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夫妻档":礼泉县原烟霞镇长李侠、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马海峰

李侠,一名扎根基层的80后女镇长,瘦小的身躯蕴藏着超能量,几年间带领陕西省礼泉县烟霞镇实现9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由6.9%降至0.46%。 马海峰,礼泉县自然资源局党委委员、

德国德尔森原浆啤酒
德国德尔森原浆啤酒
  李侠,一名扎根基层的"80后"女镇长,瘦小的身躯蕴藏着超能量,几年间带领陕西省礼泉县烟霞镇实现9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由6.9%降至0.46%。
礼泉县原烟霞镇长李侠、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马海峰
  马海峰,礼泉县自然资源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始终坚持奋战在易地扶贫搬迁一线,是全县脱贫攻坚战线的"排头兵"。
礼泉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马海峰
  几年间,这对脱贫"夫妻档"舍小家为大家,一路播撒大爱,用实际行动响亮回答了共产党人的责任和担当。
  2017年年初,刚被任命为烟霞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不久的李侠提前终止产假,毅然决然投入到工作中来。当时正值脱贫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天天连轴转,开会经常到深夜,忙碌的工作使她忘记了自己是个女人,是名母亲。"无论啥事,干就要干好。"凭着一股子倔劲,李侠精准布局脱贫攻坚战,依托旅游产业,深入挖掘镇域内丰富的大唐文化和浓郁的民俗文化,采取"三变+乡村旅游"的模式,建成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拓展城市体验店,使村集体经济积累从2007年1700万元增长到2019年2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由2007年的8600元增长到2019年8.5万元。2017年9月,扶贫小额贷款政策落实后,贫困户大多思想观念落后,持观望态度,李侠带队逐村逐户做工作,帮助100户贫困群众贷款500万元入股礼泉县关中民俗文化有限公司,年分红6000元,每户平均分红收益12000元。积极争取交通银行项目支持,在东坪村发展飞鼠养殖,生产名贵中药材"五灵脂",建成年产30吨五灵脂(飞鼠粪)基地。依托就业扶贫政策,定期帮扶指导,变"输血"为"造血",优先提供导游、清洁员、保安员、服务员等合适的就业岗位,共吸纳贫困群众193人家门口就近就业,月工资保底收入2000-2500元,实现了贫困群众在家门口致富,走出了一条旅游带动,扩三产、带一产的致富路径。按照"一景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建立"一村一策、一村一业"的产业发展集群,先后在山底村及周边各村发展御杏3000余亩,在韩窑村建成大红袍花椒产业园1300亩,在永红村试种辣椒、红薯等200余亩等,走出了一条"四季有花、御果遍地"的新型现代农业产业化之路,推动了群众稳步增收。做大工业"鼓腰包"。在镇域东北部建立建材工业园区。同时,海螺水泥项目和东明科技项目等企业龙头发展,吸引带动大批建材加工企业和物流运输企业入驻,带动了中微小企业的发展,带动周边1300余群众投入到生产、加工、运输等产业链中,让群众的腰包一步步"鼓起来"。
  在全县易地扶贫搬迁战线,另一个身影也在忙碌着。从2016年开始,马海峰积极奔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一线,他结合全县实际,提出了 "存量房融合式安置+中心村分散安置"的礼泉易地扶贫搬迁模式,形成了以县城区域工业产业园区、烟霞镇产业旅游为中心的9个集中安置点和南坊镇三联村中心村分散安置的"9+1"安置点模式,全县"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模313户1119人于2018年底全部搬迁入住。截至目前,全县265户旧宅地腾退全部如期完成,实现复垦面积150余亩,全部纳入礼泉县城乡增减挂钩项目实施交易。
  顾得了大家,小家就顾不过来。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尤其是照顾两个小孩的任务就落在了爷爷奶奶的身上。"最对不起的还是两个孩子,没有尽到母亲的责任。大的一直和她奶奶在咸阳上学,小的我也照顾不上,经常早上出门,深夜才回家,几天和孩子都说不上话。"谈起家庭,李侠更多的是内疚。"干了国家的事,就先要尽好自己的责任。"她用朴实的话语掩下所有的委屈和遗憾,继续默默工作着。(韩海燕 记者 韩永国)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