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考古学家张忠培:痴迷考古 聊起考古忘记如

生前职业:中国著名考古学家、故宫博物院原院长、故宫研究院名誉院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3本书稿整理完毕,张忠培感觉有些疲劳,消

德国德尔森原浆啤酒
德国德尔森原浆啤酒

  7月11日,八宝山殡仪馆,考古界、文博界人士送别故宫老院长张忠培。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张忠培

  性别:男

  籍贯:湖南长沙

  终年:83岁

  去世时间:2017年7月5日

  去世原因:病逝

  生前职业:中国著名考古学家、故宫博物院原院长、故宫研究院名誉院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3本书稿整理完毕,张忠培感觉有些疲劳,消化不畅。

  83岁了,患病以后,他就全身心整理书稿。向来能聊工作到凌晨的他,去世前5天,给年纪最小的学生段天璟打电话,最后说了句,我累了。

  7月5日早上6点多,张忠培起床上卫生间,儿子搀扶着回床时,他倒下了。

  22岁师从北京大学苏秉琦教授,38岁创办吉林大学考古专业,53岁就任故宫博物院院长,74岁主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历史不及百岁,他置身其中65年。

  血气方刚时,他曾埋怨尽是些坛坛罐罐、砖头瓦块。可后来,脚步遍及全国,他追寻的,还是这些瓦砾废墟。

  不讲情面

  遗址现场严格教徒

  80岁生日时,张忠培意识到,自己老了。

  因为肺病,他离不开吸氧机。想弄台便携式吸氧机,到山西兴县看看新发掘的石城石砌房址,也最终未能成行。

  那天,学生们送他一份礼物:《中国陶鬲谱系研究》。这本书收录了他们关于陶鬲的系统研究,故宫研究员杨晶花9年时间编纂完成。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张忠培继承老师苏秉琦对陶鬲的关注,以这种“活化石”为脉络,串联起中国文化早期3000余年的历史。

  “学术的人生,是无涯的苦海啊!但当我们握住一点星光的时候,内心掀起的喜悦、兴奋,实难自已!”他捧着这本书,感慨不已。随后转向坐在一边的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诚恳地问:能不能再给我们一点支持,让我充当去捕捉前方星光的策划人呢?

  这位“指路人”,在学生身上花的精力,远超子女。1978年入学、跟随老师近40年的高蒙河记忆中,师生在房间一聊就是半天、一天,老师的孩子只是偶尔进来倒水、送水果,随即退出去。

  张忠培悉心培养学生,他对门下27名国内外硕博士的学位论文选题,进行整体谋篇布局。在吉林大学创办考古专业后,每年他都亲自带学生去遗址现场考古。

  严厉,是出了名的。河南省博物馆学会会长张文军记得,在考古现场,老师盯得很紧,要求挖探方必须整整齐齐。

  高蒙河提取一个器物碎片时漏了一片,拼不起来。张忠培便虎着脸,让他中午“别休息了”,去工地筛土,找出遗漏的碎片。

  许多年后,面对老师,高蒙河还是忐忑,怕他不满意。如果看到谁的工作“偏离”,老师会把他拉回来:你是不是可以在核心的考古学领域,做一些应该做的事?

  “俗话说‘看破不说破’,但老师看到问题就直接说破,有时候让你下不来台。”高蒙河说,老师心里没有“情面”二字,有的只是“情义”。

  学生们也几乎没当面受到过表扬。十年前,凌家滩遗址出土一只罕见玉猪,杨晶陪他去发掘现场。路上闲来无事,两人猜测玉猪形态,老师认为应该是活灵活现的,她却觉得最多有个大致的猪形。到现场一看,杨晶是对的。

  张忠培当时没说什么,但事后跟另一个学生提起时,他啧啧称赞:“这家伙厉害!”

