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为系统解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体现在期限。一般认为,超长期债券的发行期限在10年以上。 “特别”体现在用途。特别国债是用于特殊用途、支持特定项目而发行的国债,资金需要专款专用。据介绍,超长期特别国债将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粮食能源安全、人口高质量发展等领域建设。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推出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我国高质量发展根基将更加夯实。向社会释放出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明确信号,有利于提振各方预期,扩大总需求,优化供给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更重要的是,资金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将为我国更长时期发展夯实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根基。
2021根据媒体的报道和央行官网的消息,央行宣布要全面降准0.5%,实际释放长期资金1.2万亿;2022年央行3.98万亿信贷投放,主要投放在基础的设施建设、先进的制造业、普惠金融业等;等等国家为了经济发展,陆续采取了许多的积极措施,一般民间习惯上叫“放水”,这个问题一直有人疑惑,好像一直在放水,为啥没放到我头上?意思就是我咋好像没有得到更多多钱?我们今天来探讨下,宏观政策的调控和个人收入之间的关系。
我用这么一个例子,各位看官如果觉得不合适也请谅解,毕竟在下尚还才疏学浅。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劳动者,守着麦田努力耕耘过日子,个人能力和机遇导致分工不同,劳作一阵子(工作时间)收获果实(工资 利润或者奖励)。天景好的时候,正常的工作丰收年景,每个人不但按劳分配拿到自己所得,还有额外的奖励(结构性的主要工作之外的收入),于是大家觉得日子挺好的,不但够吃(花)还有盈余(存款理财 ),还去交换其他物品(购物 理财 投资满足其他需求)。
可是天地宇宙,阴晴圆缺,年景不好了大家还是一如既往的劳动甚至更急的付出,可是收获少了,收获少了仅够吃喝没有余力去交换,心理上落差大更加觉得啥都短缺了,进而影响到了心理,基本的吃喝之外的交换不做(消费停止了),一个低预期的紧张的循环形成了,劳动者们的谨慎导致大田地也没有过去那样的产量了。于是国家出手了,不是消极的等待雨水,而是积极的出手灌溉田地,希望的是增加产量,产量增加后老百姓的收获就多了,信心就足了了,信心租了交换市场就活跃了。
首先国家放水的钱,都是通过银行放,最后都得还回去。这一点太多人不理解,既然是贷款,这就有了第二个问题。大家不知道去银行贷过款没?有过房贷吧,就应该知道,你去银行借钱,就需要抵押物,你贷款买房,也是把你的房子抵押给了银行,而且是要还利息的。国家每次放水,本质就是允许银行可以往外借更多的钱了(经常说的降准,就是扩大可贷额度),或者说给了银行一个额度,比如一万亿,让银行给贷出去。并不是政府开了印钞机,印钱给大家花。
贷款额度有了,谁来贷呢?抵押物特别多,比如有个很贵的房子,有个估值很高的公司,有片地,或者有股票什么的。你把这些抵押给银行,将来还不上,银行就拿你的这些资产去拍卖。阿里法拍上的东西,绝大部分都是这样来的。你贷出来钱之后,是有利息的,得去赚更多,不然你一顿胡吃海塞,等到还钱的时候还不上就麻烦了,这也是为啥银行一定要有抵押物。
有实力的人(有很多房子等抵押物),大公司,国企,反正是资本越雄厚越好,银行不怕还不上。这些资本雄厚的个人或者公司一方面有资产可以去贷款,另一方面贷到款,可以去更容易盈利,大概率人家能顺利还回去。国家的意思是,公司和有钱人有了钱,就可以去投资,比如投资建厂,或者扩大再生产,雇佣更多的工人,社会失业率也就压下来了。人们找到工作有钱之后,就可以去消费,比如去楼下馆子里改善下生活,带小孩去游乐园,或者去多买几件衣服,还可以买个电视,这样饭店、游乐园、商场、电视这些商家都有了收入,经济就活起来了。
正常逻辑,这些有钱人和老板通过扩大再生产赚到了钱,连本带利给银行还回去。银行赚到了利息,普通人有了工作,周边皆大欢喜。这也是为啥国家认为放水能救经济的基础思路。
聊到这里,大家应该理解了,银行放水,能不能接得住,主要看自己是哪个生态位。如果大家留意下,就能发现今年突然那么多银行信贷机构打电话给贷款,额度高,而且利率还低,但是你不一定敢贷。为啥不敢贷呢?首先普通人没有资产做抵押,贷不出来款;其次你就算贷到款,也没有办法让钱增值,钱不增值,你连利息都还不上,你也就不会去贷,放的水流不到你身上;
最后只能是去富人那里。民间谚语云:“钱流向不缺钱的,爱流向不缺爱的,苦留给最能吃苦的。” 很明显,一些富人之所以富,能接到国家的放水只是一个因素,更重要的是他们会使用这些贷款。比如会经营,大家经常看到一条街上并排好几个饭店,只有一家排队的人特别多,其他的门可罗雀。也可能是信息差,比如人家知道早点买房,或者打听到最近股市要炒作哪个题材(很多人破产也是这个原因)。
或者什么东西紧俏,迅速去做那个行业,但是其他人却不知道。比如朋友圈有一个货,从疫情一开始倒腾口罩,后来弄防护服,再后来搞盒饭,风生水起。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既不知道折腾这些事,也不知道该通过什么渠道卖出去,给再多的贷款也没用。
我国是个生产国,国家希望借钱给企业们去生产,只要扩大了生产,就扩大了工作岗位。同时以工代赈,比如去修一条公路,给项目建设链条上的所有大小鱼一口食物。
不过我现在的整体感受是,企业主们好像也不太愿意借钱,因为追加产能也不大能卖得出去,如果这个时候贷款扩产能,弄不好也成老赖了。并没有开玩笑,我国司法失信人已经过千万了,这是个很可怕的数字。如果大家觉得不一定能还上的时候,理性的选择就是不去借,这就是心理预期很差,自信心不足。
聊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感觉清楚了吗,富人和大企业往往是有门路或者赚钱套路的,叠加放水资源后,很容易更加富,普通人嘛,其实也有机会接到水,可是就算贷到款,也没啥好门路去增值,只好选择忽略。
关于未来,也只能是保持乐观,但是做好长期斗争的准备。现在任何对未来的预测,几乎都是不负责任的,因为影响因素太多了,谁也说不准,必须得留足资金作为缓冲。每个人都知道大家消费才能促经济,但是每个人都自发地觉得应该保守一些。其实想想,对于普通人来说,银行放出来的水接不到就接不到吧,总比欠债强。
但是相信既然是周期,它能下行就能上升,普通人要做的就是调整心态,更加的努力奋斗,合理消费,不铺张浪费,保持积极阳光的心态和客观的精神,迎接经济上行的好日子的到来。
(作者池萬隆 九三学社陕西省委经济委员会委员、陕西中创通达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非公经济研究,智库咨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