7.登高作业前,必须检查所登物件是否牢固,不牢固应采取加固措施后再攀登。
第九节 电气焊安全技术措施
为保障井下生产系统安全生产,防止电气焊引发火灾、瓦斯、煤尘爆炸等事故,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及《万利一矿井下电气焊作业管理制度》相关要求,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
1.人员安排与职责
1.1.指定为现场电气焊作业负责人。作业负责人在作业前、结束时向集中控制中心,集中控制中心值班人员要做好记录。作业过程中全程监督、检查、验收。
1.2.瓦检员,全程监测作业地点20m范围内气体浓度,瓦斯浓度超过0.5%时禁止电气焊作业。
1.3.安监员,全程监督检查作业地点周围的安全状况及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
1.4.施焊人员,在作业前检查确认作业点气体符合标准时方要开始作业,作业中将仪器放在合适的位置,随时测量。按工艺要求进行相应的电气焊作业。
1.5.参与电气焊作业的其他人员名,配合电气焊工作和做好灭火准备工作。
1.6.洒水人员(可由现场负责人兼),在电气焊过程中及时向作业点周围洒水,防止火星扩散;电气焊工作完成后,工作地点必须再次用水喷洒,确保无火星残留。
1.7.焊后留守人员(可由施焊人员兼),在电气焊作业结束后一小时内现场检查,发现异常,立即处理。一小时后,作业地点无异常,及时向集中控制中心汇报。
1.8.携带火柴人员。(必须是安监员)负责保管好火柴,负责向井口检身人员汇报火种使用情况,并接受检查。
1.9.跟班领导,在作业开始前必须组织作业人员进行最终验收,确认安全后现场签字,方可开始作业。
2.电气焊作业前
2.1.该安全技术措施只允许本次、本班电气焊作业,严禁用于其它电气焊作业,跨班作业,参加人员出现变更时,必须重新审批安全技术措施。
2.2.电气焊作业前,措施编制人应组织有关人员贯彻学习已审批过的安全技术措施并签字。电气焊作业人员必须随身携带审批后的安全技术措施,跟班领导、现场负责人、瓦斯检查员、安监员、施焊人员、喷洒水人员、焊后留守人员、作业时间、地点、工作内容要与安全技术措施一一对应。
2.3.氧气瓶和乙炔瓶要求分装分运,不得同油脂、易燃易爆品同车运送,装运过程必须轻装轻放、支垫平稳、绑扎牢靠,防止抛摔、滚动,气瓶上震胶圈必须齐全完好,搬运前安全帽必须拧紧。
2.4.氧气瓶和乙炔瓶必须放在焊割点进风侧10m以外,同时氧气瓶和乙炔瓶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m。
2.5.气瓶必须装置安全帽、减压器、止回阀。减压器上应当设有安全阀。使用的气瓶必须直立放置,使用焊枪和气管必须完好,不得出现漏气现象。
2.6.气割用具必需完好,气带接头连接处使用专用卡子固定可靠,不得用铁丝代替。
2.7.焊割设备的气瓶连接处、胶管接头、回火防止器和减压器不得沾染油脂,以防遇氧燃烧爆炸。发现焊割设备漏气或密封不严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
2.8.当氧气瓶、乙炔瓶压力表损坏或失灵,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更换。
2.9.焊割地点必须选择在顶板完整、支护完好,无浮煤、无易燃易爆物品处,顶板鳞皮、片帮必须处理彻底,必要时设临时支护。作业现场必须通风良好,整个焊割过程不得停风,如若停风无论瓦斯浓度多少必须立即停止焊割。
2.10.电气焊作业前,应清除焊割地点前后10m范围内的易燃易爆物品,对无法清除的易燃物,必须采取洒水等防火措施,且用不燃性材料接受火星。
2.11.电气焊作业地点必须至少备有两具8kg干粉灭火器、0.2m3灭火砂,有供水条件的地点,必须将水管引至作业地点,无供水条件的地点,必须准备不少于50升的灭火水。由负责洒水灭火。
2.12.电气焊设备及工具必须完好,作业时焊机外壳必须接地,焊把线和地线必须到位。
2.13.焊工必须持证上岗,未取得电气焊作业资格证的人员不得作业;现场负责人和施焊人员必须随身携带便携式瓦斯检查报警仪,便携仪报警点为0.5%;现场作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消防安全知识,能熟练使用消防灭火器材。
2.14.必须在通风良好的地点进行电气焊作业,并在作业地点悬挂电气焊专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报警点0.5%)。风流中瓦斯浓度不得超过0.5%,只有在检查证明作业地点附近20m范围内巷道顶部和支架背板后无瓦斯积存时,方可进行作业。
2.15.现场经安监员、瓦检员、现场负责人确认安全后,由现场负责人确认方可开始作业。
2.16.施焊地附件不得有其他人员,矿回风系统不得有人工作。
3.电气焊作业过程中
3.1.作业时,专职瓦检员全程监测作业场所的有害气体浓度。当瓦斯浓度超过0.5%时、巷道煤尘飞扬或停风时,立即停止作业。专职安监员必须全程监督检查施焊地点周围的安全状况及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
3.2.电气焊作业时,洒水人员要及时扑灭明火,发现火灾隐患,必须立即进行处理。灭火器必须放置在作业地点旁边,需要时,洒水人员和施焊人员可立即拿到。
3.3.施焊人员必须佩带专用手套、焊帽或专用防护眼镜,衣领袖口必须全部扎紧;必须背风作业,风大时应设挡风设施,工作过程中一定要站稳站实。
3.4.作业暂停时,施焊人员必须及时切断电源和气源。
4.后期处理
4.1.电气焊作业结束后,施焊人员必须及时切断电源和气源,作业人员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彻底清理,喷洒水人员再次用水喷洒,留守人员在现场监护1h,发现异常,立即处理,确认无起火危险或其它异常后,汇报作业负责人后方可离开作业现场。
4.2.必须将电气焊设备、工具等全部回收地面,不得在井下存放。
4.3.带火人员入井前和升井后必须向井口检身人员汇报火种使用情况。
第十节 冬、雨季及防风沙、防雷电施工措施
1、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冬、雨季施工安全教育,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
2、入冬前项目部组织全体员工进行冬季施工安全、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认真学习“冬季五防”内容,教育职工注意施工岗位安全,严守各项规章制度。
3、施工现场必须按措施做好防冻保温工作,注意天气预报,注意大风天气及寒流袭击对安全生产造成影响。
4、大风、雪过后要认真清扫检查,及时消除隐患。施工人员要做到遵章守纪,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冒险作业。
5、加强用电管理,现场杜绝裸线,不得私架电线,设专人加强线路检查,防止漏电及电路失火,尤其是要在大风、雪后对供电线路进行全面检查,防止断线造成触电事故。
6、施工人员不得以棉帽代替安全帽进入加工现场。
7、保温材料必须符合环保及消防(阻燃)要求,妥善保管,专人负责。
8、配备好消防器材;各种有腐蚀性材料、油料等要设专库存放,专人负责管理并建立严格的领发制度。
9、加强冬季防火安全教育,提高全体人员的防火意识。
10、生产区及生活区等凡属于可能遭雷击场所均应设置避雷设施,并保证其能可靠运行。
11、做好生产区及生活区的文明施工管理,对可能造成风沙地段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本措施未尽事宜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
第十一节 装载机运行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前,巷道内所有泥岩清理干净,地坪上部铺撒坚硬矸石,增大摩擦阻力。
2、检查装载机刹车制动是否完好,刹车制动完好可靠。装载机后部必须加设配重装置。
3、装载机行走路线,杜绝其他人员逗留,作业相关人员穿戴反光马甲、警示灯。
4、迎头掘进时,禁止有大块矸石出现,如果发现大块矸石,需用大锤破碎。掘进时留有粗糙或凹凸不平巷道底板面。
5、装载机出矸装运时,铲斗不能装满,碎石距铲斗上边缘至少留10cm距离。
6、装载机运行时必须减速慢行。
7、装载机驾驶员必须持有与驾驶车辆相适应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并经过安监站装载机司机岗前培训考核,在具有两年以上井下驾驶经验的老驾驶员指导下,经过不少于一个月的井下现场实训后方可单独驾驶,行人斜巷施工时每班有专职装载机司机。
8、开车前必须对车辆进行认真检查,确保车辆防爆性能、照明、铃(笛)、制动系统以及各种保护齐全完好,检查结果随时记入《车辆检查手册》每天升井后必须去矿车辆检修处检查车辆完好情况,车辆故障严禁入井。
9、装载机必须配备瓦斯报警仪,车辆行驶的巷道内瓦斯浓度不得高于0.5%,超过0.5%应立即熄火停机,汇报矿调度室及车辆调度值班人员。
10、装载机在上下破运行时,必须减速、鸣笛示警。
11、装载机下坡严禁空挡滑行。
12、建立车辆检查制度,明确车辆日检、月检、年检项目及具体内容,并做好现场检查记录,存档备查。
13、必须建立装载机维修、保养制度,明确维修、保养的内容及周期,必须建立维修、保养台账。
14、严禁用矿灯直射干扰驾驶员。
15、装载机在进入或倒出工作面的行驶过程中要由跟班队长一人专人指挥,防止碰到巷帮物体,严禁人员走动和逗留。
16、防爆装载机在行驶时,铲斗不应提升过高,不得举臂行车,一般距地面500mm左右为宜,装车时,在接近车辆时再举臂装车,以免造成颠覆。
17、作业后或待工时,将装载机放至安全地带,大臂落地,确保车体放置平稳。
18、操作人员离开驾驶位置时,必须将铲斗落地,发动机熄火,切断电源,并将手刹拉到制动位置。
19、当装载机轮胎打滑和发动机转速降低等现象时,应停止铲装,切不可强行操作。
20、装载机使用完毕后,装载机司机必须将装载机驶离工作现场,并停放在平坦的安全地带,放下铲斗,并用方木垫上,清除斗内泥岩,按日常例行保养项目对机械进行保养和维护。
第十二节 设备检修安全技术措施
1、检修作业时,必须戴安全帽。
2、拆装零部件要使用专用工具。
3、两名以上检修工同时在一台机械设备上作业时,应互相照应, 位于上方的人不得将工具、物品等掉至下方。
4、拆下的零部件应妥善放置,不得损伤或丢失,吊起或支撑的部件要牢固。
5、汽车检修时,前后轮应制动,轮胎前后加楔块制动,起斗检修时,必须对车斗进行双支撑保护,同时必须对车斗支护牢固。检修地点应选在无塌落危险、无积水的平坦地方。
6、设备故障处理,无法离开有塌落危险的掌子面时,要采取措施。
7、严禁在设备运转中进行检修。检修时,必须切断供电电源、水源、气源、风源等,并悬挂“正在检修,禁止启动”字样的警示牌。
8、拆卸有压容器和工件前,必须将压力释放。拆装和检修有危险的设备和部件时,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第十三节 危险源分布及管控措施
1、针对辨识评估出的各类安全风险,采用技术和管理措施降低和控制风险。技术措施主要有超前预裂、强制放顶、制定专项技术措施、根据矿压显现规律变更支护设计、提前对空巷加强支护等;管理措施有定期检查、指定有经验的人员观察顶板、管理及技术人员现场跟班监督等。
2、根据掘进工作面存在的危险源,为保证掘进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特编制如下安全技术措施。在掘进工作面生产工艺发生变化、新设备的投用等新增加的工作任务及总结煤矿事故教训时,必须开展危险源辨识,并对新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签字审核。审核通过后向全队所有员工贯彻学习,并签字。
3、凡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都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工人技术操作规程》及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新标准和本作业规程的规定,并严格按照文明生产标准以及矿井质量保证体系系列标准贯标要求组织施工,搞好文明生产和工程质量。为保证本工程的安全施工,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第十四节 施工准备技术措施
1、施工前,由技术员负责贯彻批准的《安全技术措施》。贯彻后进行签字、考试,成绩合格后方可下井作业。考试不合格的人员必须补考,补考合格后再下井作业。轮休或请假的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学习,并考试合格。干部工人学习登记在《安全技术措施》学习表上。
2、所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
3、施工中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现场施工负责人必须参加,必须做到“五清”,即安全交接清、工程质量交接清、工程进度交接清、材料使用交接清、工具设备交接清。
4、每班开工前,跟班队长(负责人)必须对施工沿线及迎头的所有安全设施进行详细认真的检查,确保齐全、完好、有效、可靠,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还必须对巷道支护情况进行检查,确认无隐患后,进入迎头施工。当班发现存在或造成的安全隐患,当班要处理完毕,当班处理不完的,跟班队长(负责人)要及时汇报队里值班人员,安排下班处理,且跟班队长(负责人)要组织施工人员现场把隐患交接清楚,接班队长(负责人)接班后要首先组织处理隐患,确认安全后再进行工作。
5、所有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循“检查上道工序、保证本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的三工序控制原则,认真搞好每一道工序的施工及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及安全生产稳定受控。
6、施工前,必须按照地测部门提前给出的开口位置和标定好的中线施工。
7、开工前,应提前按设计要求,将水、电及所需设备安设到位,安好的设施及工业卫生等要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化的标准要求整理好,达到动态达标,并经矿方相关科室组织开工验收。
第十五节 “一通三防”安全技术措施
(一)综合防尘安全技术措施
1、作业时,必须使用外喷雾装置,保证除尘效果。
2、粉尘超标的作业地点,必须立即进行洒水消尘,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尘口罩。
(二)防火管理
1、为防止电气火花引起火灾,机电设备应正确选用熔断丝、正确使用漏电继电器,以便电源短路、过载及接地时能及时切断电源。严禁使用不防爆和防爆性能不好的电气设备,高压电缆接头必须使用防爆接线盒,防止产生电气火花引起火灾。严禁供电电缆出现鸡爪子、羊尾巴、明接头现象。
2、为防止摩擦火花引起火灾,应做好井下机械运转部位的保养和维护工作。
3、确需进行电焊、气割时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落实。
4、使用过的棉纱、废纸要及时装箱回收,井下不得存放煤油、汽油及变压器油。
5、杜绝火源,严禁携带火种下井,严禁井下吸烟。
6、井下电气设备必须有防雷击和防短路的保护装置。
(三)瓦斯管理
1、掘进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掘进工作面及其它作业地点风流中电动机或其开关安设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3、掘进工作面或巷道内,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内积聚的瓦斯浓度达到2%时,附近20m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第十六节 压风自救系统安全保障措施
1、工作面风源来自地面空压机房,为防止管路出现漏风现象的发生,每班由跟班队长负责对工作面管路进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如发现漏风现象应及时处理。
2、井下供风管路必须保持24小时供风,如出现无风、停风现象应在查明原因后及时向矿调度汇报。
3、压风自救系统应每月定期检查清理一次。
4、工作面沿途管路阀门任何人不得随意关闭。
5、工作面管路、闸阀及三通,不得随意损坏,一经发现罚款处理。
6、工作面压风系统管路铺设要平直、牢固,压风自救设备保证完好,闸阀手柄方向一致。
第十七节 供水施救系统安全保障措施
1、风险评估
为了全面提高矿井的安全保障能力和抗灾能力。进一步完善供水施救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以保证一旦发生灾变时供水施救系统能够正常使用,确保矿工生命安全。
2、具体措施
(1)我矿采用供水施救系统与消防洒水系统一体的模式。水源由水源井的水经DN100管送至地面高位水池,高位水池容量800 m3,再由DN200管送至井下各用水点。
(2)工作面供水管路由每班跟班队长进入工作面时进行检查,一旦发现供水管路出现“跑、冒、滴、漏”现象,必须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处理。
(3)为了保障工作面供水管路24小时供水正常,满足井下饮用、防尘、发生事故时用水,每天对管路进行检查,每月定期对供水管路、三通和阀门进行维护、保养。
(4)主要运输巷道内的供水管路每隔50m设一个三通,其它巷道每隔100m设一个三通。
(5)任何人严禁损坏管路、阀门和三通,一经发现罚款处理。
(6)供水系统管路铺设要平直、牢固,供水施救设备保证齐全完好,闸阀手柄方向一致。
(7)供水点5m范围内,不得有杂物、材料、积水等。
第十八节 人员定位系统故障处理安全技术措施
人员定位系统发生故障时,针对期间管理、处理及维护,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
1、维护人员作业时,要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必须遵守各种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及行业标准。
2、信号电缆出现异常时,值班人员必须立即汇报有关领导,由专业人员处理,故障不得超过8小时,处理完毕后汇报相关领导并作好记录。
3、人员定位设备(分站、电源箱)出现异常时,值班人员必须立即汇报有关领导,由专业人员处理,故障不得超过8小时,处理完毕后汇报相关领导并作好记录。
4、线路故障时,加隔爆接线盒,电缆接法要正确,接线不许有明接头。
5、值班维修人员接到故障通知时,要立即赶往故障地点,不得延误。
第十九节 铺设管路安全技术措施
1、人工搬运管路时,协同作业人员要齐心协力,搬起、行走、放下都要相互沟通好,步调一致,保证安全。
2、人工抬运管路时应注意:上肩时,一人先上,另一人后上;抬运过程中,两人要同肩,步调一致,下肩时一人先把一头放下,另一人将另一头从肩上放下,不得同时仍下,下放管路时应注意放置范围内没有人员停留,并确保放下物件弹起不能伤害本人及他人。
3、管路铺设一定要平、直、各法兰盘上所有螺孔都必须穿螺栓,且紧固适当,胶垫齐全闸阀灵活无卡阻,无漏风、漏水现象。
4、按设计要求进行安装,安装的管路、三通、闸阀不影响行车和行人。
5、在安装过程中严格按设计的位置安装三通和闸阀,施工人员的手、脚不能伸进管路的下方和两个接头之间,不能将手指伸进螺栓孔内,防止错动挤手。
6、安装管路时,管路连接时使用管卡子时胶圈及螺丝规格相一致,且紧固适当,确保不漏风、漏水。
管路安装不能出现“跑、冒、滴、漏”现象。
8、管路挂钩规格一致吊挂平直。
第二十节 预防瓦斯煤尘爆炸安全技术措施
1、局部通风机供风量必须达到设计要求,无风或微风时严禁作业。
2、工作面风筒吊挂平直,无漏风现象,风筒口距工作面距离不大于规程规定值。
3、严格执行瓦斯、有害气体检查制度,当瓦斯浓度达到1%时,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作业,工作人员撤至安全地点,待处理好后方可入内作业。
4、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电气开关附近20m范围内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当瓦斯浓度降到1.0%以下时方可人工启动电源。
5、班组长入井时必须随身携带便携式瓦斯报警仪。
6、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只有同时满足: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0.5%;停风区中最高瓦斯浓度不超过1.0%和最高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以上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时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
第二十一节 瓦斯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1、班组长、电钳工、瓦检员和管理人员必须随身佩戴便携式甲烷报警检测仪,保持电量充足,灵敏可靠。
2、掘进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0%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掘进工作面及回风流中瓦斯浓度,每班由瓦检员检查2次瓦斯变浓度,严禁空班、漏检、假检。
4、每天专人负责接设和维护风筒,保证掘进工作面风量充足。
5、掘进工作面或巷道内,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内积聚的瓦斯浓度达到2%时,附近20m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6、瓦检员必须按规定认真检查作业点瓦斯浓度并仔细填写瓦检牌板和瓦检手册,做到井下记录牌、检查手册、瓦斯台帐三对口,无空班、漏检、假检现象,不得虚报瓦斯浓度。
7、瓦斯检查员必须在井下指定地点交接班,交班时应向接班人员就本班的工作内容、瓦斯检查情况和重点问题以及下一班注意的事项逐一交待清楚。
第二十二节 通风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正常运行安全技术措施
1、工作面甲烷传感器悬挂风筒对侧,距迎头5m范围内,同时要求距顶板不大于300mm,距帮不小于200mm。
2、在配电点安装瓦斯电闭锁及风电闭锁,保证停风或瓦斯超限时非本质安全设备停电不能运行。
3、甲烷传感器必须安设在顶板支护完好处,防止冒顶及其它损坏传感器。
4、甲烷传感器每15d按要求调校一次,日常若有故障,应及时处理。
5、严禁将风电、瓦斯电闭锁甩掉不用。
6、工作面甲烷传感器由各班综掘机司机负责随掘前移,严禁将传感器放在风筒出风口处直吹。
7、综掘机上必须设置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
8、洒水降尘时,严禁将水洒到传感器和接线盒上,以免造成传感器损坏和误超限事故的发生。
9、由于监测装置动作而切断工作面电源时,应立即汇报矿调度室,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10、安全监测设备每月至少调试校正1次。每周使用标准气体和空气样对瓦斯传感器调试校正1次。
11、井下监测装置出现故障时应及时处理,处理故障时必须严格作业规程作业,井下无法处理时,应及时更换后升井检修,并认真填写故障记录。
12、当瓦斯浓度超限而切断电气设备电源时,严禁擅自人工复电,必须立即向矿调度室报告现场情况,在通风队核查处理完毕后,调度室下达送电命令后,方可复电。
第二十三节 使用风动工具安全技术措施
1、进入作业地点前,首先进行“敲帮问顶”,处理顶板活石时,作业人员必须手持长把工具,站在支护完好的安全地点进行,严禁用手扳、抠活石。
2、施工过程中,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协同作业、密切配合,做到“四不伤害”。
3、风镐与高压胶管、高压胶管与风管的联接必须使用标准的“U”型卡子。
4、风动工具的软管必须与供风的金属管联接牢固,在工作之前应先通风吹冲管道,吹冲时排风口不许对着人。
5、高压橡胶风管不许用来清扫人员身上的灰尘及设备。
6、使用中需要更换风动工具附件或交换风动工具时,作业人员先将作业地点进风阀关闭,作业人员开动风动工具开关进行泄压,当风动工具停止转动,确认高压橡胶风管内的空气压力排尽,方可进行更换操作。
7、操作风动工具时,随时检查风动工具的各部件是否完好,风动工具的连接件必须牢固可靠。
8、联接风管前,应先将风管内和机体外部灰尘吹净再进行联接。
9、检查风动工具工作是否轻快灵活,工作地点附近风管有无漏风,风压不足现象,开关是否灵活可靠。
10、工作结束时,应先关闭进风阀,排尽管内风后拆卸风管和工具。
11、人员装浮煤(矸)作业时,注意他人和过往行人防止发生碰撞,注意不要损坏周围的管线。
第二十四节 搭设作业平台安全技术措施
1、人员作业前,必须检查工作平台的牢固情况,平台不牢固严禁作业。
2、沿巷道走向,间隔3m放置2个马凳,马凳上方放置4m跳板,将马凳垫实,马凳与木板用铁线捆绑结实,搭设平台高度不得超高作业,防止人员摔伤。
3、平台上同时作业人员不得超过2人。
4、在平台上作业时,在巷道内距离平台两侧5m外应设警戒线,现场由班长及班长指定的一名作业人员共同监护安全,严禁其它无关人员通过。
5、平台上方施工时,周围严禁无关人员逗留,如有作业人员需要有人通过,平台上方必须停止作业并检查安全情况,确认无危险后方可允许人员通过。
6、平台上作业时,其余人员撤出警戒线外,不得停留作业区域,防止人员受伤。
7、巷道行人侧的施工平台下方必须有牢固的、可随时上下平台的梯子。
8、在施工中使用的工具、物料等必须做到手把手传递,不得扔撇,防止反弹伤人的现象。
第二十五节 使用风钻安全技术措施
1、打眼前,必须检查钻具是否完好,若有问题先处理、再打眼,严禁带病作业。
2、打眼及搅拌树脂药卷时严禁戴手套,领口、袖口、衣角必须扎紧,矿灯按标准佩戴,以防缠绕伤人。打眼时作业人员应面向工作地点,站在支护完好、脚下平整处进行作业。
3、风钻的软管必须与供风的金属管连接牢固,在工作之前应先通气疏通管路,给风时排气口不许对着人。
4、使用中更换工具附件或损坏胶管时,应提前切断压缩空气,并将管内余下的空气排尽后方可进行更换操作。
5、检查风动工具尾部和卡套插接的牢固性,安装时必须关闭风阀,以防风管托槽抽伤人员。
6、检查风钻工作是否完好,工作地点附近风管有无漏风,供风阀门是否灵活可靠。
7、检查注油器,注入润滑油,放出气泡后,拧紧塞子(应注入规定油料类,不准从风管中加油)。
8、使用钻机需两人共同作业,一名主钻眼工、一名副钻眼工共同操作。
9、副钻眼工站在钻机一侧,将钎杆对准眼窝,主钻眼工两手握住钻机把手,将钻机抬起后,一手握钻机把手,另一只手将钻杆放在眼窝处,钻头接触岩壁,然后缓慢启动钻机,待眼位固定并钻进50mm以后,副钻眼工退到钻机后侧监护,主钻眼工操作钻机全速钻进,达到设计孔深。
10、打眼过程中,主钻眼工和副钻眼工要时刻注意帮、顶,发现有片帮掉顶危险时,必须立即停钻处理。
11、钻机启动达到正常速度,每钻进一段距离要来回抽动几次钻杆,排除岩粉,不准用手直接扶托钻杆或用手掏眼口岩粉。
12、打眼至设计深度后,关闭操作阀,缓慢将钻杆拔出,并放置在安全地点,并切断风、水高压胶管并将胶管盘放整齐。
13、工作结束时,应先切断气源(关闭进气阀门),排尽管内的余气后拆卸风管和工具。
第二十六节 施工锚索安全技术措施
1、进入作业地点前,首先进行“敲帮问顶”,处理掉危岩活石,保证施工时的安全,钻眼前将风煤钻软管与风煤钻联接部分用铁线固定,防止钻眼时风管突然弹出伤人。
2、保证锚索外露在150-250mm,打完锚索眼后及时安装锚索,锚索必须严格按规定的角度和位置施工。
3、钻眼时人员应互相配合、前后照应,注意他人和过往行人,防止发生碰撞。
4、开眼或钻眼过程中,不准用手直接扶、托钻杆或用手掏眼口的煤粉。
5、转动后要注意钻杆的进度,每钻进一段距离要来回抽动几次钻杆,排除煤粉,减少阻力,以防卡住钻杆。
6、安装时应先测量孔深,符合要求后,再将树脂锚固剂放入孔内,并用杆体将锚固剂缓慢推入孔底。
7、打眼作业时打眼工严禁戴手套,袖口、领口、衣角必须系紧;推钻不要用力过猛,经常拉动钎杆排粉,以避免卡钎。
8、安装锚索时,必须仔细检查杆体、药卷是否合格,不合格的严禁使用。
9、安装锚索时应先测量孔深,符合要求后,再将锚固剂放入孔内,并用杆体将锚固剂缓慢推入孔底。
10、锚索打压过程中,锚索受力方向严禁有人员停留。
11、安装锚索时,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协同作业密切配合,做到“四不伤害”。
12、对锚索打压时由两人操作,一人将泵头安装在锚索上,当泵头与锚索夹紧后,人员离开进行打压,打压结束后由一人进行操作泄压,一人同时手扶锚索泵头将其卸下,做好自主保安。
第二十七节 砼季节性其他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砼强度的增长速度在湿度一定时,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当砼温度低于5度时砼的水化反应停止,强度也就停止增长。因此冬季砼施工一定要采取保温措施。
2、原材料加热,宜加热水,但为了防止水泥的假凝现象出现,水温不得超过80度。
3、砂、石子放入暖棚内以防冰雪进入原材料中,出现冻块。
4、水泥不能加热,但在使用前2天内放入暖棚内,棚内温度不得小于10度。
5、如果天气太冷时,应用锅炉导管加热砂、石子,保证砼入模时温度不小于5度。
6、搅拌砼顺序与夏季有所不同,为了防止水泥假凝,应先投入石料和砂,搅拌2分钟后方可投入水泥。搅拌时间比夏天延长50%。
7、经常检查原材料的温度每天不少于2次,保证原材料温度不低于5度。
8、砼放模前每小时检查温度2次,如砼入模温度低于5度时采取上面的加热方法,确保砼入模温度大于5度。
9、砼中绝对不能加入食盐。
10、冬期施工时,要采取防滑措施。
11、大雪后,必须将道路上的积雪及时清理干净,特别有坡的路段,防止人员和车辆因道路泥滑发生不安全事故。
12、施工时如接触汽源、热水,要防止烫伤,使用氯化钙、漂白粉时,要防止腐蚀皮肤。
13、混凝土专用防冻剂有剧毒,要加强保管,防止发生误食中毒。
14、现场火源,要加强管理,使用煤炉时要通风换气,防止煤气中毒。
15、保温棚内必须配备2台8kg 的灭火器,0.2m3沙箱一个。
16、电源开关、控制箱等设施要加锁,并设专人管理,防止漏电触电。
2、使用前应认真检查、吊钩、链条及轮轴等是否良好,传动部分是否灵活。
3、悬挂吊钩的三脚架必须牢固可靠。支架三点必须相碰,并应在底部加缆绳防止支架滑动。
4、使用时应缓慢倒紧,等到链条使上劲后再检查倒链三脚架的各部分有无变化、安装是否妥当,确定安全良好的才能工作。
5、起吊物体不得强拉猛拉,起吊物体必须牢固捆绑可靠后方可作业。
6、起吊物体时除操作倒链的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靠近被吊的物品。
7、用两个吊链同时起吊一个物体时必须有专人指挥,负荷应均匀操作,人员要协调一致。
8、放下物体时必须缓慢轻放,不得自由落下。
9、钢丝绳安全系数符合安全要求。
10、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一律不得起吊。
(1)超载或物体重量不清。
(2)斜拉斜吊物体。
(3)捆绑吊挂不牢或不平衡。
(4)钢丝绳之间未加衬垫等。
2、物料装、卸、运时要先起一头或先放一头,做到轻起轻放,不准盲目乱扔,以防反弹或砸坏设备。
3、抬到预定地点时后严禁扔下,必须相互配合,统一指挥,做到井然有序,以防碰手碰脚。
4、作业人员必须时刻注意脚下,防止绊脚和脚下打滑。
5、多人同时装卸时,必须相互协调一致,互相照应,不得盲目乱扔。
2、施工人员必须相互照顾,搬运材料、工具必须轻拿轻放、避免碰撞,防止碰擦伤。
3、所有施工人员必须佩带隔离式自救器,熟悉该处的避灾路线及自救器的使用等。
4、作业时,施工人员必须扎好袖口、衣领、裤脚,操作人员务必做到干净利落。
第十章 应急预案
第一节 瓦斯、煤尘事故应急预案
1、事故风险分析
爆炸事故主要有瓦斯窒息、瓦斯爆炸、瓦斯煤尘爆炸等。
煤矿生产中,瓦斯、煤尘爆炸是严重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一旦发生窒息、瓦斯、煤尘爆炸事故,不仅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其造成的政治、经济以及资源上的损失往往是难以估量的。
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3、处置程序
矿井值班调度员在接到井下现场人员汇报井下发生瓦斯、煤尘事故的电话时,要详细了解事故性质、类别、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和危害、被困人数等,并迅速向矿值班领导和总指挥汇报。
(1)响应分级
煤矿针对紧急发生的事故、事件或灾难严重程度不同,采用的应急救援响应级别也不同,煤矿把应急救援响应的级别分为四级:
应急响应由低到高依次分为IV、Ⅲ、Ⅱ、Ⅰ四级
① IV级响应:发生一般事故,启动煤矿或所在地县级地方政府应急预案。
②Ⅲ级响应:发生较大事故,启动县级或所在地市级地方政府应急预案。
③Ⅱ级响应:发生重大事故,启动市级或所在地市级人民政府报请省级人民政府启动应急预案。
④Ⅰ级响应: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由省级人民政府报请国务院安委会或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启动应急预案。
报请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响应前,应首先启动本矿应急预案响应。
启动条件:发生符合以上条件的事故,启动本预案。
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接到汇报后,参照响应分级,迅速作出判断,确定警报和响应级别。如果事故危害程度较小,不足以启动本《预案》,则发出“预警”,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变化;如果事故危害程度继续发展,预计事故单位难以控制,则立即发出“现场应急预警”,应急救援现场总指挥部立即下达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命令。
(2)响应程序
①根据总指挥指示,立即通知各救援小组成员到矿调度室集合。
②矿调度室和应急指挥中心进一步了解事故情况,整理事故相关资料和图纸等,为救援工作决策提供基础资料。
③指挥中心研究、决策救援方案,确定各救援小组工作要求,明确现场救援人员安排,选择合理的救援路线,各成员单位按照应急救援方案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
④根据救援工作的需要,可汇报上级有关领导、部门协调调动外部救援力量增援。
⑤根据受伤人员情况,可汇报上级有关领导、部门协调医疗救护中心专家组奔赴现场,加强医疗救护的指导和救治。
⑥根据事故情况和救援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汇报有关部门并适时向新闻媒体公布
(3)应急指挥
①发生非伤亡、经济损失较小的事故,由单位负责人或现场负责人负责启动现场处置方案,《瓦斯事故应急预案》进入预备状态;
②发生一般事故,立即启动《瓦斯事故应急预案》,同时报告能源局。
③发生较大及以上伤亡事故,立即启动《煤矿瓦斯事故应急预案》,同时报告能源局,请求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
调度指挥中心接到瓦斯事故汇报后,立即向矿长汇报,由矿长(矿长不在由总工程师负责)下达命令,启动瓦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值班调度员接到启动应急预案命令后,立即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到调度指挥中心召开紧急会议。
(4)应急行动
①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到达调度指挥中心后,由总指挥下达救援命令,根据事故情况,分析判断事故严重程度、波及范围、存在的威胁,确定先期救援方案;
②按照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指令,现场抢险救灾组(救护队),进行现场侦查,组织或协助事故单位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③技术专家组针对事故现场情况,制定详细的抢险救灾方案,报应急救援指挥部批准后实施,营救受难人员。
(5)资源调配
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性质、影响范围、灾害程度,及时向能源局救护大队发出救援请求,请求上级部门给予医疗救护队伍、技术专家等救援支持。同时安排专人做好应急救援物资的调配工作。
(6)应急避险
①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点发现有瓦斯、煤尘事故预兆或事故已经发生时,现场人员必须停止作业,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威胁地点的人员,撤离时必须按指定的避灾路线撤离。
②井下人员当发现附近有空气颤动、咝咝的空气流动声等瓦斯、煤尘事故前的预兆时应背向空气颤动的方向,俯卧倒地,面部贴在地面,闭住气暂停呼吸,用毛巾捂住口鼻,用衣物盖住身体。当发生瓦斯爆炸后,现场人员在保障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应立即向调度指挥中心汇报,并立即组织灾区及受威胁区域人员撤离现场,撤离时必须按指定的避灾路线撤离。
③当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波及地点的人员无法撤离时,遇险人员就近选择进入紧急避险设施或有利地点,等待救援。
④当遇险人员无法进入紧急避险设施时,应就近躲入通风较好、支护完好的硐室或巷道内。
⑤在进入临时避难设施或其它有利地点前,应在其外留有衣物、矿灯等明显标志,以便救援人员发现。被困人员必须静卧,保持安静、不得烦躁,避免不必要的体力消耗和氧气消耗,借以延长避灾时间。待避时,硐室内除留有一盏灯照明外,其余矿灯应全部关闭。在硐室内可间断地敲打铁器、岩石等,发出呼救信号。全体避难人员要坚定信心,相信在各级领导和职工的努力下,一定会安全脱险。
⑥若硐室或巷道内有压风管,可打开压风管供人员呼吸,确保被困人员的安全,并经常敲打管路,向外报警。
⑦遇有瓦斯、煤尘有害气体蔓延、缺氧等危险的灾区,救护队只能在确保救援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进入灾区抢险救灾。
(7)扩大应急
①在事故抢救抢险过程中,若事态扩大,抢救力量不足,事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抢救组和现场抢救指挥部要立即向救援指挥部汇报。
②由矿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决定向上级部门求救,请求兄弟单位或政府部门进行增援,启动上一级事故应急预案,实施扩大的应急响应。
③必要时矿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可决定组织事故现场周围人员进行紧急疏散或转移,或请求地方政府组织周边群众进行紧急疏散或转移。
4、处置措施
事故发生后,迅速组织抢险施救、保护职工、防止事故扩大等应急行动。并及时向榆林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报告处置情况。
(1)统一指挥
①总指挥接到汇报和到达现场后,统一指挥抢险救援工作。
②现场各工作组开展救援行动,合理高效配合使用应急资源。
③总指挥作出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控制事态必须的各种决定,尽一切力量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④总指挥根据事故严重程度,作出事故应急范围、应急启动程序等相应决定。
⑤指挥部为现场处置工作组之间建立畅通有序的协调配合机制。
(2)自救互救
井下发生爆炸等重大事故时,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向矿调度指挥中心汇报事故的性质、地点及遇难人员情况,调度指挥中心接到电话后,应立即向矿值班领导和总调度指挥中心汇报。并按照如下要求积极展开应急避灾自救工作:
①当灾害发生时,一定要镇静清醒,不要惊慌失措,乱喊乱跑,当听到或感觉到爆炸声响或空气冲击波时,应立即背朝声响和气浪传来的方向,脸朝下,双手置于身体下面,闭上眼睛,迅速卧倒。头部要尽量低,有水沟的地方最好爬在水沟边上或坚固的障碍物后面。
②立即屏住呼吸,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有毒的高温气体,避免中毒和灼伤气管、内脏。
③用衣服将自己身上的裸露部分尽量盖严,以防火焰和高温气体灼伤皮肉。
④迅速取下自救器,按照使用方法戴好,以防止吸入有毒气体。
④高温气浪及冲击波过后,应立即辨别方向以最短的距离进入新鲜风流,并按照避灾路线尽快逃离灾区。
⑤已无法逃离灾区时,应立即选择避难硐室,充分利用现场的一切器材和设备来保护人员及自身安全。进入避难硐室后,要注意安全,最好找到离水源近的地方,设法堵好硐口,防止有害气体进入,同时要注意节约矿灯用电和食品,室外要做好标记,有规律的敲打连接外部的管子、轨道等,发出求救信号。
(3)回采工作面发生爆炸事故时现场人员的自救、互救应急措施 :
当回采工作面发生小型爆炸事故时,进、回风巷一般不会被堵死,通风系统不会造成大的破坏,所产生的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较易被排除。当遇这种情况时,处于采面进风侧的人员一般不会严重中毒,在回风侧的人员要迅速佩戴好自救器,经最近的路线进入新鲜风流中。
当回采工作面发生严重爆炸事故,爆炸形成严重的塌落冒顶,通风系统被破坏时,爆源的进、回风侧都会聚集大量的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所有在该范围的人员都会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为此,在爆炸后,没有受到严重伤害的人员,要立即打开自救器佩戴好。在进风侧的人员要逆风撤出,在回风侧的人员要设法经最近路线,撤退到新鲜风流中。如果由于冒顶严重撤不出来时,首先要把自救器佩戴好,并协助重伤员在较安全地点待救。当附近有独头巷道时,可进入暂避、并尽可能用木料、风筒等设立临时避难场所,把矿灯、衣物挂在显眼处,静卧待救。
(4)掘进工作面发生煤尘爆炸事故时现场人员的自救、互救应急措施
掘进工作面一旦发生煤尘爆炸事故,风筒往往被摧毁、风机移位、通风设施破坏、支架倒塌、巷道局部或大部垮落,使巷道变成不通风巷道。这些盲巷内充满了爆炸后所产生的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遇险人员极易中毒。据此,现场人员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当掘进工作面发生小型煤尘爆炸,支架和井巷基本未遭破坏时,在盲巷内的遇险人员在未受到直接伤害或受伤不重的情况下,要立即打开随身携带的自救器,按操作方法佩戴,迅速撤出盲巷到新鲜风流中。对于附近的伤员,要协助其佩戴好自救器,帮助其撤出险区。对于不能行走的伤员,在靠近新鲜风流30~50m范围的,要设法抬运到新风中。对距离远的重伤员,只能为其佩戴自救器,不可抬运;遇到这种情况,灾区人员撤出后,要立即向调度指挥中心报告。
当掘进工作面发生大的煤尘爆炸,井巷遭到严重破坏,退路被阻时,遇险人员在受伤不太严重的情况下,要迅速佩戴好自救器,千方百计疏通巷道,尽快撤出到新鲜风流中。如果巷道难以疏通,要坐在支护良好的地方,稳定情绪,等待救护队员前来抢救。对于受伤严重的伤员,也要给其佩戴好自救器静卧待救。
第二节 顶板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1、事故风险分析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冒顶是常见的事故之一,井下煤炭生产破坏了原煤及其周围岩体的初始平衡状态,导致煤、岩内局部应力集中。当重新分布的应力超过煤岩构造的强度时,将会发生煤体或岩体失稳。如果支护不及时或支护方法选择不当,就会发生工作面顶板冒落。
顶板事故是煤矿生产的重大灾害之一。顶板事故主要是在从事煤矿井下掘进、采煤等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有缺陷、顶板支护工程质量差、空项作业、违章指挥作业等造成。顶板事故发生会造成埋人、堵人等重大人身伤亡事故,严重影响矿井的安全生产,顶板事故在夏季雨季多发。
造成冒顶、片帮事故的主要因素:
(1)岩体本身稳定性差,应力高。如:岩体或其构造的强度低、岩体内节理裂隙发育、采场或巷道所在岩体的原岩应力高等。
(2)采掘顺序和采掘工艺不合理。不当的采矿工艺或采掘顺序将加重应力集中程度,加大岩体失稳的破坏机率。
(3)区域地压活动。长期大规模采矿作业,导致矿区总体应力场重新分布,假如发生大规模地压活动,将会急剧恶化生产采场和巷道的稳定性,发生冒顶事故。
(4)采掘工作面过断层、破碎带等地质构造带时,因支护不及时、支护方式和支护结构参数设计选择不当,不足以承受地压等。
(5)设计不合理,巷道位置选择不当,巷道穿过岩层突然发生变化,在其交界处极易产生塌冒。井下检查不严不细、违反操作规程、危岩悬矸处理不及时。
(6)巷道不是一次成巷,围岩暴露时间长,造成风化、松动、引起塌冒;工作面空顶距离长,临时支护失效;在松软岩层施工,破坏了围岩的稳定性造成塌冒。
冒顶、片帮可能会造成采煤工作面顶板大范围垮落、陷落和冒落;釆空区大范围垮落或陷落;巷道或采掘工作面的片帮、冒顶或底板膨胀;井壁破裂、井筒涌砂、岩帮片落;地表沉陷,使采煤工作面无法正常生产,损坏支架,破坏进回风巷道、井下供电系统和防排水系统,造成人员伤亡,破坏矿井设备,造成生产秩序紊乱等。
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3、应急处置
矿井值班调度员在接到井下现场人员汇报井下发生顶板事故的电话时,要详细了解事故性质、类别、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和危害、被困人数等,并迅速向矿值班领导和总指挥汇报。
(1)响应分级
针对紧急发生的事故、事件或灾难严重程度不同,采用的应急救援响应级别也不同,把应急救援响应的级别分为四级:
应急响应由低到高依次分为IV、Ⅲ、Ⅱ、Ⅰ四级
① IV级响应:发生一般事故,启动煤矿或所在地县级地方政府应急预案。
② Ⅲ级响应:发生较大事故,启动县级或所在地市级地方政府应急预案。
③ Ⅱ级响应:发生重大事故,启动市级或所在地市级人民政府报请省级人民政府启动应急预案。
④Ⅰ级响应: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由省级人民政府报请国务院安委会或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启动应急预案。
报请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响应前,应首先启动本矿应急预案响应。
启动条件:发生符合以上条件的事故,启动本预案。
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接到汇报后,参照响应分级,迅速作出判断,确定警报和响应级别。如果事故危害程度较小,不足以启动本《预案》,则发出“预警”,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变化;如果事故危害程度继续发展,预计事故单位难以控制,则立即发出“现场应急预警”,应急救援现场总指挥部立即下达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命令。
(2)响应程序
①根据总指挥指示,立即通知各救援小组成员到矿调度室集合。
②矿调度室和应急指挥中心进一步了解事故情况,整理事故相关资料和图纸等,为救援工作决策提供基础资料。
③指挥中心研究、决策救援方案,确定各救援小组工作要求,明确现场救援人员安排,选择合理的救援路线,各成员单位按照应急救援方案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
④根据救援工作的需要,可汇报上级有关领导、部门协调调动外部救援力量增援。
⑤根据受伤人员情况,可汇报上级有关领导、部门协调医疗救护中心专家组奔赴现场,加强医疗救护的指导和救治。
⑥根据事故情况和救援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汇报有关部门并适时向新闻媒体公布
(3)应急指挥
①发生非伤亡、经济损失较小的事故,由单位负责人或现场负责人负责启动现场处置方案,《顶板事故应急预案》进入预备状态;
②发生一般事故,立即启动《顶板事故应急预案》能源局。
③发生较大及以上伤亡事故,立即启动《顶板事故应急预案》,向区能源局,请求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
调度指挥中心接到顶板事故汇报后,立即向矿长汇报,由矿长(矿长不在由总工程师负责)下达命令,启动顶板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值班调度员接到启动应急预案命令后,立即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到调度指挥中心召开紧急会议。
(4)应急行动
①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到达调度指挥中心后,由总指挥下达救援命令,根据事故情况,分析判断事故严重程度、波及范围、存在的威胁,确定先期救援方案;
②按照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指令,现场抢险救灾组(救护队),进行现场侦查,组织或协助事故单位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③专家组针对事故现场情况,制定详细的抢险救灾方案,报应急救援指挥部批准后实施,营救受难人员。
(5)资源调配
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性质、影响范围、灾害程度,及时向能源局救护大队发出救援请求,请求上级部门给予医疗救护队伍、技术专家等救援支持。同时安排专人做好应急救援物资的调配工作。
(6)应急避险
①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点发现有冒顶预兆时,现场人员必须停止作业,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冒顶威胁地点的人员,撤离时必须按指定的避灾路线撤离。
②当冒顶堵人无法撤离时,被困人员必须静卧,不得烦躁,减少氧气、热量等消耗,等待救援。
③若巷道内有压风管,可打开压风管供人员呼吸,确保被困人员的安全,并经常敲打管路,向外报警。
③冒顶附近如有临时避险硐室,被堵人员可进入临时避险硐室,等待救援。
救护队只能在确保救援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进入灾区抢险救灾。
(7)扩大应急
①在事故抢救抢险过程中,若事态扩大,抢救力量不足,事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抢救组和现场抢救指挥部要立即向救援指挥部汇报;
②由矿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决定向上级部门求救,请求兄弟单位或政府部门进行增援,启动上一级事故应急预案,实施扩大的应急响应;
③必要时矿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可决定组织事故现场周围人员进行紧急疏散或转移,或请求地方政府组织周边群众进行紧急疏散或转移。
4、处置措施
(1)顶板事故应急救援的一般原则
①调度指挥中心接到事故汇报后,应立即汇报矿值班领导,矿领导迅速召集救灾人员,经分析灾情后迅速制定救灾方案进行抢救。
②探明冒顶区范围和被埋、压、截堵的人数及可能所在位置,并分析抢救和处理条件,采取不同的抢救方法。
③迅速恢复冒顶区的通风,如一时不能恢复的,则应利用压风管、水管或打钻孔向埋、压或截堵区人员供给新鲜空气。
④在处理过程中,必须由外向里加强支护,清理出抢救人员的通道。必要时还可向遇难人员处开掘专用小巷道。
⑤在抢救处理过程中,必须有专人检查和监视顶板情况,加强支护,防止发生二次冒顶,并注意检查瓦斯及其它有害气体情况。
⑦在抢救中遇有大块岩石时,不许用爆破方法处理,可用千斤顶、撬棍等工具移动石块,以救出遇难人员。
(2)采煤工作面冒顶(埋人)处理措施
①冒落范围不大:可采用掏梁窝探大板梁或支悬臂梁的方法处理。首先要观察顶板动态,加固冒顶附近的支架,再掏梁窝、探大板和挂梁。棚梁顶上的空隙要刹严或架小木垛接顶,然后再清除浮煤浮矸,打好贴帮柱,支好棚梁。
②工作面局部冒顶范围沿倾向超过10m时,应从冒顶区上下两头向中间处理。在检查认定冒顶地带的顶板已经稳定的基础上,再加固冒顶区上下方支架,并准备好材料,清理好人员的安全退路,设专人监视顶板。属于伪顶冒落的采用探大板梁处理,棚顶上要插严背实;属于直接顶沿煤帮冒落,而且冒落矸石沿煤帮继续下流的,在加固未冒顶区的支架后,将一头削尖的小直径圆木或钢钎垂直放在棚梁上,尖头朝前,尾部与顶板间垫一木块,然后用大锤打进冒顶区,把破碎岩石托住,随后在撞楔下架好支架。
③被冒顶埋压的人员不要惊恐,要坚信能够脱险,条件不允许时,切记不要猛烈挣扎,以免给营救人员造成困难或出现更大损伤,对未受伤或轻伤的人员也要积极采取措施,使被埋压的人员脱离险区。
第三节 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事故风险分析
矿井火灾是指发生在矿井井下或地面井口附近、威胁矿井安全生产、形成灾害的一切非控制燃烧,是煤矿生产中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根据引火热源的不同,分为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
(1)、外因火灾事故
外因火灾是由于外部热源如明火、瓦斯煤尘爆炸、放炮、机械冲击与摩擦、电流短路、静电、烧焊、吸烟等引燃可燃物造成的火灾。外因火灾又称外源火灾。井下的易燃物主要有各类油脂、橡胶制品、棉纱、纸制品、木材等,易发生外因火灾的地点主要有皮带机、各类油脂及其他易燃物品存放地点、机电硐室等。
外因火灾发生突然,来势迅猛,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控制,轻则影响生产,重则可能烧毁煤炭资源和矿井设备,更为严重者则可能引起瓦斯煤尘爆炸,酿成人员伤亡。
(2)、内因火灾事故
煤炭由于受埋藏深度、煤层赋存条件、煤质、通风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或由于上分层工作面或相邻区段工作面在开采过程中遗煤较多,且不均衡,加之工作面沿空布置,漏风通道发育,供氧积热条件较好等造成的自燃发火事故。
(3)、防灭火措施
本矿井开采是I类容易自燃煤层,具有爆炸性。防灭火措施主要有:黄泥注浆、注氮、均压通风方法等。
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3、处置程序
矿井值班调度员在接到井下现场人员汇报井下发生火灾事故的电话时,要详细了解事故性质、类别、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和危害、被困人数等,并迅速向矿值班领导和总指挥汇报。
(1)响应分级
针对紧急发生的事故、事件或灾难严重程度不同,采用的应急救援响应级别也不同,把应急救援响应的级别分为四级:
应急响应由低到高依次分为IV、Ⅲ、Ⅱ、Ⅰ四级
①IV级响应:发生一般事故,启动煤矿或所在地县级地方政府应急预案。
②Ⅲ级响应:发生较大事故,启动县级或所在地市级地方政府应急预案。
③Ⅱ级响应:发生重大事故,启动市级或所在地市级人民政府报请省级人民政府启动应急预案。
④Ⅰ级响应: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由省级人民政府报请国务院安委会或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启动应急预案。
报请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响应前,应首先启动本矿应急预案响应。
启动条件:发生符合以上条件的事故,启动本预案。
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接到汇报后,参照响应分级,迅速作出判断,确定警报和响应级别。如果事故危害程度较小,不足以启动本《预案》,则发出“预警”,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变化;如果事故危害程度继续发展,预计事故单位难以控制,则立即发出“现场应急预警”,应急救援现场总指挥部立即下达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命令。
(2)响应程序
①根据总指挥指示,立即通知各救援小组成员到矿调度室集合。
②矿调度室和应急指挥中心进一步了解事故情况,整理事故相关资料和图纸等,为救援工作决策提供基础资料。
③指挥中心研究、决策救援方案,确定各救援小组工作要求,明确现场救援人员安排,选择合理的救援路线,各成员单位按照应急救援方案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
④根据救援工作的需要,可汇报上级有关领导、部门协调调动外部救援力量增援。
⑤根据受伤人员情况,可汇报上级有关领导、部门协调医疗救护中心专家组奔赴现场,加强医疗救护的指导和救治。
⑥根据事故情况和救援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汇报有关部门并适时向新闻媒体公布
(3)应急指挥
①发生非伤亡、经济损失较小的井下火灾事故,由单位负责人或现场负责人负责启动现场处置方案,《火灾事故应急预案》进入预备状态。
③发生一般火灾事故,立即启动《井下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同时报告能源局。
③发生较大及以上井下火灾伤亡事故,立即启动《井下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同时报告能源局,请求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
调度指挥中心接到井下火灾事故汇报后,立即向矿长汇报,由矿长(矿长不在由总工程师负责)下达命令,启动井下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值班调度员接到启动应急预案命令后,立即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到调度指挥中心召开紧急会议。
(4)应急行动
①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到达调度指挥中心后,由总指挥下达救援命令,根据事故情况,分析判断井下火灾事故严重程度、波及范围、存在的威胁,确定先期救援方案。
②按照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指令,现场抢险救灾组(矿救护队),进行现场侦查,组织或协助事故单位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③专家组针对事故现场情况,制定详细的抢险救灾方案,报应急救援指挥部批准后实施,营救受难人员。
(5)资源调配
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性质、影响范围、灾害程度,及时向神木能源局救护大队发出救援请求,请求上级部门给予医疗救护队伍、技术专家等救援支持。同时安排专人做好应急救援物资的调配工作。
(6)应急避险
①当发现井下火灾预兆或井下火灾已经发生时,现场人员在保障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应立即向调度指挥中心汇报,并立即组织灾区及受威胁区域人员撤离现场,撤离时必须按指定的避灾路线撤离。
②当井下火灾事故波及地点的人员无法撤离时,遇险人员就近选择进入紧急避险设施或有利地点,等待救援。
③当遇险人员无法进入紧急避险设施时,应就近躲入通风较好、支护完好的硐室或巷道内。
④在进入临时避难设施或其它有利地点前,应在其外留有衣物、矿灯等明显标志,以便救援人员发现。被困人员必须静卧,保持安静、不得烦躁,避免不必要的体力消耗和氧气消耗,借以延长避灾时间。避灾时,硐室内除留有一盏灯照明外,其余矿灯应全部关闭。在硐室内可间断地敲打铁器、岩石等,发出呼救信号。全体避难人员要坚定信心,相信在各级领导和职工的努力下,一定会安全脱险。
⑤若硐室或巷道内有压风管,可打开压风管供人员呼吸,确保被困人员的安全,并经常敲打管路,向外报警。
⑥遇有火灾、有害气体蔓延、缺氧等危险的灾区,救护队只能在确保救援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进入灾区抢险救灾。
(7)扩大应急
①在井下火灾事故抢险过程中,若事态扩大,抢救力量不足,事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抢险救灾组和现场抢救指挥部要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
②由矿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决定向上级部门求救,请求兄弟单位或政府部门进行增援,启动上一级事故应急预案,实施扩大的应急响应。
③必要时矿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可决定组织事故现场周围人员进行紧急疏散或转移,或请求地方政府组织周边群众进行紧急疏散或转移。
4、处置措施
①首先要迅速了解或判明事故的性质、地点、范围和事故区域的巷道情况、通风系统、风流及火灾烟气蔓延的速度、方向以及自己所处巷道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矿井灾害预防和撤离计划及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撤退路线和避灾自救的方法。
②撤退时,任何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惊慌、不能狂奔乱跑。应在现场负责人及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下有组织地撤退。
③位于火源进风侧的人员,应迎着新鲜风流撤退。
④位于火源回风侧的人员或是在撤退途中遇到烟气有中毒危险时,应迅速戴好自救器,尽快通过捷径绕到新鲜风流中去或在烟气没有到达之前,顺着风流尽快通过从回风口撤到安全地点。
⑤如果在自救器有效作用时间内不能安全撤出时,应在设有储存备用自救器的硐室换用自救器后再进行撤离,或是寻找有压风自救系统的地点,以压缩空气供呼吸之用或进入就近避难硐室避难待救。
⑥撤退行动既要迅速果断,要快而不乱。撤退中应靠巷道有联通出口的一侧行进,避免错过脱离危险去的机会,同时还要随时注意观察巷道和风流的变化情况,谨防火区风压可能造成的风流逆转。
⑦无论是逆风或顺风撤退,都无法躲避着火巷道火灾烟气可能造成的危害,则应迅速进入避难硐室;没有避难硐室时应在烟气袭来之前,选择合适的地点就地利用现场条件,快速构筑临时避难硐室,进行避灾自救。
⑧逆烟撤退具有很大的危险性。除非在附近有脱离危险区的通道出口,而且又有脱离危险区的把握时;或是只有逆烟撤退才有争取生存的希望时,才采取这种撤退方法。
⑨撤退途中如果有平行并列巷道或交叉巷道时,应靠有平行巷道和交叉巷口的一侧撤退,并随时注意这些出口的位置,尽快寻找脱险的出路。在烟雾大、视线不清的情况下,要摸着巷道壁前进,以免错过联通路口。
⑩当烟雾在巷道里流动时,一般巷道空间的上部烟雾浓度大、温度高、能见度低,对人的危害也严重,而靠近巷道底板情况要好些,有时巷道底部还有比较新鲜的空气流动,为此,在有烟雾的巷道里撤退时,在烟雾不严重的情况下,即使为了加快速度也不应直立奔跑,而应尽量躬身弯腰,低着头快速前进。如烟雾大、视线不清或温度高时,则应尽量贴着巷道底板和巷壁,摸着轨道或管道等爬行撤退。
(11)在高温浓烟的巷道撤退时还应注意利用巷道内的水,浸湿毛巾、衣物或向身上淋水等办法进行降温,改善自己的感觉,或是利用随身物件等遮拦头面部,以防高温烟气的刺激等。
第四节 矿井水灾专项事故应急预案
1、事故风险分析
本矿井主要是防治地表水和老空水以及灾害性天气,危害程度相对较小;现开采煤层垂直距离为240-260m,本矿针对上层采空区低洼处采取定向钻探放水工作,根据释放排水资料和掘进时期超前钻探验证,在采空区低洼处内存有少量积水,在采掘过程中制定有效的探放水设计,实施探放水专项措施,组织探放水人员坚持 “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坚持灾害性天气影响到安全生产立即停产撤人的原则。
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3、处置程序
矿井值班调度员在接到井下现场人员汇报井下发生水害事故的电话时,要详细了解事故性质、类别、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和危害、被困人数等,并迅速向矿值班领导和总指挥汇报。
(1)响应分级
针对紧急发生的事故、事件或灾难严重程度不同,采用的应急救援响应级别也不同,把应急救援响应的级别分为四级:
应急响应由低到高依次分为IV、Ⅲ、Ⅱ、Ⅰ四级
①IV级响应:发生一般事故,启动煤矿或所在地县级地方政府应急预案。
②Ⅲ级响应:发生较大事故,启动县级或所在地市级地方政府应急预案。
③Ⅱ级响应:发生重大事故,启动市级或所在地市级人民政府报请省级人民政府启动应急预案。
④Ⅰ级响应: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由省级人民政府报请国务院安委会或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启动应急预案。
报请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响应前,应首先启动本矿应急预案响应。
启动条件:发生符合以上条件的事故,启动本预案。
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接到汇报后,参照响应分级,迅速作出判断,确定警报和响应级别。如果事故危害程度较小,不足以启动本《预案》,则发出“预警”,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变化;如果事故危害程度继续发展,预计事故单位难以控制,则立即发出“现场应急预警”,应急救援现场总指挥部立即下达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命令。
(2)响应程序
①根据总指挥指示,立即通知各救援小组成员到矿调度室集合。
②矿调度室和应急指挥中心进一步了解事故情况,整理事故相关资料和图纸等,为救援工作决策提供基础资料。
③指挥中心研究、决策救援方案,确定各救援小组工作要求,明确现场救援人员安排,选择合理的救援路线,各成员单位按照应急救援方案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
④根据救援工作的需要,可汇报上级有关领导、部门协调调动外部救援力量增援。
⑤根据受伤人员情况,可汇报上级有关领导、部门协调医疗救护中心专家组奔赴现场,加强医疗救护的指导和救治。
⑥根据事故情况和救援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汇报有关部门并适时向新闻媒体公布
(3)应急指挥
①发生非伤亡、经济损失较小的水害事故,由单位负责人或现场负责人负责启动现场处置方案,《水害事故应急预案》进入预备状态;
②发生一般水害事故,立即启动《水害事故应急预案》,同时报告能源局。
③发生较大及以上水害伤亡事故,立即启动《水害事故应急预案》,同时报告区能源局,请求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
调度指挥中心接到水害事故汇报后,立即向矿长汇报,由矿长(矿长不在由总工程师负责)下达命令,启动水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值班调度员接到启动应急预案命令后,立即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到调度指挥中心召开紧急会议。
(4)应急行动
①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到达调度指挥中心后,由总指挥下达救援命令,根据事故情况,分析判断水害事故严重程度、波及范围、存在的威胁,确定先期救援方案;
②按照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指令,现场抢险救灾组(救护队),进行现场侦查,组织或协助事故单位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③专家组针对事故现场情况,制定详细的抢险救灾方案,报应急救援指挥部批准后实施,营救受难人员。
(5)资源调配
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性质、影响范围、灾害程度,及时向救护大队发出救援请求,请求上级部门给予医疗救护队伍、技术专家等救援支持。同时安排专人做好应急救援物资的调配工作。
(6)应急避险
①当发现事故预兆或事故已经发生时,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事故波及地点的人员,撤离时必须按指定的避灾路线撤离;
②当事故波及地点的人员无法撤离时,遇险人员就近选择进入避难硐室或有利地点,等待救援;
③当遇险人员无法进入避难硐室时,应就近躲入通风较好、支护完好的硐室或巷道内;被困人员必须静卧,不得烦躁,减少氧气、热量等消耗,等待救援;
④若硐室或巷道内有压风管,可打开压风管供人员呼吸,确保被困人员的安全,并经常敲打管路,向外报警;
⑤遇有溃水、有害气体蔓延、缺氧等危险的灾区,救护队只能在确保救援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进入灾区抢险救灾。
(7)扩大应急
①在水害事故抢险过程中,若事态扩大,抢救力量不足,事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抢险救灾组和现场抢救指挥部要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
②由矿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决定向上级部门求救,请求兄弟单位或政府部门进行增援,启动上一级事故应急预案,实施扩大的应急响应;
③必要时矿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可决定组织事故现场周围人员进行紧急疏散或转移,或请求地方政府组织周边群众进行紧急疏散或转移。
4、处置措施
(1)、应急处置
1)撤出受灾害威胁区域的人员;
2)了解突水情况、影响范围,分析灾变及周围区域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收集出水前后水量变化资料,必要时做水质化验,判断直接水源及补给水源,推测、判断水量变化趋势;
3)查清事故前人员分布,结合人员定位系统判定遇险人数、位置,采用呼叫、敲击管路、轨道、支架等方法与遇险人员联系,安排专人倾听、观察来自灾区内的信息,确定遇险人员所在位置、人数及生存条件;
4)根据水文地质条件选用探、防、堵、疏、排、截、监等综合防治措施,营救遇险人员;
5)采用压风管、水管、打钻孔等方法,向遇险人员输送新鲜空气,给遇险人员创造生存条件;
6)加强通风,防止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聚集;
7)侦察、抢险时,要管理好水路,防止溃垮巷道;采取措施,防止二次出水;
8)抢救和运送长期被困井下人员时,防止环境和生存条件突然改变造成意外。
(2)、事故的处理
1)一般水情的处理
在现场紧急处理、抢险中,根据水情发展和突水现场条件,可以采取构筑临时水闸墙控制水情、紧急投人抢排水等措施。
在矿井突水时的紧急抢险中,抢排水是控制水势漫延,防止灾情恶化的另一有效措施。抢排水主要应突出一个“快”字,千方百计抢时间,争速度,减少淹井的程度和损失。总的指导思想是:调动一切可利用的排水设施,充分利用各种排水场地,形成综合强排水能力,联合排水以减缓或控制矿井淹没水位上涨。当联合排水能力超过突水水量时,同时可以进行追水,减少矿井损失,恢复被淹井巷。
2)地面水害处理
地面水害主要是雨季洪水导致水位上涨。洪水溃入井下对矿井造成威胁,因此每年雨季前必须按照煤矿雨季 “三防”计划要求在井口附近备足防洪抢险物资,疏通好工业广场内的泄洪通道,清挖井下主泵房水仓。一旦降雨强度过大或发生洪水,工业广场内积水不能及时排出,危及井口及机房等重地等场所时,由雨季三防领导小组决定并现场指挥,用沙袋围筑井口,防止雨水进入井下和主要机房等。
3)、避水灾路线:
矿井一旦发生水灾后,应迅速有组织、有指挥、有顺序的避灾撤人,以免人员伤亡,避灾路线必须清楚地向每个员工交待,同时,在井下标设醒目的避灾路线牌,保证遇水灾随时能迅速地沿即定路线向安全地带撤离,选择避水害路线的原则是:避开来水地点,由低向高处,沿往通向井口的路线撤离。
(3)、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必须备有钻探设备,包括钻机、钻杆、各种型号钻头等。
2)、必须备有泥浆泵及配套设备。
3)、井下备有100袋黄土,以备出水巷道构筑水闸墙,要随用随补。
4)、所有应急物资、应急工具及装备没有特殊情况不得使用,每天要有专人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可靠。
第十一章 规章制度
第一节 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
一 总则
