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闻网聚焦:“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激活汉唐印记

10月15日,在2021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期间,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物报社联合举行了2021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发布仪式,西安博物院申报的长安古乐丝路非遗文旅音乐会项目成功入选。

德国德尔森原浆啤酒
德国德尔森原浆啤酒
  10月15日,在“2021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期间,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物报社联合举行了“2021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发布仪式,西安博物院申报的“长安古乐丝路非遗文旅音乐会”项目成功入选。这是陕西省和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旅游类项目首次在全国性评选中胜出,也是西安博物院创立国家标准的精品旅游演艺项目的历史性突破。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唤醒汉唐盛世的历史记忆
 
  “关中自古帝王州”,这里是演绎上下五千年中国历史长剧的大舞台,蕴积着得天独厚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陕西是文物大省,却不是文化旅游强省,症结就在于“文化遗产旅游”项目建设和发展滞后。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是陕西人应该认真研究和积极探索的大课题。
 
  西安古称长安,是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经济文化交流的世界大都会,又是今天“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新起点。这里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集区,更是“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的精华区。“丝绸之路”文化遗产, 是历史赋予陕西人的一张文化旅游业“金字招牌”。自从盛唐衰落以来,中国人翘首吟唱“梦回汉唐”已过千年。千年等一回,历史机遇终于再次来临。
  2014年6月22日,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获得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批准。该项目中国区22处遗址在陕西段有7处。其中的唐荐福寺遗址,包含有唐寺、唐塔、唐传长安古乐“三唐文化”,唐传长安古乐是唯一被组合列入该项世界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安古乐(亦称西安鼓乐),是以成套乐器再现古代中国音乐“八音和鸣”的经典模式,也是世界上唯一完整保存的古典交响乐,被世界音乐界、历史考古界和文化旅游界誉为“世界音乐活化石”、“陕西千年活文物”和“汉唐遗音原生态”。
  唐荐福寺遗址和荐福寺塔(俗称小雁塔)景区,位于西安博物院内。早在2002年,西安市委、西安市政府就批准由市委宣传部、市文物局、市文化局、市旅游局、市科技局、市宗教委等6部委组成西安市长安古乐保护开发领导小组,指定市文物局主管的西安博物院为长安古乐保护传承开发利用基地。“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长安古乐代表性传承人,是陕西古代音乐文化研究院院长李铠博士。李铠博士创建的陕西古代音乐文化研究院,是“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责任单位。该院是陕西省民政厅2013年核准成立的民营非企业机构,主管上级为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举办“长安古乐丝路非遗文旅音乐会” 开创文旅小剧场新模式
 
  2015年2月来陕西视察时,在西安博物院发出了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的重要指示。为了贯彻落实重要指示,自2019年7月31日起,西安博物院与陕西古代音乐文化研究院紧密合作,就开始常态化举办“长安古乐丝路非遗文旅音乐会”,开创了陕西文物景区最早的文旅融合发展小剧场演出模式。这个文旅演出小剧场,既是面向中外游客观众传播“华夏正声”的社会教育大学校,也是向观众普及音乐康疗知识的大课堂,更是文旅融合的小剧场演出高端场所,深受中外游客的欢迎和赞许,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文化旅游经济效益。
  “长安古乐丝路非遗文旅音乐会”小剧场,设在唐荐福寺遗址方丈殿,可接纳120位观众。常态化演出每天6场,每场30分钟。以原生态的唐乐律、唐乐调、唐乐曲、唐乐谱、唐乐器、唐乐式,完美展示唐传长安古乐“八音和鸣”的精华。每次演出,选取长安古乐现存3000首古谱的6首经典曲目,由“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长安古乐代表性传承人李铠博士亲自司鼓领奏和主持解读。
  自2019年7月31日以来,在新冠疫情影响几度中断演出的情况下,“长安古乐丝路文旅音乐会”常态化演出仍然跨两个年度运营了12个月,总共演出超过 2000 场次,累计接待中外游客观众达超过3万人次,营业总收入超过100 万元,上交国家增值税金总额超过 2万元。中外游客观众的赞扬评论留言已写满6大本,受到了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百余家中央、省市主流媒体、网络媒体、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杂志、网络自媒体的关注,各类新闻消息、专题、专访、综述报道达500余篇(次)。
  据西安博物院公共服务部部长刘勇介绍,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景区提升改造,在西安博物院景区闭园期间,西安博物院依然继续支持陕西古代音乐文化研究院的传习演练,并且联合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扶贫、文化拥军和“龙族心理康复音乐疗愈”公益讲座活动。刘勇说,“长安古乐丝路非遗文旅音乐会”项目创办运营,由西安博物院院长余红健亲自坐镇指挥。在院领导班子和各部门共同支持配合下,“长安古乐丝路非遗文旅音乐会”项目团队坚持团结奋斗,终于取得了入选“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的历史性成就,大家都感到十分欣慰。
 
