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那场动荡,生活不会这么糟”

4月20日,在开罗一家大型综合超市,市民们正在采购。 本报记者 黄培昭摄 核心阅读 7年前,一场席卷中东多国的阿拉伯之春先后在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等国爆发,引发严重的

德国德尔森原浆啤酒
德国德尔森原浆啤酒

  4月20日,在开罗一家大型综合超市,市民们正在采购。
  本报记者 黄培昭摄

  核心阅读

  7年前,一场席卷中东多国的“阿拉伯之春”先后在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等国爆发,引发严重的社会动荡甚至内战。埃及总统塞西曾公开表示,所谓的“阿拉伯之春”共导致100多万人死亡,给中东国家基础设施造成近1万亿美元的损失,“只要我还活着,就不会允许埃及再出现这样的动荡”。在经历了所谓“阿拉伯之春”洗礼后,埃及人开始痛定思痛,并校正自己过往的偏差,逐渐走上用沉痛代价换来的正确轨道。

  

  “七年中,埃及人民深受恐怖主义之苦”

  时下,距离斋月只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埃及举国上下正在为迎接佳节做着准备。在开罗一家大型综合超市,一位名叫瓦伊勒的中年男子正准备采买杏脯。但杏脯涨价不少,他一时囊中羞涩,拿不定主意。“如果没有那场动荡,我们的生活不会这么糟,社会也会更稳定。”在瓦伊勒看来,埃及这些年都在为当年发生的所谓“阿拉伯之春”付出沉重的代价。

  日前,塞西宣布自4月14日起再次将全国紧急状态延长3个月,这已经是埃及自去年4月以来连续第四次延长紧急状态,凸显埃及在经历所谓“阿拉伯之春”7年后,安全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在所谓“阿拉伯之春”大潮的裹挟下,埃及2011年年初爆发动乱。埃及经济饱受摧残,降幅高达5个百分点,旅游业遭受重创、投资环境恶化、外资严重抽逃;许多埃及人失去赖以养家糊口的工作,生活陷入困顿。眼下,埃及经济虽然逐步恢复,但阵痛犹在。

  所谓“阿拉伯之春”给埃及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不仅经济严重倒退,反恐形势也日趋严峻,埃及的西奈半岛等边远地区成为恐怖袭击“重灾区”。记者深刻感受到,与几年前相比,埃及受到的安全威胁越来越大了。

  埃及《第七日报》资深记者凯迈勒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7年中,埃及人民深受恐怖主义之苦。”凯迈勒表示,当前的反恐局势是“阿拉伯之春”造成的“安全真空”,及一段时期内政府无暇顾及西奈半岛发展带来的恶果。分析人士认为,如果极端势力在西奈半岛坐大,它对整个埃及乃至整个地区的威胁都将变得直接而现实。因此,埃及政府展开了名为“西奈2018”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对盘踞在西奈半岛的恐怖势力展开全面清剿,战事已持续数月,目前仍在进行。

  不过,埃及学者和政治家都认为,军事手段并非目的,要想彻底改变西奈半岛乃至整个埃及的安全和社会环境,还得通过经济发展。为此,埃及正加大对西奈半岛的建设投入,日前决定斥资4亿美元,在南西奈省努韦巴市新建一个自由经济区。这一计划是西奈半岛综合开发计划的一部分,旨在鼓励国内和其他阿拉伯国家投资。埃及媒体透露,西奈半岛自由经济区拟两年内竣工,届时将新增1.5万个就业机会,将对拉动西奈半岛的经济发展、改善西奈半岛的社会环境、从根源上铲除恐怖主义大有裨益。

  “只有稳定,老百姓的日子才有盼头”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埃及学者正反思这场所谓的“革命”。有学者认为,打碎旧的一切很容易,建立新的秩序却难上加难。过去的7年中,埃及不少领域处于失序和不稳定的状态。好在目前的情况正在好转,埃及投资环境持续改善,外汇收入不断增加,外国游客逐步回升,经济发展出现一定起色。“埃及人”网站的评论表示:“正是因为塞西认定了‘阿拉伯之春’的危害,把准了埃及发展的脉搏和应该走的道路,才使埃及步入了正确的发展轨道,这是弥足珍贵的,是用沉痛的教训换来的。”

  沙特费萨尔国王研究中心主任阿卜杜拉·本·哈利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十分肯定地说:“时至今日,清晰的事实表明,所谓的‘阿拉伯之春’给阿拉伯国家造成的混乱和动荡超出人们的预料,这样的所谓‘革命’,还是不要的好。”

  “阿拉伯新闻网”评论指出,“阿拉伯之春”的破坏性效应,已成了阿拉伯国家“不堪承受之重”。西方国家期望的所谓“自由和民主”,并没有出现在阿拉伯国家的地平线上,相反,政治紊乱、经济停摆、社会失序、民心浮动……几乎成了遭遇“阿拉伯之春”波及的中东国家的关键词。仅就埃及而言,所谓的“革命”打破了这个尼罗河畔国家固有的稳定和社会秩序,撕裂了埃及的政治生态,催生出各种以前难以想象的矛盾,导致埃及民意分裂、民心涣散,使埃及的政治和社会凝聚力下滑,由此引发的深层次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爆发。

  “只有稳定,才能保证国家的发展和长治久安,国家才有希望,老百姓的日子才有盼头。好在政府正在采取行动,为我们祝福吧。”开罗一位铜器店老板深有感触地对本报记者说。

为您推荐