为加强矿井生产技术管理,严格操作规程、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贯彻和执行,做到责任明确、管理规范、落实到位,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本制度分操作规程管理、作业规程管理和安全技术措施管理三部分。操作规程包括:机电设备、特殊岗位工种的操作规程;作业规程包括:采煤、掘进工作面及其他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包括:单项工程、临时性工作和特殊作业环节施工作业时安全技术措施。
第二条 操作规程必须按照现场调研、危险源辨识、编制、审批、学习贯彻、考试、成绩登记、现场实施、定期复训、定期补充修订十个环节进行实施。
第三条 作业规程必须按照技术资料提供、现场调研、主要危险源辨识、编制、审批、学习(定期复训)、考试(补考)、成绩登记、发放存档、现场实施、复审、补充修订十二个环节进行实施。
第四条 重大项目的安全技术措施按照作业规程同等要求进行管理。一般性安全技术措施必须按照现场调研、危险源辨识、编制、审批、发放存档、学习贯彻、现场实施七个环节进行实施。
第五条 规程、措施的编制要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内容具体、措辞严密、条理分明、语言精练、图文清晰。
第六条 规程必须实行会审制,严禁以“传阅”的形式审批。
第七条 规程、措施审批签字后,施工单位将复印件发放矿相关职能部门存档,原件由施工单位建档保存。
第八条 规程、措施在开工前必须向参与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贯彻。
第九条 施工单位现场实施必须严格落实规程、措施。各职能部门对作业规程履行程序和执行情况实行动态监督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
第十条 严格执行“一工程,一规程(措施)”的原则,严禁无规程、措施施工。
二 操作规程的编制、审批及贯彻执行
为了规范各岗位行为,实现规范化操作,避免违章作业,减少人身、设备和财产损失,保障安全生产工作的正常进行,提高煤矿职工的安全技术操作水平,进一步加强操作规程的管理,维护良好的安全生产秩序。
第十一条 操作规程的编制
(一)操作规程必须依据现行的国家行业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安全规程,公司有关安全管理制度、标准和规范,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工作原理资料以及设计,曾经出现过的危险、事故案例及与本项操作有关的其它不安全因素等编制。
(二)操作规程由总工程师组织各专业或部门进行分专业编制。
(三)各岗位、工种操作规程要符合现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四)操作规程必须明确各岗位、工种对操作人员的基本要求、操作程序和标准。操作规程编制的内容主要包括:
1、一般规定;
2、安全注意事项;
3、操作前的准备;
4、正常的操作程序;
5、收尾工作等。
(五)操作规程每三至五年修编一次,并重新履行审批手续。
第十二条 操作规程的审批
(一)操作规程编制完毕后,必须经本单位会审后,报本单位负责人签字审核后交矿技术科统一汇总。
(二)机电运输科对操作规程进行分类、编号、排版后,由总工程师组织专业技术负责人及相关单位技术人员会审。会审时提出修改和补充意见,机电运输科及时填写会审记录,会审定稿后参会人员方可在文本上签字,由总工程师批准后生效。
(三)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生产工艺调整、新增设备等情况时,由生产单位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报请相关职能部门及领导审批、实施。在下次修编操作规程时,将其纳入操作规程汇编。
(四)操作规程中的具体内容,在执行中发现不适合现场具体情况时,由区队按编制补充措施的形式进行审批后组织实施。在下次修编操作规程时,将其纳入操作规程汇编。
第十三条 操作规程的贯彻执行
(一)由区队主管负责组织向员工贯彻操作规程,技术人员负责培训工作。
(二)各岗位工种上岗前,必须学习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三)操作规程分工种每年学习考核一次,由各部门技术负责人负责落实,并有相应的学习签到表、考试试卷、考试成绩单等。
(四)安全管理人员在检查中根据操作规程和常见违反操作规程行为范例,对重点设备、重点岗位、重点人员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章行为。
三 作业规程的编制、审批及贯彻执行
第十四条 作业规程编制
(一)编制作业规程必须具备下列条件、资料作为编制依据:
1、技术科提供的工作面设计图及设计说明书。
2、地质测量科提供的工作面地质说明书、相关地质预测预报和素描资料。
3、同一煤层或邻近工作面的矿压观测资料。
4、工作面所有设备的使用说明书。
5、《煤矿安全规程》、《各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作业规程编制指南》、《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及评分要求(2020)》、行业标准及各工种劳动定员。
(二)作业规程编制前,作业单位管理人员应进行现场勘查,检查现场的施工条件,预测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讨论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措施,确保作业规程更加符合现场实际。
(三)作业规程的编制由作业单位技术人员按照“正规循环作业”的要求进行编制。
(四)作业规程编制原则上要在新工作面投产(或开工)前的20日编写完毕,开工前一周完成审批工作。
(五)作业规程编制内容
1、采煤作业规程编制内容
(1)工作面概况
①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主要编写内容:工作面名称、工作面位置、相邻关系、开采范围、可采储量及可采期,地面相对位置;回采对地面的影响,主要估计塌陷程度,以及对地面建筑物和其它设施的影响程度。
②煤层赋存特性
煤层赋存条件、煤层厚度,主要描述工作面内最大、最小、平均厚度及变化情况;对煤种煤质、顶底板情况进行描述;工作面瓦斯相对、绝对涌出量、煤尘爆炸指数、自然发火期等。
③地质构造
描述本工作面内可能的构造产状、在工作面中的位置及其对回采的影响程度。
④水文地质
对含水层进行分析,主要对回采有影响的含水层厚度、涌水量、涌水形式、补给关系、其它水源分析,描述老空水、地表水、钻孔和构造导水等情况、工作面最大涌水量,正常涌水量及其对回采的影响。附图: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
(2)采煤方法
①工作面巷道布置
主要编写内容:工作面巷道布置方式、切眼位置、停采线位置、风门位置及运输巷、回风巷、联络巷的断面、支护方式及用途。附图:绘制工作面巷道布置平面示意图,反映工作面周边巷道情况、工程情况。
②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
主要编写内容:采煤方法概述;回采工艺介绍;工作面设备性能介绍;循环作业方式;顶板控制方式。主要图表:工作面机电设备技术特征表;采煤机进刀方式及进刀顺序图(示意图);循环作业图表。
③生产系统
工作面运输系统、通风系统、供电系统(要有工作面设备整定值)、排、供水及消防洒水系统;工作面照明、通讯系统;工作面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工作面防灭火系统。主要图件:工作面设备布置图、运输系统图、通风系统图、供电系统图;工作面供水、灭尘洒水系统图;工作面排水系统图;工作面通讯系统布置图;工作面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布置图(生产系统图件可根据具体情况合并为一张图纸)。
(3)顶板管理
主要编写内容:顶板支护设计验算,支架支护阻力的确定依据和支架布置方式;上下端头及安全出口支护(包括超前支护)布置及管理;初采初放管理;周期来压管理;末采顶板管理。主要图表:工作面设备布置图及顺槽超前支护图(示意图)。
(4)劳动组织及工作面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编写内容:劳动组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5)工作面管理及煤质管理
主要编写内容:工作面质量、机电设备管理、煤质指标及煤质保证措施。主要图表:工作面质量、机电设备管理、煤质指标控制表等。
(6)工作面灾害防治
主要编写内容:工作面当前可能出现的水灾、火灾、瓦斯、煤尘、顶板事故等灾害防治措施。主要图件:各种灾害避灾线路图,要求各种灾害线路必须指示到井口。
(7)工作面安全技术措施
主要编写日常生产中遇到的情况:各工种、工序操作(必须包括工作面各工种、工序)、顶板管理及防片帮(包括上下出口)、处理大块煤(矸)安全技术措施;机头机尾拉底、刮板运输机故障处理的相关安全技术措施;机电设备运输管理、(大型设备的起吊、运输安全技术措施,拉移变列车安全技术措施)、"一通三防"、防止液管伤人、防止液压支架压死、上下窜动等安全技术措施。
(8)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2、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写内容
(1)工程概况
主要编写内容:巷道名称及掘进工作面位置、相邻巷道的关系,巷道用途、工程量等。附图:绘制的巷道布置平面示意图。
(2)地质概况
①地面相对位置
巷道相应的地面位置、标高。
②煤层赋存特征及地质构造
叙述煤层产状、厚度、结构及顶底板岩性特征分析,预测巷道瓦斯涌出量、煤层自燃发火期、爆炸指数等。主要图件:掘进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
③水文地质
描述巷道区域的主要水源,有影响的含水层厚度、涌水形式、最大最小涌水量补给关系、影响程度;分析相邻老巷、老空积水、钻孔终孔位置、封孔质量、构造导水等对施工安全的影响程度。
(3)巷道施工
①巷道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施工方式、施工要求等。
②支护工艺,根据巷道围岩性质,矿压观测资料,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选择科学的支护设计,确定巷道的支护形式、参数等。附图:按比例绘制的巷道支护平、断面图(比例为1:100或1:50)。
③施工设备与供电、管线敷设、设备及工具、工作面供电计算等。
(4)矿压观测:顶板离层仪的安设位置、安装深度、观测周期等。
(5)煤质管理:降低煤质中灰分、水分的措施、防止杂物上运输系统的措施。
(6)生产系统
主要编写内容:主、辅运输系统;通风系统(工作面风量计算,局部通风机及风筒选型);供电系统;压风、供水、排水系统;防尘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及其它生产系统。主要图件:运输系统图;通风系统图;供电系统图;压风及供排水系统图;工作面监控系统图等。
(7)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编写内容:劳动掘进作业方式、劳动组织、出勤率;编制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8)工作面灾害防治
主要编写内容:工作面当前可能发生的水灾、火灾、瓦斯、煤尘、顶板事故等灾害防治措施。主要图件:各种灾害避灾路线图。
(9)工作面安全技术措施
主要编写内容:"一通三防"安全技术措施、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辅助运输安全技术措施、起吊物件安全技术措施、机电设备管理安全技术措施、刮板运输机安全技术措施、胶带运输机安全技术措施、综掘机操作及维修安全技术措施、锚杆钻机使用安全技术措施、锚杆(锚索)拉拔力检测安全技术措施、遇特殊地质构造带安全技术措施及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等。
(10) 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3、综采工作面回撤安装作业规程(措施)编写内容
(1)工作面概述
主要编写内容:安装、回撤工作面概况(工作面位置及四邻关系、主要相关巷道规格);安装回撤工程概述。
(2)安装回撤前的准备工作
主要编写内容:回撤方案概述;末采和停采期间的矿务工程具体要求;工作面采通时的工序安排:出煤、推溜、移架、挑梁、联网、清煤、调整支柱及采通质量要求和安全保证措施;回撤通道支护;施工设备安装;架设临时供液、供电系统;回撤工器具及材料准备等其它相关要求及保证措施。主要图表:回撤通道断面图;临时供液系统图;临时供电系统图;施工绞车布置图;回撤所需器材明细表。
(3)劳动组织
主要编写内容:劳动组织;安装回撤作业方式;施工进度安排。主要图表:安装回撤进度图表;劳动组织图表。
(4) 设备运输
主要编写内容:运输方式的选择;运输工具;装卸方法;运输线路等相关要求。主要图表:运输车辆性能特征表;运输线路图。
(5)设备回撤
主要编写内容:回撤顺序;回撤方法;回撤工序;通风方式及管理;质量标准及要求。主要图件:支架回撤示意图。
(6)设备安装
主要编写内容:安装顺序;安装方法;安装工序;质量标准及要求。主要图件:设备安装图。
(7)单机试运转及联合试运转
主要编写内容:运转前的验收检查;单机试运转的程序方法;联合试运转的程序方法;试运转过程的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
(8)安全技术措施
主要编写内容:各工序和工种操作时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其它安全技术措施。
(9)工作面灾害防治
主要编写内容:工作面可能发生的水灾、火灾、瓦斯、煤尘、顶板事故等灾害防治措施。主要图件:各种灾害避灾路线图。
(10) 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重新编写作业规程。
1、地质条件和围岩有较大变化。
2、改变原采煤或掘进工艺或主要工序安排。
3、原作业规程与现场不符,失去可操作性。
4、作业规程后续补充同期使用的安全技术措施超过3个。
5、作业规程的使用超过有效期。
(七)作业规程版面规定
1、采用A4纸张、Word文档排版、打印,附图较大时可采用A3纸张。
2、页面设置为纵向,页边距上下均为2.54cm,左右均为3.17 cm。采用左侧装订方式。
3、有页眉和页脚,页眉中间为规程名称,页脚中间为页码,页码采用“第××页”阿拉伯数字形式;页眉和页脚文字均为五号字,字体为宋体。
4、规程正文段落层次分明,单倍行距,两端对齐。
中文字体、字号应符合以下要求:
(1)章标题为黑体小二号字、居中,章序号与章标题间空两格;
(2)节标题为黑体小三号字、居中,节序号与节标题间空两格;
(3)章、节、正文间均空一行,字号为小五;
(4)正文为小四号字、宋体,首行缩两格;
(5)正文分层:
第一层用“一、”、“二、”、“三、”……等,数字后加顿号,文字后不加冒号,单独成行,加黑;
第二层用“(一)”、“(二)”、“(三)”……等,数字后不加顿号,单独成行;
第三层用“1”、“2”、“3”……等,数字后加顿号,单独成行;
第四层用“(1)”、“(2)”、“(3)”……等,数字后不加顿号,单独成行;
6、表格
(1)表头为黑体五号字居中,标号采用“章序号—表序号”形式,如:“表3—4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3”表示第三章,“4”表示第三章的第4个表格,表号与表间空两格;
(2)表格上下端线使用粗实线(1.0磅),其余表格线用细实线(0.5磅);表格两端不封闭;
(3)表格内文字为宋体五号字;
(4)表格必须居中,两端不超过页边距;
(5)表格一般不允许下页接写,确实一页写不下时,允许下页接写,接写时表头省。略,表栏应重复书写,并在左上方写“续表××”。
7、图
(1)采用附图形式,连续编号,如“附图1”、“附图2”、“附图3”……等,按顺序附于规程文字后方并编入页码。
(2)图名文字要求同表格要求;
(3)包括图名在内的附图大小不得超过页边距。
8、公式
(1)单独成行,居中,一般用公式编辑器编写;
(2)一行写不完的长公式,最好在等号处转行,或在数学符号(如“+”“-”号)处转行,数学符号应写在转行后的行首。
第十五条 作业规程审批
(一)作业规程初稿提出后,由作业区队正职组织本单位副队长、技术人员、班组长初审。区队技术人员根据初审意见修改完毕后,将作业规程(电子版)发送技术科、机电运输科、安全监察科相关人员进行审阅,提出修改意见。
(二)由技术科报请矿总工程师组织会审。
(三)矿总工程师组织各专业副总工程师、技术科、机电运输科、调度室、安全监察科参加作业规程会审,提出修改意见,由区队技术人员补充完善。作业区队负责人和技术主管必须参加会审。参与会审的人员要在定稿后的作业规程会审及审批意见单上签字。作业规程由矿总工程师及矿长签字批准后生效。
(四)审核人员必须是技术员及以上人员,作业规程的审批按专业由专人负责。
(五)作业规程审批手续要求在新工作面投产(或开工)前一周结束。
(六)总工程师对作业规程的审批负主要责任,作业规程必须由总工程师签批,总工程师因故不能签批时,由生产技术副总工程师代批后生效,总工程师后期补签。
(七)作业规程每两个月复审一次,重新履行审批手续,并有复审意见。由施工单位将复印件发送相关职能部门,及时贯彻执行复查意见,职能部门监督检查。
第十六条 作业规程贯彻执行
(一)作业规程批准后,在施工前5天由采掘区队技术负责人组织本区队参与施工的所有人员学习、考试,考试不及格者不得下井作业。安全监察科要向本科室全体管理人员进行贯彻学习,并记录学习的地点、时间、内容和人员。
(二)凡因休假等原因没有参加学习的工作人员,返矿后必须先补学,参加考试成绩合格后再入井作业,新参加和中途参加工作人员都要按规定进行学习,考试合格后方可入井作业。
(三)凡进入作业场所的管理人员、作业人员,都要严格执行规程中的各项规定,严禁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四)作业规程贯彻学习以半年为一个周期。每半年区队技术负责人要组织区队全体干部和工作人员对作业规程重新贯彻学习一次,并要重新进行考试签字,考试成绩不及格者不得入井作业。
第十七条 作业规程的修改补充完善。
作业规程经审批执行后,任何人未经以下程序不得改变规程。
(一)对作业规程的具体内容,在执行中发现有与实际不符的,可由执行人员向区队长或技术负责人提出意见,由区队长和技术人员研究后提出执行意见,报矿总工程师批准后方能实施。
(二)因生产地质条件等发生变化,与作业规程不符时,区队技术负责人必须及时修改作业规程或补充安全技术措施。
(三)新修改的作业规程仍必须履行同原规程一样的审批手续,并向区队人员贯彻执行。补充规程要与原规程一并装订成册。
五、采掘工作面施工结束后,采掘单位将作业规程(签字原版)移交技术科,由技术科整理归档。新开工的采掘工作面必须另行编制作业规程,严禁沿用、套用作业规程。
四 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审批及执行
第十八条 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
(一)安全技术措施必须由生产区队技术人员编制。
(二)编制前,必须对现场勘查、危险源辨识,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
(三)安全技术措施必须明确施工负责人和安全负责人。
(四)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内容:
1、编制目的
2、施工方法、技术要求及标准
3、安全措施
4、避险原则及避灾路线
第十九条 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核
(一)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完成后,首先由本部门主管初审,然后报相关职能部门、专业副总、安全副总及总工程师审批。
(二)措施审批按专业由专人负责,若负责人不在由具有相关资质的副职审批。
(三)总工程师因故不能签批时,由生产技术副总工程师代批后生效。
(四)为避免措施出现漏洞,必须重点审核以下内容:
1、资料完整,内容全面具体,层次清晰,用语准确规范,避免出现有歧义的语句;
2、各种技术措施要符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技术措施要符合《作业规程》、《煤矿安全规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有关法律法规及现行安全制度的有关规定;
4、是否制定合理的避灾路线。
(五)对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等重大技术问题的工程安全技术措施,要上报公司备案。
(六)审批时限
1、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审批时间分为两种情况:可提前分析预测地质条件变化的措施审批手续要求在开工前5天结束。不能提前分析预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工程问题必须停止生产,立即制定安全措施,并履行审批手续。生产单位将审批后的措施复印件发送相关职能部门后方可进行生产。
2、对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重大技术问题的工程或工作面回撤安装等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在工程开工前15天签批完毕后,上报公司或行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条 安全技术措施贯彻执行
(一)安全技术措施批准后,由生产单位主管组织措施贯彻,技术主管向参与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培训学习,未经过培训的人员不得下井作业,培训学习必须要有记录。
(二)矿领导及机关管理人员、区队管理人员要经常检查安全技术措施的贯彻执行情况,发现不符合措施规定的行为必须及时纠正,对违章者要做出相应处理。
五 规程措施编制与审批责任追究考核
第二十一条 编制人员职责
(一)按照矿作业规程编制格式要求进行编制。
(二)图例与尺寸标注规范。
(三)附图与附表清晰正确。
(四)内容齐全。
(五)语句通顺。
(六)无错别字。
(七)标点、单位、字母、符号等正确。
(八)作业规程审批手续齐全。
(九)作业规程贯彻到参加施工的每位员工、签字齐全。
(十)作业规程考试卷保存完好,成绩批改与登记正确;
(十一)作业规程内容与现场实际相一致,执行落实到位。
第二十二条 审批人员职责
(一)熟悉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对本专业内容的要求。
(二)对专业范围内的专业术语、参数选取与计算、编制要求等负责。
(三)对专业范围内章节的语句、文字、标点符号、附图、附表等内容负监管责任。
第二十三条 编制与审批责任追究考核办法
(一)在各级检查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考核编制人员5元/处。
1、错别字;
2、标点、单位、字母、符号等不正确;
3、语句不通;
4、分层混乱;
5、字体、字号、字符间距、行间距不符合要求。
(二)在各级检查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考核编制人员10元/处;
1、封皮不符合要求;
2、目录页码与正文不一致;
3、章节编排顺序不正确;
4、章节内容编排位置不当;
5、没有使用专业术语或标准用语;
6、单位符号不正确。
(三)在各级检查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考核编制人员20元/处;
1、公式选取与计算方法错误;
2、参数选择错误;
3、数据标注错误;数据前后不一致;
4、章节及重要内容编写不全;
5、附图、附表错误;
6、缺图、缺表;
7、重要工序、工艺、操作要点、安全要点强调不全
(四)在各级检查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考核编制人员50元/处;
1、审批不全,且未及时补签;
2、会审意见、复审意见没落实或落实不到位;
3、贯彻学习签字不全、代签;
4、没填写考试成绩、考试成绩与试卷不一致、缺少试卷;
5、贯彻不及时。
(五)出现下列情况,对审批职能部门进行考核。
1、参加会审迟到,考核100元/次;
2、会审时缺席,考核200元/次。
3、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对规程预审,考核200元/次;
4、在会审过程中查出不符合项(违反法律法规、行业规定),考核专业科室责任人50元/处。
(六)出现下列情况,对编制人进行考核。
1、因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编写不及时影响施工的,考核200元,每增加影响一天,按照100元/天考核;
2、规程、措施编写不周导致事故发生,考核500元/次;
3、不及时报送作业规程、措施的,考核编制人100元;开工后,仍未报送按照200元/天考核。
第二节 安全办公会议制度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等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有关规定,为了能及时收集矿井安全信息,传达上级安全决议,及时解决处理有关安全问题,组织有关部门抓好安全工作,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确保矿井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会议组织
1、每月26日-31日召开一次安全办公会议,矿长主持安全办公会议与其他安全有关工作的会议,必要时可临时召开安全办公会议。安全办公会议由矿长主持,矿长不在时授权安全副矿长主持。矿长主持次数年度不低于70%,安全监察科负责会议通知工作。
1、传达贯彻有关安全生产的会议精神和文件要求,总结分析各时段安全生产形势和安全工作特点,并结合公司实际,及时安排部署安全工作。
2、听取各部门关于执行法律法规、“三大规程”、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监察工作情况的汇报。
3、研究分析当前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提出解决的措施办法,并落实责任,限定解决期限,追踪结果反馈。
4、对矿发生的事故进行分析,讨论处理事故责任者和严重“三违”人员,吸取教训,制定防范措施,防止同类事故发生。
5、汇报上次安全办公会议确定事项的闭环情况,对未按期完成的要分析原因和追究责任。
6、审定和调整安全生产理念和目标、机构配置和人员定编、年度安全投入计划、重大灾害治理方案、应急救援预案、重大风险管控方案、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安全培训、采掘接续计划调整等工作。
7、安全监察科负责记录会议内容,形成会议纪要;对违反本制度的情况按照相关制度进行考核。
第四条 职责与权限
1、矿长对会议讨论事项行使决定权。
2、其他矿级领导负责职责范围内的相关工作的落实和检查。
3、各科室、区队第一责任人负责本科室、区队相关工作的落实。
4、各科室、区队总结本月安全工作开展情况,矿长、分管负责人总结、布置下月安全生产工作。
5、安全监察科及相关职能部门对会议决定事项的落实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第三节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
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成立安全生产标准化领导小组
(一)职责:
1、组长职责:全面负责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规划、制度、标准、规范、考核指标。
2、副组长职责:负责分管范围内的达标工作和动态监管。
3、成员职责:负责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具体实施工作。
安全监察科是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主控部门,负责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工作布置、监督、检查及动态考核。
第二条 开展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生产达标活动
1、岗位达标:由结合各科室、区队制定从业人员资格标准,制定员工岗位标准,开展全员性的岗位达标活动。
2、专业达标:安全监察科会同机电运输科、调度室、技术科、通防科根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制定各专业的考核标准;安全监察科负责组织培训并进行监督检查及动态考核。
3、矿井达标:开展矿井标准化达标同时,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及相应管理。
第三条 各专业分管矿领导是分管范围内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达标的第一责任者,对本系统内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负有全面责任;各科室、区队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第一责任者,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负有全面责任。
第四条 各职能科室对本专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负有直接管理责任,并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进行检查、打分、评比。
第五条 各职能科室负责制定本专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及实施考核细则,并负责日常的质量达标管理、检查和督促整改工作。
第六条 安全生产标准化检查内容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表执行,动态检查按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考核细则执行。
第七条 安全监察科是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主要牵头部门,具体负责安全生产标准化检查人员组织、检查情况通报及考核等。
第八条 安全监察科具体负责公司及行管部门安全生产标准化检查人员协调、检查情况通报及考核等。
第四节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
一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抓好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管控,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有效预防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446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6号)、《煤矿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令 第四号)、《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设指南(试行)》(安监总厅煤行〔2015〕116号)及公司相关规定,结合我矿安全生产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上级煤矿安全监察监管部门检查提出的问题以及煤矿各级管理人员、各部门、各单位开展的各类隐患排查,适用于安全生产各环节。
第三条 本制度所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第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均有权向安全监察科和有关业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安全监察科接到事故隐患报告后,要按照职责分工立即组织核实并予以查处;发现所报告事故隐患应当由其他有关业务部门处理的,应当立即移送有关部门并记录备查,并跟踪到事故隐患治理完毕。
二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分工及排查周期范围
为推进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开展,依据《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设指南(试行)》及《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要求,结合本矿实际情况,特制定煤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责任体系。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组织机构
为加强矿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保障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落实到位,矿成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职责分工
第五条 矿长
1、矿长是煤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全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2、每月组织各分管负责人及安全、地测、调度、通风、机电及生产技术等业务科室、各区队对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管控效果及覆盖生产各系统和各岗位的事故隐患至少开展1次排查。检查各分管负责人隐患排查治理开展情况,对因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不落实而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按照相关规定对其进行考核。
3、及时向当地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书面报告本矿出现(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组织制定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治理方案,确保隐患治理所需的人、财、物,并认真组织实施。
4、每月组织召开事故隐患治理会议,对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通报,分析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情况、事故隐患产生的原因,编制月度统计分析报告,布置月度安全风险管控重点,提出预防事故隐患的措施。
第六条 分管负责人
1、总工程师:负责分管范围内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每15天组织生产技术科、通防科、地质测量科及区队对“一通三防”、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监测监控等方面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管控效果及事故隐患至少开展1次排查。检查分管科室隐患排查治理开展情况,对因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不落实而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按照相关规定对其进行考核。
2、生产矿长:负责分管范围内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每15天组织生产技术科、调度室、区队对采、掘工程、调度及地面设施等方面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管控效果及事故隐患至少开展1次排查。检查分管科室隐患排查治理开展情况,对因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不落实而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按照相关规定对其进行考核。
3、机电矿长:负责分管范围内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每15天组织机电运输科、区队对机电、主运输等方面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管控效果及事故隐患至少开展1次排查。检查分管科室隐患排查治理开展情况,对因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不落实而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按照相关规定对其进行考核。
第七条 副总工程师
1、通风副总工程师:负责“一通三防”、监测监控等方面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每15天协助总工程师组织通防科、区队对“一通三防”、监测监控等方面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管控效果及事故隐患排查。
2、安全副总工程师:负责职业病危害防治、安全培训和应急管理、辅助运输等方面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每15天协助安全矿长组织安全监察科、职业病危害防治办公室、安全培训管理部、区队对职业病危害防治、安全培训和应急管理、辅助运输等方面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管控效果及事故隐患排查。
7、技术副总工程师:负责采掘规划、灾害治理方面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协助总工程师做好技术管理等工作。
第八条 业务科室
1、安全监察科:负责矿井应急管理、辅助运输等方面的隐患排查与治理督导,组织制定事故隐患治理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整改方案,现场指导安全技术措施及整改方案的实施,确保事故隐患整改落实到位。
制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章制度、进行现场监督检查、负责对“三违”行为的制止和纠正。
指导协调各职能科室和区队、班组完成分管范围、职责内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2、调度室:负责矿井生产、调度环节、地面设施等方面的隐患排查与治理督导,组织制定事故隐患治理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整改方案,现场指导安全技术措施及整改方案的实施,确保事故隐患整改落实到位。
3、技术科:负责矿井采煤、掘进、巷修等方面的隐患排查与治理督导,组织制定事故隐患治理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整改方案,现场指导安全技术措施及整改方案的实施,确保事故隐患整改落实到位。
4、机电运输科:负责矿井机电、主运输等方面的隐患排查与治理督导,组织制定事故隐患治理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整改方案,现场指导安全技术措施及整改方案的实施,确保事故隐患整改落实到位。
5、通防科:负责矿井“一通三防”、监测监控等方面的隐患排查与治理督导,组织制定事故隐患治理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整改方案,现场指导安全技术措施及整改方案的实施,确保事故隐患整改落实到位。
6、地质测量科:负责矿井地质、测量、防治水等方面的隐患排查与治理督导,组织制定事故隐患治理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整改方案,现场指导安全技术措施及整改方案的实施,确保事故隐患整改落实到位。
7、关于各科室管理人员隐患排查次数做如下规定:调度员每月入井隐患排查次数不少于4次;各部门的技术员每月入井隐患排查次数不少于8次;部门副职每月入井隐患排查次数不少于10次。隐患排查必须覆盖本专业分管范围的所有工作地点,升井后将下井隐患排查发现的问题登记到隐患排查台账,对现场没有闭合的隐患,由安全监察科跟踪闭合。
第九条 带班矿领导
矿领导带班下井过程中跟踪带班区域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排查事故隐患,记录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和事故隐患排查情况。认真填写带班记录和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表。
第十条 管理、技术及安检人员
生产期间每天安排管理、技术和安检人员进行巡查,对作业区域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排查发现的能够立即治理的事故隐患记录到部门隐患排查台账,现场安排责任单位进行治理;排查发现不能立即治理的事故隐患,按照“五落实”原则监督责任单位进行治理,并记录到部门隐患排查台账。
第十一条 区队、班组及岗位人员
1、区队:负责本区队负责范围内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分级采取有针对性措施进行整改,及时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汇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并登记建档,做好跟踪落实工作。
2、班组:负责本班组的隐患排查治理,到作业场所后首先进行安全确认,排查事故隐患,确认无事故隐患后方才可作业。在作业中经常排查事故隐患,防止出现新的事故隐患,现场遇有危机人身安全的隐患,应先撤出作业人员,同时向矿调度室汇报,处理后再作业。
3、岗位人员:负责本岗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岗位作业人员到作业现场,先进行隐患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治理,隐患治理后及时填写隐患记录,确认无隐患后方可作业。在作业过程中对作业环境、设备、设施、劳动防护等随时进行事故隐患排查,每班认真填写隐患排查记录,经区队整理存档。
第五节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和推进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认真贯彻省市县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特对有关事项作如下要求,请认真组织实施。
第一条 组织机构
为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保证系统运行正常,特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矿长
副组长:各专业分管矿领导
成员:各科室、区队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监察科,负责协调、指导、监督检查、审核上报管理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安全监察科长兼任。
第二条 各科室职责分工:
1、技术科:负责采煤、掘进专业的自检自查及查出问题的下达与闭环工作;
2、机电运输科:负责机电、运输专业自检自查及查出问题的下达与闭环工作。
3、安全监察科:负责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安全培训和应急管理、职业卫生专业自查及查出问题的下达与闭环工作。
4、调度室:负责调度和地面设施专业自查及查出问题的下达与闭环工作。
5、地质测量科:负责地测防治水、地质灾害预防与测量专业自查及查出问题的下达与闭环工作。
6、通防科:负责通风专业的自检自查及查出问题的下达与闭环工作;
第三条 保障措施
1、安全监察科负责为各部门设立账号和相应权限;各部门明确管理系统具体负责人,负责本专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检查工作。
2、各部门对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全面自查,对本专业井下现场及技术资料进行排查,根据实际情况扣分,牵头部门负责人对自查情况负责。
3、各部门负责于每月1日前将上月自查情况报安全监察科,安全监察科负责上传数据,并将各专业打分情况导出电子版并打印一份,以备检查。
4、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各项录入数据的审核,并签署申报意见。
第六节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一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实施全覆盖、多手段、高质量的安全培训,全面提高煤矿职工的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根据《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培训规定》(安监总局92号令)、地方行业主管部门及有关安全培训规定,结合煤矿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 组织与职责
第二条 成立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设置安全培训部门。
第三条 安全教育培训领导小组及职责。
(一)安全教育培训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制定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相关制度。
2、审定煤矿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3、研究解决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二)安全培训部门职责:
1、参与制定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年度计划。
2、负责集中安全教育培训的实施及教学管理工作。
3、负责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考核和取证工作。
4、负责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和取证工作。
5、负责从事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防治水等工作的班组长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6、参与煤矿安全教育培训检查与考核。
三 职工外培及考证制度
第四条 三项岗位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安全培训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由外委有资质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
一、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一类
煤矿主要负责人是指煤矿矿长等人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一类是指煤矿企业分管安全、采煤、掘进、通风、机电、运输、调度等工作的副矿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和技术负责人。
(一)任职条件:煤矿矿长、副矿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应当具备煤矿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具有三年以上煤矿相关工作经历。
(二)考证情况:自任职之日起六个月内通过煤炭工业专业技术服务中心组织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培训考核,并持续保持相应水平和能力。应当自任职之日起三十日内,向煤炭工业专业技术服务中心提出考核申请,提交其任职文件、学历、工作经历等相关材料;
考试试题从国家级考试题库和省级考试题库随机抽取,其中抽取国家级考试题库试题比例占百分之八十以上。考试满分为一百分,八十分以上为合格。
考核部门应当自考试结束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公布考试成绩。考核部门应当在公布考试成绩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颁发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证明(以下简称考核合格证明)。考核合格证明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考试不合格的,可以补考一次;经补考仍不合格的,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考核。考核部门应当告知其所在煤矿企业或其任免机关调整其工作岗位。
(三)换证情况:三年进行一次安全资格合格证换证安全培训,每年进行一次复训,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每三年考核一次。
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二类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二类是指,采煤、掘进、通风、机电、运输、调度等部门负责人。
(一)任职条件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应当具备煤矿相关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具有二年以上煤矿安全生产相关工作经历。
(二)考证情况:
自任职之日起六个月内通过煤炭工业专业技术服务中心组织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培训考核,并持续保持相应水平和能力。自任职之日起三十日内,参加市安培中心的培训考试,考试试题从国家级考试题库和省级考试题库随机抽取,其中抽取国家级考试题库试题比例占80%以上,考试满分为100分,80分以上合格。
考核部门应当自考试结束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公布考试成绩。考核部门应当在公布考试成绩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颁发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证明(以下简称考核合格证明)。考核合格证明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考试不合格的,可以补考一次;经补考仍不合格的,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考核。考核部门应当告知其所在煤矿企业或其任免机关调整其工作岗位。
(三)换证情况:三年进行一次安全资格合格证的换证培训。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每三年考核一次。
三、特种人员培训
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包括:煤矿井下电气作业(井下电钳工、电气设备防爆检查工、变配电运行工)、煤矿安全监测监控作业(安全监测监控工)、煤矿瓦斯检查作业(瓦斯检查工)、煤矿安全检查作业(安全检查工)、煤矿采煤机操作作业(采煤机司机)、煤矿掘进机操作作业(掘进机司机)、煤矿防突作业(防突工)、煤矿探放水作业(探放水工)。
(一)报考条件
新上岗的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具备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具有煤矿相关工作经历,或者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及中专以上相关专业学历。
(二)考证情况: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省级煤矿安全培训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煤矿安全培训主管部门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安全生产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培训,初次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90学时(具备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及中专以上相关专业学历持学历证明经考核发证部门审核属实的,可免于初次培训直接参加资格考试),培训结束后由本人或其所在煤矿持身份证复印件、学历证书复印件或者培训机构出具的培训合格证明向其工作地或者户籍所在地考核发证部门提出申请,考核发证部门收到申请及其有关材料后,应当在六十日内组织考试。对不符合考试条件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或其所在煤矿企业。在规定的考点进行,安全生产知识考试使用统一的考试题库,实际操作能力考试采用国家统一考试标准进行考试。考试满分均为一百分,八十分以上为合格。
考核发证部门应当在考试结束后十个工作日内公布考试成绩。
申请人考试合格的,考核发证部门应当自考试合格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完成发证工作,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六年,全国范围内有效。
申请人考试不合格的,可以补考一次;经补考仍不合格的,重新参加相应的安全技术培训。
注:考试合格,在上岗作业前必须参加煤矿内部组织的安全知识培训。
(三)换证情况:
有效期届满需要延期换证的,持证人应当在有效期届满60日前参加培训,持培训合格证明由本人或其企业向当地考核发证部门或者原考核发证部门提出考试申请。经安全生产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考试合格的,考核发证部门应当在二十个工作日内予以换发新的特种作业操作证。
离开特种作业岗位六个月以上、但特种作业操作证仍在有效期内的特种作业人员,需要重新从事原特种作业的,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能力考试,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特种作业操作证遗失或者损毁的,应当及时向原考核发证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由原考核发证部门补发。
特种作业操作证所记载的信息发生变化的,应当向原考核发证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原考核发证部门审查确认后,予以更新。
四、其他从业人员培训:
第五条 煤矿其他从业人员是指,除煤矿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以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其他从业人员,包括煤矿其他负责人、其他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各岗位的工人、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和临时聘用人员。
(一)任职条件
其他从业人员应当具备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二)考证情况:
送培或聘请具备安全培训条件的机构的讲师到矿进行培训,其他人员初训不少于72学时,年度再培训时间不少于20学时。保证其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技能和事故应急处理能力,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安全培训合格后,应当颁发安全培训合格证明;经培训取得合格证明的,方可上岗作业。
四 煤矿“七新”培训
第六条 煤矿企业应当每年组织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新法律法规、新标准、新规程、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等方面的安全培训,凡是煤矿引进新技术、新装备时,所有涉及到的技术人员和职工必须接受严格培训。
培训时间:在产生“七新”或引进相关新内容后,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培训。
五 煤矿班组长培训
第七条 煤矿班组长是指,本班组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含: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地测、防治水)。
(一)任职条件
其他从业人员应当具备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二)考证情况
送培人员到具备安全培训条件的机构进行培训,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80学时,保证其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技能和事故应急处理能力,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安全培训合格后,应当颁发安全培训合格证明;经培训取得合格证明的,方可上岗作业。
六 煤矿应急培训
第八条 依据《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律,为及时、有序、高效、妥善处置安全生产突发事件,使职工掌握应急避险知识,最大限度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煤矿每年必须组织开展应急专项培训。
(一)培训对象
矿井一线从业人员、应急处置的指挥人员(含调度员)、应急机构工作人员、应急救援队伍和现场操作人员。
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主要包含:工作环境危险因素分析;危险源和隐患辨识;本企业、本行业典型事故案例;事故报告流程;事故先期处置基本应急操作;个人防灾避险、自救方法;紧急逃生疏散路线;初级卫生救护知识;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和应急预案培训等。
(二)组织实施
培训由安全监察科、煤矿救护队、生产技术科统筹组织实施,生产技术科负责年度《煤矿事故应急预案》、《灾害预防处理计划》的修订、编制工作及培训学习工作;救护队负责资料收集、建档工作。具体培训时间按照《年度安全培训实施计划》组织实施。
七 职业危害培训
第九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为提高职工对职业健康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依法组织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卫生知识、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维护的培训。
(一)培训对象
职业卫生培训按照三类人群进行分类培训:
(1)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培训;
(2)一线粉尘监测、监控人员;
(3)全体从业人员;
(二)培训组织实施
(1)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培训,必须按规定到取得二级培训资质的机构进行培训,并取得职业卫生合格证书。
(2)全员培训,由本矿或委托相关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培训,并有培训记录存档。
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粉尘监测人员培训根据培训机构年度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全员培训计划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培训机构组织实施,对培训不合格或经补考不合格者不得从事煤矿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八 其他专项培训
第十条 为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煤矿将按照《年度培训实施计划》,组织分类别、分专业对重大事故、灾害、事故案例等进行专项培训。
(一)培训对象
分专业、分类别覆盖全体从业人员。
(二)培训内容
专题培训学习主要包含以下几项内容:
(1)重大灾害事故案例的特点、原因;
(2)行业主管部门文件精神、会议精神;
(3)安全警示教育片;
(4)煤矿风险管控、隐患排查专项学习;
(5)其他内容。
(三)组织实施
其他专项培训可按照定期和不定期原则进行分类组织实施,培训完成后按照“一期一档”进行归档整理。
九 职工内部全员培训
第十一条 为提高职工队伍的安全技术素质,技术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凡进入煤矿工作的所有职工,都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进行严格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试合格,未经培训考试的职工,一律不准上岗工作,未经培训教育的职工造成事故,追究分配工作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一)安全培训工作由安全培训管理部全面负责,培训办公室需及时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建立培训档案,定期向分管矿长报告。
(二)岗前必须参加不得少于72学时的“三级”培训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独立作业。
二、全员内部安全教育培训
(一)培训对象:煤矿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他从业人员)所有入井及参与生产相关的其他人员。
(二)培训时间:根据人员入场时间情况安排
(三)培训地点:联建楼培训室
(四)培训考核:纳入考勤考核与绩效考核。
(五)培训内容:应急救援、职业卫生、事故隐患排查、风险分级管控采掘、机电、一通三防、运输、辅助运输、消防安全基本知识等内容。
培训方式:现场、视频多媒体等讲授培训。
十 受训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二条 受训人员的权利
(一)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情况下,职工有权利要求参加煤矿内部举办的各种安全培训。
(二)培训期间享受的各项待遇不变。
第十三条 受训人员的义务
(一)受训人员在安全培训期间应自觉参加,一律不得故意回避或不参加培训,对无故迟到和不参加培训的职工,根据培训考核制度进行考核。
(二)培训结束后,职工有义务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去,并有向煤矿内部其他职工传授的义务。
十一 补充管理规定
(一) 培训档案管理制度
第十三条 煤矿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实行一人一档和一期一档。
一、煤矿企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的内容包括:
(一)学员登记表,包括学员的文化程度、职务、职称、工作经历、技能等级晋升等情况;
(二)身份证复印件、学历证书复印件;
(三)历次接受安全培训、考核的情况;
(四)安全生产违规违章行为记录,以及被追究责任,受到处分、处理的情况;
(五)其他有关情况。
二、按照煤矿安全培训规定92号令有关要求,煤矿企业安全培训档案,实行一期一档管理。安全培训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培训计划;
(二)培训时间、地点;
(三)培训课时及授课教师;
(四)课程讲义;
(五)学员名册、考勤、考核情况;
(六)综合考评报告等;
(七)其他有关情况。
三、培训档案保存管理:
根据《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要求,培训档案要分类、分开存放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档案应当保存三年以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应当保存六年以上,其他从业的安全培训档案应当保存三年以上。
四、培训档案借阅管理:
因上级行业主管部门检查或其他工作需要借用或复印培训人员档案,应经部门主管负责人审批同意,方可履行借阅、复印手续。
借阅人要严格执行借阅登记手续,用后及时归还。查阅时不得污损、卷折,不得在卷内画线、打圈,批注涂改。借阅时间不得超过一周。
五、培训档案销毁管理:
销毁档案必须严格掌握,慎重从事,销毁前要提出销毁报告,办理销毁手续,由煤矿主管副矿长、煤矿矿长审批同意后方可销毁。
六、培训档案管理人员职责:
档案管理员负责组织归档建立本矿各科室、各区队一人一档、一期一档资料,同时负责日常资料的接收、移交、整理、分类、立卷、保管、利用等工作;
档案管理员日常要爱护档案,对培训档案的保管情况,要及时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档案的质量;
日常接受煤矿主管领导工作安排,协助本部门其他人员完成本部门其他工作任务。
(二) 培训需求调研制度
第十五条 为系统掌握煤矿各专业、单位培训需求,科学制定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充分发挥安全培训工作效能,促进职工素质提升和矿井高质量发展,制定本制度。
(一)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坚持系统性、针对性相结合原则,坚持广泛性和深入性相结合原则,坚持调查与研究相结合原则。
(二)具体调研内容安排如下:一是调研持证情况,对各单位依法持证及特种作业人员和班组长合理配置情况进行调研;二是调研安全技能情况,了解各单位日常安全培训情况、各类技能人才结构、四新教育及全员素质情况;三是调研安全生产管理相关情况,详细了解各单位安全生产情况,重点就不安全行为管控、安全风险防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班组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调研,对各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相关工作亮点进行总结,以便在培训过程推广;四是听取培训质量和效果反馈,按照“理论加实操”安全培训要求,了解参加培训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理论掌握和实践操作能力情况;五是调研职工的个体培训需求情况,及时了解职工个体培训需求;六是听取安全培训工作意见和建议。对矿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计划、管理制度等方面征求意见和建议。
(三)培训调研时间,调研实行集中调研和动态调研相结合的方式。集中调研时间为每年12月,动态调研每月下旬。
(四)调研落实,动态调研问题应及时在工作中改进,集中调研情况应形成统一调研报告。
(三) 培训策划设计制度
第十六条 为全面合理有序组织开展煤矿安全培训教育活动,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培训计划,实现培训时间、地点、对象、内容与培训教师、教案课件的有效衔接。同时结合年度调研需求内容,现对年度培训策划设计方案进行规定。
(一)本制度适用于煤矿。
(二)依据年度安全培训需求调研内容,煤矿安全培训管理中心组织各科室、区队相关人员管理人员、生产一线人员等召开策划会议,对培训方式、内容及教学管理侧重点进行讨论,形成相关意见稿。
(三)煤矿安全培训管理中心根据会议初步意见稿,拟定本年度安全培训程序与课程设计。
(四)策划会议召开时间拟定每年12月份或根据培训需求适时召开。
(四) 教学管理组织与学员考核制度
第十七条 煤矿安全培训管理部负责年度安全培训计划的组织实施,安全培训期间,培训办公室监督学员出勤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对学员进行考核。
(一)安全培训管理部负责对安全培训过程进行督导检查,检查安全培训过程资料(如电子文档、录音、录像、幻灯片等),安全培训结束后以此为依据建立煤矿安全培训档案。
(二)凡列入煤矿的内部安全培训,受训人员不得无故缺席。
(三)如遇特殊情况参训人员不能按时参加安全培训时,需提前向安全培训办公室履行请假手续,并将假条交于培训办公室进行存档,事后请假无效。
(四)受训人员应在培训开始前10分钟到达培训地点,培训期间不得做与培训无关的事,如大声喧哗、接打手机、抽烟、吃零食等。
(五)受训人员须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尊重授课讲师,不准交头接耳、睡觉、闲谈等,如有问题须举手发言。培训不得迟到和早退,迟到、早退按缺勤处理。
(六)不得代替他人签到,一经发现代替签到人员与应签到人员全部按旷课处理;培训中途不得擅自离开,否则按旷课处理。
(七)从业人员必须按照安全培训计划与实施方案接受安全培训,有特殊情况及时与综合部和培训办公室接洽,私自更改培训日期或不按计划参加培训者严格考核。
(八)培训讲师严格按照培训计划进行备课和授课工作,如未认真履行备课、授课等相关职责,给予全矿通报批评并进行绩效考核。
(九)培训讲师在授课完毕后,及时将培训课件等相关资料交于培训办公室,以便及时备案、存档。
(五) 培训登记制度
第十八条 为全面掌握员工参加教育培训情况,促进员工教育培训工作更好开展,特制定本规定。
(一)按照煤矿安全培训(92号令)规定,培训管理部对“三项岗位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全面实施员工教育培训登记制度,建立员工培训档案。准确、及时地记录员工参加学习培训的情况,为员工年度考核、持证上岗等提供依据。登记管理主要包括:举办的各类脱产培训;“三项岗位人员”参加的外部委托培训班情况、内部安全教育培训情况。
(二)煤矿培训管理部负责建立全矿员工参加培训情况台账,在每期培训班结束后及时录入培训信息。
(三)各科室、区队都要建立员工教育培训档案,对本单位员工参加培训情况及时登记,内容包括培训班次、起止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机构及员工的基本信息等。
(六) 过程控制管理制度
第十九条 为提高从业人员上岗所必备的安全能力和素质,确保从业人员培训教育能满足煤矿安全标准化体系运行的要求,促进煤矿安全培训持续稳定发展。 培训管理部负责安全培训的过程管理,培训过程控制分为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具体流程如下:
(一)培训前
煤矿培训管理部根据培训计划表组织实施培训,负责发布培训通知、组织参培人员、场地等工作。选定培训老师和设计培训课程等工作。
(二)培训中
(1)培训开始前,参培员工需在培训签到表上签到。
(2)培训过程中,培训老师按照设计好的安全培训课程进行培训,安全培训管理部负责做好员工的培训考勤记录。
(3)培训结束后对员工进行考核测验。
(三)培训后
(1)培训管理部对考试试卷进行批阅打分并汇总成绩,并存档。
(2)培训管理部反馈评价意见和考试结果。
(3)员工对整个培训过程进行的评价,及时向授课老师或相关部门反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
