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匈奴》出版30周年暨第三届高建群研究学术研讨会举行

3月10日,由陕西省文联、陕西省作协和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联合主办的《最后一个匈奴》出版30周年暨第三届高建群研究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创新学院召开。西部新闻网联合多家媒体重磅聚焦本

德国德尔森原浆啤酒
德国德尔森原浆啤酒

  3月10日,由陕西省文联、陕西省作协和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联合主办的《最后一个匈奴》出版30周年暨第三届高建群研究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创新学院召开。西部新闻网联合多家媒体重磅聚焦本次活动。

  陕西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琳,陕西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记齐雅丽,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刘东风,陕西省文联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高建群,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高建群研究中心主任李国平,创新学院院领导崔海潮、陈瑶、贺俊波、拓欣、白雪、侯延丽、桑伍福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西安创新学院文学院院长蔡静波主持。

image.png

 

开幕式现场

  张琳在致辞中指出,高建群先生作为文学陕军的中坚力量,其创作具有古典精神和史诗风格,是中国文坛罕见的一位具有崇高感和理想主义色彩的写作者,是具有人民情怀的作家,是陕西文学发展的领军人物。《最后一个匈奴》以宏阔的大文化视野,再现了陕北边陲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和一代又一代人波澜壮阔的奋斗史,描绘了一幅苍茫而悠长的陕北高原生活图景,是当代长篇小说史诗书写的典范之作。

image.png

陕西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琳致辞

  齐雅丽在致辞中指出,高建群先生1976年以组诗《边防线上》踏入文坛,一直笔耕不辍,陆续推出《遥远的白房子》《伊犁马》《最后一个匈奴》《大平原》《统万城》《大刈镰》等一系列作品,其作品极具文学感的诗情禀赋,极具人民感的悲悯情怀,极具历史感的壮阔眼光,形成了独具艺术风格和极具整体性的创作谱系。特别是1992年出版的《最后一个匈奴》,与几部重要作品一道,构成了“陕军东征”文学现象,提振了文学陕军的士气与声望,为陕西“文学重镇”地位的形成贡献了力量。

image.png

陕西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齐雅丽致辞

  刘东风在致辞中说,《最后一个匈奴》这幅反映陕北高原革命史、风俗史与文化史的磅礴长卷从文学的侧面为我们揭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之脉、发展之道,展现了不屈的抗争生命的尊严与精神的顽强。30年后,历经时光的反复打磨和时代浪潮的冲刷,这部作品不仅没有丝毫褪色,反而跨山越海,历久弥新,在市场的洗礼下愈发璀璨夺目。

image.png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刘东风致辞

  崔海潮在致辞中介绍了高建群研究中心建立的初心及过程,以及中心研究带动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大师引领”计划、高建群卓越班建设所取得的喜人成果。他对高建群先生对研究中心及学校教育的支持奉献表示感谢,对社会各界的关心表示感谢,对参加此次研讨会的各位学者专家表示欢迎。

image.png

西安创新学院院长崔海潮致辞

  西部新闻网了解到,开幕式上还对《高建群研究论丛》第二卷优秀编者进行了表彰。陈瑶宣读了表彰决定,张琳和齐雅丽为获奖者颁奖。

image.png

西安创新学院党委书记陈瑶宣读表彰决定

image.png

张琳和齐雅丽为获奖者颁奖

  研讨会由西安创新学院高建群研究中心主任李国平主持,陕西省评论家协会主席、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李震,西北大学教授段建军、杨乐生、周燕芬,陕西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张艳茜,西安音乐学院教授仵埂,延安大学教授刘向斌,西安邮电大学副教授翟传鹏,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文学院教师及高建群研究中心成员等20余位知名学者围绕《最后一个匈奴》及高建群文学艺术作品创作特色、文化传承和文明对话等相关议题展开研讨。

image.png

研讨会现场

  高建群先生在闭幕式上以《被文学绑架的五十年》为题深情回顾了自己前往新疆中苏边境的边防站当兵的历程,以及《边防组诗》发表的经过。在那段孤独、寂寞的时光里,文学给了他莫大的慰藉与鼓励,因此,他说今天只想谈谈文学的初步。但这一写就是五十年,他说:“如今,写作在我已经成为一种病态,已经吞没了我的全部。”

image.png

高建群先生讲话

  值此高建群名作《最后一个匈奴》正式出版30周年之际,研讨会的召开突出了高建群先生在文化传承与文明对话领域的贡献,也照亮了青年在新时代接力文化传播的新征程。

image.png

会议合影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