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地标联合社组织召开学习落实4月15日北京“2023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智库论坛暨双碳目标与新型智慧农业创新发展研讨会”动员部署会在西安召开并考察调研市场基地。
2023年4月24日至27日,来自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山东、吉林、河北、天津、江苏、深圳等地的二十多家合作社和企业代表,并邀请了相关专家学者,齐聚西安开展“学习落实北京4.15会议精神,加快推进农能融合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工作会议和动员部暑。
中央财经大学中外经济比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能源科技智库执行主任赵一丁教授一行考察调研供应链市场基地(右一),陕西地标联合社主任王桂娥(右二)陪同调研。
从北京参会回来的陕西地标联合社主任王桂娥主持会议,王桂娥传达了北京会议精神,学习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声智库名誉主任李国强同志的讲话精神;党的二十大指明了农业发展的重点方向、重点任务就是乡村振兴。要学习领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深刻理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20字方针,产业是基础,数字和绿色是当代的两大时代特征,一定要抓好数字乡村建设,对于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农村治理、农产品产销都有重大意义。王桂娥强调,2023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冲锋的号角已经吹响,这是继陕西地标联合社、华电陕西公司、西安交通大学三方共建合作协议签署后的 “榆林市新型智慧农业+新型数字能源项目” 深入部署总动员。
会上,中央财经大学中外经济比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能源科技智库执行主任赵一丁教授、陕西华电新能源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史永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张恩平教授、陕西省发改委节能减排中心顾问屈伸教授、乡村振兴规划专家郑虎雄,设施农业专家席灏、菜篮子合作社理事长王明燕及各地合作社代表积极建言献策,并分别就思想认识提高和行动实施细则深度探讨。
赵一丁进行主旨发言;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央国企、社会企业有义务积极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勇于承担党和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北京“4.15”会议是我们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表现,会议非常成功,反响强烈。大家看到了陕西地标联合社以“组织振兴” 为先导,通过“新型智慧农业+新型数字能源” 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切实举措—— “农能融合产业集体经济立体联动域富化公共综合服务体系”,示范总结出了具体的发展方向、路径、步骤、方式和方法,是实现新农业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必经之路。连日来,陕西地标联合社以高度的政治自觉、饱满的政治热情、严肃的政治态度,按照党中央要求和在智库指导组指导下,精心谋划工作措施,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北京“4.15”会议精神,部署和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新项目。赵一丁指出,我们要清醒认识到我国农业实际面临巨大的国际竞争,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农村组织性弱化,生产激励不足,农村生态环境还需要极大改善,需要积极推动制度创新以及新农业新能源技术变革。让“双碳”目标能源数字化为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的翅膀,这就是“新型智慧农业+新型数字能源”融合高质量发展,牢牢端稳粮食和能源“两个饭碗”。“学思想、重实践、建奇功”,殷切期待项目早日落地并开花结果,为全国农能融合产业创造榆林成功示范样板。