(4)培训老师对培训教学工作提出的意见、问题等,及时归纳、总结、处理,实施整改和改进。
安全监察科在培训结束一周内将培训资料整理归档,资料包括:培训通知、教学计划(课程表)、员工培训签到表、员工考勤记录、考试试卷及成绩汇总表、培训总结等。
(七) 经费提取管理制度
第二十条 培训经费的提取管理,我矿依据《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国务院关于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结合实际情况,按照员工工资总额的2.5%足额提取员工教育培训经费,保证经费专项用于员工教育和培训,严禁挪作他用。并做到用于安全培训的资金不得低于教育培训经费总额的40%,用于企业一线职工的培训经费不得低于总额的60%。
(一)教育培训经费的使用:必须严格管理,专款专用,当年节余部分可按照有关文件规定,结转到下一年使用。
(二)教育培训经费使用范围:
教育培训经费主要用于煤矿上岗转岗人员培训各类岗位适应性培训、岗位职业技术等级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三项岗位作业人员培训、职工外送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购置教学设施设备、有关职工教育的其他开支等。
(八) 后勤保障制度
第二十一条 为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确保安全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改善培训环境,做好培训后勤保障,建立后勤保障运行机制,特制定本制度。
(一)后勤工作是培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管理的基本职能是为培训教学和师生生活服务,为正常的教学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并在管理和服务中发挥教育的功能。
(二)后勤管理的目标是建设安全、整洁、文明、优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保持环境卫生的干净整洁,加强宣传教育,形成自觉维护整洁、优美环境的文明习惯和良好风气。
(三)加强物资管理。固定资产应建立固定资产登记台账,固定资产的增减和调拨,应办理手续。办公用具(桌、椅、电扇)建立账卡,定期盘点,遗失、损坏照价赔偿。
(九) 培训教师管理制度
第二十二条 根据矿井员工培训工作需要,聘任相关人员为兼职教师,主要负责企业内部员工培训授课。凡被聘任为兼职教师的人员,实行“一岗双责”,在完成本职岗位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员工培训工作,落实兼职教师岗位职责。
1、兼职教师授课前,必须准备好教案或课件、教学工具等,并认真备课,确保培训效果。
2、兼职教师授课时,要维护好课堂秩序,加强对学员的管理,发现问题及时与培训部门相关人员沟通。
3、兼职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不断提高业务知识和技能,理论教师根据新情况,对教案、课件等及时更新,对实操培训方案及时进行修订完善。
第七节 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制度
根据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加强大中型煤矿防治水工作的指导意见》,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细则》,切实做好防治水工作,杜绝重大水害事故,保障职工安全,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防治水管理
(一)一般规定
1、防治水工作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采取“探、防、堵、疏、排、截、监”等综合防治措施。
2、矿井要配备足够数量的地质及水文地质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工作。
3、矿井健全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和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4、加强职工防治水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保证职工具备必要的防治水知识,提高防治水的技能和抵御水灾的能力。
5、加强防治水技术研究和科技攻关,推广使用防治水的新技术、新装备和新工艺,提高防治水的科技水平。
6、编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由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审定。
7、防治水工程所需费用在安全专项资金中予以足额解决。
8、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完善和落实防治水方面的规章制度,包括劳动组织、技术管理及岗位责任制,抢险救灾物资储备、资金储备等;同时根据水害威胁程度制定矿井水灾应急预案,落实责任。
9、井下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设置防突水安全出口,规定避灾路线,设置标识牌,并且让全体入井人员熟悉,以备一旦突水,能够迅速安全撤离,避免伤亡事故发生。
(二)职责划分
1、矿长是矿井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矿长是矿井防治水管理工作的主要责任人。要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保证防治水各项工程和措施落实到位。
2、总工程师对防治水工作负技术责任。负责组织编制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负责落实水害预防安全技术措施资金,专款专用;负责组织审批矿井较大的地面防治水和井下防治水、井下疏排水、井下探放水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负责组织审批水文地质勘探设计及资金的落实;负责制定“探、防、堵、疏、排、截、监”综合防治水措施并组织实施。
3、技术副总工程师协助总工程师组织编制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落实水害预防安全技术措施资金,专款专用;组织审批矿井较大的地面防治水和井下防治水、井下疏排水、井下探放水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组织审批水文地质勘探设计及资金的落实;组织制定"探、防、堵、疏、排、截、监"综合防治水措施并组织实施。
4、生产技术科职责
(1)按照《煤矿防治水细则》的要求编制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矿区水文地质调查、勘探和观测工作,查明各单位的各种充水、水害因素,并通过分析进行预测预报。
(2)编制水害预测预报、修改年度《矿井灾害预防处理计划》及《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中水害防治相关措施。
(3)负责编制矿井防治水设计、探放水的设计,并负责监督检查防治水工作措施落实情况。
(4)负责施工单位有关防治水方面工作的业务指导;负责对矿井防治水(包括地面防治水、井下疏排水、井下探放水)技术方案及安全措施的初审和监督实施。
(5)负责审查水文地质勘探设计、施工监督和竣工后组织成果验收工作;负责矿井防治水重点工程的设计审查;参与全矿矿井灾害预防处理计划的审查。
(6)负责对矿井涌水量、井下各工作面涌水量、采空区水位水量等日常水文观测和分析,并每月进行一次水情水害预报及防治水隐患排查工作;负责年度、月度采掘工作面水文预测预报,制定综合防治水措施。
(7)依据《煤矿防治水细则》的要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矿井水文地质调查、勘探和观测工作,查明各种充水因素,分析研究地下水的分布规律,为防治水工作提供技术依据。
(8)查清矿区地表水汇流系统的基本情况,掌握矿区历年降水量、蒸发量,各沟流的流量,最高洪水位等基本水文气象资料。
(9)雨季来临之前,组织对地面的裂隙及陷落区进行专项检查,发现有漏水聚水的地段,应及时填塞。漏水的沟渠和河床应及时堵漏或改道。每次降雨过后,应及时检查止漏工程是否可靠,是否有新的漏水通道出现。
(10)设雨量观测站,并建立雨量观测记录。
(11)定期调查相邻矿井的开采范围、开采层位、充水情况。
5、安全监察科负责全矿井防治水全过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负责防治水措施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查和监督落实工作;负责落实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资金和防洪、排水系统专项工程监督检查。
6、调度室职责
(1)雨季三防检查、应急、演练、组织、调度。在雨季前组织相关单位对“三防”工作和水害因素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做好“三防”物资的储备工作,确保防治水物资到位,设施完好可靠,水害因素控制准确。
(2)根据矿井的主要水害类型和可能发生的水害事故,组织制定水害应急救援预案,预案内容应当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7、机电运输科、机运队职责
(1)在每年雨季前机电运输科组织对排水系统进行联合实验。
(2)负责各工作面排水系统的形成和完善,按最大涌水量配备足够能力的排水设备和配套的排水设施,确保排水畅通。
(3)负责应急设备的完好性确认。
8、物资采购部职责
(1)制定防汛物资的采购计划,保证防汛物资质量。
(2)做好防汛物资的储存,确保物资及时供给。
9、作业单位职责
(1)作业单位是防治水管理的直接责任单位,必须保证本单位防治水物资、设备齐全、完好。
(2)严格按照探放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进行施工、保证生产安全。
(3)定期检查采空区防火密闭情况,地表水是否涌入采空区。
第二条 防灭火管理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杜绝煤层自燃发火事故,制定防灭火管理制度。
(一)一般规定
1、防灭火管理采用注氮防灭火为主,均压通风、注浆为辅的防灭火系统。
2、矿井要配备足够数量的技术人员,加强对采空区着火的预测预报、治理研究工作。
3、编制煤层自燃风险管理控制方案、防治自燃发火和矿井火灾安全措施、束管监测管理制度和束管监测预报制度。
4、加强职工防灭火常识的教育和培训,保证职工具备必要的防灭火知识。
5、加强防灭火研究和科技攻关,推广使用新技术、新装备和新工艺。
6、防灭火工程所需费用在安全专项资金中予以足额解决。
7、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完善和落实防灭火方面的规章制度,包括劳动组织、技术管理及岗位责任制,消防物质储备、资金储备等;同时根据火灾威胁程度制定矿井火灾应急预案。
8、按《煤矿安全规程》、《矿井防灭火规范》的要求设置消防水池、消防管路、消防器材,制定避灾路线,设置标识牌;每年组织一次反风演习,让全体入井人员熟悉避灾路线。以备发生火灾,能够迅速安全撤离,避免伤亡事故发生。
9、安全监察科对入井人员携带自救器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对井下电气焊作业进行检查和监督,对没有措施、措施落实不到位的电气焊作业单位进行制止和考核;对各区队防灭火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10、所有入井人员都要熟知自救器的使用方法。
(二)职责划分
1、矿长是矿井防灭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矿井防灭火管理工作的主要责任人;要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保证防灭火各项工作和措施落实到位。
2、总工程师对防灭火工作负技术责任,负责组织编制煤层自燃风险管理控制方案、矿井自燃发火和矿井火灾安全技术措施;负责落实防灭火专项资金的专款专用、相关制度的落实。
3、通风副总工程师协助总工程师组织编制煤层自燃风险管理控制方案、矿井自燃发火和矿井火灾安全技术措施;负责落实防灭火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相关制度的落实。
4、生产技术科职责
(1)每季度组织安全监察科、调度室、生产技术科、机电运输科、机运队、综采队、综掘队、通风队等相关单位对井上下消防管路系统、防火门、消防材料库和消防器材的设置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安排处理。
(2)在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矿井自然发火的诱发因素,制定完善的防灭火设计方案。
(3)根据矿井生产布局,制定矿井煤层自燃风险管理控制方案。
(4)负责矿井火灾预测预报工作。
5、通防科负责矿井防灭火全过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负责煤层自燃风险管理控制方案、矿井自燃发火和矿井火灾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查和监督落实工作;
6、通风队职责
(1)对矿井井下消防材料库进行管理,按规定配齐消防器材。
(2)根据矿井生产布局,落实煤层自燃风险管理控制方案、矿井自燃发火和矿井火灾安全技术措施。
(3)负责每周对采空区防火墙、废弃巷道、采掘工作面及其回风巷、综采工作面上隅角、其它可能发热地点的气体成分、气温、水温以及漏风情况进行检查,并上报技术科。
(4)控制好矿井、工作面通风风压;在综采工作面回采完毕后,立即安排施工防火密闭,并安排专人对防火密闭的施工过程进行现场监督。
(5)每日安排专人对综采上下顺槽的联巷密闭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安排处理。
7、机电运输科、通风队职责
(1)机电运输科负责井下消防管路的设计,确定井下管路(包括主管、支管)的管径和尺寸,满足生产和消防用水的需要,消防管路系统覆盖井下所有未封闭的巷道,所有管路必须正常供水。
(2)通风队负责井下消防管路的维修。
(3)通风队负责井下注浆管路的维修。
(4)通风队制氮装置的安装及注氮管路的管理和维护。
8、综采队职责
(1)负责综采工作面上、下顺槽超前支护范围内、移变列车段和综采工作面辅运顺槽消防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工作面喷洒阻化剂、下隅角挡风帘的修补吊挂、上隅角导风帘的修补吊挂和上隅角瓦斯抽排局扇的管理、维护。
(2)负责综采工作面回风顺槽超前支护范围内注浆管路的管理、维护。
9、使用单位职责
(1)消防设施日常管理和维护由使用单位负责,发现管理和附属设施存在严重问题,及时向维修单位进行反馈处理。
(2)管理维护单位根据生产布局的变化及时安装、回收消防附属设施(消防胶管、管盘、消防标识);按照规定设置责任区内的消防器材。
(3)消防管路上的三通设置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除皮带巷每隔50m设置一个三通外,其他巷道每隔100m设置一个三通),每一个三通上必须设置阀门和支管,并接有相应规格的胶管或消防水带。
(4)使用单位必须及时向员工贯彻防灭火措施,所有员工都要熟知避灾路线、井下作业区域内消防器材的设置地点和器材的使用方法。
10、采购部职责
(1)矿井地面消防材料库进行管理,按规定配齐消防器材,按规定定期更换消防器材。
(2)做好防灭火物质的储存、采购,确保物资及时供给。
第三条 瓦斯管理
(一)一般规定
1、认真贯彻落实相关部门要求,深入开展瓦斯治理工作,落实贯彻“以风定产、先抽后采、监测监控”的方针,着力构建“通风可靠、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煤矿瓦斯治理工作体系。确保我矿安全生产。
2、矿长、矿技术负责人、区队负责人、班长以上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流动电钳工、安全管理人员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仪。瓦斯检查工必须携带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安全监测工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报警仪或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
3、通防科按相关规定组织矿井瓦斯等级鉴定。
4、根据通风能力安排生产计划,以确保矿井不超通风能力生产。
5、建立合理、稳定的通风系统,矿井的开拓部署及采掘布置必须有完整、独立的通风系统,并确保通风系统合理。
6、所有瓦斯涌出的地点都是瓦斯防治的重点。为了有效地预防瓦斯事故的发生,必须切实保证全矿井通风系统的独立性和可靠性,保证矿井所需风量,努力减小矿井的通风阻力。
7、所有采掘工作面都必须有可靠的通风系统,按规程规定配风,以保证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温度、风速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
8、采掘工作面应实行独立通风,严禁采用不符合规定的串联通风,扩散通风等,确保风向、风速、风量稳定。必须串联通风时,制定专项措施,并严格执行。
9、对回采工作面上隅角,顶板冒高处,低风速巷道,盲巷等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瓦斯积聚。
10、按规定配齐、配足各采掘工作面的瓦斯报警断电仪,并按规定进行校正、维修,保证灵敏可靠。
11、瓦斯监测系统要24小时连续监测。井下出现瓦斯超限时,值班员及时汇报矿调度及矿总工程师、通风队长等有关领导,并采取措施处理。
12、局部通风机安装实行“三专两闭锁”。
13、局部通风机不准无计划停风。因故障临时停风时,当班班组长、瓦检员负责立即停电撤人,并设置栅栏、警标,禁止人员入内。恢复通风前须认真排放瓦斯,按瓦斯排放措施执行。
14、强化瓦斯管理,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瓦检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离职守,要严格执行井下工作面交接班和班中“两汇报”制度,瓦斯巡检员必须按规定路线进行巡回检查。
15、启封密闭、巷道贯通等都必须编制严密的防治瓦斯事故的措施,并进行会审,有关矿、区队领导要在现场指挥。
16、加强电气设备防爆管理工作,严禁出现电气设备失爆,安设的电气设备必须符合相关规程的规定。
17、制定通风系统管理、局部通风管理、巷道贯通的通风管理、监测监控系统管理、瓦斯检查及瓦斯排放管理等制度。
18、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编制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规定避灾路线,设置标识牌,并且让全体入井人员熟悉,以备发生灾害,能够迅速安全撤离,避免伤亡事故发生。
19、加强瓦斯爆炸事故预兆、引起瓦斯爆炸的因素等常识的教育和培训,保证职工具备必要的知识。
20、瓦斯防治所需费用在安全专项资金中予以足额解决。
21、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完善和落实瓦斯防治方面的规章制度,包括劳动组织、技术管理及岗位责任制,仪器仪表储备、资金储备等;同时制定瓦斯风险管理和控制方案、防治瓦斯爆炸的安全技术措施,并落实责任。
22、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配置瓦检员、仪器仪表。
23、每年组织一次反风演习,让全体入井人员熟悉,避灾路线。以备发生瓦斯爆炸,能够迅速安全撤离,避免伤亡事故发生。
24、安全监察科对入井人员携带自救器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对井下电气焊作业进行检查和监督,对没有措施、措施落实不到位的电气焊作业单位进行制止和考核;
25、所有入井人员都要熟知自救器的使用方法。
(二)职责划分
1、矿长是瓦斯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瓦斯防治工作的主要责任人。要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保证瓦斯防治各项工作和措施落实到位。
2、总工程师对瓦斯防治工作负技术责任。负责组织编制瓦斯风险管理和控制方案、防治瓦斯爆炸安全措施;负责落实瓦斯防治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相关制度的落实。
3、通风副总协助总工程师组织编制瓦斯风险管理和控制方案、防治瓦斯爆炸安全措施;负责落实瓦斯防治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相关制度的落实。
4、技术科:是瓦斯防治管理技术指导部门,在总工程师的带领下,做好通风瓦斯管理的监督和技术指导。
5、通风队:是瓦斯防治的主控部门,下设瓦检班,负责井下日常瓦斯检测、下设设施班,负责通风设施的施工与维护,下设检测监控班,负责井下瓦斯传感器的安设,维护。
6、安全监察科:瓦斯防治的监督检查部门,对工作不到位的部门有权利进行考核。下设兼职救护队,负责事故救援处理。
7、调度室:各部门成员及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在危险源未得到有效控制演变为事故时,调度室是事故处理的指挥部门。
8、综采队:负责回采工作面范围内的瓦斯防治等相关措施的贯彻实施。
9、综掘队:负责掘进范围内的瓦斯防治等相关措施的贯彻实施。
10、物资采购部:负责瓦斯防治所需设备、仪器的及时采购工作。
第四条 粉尘管理
1、煤尘源头管理
(1)综掘工作面煤尘控制:
①严禁“干打眼”。
②掘进工作面防尘系统完善,每隔50米一个三通阀门。
③距工作面50米以内安设风流净化水幕。
④掘进机组采用内外喷雾降尘系统,要罩住滚筒,雾化良好。并做到“开机前开水,停机后停水”。
⑤风筒出口到工作面距离要符合作业规程规定,保证工作面有足够的排尘风量,巷道中的风速不得低于0.25m/s。
(2)综采工作面煤尘控制:
①回采工作面必须有完善的管路系统,按规定设置三通阀门并负责冲洗工作面,严禁煤尘堆积。
②进风巷50—100米、回风巷安全出口30米以内各安装一道水幕,水幕要覆盖全断面,灵敏可靠。出煤期间要正常使用,专人负责。
③机组喷雾必须使用加压泵,确保雾化良好,覆盖滚筒。
④各转载点喷雾要设施到位,使用正常。
⑤液压支架应有喷雾装置。
⑥综采工作面冲洗管路必须配备冲洗胶管,每班对工作面进行一次彻底冲洗。
2、巷道煤尘浓度控制
(1)完善消防洒水系统:
①建立完善的消防洒水管路系统,所有管路必须保证正常供水,水量和水质符合要求。
②井下安装的管路系统必须能够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管路系统要覆盖井下所有未封闭巷道。
③管路三通设置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除皮带巷每隔50m设置一个三通外,其他巷道每隔100m设置一个三通),每一个三通阀门上必须设支管,并接有相应规格的胶管或消防水带。
④三通上必须配齐阀门手轮或手把。
(2)运输系统煤尘控制
①主运输系统按期进行冲洗并定期对巷道冲洗情况、积尘情况进行检查。
②主运输系统的各个转载点必须进行封闭,并定期对封闭地点产尘情况、积尘情况、封闭效果进行彻底检查。
(3)完善井下喷雾除尘系统
①主要进回风巷每隔200米安设净化水幕,采掘工作面距离工作面30米范围内安装两道净化水幕(其中1道为自动喷雾)。
②净化水幕喷嘴应迎风45°并能覆盖巷道全断面,灵敏可靠,雾化好,使用正常。
③定期对巷道进行冲洗。综采进回风顺槽每周冲洗一次;主要皮带运输巷每旬至少冲洗一次;主要辅助运输巷每天进行一次洒水消尘,确保巷道潮湿,无煤尘飞扬。
3、井下煤尘浓度监控
(1)粉尘测定工作必须按《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粉尘浓度和分散度测定方法》规定进行工作。
(2)粉尘浓度每个测尘点每半月测定一次,测定全尘,同时测定呼吸性粉尘。
(3)粉尘的分散度,每半年测定一次,粉尘中的游离二氧化硅每半年测定一次。
4、设置集中式主、辅隔爆水棚
5、控制井下引起煤尘爆炸因素
6、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编制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规定避灾路线,设置标识牌,并且让全体入井人员熟悉,以备发生灾害,能够迅速安全撤离,避免伤亡事故发生。
7、加强煤尘爆炸事故、引起煤尘爆炸因素等常识的教育和培训,保证职工具备必要的知识。
8、粉尘防治所需费用在安全专项资金中予以足额解决。
9、所有接触粉尘的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尘口罩。
10、任何人或单位不得破坏、拆除防尘管路和防尘设施。
11、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完善和落实粉尘防治方面的规章制度,包括技术管理及岗位责任制,仪器仪表采购、资金储备等;同时制定煤尘爆炸风险管理和控制方案、粉尘检测制度、矿井综合防尘措施,并落实责任。
12、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配置测尘员、仪器仪表,规定避灾路线,设置标识牌;每年组织一次反风演习,让全体入井人员熟悉避灾路线。
13、所有入井人员都要熟知自救器的使用方法。
14、安全监察科对入井人员携带自救器、防尘口罩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对井下电气焊作业进行检查和监督,对没有措施、措施落实不到位的电气焊作业单位进行制止和考核;
(二)职责划分
1、矿长是矿井粉尘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矿井粉尘防治管理工作的主要责任人。要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保证粉尘防治各项工作和措施落实到位。
2、总工程师对粉尘防治工作负技术责任。负责组织编制煤尘爆炸风险管理控制方案、粉尘检测制度、矿井综合防尘措施,负责落实粉尘防治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相关制度的落实。
3、通风副总协助总工程师组织编制煤尘爆炸风险管理控制方案、粉尘检测制度、矿井综合防尘措施,负责落实粉尘防治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相关制度的落实。
4、技术科职责
(1)每季度组织安全监察科、调度室、机电运输科、综采队、综掘队、通风队等相关单位对井下防尘管路系统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安排处理。
(2)对防尘设施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对破坏防尘设施、不按规定使用防尘设施的单位和人员进行考核。
(3)根据各巷道及工作面产尘量合理确定的巷道冲洗周期,各单位及时安排人员对责任区进行全面冲洗,冲下的煤泥及时清理干净;否则按责任区划分进行责任追究。
(4)根据矿井生产布局,制定煤尘爆炸风险管理控制方案、粉尘检测制度、矿井综合防尘措施。
5、机电运输科职责
(1)机电运输科负责井下防尘管路的安装设计,确保井下管路(包括主管、支管)的管径选择,满足生产和防尘用水的需要。
(2)通风队负责井下防尘管路的管理维护。
6、安全监察科职责
安全监察科负责矿井粉尘防治全过程监督管理工作;负责煤尘爆炸风险管理控制方案、粉尘检测制度、矿井综合防尘措施的审查和监督落实工作;
7、通防科职责
(1)对辅助运输系统和回风系统防尘设施进行管理和维护,及时安装隔爆设施。每旬对大巷至少进行一次冲洗和清理。
(2)每半月必须对井下产尘地点、每月对地面生产系统进行粉尘浓度测定,根据测尘结果制定矿井综合防尘计划,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每周检查一次井下隔爆设施的完好情况,根据检查结果提出改进意见。
(3)合理控制井下风速,增加风量或改变通风系统时,必须相应调节风速,防止煤尘飞扬。井下风速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回采工作面的风速超过2.5m/s时,必须加强喷雾等降尘措施,其它巷道当接近最高风速时应加强防尘措施。
(4)根据矿井生产布局,落实煤尘爆炸风险管理控制方案、粉尘检测制度、矿井综合防尘措施。
8、使用单位职责
(1)各生产单位和辅助单位负责责任区域内防尘设施的管理和维护。
(2)管理维护单位根据生产布局的变化及时回收防尘设施(消防胶管、水幕)。
(3)采掘作业单位对采掘机械的防尘装备、责任区域范围内的防尘设施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采掘设备的内外喷雾装置必须完好且压力符合要求,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喷雾、掘进机降尘系统必须正常使用,采掘作业区域内所有转载点都要进行采取转载点喷雾措施。
(4)各单位所有防尘设施都必须保持完好,每周对责任区内的防尘设施进行一次自检和维护。
(5)工作面防尘设施在使用前必须完善并经过验收。
(6)净化水幕要封闭巷道全断面,灵敏可靠,雾化好,保证使用正常。
(7)井下巷道杜绝出现厚度超过2mm、连续长度超过5m的煤尘堆积(用手捏成团经振动不飞扬,不在此限)。
9、机运队职责
(1)机运队对责任区域内的防尘设施进行管理和维护,每旬至少对皮带巷底板、皮带架上的积尘进行一次冲洗和清理。每旬至少对皮带巷巷帮、顶板、管路的积尘进行一次冲洗和清理。
(2)主井皮带、工作面皮运顺槽运转时,开启全断面喷雾降尘。
10、物资采购部职责
做好防尘物质的储存、采购,确保物资及时供给。
第五条 顶板管理
1、矿长是矿井顶板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本着防控结合的原则对顶板管理全面负责。
2、总工程师是矿井顶板管理的技术总负责人,必须抓好技术管理工作,把各项制度、措施落实到位。技术科是顶板管理的业务主管部门,对各项措施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并定期深入现场,探清顶板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采、掘区队对顶板管理负直接责任。安全监察科负责顶板管理的监督、检查。
3、各采掘区队遇到异常顶板条件时必须及时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并报技术科、安全监察科、总工程师审批,审批后实施。技术科定期对矿井的顶板管理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4、加大顶板管理的技术投入,进一步为支护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一方面要提高地质勘探程度,加强特殊地质构造条件下的地质预测预报工作,另一方面要采取先进的管理手段,掌握顶板岩性规律,实现对顶板的事前控制。
5、工作面回采结束后要对采空区及时进行封闭,时间不得超过45天,密闭形式为防火、防水砼密闭。
6、掘进工作面支护设计:
(1)工作面开工前两个月由地质测量科提供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说明书必须将工作面的煤层、顶底板的地质条件全面阐述清楚。
(2)支护设计前要进行巷道断面优化,巷道断面开口及尺寸应根据掘进高度、巷道的用途及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选择、确定。
(3)支护设计应采用工程类比法、理论验算法及监测分析法。
(4)支护设计的依据:工程地质的详细资料、预想地质素描图、详细的围岩类别及围岩特征,相关已掘井巷工程详细状况。
(5)矿井工作面支护设计由技术科负责,总工程师组织审查,充分考虑特殊地质条件和施工条件下支护的安全性,保证支护设计科学经济、安全可靠。
7、综采工作面支护设计:
(1)综采工作面开工前两个月由地质测量科提供综采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说明书中必须按规定将工作面煤层的地质条件全面阐述清楚。
(2)回撤通道支护原则:工作面在采通前一个月由总工程师组织召开综采工作面末采段支护设计专题会议,确定合理的支护形式参数,技术科负责支护设计,总工程师审批。
(3)综采工作面两顺槽的超前支护距离不低于20米,遇顶板破碎或其它地质构造,可采取合理支护方式进行超前支护。单体液压支柱要进行牢固的防护联接。
(4)综采工作面安全出口和超前支护必须由专人维护,随时检查支护情况和冒顶、片帮的可能,出现问题及时处理,责任区在规程中有明确划分。进入工作面通过上、下出口的所有人员必须先观察顶、帮,确认安全后方可通过。
(5)综采面两顺槽根据顶板结构和岩性安装顶板离层仪,派专人对顶板观测仪定期观测、记录分析,根据观测结果指导巷道支护设计。
8、掘进巷道顶板管理
(1)综掘队由主管技术员负责顶板支护技术管理,队长负责各项措施的落实。必须根据掘进工作面支护设计制定加强顶板支护和施工管理办法及严格的奖罚措施,明确每道工序的施工责任,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力度,严格奖罚兑现。
(2)当班班长是顶板管理的直接责任者,支护施工必须达到支护设计质量标准,支护工在施工过程中随时注意顶板岩层变化或构造的出现,发现特殊地质变化及时采取补支措施,汇报带班队长,并汇报技术科和总工程师,以便及时调整支护措施。
(3)每班指定人员对顶底煤的留设厚度进行探测标识,同时在交接班时向下班班长交代清楚,以便综掘机司机掌握。
(4)掘进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不同巷道、不同地质条件、不同掘进设备条件下的循环进度,经总工程师批准后严格执行,严禁超循环作业。特殊地质构造,如断层、复合顶板、煤层变化等掘进时,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5)采用锚索支护,锚索长度根据直接顶厚度及锚固段基岩性质进行选择,特殊破碎顶板地段、易破碎顶板各个交岔点和大硐室,必须及时紧跟工作面施工锚索。如发生高冒区则可采用架棚等加固支护,支护必须接顶密实,牢固可靠。处理高冒区时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总工程师审批后由施工区队严格落实,保证安全快速处理冒顶。
(6)对已施工巷道,尤其是顶板特殊地质变化段及受二次采动影响的保留巷道,必须由专人分段进行日常检查,采用敲帮问顶的办法加强观察。发现顶板有变化时及时汇报,总工程师组织研究补强措施并积极落实。对未进行补强支护的巷道必须设置警示牌,严禁人员入内。
(7)新开掘巷道与已施工巷道交岔布置,在施工贯通后需对已施工巷道进行挑顶或开帮,对两巷道交岔区域进行专项支护。
(8)新开掘的硐室、巷道要做到一次掘进成巷,对因施工工艺要求,需二次掘进或永久支护滞后临时支护时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9)掘进机在掘进过程中如遇故障需就地检修时,必须先进行支护,支护到位后方可进行抢修,严禁空顶作业。
(10)掘进工作面各岗位司机必须在驾驶室内作业,随时观察顶板,身体任何部位严禁露出驾驶室外,在拖拽电缆时,作业人员必须站在有支护且顶板完整的区域内,并随时观察顶板,发现问题及时同司机取得联系。
(11)掘进巷道,在完成一个循环进度后,必须按照作业规程的规定及时进行支护,空顶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12)锚杆支护必须严格按规程、措施作业,扭矩、锚固力达到设计要求,保证安全可靠的支护质量,控制巷道、交岔点悬顶面积,必须最大限度减小空顶面积。严禁空顶作业。
9、敲帮问顶制度
对巷道顶板、煤帮进行敲帮问顶是有效防止冒顶和片帮伤人事故的有效措施,必须严格执行。对综采工作面进行敲帮问顶由当班带班队长负责,掘进工作面巷道敲帮问顶由带班队长、班长负责,安全员负责监督执行情况。
(1) 敲帮问顶发现问题处理时,要使用工作面配备的敲帮问顶专用工具进行处理。清理顶帮时由外向里,由高到低,处理人员必须站在顶帮完整的地方。综采工作面在进入工作面联巷及机头机尾电机盖板处备有处理鳞皮、片帮的专用工具。掘进巷距工作面不得超过50米处放置处理片帮和冒顶的专用工具。
(2) 综采工作面接班后必须由带班队长对回风顺槽机尾50米前巷道、皮带顺槽移变列车前50米巷道进行敲帮问顶。发现问题能自己处理的使用专用工具立即处理,对无法处理的要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并及时汇报调度室,由调度通知技术科落实具体的解决方案。对巷道检查后要及时填写班前安全评估记录。
(3)掘进工作面生产班接班以后必须对上班掘进支护巷道进行敲帮问顶。班长负责接班后的敲帮问顶工作,已支护的联巷要使用专用工具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填写班前安全评估记录。
(4)在打眼前必须进行敲帮问顶,将顶帮活矸及时清理后方可作业,正在支护巷道由锚杆机司机负责处理顶板离层、鳞皮,煤帮不稳定处经处理后,由外往里推进支护。如检查顶板有构造、淋水,顶板不稳定时,要执行特殊顶板支护措施。
(5)安全员每班必须要对综采工作面回风顺槽机尾50米前巷道、皮带顺槽设备列车前50米巷道顶板、煤帮进行检查;对掘进工作面每班必须检查工作面顶板、煤帮、抹角的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与工作面当班带班队长或现场作业人员联系,安排处理。
(6)各单位担任敲帮问顶的人员,必须经过敲帮问顶培训。
10、联巷与交叉点安全管理
(1)联巷开口必须按主巷规程支护完毕后,方可选择开口,开口根据现场巷道顶板条件,选择在顶板稳定的位置,尽可能避开顶板裂隙、破碎和有淋水的地段,无法避开时必须采取短掘短支、加强支护措施。联巷开口顶板与主巷顶板衔接平整。
(2)按规定进行开口及抹角,严禁随意开口、抹角及加大抹角宽度。联巷开口最大循环进度不得超过规程规定,然后及时进行支护。
(3)技术科必须加强对井下联巷开口施工日常监督检查,对不按作业规程要求进行施工的必须立即令其整改,并进行严格考核,考核必须落实到责任人。
(4)安全监察科对贯通实行监督管理。对不按作业规程要求进行施工的必须立即令其强制整改或下达停工指令,对责任人进行严格考核。
11、综采工作面初采初放顶板管理。
(1)综采工作面初采时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是否使用采取放顶。
(2)综采工作面切眼高度尽可能减小,能满足安装要求即可,使初采顶板冒落矸石易于充满采空区,从而降低老顶来压显现强度;同时掘进准备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减小顶煤留设厚度,增加底煤留设厚度,以利于防火。
(3)综采队必须详细编制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并组织学习,对综采工作面所有设备、材料及人员的安全要有明确管理规定和要求,经总工程师组织审批后执行。
(4)综采工作面必须成立由矿长、总工程师、生产副矿长、技术科、安全监察科及有关部门领导组成的顶板管理小组,做到责任到人,并对初采初放期间措施的执行情况、安全状况全权负责。
12、综采工作面端头维护管理
(1)根据综采工作面顶板状况及矿压显现规律进行端头支护设计,同时制订详细可靠的端头超前维护措施,经总工程师审批后执行。
(2)工作面两端头维护必须保证质量,超前支护达到初撑力,单体液压支柱成一线,并拴好防倒绳,有顶梁时应保证固实可靠。
(3)工作面采煤机每刀割至两端头时,要及时移动端头支架。
(4)综采队指定班长统一协调指挥端头的支护,对破碎顶板的端头维护要选择责任心强且有丰富支护经验的熟练工人进行支护。
(5)胶运、回风两顺槽的片帮要随时处理,尤其要注意采面上下安全出口的片帮煤。工作面必须在指定的地点机头和机尾放置处理片帮的专用工具。
13、综采工作面回撤通道支护管理
(1)每一工作面必须采用科学的观测手段对回撤通道进行矿压观察,分析计算出合理的支护强度,确定回撤通道支护方式及支护参数,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审批回撤通道支护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
(2)回撤通道使用的单体液压支柱型号分段统一,即工作阻力、支撑高度统一,保证工作面支撑强度均匀分布。
(3)通道支护所使用的垛式支架及单体液压支柱性能必须良好,工作面各支护初撑力必须达到设计要求,支护工程质量必须符合验收标准。
14、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
(1)综采工作面老顶初次垮落前,要尽可能降低采高,使易于冒落的直接顶尽可能充满采空区,以减弱老顶初次来压时的强度。
(2)工作面初次来压期间,随时观察工作面顶板来压状况,加强对顶板的监察,出现老顶来压预兆时,工作面采取停电 、停水、断电撤人到安全地点等安全措施。
(3)综采工作面老顶初次来压后,必须及时封堵地表裂缝,并随工作面的推进定期检查、及时堵漏,以防采空区漏风。
(4)综采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必须加大对工作面设备的检修力度,支架状态保证良好,同时必须进行随机移架,升架保证达到初撑力;工作面工程质量达到:“三平、两直、两畅通”。当遇有明显的顶板来压征兆时,加快工作面的推进速度,迅速甩开压力区。
(5)成立矿压观察组,采用科学先进的矿山压力监察手段,分析来压步距及来压显现规律,现场根据来压显现及来压步距,相应采取科学的管理手段,保证综采工作面初放及周期来压过程中回采安全,从而发挥综采高效生产。
(6)工作面顶板不出现台阶下沉,综采工作面支架前梁接顶严密。
(7)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必须达到支架初撑力;上下顺槽超前支护必须按作业规程和补充措施进行支护。
第八节 紧急情况停产撤人管理制度
为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发生,根据《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规程和规范性文件以及省安监局印发《关于强化煤矿紧急情况停产撤人措施的通知》对全省煤矿紧急情况停产撤人措施提出的明确要求。特编制紧急情况停产撤人管理制度, 从即日起执行。
在遇到险情时带班领导、班组长、安检员、瓦斯检查工、调度员和第一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紧急情况的人员,在紧急情况下有直接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权利。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人员。有权采取先撤人再汇报的权利,有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立即停止作业,撤到安全地点。
撤到安全地点后在向上级领导汇报。
以上人员发现有下列紧急情况之一的必须下达停产撤人命令
1、遇有井下瓦斯涌出异常或井下有害气体浓度超过《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必须立即停产撤人;
2、现场出现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征兆;必须立即停产撤人;
3、主要通风机或局部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或通风系统遭到破坏,不能保证矿井正常通风;必须立即停产撤人;
4、发生火灾,依靠现场力量无法有效扑灭;必须立即停产撤人;
5、安全监测监控不到位;必须立即停产撤人;
6、采掘工作面出现大面积冒顶征兆,来不及支护或采取措施不能及时、有效控制;必须立即停产撤人;
7、井下出现透水征兆;
遇有井下采掘工作面及回风系统瓦斯超限、煤壁挂汗、挂红、水叫声、工作面空气变冷、采掘工作面支护变形严重、电气设备失爆、安全保护失效等情况时,全体井下人员必须无条件升至地面。
8、雨季受雨水威胁,矿井所在当地遇洪水或24小时降雨量达50毫米且没有雨停迹象;必须立即停产撤人;
9、供电系统发生故障,不能保证矿井安全供电的,必须立即停产撤人;
10、各驻矿值班人员必须在调度室值守,并监督矿井瓦斯、水、火等灾害状况,出现情况紧急时,立即决定停产撤人。
11、汛期期间,凡是地处水库、河道、湖泊、低洼地带、泄洪区范围内的煤矿,必须在绝对确保安全情况下才能生产,否则必须停产撤人;
12、出现危及现场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的其他紧急情况 ;必须停产撤人;
13、遇有以上紧急情况,煤矿带班人员、调度员、瓦斯检查工、安检员、班组长等有权指挥停产撤人。煤矿矿长、带班矿长、矿调度等必须服从第一决定人的决定。作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 ,不得因此处理作业人员。
14、各科室区队要严格落实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安全责任,明确应急措施和报告程序,强化调度值班。
15、明确值班人员及井下各级管理干部、作业工人在接到危险报告或发现可能出现的灾害时,必须采取先撤人再汇报的措施;赋予生产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安检员、瓦斯检查员和调度人员在遇到险情时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赋予企业员工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立即停止作业,撤到安全地点的权利。
16、各工作地点在接到撤人的指令后,各工作面所有人员立即由班长及在场管理人员的协助下先清点人员,先切断与局部通风机、安全监测系统和排水系统无关的电源。然后组织全班组人员(包括沿途及在其他地点工作的所属班组人员及在本区域内的其他人员),沿规定的撤人路线有序撤至井底车场。
17、撤人的程序:
(1)由调度室汇报矿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由应急总指挥发出撤人命令(紧急情况下可由调度值班人员发出),调度监控中心通过电话通知井下各作业地点。并同时通知检身房处、信号工、绞车司机做好准备。
(2)各作业地点作业人员切断与局部通风机、安全监测系统和排水系统无关的电源后,按规定撤退路线撤退。
(3)调度中心通过人员定位系统,密切注意撤退情况。并保持与中央水泵房及井底车场的联系。
(4)各作业地点人员统一撤退至井底车场,由带班矿长、队长、安检员统一组织人员升井。
(5)全部升井后由入井检身房、调度中心核对人数。
第九节 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一 事故预警制度
为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灾难的预警工作机制,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切实做好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灾难的预报、预警、预防工作,特建立生产安全事故预警制度。
一、管理机构及职责
为确保安全生产事故预警工作的有效实施,根据《预案》要求成立应急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矿长
副组长:总工程师 生产矿长 安全矿长 机电矿长 党务主管 地测副总工程师 机电副总工程师 安全副总工程师 通风副总工程师
各专业分管副总工程师。
成员单位:生产技术科 机电运输科 安全监察科 通防科 地质测量科 调度室 培训科 综合办公室 经营科 综采队 综掘一队 综掘二队 机电运输队 通风队 探放水
应急管理办公室设在调度室,调度室主任兼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负责日常的应急管理工作和自然灾害预报、预警信息的发布。
二、预警级别
预警级别依据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事态,划分为三级:Ⅲ级(一般事故)预警、Ⅱ级(较大事故)预警、Ⅰ级(重大事故)预警,依次用红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按事故的类型具体划分如下:
1、顶板事故
根据冒顶范围的大小、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将事故应急预警级别分为Ⅲ级(一般事故)预警、Ⅱ级(较大事故)预警、Ⅰ级(重大事故)预警。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Ⅲ级预警:
(1)、采煤工作面冒顶长度超过3米(含3米)、冒顶高度在1米以上的;
(2)、掘进巷道冒顶长度3米以下、冒顶高度在1米以上的;
(3)、在用巷道冒顶长度5米以下、冒顶高度在1米以上,为Ⅲ级非人身事故;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Ⅱ级预警:
(1)、采煤工作面冒顶长度超过5米(含5米)、冒顶高度在1米以上的;
(2)、掘进工作面冒顶长度超过3米(含3米)、冒顶高度在1米以上的;
(3)、在用巷道冒顶长度超过5米(含5米)、冒顶高度1米以上,为Ⅱ级非人身伤亡事故;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Ⅰ级预警:
(1)采煤工作面冒顶长度超过10米(含10米)、冒顶高度1米以上;
(2)掘进工作面冒顶长度超过5米(含5米)、冒顶高度1米以上;
(3)在用巷道冒顶长度超过10米(含10米)、冒顶高度1米以上,为Ⅰ级非人身伤亡事故。
2、井下水灾事故
按照水灾事故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事故应急预警级别分为Ⅲ级(一般事故)预警、Ⅱ级(较大事故)预警、Ⅰ级(重大事故)预警。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Ⅲ级预警:
矿井水灾涉及单一采掘工作面或某一采掘区域安全。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Ⅱ级预警:
矿井水灾涉及一个采区安全。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Ⅰ级预警:
矿井水灾涉及矿井安全。
3、煤尘爆炸事故
按照煤尘爆炸事故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事故应急预警级别分为Ⅲ级(一般事故)预警、Ⅱ级(较大事故)预警、Ⅰ级(重大事故)预警。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Ⅲ级预警:
事故涉及单一采掘工作面或某一采掘区域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1~2人轻伤。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Ⅱ级预警:
事故涉及一个采区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1~2人重伤,或造成3人及以上轻伤。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Ⅰ级预警:
事故涉及矿井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1 人及以上死亡,或造成3 人及以上重伤。
4、井下火灾事故
按照井下火灾事故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事故应急预警级别分为Ⅲ级(一般事故)预警、Ⅱ级(较大事故)预警、Ⅰ级(重大事故)预警。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Ⅲ级预警:
事故涉及单一采掘工作面或某一采掘区域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1~2人轻伤。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Ⅱ级预警:
事故涉及一个采区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1~2人重伤,或造成3人及以上轻伤。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Ⅰ级预警:
事故涉及矿井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1 人及以上死亡,或造成3 人及以上重伤。
5、瓦斯爆炸事故
按照瓦斯爆炸事故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事故应急预警级别分为Ⅲ级(一般事故)预警、Ⅱ级(较大事故)预警、Ⅰ级(重大事故)预警。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Ⅲ级预警:
事故涉及单一采掘工作面或某一采掘区域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1~2人轻伤。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Ⅱ级预警:
事故涉及一个采区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1~2人重伤,或造成3人及以上轻伤。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Ⅰ级预警:
事故涉及矿井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1 人及以上死亡,或造成3 人及以上重伤。
6、瓦斯超限事故
按瓦斯超限浓度,将事故应急预警分为Ⅲ级预警、Ⅱ级预警和Ⅰ级预警。
(一)、当局部瓦斯浓度高于1.0%并有上升趋势时,启动Ⅲ级预警由通巷工区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控制风流进行瓦斯排放。
(二)、当局部瓦斯浓度趋近于3.0%并有上升趋势时,启动Ⅱ级预警并立即停止工作面作业,由通巷工区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控制风流进行瓦斯排放。
(三)、当局部瓦斯浓度高于3.0%时并有上升趋势时,启动Ⅰ级预警,并立即启动瓦斯超限应急处理预案。
7、井下运输事故
按照事故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事故应急预警级别分为Ⅲ级(一般事故)预警、Ⅱ级(较大事故)预警、Ⅰ级(重大事故)预警。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Ⅲ级预警:
造成或可能造成1~2人轻伤。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Ⅱ级预警:
造成或可能造成1~2人重伤,或造成3人及以上轻伤。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Ⅰ级预警:
造成或可能造成1 人及以上死亡,或造成3 人及以上重伤。
8、矿井机电事故
根据可能出现的供用电事故大小、影响范围以及经济损失,结合本矿防灾、抗灾能力,将事故应急预警级别分为Ⅲ级(一般事故)预警、Ⅱ级(较大事故)预警、Ⅰ级(重大事故)预警。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Ⅲ级预警:
由于电气设备、线路故障或发生火灾,造成或可能造成1~2人轻伤。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Ⅱ级预警:
由于电气设备、线路故障或发生火灾,导致矿井大范围停电,造成或可能造成1~2人重伤,或造成3人及以上轻伤。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Ⅰ级预警:
(1)两台主变故障或其他原因导致全矿停电的;
(2)由于电气设备、线路发生故障而造成或可能造成1 人及以上死亡,或造成3 人及以上重伤。
9、雷电事故
根据可能出现的雷电事故大小,结合本矿防灾能力,将事故应急预警分为3个等级。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Ⅲ级预警:
(1)电气设备、线路遭受雷击故障或发生火灾;
(2)其他故障造成井下失电,以及其他雷击事故造成或可能造 成1~2人轻伤,。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Ⅱ级预警:
电气设备、线路遭受雷击故障或发生火灾,导致矿井大范围停电,造成或可能造成1~2人重伤,或造成3人及以上轻伤。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Ⅲ级预警:
(1)35KV母线段遭雷击故障,导致接泗线、罗泗线失电;接泗线、罗泗线同时遭受雷击故障失电;
(2)其他遭雷击故障导致全矿处于停电状态;
(3)井下中央变电所、主副井绞车房、通风机房失电短时间内不能及时恢复,可能会造成但无法及时修复,以及其他雷击事故造成或可能造成1 人及以上死亡,或造成3 人及以上重伤。
10、主要通风机事故
根据可能出现的事故大小,结合本矿防灾能力,将事故应急预警级别分为3个等级。
造成的矿井通风影响时间不大于1小时,启动Ⅲ级预警。
造成的矿井通风影响时间不大于10小时。启动Ⅱ级预警。
造成的矿井通风影响时间不大于24小时,启动Ⅰ级预警。
11、灾害性天气事故
矿根据矿井灾害天气的严重程度和危害范围,将事故应急预警级别分为三个等级。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Ⅲ级预警:
(1)降雨频繁发生,持续降雨达两小时,降雨量达到50mm,地面积水量大,可能危及井口。
(2)雷雨交替,影响井上下正常生活、生产。
(3)暴风雨、暴风雪,影响井上下正常生活、生产。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Ⅱ级预警:
(1)高强度降雨频繁发生,持续降雨达两小时,降雨量达到50mm,且来势突然、猛烈,地面积水量大,可能造成井口倒灌。
(2)雷雨交替,造成供电系统故障,影响井上下正常生活、生产。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Ⅰ级预警:
(1)高强度降雨频繁发生,持续降雨超过两小时,降雨量达到50mm以上,且来势突然、猛烈,地面积水量大,造成井口倒灌。
(2)雷雨交替,供电、通讯系统受损,严重危及井上下正常生活、生产。
四、预警信息发布
应急管理办公室通过对可能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信息收集和分析,经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研究通过后,必须立即发出预警信息,并利用矿有线电话第一时间发布到井上下各工作地点,防止事故扩大化。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及有关单位负责人应保持手机24小时开机,防止出现应急事件时不能及时沟通。
五、预警响应
发出事故预警后必须有相应级别的响应,即:
Ⅲ级响应:由单位负责人或现场负责人负责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必要时请求分管副矿长(总工程师)启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Ⅱ级响应:由分管副矿长(总工程师)负责启动《事故应急预案》,必要时请求矿长启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援预案》。
Ⅰ级响应:由矿长启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必要时请求公司、集团、地方安全管理委员会救助。
六、责任追究与奖惩
安全生产事故预警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安全生产事故征兆的重要情况或者在安全生产事故预警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依法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罚款或解除劳动合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在安全生产事故预警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或个人,应根据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 应急值守制度
一、煤矿应急值守是应急管理工作的基本职责,矿属各单位、各部门要把应急值守备勤纳入单位应急管理工作范畴,完善制度,明确责任,妥善做好值守安排,保障日常工作有序运转。
二、应急值守工作原则:严谨高效、有情必报、快速反应、安全保密。
三、应急值守启动时期:重要节假日期间、重要敏感时期、上级确定的重点防护期、重大突发事件期间、其他特殊时期。
四、应急值守基本要求:
(一)坚持领导带班制度,强化应急值守工作的领导,保证值守期间都有领导坐守。
(二)严格坚守岗位,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不得擅自离岗、脱岗,遇有特殊情况需临时离开时,须请示领导同意,妥善安排。
(三)保持信息畅通,应急值守期间,带班领导和值守工作人员要保证24小时通讯联络畅通,确保各类突发信息报告及时、处置及时,不得误报、迟报、瞒报、漏报。
五、应急值守人员职责:
(一)保持高度责任感和政治敏感性,认真履行应急值守职责,坚守岗位,遵守值班纪律。
(二)贯彻落实矿应急办的指示精神,做好来文来电的收发、处置工作,及时完整填写值班情况记录。
(三)定时巡查有关重点要害部位、重要守护目标以及有关隐患源、可疑人物,确保安全。
(四)注意掌握收集重要动态信息,按照重要信息报告有关规定,及时向矿应急办及有关部门报告。
(五)发生或收到突发事件情况信息,根据规定程序,及时向领导和矿应急办及有关部门报告,并第一时间做出反应,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发挥临时协调联络中枢作用。
(六)认真承办领导交办的其它事项。
三 遇极端天气井下紧急撤人制度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做好雨季防汛工作,提高因雨季极端天气引发重大灾害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保护职工的人身安全、集体财产不受损失及矿井的安全生产,依据国家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撤人制度。
第二条 以下气象预报均指本区域内,“本区域”下略。
第三条 气象预报出现“暴雨蓝色预警信号”以上天气,连续降雨达到50mm以上或气象预报为“暴雨”天气时,立即停产、撤人。
第四条 气象预报“雷电橙色预警信号”天气时,有造成矿井停电危险时,矿井停产、撤人。
第五条 气象预报为“冰雹橙色预警信号”天气时,有造成矿井有停电危险时,矿井停产、撤人。
第六条 气象预报为“霜冻橙色预警信号”天气时,供电线路已出现冰凌,有造成架线倒架,折断线路使矿井有停电危险时,矿井停产、撤人。
第七条 气象预报为“暴雨、暴雪、大风、雷电、冰雹、大雾等红色预警信号”天气时,矿井停产、撤人。
第八条 应急组织
煤矿成立遇极端天气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应急决策。
总 指 挥:矿长
副总指挥:总工程师 生产矿长 安全矿长 机电矿长 党务主管 地测副总工程师 机电副总工程师 安全副总工程师 通风副总工程师
成员科室:生产技术科 机电运输科 安全监察科 通防科 地质测量科 调度室 培训科 综合办公室 经营科 综采队 综掘一队 综掘二队 机电运输队 通风队 探放水
第九条 指挥机构
煤矿设立遇极端天气应急指挥部,指挥部下设指挥办公室,指挥办公室设在矿调度室,由调度室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矿长任总指挥,各副矿长任副总指挥,负责统一指挥,协调生产安全的应急工作。
指挥部下属成员科室根据《夏季“三防”应急预案》及《灾防计划及应急预案》相关规定行使职能,相互协作。
第十条 应急处置
各单位、各部门收到灾害“蓝色或黄色预警信号”后,要按照职责做好防灾准备工作,要认真查险排险,及时组织受威胁职工家属转移避险;配备足够防范应对的人力、物力、财力。
各单位收到“橙色预警信号”后,要按照职责做好防灾应急工作,要认真落实减灾救灾各项措施,全力做好灾害天气救助准备工作。
第十一条 指挥办公室必须24小时值班,每天必须有一名副处级以上领导值班。调度室要主动与气象、水利、防汛部门联系,建立极端天气预警和预报机制。及时收看天气预报,掌握可能危害煤矿安全生产的极端天气及洪水信息。密切关注极端天气预警信息,掌握汛期水情。与周边相邻矿井沟通信息,当矿井出现异常情况时,立即向周边矿井进行预警。
四 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制度
第一条 为规范本矿生产安全事故信息的报告和处理工作,建立快速反应、运行有序的信息联络工作机制,根据《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家安监总局《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本矿生产安全管理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凡在本矿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信息的报告和处理工作,适用于本制度。
第三条 事故信息报告应及时、准确和完善,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事故;信息处臵应当遵循快速、协同配合、分级负责的原则。
第四条 调度室为事故信息调度机构,实行24小时不间断调度值班,在收到事故信息报告的同时汇报矿领导及安监站。
第五条 事故信息报告范围包括已经发生的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生产安全事故)和较大涉险事故的信息。
较大涉险事故的信息是指:
1、涉险10人以上的事故;
2、造成3人以上被困或者下落不明的事故;
3、其他较大涉险事故。
第六条 事故信息报告时限
发生一般生产安全事故,应当在1小时内报告县公司及县煤炭局,随后补报文字报告。
发生较大生产安全事故或者较大涉险事故,在汇报县公司及县煤炭局的同时,应当在1小时内将事故信息首先用电话快报的方式报告省煤运公司及省煤炭工业厅,随后补报文字报告。
发生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在依照上款规定报告的同时,必须立即报告省煤炭工业厅,同时向矿山救护大队汇报,请求救援。
事故具体情况暂时不清楚的,先报事故概况,随后补报事故全面情况。对事故性质暂时界定不清的,也要及时报告。
事故信息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按规定及时续报。较大涉险事故、一般事故、较大事故每日至少续报1次;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每日至少续报2次。续报工作直至事故抢险救援工作结束。
第七条 事故信息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企业的名称、地址、性质、产能等基本情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包括应急救援情况);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已经采取的措施;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使用电话快报,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3、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人数)
第八条 事故信息上报
调度室在接到事故信息时,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规定的应急响应,立即向矿长及领导班子成员汇报,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并按照程序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同时通知安监站,由调度室和安监站共同做好事故信息的核查、跟踪、处臵、督导等工作。
第九条 事故责任分析
1、根据事故调查所确认的事实,通过对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分析,确定事故的直接责任、间接责任者。
直接责任:凡是导致事故发生直接原因的人员责任属直接责任。
间接责任:产生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的间接原因的人员责任属间接责任。
2、事故责任人员一般分为四类责任:直接责任者、主要责任者、重要责任者、一般责任者。
直接责任者主要是指因违章操作或违章指挥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员。主要责任者、重要责任者、一般责任者属于间接责任,主要是指各级管理人员、矿级领导。其中领导责任又分为:主要领导者、重要领导责任者、一般领导责任者。
第十条 事故责任追究及处罚
按照《事故调查报告》做出具体的处罚决定。
第十一条 对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拖延不报,阻碍、干涉事故调查处理,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拒绝接受调查以及拒绝提供真实情况和资料的科室和个人,根据情节轻重,做出处理。
第十二条 《事故调查报告》下达后由安监站按标准进行落实,罚款纳入矿安全基金。
第十三条 对于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调查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由安全科负责跟踪落实。
五 安全生产事故现场处置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煤矿企业应对各种突发性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处置和综合指挥能力,提高紧急救援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协调水平,确保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和滋生次生事故,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事故现场处置管理制度。
一、矿山冒顶事故的应急处理
冒顶事故是矿井中最常见、最容易发生的事故,冒顶事故应急处理要点如下:
(1)发生冒顶事故以后,抢救人员首先应以呼喊、敲打、使用地音探听器等与遇险人员联络,来确定遇险人员的位置和人数。
(2)如果遇险人员所在地点通风不好,必须设法加强通风。若因冒顶遇险人员被堵在里面,应利用压风管、水管及开掘巷道、打钻孔等方法,向遇险人员输送新鲜空气、饮料和食物。
(3)在抢救中,必须时刻注意救护人员的安全。如果觉察到有再次冒顶危险时,首先应加强支护,有准备地做好安全退路。在冒落区工作时,要派专人观察周围顶板变化。
(4)在清除冒落岩石时,要小心地使用工具,以免伤害遇险人员。在处理时,应根据冒顶事故的范围大小、地压情况等,采取不同的抢救方法。
(5)顶板冒落范围不大时,如果遇险人员被大块岩石压住,可采用千斤顶等工具把其顶起,将人迅速救出。
(6)顶板沿煤壁冒落、矸石块度比较破碎、遇险人员又靠近煤壁位置时,可采用沿煤壁由冒顶区从外向里掏小洞,架设梯形棚子维护顶板,边支护边掏洞,直到把人救出。
(7)较大范围顶板冒落,把人堵在巷道中,也可采用另开巷道的方法绕过冒落区将人救出。
二、瓦斯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理
瓦斯爆炸表现为在极短时间内大量瓦斯被氧化,造成热量积聚,在爆源处形成高温、高压,然后急剧向外扩散,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和声响。瓦斯爆炸是煤矿事故中破坏力最大的事故之一。瓦斯爆炸事故应急处理程序的要点如下。
(1)以抢救遇险人员为主,必须做到“有巷必有人”,本着“先活者后死者、先重伤后轻伤、先易后难”的原则进行救援。
(2)在进入灾区侦察时要带有干粉灭火器材,发现火源及时扑灭。确认灾区没有火源不会引起再次爆炸时,即可对灾区巷道进行通风。
(3)应尽快恢复原有的通风系统,加大风量,排除瓦斯爆炸后产生的烟雾和有毒有害气体。迅速排除这些气体,既有利于抢救遇险人员,减轻遇险人员的中毒程度,又可以消除对井下其他人员的威胁。
(4)清除巷道堵塞物,以便于救人。
(5)寻找火源,扑灭爆炸引起的火灾。
(6)做好灾区侦察、寻找爆炸点、灾区封闭等工作。
(7)救护队在处理瓦斯爆炸事故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问清事故性质、原因、发生地点及出现的其他情况;