  痴迷考古

  聊起考古忘记如厕

  张忠培一生痴迷考古。他常对学生说,干考古的,看家本领就是会“挖”。

  上世纪50年代末,他带着北大本科生在陕西华县和渭南做考古调查,“挖”出了元君庙墓地,后来被视为仰韶文化的源头。

  这段考古经历,成为张忠培人生中“决定性瞬间”。其后出版的《元君庙仰韶墓地》一书,也是为数不多令他满意的作品。

  更重要是,这次发掘改变了他的考古方法论。此前,考古学家是把材料往西方经典论述里套。“让材料牵着鼻子走。”张忠培提出,希望用材料“替死人说话”。

  他忠实于一手材料,改变了以一个遗迹为单位的做法,把整个墓地作为一个研究单元,发现墓地的社会组织和性质。这被海外学者称为打破了“硬套社会发展规律的怪圈”。

  此后,张忠培的论著中几乎不谈“奴隶制”“封建制”等概念,他信奉从考古发现中得出的认识。在苏秉琦主持下,他和同辈考古专家严文明等人著成《中国远古时代》,用史前考古成果探寻中国文化的源头。

  他极其重视考古材料,最新的考古报告一定要看。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朱延平回忆,身体允许时,张忠培频繁出现在考古现场。有时忘记带换洗衣服,但烟总忘不了。

  每次出差,到了晚上,他常常要在宾馆房间接待好几批考古学家,侃侃而谈,不问时间。聊到兴起时不让人走,凌晨2点还意犹未尽。

  前几年他去上海出差,在复旦大学考古与博物馆学系当教授的高蒙河去宾馆看望,两人一口气聊了4个小时。话题终了,刚一起身,张忠培就冲向厕所。

  “只要聊起考古,老师就停不下来,甚至忘记如厕。”高蒙河说,这不是第一次了。

  笔耕不辍

  年产十万字均用手写

  在吉林大学执教26年后,1987年,张忠培接到任务:到北京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忠培无意于行政工作,“扛”了半年,才离开长春。

  来北京的头一个星期,他躲在宾馆里,不愿见人。生怕老友问:老张,你怎么不做学问做官了?

  但在任故宫院长的几年里,他成绩卓然,很多举措影响故宫至今。“当时14个单位挤在故宫里,先生来后,提出要保护完整的故宫,让其他单位慢慢都搬出去了。”单霁翔院长说。

  故宫也有计划地引进大批高校相关专业人才,建起“学术故宫”。最近几年,张忠培还倡导成立故宫考古研究所,开始宫廷考古,几乎每个项目都有重大发现。

  1991年,张忠培告别故宫院长职务,却迎来20多年的学术研究“井喷期”。高蒙河感觉,老师进入“集大成”阶段,把早年积累系统总结成“谱系论”“国家论”和“文化论”,寻求“中国考古学之道”。

  他每年产出10万到20万字,全部用圆珠笔手写。因涂涂改改会打断思路,他在书桌前练就一个独门绝活:一笔成。心里打好腹稿,一口气写下去,一开始一天“写不了几个字”,到后来一百字、两百字……直到写一千多字,都基本不用修改,他对此甚为得意。

  “要说老师的乐趣和长处,都在这些地方了。他一生滴酒不沾,粗茶淡饭度日,没有什么业余爱好,进厨房都找不到碗的。”高蒙河欣慰地看到,恩师暮年,又在学术上找到乐土。

  前几年患病后,张忠培自感时日无多。“我活了80来岁也够了。”他一边释怀,一边拼命在书房写作,希望把最后三本书编出来。

  三本书分别是《走出自己的路》、《说出自己的话》、《尽到自己的心》,评述百年中国考古史,总结了他的考古学思想。“先生没有遗憾了。”朱延平说。

  30年来,张忠培一直住在小石桥胡同这套房子里。书房朝北,不见阳光。高蒙河说,老师就在这里,写出“给考古学带来阳光”的大作。

  寄 语

  张先生完整地保护了故宫,他认为故宫应该是世界最壮美的建筑群,也是收藏中国文物藏品最多的博物馆,不应该支离破碎。直到现在,故宫里还保留了很多张先生留下来的痕迹,比如故宫的学术研究,底子就是张先生打的。他的逝世是故宫的巨大损失。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

  张先生很关心家乡的考古事业,去年夏天还回长沙参加三国吴简国际学术研讨会。他语重心长地勉励我们做好研究,走好自己的路,要有自己的研究成果。今年他还想回家乡看一次,可惜没有等到。——长沙简牍博物馆研究员宋少华

  本版采写/新京报见习记者 倪伟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