史永智表示,华电陕西公司积极探索“双碳”目标与新型数字能源+乡村振兴有机融合的方法与途径;“以农牧业全产业链为主线,以数字化智慧化为手段,以农村集体经济为载体,提质增效传统农业种养殖20倍以上并形成产业闭环”。史永智围绕榆林项目阐述五个观点:一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端牢粮食与能源“两个饭碗”的重要指示。华电集团作为中央企业,积极探索新能源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之路,这是我们的使命与责任。二是华电与陕西地标联合社、西安交通大学共建“榆林市新型智慧农业+新型数字能源项目”,积极践行“两个饭碗”重要指示,以新能源产业作为农业产业的加油站和助推器,为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三是榆林市新型农业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新能源资源丰富,为农能融合项目的成功实践提供了良好的物理条件。华电集团全力配合和支持项目实施,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必定将“榆林市新型智慧农业+新型数字能源项目”打造成为国家级农能融合示范样板。四是本项目能够为榆林市扩大劳动就业、农民增收、创造税收、形成上中下配套产业集群及GDP增长提供持续贡献。五是华电集团愿意承担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农业产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投资,这是华电集团支持乡村振兴的态度,也是作为央企的担当。
张恩平认为让农民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合作社是把农民组织起来干事儿,是对路的。现在有央企的大力支持,实现农能融合是开创了一条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新路。新能源光伏发电的光电转化率最高40%,把电转化为光,让植物“上夜班”,实现新型智慧农业365天24小时不间断的产出,除了叶菜茄瓜类,更是为养殖业青贮饲料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张恩平还介绍了榆林市羊产业发展研究院与陕西地标联合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书,共同助力新能源+农牧业全产业链高效发展。榆林市羊产业发展研究院是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榆林市政府合作共建,按照“政校企协同全产业链服务”,主要开展良种选育、高效饲养、疫病防控、羊肉产品开发、产业经济、产业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等相关研究。
屈伸指出,农能融合、农能互补,以农为先,能源助力。政府应该在光伏指标上给予农能融合企业政策上的倾斜。新型智慧农业与光伏新能源电站设计建设应为一整体,在整体构架中预留给农业种养殖必需的空间,在确保光伏发电的同时,满足动植物的生长需求,达到农光互补农能融合的综合效益,实现新型智慧农业土地立体利用,做到零土地、零能耗、零排放、可循环、可持续,开创“农能发展+”的典范,形成升级产业、改变产业、裂变产业。“新型智慧农业+新型数字能源”项目应结合农村三变改革,打造“央国企+地方农投+合作社” 混合所有制新模式,实现农民市民化、农村企业化、农业工厂化,为实现共同富裕打好坚实基础。
郑虎雄介绍了陕西地标联合社经过二十年不断的实践、规范,再实践、再规范。创造性建立了“集体经济立体联动域富化公共综合服务体系”。本次榆林市新型智慧农业+新型数字能源项目进行的创新“社企校联”农能融合,以“域富化公共综合服务体系”全套解决方案为支撑,谨守“爱农、和善、守信、公平、协同、共建、联动、创新”核心理念,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央、省、市、区县、乡镇、行政村、村组的七级立体垂直架构,为本项目指明了发展方向;通过“三社联合、五社联动” 组织模型指明了发展路径;通过体系十大服务模块指明了发展步骤;依托“五次盈利、三次分配”分配模型指明了发展方式;以“搭平台、建组织、立规矩、定标准、做流程”指明了发展方法。
席灏则从“金线理论”讲起,我们是以联合社为代表的“金线”,把散落于各地的“产业发展要素珍珠”串联起来,这就是集体经济高效融合社会资源的优越性,也是产业发展经济效益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切身利益有机融合,最终形成完整产业闭环。“农能融合产业集体经济立体联动域富化公共综合服务体系”,从产品、产业、产业链平台、需求链系统、产业体系五个维度,让“农能融合”更好的助力乡村振兴和“双碳”目标达成,实现“一光多用、一地多用、综合开发、多产融合”的深度融合、复合发展。
王明燕认为应从根本上最大程度落实“三变改革”,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生态增值、节能减排,解决百姓餐桌安全等长期存在的城乡发展不均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民收入不稳定,农产品农残严重超标等诸多问题。巩固存量(阳光温室+光伏板),发展增量(智慧温室+并网增收),进而实现农业产业和能源产业深度融合,提质增效、均衡发展,共建农能产业命运共同体。
据了解,陕西地标联合社是以农民为核心、服务于农业产业的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在过去二十年间,联合社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的先进性和优越性,走访了全国数千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为新农业、新能源项目发展,近期与榆林市近百家合作社完成了土地签约,累计完成签约面积3.2万亩。在数字构建、产业规划、农能基建、科普培训、渠道共建等方面给与各合作社长期指导和资源禀赋,深度践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引领集体经济规范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图王晓梅/责任编辑赵宇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