②切断通往灾区的电源;
③进入灾区时须首先认真检查各气体成分,待不再有爆炸危险时,再进入灾区作业;
④侦察时发现明火或其他可燃物引燃时,应千方百计立即扑灭,以防二次爆炸;
⑤有明火存在时,救护队员的行动要轻,以免扬起煤尘,发生煤尘爆炸;
⑥救护队员穿过支架破坏地区或冒落堵塞地区时,应架设临时支护,以保证队员在这些地点的往返安全。
三、煤尘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理
煤炭粉末悬浮于空气中遇高温迅速被干馏而产生可燃气体,这些气体与空气混合而燃烧并放出大量热量,传给附近悬浮的煤尘使燃烧循环下去以致形成煤尘爆炸。发生煤尘爆炸事故应急救援程序的要点:
(1)发生煤尘爆炸事故时,首先由发现人利用附近电话汇报上级,说明灾害地点、性质、范围及波及面。同时设法通知灾区回风侧人员由基层干部带领,按规定的避灾路线退到新鲜风流地点待命或撤出矿井。
(2)此时所有人员都应戴上自救器。如果估计在自救器的有效使用时间内撤不出灾区时,应利用现场一切可用的材料构筑临时避难峒室,等待救护队抢救。为了避免冲击波的伤害,发生事故时要背向冲击波方向,用湿毛巾保护面部和口鼻,躺在水沟的一侧。
(3)矿调度室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按应急计划通知有关领导及矿山救护队,立即组织抢救。
(4)应急指挥部应迅速查清灾害地点、性质、遇难人数、位置、通风设施等的破坏程度,并制定出救灾实施方案,保持与救护队不间断地联系。
(5)救护队长应根据救灾方案安排行动计划。指挥部还应及时命令后勤部门准备救灾物资和设备,做好下井人数的统计工作,组织好医务、家属及治安等项工作。
(6)灾区救护人员应注意的是,集中力量抢救遇险人员,应多带自救器或备用呼吸器,以保证遇险者安全脱险,立即切断灾区电源,注意停电操作应由灾区以外配电点进行,以防断电火花引爆煤尘或瓦斯,对灾区进行全面侦察,发现火源立即扑灭,防止二次爆炸。
(7)恢复通风,清除堵塞物,迅速排除有害气体。
四、井下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
根据热源不同,矿内火灾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外因火灾,是由外来热源引起的;另一类是内因火灾,是矿物等可燃物本身受到某些化学或物理作用引起的。处理井下火灾的程序的要点为:
(1)通风方法的正确与否对灭火工作的效果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火灾时常用的通风方法有正常通风、增减风量、反风、风流短路、隔绝风流、停止风机运转等。不论何种通风方法,都必须满足:
①不使瓦斯聚积,矿尘飞扬,造成爆炸;
②不危及井下人员的安全;
③不使火源蔓延到瓦斯聚积的地域,也不使超限的瓦斯通过火源;
④有助于阻止火灾扩大,压制火势,创造接近火源的条件;
⑤防止再生火源的发生和火烟的逆退;
⑥防止火风压的形成,造成风流逆转。
(2)为接近火源,救人灭火,应及时把弥漫井巷的火烟排除。
(3)扑灭井下火灾的方法有直接灭火法(用水灭火、惰气灭火、泡沫灭火等)、隔绝灭火法(封闭火区)、综合灭火法(注泥和注砂、均压、分段启封直接灭火等)。
(4)用水灭火最方便有效。要求有充足的水量,保证不间断供给;有正常的通风,使火烟和水汽顺利排出;灭火时应由火源边缘逐渐向中心喷射,以防产生大量水蒸气而爆炸;要经常检查火区附近的瓦斯,防止引发爆炸。
(5)惰气灭火是把不参与燃烧反应的窒息性气体,利用一定的动力送入火区,使火区的氧量降到抑燃值以下,从而抑制可燃物的燃烧和爆炸。最常用的惰性气体是氮气。当不能接近火源或用其他方法直接灭火具有很大危险或不能获得应有效果时可用惰气灭火。
(6)高倍数泡沫能隔绝火源并覆盖燃烧物,产生水蒸气而大量吸热,阻止火场的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的作用,其灭火威力大,速度快,因而也被广泛应用于扑灭井下火灾。
(7)隔绝灭火法是在通向火区的巷道中构筑密闭墙,断绝火区的供氧源,使火区中的氧含量逐渐减少,二氧化碳含量逐渐增高,使火灾自行熄灭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难以接近火源,不能直接灭火或直接灭火无效时。采用隔绝法灭火的密闭材料,取材广泛,易于就地解决,便于建造也便于启封。
(8)注浆防灭火是一种较简单的综合灭火方法。它是利用地面和井下的高差产生的压力,加上泥浆本身的压力,把事先搅拌好的泥浆注入火区,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注浆灭火兼有直接灭火和隔绝灭火的优点,且取材方便,经济有效,因而在矿井中被普遍应用。
(9)均压通风防灭火是通过改变通风系统的压力分布,降低漏风风路两端的风压差以减少漏风,通过降低火区供氧量来加速火灾的熄灭。均压通风防灭火适用于火源位置不明确,人员难以接近,采用直接灭火或隔绝灭火都较困难的场合。
(10)分段启封直接灭火是救护队经常采用的灭火方法。当火源范围大,蔓延速度快而被封闭了的火区火势减弱之后,可采用逐段启封直接灭火的方法。
五、井下水灾事故的应急处理
当矿井水的水量超过矿井排水能力或发生井下突然涌水时,会造成水灾,轻者局部巷道被淹,重者全井充水,矿毁人亡。矿井发生水灾后,常常有人被困在井下等待救助,这是救护工作的重点对象。井下水灾应急处理的一般程序要点是:
(1)必须了解突水的地点、性质,估计突出水量,静止水位,突水后涌水量,影响范围,补给水源及有影响的地面水体。
(2)掌握灾区范围、事故前人员分布,矿井中有生存条件的地点,进入该地点的可能通道,以便迅速组织抢救。
(3)按积水量、涌水量组织强排水,同时堵塞地面补给水源。
(4)加强排水和抢救中的通风,切断灾区电源,防止将空区积聚的瓦斯引爆或突然涌出其他区域。
(5)排水后侦察、抢险中,要防止冒顶、掉底和二次突水。
(6)搬运和抢救遇险者,要防止突然改变伤员已适应的环境和生存条件,造成不应有的伤亡。
(7)抢救长期被困在井下的遇险人员时应注意:发现遇险人员时,严禁用矿灯光束直射其眼睛,以免在强光刺射下瞳孔急剧收缩,造成眼目失明。正确的方法是用衣片等罩住头灯,使光线减弱,或蒙住遇险人员眼睛,待瞳孔逐渐收缩直至恢复正常时,才可以见到强光。发现遇险人员时,不可立即抬运出井,应注意保护体温。应在井下安全地点进行初步处置(如包扎、输液、注射等)并待其情绪稳定以后,才送到医院进行特别护理。在治疗初期,避免亲友探视,以防过度兴奋影响遇险人员的健康或造成死亡。遇险人员长期不进食,消化系统功能极度减弱,急需补充营养,应以少量多餐的方法,以稀软的、高营养、高蛋白的食物为宜。
六 应急救援装备、物资储备管理制度
1、严格按照三分四定制度。即应急救援装备、物资储备分为携带物资、前运物资、留守物资三类,要定人、定位、定车、定量进行管理。
2、坚持“预防为主、有备无患”的工作原则,结合所承担的应急任务,建立科学、经济、有效的应急救援装备、物资储备和运行机制,确保应急物资计划、采购、储备、调用、补充等工作科学、有序开展。
3、做好本级应急救援装备、物资储备,结合物资特性和应急需求,统一规划,实行实物储备、计划储备、资金储备和信息储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储备,实施动态管理,及时调整、补充。
4、较为稀缺的卫生应急物资和经常使用的卫生应急物资,以个人防护用品、食物和职业中毒特效解毒药品、疾病特异性诊断试剂为主,以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可以立即调用。
5、对不便保管、效期短或不能及时从市场上购买的物资,与企业签订储备合同,随时调用。如含氯的消毒药品。
6、完善网络平台,建立卫生应急救援装备、物资储备信息库,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迅速的检索出所需物资的生产、供应信息。
7、加强对应急救援装备、物资储备的科学购置、严格管理和及时发放,做到迅捷,保障有力。
七 安全避险设施管理、使用制度
为有效维护应急救援防护体系安全平稳运行,确保其始终处于正常待命状态,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为避灾人员提供可靠的待援保障,特制定如下管理规定,各单位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一、管理规定
1.所有职工在入井前必须接受应急救援安全防护知识、避难硐室的避难要求等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安监站和各队要将应急救援安全防护体系知识纳入日常培训计划中。培训内容包括:
1)矿用避险设施应急组织流程
2)硐室的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
3)避难硐室内生存环境及活动要求。
3.安监处要将应急救援安全防护知识纳入新工人入井前安全培训必授课程。
4.避难硐室必须保持通风良好和气密性;必须进行一次完整的打压测试以检验密封性能。
5.每3个月对避难硐室的各项功能进行一次检验,必须进行仔细检验,做好相关记录并存档。
6.避难硐室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由其专职硐室管理员负责,其他硐室管理员协助。
7.避难硐室不得挪作它用,避难硐室不得存放任何无关物品。
8.各队必须在班前会上安排上岗人员在危急情况下逃生路线及其避难硐室内位置的一人一位对应关系。所有人员必须清楚自己所在位置的避灾路线。
9.氧气测定器每月进行一次零点和精度调校,若未超规定误差范围可继续使用。
10.二氧化碳测定器必须每半年进行一次零点和精度的调校。
11.避难硐室内必须附置应急操作流程图和操作指南。
12.避难硐室内急救箱药品必须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发现失效立即更换。
13.建立气密性日常检查、仪器调校、设备检查维护、急救药品检查等专用台帐和一人一位对应关系说明牌,并现场定置。安全监察科纳入安全检查,作为安全重点工作跟踪考核。
14.避难硐室内饮用水食品要有详细食用说明,必须在保质期内定期更换。
15.避难硐室供电停电后再次启动前必须进行送电前的检查。
16.避难硐室内必须使用专用电话,不得与任何作业地点串联;通讯系统在正常状态下必须保持畅通无阻。
17.严禁任意拆除或断开避难硐室的外界供电、供风、通讯系统;如在特殊情况下断电,在供电恢复后,应立即送电,保证各大系统的正常运行。
18.严禁任何人在维护、检修过程中敲打或撞击任何应急救援设施、设备。
19.除定期维护、专项检查(参观)、应急避灾时,任何人不得进入避难硐室内。
20.在发生火灾、瓦斯或一氧化碳涌出、瓦斯爆炸事故时,作业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佩戴好自救器,按照指定避灾路线逃至与自己对应的避难硐室内。
21.采、掘工作面避难硐室必须提前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纳入月度计划中,作为重点监管项目。
22.部门、队级干部进入应急救援安全防护采区,必须巡查相关设施完好情况及检修维护等记录。
23.外来参观人员进入避难硐室的数量不得超过安全硐室的额定容量。
八 应急投入保障制度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1、为了预防和控制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保障应急救援物资及时到位,并做出应急准备和响应,最大限度地减轻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特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我矿生产经营中潜在事故(灾害)等紧急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二、应急管理原则
1、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2、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3、预防为主,强化基础,快速反应。
4、科学实用。
5、分级响应。
三、应急保障
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做好突发事故的应对工作,同时根据总体预案切实做好应对突发事故的人力、物力、财力、运输、医疗卫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
1、安监站要做好应急救援队伍的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建立联动协调机制,动员全员有组织的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2、财务科要保证所需突发事故应急准备和救援工作资金。
3、供应科要建立健全应急物资监测网络、预警体系和应急物资生产、储备、调拨及紧急配送体系,完善应急工作程序,确保应急所需物资和生活用品的及时供应,并加强对物资储备的监督管理,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
4、医疗卫生保障,一旦发生紧急情况第一时间出动矿应急医疗组,同时立刻与签订应急救援合同的医院取得联系,请求救援。
5、交通运输保障,要保证紧急情况下应急交通工具的优先安排、优先调度,确保运输安全畅通;要建立紧急情况交通运输工具的调用程序,确保抢险救灾物资和人员能够及时、安全送达。
6、要指定或建立与人员相适应的应急避险场所,完善紧急疏散管理办法,明确各级责任人,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员工安全、有序的疏散。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严格按照程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确保作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
四、监督管理
1、预案演练
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对相关预案的演练。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并作好演练过程的原始记录。
2、培训教育
由安监站牵头,调度室负责协助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的培训,增强员工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对应急救援和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应急专业技能。保持培训记录。
3、责任与奖惩
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对突发事故应急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迟报、谎报和瞒报突发事故重要情况或者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而丧失应急的最佳机会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的,对有关责任人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送司法机关处理。
4、各类突发事故应急预案由安监站进行监督管理。
第十节 矿井地测防治水管理制度
认真贯彻“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强化基础管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力度,防止重大水害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及《关于加强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结合矿井水害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加强领导
矿井成立矿井防治水领导小组。设置专门防治水机构,配备2名防治水技术人员,负责日常防治水工作和检查防治水工程进度,解决防治水工作中的问题。
组 长:矿长
副组长:总工程师
成 员:地质测量科全体人员
二、职责分工
1、矿长岗位职责
(1)矿长是煤矿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2)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及上级相关文件规定,配备专业技术人员。
(3)听取矿总工程师和技术科对防治水工作规划、计划和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并保证人力、物力和相关资金的落实。
(4)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负责监督和落实每年的防治水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5)负责组织实施每年雨季前的矿井水灾演习。
(6)对煤矿水害隐患要及时组织处理。发生水害伤亡事故时必须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立即组织抢救,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禁迟报、谎报、瞒报水害伤亡事故。
(7)负责装备物探仪器、地质钻机及其它防治水设备。
(8)负责专业探放水队伍建立。
2、总工程师职责
(1)矿总工程师是煤矿防治水工作的技术责任人,在矿长的领导下,负责煤矿防治水技术管理工作。
(2)负责对全矿防治水相关技术负责人的管理,确保防治水技术管理体系畅顺。
(3)负责每月组织召开一次防治水专题会议,协调和解决防治水工作方面出现的难点和问题。
(4)负责组织会审矿井探放水、断层水、老空水煤(岩)柱的设计。
(5)及时审批防治水工程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为科学施工提供可靠依据。
(6)负责组织编制煤矿防治水工作计划和防治水工程作业规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7)推广应用防治水方面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把技术创新作为我矿技术发展的一种内在动力,组织防治水技术攻关。
(8)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防治水科技评比活动。调动广大技术人员钻研技术的积极性。
(9)负责落实专业探放水队的培训工作。
3、地质测量科科长职责
(1)在矿长和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对防治水工作负全面责任。
(2)认真执行国家有关的技术政策和规定,组织全科职工全面完成各项防治水工作任务。
(3)组织编制全矿防治水中长期和年、季、月的工作计划,并付诸实施。
(4)组织分析矿井水文情况,掌握矿井涌水动态和变化规律,参加解决水患措施的制定。
(5)负责井下防治水的安全工作,每月一次组织全矿防治水专项检查。
(6)组织开展地表水体、降雨量的调查观测工作,负责井下各观测点的涌水量观测工作,并将观测结果建立涌水量观测台帐。
(7)组织矿防治水相关方面技术竞赛,积极推广先进经验,开展技术革新,不断提高职工素质。
(8)经常深入现场,掌握第一手防治水资料,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方案,解决问题。
(9)负责组织每季一次的周边煤矿调查。
4、防治水技术人员岗位责任制
(1)在科长的领导下,负责做好分管的水文地质技术工作。
(2)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政策和规程,执行矿井技术管理规范和煤矿防治水规定,分担全矿水文地质技术或管理工作。
(3)协助科长组织每月的防治水专项检查工作,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向分管矿领导及科长汇报,确保矿井安全正常生产。
(4)负责对矿井各采掘生产工作面进行水害分析的预测预报,对存在水害威胁的工作面提出整改意见。
(5)负责编制探放水设计工作,并根据情况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6)协助科长做好水文地质补充勘探设计工作。
(7)负责矿井充水性图等各种图表的更新填汇工作,及时了解地下水的水位变化。
(8)不断总结矿井水文地质变化规律,积极探索矿井防治水的有效办法。
(9)负责提供矿井季度、半年、年度防治水检查所需的各种防治水资料。
(10)积极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参与技术革新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
三、加强管理
1、矿井要筹措足够的防治水工程资金,确保防治水工作按计划实施。
2、防治水机构必须依据《规定》的要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矿区(井)水文地质补充调查、勘探和观测工作。查明矿井的各种充水因素,分析研究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确定矿井的水文地质类型,为防治水工作提供技术依据。要结合矿区(井)水文地质特征,组织编制防治水规划、总体设计和单项工程设计。根据生产计划的安排,提供水情资料和各种水害预报。
3、矿井应根据水害类型,配备相应防治水设备和设施,建立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以满足防治水工作的需要。
4、矿井的水文地质工作。
(1)建立健全井上下水文动态观测系统和观测制度,特殊情况加密。
(2)结合矿井生产安排,每季度底对下季度采掘头面进行一次水患分析排查。
(3)根据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结合生产安排,做好水文地质观测预报工作,分析研究开采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水的富(赋)水规律。
(4)对老空积水及存在封闭不良钻孔进行调查分析,并在采掘工程平面图及矿井充水性图上标明,及时提出水患预报和探查探放水措施。
(5)按规定编制必备的下列防治水图件资料:
①矿井充水性图;
②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
③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
④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
⑤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
其他有关防治水图件根据矿井防治水工作实际进行编绘。
5、矿井要建立健全防治水工作制度,加强矿井防治水工作的管理,加强矿井防治水工程的监督检查。公司每季度进行一次地测防治水工作检查,每年度召开一次防治水工作专题会议,每年组织1次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6、防治水工作要有中长期规划、年度防治水计划、防治水专项设计和技术安全措施、总结报告,做到有计划、有设计、有措施、有成效,要积极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新经验和新仪器。
四、地面防治水
1、要查清矿区范围内地面塌陷范围、积水面积和深度,掌握历年降雨量和最高洪水位资料,必要时设站观测水位变化。每年雨季前必须对矿区范围内地表水系、工广排水系统、高低压供电线路、矿区通讯系统等进行一次检查,保证疏排水、供电及通讯系统畅通。
2、要掌握矿井井口和工业广场标高。掌握矿井综合疏水能力、防洪防汛材料的储备品种数量、防汛抢险队伍的组织落实情况。矿井在每年汛期到来之间对各矿进行一次防汛全面检查。
3、工业广场内或塌陷区内的积水在可能侵入井下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倒渗井下。
4、使用中的观测孔孔口必须加盖封存,报废钻孔必须及时封孔,防止地表水或含水层水沿钻孔灌入井下。观测孔、注浆孔、电缆孔,与井下或者含水层相通的钻孔,其孔口管应当高出当地最高洪水位。
五、井下防治水
1、松散层水防治
(1)当可采煤层露头被松散层特别是被厚松散层覆盖时,对影响开采范围内的松散层厚度、结构、含隔水层特征、水位、水量和水质以及基岩面起伏变化等情况都要查清,否则应进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
(2)松散层防水煤柱合理留设的规定
①当松散层底部为稳定的粘性土隔水层,且厚度大于采厚的5倍以上时,可留设防塌煤岩柱进行开采,即允许冒落带顶点接近该层底界面。
②当松散层底部为弱含水层、可疏干的含水层,或有稳定粘性隔水层,且厚度在3-5倍的采厚时,可留设防砂煤岩柱进行开采,即允许导水裂隙带顶点波及松散层,但不允许冒落带接近该层底部。设计时应考虑基岩风化带的含水、隔水及导水性。
(3)临近防水煤岩柱开采所进行的采掘工作,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①回采前,必须查明在采区范围内有无高角度断层,以防止断层导水或沿断层带抽冒;必须查明开采范围顶板岩性结构及基岩风化带风化程度、深度、富水性、隔水性等。采煤方法必须有效控制采高和防止抽冒的措施,以防止“两带”值增大,造成基岩风化带导水。
②上下分层同一位置的回采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6个月,坚硬岩性顶板则间隔时间应适应延长。
③坚持做好井上、井下的水文地质观测,随时核查防水煤柱的实际尺寸,发现问题应立即汇报,以便采取有效措施。
2、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水的防治
①采区或工作面采掘前应分析裂隙含水层的岩性特征、断层及裂隙发育规律、富水性及水质情况,预测正常和最大涌水量,收集和分析相邻矿井或采、掘工作面砂岩裂隙水赋水特征及突水资料,指导采掘生产。
②在采区设计时应考虑布完善排水系统。
3、采掘工作面出现突水征兆时,应加强水情观测,有安全威胁时,停止作业,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当发生突水量60m3/h以上的突水由公司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如与上级文件相抵触,按照上级标准执行。
第十一节 地测资料、技术报告审批制度
地测防治水资料、技术报告审批是煤矿生产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依据,为加强技术管理、保证所提供资料、技术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更好地为矿井安全生产服务,特制定此审批制度:
1、所有地测图纸及资料,必须按照有关规程规定进行审批,未经审批的,不得提供其他部门使用。
2、每年年初地测专业组应根据煤矿下达的生产计划编制地测年度工作计划,经地测负责人审核、技术部负责人及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3、矿井生产地质报告由地测负责人审核、技术部负责人及总工程师审批。
4、采掘工程设计施工前的采区地质说明书、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以及已结束工作面、采区的采后总结等由地测负责人审核后,报技术部负责人及总工程师审批。
5、月度、临时性地质预报由地测负责人审核、技术部负责人及总工师审批。
6、地质基础资料如大中型地质构造台账、井巷地质素描图以及专用原始记录由地测负责人审核、技术部负责人审批。
7、各项重要工程测量方案、重要贯通误差预计等由地测负责人审核、技术部负责人及总工程师审批后组织实施;重要工程测量技术总结及成果由地测负责人审核、技术部负责人及总工程师审批。
8、重要贯通、开掘、放线变更、到位及过巷等通知单由地测负责人审核,报技术部、安全监察科、通防科、调度室及掘进区队等会签后,由矿总工程师或分管生产副总签字批准后,分发至各有关单位。
9、地测专业组提供的有关储量转入、转出、注销、报损等资料,经地测负责人审核后,报技术部负责人及总工程师审批。
10、测量基础资料与原始记录由地测负责人审核、技术部负责人审批。
11、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年度防治水计划、年度水害分析预测表及水害预测图等由地测负责人、技术部负责人审核后,报矿总工程师、矿长审批。
12、年度、月度及临时性水文地质分析预报由地测负责人审核、技术部负责人及总工程师审批。
13、防治水工程设计及技术措施、验收总结报告由地测负责人审核、技术部负责人及总工程师审批。
14、一般探放水措施由地测负责人审核、技术部负责人及总工程师审批。
15、各类矿图严格依照图签进行审批。
16、对外提供技术资料及技术服务时,必须以书面形式逐级审批后方可实施。
第十二节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
为了满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需要,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特制定本制度,望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
1、矿井地质工作是指在原勘探报告的基础上,从矿井基本建设开始,直到闭坑为止的全部地质工作。矿井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具体负责煤矿地质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技术管理。
2、按照《煤矿地质工作规程》,矿井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编制相关地质报告、图件和台账。报告、图件和台账都应数字化、信息化,内容真实可靠,每年对相关内容进行补充完善。图件的比例尺以满足工作需要为原则。
3、矿井地质类型每5年应重新确定。当矿井发生影响地质类型划分的突水和煤与瓦斯突出等地质条件变化时,矿井应在1年内重新进行地质类型划分。
4、矿井应设立地测部门,配备所需的地质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仪器设备,建立健全煤矿地质工作规章制度。
5、矿井地质工作应当坚持“综合勘查、科学分析、预测预报、保障安全”的原则。
6、对重大技术问题要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讨论,制定实施方案报请总工程师批准。
7、矿井应建立地质资料档案室,并由专人负责管理;资料要齐全、完整,分类妥善保存,便于利用。
8、矿井应组织或安排地质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或业务培训,每3年至少进行1次。
9、研究矿井地层、地质构造、煤层、煤质、瓦斯、水文地质和其他开采地地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开展地质类型划分。
10、查明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各种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做好相应的预测预报工作。
11、进行地质补充调查与勘探、地质观测、资料编录和综合分析,提供矿井建设和生产各个阶段所需要的地质资料,解决矿井安全生产 中的各种地质问题。
12、估算和核实矿井煤炭资源/储量以及矿井瓦斯(煤气层)资源/储量,掌握资源/储量动态,为合理安排生产提供可靠依据。
13、调查、研究矿井含煤地层中共(伴)生矿产的赋存情况和开采利用价值。
14、在工作面回采或者掘进前宜采用“瞬变电发勘探”、“地面直流电法”等技术手段,对工作面范围内的老窑采空区、断层带等进行物探,尽量查明地质构造情况,以便采取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15、矿井应积极采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装备,认真开展煤矿地质研究,不断提高煤矿地质工作的技术水平。
第十三节 水害预测预报制度
为进一步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矿井防治水管理,有效排查治理水害事故隐患,防止水害事故发生,切实有效地做好矿井防治水工作,为矿井水害防治水提供可靠依据,及时发现矿井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矿井水害因素,达到提前预防治理,避免矿井水害发生,维护我矿集体、职工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的要求,结合矿井生产实际,特制定水害预测预报制度,望各科室、单位认真执行。
一、职责划分
(一)地质测量科职责
1.负责水害预测预报日常管理工作,落实《水害预测预报管理办法》。
2.编制矿井年度、月度《水害预测预报》及临时性预报,并跟踪验证分析和总结。
3.负责《水害预测预报》的审批及向上级部门上报(传)工作。
4.负责督促施工队组按照水害预测预报或临时预测预报编制作业规程或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二)调度室职责
1.负责井下采掘过程中出现地质条件变化时信息的传递。
2.负责地质构造、探放水、物探施工有关协调工作。
(三)通防科职责
负责提供各采掘工作面实测瓦斯和二氧化碳涌出量数据,分析预测结果,用来作为水文地质预测预报的资料。
(四)区队职责
1.根据水害预测预报编制作业规程或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2.根据职能部门的指令安排负责采掘工作面超前探放水、地质构造的钻探施工。
3.负责在施工过程中水文发生异常时,及时向矿调度室和地质测量科汇报。
二、预测预报的要求
1.本制度适用于包头能源万利一矿。
2.矿井水害预测预报内容要满足《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规定》的相关要求。
3.水害预测预报人员要首先熟知井田水文地质情况,并收集齐全水文地质资料和对周边矿井水文地质情况进行摸底。
4.矿井水害预测预报由地质测量科负责编制,经生产技术科长及总工程师审核签字后作为矿井防治水依据。
5.预报内容应包括地点、范围、对生产的影响应采取的措施等,预报结果应保证矿井正常安全生产,不能因预报错误造成工程事故及透水事故。
6.水害预测预报必须在综合分析各种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要做到及时准确,能够有效地指导生产。
7.地质技术人员必须深入现场,跟踪收集水文地质资料,现场情况变化较大时,及时跟踪补充预报。
8.根据井巷施工过程中实际揭露巷道顶板淋水或底板涌水进行预测预报。
9.根据施工单位及调度室反馈信息,施工现场出现地质构造时,地质技术人员应及时深入现场观测,编写临时水文地质预报,并发放到施工队组及相关职能科室。
10.各施工单位技术人员要认真参照水害预测预报,并纳入到作业规程或技术措施中,及时让职工学习贯彻,使生产作业人员了解工作面的水文地质情况。
11.相关施工单位在预报下发后,要严格按水害预测预报执行。当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发生异常变化时,及时向调度室和技术地质部门反馈现场情况。
12.每年年初,根据年度采掘计划,结合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分析水害隐患,提出年度水害预测,并制订水害分析预测表及水害预测图。
13.在采掘过程中,对预测图、表逐月进行检查,不断补充和修正。发现水患险情,及时发出水害通知单,并报告矿调度室,通知可能受水害威胁地点的人员撤到安全地点。
14.采掘工作面年度和月度水害预测资料及时报送总工程师及各科室、生产单位,并报送上级管理部门。
15.始终坚持对受水威胁的工作面进行一月一排查、一分析、一预报、一落实的四个一制度,做到月预报、季预报、年预报,年、季、月底总结,并按年装订成册建档保存。水害预报,图、表相符,内容齐全,描述准确,定性、定量、措施要有针对性,签字齐全。
16.在水患排查治理上每月由总工程师组织地测、技术、调度、安监、机电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当月生产作业计划进行水情、水患排查分析,确定水害隐患级别,矿按措施要求落实责任,组织实施。若当月生产计划变更,存在水害隐患,要提前发水害通知单。
17.认真分析整理资料,把盲巷、老巷、水窝老空区、停采线的位置标高准确地标注在采掘工程平面图和矿井充水性图上。把老空、老巷积水区的位置、积水区外缘标高及范围,最低点位置及标高标注在采掘工程平面图及矿井充水性图上,并外推60m作为老空积水区的警戒线。
采掘工作面进入积水警戒线必须超前探放水,并在距积水实际地界30m 处停止掘进,进行探放水,在确保积水放净后,经总工、地测、技术、安检等部门验收合格后方能恢复掘进。
18.采掘工作面附近积水区,应在地质说明书中叙述清楚,以平面图、剖面图确切反映积水区与采掘工作面的空间关系,分析其充水因素,预计积水量和动水量,提出处理意见。
19.与积水巷道贯通时,要在贯通前由技术、地测、安检、通防、钻探队、施工区队等单位到现场核实,确定积水及瓦斯全部排放完毕后,方可贯通。
20.对于不能保证无水患、无积水的区域,坚决执行“逢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探明情况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三、考核与奖惩
1.地质测量科未按规定提供水害预测预报,每次对责任人处罚100元,对防治水负责人处罚100元,对地质技术部门负责人处罚100元。
2.有关职能科室单位未按规定向地质技术部门提供相关资料,对责任单位负责人处罚100元。
3.施工单位未按水害预测预报编制或补充完善作业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对施工单位技术员处罚100元,对单位负责人处罚100元,对地质技术部门负责人处罚100元。
4.对区队在探放水或地质钻探过程中推诿扯皮不创造施工条件延误工作,对责任单位处罚1000元。
第十四节 交接班制度
1、凡是有岗位的干部和职工,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到达岗位,在接班人未到达岗位之前,交班人员不得离开岗位。
2、交班时必需做到跟班队长部之间交班,班长和班长之间交班,工种与工种之间交班。
3、接班地点规定在顶板完好的地方。
4、交班人员如发现接班人员病态或酗酒,必须向有关领导汇报,并拒绝交班。
5、交班时,交班人员必须将工程质量、设备运行状况、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配件及材料消耗情况和接班后必须注意的问题交代清楚,交班人员对本班内能够处理的问题必须在交班前解决,否则接班人有权不接。交班双方应做到“三不交接”即文明生产不合格不交接,故障不排除不交接,问题不交代清楚不交接。
6、凡能通过试运转交接的设备必须进行试运转验收,对于在交接班过程中发生的影响生产的问题,交接双方必须予以处理。
7、接班人员必须在交班人员在场的情况下,按照设备与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对设备与工程质量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接班者对自己盲目验收而接班后发生的问题要负全部责任。
8、交班人员升井后,将上一班验收交接情况如实详细的写在验收单上。
9、所有进行交接班的人员均要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不得找任何借口破坏制度的实施。
10、如果交班人员有意隐瞒事实,或者接班人员故意刁难不按验收标准验收,不遵守交接班制度,发现后将严格处理。
11、班前会安排的生产任务已经完成,在征得队长的同意后,方能离开工作面。
第十二章 工程竣工与回访保修
第一节 工程竣工
工程竣工,我方将按要求及时提供完整的竣工资料及产品使用说明书,并填写申请验收报告,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竣工验收工作。在未验收前,我方将完全负责整个工程的成品保护工作。
第二节 回访与保修
1、工程交付使用后,我公司将分期进行回访。采用电话、现场座谈等形式积极索取业主的意见,保证给业主以满意的答复。
2、成立回访保修队,在保修期间,我方将随叫随到,24h为业主服务。
3、工程过保修期后,我方也将通过电话或去人进行回访,听取业主的宝贵意见,存在问题我方将在最短时间内予以解决。实行承诺服务,我方将对施工工程的按标准要求实行相应的保修制度。
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本章主要介绍运输系统、通风系统、供电系统、供水、防尘系统、排水系统、通信联络系统、人员定位安全管理系统、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压风自救系统、紧急避险系统、供水施救系统以及消防洒水等系统。
第一节 运输系统
施工所需原材料,中粗砂、石子及水泥,地面投搅拌站,然后将搅拌好的砼,用防爆车拉入井下施工地点卸车,然后进行施工。
矿务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煤渣、淤泥、废砖等由中标单位自行处理,排矸场地由甲方指定。
辅助运输路线入井:地面→副斜井→辅助运输大巷→施工地点。
辅助运输路线升井:施工地点→辅助运输大巷→副斜井→地面。
1.装载运输机具
30防爆装载机3台,2台工作,1台备用;
防爆车6台,4台工作,2台备用。
2.装运要求
工作面采用防爆装载机装矸,防爆车运矸,矸石运至地面排矸场。装载机装矸时,所有人员不得进入装矸现场,并在所有通往施工点的路口设好警示,防爆车进入装矸现场司机不得离开驾驶室,装载机司机与防爆车司机靠鸣笛作为装矸过程中的联络信号,如装载机司机与防爆车需沟通时,装载机、防爆车必须熄火。进入装矸现场的防爆车装车时,车辆熄火。防爆车在起动前,转向前,会车时和有人时应鸣笛,倒矸时应慢速均匀,严格执行“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制度。
第二节 通风系统
根据招标文件说明,施工的矿务工程所需新鲜风流矿井全风压通风系统,无需另外配套通风系统。
第三节 供电系统
根据招标文件说明,工程所需电源取自井下巷道沿线1140v/660v配电点,1140v/660v配电点的设备安装和运行维护均由甲方负责,施工供电设备及电缆自行解决。
(一)闭锁设施
井下供电系统必须设置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闭锁保护灵敏可靠,并设专职电工定期进行维护。
(二)机电设备管理要求
1、掘进队应设有兼职的设备管理员,负责本单位的设备管理工作,做到资料、图纸、台账齐全。
2、严格执行设备包机制度,电工、岗位工必须经培训合格取得特种作业证方可操作、检修设备,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交接班制及巡回检查制。
3、制定设备日检、周检、旬检、月检、季检及年检项目,并严格执行。检修时间要得到保证,严格执行设备检修制度,设备大修情况要记入设备档案。
4、所有设备都必须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和完好标准进行使用与维护,暂不使用的设备应及时升井,并按设备说明书要求妥善保管,定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严防由于锈蚀或其它保管、保养不当造成设备的失效或报废。
5、因人为因素如违章操作、未定期检修维护保养、保养不善等原因造成设备损坏的,按制度进行处罚。
第四节 供水、排水系统
工作面所需供排水设备由施工单位自行解决,就近利用矿井现有供排水系统。
第五节 防灭火系统
1.各施工地点采用灭火器和沙土来防灭火,为了防止设备缆线火灾,在移动设备上配备两具灭火器。集中放油脂的地方配备两具灭火器和两个沙箱;临时设备配电硐室内配备两具灭火器和两个沙箱。
2.配电硐室配备两具灭火器和两个沙箱。每个沙箱装有不少于0.2m3的消防沙。沙箱内沙袋数量不少于20袋。
3.使用阻燃胶带,各施工点设置了烟雾自动洒水系统。
4.防灭火系统共用供水系统管网,大巷每50m设一消防三通,并用Φ25mm胶管引到行人侧。
第六节 压风自救
施工的地点压风自救系统所需设备由施工单位自行解决,就近与矿井现有压风自救系统连接。
(一)系统的管理和维护
1、所有压风设备安装前必须经过检查,符合要求后再安装使用。
2、加强压风自救系统管理维护,防止损坏压风自救系统。由矿机电队负责压风系统设备的检修、维护和保养工作,由矿方负责压风管路的日常管理、维护,做到风管不漏气、无积水、无堵塞。
3、全面做好压风自救系统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可靠使用。
第七节 供水施救系统
施工的地点供水施救系统所需设备由施工单位自行解决,就近与矿井现有压风自救系统连接。
(一)系统的管理和维护
巷道内供水自救管路的维护由矿方维护,保证无跑冒滴漏现象,保证水质清洁、在出现灾情时能确保系统正常工作。
第八节 通讯系统
根据招标文件说明,施工的地点通讯所需设备由施工单位自行解决,就近与矿井现有通讯系统连接。
通讯联络系统除满足正常生产作业时的信息交流外,在井下发生重大灾变时可以实现灾区人员与地面指挥人员的信息交流,为科学有效地进行施救提供条件。矿的通讯系统,由井上、下安装固定电话完成的。
1、 通信系统安装位置
在施工地点需安设安装防爆电话1部,确保井上、下通讯联络畅通。
第九节 人员定位安全管理系统
(一)人员定位分站及定位器安装位置
利用矿井现有人员定位系统。
(二)系统的管理及维护
1、人员定位管理系统,通过电脑显示可以清晰、全面的监测到工作面内所有人员的位置范围,并能动态、实时显示井下作业人员状况和分布情况。
2、系统具备查询入井人员信息、井下超时滞留等情况时警示和自动声光报警功能。
3、在遇紧急情况长按报警按钮,发出呼救信息,生产指挥中心也可以对井下人员发出警报。
4、人员定位系统由矿生产指挥中心负责安装与维护。
5、非专业人员不得随意移动、搬迁、改动人员定位分站及设施。
6、施工人员入井前检查定位仪的完好,严禁携带不完好的定位仪入井,严禁员工携带他人定位仪入井。
7、生产指挥中心设专职人员负责人员定位系统的日常管理工作。负责对员工定位仪完好检查等工作。
8、所有入井人员必须携带识别卡。入井作业人员对定位卡丢失、损坏的要及时上报生产指挥中心专职人员,严禁不携带定位卡人员入井。
第十节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就近利用矿井现有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第七章 工作面工程质量及现场管理
第一节 工程质量计划和标准
一、工程质量标准及技术要求
1.巷道掘进必须严格按照测量组所测放线进行施工,并严格按照本施工组织设计掘进施工,起底要求底板平整;
2.砼底板、喷浆后,巷道净高不小于设计规定;
3.喷浆要求挂线喷浆,巷道顶帮要平整、无凸凹,喷层厚度不小于设计,表面质量平整密实,墙基无裸露;工程质量合格;
4.地坪平整、无淤泥、无积水、无搓衣板、车辆行走方便;表面平整密实,无蜂窝
麻面,振捣密实,厚度不小于设计,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工程质量合格;
5.巷道水沟要平直,过渡要平滑,符合标准要求;
二、锚杆、锚索支护质量要求(喷浆时发现有需要补打支护或地质条件差,需补锚网支护时)
1.锚索极限拉断力270KN,锚杆50KN;
2.锚杆扭矩:锚杆不小于100N.m;
3.锚杆方向:应垂直于顶板或在75°-105°之间,遇裂隙时,锚杆要尽量垂直于裂隙面;帮锚杆垂直巷帮布置,托盘垂直于顶底板;
4.树脂:均使用MSK28/60、MSK23/60、MSZ23/60型树脂;
5.间排距:锚杆、锚索的间、排距误差不大于±100mm;
6.锚索树脂搅拌时间10-12s,严禁随意截短树脂或钢绞线。锚索应尽量与岩面层面垂直布置,外露长度从锁具算起不得大于150mm;
三、联网要求
1.顶网间搭接要求:两顶钢筋网之间压茬部分为150mm,顶网应在巷道中间铺设,要求网片搭接要严密,无漏顶处,帮网与顶网链接处无网兜;
2.帮网间搭接要求:帮网与帮网之间搭接150mm,帮网搭接处每200mm间距用14#双股铁丝绑扎一道,采用双排迈步式绑扎,并且绑扎后多余的铁丝露头部分应折回朝向帮壁;
3.顶、帮网搭接及绑扎要求:两帮网要求向上与顶网搭接,压茬部分不少于150mm,搭接部分必须不大于200mm绑扎一道14#双股铁丝;
4.凡巷道起底完成的地方,严禁有露顶、破顶等现象。
四、其它标准要求
1.巷道内的各种设施安装必须符合安装标准,管线吊挂平整,设备摆放整齐,物料分类码放,设备卫生整洁。
2.起底过程中巷道底板必须平整,及时清理巷道煤(矸)渣,由于巷道底板起伏导致巷道积水时,应及时设泵排水。
3.巷道内的浮矸由装载机司机及时清理装到防爆车上外运,杂物必须及时清理到垃圾箱内,实现动态达标。
4.各检修工应将自己在检修过程中所产生的杂物及时清理,旧件及时回收,巷道内各种物料由杂工码放整齐,且挂好标志牌。
第二节 工作面文明生产管理标准
一、作业地点综合防尘措施
1.工作面巷道应设喷雾及除尘装置,喷雾水压力不小于4Mpa,除尘设备要完好,滤网定期清理;
2.作业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3.设备除尘与维护规定
3.1.设备实行包机制度,包机人负责设备的日常检修与维护;
3.2.设备内外要保持干净,外部无浮尘,内部积尘及时清理,设备要清扫干净达到内外洁净、无死角、无锈蚀,周围环境整洁;
3.3.工具、零件、要放置整齐,管道、电缆要有条理,外部积尘定期清扫并有记录;
3.4.按时进行机电、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确保机电安全;
3.5.设备定期进行大检查,消除一切隐患,保证施工设备正常运行;
3.6.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超负荷使用设备,防护装置齐全可靠,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
二、巷道文明卫生管理
1.巷道内无杂物、淤泥、积水;
2.浮煤(矸)必须清理干净;
3.材料、工具码放整齐,挂牌管理;
4.管线吊挂整齐,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5.工具箱内外干净、整洁,各种牌板保持清洁;
6.工作面内杂物垃圾及废物品及时升井回收。
三、顶板管理
1.严格认真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2.顶板不完好不施工;
3.及时处理离层顶板,伞檐,片帮煤;
4.遇到构造带及时加强支护;
四、图表、标识、牌板管理
1.作业场所设有施工平面图和避灾路线图等(五图一表),且与现场实际相符。交接班管理制度明确;
2.工作面材料码放整齐,标识清晰、准确且干净整洁;
3.避灾路线、警示标识悬挂位置醒目、内容齐全明确;
4.进工作面要求吊挂工作面情况及危险源牌板。
五、机电设备管理
1.巷道内无失爆电气设备;
2.机电设备定期检查维护,达到完好标准,各种保护齐全;
3.设备安装位置合理,卫生清洁,挂牌管理,开关上架;
4.井下各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六、记录管理
1.各种记录要按时填写;
2.记录本要按时更换;
3.不得有替填和乱填现象的发生;
4.记录要如实填写,有问题及时汇报。
七、 “一通三防”管理标准
必须保证工作面的“一通三防”系统完好可靠,否则不能开工。
1.瓦斯管理:
1.1.工作面和其它工作地点做到无瓦斯积聚和瓦斯超限;
1.2.配合工作面兼职瓦检员和准备队工作;
1.3.使用维护好所辖区域的通风设施;
1.4.入井流动电钳工、班组长、队干必须携带标校准确的便携仪。
2.防尘防火管理:
2.1.按规定安设防尘管路。巷道内管路每隔100m设一个三通阀门或快速接头,阀门、扳手、手轮齐全,开启灵活。胶管不得落地;
2.2.必要时,工作面的喷雾装置雾化程度好,能覆盖巷道全断面,并能正常使用;
2.3.严格禁止明火;
2.4.工作面及巷道内浮煤(矸)厚度不超过100mm,工作面在2m2内浮煤平均厚度不超过30mm;
2.5.井下作业人要佩戴防尘口罩,生产时工作面人员戴上口罩;
2.6.工作面挂设避灾路线图,工作面所有人员熟悉避灾路线。
八、机电设备、机电硐室质量管理标准
1.禁止带电检修或带电搬迁电气设备(包括电缆和电线),电缆要有走向和用途牌,五小电器要有五小电器牌,严禁出现过期的防爆电器;
2.停电检修时,应将所有开关的把手闭锁、上机械闭锁并使用专用锁具,并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牌,实行“谁上锁谁解锁”制度;
3.高压停、送电严格执行两票制度;
4.非专职人员,不得擅自操作电气设备;
5.电气设备不应超过额定值运行;
6.电缆连接应使用接线盒,同型电缆如果直接连接,必须采用冷补,接线盒不得用铁丝吊挂;
7.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构架,必须有接地保护;
8.防爆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修理必须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项要求。防爆性能受到破坏的电气设备,应立即处理或更换,不得继续使用;
9.井下供电应做到无鸡爪子、无羊尾巴、无明接头;防护装置齐全;坚持使用风动锚杆机机综合保护,坚持使用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装置;
10.施工设备移动时,必须派专人看护电缆,防止压坏、扯断电缆。同时,严防碰撞巷道内设施;
11.装载机的刹车装置要完好,动作可靠、灵敏;
12.停止作业时,各种行走设备都要停放在支护完好的顶板下,停放地点要求底板干燥、空间宽畅。所有操作手把都打在关机位;
13.设备安装时,要专人指挥,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统一协调,重件起吊时,必须使用相应吨位的倒链和钢丝绳,利用可靠的支点,人员要站在安全地带;
14.固定设备的转动和传动部分,都必须加装护罩或遮栏,防止人员碰触危险;
15.所有的电气设备各项保护必须完好,禁止甩保护运行;
16.机电设备完好,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状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
17.严格执行包机制,日常维护保养实现标准化、规范化,有健全的技术档案,各类设备设立运行记录、检修记录、事故记录和实验记录等;
18.机电设备现场管理按照“掌握运行状态、有良好的运行环境、配件准备齐全、配件和部件更换及时”的原则,抓好机电设备的现场管理;
19.机电硐室整洁、干燥,通风良好。
九、现场交接班管理标准
1.交接班时,工作面各岗位人员必须在交接班地点进行交接班,严格执行“手拉手”、岗位对口交接班制度,并做好交接班记录;
2.交班队长(班长)要向接班队长(班长)详细说明上一班现场生产环境情况和设备运行情况,对于异常情况要在现场进行“手指口述”说明;
3.完成交接班后,交班队长(班长)要对本班人员进行清点,确认人员到齐后方可统一乘座本班接班车升井,严禁将人员滞留井下,特殊情况有人加班时,必须由交班队长(班长)告知接班队长(班长),接班队长确认后,交班人员方可离去;
4.确认所有交班人员全部撤离后,接班队长(班长)根据上班交接内容和本班工作任务强调本班安全注意事项,并组织本班员工进行危险源再辨识;
5.进入工作面前,先由接班队长(班长)带领老工人对工作面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并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发现不安全隐患,应立即处理,必要时撤出人员和设备;
6.在确认工作面安全后,其它人员方可进入工作面作业,同时密切注意顶板及围岩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第八章 工作面灾害防治及应急方案
第一节 灾害预防措施
一、通风设施和通风系统管理
1.要保证施工工作面的风量满足要求,否则不得开工;
2.施工过程中需改变原通风系统时,必须制定合理的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3.由通风组每10d对工作面进行一次全面测风,同时测瓦斯、二氧化碳浓度。并根据测风结果采取措施进行风量调节,使工作面风速符合规定;
4.车辆及人员经过风门时,两侧风门不能同时打开,人员经过风门后,必须及时关闭风门。
二、瓦斯管理
1.每班设专职瓦检员,瓦检员应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每班至少检查三次,不得空班漏检,不得弄虚作假。如工作面出现瓦斯或其它有害气体异常,必须及时将信息反馈到矿生产指挥中心;
2.每班瓦检员发现井下通风、瓦斯、煤尘等隐患要及时汇报。若情况危急,须责令立即停止一切工作,撤出工作面所有人员;
3.作业现场要进行电焊、气割时,要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由矿总工程师审批,贯彻落实后,方可进行。瓦检员必须对工作现场的瓦斯进行检查;
4.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0%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5.工作面及其他巷道内,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内积聚的瓦斯浓度达到2.0%时,附近20m内必须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6.跟班队长,班长、电钳工和单岗作业人员,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仪。瓦斯检查员必须携带光学瓦斯检测仪;
7.瓦斯检查应做到井下记录牌、检查手册、瓦斯日报(台帐)三对口;
8.隔爆设施必须按要求进行安装和及时维护。
三、防灭火管理
1.外因火灾的防治
1.1.电气设备、油料集中处应配备两具MFDZ8型灭火器,作业人员必须熟知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并熟知本工作面灭火器材的存放地点,存放一个不小于0.2m3的沙箱;材料和配电硐室配备两个MFDZ8型灭火器和一个不小于0.2m3并装满砂子的沙箱。
1.2.进行焊接作业时,应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中的规定,并另外编写安全技术措施报矿长批准,严格按措施执行;电气焊操作者须持证上岗,特别是现场指挥者、瓦斯检查工作、消防洒水管路、灭火器要到位,否则不准开工。
1.3.井下使用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包括用过的棉纱、布头和纸)等的存放,都必须装在盖严的铁桶内。使用后剩余的齿轮油、液压油必须运回地面,严禁在井下存放。
1.4.井下配电硐室附近20m范围内严禁堆放任何可燃性材料。
1.5.严禁任何人在井下使用灯泡或电炉取暖。
1.6.机电设备应正确选用熔断丝、正确使用好各种保护,以便电源短路、过载、接地时能及时切断电源。严禁使用不防爆和防爆性能不合格的电器设备,电缆接头必须使用防爆接线盒,防止产生电气火花引起火灾。
1.7.为防止摩擦火花引起火灾,应做好井下机械运转部位的保养和维护工作。综掘机割煤时要喷雾洒水,防止因摩擦生热引起火灾。
2.内因火灾的防治
2.1.因冒顶而产生的空洞必须及时充填。
2.2.巷道内的浮煤必须在支护完成后进行重新清理。
四、粉尘管理
1.喷雾应保持正常使用,喷雾使用的水压不得小于4MPa;
2.定期冲洗巷道,冲洗时要对巷道的顶、底、两帮、管线上的煤尘要冲洗干净,防止粉尘堆积,由检修班负责;
3.粉尘超标的作业地点,必须立即进行洒水消尘,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尘口罩。
五、顶板管理
1.队内成立顶板管理领导小组,队长任组长,跟班副队长、技术员、班长任成员。由队长负责每月召开一次顶板管理小组会,研究讨论施工现场顶板管理情况,组织职工学习顶板管理的有关知识;
2.现场工作人员在井下发现顶板有异常,地质条件有变化时,应及时将情况汇报队领导,并有权责令立即停止一切工作,采取措施处理;
3.加强工作面的矿压观察(尤其在抹角位置),防止冒顶;
4.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危岩、活矸必须挑下并采取临时支护措施,严禁空顶作业;
5.每班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并且有跟班队长和班长担任,一人探顶、一人观察,探顶人员必须站在有支护的顶板下,用专用工具敲帮问顶,同时保证避灾路线畅通;
6.坚持正规循环作业,严禁任何人员在空顶下作业,严格按规程要求控制空顶距离。
六、矿井水管理
1.若工作面发生透水预兆(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声、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异状)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报告生产指挥中心。如果情况危急,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害威胁地点的人员;
2.工作面发生涌水或供水管跑水时,应尽快关掉水阀门,还要将工作面机电设备转移至巷道较高处,利用现有的条件设泵排水,防止发生水灾;
3.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3.1.若工作面发生水灾事故,人员必须按指定的避灾路线撤离;
3.2.排水系统必须完好,且紧跟工作面。
第二节 灾害应急方案
若工作面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组织人员抢救,并汇报生产指挥中心,若情况危急,工作面人员快速按避灾路线撤离。
一、发生瓦斯和煤尘爆炸事故的处理措施
1.迅速组织人员撤退,现场的队干部在瓦检员、安监人员的配合下撤到安全地点,设好警戒,切断电源,并立即向生产指挥中心汇报灾情,听从安排;
2.发生事故时,直接受灾区影响的人员要沉着、冷静,处于上风侧的人员应迎着风流撤退;处于下风流的人员,应佩戴好自救器,尽快按避灾路线撤至新鲜风流中。在撤退过程中,如遇爆炸冲击或火焰袭来时,应立即背向冲击波,俯卧底板或水沟内,设法避灾或等待援救。灾区附近工作人员闻声后,按避灾路线向上风侧撤退;
3.如果撤退过程中遇到因事故造成巷道堵塞无法通过时,由跟班队长、班长负责集中人员统一行动,选择安全的新鲜风流地点,并经常敲击水管传递救援信息,等待救援。
二、发生火灾时的征兆及处理措施
1.自燃预兆
1.1.视觉:出现雾气,或在巷道壁上挂有平行水珠;
1.2.气味感觉:巷道内出现煤油味、汽油味、松节油或焦油味,此时煤炭氧化已到后期阶段;
1.3.温度感觉:煤温、水温、巷道内空气温度升高;出现头痛、疲倦等不适的感觉。
2.发生外因火灾的处理措施:
2.1.发生火灾初期,现场的队干、班长要立即汇报矿生产指挥中心,并听从通风人员的统一指挥,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就地灭火,通风瓦检人员负责检查灭火地点的瓦斯及火灾产生的气体,保证灭火工作的安全进行;
2.2.直接灭火无效,火势无法控制的,由队干部、通风瓦检员组织受灾区威胁范围内人员撤至安全地点,同时汇报生产指挥中心。
3.发生内因火灾的处理措施:
工作面发生煤层自燃时处理措施,采取放顶挖除火源;采取注水、注浆直接灭火;火势失控时应远距离封闭。
三、发生水灾的征兆及处理措施
1.透水预兆
帮部挂红,挂汗,顶板裂隙表面有暗红色水锈;工作面压力增大,片帮冒顶,煤层里有吱吱的水声,甚至有向外喷水现象;工作面空气变冷,有淡淡的雾气,使人感到发冷。
2.发生水灾时处理措施
2.1.井下某地点发生透水事故时,现场工作人员除立即向生产指挥中心汇报外,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设法堵住出水处,防止事故扩大;
2.2.如水势过大,无法救灾,应点清人数,组织人员按避灾路线撤至较高地点。来不及撤出时,保持冷静,设法在安全地点躲避,等待水势减缓再撤至安全地点,不要进入涌水地点附近的水平巷道或较低处的独头巷道中。下部的唯一出口已被涌水淹没无法撤退时,应只留一盏照明,其余矿灯全部关闭,以备再次撤退使用,并不断敲打铁器,发出求救信号;
2.3.水灾发生后要根据透水位置,水量组织排水,并保证所有排水设备不被淹没;
2.4.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四、发生冒顶事故的征兆及处理方法
1.冒顶、片帮预兆
1.1.冒顶预兆:工作面压力增大,顶板裂隙由小到大,帮部变形,片帮增多,顶板淋水量增加;
1.2.片帮预兆:帮部有响声,帮部裂隙,从帮部中弹出石块,帮部变形。
2.发生冒顶事故的处理方法。
2.1.发生冒顶事故时,要求所有人员迅速撤离到支护完好的地点。查明冒顶范围内被埋压、堵截的人数和所处位置,立即汇报生产指挥中心,同时现场工作人员应组织抢救人员和处理冒顶;
2.2.发生冒顶时,应保证冒顶区正常通风。如一时不能恢复正常通风,可利用供排水管路向被埋压、堵截人员输送新鲜风流,同时迅速组织救灾。
五、工作面发生灾害现场人员应急处理办法
1.及时汇报(告)
汇报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现象、人员撤离与被困情况及人员所在具体位置,现场是否在进行抢险,有无灾害扩大的可能。
2.积极抢救(救)
根据灾害发生的地点和灾害类型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2.1.火灾事故
立即切断工作面非本质安全电源,局部通风系统保持原状(即风机停止运转的不开启,风机开启的不停止),佩戴自救器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
2.2.水灾事故
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在现场领导和老工人的带领下,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迅速进行抢救工作。如突水凶猛、水流急速时,现场人员立即避开出水口和泄水流,躲避到硐室内、拐弯巷道或其他安全地点。如来不及转移躲避时,可抓牢固定物体,防止被涌水打倒和冲走。如是老空水涌出,现场人员应立即佩好自救器,在未确定所在地点的有害气体成分时,严禁摘掉口具和鼻夹。
2.3.瓦斯煤尘事故
当灾害发生时,保持镇静,不要乱喊乱跑;爆炸瞬间,要屏住呼吸,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有毒的高温气体,避免中毒和灼伤气管、内脏。背朝声响和气浪传来的方向,伏卧底板或水沟内;头部要尽量低、双手置于身体下面、闭眼,尽可能用衣物等盖严身体裸露部位。
2.4.冒顶事故
当冒顶后,若有人员被困,没有被困的人员在确认不会发生二次冒顶,且巷道通风、后路畅通的情况下,留专人观察监护顶板。对受伤人员按照“三先三后”原则开展救助工作。若判断可能会发生二次冒顶或通风不良、可能诱发瓦斯爆炸等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撤离现场到安全地点,并随时汇报撤离情况。
3.安全撤离(跑)
3.1.当火灾无法控制时,在瓦检员和跟班队干的带领下立即按照避灾路线进行安全撤离,撤到无有害气体污染的新鲜风流中,并与生产指挥中心随时联系告知人员撤离情况;
3.2.水灾撤离时,人员应靠近巷道一侧行走,抓牢固定物体,尽量避开压力水头和泄水主流,防止被水中滚动的矸石和木料撞伤。并尽可能与生产指挥中心联系告知撤退路线和目的地。撤退中迷失方向时,应朝着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并在巷道岔口留设指示行进方向的明显标志;
3.3.在瓦斯煤尘爆炸冲击波过后,迅速佩戴自救器,寻找最短的路线进入新鲜风流中,尽快逃离灾区。
4.妥善避灾(躲)
当无法撤离时,立即搭建避难硐室,封堵硐口,隔绝有害气体进入硐室,人员静躺,保留一盏灯照明,等待救援。发现救援人员时,敲管或晃灯发出求救信号。
第三节 避灾路线
一、煤尘、瓦斯爆炸及火灾避灾路线
工作面→进风巷→辅助运输大巷→副斜井→地面。
二、水灾及顶板事故避灾路线
当工作面发生水灾后,视水势大小,迅速展开避灾行动:
1.当工作面水势大,无法救灾时,工作面作业人员迅速撤退到地势较高的地方,抓住就近铁管或锚索等固定物,等待救援或水势减小后逃生。
2.当水势小时,工作面作业人员迅速撤离,具体路线为:
工作面→进风巷→辅助运输大巷→副斜井→地面。
具体以矿井规划布置及系统为准。
其他地点发生瓦斯、煤尘爆炸、火灾事故,应通过就近通道撤至上述避灾路线,然后从避灾线路撤离事故发生地点。
工作面发生冒顶、片帮以及局部塌方等事故时,避灾路线由带班队长、班长根据现场情况而定;必须及时避灾,紧急救灾,把灾害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第九章 工作面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节 车辆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1.运输必须使用防爆车;
2.车辆发车前,必须检查车辆方向、制动车闸是否灵活可靠;开车前必须关上车门或挂上防护链;
3.在开车前发出开车信号;运行中,严禁将头或身体的任何部位探出车外;司机离开座位时,必须切断电源,扳紧车闸,但不得关闭车灯;
4.防爆车运送的物料长度不得大于6m,装车高度不得超过驾驶室高度;
5.严禁人货混装,严禁扒车和跳车,车辆必须配备有效灭火器;
6.防爆车运输物料时必须注意巷道中的设施、设备,在行近巷道口、弯道、岔道、坡度较大、噪声大或靠近工作面等地段,以及前面有车辆或视线有障碍时,必须减速慢行并发出警号;
7.设备材料装好后,要绑扎结实,并挂有警示标示牌;
8.驾驶员离开驾驶室前必须停车熄火并做到可靠制动;驾驶员严禁将车辆交他人驾驶。
第二节 机电设备安全技术措施
1.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检修设备时,开关把手在切断电源时必须闭锁,并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字样的警示牌。只有执行这项工作的人员才有权取下此牌送电。
2.操作井下电气设备应遵守下列规定:
2.1.非专职人员不得擅自操作电气设备;
2.2.电气设备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必须接触的部分必须有良好的绝缘。
3.容易碰到的、裸露的带电体及机械外露的转动和传动部分,必须加装护罩或遮拦等防护设施。
4.电气设备不应超过额定值运行,防爆电气设备入井前应检查其“产品合格证”、“防爆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安全性能;检查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准入井。
5.空压机必须使用设有检漏、漏电闭锁、短路、过负荷、断相、远距离启动和停止风动锚杆机机功能的综合保护装置。每班使用前,必须对风动锚杆机机综合保护装置进行一次跳闸试验。
6.工作面配电点的位置和空间必须能满足设备检修和巷道运输、防爆车通过及其他设备安装的要求,并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7.井下电缆的选用应遵守下列规定:
7.1.电缆敷设地点的水平差应与规定的电缆允许水平差相适应;
7.2.电缆应带有供保护接地用的足够截面的导体;
7.3.电缆主线芯的截面应满足供电线路负荷的要求。
8.敷设电缆(与手持式或移动式设备连接的电缆除外)应遵守下列规定:
8.1.电缆吊挂必须用电缆钩;
8.2.巷道中悬挂的电缆应有适当的弛度,并能在意外受力时自由坠落;其悬挂高度应保证电缆在防爆车吊道时不受撞击,在电缆坠落时不落在轨道上;
8.3.电缆钩的悬挂间距不得超过3m。
9.电缆不得悬挂在风筒或水管上,不得遭受淋水。电缆上严禁悬挂任何物件、电缆与风筒、水管在同一侧铺设时,必须铺设在管子上方,并保持0.3m以上的距离。
10.电缆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0.1.电缆与电气设备的连接,其芯线必须使用齿形压线板或线鼻子与电气设备进行连接;
10.2.不同型号的电缆之间严禁直接连接,必须经过符合要求的接线盒、连接器或母线盒进行连接;
10.3.同形橡套电缆之间的连接必须修补连接(包括绝缘、护套以损坏的橡套电缆的修补),必须采用阻燃材料进行硫化热补或与热补有同等效能的冷补;在地面修补的橡套电缆必须经浸水耐压试验,合格后方可下井使用;在井下冷补的电缆必须定期升井试验;
10.4.3台以上的电气设备必须设置局部地极,可设置在巷道水沟内或其他就近的潮湿处。设置在水沟内的局部接地极应用面积不小于0.6m2、厚度不小于3mm的钢板或具有同等有效面积的钢管制成,并平方于水沟深处。设置在其他地点的局部接地极,可用直径不小于35mm、长度不小于1.5m的钢管制成,管上应至少钻有2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孔,并全部垂直埋入底板;也可用直径不小于22mm、长度为1m的2根钢管制成,每根钢管上应钻1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孔,两根钢管相距不得小于5m,并联后垂直埋入底板,垂直埋深不得小于0.75m。
11.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修理,必须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项技术要求。防爆性能遭受破坏的电气设备,必须立即处理或更换,严禁继续使用.
