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深海:中国“蛟龙号”即将进入业务化运行阶段

原标题: 中国蛟龙走向深海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试验性应用航次圆满收官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搭载向阳红09船停靠国家深海基地码头。本报记者 杨舒摄/光明图片 6月23日清晨,山东青岛鳌山湾国家

德国德尔森原浆啤酒
德国德尔森原浆啤酒
  原标题:中国“蛟龙”走向深海——“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试验性应用航次圆满收官
中国“蛟龙号”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搭载向阳红09船停靠国家深海基地码头。本报记者 杨舒摄/光明图片
  6月23日清晨,山东青岛鳌山湾国家深海基地码头,向阳红09船由远及近缓缓靠岸,甲板之上,一个长8.4米、宽3.9米、圆滚滚的庞然大物分外醒目,那就是刚刚深潜太平洋归来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蛟龙号”的此番归来,标志着历时138天的2017年“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洋38航次)安全圆满地完成了计划的科考任务,同时也意味着为期5年的“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圆满收官,中国“蛟龙”就此结束“实习期”,即将正式进入业务化运行阶段。
  100%大深度安全下潜交出满意答卷
  2012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7000米级海试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可下五洋捉鳖”的夙愿。然而,从国际同类载人潜水器的经验看,“蛟龙号”在正式进入业务化运行之前,还需经受一段时间的试验性应用的考验。
  “‘蛟龙号’从诞生到使用,可划分成海上试验、试验性应用和业务化运行3个阶段。”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刘峰分析,如果说海试阶段是为了检验它能否下潜到设计深度,验证其各项技术指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那么,接下来5年的试验性应用阶段主要是为了培养专业化的业务支撑队伍,建立全国开放共享机制,提高它的作业效率和能力。刘峰认为,“蛟龙号”5年来的表现充分验证了它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先进性。
  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孙书贤介绍,“蛟龙号”自应用以来,先后在我国南海、东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勘探区、西太平洋海山结壳勘探区、西南印度洋脊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区、西北印度洋脊多金属硫化物调查区、西太平洋雅浦海沟区、马里亚纳海沟区等七大海区,开展了152次成功下潜,而在试验性应用阶段,在涵盖海山、冷泉、热液、洋中脊、海沟、海盆等典型海底地形区域,实现了100%安全下潜,作业能力覆盖7000米以浅全球海洋面积的99.8%的海域,为我国抢占国际深渊科学研究前沿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助力我国深海科学研究快速发展
  具备7000米大深度下潜能力,5年来,“蛟龙号”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深海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
  在我国南海区,科考队初步查明了南海冷泉区和海山区生物群落特征,获取了冷泉区的地球化学特征,发现并报道了6个新种和生物群落的3个优势种等一系列研究成果,拉开了我国学者在深海大型底栖生物分类学和生物多样性领域的研究序幕。
  此前,受装备限制,我国在海底热液区研究严重落后。近5年,在西南印度洋我国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区,科研人员基本查明龙旂热液区热液活动及热液产物分布特征,对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做了进一步了解,揭示了龙旂热液区共附生微生物的多样性。
  5年里,“蛟龙号”获得科技部973计划、中科院战略性B类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南海深海过程演变重大研究计划、资源勘探计划、环境调查计划等支持。初步统计,截至4月底,基于“蛟龙号”海上调查,我国科学家发表论文41篇,其中SCI/EI论文31篇;已编待出版专著1部;大会报告/展示22人次,其中国际报告/展示12人次,取得了多项国际相关前沿科学研究成果。
  深潜事业人才队伍后续有人
  在试验性应用的5年中,“蛟龙号”像一列实习深海列车,搭载着科学家们进入深海探索,在这一过程中,一批勇敢的驾驶者——潜航员队伍成长了起来。
  在2017年的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张奕等6名我国自主选拔培养的第二批“蛟龙号”潜航员首次独立完成了主驾驶操作。而在整个试验性应用的5年中,唐嘉陵、刘晓辉等8名潜航员的潜水器驾驶与操作技术水平、潜水器维护保障技术水平、综合素质等日趋稳定,具备了开展常态化载人潜水器驾驶操作与技术维护保障的能力;潜水器维护保障队伍规模逐渐扩大,形成了一支18人的职业化潜水器维护保障队伍和两支独立完成潜水器布放回收作业的职业化水面支持保障队伍。
  刘峰认为,通过152个潜次的历练,我国建立了一支职业化的潜航员和技术保障人员队伍,探索了载人深潜业务化运行的机制,为“蛟龙号”业务化运行奠定了基本条件,对我国深潜事业而言有着重要意义。
  孙书贤表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造升级之后,“蛟龙号”将正式迈入应用频次更高的业务化运行。它成功的试验性应用将推动我国走向世界深海舞台的中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