  传播“中国好声音”,弘扬革命文化主旋律
 
  “长安古乐丝路非遗文旅音乐会”常态化演出项目,还多次接待了省市党政部门、人大、政协的调研观摩,两次与白俄罗斯国家艺术团进行文化交流联谊,先后接待过8国驻华大使和美国大西北华人总商会主席参访。今年7月6日,12国驻华大使夫人及文化参赞观摩“长安古乐丝路非遗文旅音乐会”,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向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盛况报道,为西安市创建国际化大都市、展示国家中心城市新形象产生了巨大的传播效应。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文件精神,推动实现“2025年前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目标,遵照执行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等6部门《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 支持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促进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西安博物院不断完善和升级“长安古乐丝路非遗文旅音乐会”常态化演出模式。通过该项目运营,解决了6名青年人的就业,还解决了20余名中老年人的灵活就业,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在“长安古乐丝路非遗文旅音乐会”常态化演出期间,陕西古代音乐文化研究院还开展了“长安古乐进女监文化帮教”活动,使一名女服刑犯人获得“建国70周年特赦”提前出狱,并在长安古乐团就业。此事被中宣部、中央政法委、司法部、全国妇联和中央电视台评为“司法创新典型案例”。目前,中央电视台以此为素材原型拍摄的新中国司法教育影片已杀青,正在进行最后剪辑,即将在全球院线公开上映。
  “长安古乐丝路非遗文旅音乐会”常态化演出项目,是“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长安古乐的活态化传承展示,也是弘扬和传播红色革命文化主旋律的窗口。每逢“五一”劳动节,为观众赠送加奏一曲《咱们工人有力量》。每逢“六一”儿童节,为观众赠送加奏一曲《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每逢“七一”建党纪念日,为观众赠送加奏一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每逢“八一”建军节,为观众赠送加奏一曲《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每逢“十一”国庆节,为观众赠送加奏一曲《我和我的祖国》。每逢春节假期,为观众赠送加奏一曲《喜洋洋》。这些节日花絮,深受广大观众欢迎和喜爱。在接待“研学游”团队时,不仅给青少年传习长安古乐,也给他们进行红色革命文化传承教育。
  在全年展演中,还对革命烈士遗属、共和国功臣、时代楷模、全国劳模、全国“三八红旗手”、抗日战争功臣、解放战争功臣、抗美援朝战争功臣、对越自卫反击战功臣、革命军人老战士、公安英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线医务工作者等先锋模范人物,提供免费观看优待服务,以示崇敬和感恩。
 
  今年“七一”期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西安博物院和陕西古代音乐文化研究院组织“长安古乐丝路非遗文旅音乐会”演出团队,联合西安市慈善会、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西安市碑林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西安市长安文化研究会等单位,共同举办了两场《党旗颂•唱支山歌给党听》2021西安民族音乐会,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群众的赞扬。
  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旅游类案例”,为陕西赢得殊荣
 
  “全国十佳文化遗产旅游案例推介活动”自2021年4月启动以来,共收到全国28个省(区、市)申报的146个文化遗产旅游案例。经过专家初评,按照革命文物主题旅游、考古遗址主题旅游、博物馆主题旅游、博物馆研学旅游特色项目、文化遗产地旅游服务提升、文化遗产特色旅游活动开发、文化遗产旅游线路(片区)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旅游、工业遗产主题旅游、乡村遗产主题旅游等9大类别,遴选出在价值阐释、文物保护利用、旅游品牌营销、游客旅游体验度、促进文化遗产地可持续发展、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具有典型性和创新性的100个案例。获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旅游类案例有4个,西安博物院申报的“长安古乐丝路非遗文旅音乐会”项目为其中之一。
  “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长安古乐代表性传承人、陕西古代音乐文化研究院院长李铠博士高兴地说,得知西安博物院申报的“长安古乐丝路非遗文旅音乐会”项目入选“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消息,全国人大常委、陕西省政协副主席、民革陕西省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晓东,原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现任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邓理,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韩宝生,民革陕西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政协常委、省司法厅副厅长丁小军等省市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在第一时间通过手机微信纷纷表示赞扬和祝贺。
 
  “长安古乐丝路非遗文旅音乐会”项目入选“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标志着西安博物院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也是下一步工作的新起点。该院院长余红健表示,他们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的重要指示,争取入选“2021全国十佳文化遗产旅游案例”和“优秀案例”,为文物保护和文化旅游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陕西省7个项目上榜
 
  据了解,自本次“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评选启动以来,陕西文物单位深入分析各自资源优势,积极对推荐项目内容进行发掘、梳理和研究,总结自身的旅游成绩、创新做法和实践经验,与区域内其它文物星级景区进行横向对比,提炼具有各自特色的旅游品牌项目,通过自己推荐、专家参与、大家评判等方法对推荐项目进行初选,最终“好中选优”确定了参选推荐项目。
  陕西省共有7个项目,入选本次“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除了西安博物院推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旅游项目“长安古乐丝路非遗文旅音乐会”,还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推荐的考古遗址主题旅游项目“大明宫书院考古研学活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推荐的博物馆研学旅游特色项目“我是文物修复师——学修兵马俑”、陕西历史博物馆推荐的文化遗产地旅游服务提升项目“陕西历史博物馆游客旅游体验度提升案例”、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推荐的文化遗产特色旅游活动开发项目“金秋踏古•银杏季文化遗产旅游案例”、西安碑林博物馆推荐的文化遗产特色旅游活动开发项目“‘文明旅游•精彩十四运主题活动”、陕西华清宫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推荐的文化遗产特色旅游活动开发项目“中国首部大型实景山水舞剧《长恨歌》”。
 
  陕西是文物资源大省,也是基于文物资源带动的旅游产业大省,以文化遗产、历史文化为基础的旅游业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陕西文物单位推荐的7个项目入选“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进一步增强了陕西文物旅游品牌的宣传力度,促进了陕西文物景区吸引外地游客到陕旅游打卡的影响力。
  此次活动,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据悉,主办方还将在“百强案例”的基础上评出“2021全国十佳文化遗产旅游案例”和“优秀案例”,并通过相关媒体集中推介发布,积极推进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将更多文物资源纳入旅游线路,提升文化遗产旅游品质,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张栢溪)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