12.井下过流保护的整定值必须与计算值一致,灵敏度不合格的推广使用相敏保护,各类过流保护要按规定进行电气试验,下井前必须进行同流试验。
13.严禁甩掉、停用井下各种电气保护。非专业人员严禁操作检漏电器,各硐室内的检漏续电器必须加锁,使用中的检漏续电器要按规定进行电容电流的补偿调整,严格执行日检和远方试验制度。
14.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停电必须挂牌,工作前进行验电、放电,严禁带电作业。
15.使用中的各种电缆必须按照规程要求吊挂,严禁用铁丝吊挂。经过检修的电缆必须进行浸水试验,耐压合格后方可下井。
16.存在下列问题的电气设备不得下井使用:
16.1.绝缘座破裂导致接线柱松动、接线柱变形或螺纹滑扣;
16.2.导电螺栓、螺母锈蚀超过规定;
16.3.喇叭嘴不配套或断裂、缺损;
16.4.防爆结合面锈蚀、划痕超过规定;
16.5.开关本体与外壳不配套,转盖与外壳不配套,缺手把或转动不灵活,开关内腔上方导电螺栓与接线鼻连接不牢;
16.6.开关的机械闭锁失效;
16.7.开关内缺电源隔离罩、电源危险牌、防尘罩;
16.8.开关底托架断裂或固定不牢;
16.9.没有经过指定的电气设备防爆检查员检查出具的防爆合格证;虽有合格证但检验期超过6个月或没盖检查员编号章;
16.10.电机护罩与电机外壳固定不牢。
17.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和铠装电缆接线盒的外接地螺栓应齐全、完整合格,不得锈蚀。
18.机械部分的主要连接部件或受冲击荷载容易松动部位的螺母应使用防松螺母(备帽)或其他防松装置。电气部分紧固用的螺栓、螺母应有防松装置,弹簧垫圈应紧靠螺母安设。
19.同一部件的紧固(包括平垫、弹簧垫)规格应一致。
20.螺母拧紧后,螺栓螺纹应露出螺母1-3个螺距,不得在螺母下面加多于的垫圈或螺母来减少螺栓的伸出长度。
21.电气设备的隔爆外壳应清洁、完整无损,并有清晰的防爆标志。有下列情况者为失爆:
21.1.外壳有裂纹、开焊、变形长度超过50mm,同时凹凸深度超过5mm;
21.2.防爆壳内外有锈皮脱落;
21.3.闭锁装置不全、变形损坏起不到机械闭锁作用;
21.4.隔爆室的观察窗的透明板松动、破裂,或使用普通玻璃;
21.5.防爆电机接线盒内缺隔爆绝缘座;
21.6.改变隔爆外壳原设计安装形状,造成电气间隙或爬电距离不符合规定。
22.电缆引入装置接线嘴应完整、齐全、紧固,密封良好。
23.工作面电气设备要加强管理和维修,施工完后必须把电缆放在干燥的地点,并要盘好电缆。
24.电气设备必须使用综合保护开关、风电闭锁等安全保护装置;自动停电时,待查明原因、确认无误后,在人工送电。
25.井下所有电气设备必须达到“MA”标志。
26.作业人员必须是经过专业培训,并且持证上岗。
27.现场作业人员必须具备消防安全知识,能熟练使用消防灭火器材。
28.作业时跟班队领导一定要进行现场统一指挥,在现场将措施落实到位。
29.工作场所必须选择在安全地点,若有板磷皮、片帮必须处理彻底,必要时设临时支护,在综采工作面作业必须将护帮板打出去。
30.作业之前利用清水对作业地点前后10m内煤尘、浮煤进行冲洗清理,气割、焊接结束后再次冲洗。
31.瓦斯浓度不得超过0.5%,只有在检查证明作业地点附近20m范围内巷道部和支护背板后无瓦斯积存时,方可进行作业。
32.机电设备管理质量标准:
32.1.正常使用设备必须编号挂牌,明确责任人。
32.2.每个班都必须保证设备在生产过程中正常运转和良好的工作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处理,并向队里汇报。
32.3.设备的日常维护必须配备专职的机电检修人员,并经过专门技术培训,取得上岗证。设备按照点检制度和完好标准维护,责任落实、承包到人。
32.4.机械、电气设备必须符合完好标准,并认真填写好记录。
32.5.固定电缆吊挂符合《安全规程》规定,在用固定设备台,设备台应完好,防爆电气设备及“五小”电气防爆率100%。
32.6.机电设备安放在板完好、无淋水的地方,并且摆放整齐,开关必须上架。
32.7.移变硐室地面必须用阻燃材料覆盖,设置铁栅栏和照明,入口处应该悬挂“非工作人员严禁入内”和“高压危险”牌,所有设备和电缆标志牌必须齐全、标识清楚,有停送电牌,无人职守的变电所必须上锁。
32.8.配电点机电硐室各配备四具8kg干粉灭火器和两个0.5m3沙箱和适量的沙袋。
32.9.各种设备整定的实际值和标识卡数值必须一致。各台设备上必须有锁。
32.10.变电硐室和机电达标严格按《公司机电考核办法》执行。
第三节 综合防尘安全技术措施
1.打眼工佩戴防尘口罩;
2.巷道经常清尘,无粉尘积聚现象;
3.防尘管路必须接至工作面,每100m设置三通一个,以便及时降尘。
第四节 防火安全技术措施
巷道喷砼过程中采用机电设备施工,防火重点是防设备、电缆和人为火灾。
1.电器设备着火时,首先切断电源,用沙子、岩粉灭火;
2.因机械摩擦生热、油脂、纱布或其他原因引发火灾,利用水管灭火。
第五节 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人员应坚持经常性的敲帮问制度,特别是在顶板不完好的情况下、应及时支护锚杆以便清除危岩、排除隐患。
2.在顶板不完好的情况下施工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2.1.施工时应由2名有经验的人员担任,1人观察顶板和退路,1人应站在安全地点,观察人应站在施工人员的侧后面,并保证退路畅通;
2.2.找应从支护完好的地点开始,由外向里先部、后两帮依次进行,找范围内严禁其他人员进入;
2.3.施工人员应戴手套,用长把工具找时,应防止煤矸顺杆而下伤人;
2.4.帮遇有大块断裂煤矸离层时,应首先设置临时支护,保证安全后在顺着裂隙、层理慢慢地找下去,不得硬刨强挖。
第六节 敲帮问顶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巷道的顶板及两帮煤(岩)体因受采动的影响,应力分布发生变化,不完整的煤(岩)体易脱离整体而发生冒顶、片帮事故,为保证安全作业,特制订以下措施:
1.对巷道顶板、煤帮进行敲帮问顶是防止冒顶和片帮伤人事故的有效措施,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工作由跟班副队长和班长负责。
2.通过对煤壁、顶板进行敲击来判断煤(岩)体是否完整,如敲击声清脆、回弹性好,则表明煤(岩)体完整;如敲击声沉闷、有空响声,回弹性差,则表明煤(岩)体不完整,顶板有离层,煤壁有片帮的可能。
3.各班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交接班必须交代清楚当班的顶、帮状况,接班班长和跟班队长对工作面100m范围内(不含采空区)巷道使用钢钎和刨锤认真检查一遍,将隐患排除,确保安全后方可进入。
4.敲帮问顶专用工具为刨锤和钢钎,刨锤用于敲击顶、帮来判断顶、帮情况,用钢钎将片帮煤(岩)顶板鳞片、活矸、活煤撬下,并将敲帮问顶情况记入敲帮问顶记录本。
5.敲帮问顶时必须两人操作,一人监护,一人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站在顶帮完好、退路通畅地方,观察顶、帮的人要站在操作人的侧面,敲帮问顶工具与顶板及帮成45°,敲帮问顶时要保证退路畅通,以防煤块掉落伤人。处理顶、帮原则:先外后里,先顶后帮,先上后下,先近后远。
6.处理人员发现顶板有冒落或片帮现象时,观察冒落和片帮面积、厚度,并预测冒落的方向和位置,选择顶板完好、落煤点2.0m以外的地方站立。
7.通过敲帮问顶发现已支护过巷道顶板出现空响、离层、掉渣等现象需再采取补充支护。
8.工作面、沿途巷道有片帮迹象时,跟班队长或班长必须用敲帮问顶专用工具将活煤、活矸处理掉,难以处理的地方需要挂帮网支护。
9.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支护前负责处理顶板离层、活矸、片帮。经处理后,由外往里推进支护,严禁由里向外支护或隔排支护。如顶煤小于500mm、顶板有构造、淋水、顶板破碎不完整等采取特殊支护。
10.各岗位工对自己作业区域内的巷道顶板、抹角、两帮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汇报,不易处理的危险区域设危险警示标志。
第七节 停送电安全技术措施
在停电后未闭锁、挂牌、上锁引起他人误送电伤人,为保证安全作业,特制定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1.一般规定
1.1.机电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经考试合格后,并获得井下电工特殊工种操作证,方可作业;
1.2.井下电工必须按规定持证上岗,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
1.3.非专职电工或值班电工不得进行停、送电的工作;
1.4.在停送电作业时,必须遵守停电闭锁和悬挂标示牌并用专用锁锁住手把等规定程序,严禁带电作业;
1.5.对井下高压电气设备进行检修及对重要线路和重要工作场所进行停、送电时,都必须使用工作票,并按工作票规定的内容进行工作。
2.安全技术措施
2.1.电气设备停电时,必须严格执行“停电挂牌,专人看管,谁停谁送”的十二字方针,中间不得换人,严禁约时停、送电;
2.2.停电后,必须有瓦检员在现场检查,只有瓦斯浓度小于1%时,方可进行验电、放电工作;
2.3.操作高压电气设备时,必须佩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上进行,且绝缘用具必须经打压实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4.停、送电操作时,必须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在整个过程中,监护人必须始终在工作现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认真进行监护,及时纠正违反安全的动作;
2.5.电气设备在验电、放电前,不得用手触摸;验电时必须用与电气设备同电压等级的验电笔进行;
2.6.电气设备故障跳闸后,必须查明故障原因并处理后方可送电;
2.7.电气设备检修后,不得开盖送电试验,必须检查电气设备的完好并恢复其防爆性能后方可送电试验;
2.8.停风、停电的采掘工作面,未经瓦斯检查,不准送电;
2.9.电气设备的保护失灵后,不准送电;有故障的线路不准强行送电。
第八节 高空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凡是中心在距离底板大于2m的地点作业的均属于高空作业。参与高空作业人员存在站位不稳,登高架不牢固,高空坠落的危险,为此,特制定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1.参与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2.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使用合适的工具,登高前检查工具是否完好可靠,使用的材料应防止坠落,不得乱扔。
3.在行人上方作业时,应搭设防护棚,以防落物伤人。
4.高空焊接时,下方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5.使用梯子等工具高空作业时,工具必须搭稳,并有专人负责扶稳梯子。
6.登高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挂在稳定的结构件上。
7.登高作业前,必须检查所登物件是否牢固,不牢固应采取加固措施后再攀登。
第九节 电气焊安全技术措施
为保障井下生产系统安全生产,防止电气焊引发火灾、瓦斯、煤尘爆炸等事故,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及《万利一矿井下电气焊作业管理制度》相关要求,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
1.人员安排与职责
1.1.指定为现场电气焊作业负责人。作业负责人在作业前、结束时向集中控制中心,集中控制中心值班人员要做好记录。作业过程中全程监督、检查、验收。
1.2.瓦检员,全程监测作业地点20m范围内气体浓度,瓦斯浓度超过0.5%时禁止电气焊作业。
1.3.安监员,全程监督检查作业地点周围的安全状况及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
1.4.施焊人员,在作业前检查确认作业点气体符合标准时方要开始作业,作业中将仪器放在合适的位置,随时测量。按工艺要求进行相应的电气焊作业。
1.5.参与电气焊作业的其他人员名,配合电气焊工作和做好灭火准备工作。
1.6.洒水人员(可由现场负责人兼),在电气焊过程中及时向作业点周围洒水,防止火星扩散;电气焊工作完成后,工作地点必须再次用水喷洒,确保无火星残留。
1.7.焊后留守人员(可由施焊人员兼),在电气焊作业结束后一小时内现场检查,发现异常,立即处理。一小时后,作业地点无异常,及时向集中控制中心汇报。
1.8.携带火柴人员。(必须是安监员)负责保管好火柴,负责向井口检身人员汇报火种使用情况,并接受检查。
1.9.跟班领导,在作业开始前必须组织作业人员进行最终验收,确认安全后现场签字,方可开始作业。
2.电气焊作业前
2.1.该安全技术措施只允许本次、本班电气焊作业,严禁用于其它电气焊作业,跨班作业,参加人员出现变更时,必须重新审批安全技术措施。
2.2.电气焊作业前,措施编制人应组织有关人员贯彻学习已审批过的安全技术措施并签字。电气焊作业人员必须随身携带审批后的安全技术措施,跟班领导、现场负责人、瓦斯检查员、安监员、施焊人员、喷洒水人员、焊后留守人员、作业时间、地点、工作内容要与安全技术措施一一对应。
2.3.氧气瓶和乙炔瓶要求分装分运,不得同油脂、易燃易爆品同车运送,装运过程必须轻装轻放、支垫平稳、绑扎牢靠,防止抛摔、滚动,气瓶上震胶圈必须齐全完好,搬运前安全帽必须拧紧。
2.4.氧气瓶和乙炔瓶必须放在焊割点进风侧10m以外,同时氧气瓶和乙炔瓶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m。
2.5.气瓶必须装置安全帽、减压器、止回阀。减压器上应当设有安全阀。使用的气瓶必须直立放置,使用焊枪和气管必须完好,不得出现漏气现象。
2.6.气割用具必需完好,气带接头连接处使用专用卡子固定可靠,不得用铁丝代替。
2.7.焊割设备的气瓶连接处、胶管接头、回火防止器和减压器不得沾染油脂,以防遇氧燃烧爆炸。发现焊割设备漏气或密封不严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
2.8.当氧气瓶、乙炔瓶压力表损坏或失灵,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更换。
2.9.焊割地点必须选择在顶板完整、支护完好,无浮煤、无易燃易爆物品处,顶板鳞皮、片帮必须处理彻底,必要时设临时支护。作业现场必须通风良好,整个焊割过程不得停风,如若停风无论瓦斯浓度多少必须立即停止焊割。
2.10.电气焊作业前,应清除焊割地点前后10m范围内的易燃易爆物品,对无法清除的易燃物,必须采取洒水等防火措施,且用不燃性材料接受火星。
2.11.电气焊作业地点必须至少备有两具8kg干粉灭火器、0.2m3灭火砂,有供水条件的地点,必须将水管引至作业地点,无供水条件的地点,必须准备不少于50升的灭火水。由负责洒水灭火。
2.12.电气焊设备及工具必须完好,作业时焊机外壳必须接地,焊把线和地线必须到位。
2.13.焊工必须持证上岗,未取得电气焊作业资格证的人员不得作业;现场负责人和施焊人员必须随身携带便携式瓦斯检查报警仪,便携仪报警点为0.5%;现场作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消防安全知识,能熟练使用消防灭火器材。
2.14.必须在通风良好的地点进行电气焊作业,并在作业地点悬挂电气焊专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报警点0.5%)。风流中瓦斯浓度不得超过0.5%,只有在检查证明作业地点附近20m范围内巷道顶部和支架背板后无瓦斯积存时,方可进行作业。
2.15.现场经安监员、瓦检员、现场负责人确认安全后,由现场负责人确认方可开始作业。
2.16.施焊地附件不得有其他人员,矿回风系统不得有人工作。
3.电气焊作业过程中
3.1.作业时,专职瓦检员全程监测作业场所的有害气体浓度。当瓦斯浓度超过0.5%时、巷道煤尘飞扬或停风时,立即停止作业。专职安监员必须全程监督检查施焊地点周围的安全状况及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
3.2.电气焊作业时,洒水人员要及时扑灭明火,发现火灾隐患,必须立即进行处理。灭火器必须放置在作业地点旁边,需要时,洒水人员和施焊人员可立即拿到。
3.3.施焊人员必须佩带专用手套、焊帽或专用防护眼镜,衣领袖口必须全部扎紧;必须背风作业,风大时应设挡风设施,工作过程中一定要站稳站实。
3.4.作业暂停时,施焊人员必须及时切断电源和气源。
4.后期处理
4.1.电气焊作业结束后,施焊人员必须及时切断电源和气源,作业人员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彻底清理,喷洒水人员再次用水喷洒,留守人员在现场监护1h,发现异常,立即处理,确认无起火危险或其它异常后,汇报作业负责人后方可离开作业现场。
4.2.必须将电气焊设备、工具等全部回收地面,不得在井下存放。
4.3.带火人员入井前和升井后必须向井口检身人员汇报火种使用情况。
第十节 冬、雨季及防风沙、防雷电施工措施
1、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冬、雨季施工安全教育,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
2、入冬前项目部组织全体员工进行冬季施工安全、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认真学习“冬季五防”内容,教育职工注意施工岗位安全,严守各项规章制度。
3、施工现场必须按措施做好防冻保温工作,注意天气预报,注意大风天气及寒流袭击对安全生产造成影响。
4、大风、雪过后要认真清扫检查,及时消除隐患。施工人员要做到遵章守纪,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冒险作业。
5、加强用电管理,现场杜绝裸线,不得私架电线,设专人加强线路检查,防止漏电及电路失火,尤其是要在大风、雪后对供电线路进行全面检查,防止断线造成触电事故。
6、施工人员不得以棉帽代替安全帽进入加工现场。
7、保温材料必须符合环保及消防(阻燃)要求,妥善保管,专人负责。
8、配备好消防器材;各种有腐蚀性材料、油料等要设专库存放,专人负责管理并建立严格的领发制度。
9、加强冬季防火安全教育,提高全体人员的防火意识。
10、生产区及生活区等凡属于可能遭雷击场所均应设置避雷设施,并保证其能可靠运行。
11、做好生产区及生活区的文明施工管理,对可能造成风沙地段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本措施未尽事宜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
第十一节 装载机运行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前,巷道内所有泥岩清理干净,地坪上部铺撒坚硬矸石,增大摩擦阻力。
2、检查装载机刹车制动是否完好,刹车制动完好可靠。装载机后部必须加设配重装置。
3、装载机行走路线,杜绝其他人员逗留,作业相关人员穿戴反光马甲、警示灯。
4、迎头掘进时,禁止有大块矸石出现,如果发现大块矸石,需用大锤破碎。掘进时留有粗糙或凹凸不平巷道底板面。
5、装载机出矸装运时,铲斗不能装满,碎石距铲斗上边缘至少留10cm距离。
6、装载机运行时必须减速慢行。
7、装载机驾驶员必须持有与驾驶车辆相适应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并经过安监站装载机司机岗前培训考核,在具有两年以上井下驾驶经验的老驾驶员指导下,经过不少于一个月的井下现场实训后方可单独驾驶,行人斜巷施工时每班有专职装载机司机。
8、开车前必须对车辆进行认真检查,确保车辆防爆性能、照明、铃(笛)、制动系统以及各种保护齐全完好,检查结果随时记入《车辆检查手册》每天升井后必须去矿车辆检修处检查车辆完好情况,车辆故障严禁入井。
9、装载机必须配备瓦斯报警仪,车辆行驶的巷道内瓦斯浓度不得高于0.5%,超过0.5%应立即熄火停机,汇报矿调度室及车辆调度值班人员。
10、装载机在上下破运行时,必须减速、鸣笛示警。
11、装载机下坡严禁空挡滑行。
12、建立车辆检查制度,明确车辆日检、月检、年检项目及具体内容,并做好现场检查记录,存档备查。
13、必须建立装载机维修、保养制度,明确维修、保养的内容及周期,必须建立维修、保养台账。
14、严禁用矿灯直射干扰驾驶员。
15、装载机在进入或倒出工作面的行驶过程中要由跟班队长一人专人指挥,防止碰到巷帮物体,严禁人员走动和逗留。
16、防爆装载机在行驶时,铲斗不应提升过高,不得举臂行车,一般距地面500mm左右为宜,装车时,在接近车辆时再举臂装车,以免造成颠覆。
17、作业后或待工时,将装载机放至安全地带,大臂落地,确保车体放置平稳。
18、操作人员离开驾驶位置时,必须将铲斗落地,发动机熄火,切断电源,并将手刹拉到制动位置。
19、当装载机轮胎打滑和发动机转速降低等现象时,应停止铲装,切不可强行操作。
20、装载机使用完毕后,装载机司机必须将装载机驶离工作现场,并停放在平坦的安全地带,放下铲斗,并用方木垫上,清除斗内泥岩,按日常例行保养项目对机械进行保养和维护。
第十二节 设备检修安全技术措施
1、检修作业时,必须戴安全帽。
2、拆装零部件要使用专用工具。
3、两名以上检修工同时在一台机械设备上作业时,应互相照应, 位于上方的人不得将工具、物品等掉至下方。
4、拆下的零部件应妥善放置,不得损伤或丢失,吊起或支撑的部件要牢固。
5、汽车检修时,前后轮应制动,轮胎前后加楔块制动,起斗检修时,必须对车斗进行双支撑保护,同时必须对车斗支护牢固。检修地点应选在无塌落危险、无积水的平坦地方。
6、设备故障处理,无法离开有塌落危险的掌子面时,要采取措施。
7、严禁在设备运转中进行检修。检修时,必须切断供电电源、水源、气源、风源等,并悬挂“正在检修,禁止启动”字样的警示牌。
8、拆卸有压容器和工件前,必须将压力释放。拆装和检修有危险的设备和部件时,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第十三节 危险源分布及管控措施
1、针对辨识评估出的各类安全风险,采用技术和管理措施降低和控制风险。技术措施主要有超前预裂、强制放顶、制定专项技术措施、根据矿压显现规律变更支护设计、提前对空巷加强支护等;管理措施有定期检查、指定有经验的人员观察顶板、管理及技术人员现场跟班监督等。
2、根据掘进工作面存在的危险源,为保证掘进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特编制如下安全技术措施。在掘进工作面生产工艺发生变化、新设备的投用等新增加的工作任务及总结煤矿事故教训时,必须开展危险源辨识,并对新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签字审核。审核通过后向全队所有员工贯彻学习,并签字。
3、凡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都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工人技术操作规程》及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新标准和本作业规程的规定,并严格按照文明生产标准以及矿井质量保证体系系列标准贯标要求组织施工,搞好文明生产和工程质量。为保证本工程的安全施工,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第十四节 施工准备技术措施
1、施工前,由技术员负责贯彻批准的《安全技术措施》。贯彻后进行签字、考试,成绩合格后方可下井作业。考试不合格的人员必须补考,补考合格后再下井作业。轮休或请假的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学习,并考试合格。干部工人学习登记在《安全技术措施》学习表上。
2、所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
3、施工中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现场施工负责人必须参加,必须做到“五清”,即安全交接清、工程质量交接清、工程进度交接清、材料使用交接清、工具设备交接清。
4、每班开工前,跟班队长(负责人)必须对施工沿线及迎头的所有安全设施进行详细认真的检查,确保齐全、完好、有效、可靠,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还必须对巷道支护情况进行检查,确认无隐患后,进入迎头施工。当班发现存在或造成的安全隐患,当班要处理完毕,当班处理不完的,跟班队长(负责人)要及时汇报队里值班人员,安排下班处理,且跟班队长(负责人)要组织施工人员现场把隐患交接清楚,接班队长(负责人)接班后要首先组织处理隐患,确认安全后再进行工作。
5、所有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循“检查上道工序、保证本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的三工序控制原则,认真搞好每一道工序的施工及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及安全生产稳定受控。
6、施工前,必须按照地测部门提前给出的开口位置和标定好的中线施工。
7、开工前,应提前按设计要求,将水、电及所需设备安设到位,安好的设施及工业卫生等要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化的标准要求整理好,达到动态达标,并经矿方相关科室组织开工验收。
第十五节 “一通三防”安全技术措施
(一)综合防尘安全技术措施
1、作业时,必须使用外喷雾装置,保证除尘效果。
2、粉尘超标的作业地点,必须立即进行洒水消尘,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尘口罩。
(二)防火管理
1、为防止电气火花引起火灾,机电设备应正确选用熔断丝、正确使用漏电继电器,以便电源短路、过载及接地时能及时切断电源。严禁使用不防爆和防爆性能不好的电气设备,高压电缆接头必须使用防爆接线盒,防止产生电气火花引起火灾。严禁供电电缆出现鸡爪子、羊尾巴、明接头现象。
2、为防止摩擦火花引起火灾,应做好井下机械运转部位的保养和维护工作。
3、确需进行电焊、气割时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落实。
4、使用过的棉纱、废纸要及时装箱回收,井下不得存放煤油、汽油及变压器油。
5、杜绝火源,严禁携带火种下井,严禁井下吸烟。
6、井下电气设备必须有防雷击和防短路的保护装置。
(三)瓦斯管理
1、掘进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掘进工作面及其它作业地点风流中电动机或其开关安设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3、掘进工作面或巷道内,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内积聚的瓦斯浓度达到2%时,附近20m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第十六节 压风自救系统安全保障措施
1、工作面风源来自地面空压机房,为防止管路出现漏风现象的发生,每班由跟班队长负责对工作面管路进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如发现漏风现象应及时处理。
2、井下供风管路必须保持24小时供风,如出现无风、停风现象应在查明原因后及时向矿调度汇报。
3、压风自救系统应每月定期检查清理一次。
4、工作面沿途管路阀门任何人不得随意关闭。
5、工作面管路、闸阀及三通,不得随意损坏,一经发现罚款处理。
6、工作面压风系统管路铺设要平直、牢固,压风自救设备保证完好,闸阀手柄方向一致。
第十七节 供水施救系统安全保障措施
1、风险评估
为了全面提高矿井的安全保障能力和抗灾能力。进一步完善供水施救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以保证一旦发生灾变时供水施救系统能够正常使用,确保矿工生命安全。
2、具体措施
(1)我矿采用供水施救系统与消防洒水系统一体的模式。水源由水源井的水经DN100管送至地面高位水池,高位水池容量800 m3,再由DN200管送至井下各用水点。
(2)工作面供水管路由每班跟班队长进入工作面时进行检查,一旦发现供水管路出现“跑、冒、滴、漏”现象,必须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处理。
(3)为了保障工作面供水管路24小时供水正常,满足井下饮用、防尘、发生事故时用水,每天对管路进行检查,每月定期对供水管路、三通和阀门进行维护、保养。
(4)主要运输巷道内的供水管路每隔50m设一个三通,其它巷道每隔100m设一个三通。
(5)任何人严禁损坏管路、阀门和三通,一经发现罚款处理。
(6)供水系统管路铺设要平直、牢固,供水施救设备保证齐全完好,闸阀手柄方向一致。
(7)供水点5m范围内,不得有杂物、材料、积水等。
第十八节 人员定位系统故障处理安全技术措施
人员定位系统发生故障时,针对期间管理、处理及维护,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
1、维护人员作业时,要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必须遵守各种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及行业标准。
2、信号电缆出现异常时,值班人员必须立即汇报有关领导,由专业人员处理,故障不得超过8小时,处理完毕后汇报相关领导并作好记录。
3、人员定位设备(分站、电源箱)出现异常时,值班人员必须立即汇报有关领导,由专业人员处理,故障不得超过8小时,处理完毕后汇报相关领导并作好记录。
4、线路故障时,加隔爆接线盒,电缆接法要正确,接线不许有明接头。
5、值班维修人员接到故障通知时,要立即赶往故障地点,不得延误。
第十九节 铺设管路安全技术措施
1、人工搬运管路时,协同作业人员要齐心协力,搬起、行走、放下都要相互沟通好,步调一致,保证安全。
2、人工抬运管路时应注意:上肩时,一人先上,另一人后上;抬运过程中,两人要同肩,步调一致,下肩时一人先把一头放下,另一人将另一头从肩上放下,不得同时仍下,下放管路时应注意放置范围内没有人员停留,并确保放下物件弹起不能伤害本人及他人。
3、管路铺设一定要平、直、各法兰盘上所有螺孔都必须穿螺栓,且紧固适当,胶垫齐全闸阀灵活无卡阻,无漏风、漏水现象。
4、按设计要求进行安装,安装的管路、三通、闸阀不影响行车和行人。
5、在安装过程中严格按设计的位置安装三通和闸阀,施工人员的手、脚不能伸进管路的下方和两个接头之间,不能将手指伸进螺栓孔内,防止错动挤手。
6、安装管路时,管路连接时使用管卡子时胶圈及螺丝规格相一致,且紧固适当,确保不漏风、漏水。
管路安装不能出现“跑、冒、滴、漏”现象。
8、管路挂钩规格一致吊挂平直。
第二十节 预防瓦斯煤尘爆炸安全技术措施
1、局部通风机供风量必须达到设计要求,无风或微风时严禁作业。
2、工作面风筒吊挂平直,无漏风现象,风筒口距工作面距离不大于规程规定值。
3、严格执行瓦斯、有害气体检查制度,当瓦斯浓度达到1%时,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作业,工作人员撤至安全地点,待处理好后方可入内作业。
4、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电气开关附近20m范围内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当瓦斯浓度降到1.0%以下时方可人工启动电源。
5、班组长入井时必须随身携带便携式瓦斯报警仪。
6、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只有同时满足: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0.5%;停风区中最高瓦斯浓度不超过1.0%和最高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以上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时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
第二十一节 瓦斯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1、班组长、电钳工、瓦检员和管理人员必须随身佩戴便携式甲烷报警检测仪,保持电量充足,灵敏可靠。
2、掘进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0%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掘进工作面及回风流中瓦斯浓度,每班由瓦检员检查2次瓦斯变浓度,严禁空班、漏检、假检。
4、每天专人负责接设和维护风筒,保证掘进工作面风量充足。
5、掘进工作面或巷道内,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内积聚的瓦斯浓度达到2%时,附近20m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6、瓦检员必须按规定认真检查作业点瓦斯浓度并仔细填写瓦检牌板和瓦检手册,做到井下记录牌、检查手册、瓦斯台帐三对口,无空班、漏检、假检现象,不得虚报瓦斯浓度。
7、瓦斯检查员必须在井下指定地点交接班,交班时应向接班人员就本班的工作内容、瓦斯检查情况和重点问题以及下一班注意的事项逐一交待清楚。
第二十二节 通风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正常运行安全技术措施
1、工作面甲烷传感器悬挂风筒对侧,距迎头5m范围内,同时要求距顶板不大于300mm,距帮不小于200mm。
2、在配电点安装瓦斯电闭锁及风电闭锁,保证停风或瓦斯超限时非本质安全设备停电不能运行。
3、甲烷传感器必须安设在顶板支护完好处,防止冒顶及其它损坏传感器。
4、甲烷传感器每15d按要求调校一次,日常若有故障,应及时处理。
5、严禁将风电、瓦斯电闭锁甩掉不用。
6、工作面甲烷传感器由各班综掘机司机负责随掘前移,严禁将传感器放在风筒出风口处直吹。
7、综掘机上必须设置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
8、洒水降尘时,严禁将水洒到传感器和接线盒上,以免造成传感器损坏和误超限事故的发生。
9、由于监测装置动作而切断工作面电源时,应立即汇报矿调度室,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10、安全监测设备每月至少调试校正1次。每周使用标准气体和空气样对瓦斯传感器调试校正1次。
11、井下监测装置出现故障时应及时处理,处理故障时必须严格作业规程作业,井下无法处理时,应及时更换后升井检修,并认真填写故障记录。
12、当瓦斯浓度超限而切断电气设备电源时,严禁擅自人工复电,必须立即向矿调度室报告现场情况,在通风队核查处理完毕后,调度室下达送电命令后,方可复电。
第二十三节 使用风动工具安全技术措施
1、进入作业地点前,首先进行“敲帮问顶”,处理顶板活石时,作业人员必须手持长把工具,站在支护完好的安全地点进行,严禁用手扳、抠活石。
2、施工过程中,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协同作业、密切配合,做到“四不伤害”。
3、风镐与高压胶管、高压胶管与风管的联接必须使用标准的“U”型卡子。
4、风动工具的软管必须与供风的金属管联接牢固,在工作之前应先通风吹冲管道,吹冲时排风口不许对着人。
5、高压橡胶风管不许用来清扫人员身上的灰尘及设备。
6、使用中需要更换风动工具附件或交换风动工具时,作业人员先将作业地点进风阀关闭,作业人员开动风动工具开关进行泄压,当风动工具停止转动,确认高压橡胶风管内的空气压力排尽,方可进行更换操作。
7、操作风动工具时,随时检查风动工具的各部件是否完好,风动工具的连接件必须牢固可靠。
8、联接风管前,应先将风管内和机体外部灰尘吹净再进行联接。
9、检查风动工具工作是否轻快灵活,工作地点附近风管有无漏风,风压不足现象,开关是否灵活可靠。
10、工作结束时,应先关闭进风阀,排尽管内风后拆卸风管和工具。
11、人员装浮煤(矸)作业时,注意他人和过往行人防止发生碰撞,注意不要损坏周围的管线。
第二十四节 搭设作业平台安全技术措施
1、人员作业前,必须检查工作平台的牢固情况,平台不牢固严禁作业。
2、沿巷道走向,间隔3m放置2个马凳,马凳上方放置4m跳板,将马凳垫实,马凳与木板用铁线捆绑结实,搭设平台高度不得超高作业,防止人员摔伤。
3、平台上同时作业人员不得超过2人。
4、在平台上作业时,在巷道内距离平台两侧5m外应设警戒线,现场由班长及班长指定的一名作业人员共同监护安全,严禁其它无关人员通过。
5、平台上方施工时,周围严禁无关人员逗留,如有作业人员需要有人通过,平台上方必须停止作业并检查安全情况,确认无危险后方可允许人员通过。
6、平台上作业时,其余人员撤出警戒线外,不得停留作业区域,防止人员受伤。
7、巷道行人侧的施工平台下方必须有牢固的、可随时上下平台的梯子。
8、在施工中使用的工具、物料等必须做到手把手传递,不得扔撇,防止反弹伤人的现象。
第二十五节 使用风钻安全技术措施
1、打眼前,必须检查钻具是否完好,若有问题先处理、再打眼,严禁带病作业。
2、打眼及搅拌树脂药卷时严禁戴手套,领口、袖口、衣角必须扎紧,矿灯按标准佩戴,以防缠绕伤人。打眼时作业人员应面向工作地点,站在支护完好、脚下平整处进行作业。
3、风钻的软管必须与供风的金属管连接牢固,在工作之前应先通气疏通管路,给风时排气口不许对着人。
4、使用中更换工具附件或损坏胶管时,应提前切断压缩空气,并将管内余下的空气排尽后方可进行更换操作。
5、检查风动工具尾部和卡套插接的牢固性,安装时必须关闭风阀,以防风管托槽抽伤人员。
6、检查风钻工作是否完好,工作地点附近风管有无漏风,供风阀门是否灵活可靠。
7、检查注油器,注入润滑油,放出气泡后,拧紧塞子(应注入规定油料类,不准从风管中加油)。
8、使用钻机需两人共同作业,一名主钻眼工、一名副钻眼工共同操作。
9、副钻眼工站在钻机一侧,将钎杆对准眼窝,主钻眼工两手握住钻机把手,将钻机抬起后,一手握钻机把手,另一只手将钻杆放在眼窝处,钻头接触岩壁,然后缓慢启动钻机,待眼位固定并钻进50mm以后,副钻眼工退到钻机后侧监护,主钻眼工操作钻机全速钻进,达到设计孔深。
10、打眼过程中,主钻眼工和副钻眼工要时刻注意帮、顶,发现有片帮掉顶危险时,必须立即停钻处理。
11、钻机启动达到正常速度,每钻进一段距离要来回抽动几次钻杆,排除岩粉,不准用手直接扶托钻杆或用手掏眼口岩粉。
12、打眼至设计深度后,关闭操作阀,缓慢将钻杆拔出,并放置在安全地点,并切断风、水高压胶管并将胶管盘放整齐。
13、工作结束时,应先切断气源(关闭进气阀门),排尽管内的余气后拆卸风管和工具。
第二十六节 施工锚索安全技术措施
1、进入作业地点前,首先进行“敲帮问顶”,处理掉危岩活石,保证施工时的安全,钻眼前将风煤钻软管与风煤钻联接部分用铁线固定,防止钻眼时风管突然弹出伤人。
2、保证锚索外露在150-250mm,打完锚索眼后及时安装锚索,锚索必须严格按规定的角度和位置施工。
3、钻眼时人员应互相配合、前后照应,注意他人和过往行人,防止发生碰撞。
4、开眼或钻眼过程中,不准用手直接扶、托钻杆或用手掏眼口的煤粉。
5、转动后要注意钻杆的进度,每钻进一段距离要来回抽动几次钻杆,排除煤粉,减少阻力,以防卡住钻杆。
6、安装时应先测量孔深,符合要求后,再将树脂锚固剂放入孔内,并用杆体将锚固剂缓慢推入孔底。
7、打眼作业时打眼工严禁戴手套,袖口、领口、衣角必须系紧;推钻不要用力过猛,经常拉动钎杆排粉,以避免卡钎。
8、安装锚索时,必须仔细检查杆体、药卷是否合格,不合格的严禁使用。
9、安装锚索时应先测量孔深,符合要求后,再将锚固剂放入孔内,并用杆体将锚固剂缓慢推入孔底。
10、锚索打压过程中,锚索受力方向严禁有人员停留。
11、安装锚索时,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协同作业密切配合,做到“四不伤害”。
12、对锚索打压时由两人操作,一人将泵头安装在锚索上,当泵头与锚索夹紧后,人员离开进行打压,打压结束后由一人进行操作泄压,一人同时手扶锚索泵头将其卸下,做好自主保安。
第二十七节 砼季节性其他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砼强度的增长速度在湿度一定时,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当砼温度低于5度时砼的水化反应停止,强度也就停止增长。因此冬季砼施工一定要采取保温措施。
2、原材料加热,宜加热水,但为了防止水泥的假凝现象出现,水温不得超过80度。
3、砂、石子放入暖棚内以防冰雪进入原材料中,出现冻块。
4、水泥不能加热,但在使用前2天内放入暖棚内,棚内温度不得小于10度。
5、如果天气太冷时,应用锅炉导管加热砂、石子,保证砼入模时温度不小于5度。
6、搅拌砼顺序与夏季有所不同,为了防止水泥假凝,应先投入石料和砂,搅拌2分钟后方可投入水泥。搅拌时间比夏天延长50%。
7、经常检查原材料的温度每天不少于2次,保证原材料温度不低于5度。
8、砼放模前每小时检查温度2次,如砼入模温度低于5度时采取上面的加热方法,确保砼入模温度大于5度。
9、砼中绝对不能加入食盐。
10、冬期施工时,要采取防滑措施。
11、大雪后,必须将道路上的积雪及时清理干净,特别有坡的路段,防止人员和车辆因道路泥滑发生不安全事故。
12、施工时如接触汽源、热水,要防止烫伤,使用氯化钙、漂白粉时,要防止腐蚀皮肤。
13、混凝土专用防冻剂有剧毒,要加强保管,防止发生误食中毒。
14、现场火源,要加强管理,使用煤炉时要通风换气,防止煤气中毒。
15、保温棚内必须配备2台8kg 的灭火器,0.2m3沙箱一个。
16、电源开关、控制箱等设施要加锁,并设专人管理,防止漏电触电。
第二十八节 手拉葫芦安全操作规程
1、进入岗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一切劳保用品,尤其是戴好安全帽。2、使用前应认真检查、吊钩、链条及轮轴等是否良好,传动部分是否灵活。
3、悬挂吊钩的三脚架必须牢固可靠。支架三点必须相碰,并应在底部加缆绳防止支架滑动。
4、使用时应缓慢倒紧,等到链条使上劲后再检查倒链三脚架的各部分有无变化、安装是否妥当,确定安全良好的才能工作。
5、起吊物体不得强拉猛拉,起吊物体必须牢固捆绑可靠后方可作业。
6、起吊物体时除操作倒链的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靠近被吊的物品。
7、用两个吊链同时起吊一个物体时必须有专人指挥,负荷应均匀操作,人员要协调一致。
8、放下物体时必须缓慢轻放,不得自由落下。
9、钢丝绳安全系数符合安全要求。
10、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一律不得起吊。
(1)超载或物体重量不清。
(2)斜拉斜吊物体。
(3)捆绑吊挂不牢或不平衡。
(4)钢丝绳之间未加衬垫等。
第二十九节 人工抬运措施
1、抬运物料设备至少二人一组用肩进行抬运,运输过程中要密切照应好,做到平、稳、慢,动作协调一致,喊清口号,注意来往行人和设备,防止发生意外。每组必须专人指挥,口号一致,同起同落。2、物料装、卸、运时要先起一头或先放一头,做到轻起轻放,不准盲目乱扔,以防反弹或砸坏设备。
3、抬到预定地点时后严禁扔下,必须相互配合,统一指挥,做到井然有序,以防碰手碰脚。
4、作业人员必须时刻注意脚下,防止绊脚和脚下打滑。
5、多人同时装卸时,必须相互协调一致,互相照应,不得盲目乱扔。
第三十节 个人防护措施
1、作业前应注意观察施工场所周围巷道帮,处理帮、顶活矸防止片冒伤人。2、施工人员必须相互照顾,搬运材料、工具必须轻拿轻放、避免碰撞,防止碰擦伤。
3、所有施工人员必须佩带隔离式自救器,熟悉该处的避灾路线及自救器的使用等。
4、作业时,施工人员必须扎好袖口、衣领、裤脚,操作人员务必做到干净利落。
第十章 应急预案
第一节 瓦斯、煤尘事故应急预案
1、事故风险分析
爆炸事故主要有瓦斯窒息、瓦斯爆炸、瓦斯煤尘爆炸等。
煤矿生产中,瓦斯、煤尘爆炸是严重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一旦发生窒息、瓦斯、煤尘爆炸事故,不仅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其造成的政治、经济以及资源上的损失往往是难以估量的。
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3、处置程序
矿井值班调度员在接到井下现场人员汇报井下发生瓦斯、煤尘事故的电话时,要详细了解事故性质、类别、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和危害、被困人数等,并迅速向矿值班领导和总指挥汇报。
(1)响应分级
煤矿针对紧急发生的事故、事件或灾难严重程度不同,采用的应急救援响应级别也不同,煤矿把应急救援响应的级别分为四级:
应急响应由低到高依次分为IV、Ⅲ、Ⅱ、Ⅰ四级
① IV级响应:发生一般事故,启动煤矿或所在地县级地方政府应急预案。
②Ⅲ级响应:发生较大事故,启动县级或所在地市级地方政府应急预案。
③Ⅱ级响应:发生重大事故,启动市级或所在地市级人民政府报请省级人民政府启动应急预案。
④Ⅰ级响应: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由省级人民政府报请国务院安委会或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启动应急预案。
报请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响应前,应首先启动本矿应急预案响应。
启动条件:发生符合以上条件的事故,启动本预案。
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接到汇报后,参照响应分级,迅速作出判断,确定警报和响应级别。如果事故危害程度较小,不足以启动本《预案》,则发出“预警”,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变化;如果事故危害程度继续发展,预计事故单位难以控制,则立即发出“现场应急预警”,应急救援现场总指挥部立即下达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命令。
(2)响应程序
①根据总指挥指示,立即通知各救援小组成员到矿调度室集合。
②矿调度室和应急指挥中心进一步了解事故情况,整理事故相关资料和图纸等,为救援工作决策提供基础资料。
③指挥中心研究、决策救援方案,确定各救援小组工作要求,明确现场救援人员安排,选择合理的救援路线,各成员单位按照应急救援方案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
④根据救援工作的需要,可汇报上级有关领导、部门协调调动外部救援力量增援。
⑤根据受伤人员情况,可汇报上级有关领导、部门协调医疗救护中心专家组奔赴现场,加强医疗救护的指导和救治。
⑥根据事故情况和救援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汇报有关部门并适时向新闻媒体公布
(3)应急指挥
①发生非伤亡、经济损失较小的事故,由单位负责人或现场负责人负责启动现场处置方案,《瓦斯事故应急预案》进入预备状态;
②发生一般事故,立即启动《瓦斯事故应急预案》,同时报告能源局。
③发生较大及以上伤亡事故,立即启动《煤矿瓦斯事故应急预案》,同时报告能源局,请求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
调度指挥中心接到瓦斯事故汇报后,立即向矿长汇报,由矿长(矿长不在由总工程师负责)下达命令,启动瓦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值班调度员接到启动应急预案命令后,立即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到调度指挥中心召开紧急会议。
(4)应急行动
①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到达调度指挥中心后,由总指挥下达救援命令,根据事故情况,分析判断事故严重程度、波及范围、存在的威胁,确定先期救援方案;
②按照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指令,现场抢险救灾组(救护队),进行现场侦查,组织或协助事故单位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③技术专家组针对事故现场情况,制定详细的抢险救灾方案,报应急救援指挥部批准后实施,营救受难人员。
(5)资源调配
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性质、影响范围、灾害程度,及时向能源局救护大队发出救援请求,请求上级部门给予医疗救护队伍、技术专家等救援支持。同时安排专人做好应急救援物资的调配工作。
(6)应急避险
①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点发现有瓦斯、煤尘事故预兆或事故已经发生时,现场人员必须停止作业,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威胁地点的人员,撤离时必须按指定的避灾路线撤离。
②井下人员当发现附近有空气颤动、咝咝的空气流动声等瓦斯、煤尘事故前的预兆时应背向空气颤动的方向,俯卧倒地,面部贴在地面,闭住气暂停呼吸,用毛巾捂住口鼻,用衣物盖住身体。当发生瓦斯爆炸后,现场人员在保障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应立即向调度指挥中心汇报,并立即组织灾区及受威胁区域人员撤离现场,撤离时必须按指定的避灾路线撤离。
③当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波及地点的人员无法撤离时,遇险人员就近选择进入紧急避险设施或有利地点,等待救援。
④当遇险人员无法进入紧急避险设施时,应就近躲入通风较好、支护完好的硐室或巷道内。
⑤在进入临时避难设施或其它有利地点前,应在其外留有衣物、矿灯等明显标志,以便救援人员发现。被困人员必须静卧,保持安静、不得烦躁,避免不必要的体力消耗和氧气消耗,借以延长避灾时间。待避时,硐室内除留有一盏灯照明外,其余矿灯应全部关闭。在硐室内可间断地敲打铁器、岩石等,发出呼救信号。全体避难人员要坚定信心,相信在各级领导和职工的努力下,一定会安全脱险。
⑥若硐室或巷道内有压风管,可打开压风管供人员呼吸,确保被困人员的安全,并经常敲打管路,向外报警。
⑦遇有瓦斯、煤尘有害气体蔓延、缺氧等危险的灾区,救护队只能在确保救援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进入灾区抢险救灾。
(7)扩大应急
①在事故抢救抢险过程中,若事态扩大,抢救力量不足,事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抢救组和现场抢救指挥部要立即向救援指挥部汇报。
②由矿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决定向上级部门求救,请求兄弟单位或政府部门进行增援,启动上一级事故应急预案,实施扩大的应急响应。
③必要时矿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可决定组织事故现场周围人员进行紧急疏散或转移,或请求地方政府组织周边群众进行紧急疏散或转移。
4、处置措施
事故发生后,迅速组织抢险施救、保护职工、防止事故扩大等应急行动。并及时向榆林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报告处置情况。
(1)统一指挥
①总指挥接到汇报和到达现场后,统一指挥抢险救援工作。
②现场各工作组开展救援行动,合理高效配合使用应急资源。
③总指挥作出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控制事态必须的各种决定,尽一切力量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④总指挥根据事故严重程度,作出事故应急范围、应急启动程序等相应决定。
⑤指挥部为现场处置工作组之间建立畅通有序的协调配合机制。
(2)自救互救
井下发生爆炸等重大事故时,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向矿调度指挥中心汇报事故的性质、地点及遇难人员情况,调度指挥中心接到电话后,应立即向矿值班领导和总调度指挥中心汇报。并按照如下要求积极展开应急避灾自救工作:
①当灾害发生时,一定要镇静清醒,不要惊慌失措,乱喊乱跑,当听到或感觉到爆炸声响或空气冲击波时,应立即背朝声响和气浪传来的方向,脸朝下,双手置于身体下面,闭上眼睛,迅速卧倒。头部要尽量低,有水沟的地方最好爬在水沟边上或坚固的障碍物后面。
②立即屏住呼吸,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有毒的高温气体,避免中毒和灼伤气管、内脏。
③用衣服将自己身上的裸露部分尽量盖严,以防火焰和高温气体灼伤皮肉。
④迅速取下自救器,按照使用方法戴好,以防止吸入有毒气体。
④高温气浪及冲击波过后,应立即辨别方向以最短的距离进入新鲜风流,并按照避灾路线尽快逃离灾区。
⑤已无法逃离灾区时,应立即选择避难硐室,充分利用现场的一切器材和设备来保护人员及自身安全。进入避难硐室后,要注意安全,最好找到离水源近的地方,设法堵好硐口,防止有害气体进入,同时要注意节约矿灯用电和食品,室外要做好标记,有规律的敲打连接外部的管子、轨道等,发出求救信号。
(3)回采工作面发生爆炸事故时现场人员的自救、互救应急措施 :
当回采工作面发生小型爆炸事故时,进、回风巷一般不会被堵死,通风系统不会造成大的破坏,所产生的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较易被排除。当遇这种情况时,处于采面进风侧的人员一般不会严重中毒,在回风侧的人员要迅速佩戴好自救器,经最近的路线进入新鲜风流中。
当回采工作面发生严重爆炸事故,爆炸形成严重的塌落冒顶,通风系统被破坏时,爆源的进、回风侧都会聚集大量的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所有在该范围的人员都会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为此,在爆炸后,没有受到严重伤害的人员,要立即打开自救器佩戴好。在进风侧的人员要逆风撤出,在回风侧的人员要设法经最近路线,撤退到新鲜风流中。如果由于冒顶严重撤不出来时,首先要把自救器佩戴好,并协助重伤员在较安全地点待救。当附近有独头巷道时,可进入暂避、并尽可能用木料、风筒等设立临时避难场所,把矿灯、衣物挂在显眼处,静卧待救。
(4)掘进工作面发生煤尘爆炸事故时现场人员的自救、互救应急措施
掘进工作面一旦发生煤尘爆炸事故,风筒往往被摧毁、风机移位、通风设施破坏、支架倒塌、巷道局部或大部垮落,使巷道变成不通风巷道。这些盲巷内充满了爆炸后所产生的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遇险人员极易中毒。据此,现场人员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当掘进工作面发生小型煤尘爆炸,支架和井巷基本未遭破坏时,在盲巷内的遇险人员在未受到直接伤害或受伤不重的情况下,要立即打开随身携带的自救器,按操作方法佩戴,迅速撤出盲巷到新鲜风流中。对于附近的伤员,要协助其佩戴好自救器,帮助其撤出险区。对于不能行走的伤员,在靠近新鲜风流30~50m范围的,要设法抬运到新风中。对距离远的重伤员,只能为其佩戴自救器,不可抬运;遇到这种情况,灾区人员撤出后,要立即向调度指挥中心报告。
当掘进工作面发生大的煤尘爆炸,井巷遭到严重破坏,退路被阻时,遇险人员在受伤不太严重的情况下,要迅速佩戴好自救器,千方百计疏通巷道,尽快撤出到新鲜风流中。如果巷道难以疏通,要坐在支护良好的地方,稳定情绪,等待救护队员前来抢救。对于受伤严重的伤员,也要给其佩戴好自救器静卧待救。
第二节 顶板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1、事故风险分析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冒顶是常见的事故之一,井下煤炭生产破坏了原煤及其周围岩体的初始平衡状态,导致煤、岩内局部应力集中。当重新分布的应力超过煤岩构造的强度时,将会发生煤体或岩体失稳。如果支护不及时或支护方法选择不当,就会发生工作面顶板冒落。
顶板事故是煤矿生产的重大灾害之一。顶板事故主要是在从事煤矿井下掘进、采煤等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有缺陷、顶板支护工程质量差、空项作业、违章指挥作业等造成。顶板事故发生会造成埋人、堵人等重大人身伤亡事故,严重影响矿井的安全生产,顶板事故在夏季雨季多发。
造成冒顶、片帮事故的主要因素:
(1)岩体本身稳定性差,应力高。如:岩体或其构造的强度低、岩体内节理裂隙发育、采场或巷道所在岩体的原岩应力高等。
(2)采掘顺序和采掘工艺不合理。不当的采矿工艺或采掘顺序将加重应力集中程度,加大岩体失稳的破坏机率。
(3)区域地压活动。长期大规模采矿作业,导致矿区总体应力场重新分布,假如发生大规模地压活动,将会急剧恶化生产采场和巷道的稳定性,发生冒顶事故。
(4)采掘工作面过断层、破碎带等地质构造带时,因支护不及时、支护方式和支护结构参数设计选择不当,不足以承受地压等。
(5)设计不合理,巷道位置选择不当,巷道穿过岩层突然发生变化,在其交界处极易产生塌冒。井下检查不严不细、违反操作规程、危岩悬矸处理不及时。
(6)巷道不是一次成巷,围岩暴露时间长,造成风化、松动、引起塌冒;工作面空顶距离长,临时支护失效;在松软岩层施工,破坏了围岩的稳定性造成塌冒。
冒顶、片帮可能会造成采煤工作面顶板大范围垮落、陷落和冒落;釆空区大范围垮落或陷落;巷道或采掘工作面的片帮、冒顶或底板膨胀;井壁破裂、井筒涌砂、岩帮片落;地表沉陷,使采煤工作面无法正常生产,损坏支架,破坏进回风巷道、井下供电系统和防排水系统,造成人员伤亡,破坏矿井设备,造成生产秩序紊乱等。
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3、应急处置
矿井值班调度员在接到井下现场人员汇报井下发生顶板事故的电话时,要详细了解事故性质、类别、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和危害、被困人数等,并迅速向矿值班领导和总指挥汇报。
(1)响应分级
针对紧急发生的事故、事件或灾难严重程度不同,采用的应急救援响应级别也不同,把应急救援响应的级别分为四级:
应急响应由低到高依次分为IV、Ⅲ、Ⅱ、Ⅰ四级
① IV级响应:发生一般事故,启动煤矿或所在地县级地方政府应急预案。
② Ⅲ级响应:发生较大事故,启动县级或所在地市级地方政府应急预案。
③ Ⅱ级响应:发生重大事故,启动市级或所在地市级人民政府报请省级人民政府启动应急预案。
④Ⅰ级响应: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由省级人民政府报请国务院安委会或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启动应急预案。
报请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响应前,应首先启动本矿应急预案响应。
启动条件:发生符合以上条件的事故,启动本预案。
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接到汇报后,参照响应分级,迅速作出判断,确定警报和响应级别。如果事故危害程度较小,不足以启动本《预案》,则发出“预警”,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变化;如果事故危害程度继续发展,预计事故单位难以控制,则立即发出“现场应急预警”,应急救援现场总指挥部立即下达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命令。
(2)响应程序
①根据总指挥指示,立即通知各救援小组成员到矿调度室集合。
②矿调度室和应急指挥中心进一步了解事故情况,整理事故相关资料和图纸等,为救援工作决策提供基础资料。
③指挥中心研究、决策救援方案,确定各救援小组工作要求,明确现场救援人员安排,选择合理的救援路线,各成员单位按照应急救援方案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
④根据救援工作的需要,可汇报上级有关领导、部门协调调动外部救援力量增援。
⑤根据受伤人员情况,可汇报上级有关领导、部门协调医疗救护中心专家组奔赴现场,加强医疗救护的指导和救治。
⑥根据事故情况和救援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汇报有关部门并适时向新闻媒体公布
(3)应急指挥
①发生非伤亡、经济损失较小的事故,由单位负责人或现场负责人负责启动现场处置方案,《顶板事故应急预案》进入预备状态;
②发生一般事故,立即启动《顶板事故应急预案》能源局。
③发生较大及以上伤亡事故,立即启动《顶板事故应急预案》,向区能源局,请求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
调度指挥中心接到顶板事故汇报后,立即向矿长汇报,由矿长(矿长不在由总工程师负责)下达命令,启动顶板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值班调度员接到启动应急预案命令后,立即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到调度指挥中心召开紧急会议。
(4)应急行动
①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到达调度指挥中心后,由总指挥下达救援命令,根据事故情况,分析判断事故严重程度、波及范围、存在的威胁,确定先期救援方案;
②按照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指令,现场抢险救灾组(救护队),进行现场侦查,组织或协助事故单位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③专家组针对事故现场情况,制定详细的抢险救灾方案,报应急救援指挥部批准后实施,营救受难人员。
(5)资源调配
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性质、影响范围、灾害程度,及时向能源局救护大队发出救援请求,请求上级部门给予医疗救护队伍、技术专家等救援支持。同时安排专人做好应急救援物资的调配工作。
(6)应急避险
①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点发现有冒顶预兆时,现场人员必须停止作业,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冒顶威胁地点的人员,撤离时必须按指定的避灾路线撤离。
②当冒顶堵人无法撤离时,被困人员必须静卧,不得烦躁,减少氧气、热量等消耗,等待救援。
③若巷道内有压风管,可打开压风管供人员呼吸,确保被困人员的安全,并经常敲打管路,向外报警。
③冒顶附近如有临时避险硐室,被堵人员可进入临时避险硐室,等待救援。
救护队只能在确保救援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进入灾区抢险救灾。
(7)扩大应急
①在事故抢救抢险过程中,若事态扩大,抢救力量不足,事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抢救组和现场抢救指挥部要立即向救援指挥部汇报;
②由矿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决定向上级部门求救,请求兄弟单位或政府部门进行增援,启动上一级事故应急预案,实施扩大的应急响应;
③必要时矿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可决定组织事故现场周围人员进行紧急疏散或转移,或请求地方政府组织周边群众进行紧急疏散或转移。
4、处置措施
(1)顶板事故应急救援的一般原则
①调度指挥中心接到事故汇报后,应立即汇报矿值班领导,矿领导迅速召集救灾人员,经分析灾情后迅速制定救灾方案进行抢救。
②探明冒顶区范围和被埋、压、截堵的人数及可能所在位置,并分析抢救和处理条件,采取不同的抢救方法。
③迅速恢复冒顶区的通风,如一时不能恢复的,则应利用压风管、水管或打钻孔向埋、压或截堵区人员供给新鲜空气。
④在处理过程中,必须由外向里加强支护,清理出抢救人员的通道。必要时还可向遇难人员处开掘专用小巷道。
⑤在抢救处理过程中,必须有专人检查和监视顶板情况,加强支护,防止发生二次冒顶,并注意检查瓦斯及其它有害气体情况。
⑦在抢救中遇有大块岩石时,不许用爆破方法处理,可用千斤顶、撬棍等工具移动石块,以救出遇难人员。
(2)采煤工作面冒顶(埋人)处理措施
①冒落范围不大:可采用掏梁窝探大板梁或支悬臂梁的方法处理。首先要观察顶板动态,加固冒顶附近的支架,再掏梁窝、探大板和挂梁。棚梁顶上的空隙要刹严或架小木垛接顶,然后再清除浮煤浮矸,打好贴帮柱,支好棚梁。
②工作面局部冒顶范围沿倾向超过10m时,应从冒顶区上下两头向中间处理。在检查认定冒顶地带的顶板已经稳定的基础上,再加固冒顶区上下方支架,并准备好材料,清理好人员的安全退路,设专人监视顶板。属于伪顶冒落的采用探大板梁处理,棚顶上要插严背实;属于直接顶沿煤帮冒落,而且冒落矸石沿煤帮继续下流的,在加固未冒顶区的支架后,将一头削尖的小直径圆木或钢钎垂直放在棚梁上,尖头朝前,尾部与顶板间垫一木块,然后用大锤打进冒顶区,把破碎岩石托住,随后在撞楔下架好支架。
③被冒顶埋压的人员不要惊恐,要坚信能够脱险,条件不允许时,切记不要猛烈挣扎,以免给营救人员造成困难或出现更大损伤,对未受伤或轻伤的人员也要积极采取措施,使被埋压的人员脱离险区。
第三节 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事故风险分析
矿井火灾是指发生在矿井井下或地面井口附近、威胁矿井安全生产、形成灾害的一切非控制燃烧,是煤矿生产中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根据引火热源的不同,分为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
(1)、外因火灾事故
外因火灾是由于外部热源如明火、瓦斯煤尘爆炸、放炮、机械冲击与摩擦、电流短路、静电、烧焊、吸烟等引燃可燃物造成的火灾。外因火灾又称外源火灾。井下的易燃物主要有各类油脂、橡胶制品、棉纱、纸制品、木材等,易发生外因火灾的地点主要有皮带机、各类油脂及其他易燃物品存放地点、机电硐室等。
外因火灾发生突然,来势迅猛,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控制,轻则影响生产,重则可能烧毁煤炭资源和矿井设备,更为严重者则可能引起瓦斯煤尘爆炸,酿成人员伤亡。
(2)、内因火灾事故
煤炭由于受埋藏深度、煤层赋存条件、煤质、通风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或由于上分层工作面或相邻区段工作面在开采过程中遗煤较多,且不均衡,加之工作面沿空布置,漏风通道发育,供氧积热条件较好等造成的自燃发火事故。
(3)、防灭火措施
本矿井开采是I类容易自燃煤层,具有爆炸性。防灭火措施主要有:黄泥注浆、注氮、均压通风方法等。
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3、处置程序
矿井值班调度员在接到井下现场人员汇报井下发生火灾事故的电话时,要详细了解事故性质、类别、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和危害、被困人数等,并迅速向矿值班领导和总指挥汇报。
(1)响应分级
针对紧急发生的事故、事件或灾难严重程度不同,采用的应急救援响应级别也不同,把应急救援响应的级别分为四级:
应急响应由低到高依次分为IV、Ⅲ、Ⅱ、Ⅰ四级
①IV级响应:发生一般事故,启动煤矿或所在地县级地方政府应急预案。
②Ⅲ级响应:发生较大事故,启动县级或所在地市级地方政府应急预案。
③Ⅱ级响应:发生重大事故,启动市级或所在地市级人民政府报请省级人民政府启动应急预案。
④Ⅰ级响应: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由省级人民政府报请国务院安委会或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启动应急预案。
报请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响应前,应首先启动本矿应急预案响应。
启动条件:发生符合以上条件的事故,启动本预案。
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接到汇报后,参照响应分级,迅速作出判断,确定警报和响应级别。如果事故危害程度较小,不足以启动本《预案》,则发出“预警”,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变化;如果事故危害程度继续发展,预计事故单位难以控制,则立即发出“现场应急预警”,应急救援现场总指挥部立即下达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命令。
(2)响应程序
①根据总指挥指示,立即通知各救援小组成员到矿调度室集合。
②矿调度室和应急指挥中心进一步了解事故情况,整理事故相关资料和图纸等,为救援工作决策提供基础资料。
③指挥中心研究、决策救援方案,确定各救援小组工作要求,明确现场救援人员安排,选择合理的救援路线,各成员单位按照应急救援方案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
④根据救援工作的需要,可汇报上级有关领导、部门协调调动外部救援力量增援。
⑤根据受伤人员情况,可汇报上级有关领导、部门协调医疗救护中心专家组奔赴现场,加强医疗救护的指导和救治。
⑥根据事故情况和救援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汇报有关部门并适时向新闻媒体公布
(3)应急指挥
①发生非伤亡、经济损失较小的井下火灾事故,由单位负责人或现场负责人负责启动现场处置方案,《火灾事故应急预案》进入预备状态。
③发生一般火灾事故,立即启动《井下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同时报告能源局。
③发生较大及以上井下火灾伤亡事故,立即启动《井下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同时报告能源局,请求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
调度指挥中心接到井下火灾事故汇报后,立即向矿长汇报,由矿长(矿长不在由总工程师负责)下达命令,启动井下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值班调度员接到启动应急预案命令后,立即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到调度指挥中心召开紧急会议。
(4)应急行动
①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到达调度指挥中心后,由总指挥下达救援命令,根据事故情况,分析判断井下火灾事故严重程度、波及范围、存在的威胁,确定先期救援方案。
