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炎枭简介:
杨炎枭,字鸣玺,山东莱芜人,生于1975年冬月,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师从于当代“书坛泰斗”欧阳中石老师,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新视觉创意书法”创始人,中国国礼艺术院副秘书长,联合国友好协会一带一路委员会、陕西省英才委员会专业书法家,陕西艺术交流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梦全国首届年度行业杰出人物书法突出贡献奖”、“2018当代艺术家之星奖”获得者。多幅作品入选喜迎十九大《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主题邮票、庆祝建国七十周年“伟大历程.中华复兴”珍藏邮票以及“一带一路”中国艺术名家世界邮票珍藏册,书法大作被作为邮票在中、美、英、法、荷五个国家限量版发行,现已成为“国家名片”。《书法报》《中国书法》等多家权威媒体争相报道,书法作品被39个国家的元首政要以及多家博物馆所收藏,被誉为“最具升值潜力的青年书法家之一”。杨炎枭:一位中国书法承古开新的践行者,一位独辟蹊径的开创者,他的作品现已成为当今书坛一张全新的符号性名片,是中国传统书法书法的新突破。(拥有多幅国家版权保护的作品)
“愿做菩萨那朵莲”之《心经》《大悲咒》《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尺幅:68x138cm)
拈花指源于佛家“佛祖拈花,迦叶一笑”的典故,该作品以拈花指外形为底图书写《心经》《大悲咒》《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三部佛学经典,庄严雅致。众所周知经文蕴含着宇宙间极高的能量,书写诵读经文功德无量,可以驱除一切疫病,消除各种孽障,疫情肆虐,以此作品“为中华祈福、为武汉加油”可谓恰逢其时。
“何尊”之《千字文》《三字经》(尺幅:68x138cm)
“中国”两个字最早出现在“何尊”的铭文中,从某种意义来讲何尊代表着中国,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傲视东方,中华民族是个坚强的民族,伟大的民族,虽历经磨难却毅然昂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该作品以何尊外形为底图书写《千字文》《三字经》。正值国家危难之际作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传递正能量,使命担当,翰墨战“疫”,祈福中华 “国泰民安”。
“龙马精神”之《论语》
(尺幅:68x68cm)
红山文化的玉龙有“天下第一龙”的美誉,“马踏飞燕”更是无人不晓,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马有“马到成功”的吉祥寓意,该作品是“天下第一龙”与“天下第一马”完美融合,内容书写《论语》经典篇章,旨在表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的精神———“龙马精神”。(尺幅:68x68cm)
“杜虎符”之《孙子兵法》
(尺幅:97x180cm)
(尺幅:97x180cm)
虎符是中国古代调动军队的最高指令,也是驱魔避疫的利器。
武汉疫情爆发后,“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一场没有硝烟的防疫战争毅然打响,全国各地以及解放军医疗机构驰援武汉,举全国之力共抗疫情,定能取得抗疫的全面胜利。《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兵书,对世界影响极其深远。该作品将书法、虎符、兵法完美融合意义非凡,在当下战“疫”之际又赋予了新的意义。
“太极”之《老子道德经》
(尺幅:68x138cm)
“道”是天地万物之始之母,阴阳对立与统一是万物的本质体现,物极必反是万物演化的规律。老子《道德经》有言“不知常,妄作,凶”;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召”;此次疫情只因一部分人违背了《道德经》中的:自然之道、因果之道、生命之道才遭此劫难……(尺幅:68x138cm)
太极图有“天下第一图”的美誉,该作品黑墨、朱墨恰分阴阳,内部两个“鱼眼”取中国四神瓦当“朱雀”与“玄武”恰指南北方位(四神瓦当本身就有驱邪除恶,镇宅防灾的作用)作品中“三圆、三方” 形成方圆对比,也体现了中国人为人处世的“方圆之道”。
“一壶乾坤”之《易经》
(尺幅:68x68cm)
从《易经》角度看疫情:(尺幅:68x68cm)
(一)人与自然阴阳失衡,失去对“天道”和自然的敬畏,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遭到了大自然的反噬。(二)人类侵犯野生动物生存领地造成阴阳失衡,野生动物携带病毒进入人体从而生疫。
《易经》乾卦上九爻“亢龙有悔”揭示了物极必反、月满则亏的道理,不尊重自然规律,终究会自食其果。
“千秋大业一壶茶”,“壶中有天地,壶中有乾坤”,该作品以“天下第一壶”的外形做底图,书写《周易》“乾、坤”等二十四卦之原文,既寓意“壶小乾坤大”,又传达出“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的度量……
特殊时期宅在家中,品茶论道也是一种心境……
“洪福齐天”之《孝经》(尺幅:68x138cm)
假如世人皆知蝙蝠之吉祥寓意岂敢“食之”,遭此“劫难”……
“德鼎”之《孟子》
(尺幅:97x180cm)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面对疫情联防联控责任重大,举国攻坚刻不容缓,各地医护人员“鼎力”驰援武汉,各界爱心人士伸出援手,这种“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的大爱定能“德感天地 ,铭记历史”。(尺幅:97x180cm)
该作品以“德鼎”为底图书写《孟子》经典篇章,用中国元素符号诠释儒家经典,旨在把传统文化孔孟思想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