②按照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指令,现场抢险救灾组(矿救护队),进行现场侦查,组织或协助事故单位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③专家组针对事故现场情况,制定详细的抢险救灾方案,报应急救援指挥部批准后实施,营救受难人员。
(5)资源调配
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性质、影响范围、灾害程度,及时向神木能源局救护大队发出救援请求,请求上级部门给予医疗救护队伍、技术专家等救援支持。同时安排专人做好应急救援物资的调配工作。
(6)应急避险
①当发现井下火灾预兆或井下火灾已经发生时,现场人员在保障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应立即向调度指挥中心汇报,并立即组织灾区及受威胁区域人员撤离现场,撤离时必须按指定的避灾路线撤离。
②当井下火灾事故波及地点的人员无法撤离时,遇险人员就近选择进入紧急避险设施或有利地点,等待救援。
③当遇险人员无法进入紧急避险设施时,应就近躲入通风较好、支护完好的硐室或巷道内。
④在进入临时避难设施或其它有利地点前,应在其外留有衣物、矿灯等明显标志,以便救援人员发现。被困人员必须静卧,保持安静、不得烦躁,避免不必要的体力消耗和氧气消耗,借以延长避灾时间。避灾时,硐室内除留有一盏灯照明外,其余矿灯应全部关闭。在硐室内可间断地敲打铁器、岩石等,发出呼救信号。全体避难人员要坚定信心,相信在各级领导和职工的努力下,一定会安全脱险。
⑤若硐室或巷道内有压风管,可打开压风管供人员呼吸,确保被困人员的安全,并经常敲打管路,向外报警。
⑥遇有火灾、有害气体蔓延、缺氧等危险的灾区,救护队只能在确保救援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进入灾区抢险救灾。
(7)扩大应急
①在井下火灾事故抢险过程中,若事态扩大,抢救力量不足,事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抢险救灾组和现场抢救指挥部要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
②由矿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决定向上级部门求救,请求兄弟单位或政府部门进行增援,启动上一级事故应急预案,实施扩大的应急响应。
③必要时矿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可决定组织事故现场周围人员进行紧急疏散或转移,或请求地方政府组织周边群众进行紧急疏散或转移。
4、处置措施
①首先要迅速了解或判明事故的性质、地点、范围和事故区域的巷道情况、通风系统、风流及火灾烟气蔓延的速度、方向以及自己所处巷道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矿井灾害预防和撤离计划及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撤退路线和避灾自救的方法。
②撤退时,任何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惊慌、不能狂奔乱跑。应在现场负责人及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下有组织地撤退。
③位于火源进风侧的人员,应迎着新鲜风流撤退。
④位于火源回风侧的人员或是在撤退途中遇到烟气有中毒危险时,应迅速戴好自救器,尽快通过捷径绕到新鲜风流中去或在烟气没有到达之前,顺着风流尽快通过从回风口撤到安全地点。
⑤如果在自救器有效作用时间内不能安全撤出时,应在设有储存备用自救器的硐室换用自救器后再进行撤离,或是寻找有压风自救系统的地点,以压缩空气供呼吸之用或进入就近避难硐室避难待救。
⑥撤退行动既要迅速果断,要快而不乱。撤退中应靠巷道有联通出口的一侧行进,避免错过脱离危险去的机会,同时还要随时注意观察巷道和风流的变化情况,谨防火区风压可能造成的风流逆转。
⑦无论是逆风或顺风撤退,都无法躲避着火巷道火灾烟气可能造成的危害,则应迅速进入避难硐室;没有避难硐室时应在烟气袭来之前,选择合适的地点就地利用现场条件,快速构筑临时避难硐室,进行避灾自救。
⑧逆烟撤退具有很大的危险性。除非在附近有脱离危险区的通道出口,而且又有脱离危险区的把握时;或是只有逆烟撤退才有争取生存的希望时,才采取这种撤退方法。
⑨撤退途中如果有平行并列巷道或交叉巷道时,应靠有平行巷道和交叉巷口的一侧撤退,并随时注意这些出口的位置,尽快寻找脱险的出路。在烟雾大、视线不清的情况下,要摸着巷道壁前进,以免错过联通路口。
⑩当烟雾在巷道里流动时,一般巷道空间的上部烟雾浓度大、温度高、能见度低,对人的危害也严重,而靠近巷道底板情况要好些,有时巷道底部还有比较新鲜的空气流动,为此,在有烟雾的巷道里撤退时,在烟雾不严重的情况下,即使为了加快速度也不应直立奔跑,而应尽量躬身弯腰,低着头快速前进。如烟雾大、视线不清或温度高时,则应尽量贴着巷道底板和巷壁,摸着轨道或管道等爬行撤退。
(11)在高温浓烟的巷道撤退时还应注意利用巷道内的水,浸湿毛巾、衣物或向身上淋水等办法进行降温,改善自己的感觉,或是利用随身物件等遮拦头面部,以防高温烟气的刺激等。
第四节 矿井水灾专项事故应急预案
1、事故风险分析
本矿井主要是防治地表水和老空水以及灾害性天气,危害程度相对较小;现开采煤层垂直距离为240-260m,本矿针对上层采空区低洼处采取定向钻探放水工作,根据释放排水资料和掘进时期超前钻探验证,在采空区低洼处内存有少量积水,在采掘过程中制定有效的探放水设计,实施探放水专项措施,组织探放水人员坚持 “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坚持灾害性天气影响到安全生产立即停产撤人的原则。
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3、处置程序
矿井值班调度员在接到井下现场人员汇报井下发生水害事故的电话时,要详细了解事故性质、类别、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和危害、被困人数等,并迅速向矿值班领导和总指挥汇报。
(1)响应分级
针对紧急发生的事故、事件或灾难严重程度不同,采用的应急救援响应级别也不同,把应急救援响应的级别分为四级:
应急响应由低到高依次分为IV、Ⅲ、Ⅱ、Ⅰ四级
①IV级响应:发生一般事故,启动煤矿或所在地县级地方政府应急预案。
②Ⅲ级响应:发生较大事故,启动县级或所在地市级地方政府应急预案。
③Ⅱ级响应:发生重大事故,启动市级或所在地市级人民政府报请省级人民政府启动应急预案。
④Ⅰ级响应: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由省级人民政府报请国务院安委会或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启动应急预案。
报请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响应前,应首先启动本矿应急预案响应。
启动条件:发生符合以上条件的事故,启动本预案。
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接到汇报后,参照响应分级,迅速作出判断,确定警报和响应级别。如果事故危害程度较小,不足以启动本《预案》,则发出“预警”,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变化;如果事故危害程度继续发展,预计事故单位难以控制,则立即发出“现场应急预警”,应急救援现场总指挥部立即下达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命令。
(2)响应程序
①根据总指挥指示,立即通知各救援小组成员到矿调度室集合。
②矿调度室和应急指挥中心进一步了解事故情况,整理事故相关资料和图纸等,为救援工作决策提供基础资料。
③指挥中心研究、决策救援方案,确定各救援小组工作要求,明确现场救援人员安排,选择合理的救援路线,各成员单位按照应急救援方案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
④根据救援工作的需要,可汇报上级有关领导、部门协调调动外部救援力量增援。
⑤根据受伤人员情况,可汇报上级有关领导、部门协调医疗救护中心专家组奔赴现场,加强医疗救护的指导和救治。
⑥根据事故情况和救援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汇报有关部门并适时向新闻媒体公布
(3)应急指挥
①发生非伤亡、经济损失较小的水害事故,由单位负责人或现场负责人负责启动现场处置方案,《水害事故应急预案》进入预备状态;
②发生一般水害事故,立即启动《水害事故应急预案》,同时报告能源局。
③发生较大及以上水害伤亡事故,立即启动《水害事故应急预案》,同时报告区能源局,请求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
调度指挥中心接到水害事故汇报后,立即向矿长汇报,由矿长(矿长不在由总工程师负责)下达命令,启动水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值班调度员接到启动应急预案命令后,立即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到调度指挥中心召开紧急会议。
(4)应急行动
①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到达调度指挥中心后,由总指挥下达救援命令,根据事故情况,分析判断水害事故严重程度、波及范围、存在的威胁,确定先期救援方案;
②按照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指令,现场抢险救灾组(救护队),进行现场侦查,组织或协助事故单位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③专家组针对事故现场情况,制定详细的抢险救灾方案,报应急救援指挥部批准后实施,营救受难人员。
(5)资源调配
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性质、影响范围、灾害程度,及时向救护大队发出救援请求,请求上级部门给予医疗救护队伍、技术专家等救援支持。同时安排专人做好应急救援物资的调配工作。
(6)应急避险
①当发现事故预兆或事故已经发生时,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事故波及地点的人员,撤离时必须按指定的避灾路线撤离;
②当事故波及地点的人员无法撤离时,遇险人员就近选择进入避难硐室或有利地点,等待救援;
③当遇险人员无法进入避难硐室时,应就近躲入通风较好、支护完好的硐室或巷道内;被困人员必须静卧,不得烦躁,减少氧气、热量等消耗,等待救援;
④若硐室或巷道内有压风管,可打开压风管供人员呼吸,确保被困人员的安全,并经常敲打管路,向外报警;
⑤遇有溃水、有害气体蔓延、缺氧等危险的灾区,救护队只能在确保救援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进入灾区抢险救灾。
(7)扩大应急
①在水害事故抢险过程中,若事态扩大,抢救力量不足,事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抢险救灾组和现场抢救指挥部要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
②由矿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决定向上级部门求救,请求兄弟单位或政府部门进行增援,启动上一级事故应急预案,实施扩大的应急响应;
③必要时矿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可决定组织事故现场周围人员进行紧急疏散或转移,或请求地方政府组织周边群众进行紧急疏散或转移。
4、处置措施
(1)、应急处置
1)撤出受灾害威胁区域的人员;
2)了解突水情况、影响范围,分析灾变及周围区域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收集出水前后水量变化资料,必要时做水质化验,判断直接水源及补给水源,推测、判断水量变化趋势;
3)查清事故前人员分布,结合人员定位系统判定遇险人数、位置,采用呼叫、敲击管路、轨道、支架等方法与遇险人员联系,安排专人倾听、观察来自灾区内的信息,确定遇险人员所在位置、人数及生存条件;
4)根据水文地质条件选用探、防、堵、疏、排、截、监等综合防治措施,营救遇险人员;
5)采用压风管、水管、打钻孔等方法,向遇险人员输送新鲜空气,给遇险人员创造生存条件;
6)加强通风,防止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聚集;
7)侦察、抢险时,要管理好水路,防止溃垮巷道;采取措施,防止二次出水;
8)抢救和运送长期被困井下人员时,防止环境和生存条件突然改变造成意外。
(2)、事故的处理
1)一般水情的处理
在现场紧急处理、抢险中,根据水情发展和突水现场条件,可以采取构筑临时水闸墙控制水情、紧急投人抢排水等措施。
在矿井突水时的紧急抢险中,抢排水是控制水势漫延,防止灾情恶化的另一有效措施。抢排水主要应突出一个“快”字,千方百计抢时间,争速度,减少淹井的程度和损失。总的指导思想是:调动一切可利用的排水设施,充分利用各种排水场地,形成综合强排水能力,联合排水以减缓或控制矿井淹没水位上涨。当联合排水能力超过突水水量时,同时可以进行追水,减少矿井损失,恢复被淹井巷。
2)地面水害处理
地面水害主要是雨季洪水导致水位上涨。洪水溃入井下对矿井造成威胁,因此每年雨季前必须按照煤矿雨季 “三防”计划要求在井口附近备足防洪抢险物资,疏通好工业广场内的泄洪通道,清挖井下主泵房水仓。一旦降雨强度过大或发生洪水,工业广场内积水不能及时排出,危及井口及机房等重地等场所时,由雨季三防领导小组决定并现场指挥,用沙袋围筑井口,防止雨水进入井下和主要机房等。
3)、避水灾路线:
矿井一旦发生水灾后,应迅速有组织、有指挥、有顺序的避灾撤人,以免人员伤亡,避灾路线必须清楚地向每个员工交待,同时,在井下标设醒目的避灾路线牌,保证遇水灾随时能迅速地沿即定路线向安全地带撤离,选择避水害路线的原则是:避开来水地点,由低向高处,沿往通向井口的路线撤离。
(3)、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必须备有钻探设备,包括钻机、钻杆、各种型号钻头等。
2)、必须备有泥浆泵及配套设备。
3)、井下备有100袋黄土,以备出水巷道构筑水闸墙,要随用随补。
4)、所有应急物资、应急工具及装备没有特殊情况不得使用,每天要有专人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可靠。
第十一章 规章制度
第一节 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
一 总则
为加强矿井生产技术管理,严格操作规程、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贯彻和执行,做到责任明确、管理规范、落实到位,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本制度分操作规程管理、作业规程管理和安全技术措施管理三部分。操作规程包括:机电设备、特殊岗位工种的操作规程;作业规程包括:采煤、掘进工作面及其他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包括:单项工程、临时性工作和特殊作业环节施工作业时安全技术措施。
第二条 操作规程必须按照现场调研、危险源辨识、编制、审批、学习贯彻、考试、成绩登记、现场实施、定期复训、定期补充修订十个环节进行实施。
第三条 作业规程必须按照技术资料提供、现场调研、主要危险源辨识、编制、审批、学习(定期复训)、考试(补考)、成绩登记、发放存档、现场实施、复审、补充修订十二个环节进行实施。
第四条 重大项目的安全技术措施按照作业规程同等要求进行管理。一般性安全技术措施必须按照现场调研、危险源辨识、编制、审批、发放存档、学习贯彻、现场实施七个环节进行实施。
第五条 规程、措施的编制要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内容具体、措辞严密、条理分明、语言精练、图文清晰。
第六条 规程必须实行会审制,严禁以“传阅”的形式审批。
第七条 规程、措施审批签字后,施工单位将复印件发放矿相关职能部门存档,原件由施工单位建档保存。
第八条 规程、措施在开工前必须向参与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贯彻。
第九条 施工单位现场实施必须严格落实规程、措施。各职能部门对作业规程履行程序和执行情况实行动态监督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
第十条 严格执行“一工程,一规程(措施)”的原则,严禁无规程、措施施工。
二 操作规程的编制、审批及贯彻执行
为了规范各岗位行为,实现规范化操作,避免违章作业,减少人身、设备和财产损失,保障安全生产工作的正常进行,提高煤矿职工的安全技术操作水平,进一步加强操作规程的管理,维护良好的安全生产秩序。
第十一条 操作规程的编制
(一)操作规程必须依据现行的国家行业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安全规程,公司有关安全管理制度、标准和规范,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工作原理资料以及设计,曾经出现过的危险、事故案例及与本项操作有关的其它不安全因素等编制。
(二)操作规程由总工程师组织各专业或部门进行分专业编制。
(三)各岗位、工种操作规程要符合现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四)操作规程必须明确各岗位、工种对操作人员的基本要求、操作程序和标准。操作规程编制的内容主要包括:
1、一般规定;
2、安全注意事项;
3、操作前的准备;
4、正常的操作程序;
5、收尾工作等。
(五)操作规程每三至五年修编一次,并重新履行审批手续。
第十二条 操作规程的审批
(一)操作规程编制完毕后,必须经本单位会审后,报本单位负责人签字审核后交矿技术科统一汇总。
(二)机电运输科对操作规程进行分类、编号、排版后,由总工程师组织专业技术负责人及相关单位技术人员会审。会审时提出修改和补充意见,机电运输科及时填写会审记录,会审定稿后参会人员方可在文本上签字,由总工程师批准后生效。
(三)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生产工艺调整、新增设备等情况时,由生产单位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报请相关职能部门及领导审批、实施。在下次修编操作规程时,将其纳入操作规程汇编。
(四)操作规程中的具体内容,在执行中发现不适合现场具体情况时,由区队按编制补充措施的形式进行审批后组织实施。在下次修编操作规程时,将其纳入操作规程汇编。
第十三条 操作规程的贯彻执行
(一)由区队主管负责组织向员工贯彻操作规程,技术人员负责培训工作。
(二)各岗位工种上岗前,必须学习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三)操作规程分工种每年学习考核一次,由各部门技术负责人负责落实,并有相应的学习签到表、考试试卷、考试成绩单等。
(四)安全管理人员在检查中根据操作规程和常见违反操作规程行为范例,对重点设备、重点岗位、重点人员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章行为。
三 作业规程的编制、审批及贯彻执行
第十四条 作业规程编制
(一)编制作业规程必须具备下列条件、资料作为编制依据:
1、技术科提供的工作面设计图及设计说明书。
2、地质测量科提供的工作面地质说明书、相关地质预测预报和素描资料。
3、同一煤层或邻近工作面的矿压观测资料。
4、工作面所有设备的使用说明书。
5、《煤矿安全规程》、《各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作业规程编制指南》、《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及评分要求(2020)》、行业标准及各工种劳动定员。
(二)作业规程编制前,作业单位管理人员应进行现场勘查,检查现场的施工条件,预测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讨论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措施,确保作业规程更加符合现场实际。
(三)作业规程的编制由作业单位技术人员按照“正规循环作业”的要求进行编制。
(四)作业规程编制原则上要在新工作面投产(或开工)前的20日编写完毕,开工前一周完成审批工作。
(五)作业规程编制内容
1、采煤作业规程编制内容
(1)工作面概况
①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主要编写内容:工作面名称、工作面位置、相邻关系、开采范围、可采储量及可采期,地面相对位置;回采对地面的影响,主要估计塌陷程度,以及对地面建筑物和其它设施的影响程度。
②煤层赋存特性
煤层赋存条件、煤层厚度,主要描述工作面内最大、最小、平均厚度及变化情况;对煤种煤质、顶底板情况进行描述;工作面瓦斯相对、绝对涌出量、煤尘爆炸指数、自然发火期等。
③地质构造
描述本工作面内可能的构造产状、在工作面中的位置及其对回采的影响程度。
④水文地质
对含水层进行分析,主要对回采有影响的含水层厚度、涌水量、涌水形式、补给关系、其它水源分析,描述老空水、地表水、钻孔和构造导水等情况、工作面最大涌水量,正常涌水量及其对回采的影响。附图: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
(2)采煤方法
①工作面巷道布置
主要编写内容:工作面巷道布置方式、切眼位置、停采线位置、风门位置及运输巷、回风巷、联络巷的断面、支护方式及用途。附图:绘制工作面巷道布置平面示意图,反映工作面周边巷道情况、工程情况。
②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
主要编写内容:采煤方法概述;回采工艺介绍;工作面设备性能介绍;循环作业方式;顶板控制方式。主要图表:工作面机电设备技术特征表;采煤机进刀方式及进刀顺序图(示意图);循环作业图表。
③生产系统
工作面运输系统、通风系统、供电系统(要有工作面设备整定值)、排、供水及消防洒水系统;工作面照明、通讯系统;工作面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工作面防灭火系统。主要图件:工作面设备布置图、运输系统图、通风系统图、供电系统图;工作面供水、灭尘洒水系统图;工作面排水系统图;工作面通讯系统布置图;工作面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布置图(生产系统图件可根据具体情况合并为一张图纸)。
(3)顶板管理
主要编写内容:顶板支护设计验算,支架支护阻力的确定依据和支架布置方式;上下端头及安全出口支护(包括超前支护)布置及管理;初采初放管理;周期来压管理;末采顶板管理。主要图表:工作面设备布置图及顺槽超前支护图(示意图)。
(4)劳动组织及工作面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编写内容:劳动组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5)工作面管理及煤质管理
主要编写内容:工作面质量、机电设备管理、煤质指标及煤质保证措施。主要图表:工作面质量、机电设备管理、煤质指标控制表等。
(6)工作面灾害防治
主要编写内容:工作面当前可能出现的水灾、火灾、瓦斯、煤尘、顶板事故等灾害防治措施。主要图件:各种灾害避灾线路图,要求各种灾害线路必须指示到井口。
(7)工作面安全技术措施
主要编写日常生产中遇到的情况:各工种、工序操作(必须包括工作面各工种、工序)、顶板管理及防片帮(包括上下出口)、处理大块煤(矸)安全技术措施;机头机尾拉底、刮板运输机故障处理的相关安全技术措施;机电设备运输管理、(大型设备的起吊、运输安全技术措施,拉移变列车安全技术措施)、"一通三防"、防止液管伤人、防止液压支架压死、上下窜动等安全技术措施。
(8)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2、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写内容
(1)工程概况
主要编写内容:巷道名称及掘进工作面位置、相邻巷道的关系,巷道用途、工程量等。附图:绘制的巷道布置平面示意图。
(2)地质概况
①地面相对位置
巷道相应的地面位置、标高。
②煤层赋存特征及地质构造
叙述煤层产状、厚度、结构及顶底板岩性特征分析,预测巷道瓦斯涌出量、煤层自燃发火期、爆炸指数等。主要图件:掘进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
③水文地质
描述巷道区域的主要水源,有影响的含水层厚度、涌水形式、最大最小涌水量补给关系、影响程度;分析相邻老巷、老空积水、钻孔终孔位置、封孔质量、构造导水等对施工安全的影响程度。
(3)巷道施工
①巷道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施工方式、施工要求等。
②支护工艺,根据巷道围岩性质,矿压观测资料,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选择科学的支护设计,确定巷道的支护形式、参数等。附图:按比例绘制的巷道支护平、断面图(比例为1:100或1:50)。
③施工设备与供电、管线敷设、设备及工具、工作面供电计算等。
(4)矿压观测:顶板离层仪的安设位置、安装深度、观测周期等。
(5)煤质管理:降低煤质中灰分、水分的措施、防止杂物上运输系统的措施。
(6)生产系统
主要编写内容:主、辅运输系统;通风系统(工作面风量计算,局部通风机及风筒选型);供电系统;压风、供水、排水系统;防尘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及其它生产系统。主要图件:运输系统图;通风系统图;供电系统图;压风及供排水系统图;工作面监控系统图等。
(7)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编写内容:劳动掘进作业方式、劳动组织、出勤率;编制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8)工作面灾害防治
主要编写内容:工作面当前可能发生的水灾、火灾、瓦斯、煤尘、顶板事故等灾害防治措施。主要图件:各种灾害避灾路线图。
(9)工作面安全技术措施
主要编写内容:"一通三防"安全技术措施、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辅助运输安全技术措施、起吊物件安全技术措施、机电设备管理安全技术措施、刮板运输机安全技术措施、胶带运输机安全技术措施、综掘机操作及维修安全技术措施、锚杆钻机使用安全技术措施、锚杆(锚索)拉拔力检测安全技术措施、遇特殊地质构造带安全技术措施及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等。
(10) 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3、综采工作面回撤安装作业规程(措施)编写内容
(1)工作面概述
主要编写内容:安装、回撤工作面概况(工作面位置及四邻关系、主要相关巷道规格);安装回撤工程概述。
(2)安装回撤前的准备工作
主要编写内容:回撤方案概述;末采和停采期间的矿务工程具体要求;工作面采通时的工序安排:出煤、推溜、移架、挑梁、联网、清煤、调整支柱及采通质量要求和安全保证措施;回撤通道支护;施工设备安装;架设临时供液、供电系统;回撤工器具及材料准备等其它相关要求及保证措施。主要图表:回撤通道断面图;临时供液系统图;临时供电系统图;施工绞车布置图;回撤所需器材明细表。
(3)劳动组织
主要编写内容:劳动组织;安装回撤作业方式;施工进度安排。主要图表:安装回撤进度图表;劳动组织图表。
(4) 设备运输
主要编写内容:运输方式的选择;运输工具;装卸方法;运输线路等相关要求。主要图表:运输车辆性能特征表;运输线路图。
(5)设备回撤
主要编写内容:回撤顺序;回撤方法;回撤工序;通风方式及管理;质量标准及要求。主要图件:支架回撤示意图。
(6)设备安装
主要编写内容:安装顺序;安装方法;安装工序;质量标准及要求。主要图件:设备安装图。
(7)单机试运转及联合试运转
主要编写内容:运转前的验收检查;单机试运转的程序方法;联合试运转的程序方法;试运转过程的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
(8)安全技术措施
主要编写内容:各工序和工种操作时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其它安全技术措施。
(9)工作面灾害防治
主要编写内容:工作面可能发生的水灾、火灾、瓦斯、煤尘、顶板事故等灾害防治措施。主要图件:各种灾害避灾路线图。
(10) 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重新编写作业规程。
1、地质条件和围岩有较大变化。
2、改变原采煤或掘进工艺或主要工序安排。
3、原作业规程与现场不符,失去可操作性。
4、作业规程后续补充同期使用的安全技术措施超过3个。
5、作业规程的使用超过有效期。
(七)作业规程版面规定
1、采用A4纸张、Word文档排版、打印,附图较大时可采用A3纸张。
2、页面设置为纵向,页边距上下均为2.54cm,左右均为3.17 cm。采用左侧装订方式。
3、有页眉和页脚,页眉中间为规程名称,页脚中间为页码,页码采用“第××页”阿拉伯数字形式;页眉和页脚文字均为五号字,字体为宋体。
4、规程正文段落层次分明,单倍行距,两端对齐。
中文字体、字号应符合以下要求:
(1)章标题为黑体小二号字、居中,章序号与章标题间空两格;
(2)节标题为黑体小三号字、居中,节序号与节标题间空两格;
(3)章、节、正文间均空一行,字号为小五;
(4)正文为小四号字、宋体,首行缩两格;
(5)正文分层:
第一层用“一、”、“二、”、“三、”……等,数字后加顿号,文字后不加冒号,单独成行,加黑;
第二层用“(一)”、“(二)”、“(三)”……等,数字后不加顿号,单独成行;
第三层用“1”、“2”、“3”……等,数字后加顿号,单独成行;
第四层用“(1)”、“(2)”、“(3)”……等,数字后不加顿号,单独成行;
6、表格
(1)表头为黑体五号字居中,标号采用“章序号—表序号”形式,如:“表3—4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3”表示第三章,“4”表示第三章的第4个表格,表号与表间空两格;
(2)表格上下端线使用粗实线(1.0磅),其余表格线用细实线(0.5磅);表格两端不封闭;
(3)表格内文字为宋体五号字;
(4)表格必须居中,两端不超过页边距;
(5)表格一般不允许下页接写,确实一页写不下时,允许下页接写,接写时表头省。略,表栏应重复书写,并在左上方写“续表××”。
7、图
(1)采用附图形式,连续编号,如“附图1”、“附图2”、“附图3”……等,按顺序附于规程文字后方并编入页码。
(2)图名文字要求同表格要求;
(3)包括图名在内的附图大小不得超过页边距。
8、公式
(1)单独成行,居中,一般用公式编辑器编写;
(2)一行写不完的长公式,最好在等号处转行,或在数学符号(如“+”“-”号)处转行,数学符号应写在转行后的行首。
第十五条 作业规程审批
(一)作业规程初稿提出后,由作业区队正职组织本单位副队长、技术人员、班组长初审。区队技术人员根据初审意见修改完毕后,将作业规程(电子版)发送技术科、机电运输科、安全监察科相关人员进行审阅,提出修改意见。
(二)由技术科报请矿总工程师组织会审。
(三)矿总工程师组织各专业副总工程师、技术科、机电运输科、调度室、安全监察科参加作业规程会审,提出修改意见,由区队技术人员补充完善。作业区队负责人和技术主管必须参加会审。参与会审的人员要在定稿后的作业规程会审及审批意见单上签字。作业规程由矿总工程师及矿长签字批准后生效。
(四)审核人员必须是技术员及以上人员,作业规程的审批按专业由专人负责。
(五)作业规程审批手续要求在新工作面投产(或开工)前一周结束。
(六)总工程师对作业规程的审批负主要责任,作业规程必须由总工程师签批,总工程师因故不能签批时,由生产技术副总工程师代批后生效,总工程师后期补签。
(七)作业规程每两个月复审一次,重新履行审批手续,并有复审意见。由施工单位将复印件发送相关职能部门,及时贯彻执行复查意见,职能部门监督检查。
第十六条 作业规程贯彻执行
(一)作业规程批准后,在施工前5天由采掘区队技术负责人组织本区队参与施工的所有人员学习、考试,考试不及格者不得下井作业。安全监察科要向本科室全体管理人员进行贯彻学习,并记录学习的地点、时间、内容和人员。
(二)凡因休假等原因没有参加学习的工作人员,返矿后必须先补学,参加考试成绩合格后再入井作业,新参加和中途参加工作人员都要按规定进行学习,考试合格后方可入井作业。
(三)凡进入作业场所的管理人员、作业人员,都要严格执行规程中的各项规定,严禁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四)作业规程贯彻学习以半年为一个周期。每半年区队技术负责人要组织区队全体干部和工作人员对作业规程重新贯彻学习一次,并要重新进行考试签字,考试成绩不及格者不得入井作业。
第十七条 作业规程的修改补充完善。
作业规程经审批执行后,任何人未经以下程序不得改变规程。
(一)对作业规程的具体内容,在执行中发现有与实际不符的,可由执行人员向区队长或技术负责人提出意见,由区队长和技术人员研究后提出执行意见,报矿总工程师批准后方能实施。
(二)因生产地质条件等发生变化,与作业规程不符时,区队技术负责人必须及时修改作业规程或补充安全技术措施。
(三)新修改的作业规程仍必须履行同原规程一样的审批手续,并向区队人员贯彻执行。补充规程要与原规程一并装订成册。
五、采掘工作面施工结束后,采掘单位将作业规程(签字原版)移交技术科,由技术科整理归档。新开工的采掘工作面必须另行编制作业规程,严禁沿用、套用作业规程。
四 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审批及执行
第十八条 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
(一)安全技术措施必须由生产区队技术人员编制。
(二)编制前,必须对现场勘查、危险源辨识,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
(三)安全技术措施必须明确施工负责人和安全负责人。
(四)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内容:
1、编制目的
2、施工方法、技术要求及标准
3、安全措施
4、避险原则及避灾路线
第十九条 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核
(一)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完成后,首先由本部门主管初审,然后报相关职能部门、专业副总、安全副总及总工程师审批。
(二)措施审批按专业由专人负责,若负责人不在由具有相关资质的副职审批。
(三)总工程师因故不能签批时,由生产技术副总工程师代批后生效。
(四)为避免措施出现漏洞,必须重点审核以下内容:
1、资料完整,内容全面具体,层次清晰,用语准确规范,避免出现有歧义的语句;
2、各种技术措施要符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技术措施要符合《作业规程》、《煤矿安全规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有关法律法规及现行安全制度的有关规定;
4、是否制定合理的避灾路线。
(五)对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等重大技术问题的工程安全技术措施,要上报公司备案。
(六)审批时限
1、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审批时间分为两种情况:可提前分析预测地质条件变化的措施审批手续要求在开工前5天结束。不能提前分析预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工程问题必须停止生产,立即制定安全措施,并履行审批手续。生产单位将审批后的措施复印件发送相关职能部门后方可进行生产。
2、对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重大技术问题的工程或工作面回撤安装等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在工程开工前15天签批完毕后,上报公司或行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条 安全技术措施贯彻执行
(一)安全技术措施批准后,由生产单位主管组织措施贯彻,技术主管向参与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培训学习,未经过培训的人员不得下井作业,培训学习必须要有记录。
(二)矿领导及机关管理人员、区队管理人员要经常检查安全技术措施的贯彻执行情况,发现不符合措施规定的行为必须及时纠正,对违章者要做出相应处理。
五 规程措施编制与审批责任追究考核
第二十一条 编制人员职责
(一)按照矿作业规程编制格式要求进行编制。
(二)图例与尺寸标注规范。
(三)附图与附表清晰正确。
(四)内容齐全。
(五)语句通顺。
(六)无错别字。
(七)标点、单位、字母、符号等正确。
(八)作业规程审批手续齐全。
(九)作业规程贯彻到参加施工的每位员工、签字齐全。
(十)作业规程考试卷保存完好,成绩批改与登记正确;
(十一)作业规程内容与现场实际相一致,执行落实到位。
第二十二条 审批人员职责
(一)熟悉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对本专业内容的要求。
(二)对专业范围内的专业术语、参数选取与计算、编制要求等负责。
(三)对专业范围内章节的语句、文字、标点符号、附图、附表等内容负监管责任。
第二十三条 编制与审批责任追究考核办法
(一)在各级检查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考核编制人员5元/处。
1、错别字;
2、标点、单位、字母、符号等不正确;
3、语句不通;
4、分层混乱;
5、字体、字号、字符间距、行间距不符合要求。
(二)在各级检查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考核编制人员10元/处;
1、封皮不符合要求;
2、目录页码与正文不一致;
3、章节编排顺序不正确;
4、章节内容编排位置不当;
5、没有使用专业术语或标准用语;
6、单位符号不正确。
(三)在各级检查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考核编制人员20元/处;
1、公式选取与计算方法错误;
2、参数选择错误;
3、数据标注错误;数据前后不一致;
4、章节及重要内容编写不全;
5、附图、附表错误;
6、缺图、缺表;
7、重要工序、工艺、操作要点、安全要点强调不全
(四)在各级检查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考核编制人员50元/处;
1、审批不全,且未及时补签;
2、会审意见、复审意见没落实或落实不到位;
3、贯彻学习签字不全、代签;
4、没填写考试成绩、考试成绩与试卷不一致、缺少试卷;
5、贯彻不及时。
(五)出现下列情况,对审批职能部门进行考核。
1、参加会审迟到,考核100元/次;
2、会审时缺席,考核200元/次。
3、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对规程预审,考核200元/次;
4、在会审过程中查出不符合项(违反法律法规、行业规定),考核专业科室责任人50元/处。
(六)出现下列情况,对编制人进行考核。
1、因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编写不及时影响施工的,考核200元,每增加影响一天,按照100元/天考核;
2、规程、措施编写不周导致事故发生,考核500元/次;
3、不及时报送作业规程、措施的,考核编制人100元;开工后,仍未报送按照200元/天考核。
第二节 安全办公会议制度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等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有关规定,为了能及时收集矿井安全信息,传达上级安全决议,及时解决处理有关安全问题,组织有关部门抓好安全工作,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确保矿井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会议组织
1、每月26日-31日召开一次安全办公会议,矿长主持安全办公会议与其他安全有关工作的会议,必要时可临时召开安全办公会议。安全办公会议由矿长主持,矿长不在时授权安全副矿长主持。矿长主持次数年度不低于70%,安全监察科负责会议通知工作。
- 参加安全办公会议人员:副总工程师、各科室、区队负责人参会,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会议必须提前请假,休假(现场带班、跟班)人员必须提前告知并安排副职参加,未提前告知且未安排副职参加的,由安全监察科按照煤矿相关规定进行考核。
- 安全监察科负责记录并形成会议纪要,要求明确记载议定的事项以及落实的人员、措施和期限,并存档管理。
1、传达贯彻有关安全生产的会议精神和文件要求,总结分析各时段安全生产形势和安全工作特点,并结合公司实际,及时安排部署安全工作。
2、听取各部门关于执行法律法规、“三大规程”、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监察工作情况的汇报。
3、研究分析当前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提出解决的措施办法,并落实责任,限定解决期限,追踪结果反馈。
4、对矿发生的事故进行分析,讨论处理事故责任者和严重“三违”人员,吸取教训,制定防范措施,防止同类事故发生。
5、汇报上次安全办公会议确定事项的闭环情况,对未按期完成的要分析原因和追究责任。
6、审定和调整安全生产理念和目标、机构配置和人员定编、年度安全投入计划、重大灾害治理方案、应急救援预案、重大风险管控方案、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安全培训、采掘接续计划调整等工作。
7、安全监察科负责记录会议内容,形成会议纪要;对违反本制度的情况按照相关制度进行考核。
第四条 职责与权限
1、矿长对会议讨论事项行使决定权。
2、其他矿级领导负责职责范围内的相关工作的落实和检查。
3、各科室、区队第一责任人负责本科室、区队相关工作的落实。
4、各科室、区队总结本月安全工作开展情况,矿长、分管负责人总结、布置下月安全生产工作。
5、安全监察科及相关职能部门对会议决定事项的落实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第三节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
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成立安全生产标准化领导小组
(一)职责:
1、组长职责:全面负责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规划、制度、标准、规范、考核指标。
2、副组长职责:负责分管范围内的达标工作和动态监管。
3、成员职责:负责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具体实施工作。
安全监察科是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主控部门,负责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工作布置、监督、检查及动态考核。
第二条 开展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生产达标活动
1、岗位达标:由结合各科室、区队制定从业人员资格标准,制定员工岗位标准,开展全员性的岗位达标活动。
2、专业达标:安全监察科会同机电运输科、调度室、技术科、通防科根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制定各专业的考核标准;安全监察科负责组织培训并进行监督检查及动态考核。
3、矿井达标:开展矿井标准化达标同时,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及相应管理。
第三条 各专业分管矿领导是分管范围内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达标的第一责任者,对本系统内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负有全面责任;各科室、区队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第一责任者,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负有全面责任。
第四条 各职能科室对本专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负有直接管理责任,并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进行检查、打分、评比。
第五条 各职能科室负责制定本专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及实施考核细则,并负责日常的质量达标管理、检查和督促整改工作。
第六条 安全生产标准化检查内容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表执行,动态检查按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考核细则执行。
第七条 安全监察科是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主要牵头部门,具体负责安全生产标准化检查人员组织、检查情况通报及考核等。
第八条 安全监察科具体负责公司及行管部门安全生产标准化检查人员协调、检查情况通报及考核等。
第四节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
一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抓好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管控,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有效预防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446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6号)、《煤矿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令 第四号)、《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设指南(试行)》(安监总厅煤行〔2015〕116号)及公司相关规定,结合我矿安全生产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上级煤矿安全监察监管部门检查提出的问题以及煤矿各级管理人员、各部门、各单位开展的各类隐患排查,适用于安全生产各环节。
第三条 本制度所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第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均有权向安全监察科和有关业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安全监察科接到事故隐患报告后,要按照职责分工立即组织核实并予以查处;发现所报告事故隐患应当由其他有关业务部门处理的,应当立即移送有关部门并记录备查,并跟踪到事故隐患治理完毕。
二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分工及排查周期范围
为推进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开展,依据《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设指南(试行)》及《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要求,结合本矿实际情况,特制定煤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责任体系。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组织机构
为加强矿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保障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落实到位,矿成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职责分工
第五条 矿长
1、矿长是煤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全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2、每月组织各分管负责人及安全、地测、调度、通风、机电及生产技术等业务科室、各区队对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管控效果及覆盖生产各系统和各岗位的事故隐患至少开展1次排查。检查各分管负责人隐患排查治理开展情况,对因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不落实而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按照相关规定对其进行考核。
3、及时向当地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书面报告本矿出现(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组织制定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治理方案,确保隐患治理所需的人、财、物,并认真组织实施。
4、每月组织召开事故隐患治理会议,对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通报,分析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情况、事故隐患产生的原因,编制月度统计分析报告,布置月度安全风险管控重点,提出预防事故隐患的措施。
第六条 分管负责人
1、总工程师:负责分管范围内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每15天组织生产技术科、通防科、地质测量科及区队对“一通三防”、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监测监控等方面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管控效果及事故隐患至少开展1次排查。检查分管科室隐患排查治理开展情况,对因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不落实而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按照相关规定对其进行考核。
2、生产矿长:负责分管范围内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每15天组织生产技术科、调度室、区队对采、掘工程、调度及地面设施等方面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管控效果及事故隐患至少开展1次排查。检查分管科室隐患排查治理开展情况,对因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不落实而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按照相关规定对其进行考核。
3、机电矿长:负责分管范围内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每15天组织机电运输科、区队对机电、主运输等方面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管控效果及事故隐患至少开展1次排查。检查分管科室隐患排查治理开展情况,对因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不落实而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按照相关规定对其进行考核。
第七条 副总工程师
1、通风副总工程师:负责“一通三防”、监测监控等方面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每15天协助总工程师组织通防科、区队对“一通三防”、监测监控等方面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管控效果及事故隐患排查。
2、安全副总工程师:负责职业病危害防治、安全培训和应急管理、辅助运输等方面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每15天协助安全矿长组织安全监察科、职业病危害防治办公室、安全培训管理部、区队对职业病危害防治、安全培训和应急管理、辅助运输等方面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管控效果及事故隐患排查。
7、技术副总工程师:负责采掘规划、灾害治理方面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协助总工程师做好技术管理等工作。
第八条 业务科室
1、安全监察科:负责矿井应急管理、辅助运输等方面的隐患排查与治理督导,组织制定事故隐患治理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整改方案,现场指导安全技术措施及整改方案的实施,确保事故隐患整改落实到位。
制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章制度、进行现场监督检查、负责对“三违”行为的制止和纠正。
指导协调各职能科室和区队、班组完成分管范围、职责内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2、调度室:负责矿井生产、调度环节、地面设施等方面的隐患排查与治理督导,组织制定事故隐患治理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整改方案,现场指导安全技术措施及整改方案的实施,确保事故隐患整改落实到位。
3、技术科:负责矿井采煤、掘进、巷修等方面的隐患排查与治理督导,组织制定事故隐患治理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整改方案,现场指导安全技术措施及整改方案的实施,确保事故隐患整改落实到位。
4、机电运输科:负责矿井机电、主运输等方面的隐患排查与治理督导,组织制定事故隐患治理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整改方案,现场指导安全技术措施及整改方案的实施,确保事故隐患整改落实到位。
5、通防科:负责矿井“一通三防”、监测监控等方面的隐患排查与治理督导,组织制定事故隐患治理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整改方案,现场指导安全技术措施及整改方案的实施,确保事故隐患整改落实到位。
6、地质测量科:负责矿井地质、测量、防治水等方面的隐患排查与治理督导,组织制定事故隐患治理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整改方案,现场指导安全技术措施及整改方案的实施,确保事故隐患整改落实到位。
7、关于各科室管理人员隐患排查次数做如下规定:调度员每月入井隐患排查次数不少于4次;各部门的技术员每月入井隐患排查次数不少于8次;部门副职每月入井隐患排查次数不少于10次。隐患排查必须覆盖本专业分管范围的所有工作地点,升井后将下井隐患排查发现的问题登记到隐患排查台账,对现场没有闭合的隐患,由安全监察科跟踪闭合。
第九条 带班矿领导
矿领导带班下井过程中跟踪带班区域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排查事故隐患,记录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和事故隐患排查情况。认真填写带班记录和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表。
第十条 管理、技术及安检人员
生产期间每天安排管理、技术和安检人员进行巡查,对作业区域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排查发现的能够立即治理的事故隐患记录到部门隐患排查台账,现场安排责任单位进行治理;排查发现不能立即治理的事故隐患,按照“五落实”原则监督责任单位进行治理,并记录到部门隐患排查台账。
第十一条 区队、班组及岗位人员
1、区队:负责本区队负责范围内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分级采取有针对性措施进行整改,及时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汇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并登记建档,做好跟踪落实工作。
2、班组:负责本班组的隐患排查治理,到作业场所后首先进行安全确认,排查事故隐患,确认无事故隐患后方才可作业。在作业中经常排查事故隐患,防止出现新的事故隐患,现场遇有危机人身安全的隐患,应先撤出作业人员,同时向矿调度室汇报,处理后再作业。
3、岗位人员:负责本岗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岗位作业人员到作业现场,先进行隐患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治理,隐患治理后及时填写隐患记录,确认无隐患后方可作业。在作业过程中对作业环境、设备、设施、劳动防护等随时进行事故隐患排查,每班认真填写隐患排查记录,经区队整理存档。
第五节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和推进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认真贯彻省市县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特对有关事项作如下要求,请认真组织实施。
第一条 组织机构
为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保证系统运行正常,特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矿长
副组长:各专业分管矿领导
成员:各科室、区队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监察科,负责协调、指导、监督检查、审核上报管理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安全监察科长兼任。
第二条 各科室职责分工:
1、技术科:负责采煤、掘进专业的自检自查及查出问题的下达与闭环工作;
2、机电运输科:负责机电、运输专业自检自查及查出问题的下达与闭环工作。
3、安全监察科:负责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安全培训和应急管理、职业卫生专业自查及查出问题的下达与闭环工作。
4、调度室:负责调度和地面设施专业自查及查出问题的下达与闭环工作。
5、地质测量科:负责地测防治水、地质灾害预防与测量专业自查及查出问题的下达与闭环工作。
6、通防科:负责通风专业的自检自查及查出问题的下达与闭环工作;
第三条 保障措施
1、安全监察科负责为各部门设立账号和相应权限;各部门明确管理系统具体负责人,负责本专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检查工作。
2、各部门对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全面自查,对本专业井下现场及技术资料进行排查,根据实际情况扣分,牵头部门负责人对自查情况负责。
3、各部门负责于每月1日前将上月自查情况报安全监察科,安全监察科负责上传数据,并将各专业打分情况导出电子版并打印一份,以备检查。
4、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各项录入数据的审核,并签署申报意见。
第六节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一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实施全覆盖、多手段、高质量的安全培训,全面提高煤矿职工的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根据《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培训规定》(安监总局92号令)、地方行业主管部门及有关安全培训规定,结合煤矿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 组织与职责
第二条 成立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设置安全培训部门。
第三条 安全教育培训领导小组及职责。
(一)安全教育培训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制定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相关制度。
2、审定煤矿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3、研究解决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二)安全培训部门职责:
1、参与制定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年度计划。
2、负责集中安全教育培训的实施及教学管理工作。
3、负责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考核和取证工作。
4、负责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和取证工作。
5、负责从事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防治水等工作的班组长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6、参与煤矿安全教育培训检查与考核。
三 职工外培及考证制度
第四条 三项岗位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安全培训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由外委有资质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
一、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一类
煤矿主要负责人是指煤矿矿长等人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一类是指煤矿企业分管安全、采煤、掘进、通风、机电、运输、调度等工作的副矿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和技术负责人。
(一)任职条件:煤矿矿长、副矿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应当具备煤矿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具有三年以上煤矿相关工作经历。
(二)考证情况:自任职之日起六个月内通过煤炭工业专业技术服务中心组织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培训考核,并持续保持相应水平和能力。应当自任职之日起三十日内,向煤炭工业专业技术服务中心提出考核申请,提交其任职文件、学历、工作经历等相关材料;
考试试题从国家级考试题库和省级考试题库随机抽取,其中抽取国家级考试题库试题比例占百分之八十以上。考试满分为一百分,八十分以上为合格。
考核部门应当自考试结束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公布考试成绩。考核部门应当在公布考试成绩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颁发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证明(以下简称考核合格证明)。考核合格证明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考试不合格的,可以补考一次;经补考仍不合格的,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考核。考核部门应当告知其所在煤矿企业或其任免机关调整其工作岗位。
(三)换证情况:三年进行一次安全资格合格证换证安全培训,每年进行一次复训,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每三年考核一次。
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二类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二类是指,采煤、掘进、通风、机电、运输、调度等部门负责人。
(一)任职条件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应当具备煤矿相关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具有二年以上煤矿安全生产相关工作经历。
(二)考证情况:
自任职之日起六个月内通过煤炭工业专业技术服务中心组织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培训考核,并持续保持相应水平和能力。自任职之日起三十日内,参加市安培中心的培训考试,考试试题从国家级考试题库和省级考试题库随机抽取,其中抽取国家级考试题库试题比例占80%以上,考试满分为100分,80分以上合格。
考核部门应当自考试结束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公布考试成绩。考核部门应当在公布考试成绩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颁发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证明(以下简称考核合格证明)。考核合格证明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考试不合格的,可以补考一次;经补考仍不合格的,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考核。考核部门应当告知其所在煤矿企业或其任免机关调整其工作岗位。
(三)换证情况:三年进行一次安全资格合格证的换证培训。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每三年考核一次。
三、特种人员培训
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包括:煤矿井下电气作业(井下电钳工、电气设备防爆检查工、变配电运行工)、煤矿安全监测监控作业(安全监测监控工)、煤矿瓦斯检查作业(瓦斯检查工)、煤矿安全检查作业(安全检查工)、煤矿采煤机操作作业(采煤机司机)、煤矿掘进机操作作业(掘进机司机)、煤矿防突作业(防突工)、煤矿探放水作业(探放水工)。
(一)报考条件
新上岗的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具备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具有煤矿相关工作经历,或者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及中专以上相关专业学历。
(二)考证情况: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省级煤矿安全培训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煤矿安全培训主管部门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安全生产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培训,初次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90学时(具备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及中专以上相关专业学历持学历证明经考核发证部门审核属实的,可免于初次培训直接参加资格考试),培训结束后由本人或其所在煤矿持身份证复印件、学历证书复印件或者培训机构出具的培训合格证明向其工作地或者户籍所在地考核发证部门提出申请,考核发证部门收到申请及其有关材料后,应当在六十日内组织考试。对不符合考试条件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或其所在煤矿企业。在规定的考点进行,安全生产知识考试使用统一的考试题库,实际操作能力考试采用国家统一考试标准进行考试。考试满分均为一百分,八十分以上为合格。
考核发证部门应当在考试结束后十个工作日内公布考试成绩。
申请人考试合格的,考核发证部门应当自考试合格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完成发证工作,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六年,全国范围内有效。
申请人考试不合格的,可以补考一次;经补考仍不合格的,重新参加相应的安全技术培训。
注:考试合格,在上岗作业前必须参加煤矿内部组织的安全知识培训。
(三)换证情况:
有效期届满需要延期换证的,持证人应当在有效期届满60日前参加培训,持培训合格证明由本人或其企业向当地考核发证部门或者原考核发证部门提出考试申请。经安全生产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考试合格的,考核发证部门应当在二十个工作日内予以换发新的特种作业操作证。
离开特种作业岗位六个月以上、但特种作业操作证仍在有效期内的特种作业人员,需要重新从事原特种作业的,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能力考试,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特种作业操作证遗失或者损毁的,应当及时向原考核发证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由原考核发证部门补发。
特种作业操作证所记载的信息发生变化的,应当向原考核发证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原考核发证部门审查确认后,予以更新。
四、其他从业人员培训:
第五条 煤矿其他从业人员是指,除煤矿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以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其他从业人员,包括煤矿其他负责人、其他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各岗位的工人、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和临时聘用人员。
(一)任职条件
其他从业人员应当具备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二)考证情况:
送培或聘请具备安全培训条件的机构的讲师到矿进行培训,其他人员初训不少于72学时,年度再培训时间不少于20学时。保证其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技能和事故应急处理能力,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安全培训合格后,应当颁发安全培训合格证明;经培训取得合格证明的,方可上岗作业。
四 煤矿“七新”培训
第六条 煤矿企业应当每年组织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新法律法规、新标准、新规程、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等方面的安全培训,凡是煤矿引进新技术、新装备时,所有涉及到的技术人员和职工必须接受严格培训。
培训时间:在产生“七新”或引进相关新内容后,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培训。
五 煤矿班组长培训
第七条 煤矿班组长是指,本班组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含: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地测、防治水)。
(一)任职条件
其他从业人员应当具备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二)考证情况
送培人员到具备安全培训条件的机构进行培训,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80学时,保证其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技能和事故应急处理能力,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安全培训合格后,应当颁发安全培训合格证明;经培训取得合格证明的,方可上岗作业。
六 煤矿应急培训
第八条 依据《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律,为及时、有序、高效、妥善处置安全生产突发事件,使职工掌握应急避险知识,最大限度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煤矿每年必须组织开展应急专项培训。
(一)培训对象
矿井一线从业人员、应急处置的指挥人员(含调度员)、应急机构工作人员、应急救援队伍和现场操作人员。
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主要包含:工作环境危险因素分析;危险源和隐患辨识;本企业、本行业典型事故案例;事故报告流程;事故先期处置基本应急操作;个人防灾避险、自救方法;紧急逃生疏散路线;初级卫生救护知识;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和应急预案培训等。
(二)组织实施
培训由安全监察科、煤矿救护队、生产技术科统筹组织实施,生产技术科负责年度《煤矿事故应急预案》、《灾害预防处理计划》的修订、编制工作及培训学习工作;救护队负责资料收集、建档工作。具体培训时间按照《年度安全培训实施计划》组织实施。
七 职业危害培训
第九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为提高职工对职业健康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依法组织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卫生知识、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维护的培训。
(一)培训对象
职业卫生培训按照三类人群进行分类培训:
(1)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培训;
(2)一线粉尘监测、监控人员;
(3)全体从业人员;
(二)培训组织实施
(1)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培训,必须按规定到取得二级培训资质的机构进行培训,并取得职业卫生合格证书。
(2)全员培训,由本矿或委托相关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培训,并有培训记录存档。
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粉尘监测人员培训根据培训机构年度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全员培训计划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培训机构组织实施,对培训不合格或经补考不合格者不得从事煤矿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八 其他专项培训
第十条 为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煤矿将按照《年度培训实施计划》,组织分类别、分专业对重大事故、灾害、事故案例等进行专项培训。
(一)培训对象
分专业、分类别覆盖全体从业人员。
(二)培训内容
专题培训学习主要包含以下几项内容:
(1)重大灾害事故案例的特点、原因;
(2)行业主管部门文件精神、会议精神;
(3)安全警示教育片;
(4)煤矿风险管控、隐患排查专项学习;
(5)其他内容。
(三)组织实施
其他专项培训可按照定期和不定期原则进行分类组织实施,培训完成后按照“一期一档”进行归档整理。
九 职工内部全员培训
第十一条 为提高职工队伍的安全技术素质,技术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凡进入煤矿工作的所有职工,都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进行严格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试合格,未经培训考试的职工,一律不准上岗工作,未经培训教育的职工造成事故,追究分配工作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一)安全培训工作由安全培训管理部全面负责,培训办公室需及时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建立培训档案,定期向分管矿长报告。
(二)岗前必须参加不得少于72学时的“三级”培训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独立作业。
二、全员内部安全教育培训
(一)培训对象:煤矿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他从业人员)所有入井及参与生产相关的其他人员。
(二)培训时间:根据人员入场时间情况安排
(三)培训地点:联建楼培训室
(四)培训考核:纳入考勤考核与绩效考核。
(五)培训内容:应急救援、职业卫生、事故隐患排查、风险分级管控采掘、机电、一通三防、运输、辅助运输、消防安全基本知识等内容。
培训方式:现场、视频多媒体等讲授培训。
十 受训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二条 受训人员的权利
(一)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情况下,职工有权利要求参加煤矿内部举办的各种安全培训。
(二)培训期间享受的各项待遇不变。
第十三条 受训人员的义务
(一)受训人员在安全培训期间应自觉参加,一律不得故意回避或不参加培训,对无故迟到和不参加培训的职工,根据培训考核制度进行考核。
(二)培训结束后,职工有义务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去,并有向煤矿内部其他职工传授的义务。
十一 补充管理规定
(一) 培训档案管理制度
第十三条 煤矿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实行一人一档和一期一档。
一、煤矿企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的内容包括:
(一)学员登记表,包括学员的文化程度、职务、职称、工作经历、技能等级晋升等情况;
(二)身份证复印件、学历证书复印件;
(三)历次接受安全培训、考核的情况;
(四)安全生产违规违章行为记录,以及被追究责任,受到处分、处理的情况;
(五)其他有关情况。
二、按照煤矿安全培训规定92号令有关要求,煤矿企业安全培训档案,实行一期一档管理。安全培训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培训计划;
(二)培训时间、地点;
(三)培训课时及授课教师;
(四)课程讲义;
(五)学员名册、考勤、考核情况;
(六)综合考评报告等;
(七)其他有关情况。
三、培训档案保存管理:
根据《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要求,培训档案要分类、分开存放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档案应当保存三年以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应当保存六年以上,其他从业的安全培训档案应当保存三年以上。
四、培训档案借阅管理:
因上级行业主管部门检查或其他工作需要借用或复印培训人员档案,应经部门主管负责人审批同意,方可履行借阅、复印手续。
借阅人要严格执行借阅登记手续,用后及时归还。查阅时不得污损、卷折,不得在卷内画线、打圈,批注涂改。借阅时间不得超过一周。
五、培训档案销毁管理:
销毁档案必须严格掌握,慎重从事,销毁前要提出销毁报告,办理销毁手续,由煤矿主管副矿长、煤矿矿长审批同意后方可销毁。
六、培训档案管理人员职责:
档案管理员负责组织归档建立本矿各科室、各区队一人一档、一期一档资料,同时负责日常资料的接收、移交、整理、分类、立卷、保管、利用等工作;
档案管理员日常要爱护档案,对培训档案的保管情况,要及时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档案的质量;
日常接受煤矿主管领导工作安排,协助本部门其他人员完成本部门其他工作任务。
(二) 培训需求调研制度
第十五条 为系统掌握煤矿各专业、单位培训需求,科学制定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充分发挥安全培训工作效能,促进职工素质提升和矿井高质量发展,制定本制度。
(一)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坚持系统性、针对性相结合原则,坚持广泛性和深入性相结合原则,坚持调查与研究相结合原则。
(二)具体调研内容安排如下:一是调研持证情况,对各单位依法持证及特种作业人员和班组长合理配置情况进行调研;二是调研安全技能情况,了解各单位日常安全培训情况、各类技能人才结构、四新教育及全员素质情况;三是调研安全生产管理相关情况,详细了解各单位安全生产情况,重点就不安全行为管控、安全风险防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班组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调研,对各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相关工作亮点进行总结,以便在培训过程推广;四是听取培训质量和效果反馈,按照“理论加实操”安全培训要求,了解参加培训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理论掌握和实践操作能力情况;五是调研职工的个体培训需求情况,及时了解职工个体培训需求;六是听取安全培训工作意见和建议。对矿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计划、管理制度等方面征求意见和建议。
(三)培训调研时间,调研实行集中调研和动态调研相结合的方式。集中调研时间为每年12月,动态调研每月下旬。
(四)调研落实,动态调研问题应及时在工作中改进,集中调研情况应形成统一调研报告。
(三) 培训策划设计制度
第十六条 为全面合理有序组织开展煤矿安全培训教育活动,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培训计划,实现培训时间、地点、对象、内容与培训教师、教案课件的有效衔接。同时结合年度调研需求内容,现对年度培训策划设计方案进行规定。
(一)本制度适用于煤矿。
(二)依据年度安全培训需求调研内容,煤矿安全培训管理中心组织各科室、区队相关人员管理人员、生产一线人员等召开策划会议,对培训方式、内容及教学管理侧重点进行讨论,形成相关意见稿。
(三)煤矿安全培训管理中心根据会议初步意见稿,拟定本年度安全培训程序与课程设计。
(四)策划会议召开时间拟定每年12月份或根据培训需求适时召开。
(四) 教学管理组织与学员考核制度
第十七条 煤矿安全培训管理部负责年度安全培训计划的组织实施,安全培训期间,培训办公室监督学员出勤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对学员进行考核。
(一)安全培训管理部负责对安全培训过程进行督导检查,检查安全培训过程资料(如电子文档、录音、录像、幻灯片等),安全培训结束后以此为依据建立煤矿安全培训档案。
(二)凡列入煤矿的内部安全培训,受训人员不得无故缺席。
(三)如遇特殊情况参训人员不能按时参加安全培训时,需提前向安全培训办公室履行请假手续,并将假条交于培训办公室进行存档,事后请假无效。
(四)受训人员应在培训开始前10分钟到达培训地点,培训期间不得做与培训无关的事,如大声喧哗、接打手机、抽烟、吃零食等。
(五)受训人员须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尊重授课讲师,不准交头接耳、睡觉、闲谈等,如有问题须举手发言。培训不得迟到和早退,迟到、早退按缺勤处理。
(六)不得代替他人签到,一经发现代替签到人员与应签到人员全部按旷课处理;培训中途不得擅自离开,否则按旷课处理。
(七)从业人员必须按照安全培训计划与实施方案接受安全培训,有特殊情况及时与综合部和培训办公室接洽,私自更改培训日期或不按计划参加培训者严格考核。
(八)培训讲师严格按照培训计划进行备课和授课工作,如未认真履行备课、授课等相关职责,给予全矿通报批评并进行绩效考核。
(九)培训讲师在授课完毕后,及时将培训课件等相关资料交于培训办公室,以便及时备案、存档。
(五) 培训登记制度
第十八条 为全面掌握员工参加教育培训情况,促进员工教育培训工作更好开展,特制定本规定。
(一)按照煤矿安全培训(92号令)规定,培训管理部对“三项岗位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全面实施员工教育培训登记制度,建立员工培训档案。准确、及时地记录员工参加学习培训的情况,为员工年度考核、持证上岗等提供依据。登记管理主要包括:举办的各类脱产培训;“三项岗位人员”参加的外部委托培训班情况、内部安全教育培训情况。
(二)煤矿培训管理部负责建立全矿员工参加培训情况台账,在每期培训班结束后及时录入培训信息。
(三)各科室、区队都要建立员工教育培训档案,对本单位员工参加培训情况及时登记,内容包括培训班次、起止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机构及员工的基本信息等。
(六) 过程控制管理制度
第十九条 为提高从业人员上岗所必备的安全能力和素质,确保从业人员培训教育能满足煤矿安全标准化体系运行的要求,促进煤矿安全培训持续稳定发展。 培训管理部负责安全培训的过程管理,培训过程控制分为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具体流程如下:
(一)培训前
煤矿培训管理部根据培训计划表组织实施培训,负责发布培训通知、组织参培人员、场地等工作。选定培训老师和设计培训课程等工作。
(二)培训中
(1)培训开始前,参培员工需在培训签到表上签到。
(2)培训过程中,培训老师按照设计好的安全培训课程进行培训,安全培训管理部负责做好员工的培训考勤记录。
(3)培训结束后对员工进行考核测验。
(三)培训后
(1)培训管理部对考试试卷进行批阅打分并汇总成绩,并存档。
(2)培训管理部反馈评价意见和考试结果。
(3)员工对整个培训过程进行的评价,及时向授课老师或相关部门反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
(4)培训老师对培训教学工作提出的意见、问题等,及时归纳、总结、处理,实施整改和改进。
安全监察科在培训结束一周内将培训资料整理归档,资料包括:培训通知、教学计划(课程表)、员工培训签到表、员工考勤记录、考试试卷及成绩汇总表、培训总结等。
(七) 经费提取管理制度
第二十条 培训经费的提取管理,我矿依据《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国务院关于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结合实际情况,按照员工工资总额的2.5%足额提取员工教育培训经费,保证经费专项用于员工教育和培训,严禁挪作他用。并做到用于安全培训的资金不得低于教育培训经费总额的40%,用于企业一线职工的培训经费不得低于总额的60%。
(一)教育培训经费的使用:必须严格管理,专款专用,当年节余部分可按照有关文件规定,结转到下一年使用。
(二)教育培训经费使用范围:
教育培训经费主要用于煤矿上岗转岗人员培训各类岗位适应性培训、岗位职业技术等级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三项岗位作业人员培训、职工外送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购置教学设施设备、有关职工教育的其他开支等。
(八) 后勤保障制度
第二十一条 为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确保安全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改善培训环境,做好培训后勤保障,建立后勤保障运行机制,特制定本制度。
(一)后勤工作是培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管理的基本职能是为培训教学和师生生活服务,为正常的教学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并在管理和服务中发挥教育的功能。
(二)后勤管理的目标是建设安全、整洁、文明、优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保持环境卫生的干净整洁,加强宣传教育,形成自觉维护整洁、优美环境的文明习惯和良好风气。
(三)加强物资管理。固定资产应建立固定资产登记台账,固定资产的增减和调拨,应办理手续。办公用具(桌、椅、电扇)建立账卡,定期盘点,遗失、损坏照价赔偿。
(九) 培训教师管理制度
第二十二条 根据矿井员工培训工作需要,聘任相关人员为兼职教师,主要负责企业内部员工培训授课。凡被聘任为兼职教师的人员,实行“一岗双责”,在完成本职岗位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员工培训工作,落实兼职教师岗位职责。
1、兼职教师授课前,必须准备好教案或课件、教学工具等,并认真备课,确保培训效果。
2、兼职教师授课时,要维护好课堂秩序,加强对学员的管理,发现问题及时与培训部门相关人员沟通。
3、兼职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不断提高业务知识和技能,理论教师根据新情况,对教案、课件等及时更新,对实操培训方案及时进行修订完善。
第七节 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制度
根据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加强大中型煤矿防治水工作的指导意见》,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细则》,切实做好防治水工作,杜绝重大水害事故,保障职工安全,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防治水管理
(一)一般规定
1、防治水工作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采取“探、防、堵、疏、排、截、监”等综合防治措施。
2、矿井要配备足够数量的地质及水文地质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工作。
3、矿井健全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和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4、加强职工防治水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保证职工具备必要的防治水知识,提高防治水的技能和抵御水灾的能力。
5、加强防治水技术研究和科技攻关,推广使用防治水的新技术、新装备和新工艺,提高防治水的科技水平。
6、编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由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审定。
7、防治水工程所需费用在安全专项资金中予以足额解决。
8、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完善和落实防治水方面的规章制度,包括劳动组织、技术管理及岗位责任制,抢险救灾物资储备、资金储备等;同时根据水害威胁程度制定矿井水灾应急预案,落实责任。
9、井下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设置防突水安全出口,规定避灾路线,设置标识牌,并且让全体入井人员熟悉,以备一旦突水,能够迅速安全撤离,避免伤亡事故发生。
(二)职责划分
1、矿长是矿井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矿长是矿井防治水管理工作的主要责任人。要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保证防治水各项工程和措施落实到位。
2、总工程师对防治水工作负技术责任。负责组织编制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负责落实水害预防安全技术措施资金,专款专用;负责组织审批矿井较大的地面防治水和井下防治水、井下疏排水、井下探放水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负责组织审批水文地质勘探设计及资金的落实;负责制定“探、防、堵、疏、排、截、监”综合防治水措施并组织实施。
3、技术副总工程师协助总工程师组织编制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落实水害预防安全技术措施资金,专款专用;组织审批矿井较大的地面防治水和井下防治水、井下疏排水、井下探放水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组织审批水文地质勘探设计及资金的落实;组织制定"探、防、堵、疏、排、截、监"综合防治水措施并组织实施。
4、生产技术科职责
(1)按照《煤矿防治水细则》的要求编制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矿区水文地质调查、勘探和观测工作,查明各单位的各种充水、水害因素,并通过分析进行预测预报。
(2)编制水害预测预报、修改年度《矿井灾害预防处理计划》及《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中水害防治相关措施。
(3)负责编制矿井防治水设计、探放水的设计,并负责监督检查防治水工作措施落实情况。
(4)负责施工单位有关防治水方面工作的业务指导;负责对矿井防治水(包括地面防治水、井下疏排水、井下探放水)技术方案及安全措施的初审和监督实施。
(5)负责审查水文地质勘探设计、施工监督和竣工后组织成果验收工作;负责矿井防治水重点工程的设计审查;参与全矿矿井灾害预防处理计划的审查。
(6)负责对矿井涌水量、井下各工作面涌水量、采空区水位水量等日常水文观测和分析,并每月进行一次水情水害预报及防治水隐患排查工作;负责年度、月度采掘工作面水文预测预报,制定综合防治水措施。
(7)依据《煤矿防治水细则》的要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矿井水文地质调查、勘探和观测工作,查明各种充水因素,分析研究地下水的分布规律,为防治水工作提供技术依据。
(8)查清矿区地表水汇流系统的基本情况,掌握矿区历年降水量、蒸发量,各沟流的流量,最高洪水位等基本水文气象资料。
(9)雨季来临之前,组织对地面的裂隙及陷落区进行专项检查,发现有漏水聚水的地段,应及时填塞。漏水的沟渠和河床应及时堵漏或改道。每次降雨过后,应及时检查止漏工程是否可靠,是否有新的漏水通道出现。
(10)设雨量观测站,并建立雨量观测记录。
(11)定期调查相邻矿井的开采范围、开采层位、充水情况。
5、安全监察科负责全矿井防治水全过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负责防治水措施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查和监督落实工作;负责落实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资金和防洪、排水系统专项工程监督检查。
6、调度室职责
(1)雨季三防检查、应急、演练、组织、调度。在雨季前组织相关单位对“三防”工作和水害因素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做好“三防”物资的储备工作,确保防治水物资到位,设施完好可靠,水害因素控制准确。
(2)根据矿井的主要水害类型和可能发生的水害事故,组织制定水害应急救援预案,预案内容应当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7、机电运输科、机运队职责
(1)在每年雨季前机电运输科组织对排水系统进行联合实验。
(2)负责各工作面排水系统的形成和完善,按最大涌水量配备足够能力的排水设备和配套的排水设施,确保排水畅通。
(3)负责应急设备的完好性确认。
8、物资采购部职责
(1)制定防汛物资的采购计划,保证防汛物资质量。
(2)做好防汛物资的储存,确保物资及时供给。
9、作业单位职责
(1)作业单位是防治水管理的直接责任单位,必须保证本单位防治水物资、设备齐全、完好。
(2)严格按照探放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进行施工、保证生产安全。
(3)定期检查采空区防火密闭情况,地表水是否涌入采空区。
第二条 防灭火管理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杜绝煤层自燃发火事故,制定防灭火管理制度。
(一)一般规定
1、防灭火管理采用注氮防灭火为主,均压通风、注浆为辅的防灭火系统。
2、矿井要配备足够数量的技术人员,加强对采空区着火的预测预报、治理研究工作。
3、编制煤层自燃风险管理控制方案、防治自燃发火和矿井火灾安全措施、束管监测管理制度和束管监测预报制度。
4、加强职工防灭火常识的教育和培训,保证职工具备必要的防灭火知识。
5、加强防灭火研究和科技攻关,推广使用新技术、新装备和新工艺。
6、防灭火工程所需费用在安全专项资金中予以足额解决。
7、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完善和落实防灭火方面的规章制度,包括劳动组织、技术管理及岗位责任制,消防物质储备、资金储备等;同时根据火灾威胁程度制定矿井火灾应急预案。
8、按《煤矿安全规程》、《矿井防灭火规范》的要求设置消防水池、消防管路、消防器材,制定避灾路线,设置标识牌;每年组织一次反风演习,让全体入井人员熟悉避灾路线。以备发生火灾,能够迅速安全撤离,避免伤亡事故发生。
9、安全监察科对入井人员携带自救器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对井下电气焊作业进行检查和监督,对没有措施、措施落实不到位的电气焊作业单位进行制止和考核;对各区队防灭火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10、所有入井人员都要熟知自救器的使用方法。
(二)职责划分
1、矿长是矿井防灭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矿井防灭火管理工作的主要责任人;要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保证防灭火各项工作和措施落实到位。
2、总工程师对防灭火工作负技术责任,负责组织编制煤层自燃风险管理控制方案、矿井自燃发火和矿井火灾安全技术措施;负责落实防灭火专项资金的专款专用、相关制度的落实。
3、通风副总工程师协助总工程师组织编制煤层自燃风险管理控制方案、矿井自燃发火和矿井火灾安全技术措施;负责落实防灭火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相关制度的落实。
4、生产技术科职责
(1)每季度组织安全监察科、调度室、生产技术科、机电运输科、机运队、综采队、综掘队、通风队等相关单位对井上下消防管路系统、防火门、消防材料库和消防器材的设置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安排处理。
(2)在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矿井自然发火的诱发因素,制定完善的防灭火设计方案。
(3)根据矿井生产布局,制定矿井煤层自燃风险管理控制方案。
(4)负责矿井火灾预测预报工作。
5、通防科负责矿井防灭火全过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负责煤层自燃风险管理控制方案、矿井自燃发火和矿井火灾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查和监督落实工作;
6、通风队职责
(1)对矿井井下消防材料库进行管理,按规定配齐消防器材。
(2)根据矿井生产布局,落实煤层自燃风险管理控制方案、矿井自燃发火和矿井火灾安全技术措施。
(3)负责每周对采空区防火墙、废弃巷道、采掘工作面及其回风巷、综采工作面上隅角、其它可能发热地点的气体成分、气温、水温以及漏风情况进行检查,并上报技术科。
(4)控制好矿井、工作面通风风压;在综采工作面回采完毕后,立即安排施工防火密闭,并安排专人对防火密闭的施工过程进行现场监督。
(5)每日安排专人对综采上下顺槽的联巷密闭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安排处理。
7、机电运输科、通风队职责
(1)机电运输科负责井下消防管路的设计,确定井下管路(包括主管、支管)的管径和尺寸,满足生产和消防用水的需要,消防管路系统覆盖井下所有未封闭的巷道,所有管路必须正常供水。
(2)通风队负责井下消防管路的维修。
(3)通风队负责井下注浆管路的维修。
(4)通风队制氮装置的安装及注氮管路的管理和维护。
8、综采队职责
(1)负责综采工作面上、下顺槽超前支护范围内、移变列车段和综采工作面辅运顺槽消防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工作面喷洒阻化剂、下隅角挡风帘的修补吊挂、上隅角导风帘的修补吊挂和上隅角瓦斯抽排局扇的管理、维护。
(2)负责综采工作面回风顺槽超前支护范围内注浆管路的管理、维护。
9、使用单位职责
(1)消防设施日常管理和维护由使用单位负责,发现管理和附属设施存在严重问题,及时向维修单位进行反馈处理。
(2)管理维护单位根据生产布局的变化及时安装、回收消防附属设施(消防胶管、管盘、消防标识);按照规定设置责任区内的消防器材。
(3)消防管路上的三通设置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除皮带巷每隔50m设置一个三通外,其他巷道每隔100m设置一个三通),每一个三通上必须设置阀门和支管,并接有相应规格的胶管或消防水带。
(4)使用单位必须及时向员工贯彻防灭火措施,所有员工都要熟知避灾路线、井下作业区域内消防器材的设置地点和器材的使用方法。
10、采购部职责
(1)矿井地面消防材料库进行管理,按规定配齐消防器材,按规定定期更换消防器材。
(2)做好防灭火物质的储存、采购,确保物资及时供给。
第三条 瓦斯管理
(一)一般规定
1、认真贯彻落实相关部门要求,深入开展瓦斯治理工作,落实贯彻“以风定产、先抽后采、监测监控”的方针,着力构建“通风可靠、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煤矿瓦斯治理工作体系。确保我矿安全生产。
2、矿长、矿技术负责人、区队负责人、班长以上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流动电钳工、安全管理人员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仪。瓦斯检查工必须携带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安全监测工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报警仪或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
3、通防科按相关规定组织矿井瓦斯等级鉴定。
4、根据通风能力安排生产计划,以确保矿井不超通风能力生产。
5、建立合理、稳定的通风系统,矿井的开拓部署及采掘布置必须有完整、独立的通风系统,并确保通风系统合理。
6、所有瓦斯涌出的地点都是瓦斯防治的重点。为了有效地预防瓦斯事故的发生,必须切实保证全矿井通风系统的独立性和可靠性,保证矿井所需风量,努力减小矿井的通风阻力。
7、所有采掘工作面都必须有可靠的通风系统,按规程规定配风,以保证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温度、风速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
8、采掘工作面应实行独立通风,严禁采用不符合规定的串联通风,扩散通风等,确保风向、风速、风量稳定。必须串联通风时,制定专项措施,并严格执行。
9、对回采工作面上隅角,顶板冒高处,低风速巷道,盲巷等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瓦斯积聚。
10、按规定配齐、配足各采掘工作面的瓦斯报警断电仪,并按规定进行校正、维修,保证灵敏可靠。
11、瓦斯监测系统要24小时连续监测。井下出现瓦斯超限时,值班员及时汇报矿调度及矿总工程师、通风队长等有关领导,并采取措施处理。
12、局部通风机安装实行“三专两闭锁”。
13、局部通风机不准无计划停风。因故障临时停风时,当班班组长、瓦检员负责立即停电撤人,并设置栅栏、警标,禁止人员入内。恢复通风前须认真排放瓦斯,按瓦斯排放措施执行。
14、强化瓦斯管理,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瓦检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离职守,要严格执行井下工作面交接班和班中“两汇报”制度,瓦斯巡检员必须按规定路线进行巡回检查。
15、启封密闭、巷道贯通等都必须编制严密的防治瓦斯事故的措施,并进行会审,有关矿、区队领导要在现场指挥。
16、加强电气设备防爆管理工作,严禁出现电气设备失爆,安设的电气设备必须符合相关规程的规定。
17、制定通风系统管理、局部通风管理、巷道贯通的通风管理、监测监控系统管理、瓦斯检查及瓦斯排放管理等制度。
18、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编制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规定避灾路线,设置标识牌,并且让全体入井人员熟悉,以备发生灾害,能够迅速安全撤离,避免伤亡事故发生。
19、加强瓦斯爆炸事故预兆、引起瓦斯爆炸的因素等常识的教育和培训,保证职工具备必要的知识。
20、瓦斯防治所需费用在安全专项资金中予以足额解决。
21、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完善和落实瓦斯防治方面的规章制度,包括劳动组织、技术管理及岗位责任制,仪器仪表储备、资金储备等;同时制定瓦斯风险管理和控制方案、防治瓦斯爆炸的安全技术措施,并落实责任。
22、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配置瓦检员、仪器仪表。
23、每年组织一次反风演习,让全体入井人员熟悉,避灾路线。以备发生瓦斯爆炸,能够迅速安全撤离,避免伤亡事故发生。
24、安全监察科对入井人员携带自救器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对井下电气焊作业进行检查和监督,对没有措施、措施落实不到位的电气焊作业单位进行制止和考核;
25、所有入井人员都要熟知自救器的使用方法。
(二)职责划分
1、矿长是瓦斯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瓦斯防治工作的主要责任人。要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保证瓦斯防治各项工作和措施落实到位。
2、总工程师对瓦斯防治工作负技术责任。负责组织编制瓦斯风险管理和控制方案、防治瓦斯爆炸安全措施;负责落实瓦斯防治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相关制度的落实。
3、通风副总协助总工程师组织编制瓦斯风险管理和控制方案、防治瓦斯爆炸安全措施;负责落实瓦斯防治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相关制度的落实。
4、技术科:是瓦斯防治管理技术指导部门,在总工程师的带领下,做好通风瓦斯管理的监督和技术指导。
5、通风队:是瓦斯防治的主控部门,下设瓦检班,负责井下日常瓦斯检测、下设设施班,负责通风设施的施工与维护,下设检测监控班,负责井下瓦斯传感器的安设,维护。
6、安全监察科:瓦斯防治的监督检查部门,对工作不到位的部门有权利进行考核。下设兼职救护队,负责事故救援处理。
7、调度室:各部门成员及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在危险源未得到有效控制演变为事故时,调度室是事故处理的指挥部门。
8、综采队:负责回采工作面范围内的瓦斯防治等相关措施的贯彻实施。
9、综掘队:负责掘进范围内的瓦斯防治等相关措施的贯彻实施。
10、物资采购部:负责瓦斯防治所需设备、仪器的及时采购工作。
第四条 粉尘管理
1、煤尘源头管理
(1)综掘工作面煤尘控制:
①严禁“干打眼”。
②掘进工作面防尘系统完善,每隔50米一个三通阀门。
③距工作面50米以内安设风流净化水幕。
④掘进机组采用内外喷雾降尘系统,要罩住滚筒,雾化良好。并做到“开机前开水,停机后停水”。
⑤风筒出口到工作面距离要符合作业规程规定,保证工作面有足够的排尘风量,巷道中的风速不得低于0.25m/s。
(2)综采工作面煤尘控制:
①回采工作面必须有完善的管路系统,按规定设置三通阀门并负责冲洗工作面,严禁煤尘堆积。
②进风巷50—100米、回风巷安全出口30米以内各安装一道水幕,水幕要覆盖全断面,灵敏可靠。出煤期间要正常使用,专人负责。
③机组喷雾必须使用加压泵,确保雾化良好,覆盖滚筒。
④各转载点喷雾要设施到位,使用正常。
⑤液压支架应有喷雾装置。
⑥综采工作面冲洗管路必须配备冲洗胶管,每班对工作面进行一次彻底冲洗。
2、巷道煤尘浓度控制
(1)完善消防洒水系统:
①建立完善的消防洒水管路系统,所有管路必须保证正常供水,水量和水质符合要求。
②井下安装的管路系统必须能够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管路系统要覆盖井下所有未封闭巷道。
③管路三通设置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除皮带巷每隔50m设置一个三通外,其他巷道每隔100m设置一个三通),每一个三通阀门上必须设支管,并接有相应规格的胶管或消防水带。
④三通上必须配齐阀门手轮或手把。
(2)运输系统煤尘控制
①主运输系统按期进行冲洗并定期对巷道冲洗情况、积尘情况进行检查。
②主运输系统的各个转载点必须进行封闭,并定期对封闭地点产尘情况、积尘情况、封闭效果进行彻底检查。
(3)完善井下喷雾除尘系统
①主要进回风巷每隔200米安设净化水幕,采掘工作面距离工作面30米范围内安装两道净化水幕(其中1道为自动喷雾)。
②净化水幕喷嘴应迎风45°并能覆盖巷道全断面,灵敏可靠,雾化好,使用正常。
③定期对巷道进行冲洗。综采进回风顺槽每周冲洗一次;主要皮带运输巷每旬至少冲洗一次;主要辅助运输巷每天进行一次洒水消尘,确保巷道潮湿,无煤尘飞扬。
3、井下煤尘浓度监控
(1)粉尘测定工作必须按《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粉尘浓度和分散度测定方法》规定进行工作。
(2)粉尘浓度每个测尘点每半月测定一次,测定全尘,同时测定呼吸性粉尘。
(3)粉尘的分散度,每半年测定一次,粉尘中的游离二氧化硅每半年测定一次。
4、设置集中式主、辅隔爆水棚
5、控制井下引起煤尘爆炸因素
6、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编制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规定避灾路线,设置标识牌,并且让全体入井人员熟悉,以备发生灾害,能够迅速安全撤离,避免伤亡事故发生。
7、加强煤尘爆炸事故、引起煤尘爆炸因素等常识的教育和培训,保证职工具备必要的知识。
8、粉尘防治所需费用在安全专项资金中予以足额解决。
9、所有接触粉尘的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尘口罩。
10、任何人或单位不得破坏、拆除防尘管路和防尘设施。
11、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完善和落实粉尘防治方面的规章制度,包括技术管理及岗位责任制,仪器仪表采购、资金储备等;同时制定煤尘爆炸风险管理和控制方案、粉尘检测制度、矿井综合防尘措施,并落实责任。
12、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配置测尘员、仪器仪表,规定避灾路线,设置标识牌;每年组织一次反风演习,让全体入井人员熟悉避灾路线。
13、所有入井人员都要熟知自救器的使用方法。
14、安全监察科对入井人员携带自救器、防尘口罩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对井下电气焊作业进行检查和监督,对没有措施、措施落实不到位的电气焊作业单位进行制止和考核;
(二)职责划分
1、矿长是矿井粉尘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矿井粉尘防治管理工作的主要责任人。要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保证粉尘防治各项工作和措施落实到位。
2、总工程师对粉尘防治工作负技术责任。负责组织编制煤尘爆炸风险管理控制方案、粉尘检测制度、矿井综合防尘措施,负责落实粉尘防治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相关制度的落实。
3、通风副总协助总工程师组织编制煤尘爆炸风险管理控制方案、粉尘检测制度、矿井综合防尘措施,负责落实粉尘防治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相关制度的落实。
4、技术科职责
(1)每季度组织安全监察科、调度室、机电运输科、综采队、综掘队、通风队等相关单位对井下防尘管路系统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安排处理。
(2)对防尘设施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对破坏防尘设施、不按规定使用防尘设施的单位和人员进行考核。
(3)根据各巷道及工作面产尘量合理确定的巷道冲洗周期,各单位及时安排人员对责任区进行全面冲洗,冲下的煤泥及时清理干净;否则按责任区划分进行责任追究。
(4)根据矿井生产布局,制定煤尘爆炸风险管理控制方案、粉尘检测制度、矿井综合防尘措施。
5、机电运输科职责
(1)机电运输科负责井下防尘管路的安装设计,确保井下管路(包括主管、支管)的管径选择,满足生产和防尘用水的需要。
(2)通风队负责井下防尘管路的管理维护。
6、安全监察科职责
安全监察科负责矿井粉尘防治全过程监督管理工作;负责煤尘爆炸风险管理控制方案、粉尘检测制度、矿井综合防尘措施的审查和监督落实工作;
7、通防科职责
(1)对辅助运输系统和回风系统防尘设施进行管理和维护,及时安装隔爆设施。每旬对大巷至少进行一次冲洗和清理。
(2)每半月必须对井下产尘地点、每月对地面生产系统进行粉尘浓度测定,根据测尘结果制定矿井综合防尘计划,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每周检查一次井下隔爆设施的完好情况,根据检查结果提出改进意见。
(3)合理控制井下风速,增加风量或改变通风系统时,必须相应调节风速,防止煤尘飞扬。井下风速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回采工作面的风速超过2.5m/s时,必须加强喷雾等降尘措施,其它巷道当接近最高风速时应加强防尘措施。
(4)根据矿井生产布局,落实煤尘爆炸风险管理控制方案、粉尘检测制度、矿井综合防尘措施。
8、使用单位职责
(1)各生产单位和辅助单位负责责任区域内防尘设施的管理和维护。
(2)管理维护单位根据生产布局的变化及时回收防尘设施(消防胶管、水幕)。
(3)采掘作业单位对采掘机械的防尘装备、责任区域范围内的防尘设施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采掘设备的内外喷雾装置必须完好且压力符合要求,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喷雾、掘进机降尘系统必须正常使用,采掘作业区域内所有转载点都要进行采取转载点喷雾措施。
(4)各单位所有防尘设施都必须保持完好,每周对责任区内的防尘设施进行一次自检和维护。
(5)工作面防尘设施在使用前必须完善并经过验收。
(6)净化水幕要封闭巷道全断面,灵敏可靠,雾化好,保证使用正常。
(7)井下巷道杜绝出现厚度超过2mm、连续长度超过5m的煤尘堆积(用手捏成团经振动不飞扬,不在此限)。
9、机运队职责
(1)机运队对责任区域内的防尘设施进行管理和维护,每旬至少对皮带巷底板、皮带架上的积尘进行一次冲洗和清理。每旬至少对皮带巷巷帮、顶板、管路的积尘进行一次冲洗和清理。
(2)主井皮带、工作面皮运顺槽运转时,开启全断面喷雾降尘。
10、物资采购部职责
做好防尘物质的储存、采购,确保物资及时供给。
第五条 顶板管理
1、矿长是矿井顶板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本着防控结合的原则对顶板管理全面负责。
2、总工程师是矿井顶板管理的技术总负责人,必须抓好技术管理工作,把各项制度、措施落实到位。技术科是顶板管理的业务主管部门,对各项措施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并定期深入现场,探清顶板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采、掘区队对顶板管理负直接责任。安全监察科负责顶板管理的监督、检查。
3、各采掘区队遇到异常顶板条件时必须及时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并报技术科、安全监察科、总工程师审批,审批后实施。技术科定期对矿井的顶板管理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4、加大顶板管理的技术投入,进一步为支护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一方面要提高地质勘探程度,加强特殊地质构造条件下的地质预测预报工作,另一方面要采取先进的管理手段,掌握顶板岩性规律,实现对顶板的事前控制。
5、工作面回采结束后要对采空区及时进行封闭,时间不得超过45天,密闭形式为防火、防水砼密闭。
6、掘进工作面支护设计:
(1)工作面开工前两个月由地质测量科提供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说明书必须将工作面的煤层、顶底板的地质条件全面阐述清楚。
(2)支护设计前要进行巷道断面优化,巷道断面开口及尺寸应根据掘进高度、巷道的用途及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选择、确定。
(3)支护设计应采用工程类比法、理论验算法及监测分析法。
(4)支护设计的依据:工程地质的详细资料、预想地质素描图、详细的围岩类别及围岩特征,相关已掘井巷工程详细状况。
(5)矿井工作面支护设计由技术科负责,总工程师组织审查,充分考虑特殊地质条件和施工条件下支护的安全性,保证支护设计科学经济、安全可靠。
7、综采工作面支护设计:
(1)综采工作面开工前两个月由地质测量科提供综采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说明书中必须按规定将工作面煤层的地质条件全面阐述清楚。
(2)回撤通道支护原则:工作面在采通前一个月由总工程师组织召开综采工作面末采段支护设计专题会议,确定合理的支护形式参数,技术科负责支护设计,总工程师审批。
(3)综采工作面两顺槽的超前支护距离不低于20米,遇顶板破碎或其它地质构造,可采取合理支护方式进行超前支护。单体液压支柱要进行牢固的防护联接。
(4)综采工作面安全出口和超前支护必须由专人维护,随时检查支护情况和冒顶、片帮的可能,出现问题及时处理,责任区在规程中有明确划分。进入工作面通过上、下出口的所有人员必须先观察顶、帮,确认安全后方可通过。
(5)综采面两顺槽根据顶板结构和岩性安装顶板离层仪,派专人对顶板观测仪定期观测、记录分析,根据观测结果指导巷道支护设计。
8、掘进巷道顶板管理
(1)综掘队由主管技术员负责顶板支护技术管理,队长负责各项措施的落实。必须根据掘进工作面支护设计制定加强顶板支护和施工管理办法及严格的奖罚措施,明确每道工序的施工责任,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力度,严格奖罚兑现。
(2)当班班长是顶板管理的直接责任者,支护施工必须达到支护设计质量标准,支护工在施工过程中随时注意顶板岩层变化或构造的出现,发现特殊地质变化及时采取补支措施,汇报带班队长,并汇报技术科和总工程师,以便及时调整支护措施。
(3)每班指定人员对顶底煤的留设厚度进行探测标识,同时在交接班时向下班班长交代清楚,以便综掘机司机掌握。
(4)掘进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不同巷道、不同地质条件、不同掘进设备条件下的循环进度,经总工程师批准后严格执行,严禁超循环作业。特殊地质构造,如断层、复合顶板、煤层变化等掘进时,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5)采用锚索支护,锚索长度根据直接顶厚度及锚固段基岩性质进行选择,特殊破碎顶板地段、易破碎顶板各个交岔点和大硐室,必须及时紧跟工作面施工锚索。如发生高冒区则可采用架棚等加固支护,支护必须接顶密实,牢固可靠。处理高冒区时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总工程师审批后由施工区队严格落实,保证安全快速处理冒顶。
(6)对已施工巷道,尤其是顶板特殊地质变化段及受二次采动影响的保留巷道,必须由专人分段进行日常检查,采用敲帮问顶的办法加强观察。发现顶板有变化时及时汇报,总工程师组织研究补强措施并积极落实。对未进行补强支护的巷道必须设置警示牌,严禁人员入内。
(7)新开掘巷道与已施工巷道交岔布置,在施工贯通后需对已施工巷道进行挑顶或开帮,对两巷道交岔区域进行专项支护。
(8)新开掘的硐室、巷道要做到一次掘进成巷,对因施工工艺要求,需二次掘进或永久支护滞后临时支护时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9)掘进机在掘进过程中如遇故障需就地检修时,必须先进行支护,支护到位后方可进行抢修,严禁空顶作业。
(10)掘进工作面各岗位司机必须在驾驶室内作业,随时观察顶板,身体任何部位严禁露出驾驶室外,在拖拽电缆时,作业人员必须站在有支护且顶板完整的区域内,并随时观察顶板,发现问题及时同司机取得联系。
(11)掘进巷道,在完成一个循环进度后,必须按照作业规程的规定及时进行支护,空顶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12)锚杆支护必须严格按规程、措施作业,扭矩、锚固力达到设计要求,保证安全可靠的支护质量,控制巷道、交岔点悬顶面积,必须最大限度减小空顶面积。严禁空顶作业。
9、敲帮问顶制度
对巷道顶板、煤帮进行敲帮问顶是有效防止冒顶和片帮伤人事故的有效措施,必须严格执行。对综采工作面进行敲帮问顶由当班带班队长负责,掘进工作面巷道敲帮问顶由带班队长、班长负责,安全员负责监督执行情况。
(1) 敲帮问顶发现问题处理时,要使用工作面配备的敲帮问顶专用工具进行处理。清理顶帮时由外向里,由高到低,处理人员必须站在顶帮完整的地方。综采工作面在进入工作面联巷及机头机尾电机盖板处备有处理鳞皮、片帮的专用工具。掘进巷距工作面不得超过50米处放置处理片帮和冒顶的专用工具。
(2) 综采工作面接班后必须由带班队长对回风顺槽机尾50米前巷道、皮带顺槽移变列车前50米巷道进行敲帮问顶。发现问题能自己处理的使用专用工具立即处理,对无法处理的要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并及时汇报调度室,由调度通知技术科落实具体的解决方案。对巷道检查后要及时填写班前安全评估记录。
(3)掘进工作面生产班接班以后必须对上班掘进支护巷道进行敲帮问顶。班长负责接班后的敲帮问顶工作,已支护的联巷要使用专用工具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填写班前安全评估记录。
(4)在打眼前必须进行敲帮问顶,将顶帮活矸及时清理后方可作业,正在支护巷道由锚杆机司机负责处理顶板离层、鳞皮,煤帮不稳定处经处理后,由外往里推进支护。如检查顶板有构造、淋水,顶板不稳定时,要执行特殊顶板支护措施。
(5)安全员每班必须要对综采工作面回风顺槽机尾50米前巷道、皮带顺槽设备列车前50米巷道顶板、煤帮进行检查;对掘进工作面每班必须检查工作面顶板、煤帮、抹角的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与工作面当班带班队长或现场作业人员联系,安排处理。
(6)各单位担任敲帮问顶的人员,必须经过敲帮问顶培训。
10、联巷与交叉点安全管理
(1)联巷开口必须按主巷规程支护完毕后,方可选择开口,开口根据现场巷道顶板条件,选择在顶板稳定的位置,尽可能避开顶板裂隙、破碎和有淋水的地段,无法避开时必须采取短掘短支、加强支护措施。联巷开口顶板与主巷顶板衔接平整。
(2)按规定进行开口及抹角,严禁随意开口、抹角及加大抹角宽度。联巷开口最大循环进度不得超过规程规定,然后及时进行支护。
(3)技术科必须加强对井下联巷开口施工日常监督检查,对不按作业规程要求进行施工的必须立即令其整改,并进行严格考核,考核必须落实到责任人。
(4)安全监察科对贯通实行监督管理。对不按作业规程要求进行施工的必须立即令其强制整改或下达停工指令,对责任人进行严格考核。
11、综采工作面初采初放顶板管理。
(1)综采工作面初采时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是否使用采取放顶。
(2)综采工作面切眼高度尽可能减小,能满足安装要求即可,使初采顶板冒落矸石易于充满采空区,从而降低老顶来压显现强度;同时掘进准备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减小顶煤留设厚度,增加底煤留设厚度,以利于防火。
(3)综采队必须详细编制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并组织学习,对综采工作面所有设备、材料及人员的安全要有明确管理规定和要求,经总工程师组织审批后执行。
(4)综采工作面必须成立由矿长、总工程师、生产副矿长、技术科、安全监察科及有关部门领导组成的顶板管理小组,做到责任到人,并对初采初放期间措施的执行情况、安全状况全权负责。
12、综采工作面端头维护管理
(1)根据综采工作面顶板状况及矿压显现规律进行端头支护设计,同时制订详细可靠的端头超前维护措施,经总工程师审批后执行。
(2)工作面两端头维护必须保证质量,超前支护达到初撑力,单体液压支柱成一线,并拴好防倒绳,有顶梁时应保证固实可靠。
(3)工作面采煤机每刀割至两端头时,要及时移动端头支架。
(4)综采队指定班长统一协调指挥端头的支护,对破碎顶板的端头维护要选择责任心强且有丰富支护经验的熟练工人进行支护。
(5)胶运、回风两顺槽的片帮要随时处理,尤其要注意采面上下安全出口的片帮煤。工作面必须在指定的地点机头和机尾放置处理片帮的专用工具。
13、综采工作面回撤通道支护管理
(1)每一工作面必须采用科学的观测手段对回撤通道进行矿压观察,分析计算出合理的支护强度,确定回撤通道支护方式及支护参数,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审批回撤通道支护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
(2)回撤通道使用的单体液压支柱型号分段统一,即工作阻力、支撑高度统一,保证工作面支撑强度均匀分布。
(3)通道支护所使用的垛式支架及单体液压支柱性能必须良好,工作面各支护初撑力必须达到设计要求,支护工程质量必须符合验收标准。
14、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
(1)综采工作面老顶初次垮落前,要尽可能降低采高,使易于冒落的直接顶尽可能充满采空区,以减弱老顶初次来压时的强度。
(2)工作面初次来压期间,随时观察工作面顶板来压状况,加强对顶板的监察,出现老顶来压预兆时,工作面采取停电 、停水、断电撤人到安全地点等安全措施。
(3)综采工作面老顶初次来压后,必须及时封堵地表裂缝,并随工作面的推进定期检查、及时堵漏,以防采空区漏风。
(4)综采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必须加大对工作面设备的检修力度,支架状态保证良好,同时必须进行随机移架,升架保证达到初撑力;工作面工程质量达到:“三平、两直、两畅通”。当遇有明显的顶板来压征兆时,加快工作面的推进速度,迅速甩开压力区。
(5)成立矿压观察组,采用科学先进的矿山压力监察手段,分析来压步距及来压显现规律,现场根据来压显现及来压步距,相应采取科学的管理手段,保证综采工作面初放及周期来压过程中回采安全,从而发挥综采高效生产。
(6)工作面顶板不出现台阶下沉,综采工作面支架前梁接顶严密。
(7)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必须达到支架初撑力;上下顺槽超前支护必须按作业规程和补充措施进行支护。
第八节 紧急情况停产撤人管理制度
为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发生,根据《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规程和规范性文件以及省安监局印发《关于强化煤矿紧急情况停产撤人措施的通知》对全省煤矿紧急情况停产撤人措施提出的明确要求。特编制紧急情况停产撤人管理制度, 从即日起执行。
在遇到险情时带班领导、班组长、安检员、瓦斯检查工、调度员和第一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紧急情况的人员,在紧急情况下有直接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权利。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人员。有权采取先撤人再汇报的权利,有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立即停止作业,撤到安全地点。
撤到安全地点后在向上级领导汇报。
以上人员发现有下列紧急情况之一的必须下达停产撤人命令
1、遇有井下瓦斯涌出异常或井下有害气体浓度超过《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必须立即停产撤人;
2、现场出现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征兆;必须立即停产撤人;
3、主要通风机或局部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或通风系统遭到破坏,不能保证矿井正常通风;必须立即停产撤人;
4、发生火灾,依靠现场力量无法有效扑灭;必须立即停产撤人;
5、安全监测监控不到位;必须立即停产撤人;
6、采掘工作面出现大面积冒顶征兆,来不及支护或采取措施不能及时、有效控制;必须立即停产撤人;
7、井下出现透水征兆;
遇有井下采掘工作面及回风系统瓦斯超限、煤壁挂汗、挂红、水叫声、工作面空气变冷、采掘工作面支护变形严重、电气设备失爆、安全保护失效等情况时,全体井下人员必须无条件升至地面。
8、雨季受雨水威胁,矿井所在当地遇洪水或24小时降雨量达50毫米且没有雨停迹象;必须立即停产撤人;
9、供电系统发生故障,不能保证矿井安全供电的,必须立即停产撤人;
10、各驻矿值班人员必须在调度室值守,并监督矿井瓦斯、水、火等灾害状况,出现情况紧急时,立即决定停产撤人。
11、汛期期间,凡是地处水库、河道、湖泊、低洼地带、泄洪区范围内的煤矿,必须在绝对确保安全情况下才能生产,否则必须停产撤人;
12、出现危及现场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的其他紧急情况 ;必须停产撤人;
13、遇有以上紧急情况,煤矿带班人员、调度员、瓦斯检查工、安检员、班组长等有权指挥停产撤人。煤矿矿长、带班矿长、矿调度等必须服从第一决定人的决定。作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 ,不得因此处理作业人员。
14、各科室区队要严格落实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安全责任,明确应急措施和报告程序,强化调度值班。
15、明确值班人员及井下各级管理干部、作业工人在接到危险报告或发现可能出现的灾害时,必须采取先撤人再汇报的措施;赋予生产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安检员、瓦斯检查员和调度人员在遇到险情时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赋予企业员工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立即停止作业,撤到安全地点的权利。
16、各工作地点在接到撤人的指令后,各工作面所有人员立即由班长及在场管理人员的协助下先清点人员,先切断与局部通风机、安全监测系统和排水系统无关的电源。然后组织全班组人员(包括沿途及在其他地点工作的所属班组人员及在本区域内的其他人员),沿规定的撤人路线有序撤至井底车场。
17、撤人的程序:
(1)由调度室汇报矿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由应急总指挥发出撤人命令(紧急情况下可由调度值班人员发出),调度监控中心通过电话通知井下各作业地点。并同时通知检身房处、信号工、绞车司机做好准备。
(2)各作业地点作业人员切断与局部通风机、安全监测系统和排水系统无关的电源后,按规定撤退路线撤退。
(3)调度中心通过人员定位系统,密切注意撤退情况。并保持与中央水泵房及井底车场的联系。
(4)各作业地点人员统一撤退至井底车场,由带班矿长、队长、安检员统一组织人员升井。
(5)全部升井后由入井检身房、调度中心核对人数。
第九节 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一 事故预警制度
为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灾难的预警工作机制,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切实做好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灾难的预报、预警、预防工作,特建立生产安全事故预警制度。
一、管理机构及职责
为确保安全生产事故预警工作的有效实施,根据《预案》要求成立应急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矿长
副组长:总工程师 生产矿长 安全矿长 机电矿长 党务主管 地测副总工程师 机电副总工程师 安全副总工程师 通风副总工程师
各专业分管副总工程师。
成员单位:生产技术科 机电运输科 安全监察科 通防科 地质测量科 调度室 培训科 综合办公室 经营科 综采队 综掘一队 综掘二队 机电运输队 通风队 探放水
应急管理办公室设在调度室,调度室主任兼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负责日常的应急管理工作和自然灾害预报、预警信息的发布。
二、预警级别
预警级别依据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事态,划分为三级:Ⅲ级(一般事故)预警、Ⅱ级(较大事故)预警、Ⅰ级(重大事故)预警,依次用红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按事故的类型具体划分如下:
1、顶板事故
根据冒顶范围的大小、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将事故应急预警级别分为Ⅲ级(一般事故)预警、Ⅱ级(较大事故)预警、Ⅰ级(重大事故)预警。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Ⅲ级预警:
(1)、采煤工作面冒顶长度超过3米(含3米)、冒顶高度在1米以上的;
(2)、掘进巷道冒顶长度3米以下、冒顶高度在1米以上的;
(3)、在用巷道冒顶长度5米以下、冒顶高度在1米以上,为Ⅲ级非人身事故;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Ⅱ级预警:
(1)、采煤工作面冒顶长度超过5米(含5米)、冒顶高度在1米以上的;
(2)、掘进工作面冒顶长度超过3米(含3米)、冒顶高度在1米以上的;
(3)、在用巷道冒顶长度超过5米(含5米)、冒顶高度1米以上,为Ⅱ级非人身伤亡事故;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Ⅰ级预警:
(1)采煤工作面冒顶长度超过10米(含10米)、冒顶高度1米以上;
(2)掘进工作面冒顶长度超过5米(含5米)、冒顶高度1米以上;
(3)在用巷道冒顶长度超过10米(含10米)、冒顶高度1米以上,为Ⅰ级非人身伤亡事故。
2、井下水灾事故
按照水灾事故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事故应急预警级别分为Ⅲ级(一般事故)预警、Ⅱ级(较大事故)预警、Ⅰ级(重大事故)预警。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Ⅲ级预警:
矿井水灾涉及单一采掘工作面或某一采掘区域安全。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Ⅱ级预警:
矿井水灾涉及一个采区安全。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Ⅰ级预警:
矿井水灾涉及矿井安全。
3、煤尘爆炸事故
按照煤尘爆炸事故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事故应急预警级别分为Ⅲ级(一般事故)预警、Ⅱ级(较大事故)预警、Ⅰ级(重大事故)预警。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Ⅲ级预警:
事故涉及单一采掘工作面或某一采掘区域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1~2人轻伤。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Ⅱ级预警:
事故涉及一个采区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1~2人重伤,或造成3人及以上轻伤。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Ⅰ级预警:
事故涉及矿井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1 人及以上死亡,或造成3 人及以上重伤。
4、井下火灾事故
按照井下火灾事故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事故应急预警级别分为Ⅲ级(一般事故)预警、Ⅱ级(较大事故)预警、Ⅰ级(重大事故)预警。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Ⅲ级预警:
事故涉及单一采掘工作面或某一采掘区域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1~2人轻伤。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Ⅱ级预警:
事故涉及一个采区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1~2人重伤,或造成3人及以上轻伤。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Ⅰ级预警:
事故涉及矿井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1 人及以上死亡,或造成3 人及以上重伤。
5、瓦斯爆炸事故
按照瓦斯爆炸事故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事故应急预警级别分为Ⅲ级(一般事故)预警、Ⅱ级(较大事故)预警、Ⅰ级(重大事故)预警。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Ⅲ级预警:
事故涉及单一采掘工作面或某一采掘区域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1~2人轻伤。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Ⅱ级预警:
事故涉及一个采区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1~2人重伤,或造成3人及以上轻伤。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Ⅰ级预警:
事故涉及矿井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1 人及以上死亡,或造成3 人及以上重伤。
6、瓦斯超限事故
按瓦斯超限浓度,将事故应急预警分为Ⅲ级预警、Ⅱ级预警和Ⅰ级预警。
(一)、当局部瓦斯浓度高于1.0%并有上升趋势时,启动Ⅲ级预警由通巷工区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控制风流进行瓦斯排放。
(二)、当局部瓦斯浓度趋近于3.0%并有上升趋势时,启动Ⅱ级预警并立即停止工作面作业,由通巷工区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控制风流进行瓦斯排放。
(三)、当局部瓦斯浓度高于3.0%时并有上升趋势时,启动Ⅰ级预警,并立即启动瓦斯超限应急处理预案。
7、井下运输事故
按照事故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事故应急预警级别分为Ⅲ级(一般事故)预警、Ⅱ级(较大事故)预警、Ⅰ级(重大事故)预警。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Ⅲ级预警:
造成或可能造成1~2人轻伤。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Ⅱ级预警:
造成或可能造成1~2人重伤,或造成3人及以上轻伤。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Ⅰ级预警:
造成或可能造成1 人及以上死亡,或造成3 人及以上重伤。
8、矿井机电事故
根据可能出现的供用电事故大小、影响范围以及经济损失,结合本矿防灾、抗灾能力,将事故应急预警级别分为Ⅲ级(一般事故)预警、Ⅱ级(较大事故)预警、Ⅰ级(重大事故)预警。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Ⅲ级预警:
由于电气设备、线路故障或发生火灾,造成或可能造成1~2人轻伤。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Ⅱ级预警:
由于电气设备、线路故障或发生火灾,导致矿井大范围停电,造成或可能造成1~2人重伤,或造成3人及以上轻伤。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Ⅰ级预警:
(1)两台主变故障或其他原因导致全矿停电的;
(2)由于电气设备、线路发生故障而造成或可能造成1 人及以上死亡,或造成3 人及以上重伤。
9、雷电事故
根据可能出现的雷电事故大小,结合本矿防灾能力,将事故应急预警分为3个等级。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Ⅲ级预警:
(1)电气设备、线路遭受雷击故障或发生火灾;
(2)其他故障造成井下失电,以及其他雷击事故造成或可能造 成1~2人轻伤,。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Ⅱ级预警:
电气设备、线路遭受雷击故障或发生火灾,导致矿井大范围停电,造成或可能造成1~2人重伤,或造成3人及以上轻伤。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Ⅲ级预警:
(1)35KV母线段遭雷击故障,导致接泗线、罗泗线失电;接泗线、罗泗线同时遭受雷击故障失电;
(2)其他遭雷击故障导致全矿处于停电状态;
(3)井下中央变电所、主副井绞车房、通风机房失电短时间内不能及时恢复,可能会造成但无法及时修复,以及其他雷击事故造成或可能造成1 人及以上死亡,或造成3 人及以上重伤。
10、主要通风机事故
根据可能出现的事故大小,结合本矿防灾能力,将事故应急预警级别分为3个等级。
造成的矿井通风影响时间不大于1小时,启动Ⅲ级预警。
造成的矿井通风影响时间不大于10小时。启动Ⅱ级预警。
造成的矿井通风影响时间不大于24小时,启动Ⅰ级预警。
11、灾害性天气事故
矿根据矿井灾害天气的严重程度和危害范围,将事故应急预警级别分为三个等级。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Ⅲ级预警:
(1)降雨频繁发生,持续降雨达两小时,降雨量达到50mm,地面积水量大,可能危及井口。
(2)雷雨交替,影响井上下正常生活、生产。
(3)暴风雨、暴风雪,影响井上下正常生活、生产。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Ⅱ级预警:
(1)高强度降雨频繁发生,持续降雨达两小时,降雨量达到50mm,且来势突然、猛烈,地面积水量大,可能造成井口倒灌。
(2)雷雨交替,造成供电系统故障,影响井上下正常生活、生产。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Ⅰ级预警:
(1)高强度降雨频繁发生,持续降雨超过两小时,降雨量达到50mm以上,且来势突然、猛烈,地面积水量大,造成井口倒灌。
(2)雷雨交替,供电、通讯系统受损,严重危及井上下正常生活、生产。
四、预警信息发布
应急管理办公室通过对可能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信息收集和分析,经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研究通过后,必须立即发出预警信息,并利用矿有线电话第一时间发布到井上下各工作地点,防止事故扩大化。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及有关单位负责人应保持手机24小时开机,防止出现应急事件时不能及时沟通。
五、预警响应
发出事故预警后必须有相应级别的响应,即:
Ⅲ级响应:由单位负责人或现场负责人负责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必要时请求分管副矿长(总工程师)启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Ⅱ级响应:由分管副矿长(总工程师)负责启动《事故应急预案》,必要时请求矿长启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援预案》。
Ⅰ级响应:由矿长启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必要时请求公司、集团、地方安全管理委员会救助。
六、责任追究与奖惩
安全生产事故预警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安全生产事故征兆的重要情况或者在安全生产事故预警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依法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罚款或解除劳动合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在安全生产事故预警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或个人,应根据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 应急值守制度
一、煤矿应急值守是应急管理工作的基本职责,矿属各单位、各部门要把应急值守备勤纳入单位应急管理工作范畴,完善制度,明确责任,妥善做好值守安排,保障日常工作有序运转。
二、应急值守工作原则:严谨高效、有情必报、快速反应、安全保密。
三、应急值守启动时期:重要节假日期间、重要敏感时期、上级确定的重点防护期、重大突发事件期间、其他特殊时期。
四、应急值守基本要求:
(一)坚持领导带班制度,强化应急值守工作的领导,保证值守期间都有领导坐守。
(二)严格坚守岗位,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不得擅自离岗、脱岗,遇有特殊情况需临时离开时,须请示领导同意,妥善安排。
(三)保持信息畅通,应急值守期间,带班领导和值守工作人员要保证24小时通讯联络畅通,确保各类突发信息报告及时、处置及时,不得误报、迟报、瞒报、漏报。
五、应急值守人员职责:
(一)保持高度责任感和政治敏感性,认真履行应急值守职责,坚守岗位,遵守值班纪律。
(二)贯彻落实矿应急办的指示精神,做好来文来电的收发、处置工作,及时完整填写值班情况记录。
(三)定时巡查有关重点要害部位、重要守护目标以及有关隐患源、可疑人物,确保安全。
(四)注意掌握收集重要动态信息,按照重要信息报告有关规定,及时向矿应急办及有关部门报告。
(五)发生或收到突发事件情况信息,根据规定程序,及时向领导和矿应急办及有关部门报告,并第一时间做出反应,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发挥临时协调联络中枢作用。
(六)认真承办领导交办的其它事项。
三 遇极端天气井下紧急撤人制度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做好雨季防汛工作,提高因雨季极端天气引发重大灾害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保护职工的人身安全、集体财产不受损失及矿井的安全生产,依据国家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撤人制度。
第二条 以下气象预报均指本区域内,“本区域”下略。
第三条 气象预报出现“暴雨蓝色预警信号”以上天气,连续降雨达到50mm以上或气象预报为“暴雨”天气时,立即停产、撤人。
第四条 气象预报“雷电橙色预警信号”天气时,有造成矿井停电危险时,矿井停产、撤人。
第五条 气象预报为“冰雹橙色预警信号”天气时,有造成矿井有停电危险时,矿井停产、撤人。
第六条 气象预报为“霜冻橙色预警信号”天气时,供电线路已出现冰凌,有造成架线倒架,折断线路使矿井有停电危险时,矿井停产、撤人。
第七条 气象预报为“暴雨、暴雪、大风、雷电、冰雹、大雾等红色预警信号”天气时,矿井停产、撤人。
第八条 应急组织
煤矿成立遇极端天气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应急决策。
总 指 挥:矿长
副总指挥:总工程师 生产矿长 安全矿长 机电矿长 党务主管 地测副总工程师 机电副总工程师 安全副总工程师 通风副总工程师
成员科室:生产技术科 机电运输科 安全监察科 通防科 地质测量科 调度室 培训科 综合办公室 经营科 综采队 综掘一队 综掘二队 机电运输队 通风队 探放水
第九条 指挥机构
煤矿设立遇极端天气应急指挥部,指挥部下设指挥办公室,指挥办公室设在矿调度室,由调度室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矿长任总指挥,各副矿长任副总指挥,负责统一指挥,协调生产安全的应急工作。
指挥部下属成员科室根据《夏季“三防”应急预案》及《灾防计划及应急预案》相关规定行使职能,相互协作。
第十条 应急处置
各单位、各部门收到灾害“蓝色或黄色预警信号”后,要按照职责做好防灾准备工作,要认真查险排险,及时组织受威胁职工家属转移避险;配备足够防范应对的人力、物力、财力。
各单位收到“橙色预警信号”后,要按照职责做好防灾应急工作,要认真落实减灾救灾各项措施,全力做好灾害天气救助准备工作。
第十一条 指挥办公室必须24小时值班,每天必须有一名副处级以上领导值班。调度室要主动与气象、水利、防汛部门联系,建立极端天气预警和预报机制。及时收看天气预报,掌握可能危害煤矿安全生产的极端天气及洪水信息。密切关注极端天气预警信息,掌握汛期水情。与周边相邻矿井沟通信息,当矿井出现异常情况时,立即向周边矿井进行预警。
四 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制度
第一条 为规范本矿生产安全事故信息的报告和处理工作,建立快速反应、运行有序的信息联络工作机制,根据《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家安监总局《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本矿生产安全管理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凡在本矿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信息的报告和处理工作,适用于本制度。
第三条 事故信息报告应及时、准确和完善,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事故;信息处臵应当遵循快速、协同配合、分级负责的原则。
第四条 调度室为事故信息调度机构,实行24小时不间断调度值班,在收到事故信息报告的同时汇报矿领导及安监站。
第五条 事故信息报告范围包括已经发生的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生产安全事故)和较大涉险事故的信息。
较大涉险事故的信息是指:
1、涉险10人以上的事故;
2、造成3人以上被困或者下落不明的事故;
3、其他较大涉险事故。
第六条 事故信息报告时限
发生一般生产安全事故,应当在1小时内报告县公司及县煤炭局,随后补报文字报告。
发生较大生产安全事故或者较大涉险事故,在汇报县公司及县煤炭局的同时,应当在1小时内将事故信息首先用电话快报的方式报告省煤运公司及省煤炭工业厅,随后补报文字报告。
发生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在依照上款规定报告的同时,必须立即报告省煤炭工业厅,同时向矿山救护大队汇报,请求救援。
事故具体情况暂时不清楚的,先报事故概况,随后补报事故全面情况。对事故性质暂时界定不清的,也要及时报告。
事故信息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按规定及时续报。较大涉险事故、一般事故、较大事故每日至少续报1次;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每日至少续报2次。续报工作直至事故抢险救援工作结束。
第七条 事故信息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企业的名称、地址、性质、产能等基本情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包括应急救援情况);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已经采取的措施;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使用电话快报,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 企业的名称、地址、性质;
3、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人数)
第八条 事故信息上报
调度室在接到事故信息时,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规定的应急响应,立即向矿长及领导班子成员汇报,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并按照程序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同时通知安监站,由调度室和安监站共同做好事故信息的核查、跟踪、处臵、督导等工作。
第九条 事故责任分析
1、根据事故调查所确认的事实,通过对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分析,确定事故的直接责任、间接责任者。
直接责任:凡是导致事故发生直接原因的人员责任属直接责任。
间接责任:产生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的间接原因的人员责任属间接责任。
2、事故责任人员一般分为四类责任:直接责任者、主要责任者、重要责任者、一般责任者。
直接责任者主要是指因违章操作或违章指挥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员。主要责任者、重要责任者、一般责任者属于间接责任,主要是指各级管理人员、矿级领导。其中领导责任又分为:主要领导者、重要领导责任者、一般领导责任者。
第十条 事故责任追究及处罚
按照《事故调查报告》做出具体的处罚决定。
第十一条 对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拖延不报,阻碍、干涉事故调查处理,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拒绝接受调查以及拒绝提供真实情况和资料的科室和个人,根据情节轻重,做出处理。
第十二条 《事故调查报告》下达后由安监站按标准进行落实,罚款纳入矿安全基金。
第十三条 对于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调查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由安全科负责跟踪落实。
五 安全生产事故现场处置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煤矿企业应对各种突发性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处置和综合指挥能力,提高紧急救援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协调水平,确保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和滋生次生事故,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事故现场处置管理制度。
一、矿山冒顶事故的应急处理
冒顶事故是矿井中最常见、最容易发生的事故,冒顶事故应急处理要点如下:
(1)发生冒顶事故以后,抢救人员首先应以呼喊、敲打、使用地音探听器等与遇险人员联络,来确定遇险人员的位置和人数。
(2)如果遇险人员所在地点通风不好,必须设法加强通风。若因冒顶遇险人员被堵在里面,应利用压风管、水管及开掘巷道、打钻孔等方法,向遇险人员输送新鲜空气、饮料和食物。
(3)在抢救中,必须时刻注意救护人员的安全。如果觉察到有再次冒顶危险时,首先应加强支护,有准备地做好安全退路。在冒落区工作时,要派专人观察周围顶板变化。
(4)在清除冒落岩石时,要小心地使用工具,以免伤害遇险人员。在处理时,应根据冒顶事故的范围大小、地压情况等,采取不同的抢救方法。
(5)顶板冒落范围不大时,如果遇险人员被大块岩石压住,可采用千斤顶等工具把其顶起,将人迅速救出。
(6)顶板沿煤壁冒落、矸石块度比较破碎、遇险人员又靠近煤壁位置时,可采用沿煤壁由冒顶区从外向里掏小洞,架设梯形棚子维护顶板,边支护边掏洞,直到把人救出。
(7)较大范围顶板冒落,把人堵在巷道中,也可采用另开巷道的方法绕过冒落区将人救出。
二、瓦斯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理
瓦斯爆炸表现为在极短时间内大量瓦斯被氧化,造成热量积聚,在爆源处形成高温、高压,然后急剧向外扩散,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和声响。瓦斯爆炸是煤矿事故中破坏力最大的事故之一。瓦斯爆炸事故应急处理程序的要点如下。
(1)以抢救遇险人员为主,必须做到“有巷必有人”,本着“先活者后死者、先重伤后轻伤、先易后难”的原则进行救援。
(2)在进入灾区侦察时要带有干粉灭火器材,发现火源及时扑灭。确认灾区没有火源不会引起再次爆炸时,即可对灾区巷道进行通风。
(3)应尽快恢复原有的通风系统,加大风量,排除瓦斯爆炸后产生的烟雾和有毒有害气体。迅速排除这些气体,既有利于抢救遇险人员,减轻遇险人员的中毒程度,又可以消除对井下其他人员的威胁。
(4)清除巷道堵塞物,以便于救人。
(5)寻找火源,扑灭爆炸引起的火灾。
(6)做好灾区侦察、寻找爆炸点、灾区封闭等工作。
(7)救护队在处理瓦斯爆炸事故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问清事故性质、原因、发生地点及出现的其他情况;
②切断通往灾区的电源;
③进入灾区时须首先认真检查各气体成分,待不再有爆炸危险时,再进入灾区作业;
④侦察时发现明火或其他可燃物引燃时,应千方百计立即扑灭,以防二次爆炸;
⑤有明火存在时,救护队员的行动要轻,以免扬起煤尘,发生煤尘爆炸;
⑥救护队员穿过支架破坏地区或冒落堵塞地区时,应架设临时支护,以保证队员在这些地点的往返安全。
三、煤尘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理
煤炭粉末悬浮于空气中遇高温迅速被干馏而产生可燃气体,这些气体与空气混合而燃烧并放出大量热量,传给附近悬浮的煤尘使燃烧循环下去以致形成煤尘爆炸。发生煤尘爆炸事故应急救援程序的要点:
(1)发生煤尘爆炸事故时,首先由发现人利用附近电话汇报上级,说明灾害地点、性质、范围及波及面。同时设法通知灾区回风侧人员由基层干部带领,按规定的避灾路线退到新鲜风流地点待命或撤出矿井。
(2)此时所有人员都应戴上自救器。如果估计在自救器的有效使用时间内撤不出灾区时,应利用现场一切可用的材料构筑临时避难峒室,等待救护队抢救。为了避免冲击波的伤害,发生事故时要背向冲击波方向,用湿毛巾保护面部和口鼻,躺在水沟的一侧。
(3)矿调度室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按应急计划通知有关领导及矿山救护队,立即组织抢救。
(4)应急指挥部应迅速查清灾害地点、性质、遇难人数、位置、通风设施等的破坏程度,并制定出救灾实施方案,保持与救护队不间断地联系。
(5)救护队长应根据救灾方案安排行动计划。指挥部还应及时命令后勤部门准备救灾物资和设备,做好下井人数的统计工作,组织好医务、家属及治安等项工作。
(6)灾区救护人员应注意的是,集中力量抢救遇险人员,应多带自救器或备用呼吸器,以保证遇险者安全脱险,立即切断灾区电源,注意停电操作应由灾区以外配电点进行,以防断电火花引爆煤尘或瓦斯,对灾区进行全面侦察,发现火源立即扑灭,防止二次爆炸。
(7)恢复通风,清除堵塞物,迅速排除有害气体。
四、井下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
根据热源不同,矿内火灾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外因火灾,是由外来热源引起的;另一类是内因火灾,是矿物等可燃物本身受到某些化学或物理作用引起的。处理井下火灾的程序的要点为:
(1)通风方法的正确与否对灭火工作的效果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火灾时常用的通风方法有正常通风、增减风量、反风、风流短路、隔绝风流、停止风机运转等。不论何种通风方法,都必须满足:
①不使瓦斯聚积,矿尘飞扬,造成爆炸;
②不危及井下人员的安全;
③不使火源蔓延到瓦斯聚积的地域,也不使超限的瓦斯通过火源;
④有助于阻止火灾扩大,压制火势,创造接近火源的条件;
⑤防止再生火源的发生和火烟的逆退;
⑥防止火风压的形成,造成风流逆转。
(2)为接近火源,救人灭火,应及时把弥漫井巷的火烟排除。
(3)扑灭井下火灾的方法有直接灭火法(用水灭火、惰气灭火、泡沫灭火等)、隔绝灭火法(封闭火区)、综合灭火法(注泥和注砂、均压、分段启封直接灭火等)。
(4)用水灭火最方便有效。要求有充足的水量,保证不间断供给;有正常的通风,使火烟和水汽顺利排出;灭火时应由火源边缘逐渐向中心喷射,以防产生大量水蒸气而爆炸;要经常检查火区附近的瓦斯,防止引发爆炸。
(5)惰气灭火是把不参与燃烧反应的窒息性气体,利用一定的动力送入火区,使火区的氧量降到抑燃值以下,从而抑制可燃物的燃烧和爆炸。最常用的惰性气体是氮气。当不能接近火源或用其他方法直接灭火具有很大危险或不能获得应有效果时可用惰气灭火。
(6)高倍数泡沫能隔绝火源并覆盖燃烧物,产生水蒸气而大量吸热,阻止火场的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的作用,其灭火威力大,速度快,因而也被广泛应用于扑灭井下火灾。
(7)隔绝灭火法是在通向火区的巷道中构筑密闭墙,断绝火区的供氧源,使火区中的氧含量逐渐减少,二氧化碳含量逐渐增高,使火灾自行熄灭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难以接近火源,不能直接灭火或直接灭火无效时。采用隔绝法灭火的密闭材料,取材广泛,易于就地解决,便于建造也便于启封。
(8)注浆防灭火是一种较简单的综合灭火方法。它是利用地面和井下的高差产生的压力,加上泥浆本身的压力,把事先搅拌好的泥浆注入火区,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注浆灭火兼有直接灭火和隔绝灭火的优点,且取材方便,经济有效,因而在矿井中被普遍应用。
(9)均压通风防灭火是通过改变通风系统的压力分布,降低漏风风路两端的风压差以减少漏风,通过降低火区供氧量来加速火灾的熄灭。均压通风防灭火适用于火源位置不明确,人员难以接近,采用直接灭火或隔绝灭火都较困难的场合。
(10)分段启封直接灭火是救护队经常采用的灭火方法。当火源范围大,蔓延速度快而被封闭了的火区火势减弱之后,可采用逐段启封直接灭火的方法。
五、井下水灾事故的应急处理
当矿井水的水量超过矿井排水能力或发生井下突然涌水时,会造成水灾,轻者局部巷道被淹,重者全井充水,矿毁人亡。矿井发生水灾后,常常有人被困在井下等待救助,这是救护工作的重点对象。井下水灾应急处理的一般程序要点是:
(1)必须了解突水的地点、性质,估计突出水量,静止水位,突水后涌水量,影响范围,补给水源及有影响的地面水体。
(2)掌握灾区范围、事故前人员分布,矿井中有生存条件的地点,进入该地点的可能通道,以便迅速组织抢救。
(3)按积水量、涌水量组织强排水,同时堵塞地面补给水源。
(4)加强排水和抢救中的通风,切断灾区电源,防止将空区积聚的瓦斯引爆或突然涌出其他区域。
(5)排水后侦察、抢险中,要防止冒顶、掉底和二次突水。
(6)搬运和抢救遇险者,要防止突然改变伤员已适应的环境和生存条件,造成不应有的伤亡。
(7)抢救长期被困在井下的遇险人员时应注意:发现遇险人员时,严禁用矿灯光束直射其眼睛,以免在强光刺射下瞳孔急剧收缩,造成眼目失明。正确的方法是用衣片等罩住头灯,使光线减弱,或蒙住遇险人员眼睛,待瞳孔逐渐收缩直至恢复正常时,才可以见到强光。发现遇险人员时,不可立即抬运出井,应注意保护体温。应在井下安全地点进行初步处置(如包扎、输液、注射等)并待其情绪稳定以后,才送到医院进行特别护理。在治疗初期,避免亲友探视,以防过度兴奋影响遇险人员的健康或造成死亡。遇险人员长期不进食,消化系统功能极度减弱,急需补充营养,应以少量多餐的方法,以稀软的、高营养、高蛋白的食物为宜。
六 应急救援装备、物资储备管理制度
1、严格按照三分四定制度。即应急救援装备、物资储备分为携带物资、前运物资、留守物资三类,要定人、定位、定车、定量进行管理。
2、坚持“预防为主、有备无患”的工作原则,结合所承担的应急任务,建立科学、经济、有效的应急救援装备、物资储备和运行机制,确保应急物资计划、采购、储备、调用、补充等工作科学、有序开展。
3、做好本级应急救援装备、物资储备,结合物资特性和应急需求,统一规划,实行实物储备、计划储备、资金储备和信息储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储备,实施动态管理,及时调整、补充。
4、较为稀缺的卫生应急物资和经常使用的卫生应急物资,以个人防护用品、食物和职业中毒特效解毒药品、疾病特异性诊断试剂为主,以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可以立即调用。
5、对不便保管、效期短或不能及时从市场上购买的物资,与企业签订储备合同,随时调用。如含氯的消毒药品。
6、完善网络平台,建立卫生应急救援装备、物资储备信息库,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迅速的检索出所需物资的生产、供应信息。
7、加强对应急救援装备、物资储备的科学购置、严格管理和及时发放,做到迅捷,保障有力。
七 安全避险设施管理、使用制度
为有效维护应急救援防护体系安全平稳运行,确保其始终处于正常待命状态,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为避灾人员提供可靠的待援保障,特制定如下管理规定,各单位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一、管理规定
1.所有职工在入井前必须接受应急救援安全防护知识、避难硐室的避难要求等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安监站和各队要将应急救援安全防护体系知识纳入日常培训计划中。培训内容包括:
1)矿用避险设施应急组织流程
2)硐室的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
3)避难硐室内生存环境及活动要求。
3.安监处要将应急救援安全防护知识纳入新工人入井前安全培训必授课程。
4.避难硐室必须保持通风良好和气密性;必须进行一次完整的打压测试以检验密封性能。
5.每3个月对避难硐室的各项功能进行一次检验,必须进行仔细检验,做好相关记录并存档。
6.避难硐室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由其专职硐室管理员负责,其他硐室管理员协助。
7.避难硐室不得挪作它用,避难硐室不得存放任何无关物品。
8.各队必须在班前会上安排上岗人员在危急情况下逃生路线及其避难硐室内位置的一人一位对应关系。所有人员必须清楚自己所在位置的避灾路线。
9.氧气测定器每月进行一次零点和精度调校,若未超规定误差范围可继续使用。
10.二氧化碳测定器必须每半年进行一次零点和精度的调校。
11.避难硐室内必须附置应急操作流程图和操作指南。
12.避难硐室内急救箱药品必须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发现失效立即更换。
13.建立气密性日常检查、仪器调校、设备检查维护、急救药品检查等专用台帐和一人一位对应关系说明牌,并现场定置。安全监察科纳入安全检查,作为安全重点工作跟踪考核。
14.避难硐室内饮用水食品要有详细食用说明,必须在保质期内定期更换。
15.避难硐室供电停电后再次启动前必须进行送电前的检查。
16.避难硐室内必须使用专用电话,不得与任何作业地点串联;通讯系统在正常状态下必须保持畅通无阻。
17.严禁任意拆除或断开避难硐室的外界供电、供风、通讯系统;如在特殊情况下断电,在供电恢复后,应立即送电,保证各大系统的正常运行。
18.严禁任何人在维护、检修过程中敲打或撞击任何应急救援设施、设备。
19.除定期维护、专项检查(参观)、应急避灾时,任何人不得进入避难硐室内。
20.在发生火灾、瓦斯或一氧化碳涌出、瓦斯爆炸事故时,作业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佩戴好自救器,按照指定避灾路线逃至与自己对应的避难硐室内。
21.采、掘工作面避难硐室必须提前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纳入月度计划中,作为重点监管项目。
22.部门、队级干部进入应急救援安全防护采区,必须巡查相关设施完好情况及检修维护等记录。
23.外来参观人员进入避难硐室的数量不得超过安全硐室的额定容量。
八 应急投入保障制度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1、为了预防和控制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保障应急救援物资及时到位,并做出应急准备和响应,最大限度地减轻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特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我矿生产经营中潜在事故(灾害)等紧急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二、应急管理原则
1、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2、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3、预防为主,强化基础,快速反应。
4、科学实用。
5、分级响应。
三、应急保障
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做好突发事故的应对工作,同时根据总体预案切实做好应对突发事故的人力、物力、财力、运输、医疗卫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
1、安监站要做好应急救援队伍的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建立联动协调机制,动员全员有组织的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2、财务科要保证所需突发事故应急准备和救援工作资金。
3、供应科要建立健全应急物资监测网络、预警体系和应急物资生产、储备、调拨及紧急配送体系,完善应急工作程序,确保应急所需物资和生活用品的及时供应,并加强对物资储备的监督管理,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
4、医疗卫生保障,一旦发生紧急情况第一时间出动矿应急医疗组,同时立刻与签订应急救援合同的医院取得联系,请求救援。
5、交通运输保障,要保证紧急情况下应急交通工具的优先安排、优先调度,确保运输安全畅通;要建立紧急情况交通运输工具的调用程序,确保抢险救灾物资和人员能够及时、安全送达。
6、要指定或建立与人员相适应的应急避险场所,完善紧急疏散管理办法,明确各级责任人,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员工安全、有序的疏散。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严格按照程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确保作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
四、监督管理
1、预案演练
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对相关预案的演练。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并作好演练过程的原始记录。
2、培训教育
由安监站牵头,调度室负责协助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的培训,增强员工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对应急救援和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应急专业技能。保持培训记录。
3、责任与奖惩
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对突发事故应急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迟报、谎报和瞒报突发事故重要情况或者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而丧失应急的最佳机会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的,对有关责任人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送司法机关处理。
4、各类突发事故应急预案由安监站进行监督管理。
第十节 矿井地测防治水管理制度
认真贯彻“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强化基础管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力度,防止重大水害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及《关于加强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结合矿井水害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加强领导
矿井成立矿井防治水领导小组。设置专门防治水机构,配备2名防治水技术人员,负责日常防治水工作和检查防治水工程进度,解决防治水工作中的问题。
组 长:矿长
副组长:总工程师
成 员:地质测量科全体人员
二、职责分工
1、矿长岗位职责
(1)矿长是煤矿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2)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及上级相关文件规定,配备专业技术人员。
(3)听取矿总工程师和技术科对防治水工作规划、计划和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并保证人力、物力和相关资金的落实。
(4)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负责监督和落实每年的防治水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5)负责组织实施每年雨季前的矿井水灾演习。
(6)对煤矿水害隐患要及时组织处理。发生水害伤亡事故时必须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立即组织抢救,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禁迟报、谎报、瞒报水害伤亡事故。
(7)负责装备物探仪器、地质钻机及其它防治水设备。
(8)负责专业探放水队伍建立。
2、总工程师职责
(1)矿总工程师是煤矿防治水工作的技术责任人,在矿长的领导下,负责煤矿防治水技术管理工作。
(2)负责对全矿防治水相关技术负责人的管理,确保防治水技术管理体系畅顺。
(3)负责每月组织召开一次防治水专题会议,协调和解决防治水工作方面出现的难点和问题。
(4)负责组织会审矿井探放水、断层水、老空水煤(岩)柱的设计。
(5)及时审批防治水工程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为科学施工提供可靠依据。
(6)负责组织编制煤矿防治水工作计划和防治水工程作业规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7)推广应用防治水方面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把技术创新作为我矿技术发展的一种内在动力,组织防治水技术攻关。
(8)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防治水科技评比活动。调动广大技术人员钻研技术的积极性。
(9)负责落实专业探放水队的培训工作。
3、地质测量科科长职责
(1)在矿长和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对防治水工作负全面责任。
(2)认真执行国家有关的技术政策和规定,组织全科职工全面完成各项防治水工作任务。
(3)组织编制全矿防治水中长期和年、季、月的工作计划,并付诸实施。
(4)组织分析矿井水文情况,掌握矿井涌水动态和变化规律,参加解决水患措施的制定。
(5)负责井下防治水的安全工作,每月一次组织全矿防治水专项检查。
(6)组织开展地表水体、降雨量的调查观测工作,负责井下各观测点的涌水量观测工作,并将观测结果建立涌水量观测台帐。
(7)组织矿防治水相关方面技术竞赛,积极推广先进经验,开展技术革新,不断提高职工素质。
(8)经常深入现场,掌握第一手防治水资料,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方案,解决问题。
(9)负责组织每季一次的周边煤矿调查。
4、防治水技术人员岗位责任制
(1)在科长的领导下,负责做好分管的水文地质技术工作。
(2)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政策和规程,执行矿井技术管理规范和煤矿防治水规定,分担全矿水文地质技术或管理工作。
(3)协助科长组织每月的防治水专项检查工作,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向分管矿领导及科长汇报,确保矿井安全正常生产。
(4)负责对矿井各采掘生产工作面进行水害分析的预测预报,对存在水害威胁的工作面提出整改意见。
(5)负责编制探放水设计工作,并根据情况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6)协助科长做好水文地质补充勘探设计工作。
(7)负责矿井充水性图等各种图表的更新填汇工作,及时了解地下水的水位变化。
(8)不断总结矿井水文地质变化规律,积极探索矿井防治水的有效办法。
(9)负责提供矿井季度、半年、年度防治水检查所需的各种防治水资料。
(10)积极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参与技术革新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
三、加强管理
1、矿井要筹措足够的防治水工程资金,确保防治水工作按计划实施。
2、防治水机构必须依据《规定》的要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矿区(井)水文地质补充调查、勘探和观测工作。查明矿井的各种充水因素,分析研究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确定矿井的水文地质类型,为防治水工作提供技术依据。要结合矿区(井)水文地质特征,组织编制防治水规划、总体设计和单项工程设计。根据生产计划的安排,提供水情资料和各种水害预报。
3、矿井应根据水害类型,配备相应防治水设备和设施,建立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以满足防治水工作的需要。
4、矿井的水文地质工作。
(1)建立健全井上下水文动态观测系统和观测制度,特殊情况加密。
(2)结合矿井生产安排,每季度底对下季度采掘头面进行一次水患分析排查。
(3)根据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结合生产安排,做好水文地质观测预报工作,分析研究开采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水的富(赋)水规律。
(4)对老空积水及存在封闭不良钻孔进行调查分析,并在采掘工程平面图及矿井充水性图上标明,及时提出水患预报和探查探放水措施。
(5)按规定编制必备的下列防治水图件资料:
①矿井充水性图;
②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
③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
④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
⑤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
其他有关防治水图件根据矿井防治水工作实际进行编绘。
5、矿井要建立健全防治水工作制度,加强矿井防治水工作的管理,加强矿井防治水工程的监督检查。公司每季度进行一次地测防治水工作检查,每年度召开一次防治水工作专题会议,每年组织1次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6、防治水工作要有中长期规划、年度防治水计划、防治水专项设计和技术安全措施、总结报告,做到有计划、有设计、有措施、有成效,要积极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新经验和新仪器。
四、地面防治水
1、要查清矿区范围内地面塌陷范围、积水面积和深度,掌握历年降雨量和最高洪水位资料,必要时设站观测水位变化。每年雨季前必须对矿区范围内地表水系、工广排水系统、高低压供电线路、矿区通讯系统等进行一次检查,保证疏排水、供电及通讯系统畅通。
2、要掌握矿井井口和工业广场标高。掌握矿井综合疏水能力、防洪防汛材料的储备品种数量、防汛抢险队伍的组织落实情况。矿井在每年汛期到来之间对各矿进行一次防汛全面检查。
3、工业广场内或塌陷区内的积水在可能侵入井下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倒渗井下。
4、使用中的观测孔孔口必须加盖封存,报废钻孔必须及时封孔,防止地表水或含水层水沿钻孔灌入井下。观测孔、注浆孔、电缆孔,与井下或者含水层相通的钻孔,其孔口管应当高出当地最高洪水位。
五、井下防治水
1、松散层水防治
(1)当可采煤层露头被松散层特别是被厚松散层覆盖时,对影响开采范围内的松散层厚度、结构、含隔水层特征、水位、水量和水质以及基岩面起伏变化等情况都要查清,否则应进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
(2)松散层防水煤柱合理留设的规定
①当松散层底部为稳定的粘性土隔水层,且厚度大于采厚的5倍以上时,可留设防塌煤岩柱进行开采,即允许冒落带顶点接近该层底界面。
②当松散层底部为弱含水层、可疏干的含水层,或有稳定粘性隔水层,且厚度在3-5倍的采厚时,可留设防砂煤岩柱进行开采,即允许导水裂隙带顶点波及松散层,但不允许冒落带接近该层底部。设计时应考虑基岩风化带的含水、隔水及导水性。
(3)临近防水煤岩柱开采所进行的采掘工作,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①回采前,必须查明在采区范围内有无高角度断层,以防止断层导水或沿断层带抽冒;必须查明开采范围顶板岩性结构及基岩风化带风化程度、深度、富水性、隔水性等。采煤方法必须有效控制采高和防止抽冒的措施,以防止“两带”值增大,造成基岩风化带导水。
②上下分层同一位置的回采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6个月,坚硬岩性顶板则间隔时间应适应延长。
③坚持做好井上、井下的水文地质观测,随时核查防水煤柱的实际尺寸,发现问题应立即汇报,以便采取有效措施。
2、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水的防治
①采区或工作面采掘前应分析裂隙含水层的岩性特征、断层及裂隙发育规律、富水性及水质情况,预测正常和最大涌水量,收集和分析相邻矿井或采、掘工作面砂岩裂隙水赋水特征及突水资料,指导采掘生产。
②在采区设计时应考虑布完善排水系统。
3、采掘工作面出现突水征兆时,应加强水情观测,有安全威胁时,停止作业,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当发生突水量60m3/h以上的突水由公司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如与上级文件相抵触,按照上级标准执行。
第十一节 地测资料、技术报告审批制度
地测防治水资料、技术报告审批是煤矿生产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依据,为加强技术管理、保证所提供资料、技术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更好地为矿井安全生产服务,特制定此审批制度:
1、所有地测图纸及资料,必须按照有关规程规定进行审批,未经审批的,不得提供其他部门使用。
2、每年年初地测专业组应根据煤矿下达的生产计划编制地测年度工作计划,经地测负责人审核、技术部负责人及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3、矿井生产地质报告由地测负责人审核、技术部负责人及总工程师审批。
4、采掘工程设计施工前的采区地质说明书、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以及已结束工作面、采区的采后总结等由地测负责人审核后,报技术部负责人及总工程师审批。
5、月度、临时性地质预报由地测负责人审核、技术部负责人及总工师审批。
6、地质基础资料如大中型地质构造台账、井巷地质素描图以及专用原始记录由地测负责人审核、技术部负责人审批。
7、各项重要工程测量方案、重要贯通误差预计等由地测负责人审核、技术部负责人及总工程师审批后组织实施;重要工程测量技术总结及成果由地测负责人审核、技术部负责人及总工程师审批。
8、重要贯通、开掘、放线变更、到位及过巷等通知单由地测负责人审核,报技术部、安全监察科、通防科、调度室及掘进区队等会签后,由矿总工程师或分管生产副总签字批准后,分发至各有关单位。
9、地测专业组提供的有关储量转入、转出、注销、报损等资料,经地测负责人审核后,报技术部负责人及总工程师审批。
10、测量基础资料与原始记录由地测负责人审核、技术部负责人审批。
11、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年度防治水计划、年度水害分析预测表及水害预测图等由地测负责人、技术部负责人审核后,报矿总工程师、矿长审批。
12、年度、月度及临时性水文地质分析预报由地测负责人审核、技术部负责人及总工程师审批。
13、防治水工程设计及技术措施、验收总结报告由地测负责人审核、技术部负责人及总工程师审批。
14、一般探放水措施由地测负责人审核、技术部负责人及总工程师审批。
15、各类矿图严格依照图签进行审批。
16、对外提供技术资料及技术服务时,必须以书面形式逐级审批后方可实施。
第十二节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
为了满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需要,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特制定本制度,望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
1、矿井地质工作是指在原勘探报告的基础上,从矿井基本建设开始,直到闭坑为止的全部地质工作。矿井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具体负责煤矿地质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技术管理。
2、按照《煤矿地质工作规程》,矿井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编制相关地质报告、图件和台账。报告、图件和台账都应数字化、信息化,内容真实可靠,每年对相关内容进行补充完善。图件的比例尺以满足工作需要为原则。
3、矿井地质类型每5年应重新确定。当矿井发生影响地质类型划分的突水和煤与瓦斯突出等地质条件变化时,矿井应在1年内重新进行地质类型划分。
4、矿井应设立地测部门,配备所需的地质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仪器设备,建立健全煤矿地质工作规章制度。
5、矿井地质工作应当坚持“综合勘查、科学分析、预测预报、保障安全”的原则。
6、对重大技术问题要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讨论,制定实施方案报请总工程师批准。
7、矿井应建立地质资料档案室,并由专人负责管理;资料要齐全、完整,分类妥善保存,便于利用。
8、矿井应组织或安排地质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或业务培训,每3年至少进行1次。
9、研究矿井地层、地质构造、煤层、煤质、瓦斯、水文地质和其他开采地地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开展地质类型划分。
10、查明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各种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做好相应的预测预报工作。
11、进行地质补充调查与勘探、地质观测、资料编录和综合分析,提供矿井建设和生产各个阶段所需要的地质资料,解决矿井安全生产 中的各种地质问题。
12、估算和核实矿井煤炭资源/储量以及矿井瓦斯(煤气层)资源/储量,掌握资源/储量动态,为合理安排生产提供可靠依据。
13、调查、研究矿井含煤地层中共(伴)生矿产的赋存情况和开采利用价值。
14、在工作面回采或者掘进前宜采用“瞬变电发勘探”、“地面直流电法”等技术手段,对工作面范围内的老窑采空区、断层带等进行物探,尽量查明地质构造情况,以便采取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15、矿井应积极采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装备,认真开展煤矿地质研究,不断提高煤矿地质工作的技术水平。
第十三节 水害预测预报制度
为进一步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矿井防治水管理,有效排查治理水害事故隐患,防止水害事故发生,切实有效地做好矿井防治水工作,为矿井水害防治水提供可靠依据,及时发现矿井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矿井水害因素,达到提前预防治理,避免矿井水害发生,维护我矿集体、职工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的要求,结合矿井生产实际,特制定水害预测预报制度,望各科室、单位认真执行。
一、职责划分
(一)地质测量科职责
1.负责水害预测预报日常管理工作,落实《水害预测预报管理办法》。
2.编制矿井年度、月度《水害预测预报》及临时性预报,并跟踪验证分析和总结。
3.负责《水害预测预报》的审批及向上级部门上报(传)工作。
4.负责督促施工队组按照水害预测预报或临时预测预报编制作业规程或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二)调度室职责
1.负责井下采掘过程中出现地质条件变化时信息的传递。
2.负责地质构造、探放水、物探施工有关协调工作。
(三)通防科职责
负责提供各采掘工作面实测瓦斯和二氧化碳涌出量数据,分析预测结果,用来作为水文地质预测预报的资料。
(四)区队职责
1.根据水害预测预报编制作业规程或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2.根据职能部门的指令安排负责采掘工作面超前探放水、地质构造的钻探施工。
3.负责在施工过程中水文发生异常时,及时向矿调度室和地质测量科汇报。
二、预测预报的要求
1.本制度适用于包头能源万利一矿。
2.矿井水害预测预报内容要满足《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规定》的相关要求。
3.水害预测预报人员要首先熟知井田水文地质情况,并收集齐全水文地质资料和对周边矿井水文地质情况进行摸底。
4.矿井水害预测预报由地质测量科负责编制,经生产技术科长及总工程师审核签字后作为矿井防治水依据。
5.预报内容应包括地点、范围、对生产的影响应采取的措施等,预报结果应保证矿井正常安全生产,不能因预报错误造成工程事故及透水事故。
6.水害预测预报必须在综合分析各种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要做到及时准确,能够有效地指导生产。
7.地质技术人员必须深入现场,跟踪收集水文地质资料,现场情况变化较大时,及时跟踪补充预报。
8.根据井巷施工过程中实际揭露巷道顶板淋水或底板涌水进行预测预报。
9.根据施工单位及调度室反馈信息,施工现场出现地质构造时,地质技术人员应及时深入现场观测,编写临时水文地质预报,并发放到施工队组及相关职能科室。
10.各施工单位技术人员要认真参照水害预测预报,并纳入到作业规程或技术措施中,及时让职工学习贯彻,使生产作业人员了解工作面的水文地质情况。
11.相关施工单位在预报下发后,要严格按水害预测预报执行。当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发生异常变化时,及时向调度室和技术地质部门反馈现场情况。
12.每年年初,根据年度采掘计划,结合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分析水害隐患,提出年度水害预测,并制订水害分析预测表及水害预测图。
13.在采掘过程中,对预测图、表逐月进行检查,不断补充和修正。发现水患险情,及时发出水害通知单,并报告矿调度室,通知可能受水害威胁地点的人员撤到安全地点。
14.采掘工作面年度和月度水害预测资料及时报送总工程师及各科室、生产单位,并报送上级管理部门。
15.始终坚持对受水威胁的工作面进行一月一排查、一分析、一预报、一落实的四个一制度,做到月预报、季预报、年预报,年、季、月底总结,并按年装订成册建档保存。水害预报,图、表相符,内容齐全,描述准确,定性、定量、措施要有针对性,签字齐全。
16.在水患排查治理上每月由总工程师组织地测、技术、调度、安监、机电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当月生产作业计划进行水情、水患排查分析,确定水害隐患级别,矿按措施要求落实责任,组织实施。若当月生产计划变更,存在水害隐患,要提前发水害通知单。
17.认真分析整理资料,把盲巷、老巷、水窝老空区、停采线的位置标高准确地标注在采掘工程平面图和矿井充水性图上。把老空、老巷积水区的位置、积水区外缘标高及范围,最低点位置及标高标注在采掘工程平面图及矿井充水性图上,并外推60m作为老空积水区的警戒线。
采掘工作面进入积水警戒线必须超前探放水,并在距积水实际地界30m 处停止掘进,进行探放水,在确保积水放净后,经总工、地测、技术、安检等部门验收合格后方能恢复掘进。
18.采掘工作面附近积水区,应在地质说明书中叙述清楚,以平面图、剖面图确切反映积水区与采掘工作面的空间关系,分析其充水因素,预计积水量和动水量,提出处理意见。
19.与积水巷道贯通时,要在贯通前由技术、地测、安检、通防、钻探队、施工区队等单位到现场核实,确定积水及瓦斯全部排放完毕后,方可贯通。
20.对于不能保证无水患、无积水的区域,坚决执行“逢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探明情况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三、考核与奖惩
1.地质测量科未按规定提供水害预测预报,每次对责任人处罚100元,对防治水负责人处罚100元,对地质技术部门负责人处罚100元。
2.有关职能科室单位未按规定向地质技术部门提供相关资料,对责任单位负责人处罚100元。
3.施工单位未按水害预测预报编制或补充完善作业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对施工单位技术员处罚100元,对单位负责人处罚100元,对地质技术部门负责人处罚100元。
4.对区队在探放水或地质钻探过程中推诿扯皮不创造施工条件延误工作,对责任单位处罚1000元。
第十四节 交接班制度
1、凡是有岗位的干部和职工,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到达岗位,在接班人未到达岗位之前,交班人员不得离开岗位。
2、交班时必需做到跟班队长部之间交班,班长和班长之间交班,工种与工种之间交班。
3、接班地点规定在顶板完好的地方。
4、交班人员如发现接班人员病态或酗酒,必须向有关领导汇报,并拒绝交班。
5、交班时,交班人员必须将工程质量、设备运行状况、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配件及材料消耗情况和接班后必须注意的问题交代清楚,交班人员对本班内能够处理的问题必须在交班前解决,否则接班人有权不接。交班双方应做到“三不交接”即文明生产不合格不交接,故障不排除不交接,问题不交代清楚不交接。
6、凡能通过试运转交接的设备必须进行试运转验收,对于在交接班过程中发生的影响生产的问题,交接双方必须予以处理。
7、接班人员必须在交班人员在场的情况下,按照设备与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对设备与工程质量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接班者对自己盲目验收而接班后发生的问题要负全部责任。
8、交班人员升井后,将上一班验收交接情况如实详细的写在验收单上。
9、所有进行交接班的人员均要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不得找任何借口破坏制度的实施。
10、如果交班人员有意隐瞒事实,或者接班人员故意刁难不按验收标准验收,不遵守交接班制度,发现后将严格处理。
11、班前会安排的生产任务已经完成,在征得队长的同意后,方能离开工作面。
第十二章 工程竣工与回访保修
第一节 工程竣工
工程竣工,我方将按要求及时提供完整的竣工资料及产品使用说明书,并填写申请验收报告,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竣工验收工作。在未验收前,我方将完全负责整个工程的成品保护工作。
第二节 回访与保修
1、工程交付使用后,我公司将分期进行回访。采用电话、现场座谈等形式积极索取业主的意见,保证给业主以满意的答复。
2、成立回访保修队,在保修期间,我方将随叫随到,24h为业主服务。
3、工程过保修期后,我方也将通过电话或去人进行回访,听取业主的宝贵意见,存在问题我方将在最短时间内予以解决。实行承诺服务,我方将对施工工程的按标准要求实行相应的保修制度。
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序号 | 设备名称 | 型号规格 | 数量 |
国别 产地 |
制造 年份 |
额定功 率(KW) |
生产 能力 |
用于施工部位 |
备注 |
1 | 防爆指挥车 | WQC2J(A) | 3 | 中国 | 2023年 | 本工程 | 新购 | ||
2 | 防爆人车 | WRC20/2J(A) | 2 | 中国 | 2023年 | 本工程 | 新购 | ||
3 | 防爆装载机 | ZL-30EFB | 3 | 中国 | 2023年 | 本工程 | 新购 | ||
4 | 防爆胶轮车 | WC5 | 4 | 中国 | 2023年 | 本工程 | 新购 | ||
5 | 防爆胶轮车 | WC10 | 4 | 中国 | 2023年 | 本工程 | 新购 | ||
6 | 防爆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 JC2.5(A) | 5 | 中国 | 2023年 | 本工程 | 新购 | ||
7 | 叉车 | 10T | 2 | 中国 | 2023年 | 本工程 | 新购 | ||
8 | 吊车 | 25T | 1 | 中国 | 2023年 | 本工程 | 新购 | ||
9 | 皮卡车 | 长城牌 | 1 | 中国 | 2023年 | 本工程 | 新购 | ||
10 | 馈电开关 | KBZ-200 | 2 | 中国 | 2023年 | 200A | 本工程 | 新购 | |
11 | 馈电开关 | KBZ-400 | 1 | 中国 | 2023年 | 400A | 本工程 | 新购 | |
12 | 磁力启动器 | QBZ-200 | 1 | 中国 | 2023年 | 本工程 | 新购 | ||
13 | 磁力启动器 | QBZ-80 | 3 | 中国 | 2023年 | 本工程 | 新购 | ||
14 | 磁力启动器 | QBZ-30 | 2 | 中国 | 2023年 | 本工程 | 新购 | ||
15 | 电缆 | MYP-3*50+1*25 | 1000m | 中国 | 2023年 | 本工程 | 新购 | ||
16 | 电缆 | 3*16+1*10 | 500m | 中国 | 2023年 | 本工程 | 新购 | ||
17 | 砼底板模板 | 800m | 中国 | 2023年 | 本工程 | 新购 | |||
18 | 振动棒 | 20个 | 中国 | 2023年 | 本工程 | 新购 | |||
19 | 震动器 | 3个 | 中国 | 2023年 | 本工程 | 新购 | |||
20 | 手葫芦 | 10T | 3个 | 中国 | 2023年 | 本工程 | 新购 | ||
21 | 电焊机 | BX1-400 | 1台 | 中国 | 2023年 | 本工程 | 新购 | ||
22 | 切割机 | 1台 | 中国 | 2023年 | 本工程 | 新购 | |||
23 | 砂轮机 | 1台 | 中国 | 2023年 | 本工程 | 新购 | |||
24 | 人员定位识别卡 | 150个 | 中国 | 2023年 | 本工程 | 新购 | |||
25 | 矿灯 | KL5LM(A) | 150个 | 中国 | 2023年 | 本工程 | 新购 | ||
26 | 防爆电话 | KTH-112 | 2部 | 中国 | 2023年 | 本工程 | 新购 | ||
27 | 接线盒 | BHD2-200/1140(660)-3T | 10个 | 中国 | 2023年 | 本工程 | 新购 | ||
28 | 接线盒 | BHD2-100/1140(660)-3T | 10个 | 中国 | 2023年 | 本工程 | 新购 | ||
29 | 风镐 | 20把 | 中国 | 2023年 | 本工程 | 新购 | |||
30 | 矿灯充电器 | 150个 | 中国 | 2023年 | 本工程 | 新购 | |||
31 | 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 | ZY | 150个 | 中国 | 2023年 | 本工程 | 新购 | ||
32 | 防爆型节能灯 | DG-S60/127V | 10个 | 中国 | 2023年 | 本工程 | 新购 | ||
33 | 地面电话 | HCD8588P | 2部 | 中国 | 2023年 | 本工程 | 新购 | ||
34 | 灭火器(井下) | 含灭火器、沙箱、桶等 | 10套 | 中国 | 2023年 | 本工程 | 新购 |
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单位:人
说明:以上为计划劳动力,具体人员配备根据现场实际施工需求合理增减。
序号 | 仪器设备名称 | 型号规格 | 数量 | 国别产地 | 制造年份 | 已使用台时数 | 用途 | 备注 |
1 | 钢尺 | / | 20 | 中国 | 2023 | 本工程 | ||
2 | 调压器 | / | 10 | 中国 | 2023 | 本工程 | ||
3 | 兆欧表 | 2 | 中国 | 2023 | 本工程 | |||
4 | 电压表 | 2 | 中国 | 2023 | 本工程 | |||
5 | 压力表 | YZ-100Z | 5 | 中国 | 2023 | 本工程 | ||
6 | 万用表 | 5 | 中国 | 2023 | 本工程 | |||
7 | 电工工具 | 5 | 中国 | 2023 | 本工程 | |||
8 | 框式水平仪 | 5 | 中国 | 2023 | 本工程 | |||
9 | 水平管 | 100 | 中国 | 2023 | 本工程 | |||
10 | 水准仪 | 3 | 中国 | 2023 | 本工程 | |||
11 | 便携瓦检仪 | 12 | 中国 | 2023 | 本工程 | |||
12 | 四维一体 | 12 | 中国 | 2023 | 本工程 | |||
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单位:人
工种 | 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 | ||
早班 | 中班 | 夜班 | |
项目部经理 | 1 | ||
安全副经理 | 1 | ||
机电副经理 | 1 | ||
生产副经理 | 1 | ||
技术副经理 | 1 | ||
技术员 | 2 | ||
资料员 | 1 | ||
预算员 | 1 | ||
材料员 | 1 | ||
安全员 | 1 | 1 | 1 |
施工员 | 1 | 1 | 1 |
质量检查员 | 1 | ||
库管 | 2 | ||
厨师 | 2 | ||
卫生工 | 2 | ||
服务员 | 2 | ||
队长 | 1 | ||
跟班副队长 | 1 | 1 | 1 |
电工 | 1 | ||
防爆车司机 | 3 | 3 | 3 |
砼工 | 8 | 8 | 8 |
安装工 | 8 | 8 | 8 |
防爆装载机司机 | 1 | 1 | 1 |
地面拌料工 | 2 | 2 | 2 |
搅拌机司机 | 1 | 1 | 1 |
电焊工 | 1 | ||
地面维修工 | 1 | ||
看澡堂烧锅炉 | 2 | ||
小计 | 51 | 26 | 26 |
合计 |
103 |
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用途 | 面积(平方米) | 位置 | 需用时间 |
加工车间 | 120 | 矿区附近 | 开工至2024年12月31日 |
施工设备机具 | 80 | 矿区附近 | 开工至2024年12月31日 |
办公室 | 300 | 矿区附近 | 开工至2024年12月31日 |
成品、半成品堆放 | 100 | 矿区附近 | 开工至2024年12月31日 |
卫生间 | 30 | 矿区附近 | 开工至2024年12月31日 |
门房 | 20 | 矿区附近 | 开工至2024年12月31日 |
配电室 | 25 | 矿区附近 | 开工至2024年12月31日 |
宿舍 | 600 | 矿区附近 | 开工至2024年12月31日 |
原材料堆放 | 130 | 矿区附近 | 开工至2024年12月31日 |
土建和/或建筑工作的接口界面 | 50 | 矿区附近 | 开工至2024年12月31日 |
设备及仓储 | 50 | 矿区附近 | 开工至2024年12月31日 |
工艺系统和设备 | 30 | 矿区附近 | 开工至2024年12月31日 |
水房 | 30 | 矿区附近 | 开工至2024年12月31日 |
现场作业区 | -- | 矿区附近 | 开工至2024年12月31日 |
临时设施 | 130 | 矿区附近 | 开工至2024年12月31日 |
合计 | 16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